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8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瑜伽师地论》一共是分五分,一共有五分。第一分就是〈本地分〉,第二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一共是这五分。
第一分叫做〈本地分〉,就是根本的瑜伽师地,所以叫〈本地分〉。其馀的四分都是属于〈本地分〉,是解释〈本地分〉。以这第一分为根本,所以称之为〈本地分〉。而《瑜伽师地》,也以〈本地分〉来立名,是这样意思。〈本地分〉,它是根本的瑜伽师地,这裡面说了十七地,都是属于瑜伽师地的,瑜伽师的境界。
第二分叫〈摄决择分〉,是解释瑜伽师地的深隐要义。你们有带这个〈披寻记〉,这个〈披寻记〉上都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释》,这样解释的。第二分叫〈摄决择分〉,就是解释〈本地分〉,不容易明白的精要之义,那麽这是第二分大意。
第三分叫做〈摄释分〉,是解释的释。〈摄释分〉是说什麽?是说《阿含经》裡面的内容。《阿含经》,《四阿含经》裡面究竟说的什麽呢?它把它分成多少类,统一起来,叫做〈摄释分〉。解释《阿含经》的内容,通说一切《阿含经》的内容,那叫做〈摄释分〉。这是第三分〈摄释分〉。
第四分,就是〈摄异门分〉。〈摄异门分〉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阿含经》裡面用不同的名,表达相同的内容的解说,那叫做〈摄异门分〉。最后一分叫做〈摄事分〉,事物的事,〈摄事分〉。〈摄事分〉裡面说的什麽呢?就是解释《杂阿含经》,解释《杂阿含经》的修多罗。这一部份印顺老法师把它和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和《杂阿含经》的文会合起来了,所以叫做《杂阿含经会编》。这一本书是支那内学院的吕徵他也做过。这个书我是看过,但是没有详细去阅读。印顺老法师他说:「听说有这本书,但是没有看过」。那印老就是把它会合了,这件事不是容易做的。
这个〈摄事分〉,其中一大部分是这样的,就是解释《杂阿含经》的;一少部分,是说这个律,毗奈耶的事情,一少部分说到律。那麽这里面也有论的意思;所以这个〈摄事分〉,这个《瑜伽师地论》实上说,是解释三藏的要义,说到三藏包括这个论典在内。这个〈本地分〉,一共是五十卷;〈摄决择分〉三十卷,这是八十卷。这个〈摄释分〉才二卷;〈摄异门分〉也是二卷,这是四卷。到最后一分是十六卷,那麽加起来就是一百卷。〈本地分〉是最多,五十卷。
甲一、本地分(分二科) 乙一、略辨地名(分二科) 丙一、徵
云何瑜伽师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这个〈本地分〉。这个《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他也有科,他也分科了。我们现在每人都有的这个《披寻记》也有科,他的科微细了一点,比《遁伦记》的科微细一点,我们就用这个《披寻记》的科好了。
这个〈本地分〉,这一分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辨地名」,就是简略的说明这十七地的名称。第二科是「别广地摄」。现在是「略辨地名」这一科。这一科裡面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就是「徵」。「徵」,就是问的意思。
「云何瑜伽师地」,这句话就是问,就是徵。怎样叫做「瑜伽师地」呢?问这个话的意思,假设是学者,学习的人向弥勒菩萨问,他可能在别的经论上看见过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名字,现在提出来请问。或者说是作者自己,自己假设这麽一个问,提出这个问题。
丙二、辨(分三科) 丁一、标
谓十七地。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辨」。「辨」,就是说明的意思,也就是回答的意思。回答这底下分成三科。第一是「标」,就是「谓十七地」。怎麽叫做「瑜伽师地」?就是十七个地,就是瑜伽师地。就是这样回答!这是「标」。
丁二、徵
何等十七?
