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3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3

 

  玄二、依人辨(分二科) 黄一、安住息念(分二科) 宇一、钝根(分二科) 宙一、标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

  阿那波那念的修习有五种差别,第一种是「算数的修习」,「算数的修习」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是「依法辨」,就这个修行的方法;有四种算数修习,有胜进算数的修习。这个「依法辨」已经讲完了,现在是「依人辨」,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修行的人,还是有点事情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安住息念」分二科,第一科是「钝根」,先「标」。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按照这样的方法去修行的人有利、钝之别,这个「钝根」的人就是他迟钝,他的智慧不是那麽样的灵,这样的修行人「应为宣说」应该为他宣说,「如是息念算数」的修习,就是这样的入息、出息都是念无错乱,这个算数的方法,来修习这个法门的。「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彼」那个钝根的人「由此」算数的息念的修习。「于散乱处」这个心各处的去攀缘、散乱的境界,「令心安住」,能改变过来使令他的心不散乱,「安住」出息、入息的所缘境上面。「令心爱乐」,长时期的修行,他就会有进步会生欢喜心,修了一座就还想修下一座,修了一支香还想修,使令心生欢喜,不但不厌烦而且还生欢喜,那就是有成就了。

  宙二、释

  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彼心应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或应彼心于外驰散。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

  这是第二科,解释。为什麽这个钝根人,应该为他宣说这个法门呢?「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如果这个钝根人你给他宣说修行的法门,不同于算数入出息念这个法门,另外别的法门,那不行!他不契机了。「彼心应为惛沉睡眠」,那个钝根人的心就可能与这个法门不相应,他就是「惛沉」了「睡眠」了,被这样的烦恼所缠扰,他就不能相应。「或应彼心于外驰散」,或者那个钝根人,也可能他的心在外边色声香味触上面乱动、虚妄分别。「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由于这个钝根人和这个息念算数的法门相应,他若能够不错误地精进地修习这个息念的法门的原故。「彼皆无有」彼那个惛沉睡眠的缠扰,于外驰散的这些烦恼,都没有了,他就能与这个法门相应。

  宇二、利根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若为宣说算数加行,亦能速疾无倒了达;然不爱乐。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前面是说钝根人这个法门比较相应;要是利根的人智慧强一点的人,若有利根的人「觉慧聪俊」,这个人他那个觉察诸法的智慧特别的灵,超过一般人,「俊」就是超过一般人。「不好乘此算数加行」,他不欢喜学习这个算数的这个法门去修行,他不愿这样做。

  「若为宣说算数加行」,如果为这个利根人,也为他讲解这个入息、出息算数加行的法门,又会怎麽样呢?「亦能速疾无倒了达」,这个利根人也会很快的就「无倒」,没有颠倒的虚妄分别,就也明白这个法门,就很快会有成就的。「然不爱乐」,但他心情不欢喜这样一、二、三、四、五……这样数数,他不欢喜。

  黄二、能勤加行(分二科) 宇一、辨相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

  前边是说利根人、钝根人对于这个法门都是好的,都可以这样学习,利钝全收。下面这第二科「能勤加行」,说是这两种人如果努力地修这个法门的话,说明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这个钝根人和利根人「复于此入出息缘」,初开始能这样修习,以后又能够继续地这样子,对于这个入出息缘,入出习是所缘,「安住念已」,这个心安住在所缘的入出息上面不散乱,不惛沉。

  「若是处转」,这个「若是处转」就是辨这个相貌,就是那个四种算数那个方法,就是以一为一算数、以二为一算数、还有顺算数、逆算数那个四种算数,他能这样子修行。「若乃至转」这个就是那个胜进的算数,就是以二为一、以四为一,乃至以百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叫「乃至」,就是这个数目多了,所以叫「乃至」。「若如所转」,这「若如所转」就是忽然间在中间又有妄想了,又散乱了的话,那麽所有这个算数都不算了、都取消了,从头开始从一开始,这样子修行。

  「若时而转」,「若时而转」就是那个极串习那一段,就是入息出息、出息入息、中间入息出息都能够无断无间地相续地这样子修行、相续流注,就是很有成就那一段,心无散乱这样子;那个「极串习」那一段,「若时算数极串习故,其心自然乘任运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缘,无断无间相续而转」就是「无动无摇无散乱行有爱乐转,齐此名为过算数地」那一段。「若时而转」,若你长时期地修行到那时候很有成就了。