这是第二科,又是问,又是「徵」。那一些叫做十七地呢?这又是问。
丁三、列(分二科) 戊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嗢柁南曰」:这个「嗢柁南」,这底下就是列,把这十七地给列出来。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这个〈披寻记〉裡面有解释,《遁伦记》也有解释。都是相同的,这解释的很好。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有提到这个。他说是:「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就叫做集施」,利用很少的几个字,能够表达出来很多的佛法,用这样的句子布施给学习的人,使令他容易受持、容易记得住,那麽就是叫做「嗢柁南」。这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第二科,就是「长行」。这个「嗢柁南」这个颂里面,一共是二个颂,颂这个十七地的名字。
「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就叫做「十七地」。这个第一个地,就是「五识相应地」。第二地,就是「意地」。「有寻伺等三」呢?这裡面有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个。
「三摩地俱非」,这个地方有点事情,后面的长行不叫「三摩地」,不叫这个。叫做「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而这个颂上说,这个「嗢柁南」上说是「三摩地俱非」,这地方有点事情。这个「三摩地」的这句话,翻到中国话是等持,这个等持也是讲过的。就是等,是平等;持,是摄持,它有力量能把它把握得住,叫做持。这个平等怎麽讲法,你们谁愿意讲一讲,这个等字。等,就指我们心说的,我们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惛沉;不是惛沉、就是散乱,所以叫做不平等。现在学习奢摩他的止,使令我们的心也不惛沉、也不散乱;也不散乱、也不惛沉,这叫做等,是这样意思。
说是我们怎麽能够不惛沉、也不散乱呢?持,因为你常常修,就能创造出来一个力量,能把你这个心,摄持住,就能不散乱、也不惛沉,明静而住,所以叫做等持。这个等持这个名词,这个名,它所包含的义,很广。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欲界定,也可以名之为等持。欲界定,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最后一住,就叫做等持。所以这个是通于欲界定的。那麽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上,都可以名之为「三摩地」。
可是这个得「三摩地」这句话,在《瑜伽师地论》裡面,有详细的解释。所以我愿意学习《瑜伽师地论》,就是他每一样法门,他说的很详细、很微细,他不是说一个大概,说一个大概就完了,他不是。他说的很清楚的。他这个分三个部份,「得三摩地」是一个意思。第二意思是「三摩地圆满」。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分三个部份说。「得三摩地」怎麽讲呢?譬如说是我们由欲界定再进一步到了未至定,就是未到地,这个时候就名之为「得三摩地」了,就是得到了。
「三摩地圆满」怎麽讲呢?就是由未至定,也叫近分定。由未至定再进一大步,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叫「三摩地圆满」。这「三摩地圆满」和得三摩地不同,这三摩地的境界圆满了。
「三摩地自在」怎麽讲呢?看这说的也好。得三摩地的这种人,三摩地圆满了的人,他还有烦恼。他还有什麽烦恼呢?他有高慢心。有高慢的心,我得三摩地了,你们都不如我。这个愈有成就的人,他当然还没到最高的成度的时候,这个高慢心是更高,比我们一般人的高慢心还要高。我们一般人没有什麽成就,还有高慢心;若是有了成就,那是高慢心还小,这是人都是这样子,有高慢心这是第一。
第二有爱心,有爱着心。就是他所成就的境界他爱着,爱着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就得了禅定了,初禅、二禅、三禅有三昧乐,他爱着这个乐,爱着。到第四禅,更不得了,那境界是更高了,那是爱着心更厉害了,有慢、有爱、还有见。见,就是我见。还有这爱、见、慢、也有疑,疑惑心还是有;有这些烦恼的人,虽然是三摩地园满了,他这个入定出定的事情还是不自在的,还是不自在的,还不能称之为「三摩地自在」,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还需要学习佛法,观察所得的这个禅是无常、苦、空、无我,还是这样观,要这样观察,破除去这爱着心,破除爱、慢、见、疑,破除这些烦恼,使令这些烦恼不活动了;但是种子还没有破,可是心是清淨了。现行的心,清淨、显白,离诸暇秽,没有这些烦恼的活动,这叫做「三摩地自在」。