  「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那麽你这个人就是对于算数这个修行的方法,一切的修行方法,属于这个阿那波那念的这一切的方法。「由安住念,能正随行」,由于你的念能安住,所以你能够随顺这个方法很正确地去修行了。「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你能够没有错误地了达了这个法门,你能这样修行「如是修行」,就是这样努力地修行。「有如是相」,这个从始至终有这麽多的差别;四种算数、胜进算数,有这些事情。

  宇二、显业

  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证一境性,于其所缘爱乐趣入。

  前面说是能精进地这样用功,最后有什麽成就呢?「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的话,你要发长远心,你不可以说是:我就一天就要毕业了,不可以这样子,这样想法是不对的。要长时修行「为因缘故」,你就是努力地长时期地修行的「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经安」,就在你的身心上有轻安乐出现了,这四大裡边就感觉有快乐。譬如说有谁打你一搥,或者是给你一刀,你感觉到痛;现在不是,现在由于安住息念,这裡面有快乐出现,也有喜。这裡面有身心的不同,应该是先有心轻安,然后才有身轻安,身轻安乐。

  「证一境性」这时候就成就了禅定的功夫了,就是未到地定,得到了未到地定,成就了心住「一境性」,这个「性」实在就是心,你的心能安住一境,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能成就这个境界了。「于其所缘爱乐趣入」,对于这个出息入息为所缘境,你心裡面很欢喜地愿意趣入到这个境界,入于这个境界裡面去,因为这裡面有轻安乐,你就成就了未到地定了。

  天二、悟入诸蕴修习(分四科) 地一、标

  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

  一共有五种修习,现在这是第一种是「算数修习」。「算数修习」的时候实在就是偏于止,这个算数修习只是数这一二三四五,就是数入息出息、或者以一为一、以二为一、以四为一、以百为一,都是入出息就是一直地数数,实在是奢摩他的止。这个止修到这个程度达到了未到地定,这个时候是最困难的,这个难关你过来了。这下边实在是重于毘钵舍那了,下面这个「悟入诸蕴修习」,这是偏于毘钵舍那,就是在未到地定裡边修这个毘钵舍那,是这样意思。这裡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实在也就是结前生后的意思。

  「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像前边这一段文,「如是」就指前面这一段文,「彼」那个不管是钝根人、是利根人,用这个算数的出入息的这种方法,保持正念。「善修习已」,他能善巧地成功了,到了未到地定。「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达到了这个程度以后又应该怎麽修行呢?「复于」你要继续地又这样子,对于所取的;当然就是出入息,这个下面有解释。这「能取」的就是这个念,当然还有其他的事情。这二方面的事情「作意思惟」,就是去观察,观察这个「所取、能取」的两件事你就「悟入诸蕴」,你就有智慧了,你的智慧就深入到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境界裡边去了。

  这一段文是「标」,标示出来这件事。「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这是结前,「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这是生后,这是起后。

  这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徵」。

  地二、徵

  云何悟入?

  怎麽样就是有了智慧去明白色受想行识的道理了呢?这是「徵」。下面第三科就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解释「悟入」的道理,分五科,第一科是「色蕴」。

  地三、释(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五科) 黄一、色蕴

  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

  怎麽样悟入?「谓于」,就是说你对于这个入息、出息,及入出息所依止的身体,你在这两方面「作意思惟」观察,你就明白五蕴裡边这个「色蕴」的情况了,明白它的事情。我们没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我们这个心钝,这个心就是看见有一棵树,只是看见树而已不明白什麽事情。但是得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不是散乱心的境界,这个心就有力量,心的力量强了,他作意思惟这个出息、入息,及息所依身,他心裡面有所「悟入」。究竟「悟入」什麽?下文有说,这裡没说。

  黄二、受蕴

  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

  这是第二科悟入「受蕴」。这位修行人悟入色蕴了以后,他又「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能取入息出息的念,这就是那个前面说「所取能取二事」,这就是能取的,能取的这个是谁?就是这个「念」。「相应领纳」与念相应的,这个念入出息的时候,这个念是心法,与念相应的就出来一个「领纳」的事情,「领纳」就是感觉,就是「受」,受就有感觉,感觉入出息它有事情,感觉它或者是无常的、或者无我,这下面会说。