现在说这个「三摩地」呢?「俱」,就是这些功德都成就了,都有了。这样子就和这个「三摩呬多」,「三摩呬多」(唸ㄒㄧ),我查了字典,这个字唸ㄒㄧ。其实我多少年来,常常查这个字,这一回应该是记清楚了,唸ㄒㄧ。这个「三摩呬多地」翻个等引,它是不通于欲界定、未到地定的。一定初禅以上,才可以名之为等引。这个等,就是平等,刚才说由以平等才引导你达到那个定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或者是你用功,你不断的用功修行,不怕辛苦,就能够引导你到定的境界,到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等引这个名字,比三摩地高一点,三摩地是通于欲界定;这是不通于欲界定的。但是若要加一个「俱」字呢?「三摩地俱」,就和等引,和「三摩呬多」是平等了,就是它的含义就一样了,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地方有这麽多差别。
「三摩地俱非」,就是非三摩地俱,那就是散乱的境界了。「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这个地方「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所立」,所成立的,所建立的这些功德,殊胜的功德,是以「闻思修」为方便才能成就的,才能够成就,所以叫做「闻思修所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说所成立的胜解相,这个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是以「闻思修」为方便,为正方便,才能成立它所应得的义,所应得的功德,就这麽解释,「如是具三乘」,这样子具足这三种佛法。
我们说这个「闻思修」,不知道说多少遍了,说了很多遍,我也是讲过《愣严经》的,《愣严经》:『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那麽说。但我现在不这麽说,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这麽说。因为这个修,就是三摩地,就是三摩地,它通于有漏的、通于无漏的。通常有人问,提出个问题来问我们:「说我相信佛法,我也欢喜佛法,但是我不知道学习佛法的次第,应该怎麽学」?就是闻思修,就是修学佛法的次第。我们若常常读经,就很容易知道这个问题,就是从闻思修是一个学习佛法的次第,就是这样学。但是你若不多读经论就不知道,不知道怎麽讲。我们可能说,会说一些其他的事情来。
「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个颂,这个「嗢柁南」,就是把这个名字标出来,其中多少有些是需要解释,其他的不要解释。底下这个是第二科是长行,这个行是长一点,比那个颂长,颂是短的。
戊一、长行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馀依地。十七者、无馀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这个「有寻有伺地」,这个「寻伺」,「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唯伺地」,这个「寻伺」,「有寻伺、无寻伺」,我们在《摄大乘论》上也有讲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感觉这个「有寻伺、无寻伺」这个地方,是要用心才能明白的,是要一点用心的,不然你很难讲明白它。
「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馀依地。十七者、无馀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这个地,这「十七地」,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就是从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完全说到了。这个天台宗常好说十法界,这就是把十法界的事情统统都说了。这个说的非常的微细,非常的微细的。
那麽这是「略辨地名」这一科到此为止。这现在第二科叫「别广地摄」。而《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上的名字叫「随别解释」。你们若是带着那个〈披寻记〉,你们的眼睛好,能把那个字给看的很清楚,「别广地摄」。要有没有带,这个「别广地摄」应该在黑板上应该写出来。这个〈遁伦记〉的科的名字叫「随别解释」,就是随顺一地一地的去解释,这样子这个科名我们容易明白。但是这个〈披寻记〉叫做「别广地摄」。「别广地摄」就比那个「随别解释」难解一点;或者这样解释,「别」,就是一地一地的叫做「别」,广博的详细的去解释每一地裡所含摄的大意,或者这麽解释,叫做「别广地摄」。这一大科里面分成十四科,本来「十七地」应该是十七科。但是它分成十四科,其中有合在一起的。第一科就是「五识身相应地」,「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指第一科。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乙二、别广地摄(分十四科) 丙一、五识身相应地(分二科) 丁一、徵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
这个「五识身相应地」,其实这裡面下面有解释,什麽叫做「五识身」、怎麽叫做「相应」都有解释。第一,这个「十七地」里面它列在最前面,所以是第一。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徵」。「云何五识身相应地」,怎麽叫做「五识身相应地」呢?这是问。