  「作意思惟」就是作意思惟「念相应的领纳」,观察这个「受」,那你就在受上开了智慧,你就悟入这个「受蕴」的道理了。这是第二科。

  黄三、想蕴

  即于彼念相应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蕴。

  这是第三科。「即于彼念相应」的时候,这念入出息这个「念」是与受相应,还不只与受相应,还有相应的「等了」,就是普遍的明了。这个与受相应还有其他的事情。「作意思惟」也是你警觉你的心在这裡去观察思惟。这个「了」,所了的就是相;明了种种相,那就是「想蕴」了,这个「想」字是取相为义。所以就「悟入」了这个「想蕴」。

  黄四、行蕴

  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

  这是第四科悟入「行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这「念相应」的不只是受和想还有「思」,你在思惟观察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其他的事情,就是自已决定我应该这样做,我应该这样做,就是有了一个目的了,从这裡就增长了你的智慧,你就知道是这样做,所以那裡面有思心所和慧在裡边。能这样决定的那是智慧,要这样做那是思心所。「作意思惟」,在这方面「作意思惟」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悟入行蕴」了。这裡面「行蕴」本来是思心所,但是再加上个「慧」。

  黄五、识蕴

  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

  这是第五科。这个修行人「若于彼念」入出息,不但是有受想行的相应,还有「诸心意识」相应的。这明了性是心王,受想行是心所,有心所就有心王,所以那个「心意识」的心王,你在这方面去观察这个心,观察这个「心意识」,「作意思惟」,就「悟入」了「识蕴」的道理了,这样子。

  玄二、多住

  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

  前边是「悟入」,这第一科是「悟入」,现在第二科是「多住」。

  这个修行人「于」色受想行识「诸蕴中」,这样子在入出息这个地方,入出息念这个所取能取这样的观察,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安住在这裡思惟观察,「名已悟入」,那就是已悟入色受想行识诸蕴了。

  地四、结

  是名悟入诸蕴修习。

  这是「悟入诸蕴修习」这一段结束,就是悟入了诸蕴的修习了。

  这文字上的解释,按照次第前面是「算数修习」,一共五种修习,这裡第二科是「悟入诸蕴修习」,下面「悟入缘起修习」,实在是和合在一起的;在文字上的叙述就是一样一样的叙述,是这样意思。

  下面第三科悟入缘起的修习,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先解释「悟入」,先是「标」。

  天三、悟入缘起修习(分二科) 地一、释(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四科) 黄一、标

  若时无倒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行,唯事唯法,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

  这是「标」。若这位修行人,没有其他的颠倒迷惑;有的人修行、一修行发了魔障,那就是有问题。现在这个人没有这些问题,没有这些错误的事情。「能见能知」,他「能见」就是现前的境界能观察思惟,叫「能见」;不现前的事情,过去的、未来的也能观察思惟,叫「能知」。能见能知「唯有诸蕴」,过去也是「诸蕴」、未来也是「诸蕴」、现在也是「诸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而这个「诸蕴」究竟是什麽呢?就是「诸行」,实在来说一切法还是心为主,就是你内心的虚妄分别。「唯事」,一虚妄分别就有事了,很多的问题。「唯法」,就是你也会发出来种种的名言的分别。

  你「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行,唯事,唯法」,你就是有这样的智慧了。「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这个时候「彼」那个修行人「能于诸行」,就是能于诸行唯事、唯法上悟入缘起的道理,十二缘起的道理。

  这是「标」,下面「徵」。

  黄二、徵

  云何悟入?

  怎麽样就会「悟入」到缘起的道理了呢?这是「徵」。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寻求」分四科,第一科「入息出息」。

  黄三、释(分二科) 宇一、寻求(分四科) 宙一、入息出息

  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缘身,依心缘心。

  「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缘?」就是这个修阿那波那念这个人,他这个「观行者」,就是在未到地定裡边修这个毘钵舍那观这个修行人;「观行者」指这个人说,这个人。「如是寻求」他这样的去「寻求」、去推求、去观察,观察什麽呢?寻求什麽呢?「此入出息何依何缘」?我现在有入息有出息;「何依何缘」?这个「依」是住处,这个入出息在什麽地方住?它以什麽为缘,「何依何缘」?看下文的意思:这个「缘」是个增上缘的意思。这是自己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作如是毘钵舍那观察:这个出入息是什麽「依」?什麽为它的「依」?什麽是「缘」?缘什麽?

  「既寻求已」,他既然这样推求的话。「如实悟入此入出息」,他就能正确地知道了,就悟入到什麽呢?「此入出息依身缘身」,「依身缘身」以「身」为它的住处,这出入息不是在虚空裡,一定在你身体上,以「身」为它的住处。「缘身」,为身的增上缘,有入出息也帮助身体健康。「依心缘心」,它不但是以身为住,也是以「心」为它的住处,它也为「心」作增上缘的,这样意思。这是他寻求入出息的「依、缘」,现在知道「身、心」为它的「依」为它的「缘」,这是这个意思。

  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又寻求这个「身心」。

  宙二、身心

  复更寻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

  「复更寻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缘?」他又进一步地又再去推求,这个身心以什麽为依?它以什麽为缘?缘什麽呢?「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以「命根」为它的所缘。这个「身心」的存在当然是靠这个「命根」,生理和心理组合在一起而不分离的那个力量,那就叫做「命根」。如果那个命根的力量衰竭了结束了,那这个人就死亡了,「身」也坏了「心」也坏了,所以「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所以「命根」是个果报,「身心」也是个果报,这个果报。

  宙三、命根

  复更寻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

  这是第三科。这「如是命根」是「何依何缘」呢?「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就是你过去世的业力,由业力来的。这样说这个身心和命根都是果报,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果报,也就是那个生缘老死,这些都是以业为它的依缘。

  宙四、先行

  复更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先行,依缘无明。

  「复更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这又推求,这是第四科。「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先行,依缘无明」,无明缘行,识缘名色,行缘识,识缘名色。这个「行」是由「无明」来的。「无明」是什麽东西?就是你的「心」;这「无明」是我们的心。心裡面有些错误的知识,就是「无明」,这不是色法,这无明不是色法,是你的心;你心裡面对于世间上一切的法有所错误的执着,就是无明。你错误的执着所以就发出了错误的行动,就是由惑而有业,有业而有果报,惑业苦。现在很明显出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下边是第二科是「了知」。前面是「寻求」,现在这第二科是「了知」分二科,第一科「流转」。

  宇二、了知(分二科) 宙一、流转

  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先行依缘命根,命根依缘身心,身心依缘入息出息。

  「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像前面这样推求的结果,他就知道了「无明依缘先行」,以「无明」为依而有行,而「无明」又为行的增上缘;「行」以无明为依,「无明」又为行作增上缘,就是它们两个互相的关係。「先行依缘命根」,过去世造的业力是「命根」的住处、命根住处,而这个「行」又为命根的增上缘,就是业力。「命根依缘身心」,「命根」又为身心的「依缘」是这样子。「身心依缘入息出息」,就是这样「入息出息」以「身心」为依、为缘这样子。那麽这就是缘起了;这个缘起这就是染污的缘起,就是生死的缘起。

  宙二、还灭

  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命根灭,命根灭故身心灭,身心灭故入出息灭。

  这第二科是「还灭」。还会了知,在未到地定裡面的奢摩他裡作如是观的,观缘起这个人,就是会通达了生死的缘起,也通达了涅槃的缘起。

  「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如果在你心裡面你那个「无明」消灭了,通达无我、无常的道理了,这个无明就灭了;「无明灭故行灭」就不会再造生死业了,不会用取着心去造这个不动业和这个福业,也不会用愚痴心去造罪业了。「行灭故命根灭」,你这个「行」有漏的业力不活动了,这个有漏的果报「命根」也就没有了。「命根灭故」身心也就灭了,「身心灭故」出入息也就灭了。这就是一切法不生,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现了。

  黄四、结

  如是名为悟入缘起。

  这第四科「结」。就是悟入了染污的缘起,也悟入了清淨的缘起。

  玄二、多住

  彼于缘起悟入多住,名善修习。

  「彼于缘起悟入多住」,这位修行人对这缘起的「悟入」的多住,你不能就修这麽一坐的止观就完了,要数数地做如是观。「名善修习」那就叫做善修善习善多修习。

  地二、结

  是名悟入缘起修习。

  这个「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这个「有灭则生灭」这地方很有意思。这个「生」就是前面那个「识」;有灭则生灭,就没有识、名色、六处、触、受了;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就是一切法都没有了。而这个时候是什麽境界呢?就是那无分别智的境界,这时候是在那奢摩他裡面有那无分别智现前了,都不受一切法了,那个无分别智的境界出现了,就是如如智、如如境的境界呀!是这麽一个境界。你若是这麽的多住,数数地、长时期地作如是观,当然这是观裡面也有止,止也有观这样子。

  天四、悟入圣谛修习(分二科) 地一、释(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二科) 黄一、苦谛(分二科) 宇一、释(分三科) 宙一、无常(分二科) 洪一、标

  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悟入无常。

  这下面第四科「悟入圣谛修习」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悟入」分二科,第一科是先悟入「苦谛」。悟入「苦谛」先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先说「无常」;这苦谛就是无常,先是「标」。

  「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这个修行人,像前面这一大段文悟入缘起了,能这样修习好了。「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他又能够正确的知道「从众缘生」,这个诸行是众多的因缘生出来的,靠众多的因缘;就是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就是众多的因缘生起的。「从众缘生」,都是从众多的因缘生起的。「悟入无常」,那他明白这件事是不长久的,裡边没有常恒住的东西可得,就明白了无常裡有刹那无常、有一期无常,这些各式各样的无常。

  洪二、释

  谓悟入诸行是无常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

  第一科「标」。第二科是解释,现在第二科解释。

  「谓悟入诸行是无常故」,说这个修行人,他在这个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悟入到无常的道理,也等于是修无常观。「本无而有,有已散灭」,那麽他就知道:你的出入息也好、你的身心也好、你的命根也好、这一切法也好,原来都是没有的「而有」,而有因缘故,这个法就出现了;原来是没有的,但是有因缘故它就有了。「有已散灭」,有了以后它又会散坏了,又没有了,由有而无了。

  这就是解释这个无常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是「苦」。

  宙二、苦

  若是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

  这是解释这个「苦」。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观的时候,他就会觉悟这个道理;什麽呢?「若是本无而有」,这件事原来没有,而现在有因缘故有了;有了又没有了。如果是这样,「即是生法、老法」,由无而有是生了,生了以后他不健康他又衰朽了、「老法」,「病法」有很多的困难的问题,「死法」最后就结束了。

  「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这个生、老、病、死是一个苦恼的境界,这就是「苦」,所以由无常故苦。

  宙三、空无我

  若是其苦,即是无我;不得自在,远离宰主。

  第三科「空无我」。「若是其苦」,这个由无而有了以后这个无常的法、它就是苦。人都是愿意常嘛!愿意常;不可能是常的,所以就是苦。既然是苦了,那也就是「无我」的意思;因为什麽呢?「不得自在」,苦就是表示不自在的意思。我不愿意苦,我要自己作得主;我不要苦就不苦,那就表示有我。你不愿意苦也苦,那就叫作「不自在」,就是不能自主,那就是「无我」的意思。「远离宰主」,在这个不自在的境界裡边不能作主,你自己作不得主的,所以就是「无我」了。由无常就会通达苦、悟入苦,由苦就悟入无我,就明白也就是无我,也就是空,这个意思。

  宇二、结

  如是名为由无常苦空无我行,悟入苦谛。

  就明白,你这一念无明缘行就是苦了,就是苦的境界出现了。在四谛的道裡面,先是觉悟了苦。

  黄二、馀谛(分二科) 宇一、别辨(分三科) 宙一、集谛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痈,一切皆以贪爱为缘。

  前边是悟入「苦谛」,说这个苦。现在第二个悟入「馀谛」就是集谛、灭谛、道谛,分二科,第一科「别辨」就是一样一样的说,分三科,第一科先说这个「集谛」。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是苦」,又这个在奢摩他裡面修毘钵舍那观这个人。「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他就悟入到「诸所有行」都是因缘生的;这个话,一定是先要学过佛法,他没有修止观之前先要学习佛法,然后你随顺佛陀所开示的法作如是观,就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如果你不学习佛法,在禅定裡面还会有邪知邪见的呀!还会有这个问题的。「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众缘生起」的这些生老病死「其性是苦」。

  「其性是苦」、什麽苦呢?「如病如痈」,就像一个人得病了,这就是苦。不要说其他大病,就小小的感冒你就是难过,就是苦;「如痈」就是重病。「如病」是四大不合,地水火风互相冲突你就感觉到苦,这是「病」;「如痈」那是更严重的病,那就是前生的罪业现在要受报、受报了。「如病如痈」这些苦,怎麽会有这种苦呢?这个苦从那裡来的呢?「一切皆以贪爱为缘」,就是你的贪爱心。因为你若没有贪爱心的话,你不採取行动的;因为你爱这件事,我想要得到这个,那就非要採取行动才行。所以最初的一切行动的发动的那一个地方,那个「机」,那个机关;那个小机器能动那个大机器,你动这个小机器那个大机器就动,然后就做出东西来了。所以最初的那个动的那个地方,那就是你的「爱」,这个爱心,这个爱有这个力量。所以全面的来观察一下,就是由于「爱」而集聚了很多的苦恼,这是自作自受了,就是这麽回事。

  「如病如痈」的这个苦是你自找的;我怎麽找的?因为你有「爱心」,有爱心就是找这个「苦」来,是这麽事情;这就是悟入「集谛」了,这个「集」他有力量能集聚来东西。本来你原来的目的是想要快乐的,这个爱是想要快乐的呀!但是你採取行动的结果,就是随之来了很多的苦恼叫你受,这个「集」就是这个意思。原来什麽也没有的,就因你心一动才有这个苦,所以叫作「集」,这个集是这麽意思。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诉你,原来是没有苦的;怎麽有苦了?就是你心裡面有「爱」所以有苦了,是这麽事情。

  宙二、灭谛

  又正悟入,即此能生众苦贪爱若无馀断,即是毕竟寂静微妙。

  这是第二科「灭谛」。苦谛、集谛说完了,现在说「灭谛」。

  「又正悟入」,这个修毗钵舍那观这个人,他又能开一种智慧,「即此能生众苦的贪爱若无馀断」,没有剩馀的,就是全面的把这个爱心消灭了,全面的消灭了就是在一切法都不执着了;「爱」者着也,有微细的爱、有显着的爱;这无馀就是微细的爱也息灭了。「即是毕竟寂静微妙」,这个时候那就是: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个时候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那时候那裡边「毕竟寂静」是究竟的寂静,没有一法来扰乱你了,那是最「微妙」的境界,那就是「灭谛」。就是没有苦的因,也没有苦的果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死灭,就是这个境界。这是「寂静微妙」的境界,就是「灭谛」,这是大安乐处,一切诸佛、一切圣人都在这裡。

  宙三、道谛

  我若于此如是了知、如是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馀断。

  这是第三科「道谛」。「我若于此如是了知」,这个修行人,他在静坐的时候他就在想,「我」就是他自称我,我若能够在这个境界,这个苦、集、灭在这裡能够通达、能了知。「如是观见」,能够用这个止观去观察它去。「如是多住」而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数数地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馀断」,原来这个众患之本、大患之本是你的「爱」,是你那一念心裡的「爱」;不是老子说「唯吾有身」,不是这麽意思。是你有这「爱」,爱是众患之本;「当于贪爱能无馀断」,你就把这个执着心完全断了,就是完全断。这个作如是观察的,那个就是「道谛」,就是戒定慧,是「道谛」。

  宇二、总结

  如是名能悟入集谛、灭谛、道谛。

  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你若能够这样悟入「无常苦无我」,悟入「一切皆以贪爱为缘」,贪爱能无馀断「毕竟寂静微妙」,于此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馀断」,「如是名为悟入集谛、悟入灭谛、悟入道谛」。

  玄二、多住

  于此悟入能多住已,于诸谛中证得现观。

  「于此悟入能多住已」,你这样子悟入,也就是这样子观察,你要「多住」;你不可能少时间这样就行的、「多住已」。「于诸谛中证得现观,是名悟入圣谛修习」,你能够「于诸谛中」,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证得现观」,就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了,这无分别的清淨无漏的智慧现前了。

  地二、结

  是名悟入圣谛修习。

  这就得初果了,初果须陀洹了。前面那个得身轻安,心轻安是未到地定,不是色界初禅、二禅,不是禅,不是那麽高;那麽高,那麽这地方应该是三果了。那个地方是未到地定,所以这裡边就是初果。

  天五、十六胜行修习(分三科) 地一、标

  如是于圣谛中善修习已,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唯馀修道所断烦恼。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

  这个五种修习,现在是第五科。算数修习、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现在是第五科「十六胜行修习」,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于圣谛中」,这一位像前面这一段文「于圣谛中」,于四圣谛裡边「善修习已」,你不怕辛苦,你能善巧的这样修习、这样观察。「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就是有见道、有修道、有无学道;现在说是「见道」,就是初入圣道的时候叫作「见道」,实在是见到什麽?就是见到诸法的寂灭相了,就叫作「见道」。

  这个《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就是《大日经》有一句话,这是密宗的经典。「于诸法本寂,常无自性中,安住如须弥,是名为见谛」就是见道;「于诸法本寂」,这是《般若经》的道理。现在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是从无常观、从缘起观,从缘起中观无常,通达一切法寂灭相。现在说「于诸法本寂」就是通达这缘起,就是知道一切法本来是没有,就是有了也还是毕竟空,这叫诸法本寂。「于诸法本寂,常无自性中」过去也是无形,现在也是无形,未来也是无形,「常无自性中」,就在一切法宛然而有中通达一切法寂灭相,你在这裡「安住如须弥」,像须弥山似的,这个东西南北的风不能动它「安住如须弥」,「是名为见谛」,这是见谛。

  所以现在说「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就是这个「见道」,到了见道的时候,你见到诸法寂灭相了的时候,当然这时候成就了无漏的无我的智慧了,到这个时候所断一切的烦恼「皆悉永断」,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断的烦恼都完全断了;那麽这是什麽呢?就是身见、戒取、疑,主要就是这三个烦恼,这五下分结,那贪瞋还没断。五下分结裡面身见、戒取、疑、贪、瞋,这个贪、瞋要二果、三果才能断掉,断了五下分结。这个「身见」就执着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这些邪知邪见的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你对于圣道没有「疑」惑了,没有疑惑心了。这三种烦恼断了,「一切烦恼皆悉永断」。

  「唯馀修道所断烦恼」,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还是剩馀、还没断;就是贪瞋和五上分结没断。「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为求断灭彼修道所断烦恼,还需要继续的进一步的修行「十六胜行」,修这个方法。这「十六胜行」是修道的时候,就是初果圣人以后,见道以后修行的法门,这样子。前边这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时候修,「十六胜行」是得圣道以后修行的方法,是这样意思。

  这是标出来这个「十六胜行」。这个「胜行」这个「胜」这个字,是殊胜的意思。当然现在他是胜过了前边的那个见道的修行,现在是修道的修行了。修道的时候这个修行法门胜过见道的法门,就叫作「胜行」,可以这麽解释。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显有学行(分二科) 黄一、举十六行(分二科) 宇一、徵

  云何名为十六胜行?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显有学行」,从得初果以后称为「有学」,没得初果以前还不能名之为「学」,你看这个事情!这分二科,第一科举这十六胜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作「十六胜行」呢?

  这是先「徵」。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宇二、列

  谓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

  这二句话是总说的,下边是别说的。就是你在见道之前你这样修习修行的时候,你念这个入息的时候,你有念,这个如「念于入息」的这个法门,「我今能学念于入息」,我现在还能继续这样学习,我能继续这样学习念这个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念这个入出息。

  若长若短。

  「若长若短」,这以下就是十六胜行开始了,第一个是「学观息长」。十六个胜行;第一个胜行「学观息长」,第二个胜行「学观息短」;这个下边有解释。这裡是标出来,标列出来。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就是下面文的解释。

  《披寻记》九二二页:

  若长若短者:入息出息,名之为长。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名之为短。

  「若长若短者:入息出息名之为长」,由鼻至脐是「入息」,由脐至鼻是「出息」;这个「入息」和「出息」时间是比较长一点。「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名之为短」这叫「短」。就是若知息长;「学观息长、学观息短」,这个初果圣人修十六胜行的时候,还是这样修行的,就是注意这个息的长短,还是这样的。

  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

  「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这是第三、「觉了」。他在奢摩他修止的时候,他就能够觉察到「遍身入息」全身都有入息;不是说由鼻、由口有入息;不是。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从全身的毛孔入。凡夫也是这样子,但是你不觉了;这个圣人他知道了,「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这样学习,就注意这件事。「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全身的毛孔都能出,都能有息从那裡出来;这个圣人能有这个智慧,能有这麽深的定力,能觉了这件事。

  这是「学观息遍身」,这是第三。

  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这是第四个,十六胜行裡这是第四个。「于息除身行」,这个息能除这个身行,这个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现在是能除这个身行,「除身行」是在入息的时候,那就是没有入息了;「我今能学息除身行的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就是这个「出息」能除身行,也就是能除这个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能学习。

  《披寻记》九二三页:

  息除身行入息等者:谓于入息、出息、中间暂停息处应知。

  就是入息出息中间,暂时「停息」的地方。入息、中间入息,这都是算是「入息」;出息、中间出息这都算是「出息」。这个入息和出息之间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没有息,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这个地方就叫作「除身行」。

  就是前边我们讲这个阿那波那念的时候,说有一个空位,说个空位的那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在那裡讲说是中间的入息、中间的出息叫做空位,这样讲不对的,这样讲不对。就是那个地方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也没有入息、也没有中间入息,也没有出息、没有中间出息,这四个息完全没有。那个时候叫作「暂停息处」。那一个地方就是没有「身行」了,就是没有入息,没有出息了,这四个息都没有了,那个地方就是「除身行」。若是我们现在你修数息观,你觉察不到这件事,觉察不到;现在是初果圣人。前边那个地方说到这个「空息位」,没证得初果之前也觉察到那裡了,觉察到有这一点。

  这是第四。

  于觉了喜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于觉了喜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

  这是第五「学观觉了喜」,也就是有轻安乐的关係。这个「觉了喜入息」,这个入息的时候有喜,心裡有欢喜。「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也能觉悟这件事「入息」。「于觉了喜出息」的时候,也有轻安乐。「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也是。

  《披寻记》九二三页:

  喜入息等者:谓于初二静虑地中入出息念有喜相应故。

  现在已经由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了,到这个时候了。这个时候初禅、二禅是「有喜」;有寻伺、有喜、也有乐,但是乐这时候不说,说有「喜」。

  于觉了乐入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于觉了乐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出息。

  前面是觉喜,这是觉乐。入息也有乐、出息也有乐。这是什麽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二三页:

  乐入息等者:谓于第三静虑地中入出息念乐相应故。

  这是第三禅,这时候有乐。第三禅是没有喜了,没有喜而有乐。初禅、二禅有喜;三禅没有喜而有乐,把喜不要了,只要有乐。

  这时候就是到了三禅了,这第六这个地方到了三禅。

  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

  「于觉了心行入息」,这个息在入的时候有「心行」这件事;「心行」是什麽?这个口行就是语行,寻伺是语行,你有寻伺你才能说话。这个身行就是出入息。那个「心行」是什麽?「心行」就是受想。色受想行识、受想是「心行」;有受有想这心就活动,若没有受想心就不能动了,所以有受想就是有心的意思。现在这是「于觉了心行」的时候,也就觉了心裡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时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学觉了心行」的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的时候,「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时候也有受想,能觉了受、觉了想,这样意思。

  《披寻记》九二三页:

  觉了心行入息等者:此中心行谓即受想,若失忘念,我见慢等相应俱转,速疾通达故。

  「若失忘念」,这个忘掉了正念。就是无常、无我是正念;忘掉了正念,这个虚妄分别来了,就是「我见慢等相应俱转」,这时候就是得了初果以后;如果到了三禅,应该是到了三果了,二果、三果这个时候,他还是有我见有高慢心出来,这样的分别心出来和你的心同时活动,「速疾通达故」。这上面说「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这个「觉了」,就是觉了我有我见、我慢,是不对的;「速疾通达」就把这个我见我慢就灭掉了,观察无我,是这个意思,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