丁二、释(分二科) 戊一、略辨(分二科) 己一、名相应地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解释的时候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辨」,就是简略的说一说。这个《瑜伽师地论》,我们从这裡面,从这个文相上看,这个文相分科了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明白它的相貌,都是先略说,而后广说。若是我们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子,先略说而后广说,也是可以这样写。那麽这个先「略辨」,「略辨」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叫做「名相应地」。第二科「名五识身」。「五识身相应地」,分成两段来说明,第一段先说明什麽叫做「相应地」?第二段再说「五识身」。这是第一段叫做「相应地」。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这个地方是解释「相应地」。「五识身自性」,就是这「五识身」它本身的体性,叫做「自性」。和别的法不同的,所以叫做「自性」它自己的体性,叫「五识身自性」。这「五识身」的「自性」是什麽?下面有解释。
「彼所依」又是什麽?「五识身」的「所依」是什麽?「彼所缘」的是什麽?「彼助伴」是什麽?「彼作业」是什麽?这一共是分五段,「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分五个。这五项,五种事情彼此之间不冲突,他们互相和合、互相随顺,互相和合没有冲突,在一起工作,大家做这一件事,和合起来做这一件事叫做「相应」,这「相应」就是这麽讲。「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我随顺你,你也随顺我,我也不向你捣乱,你也不向我捣乱,大家和合起来做,这叫做「相应」。那麽有多少样事情互相的和合呢?就是这五样事,就是一个「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这五法。「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这是第一段。
己二、名五识身
何等名为五识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第二「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就这五识。每一个识都是有它的体相的,所以叫做「身」,这个「身」是一个体的意思。但是别的地方也有说是有阻碍,有碍,有障碍的那个碍,有碍的意思,所以叫做「身」还有这麽解释的。但这个「识」是心法,它为什麽有什麽碍呢?因为它所依,它所依的根是有碍的是色法,所以它叫做「身」有这麽解释的。但这样的解释只限于此法这样解释。
也有说六识身,六识身那麽第六意识,它所依的根不是色法了,所以这个解释是一种特别的意思。这是「略辨」,「略辨五识身相应地」简单地说。下边就是「广显」,第二科是「广显」,就是详细的显示出来「五识身相应地」的相貌,这一段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五相」,第一科是「别辨五相」。「别辨五相」是辨什麽呢?辨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的相貌。「别辨五相」里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眼识摄」,属于眼识这一方面这是第一科。这一科又分成五段,第一科是说「自性」。
戊二、广显(分二科) 己一、别辨五相(分五科) 庚一、眼识摄(分五科) 辛一、自性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
「云何眼识自性」,先问怎麽叫做「眼识」的体性呢?「眼识」的体性是什麽样子呢?这个「自性」这个「自」,实在也是别的意思,总别的别,别的意思,单独它是这样子,所以叫做「自」,所以也就是别。若是通就不是了,就是大家共同的都是这样子,那叫共相。现在是别。
「谓依眼了别色」,那麽这就是「眼识」的「自性」。这个眼识的相貌,眼识的体性是很难说的,难说也要说!那怎麽说法呢?就说这个「依眼」,这个眼识它是以眼为所依,这个眼就是眼根,以眼根为所依,所以它叫做「眼识」。「了别色」,以「色」为它了别的境界,所以叫做「识」。那麽就是这个明了性叫做「眼识」的「自性」这样解释,这个解释也是很好,这是「眼识」的「自性」。
辛二、所依(分二科) 壬一、别举三依(分三科) 癸一、俱有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
「彼所依者」,现在就是把这个眼识的自性,就这样解释完了。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意思,你慢慢的不要着急,一样一样说。第二段是「所依」,眼识的「所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前面说「谓依眼」,这里又要解释这个眼。「彼所依者」, 就是这个眼识它不能够独自的存在,它不能够独自的存在发生作用的。它要有一个凭藉,它要有一个住处,或者是怎麽讲也可以,它要有个住处。它的住处是谁呢?这个地方说是「俱有依」。「俱有依」这是怎麽讲法呢?就和它同时的存在活动,同时的活动,同时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动的时候一定它所依靠的这个东西和它同时存在的,不然的话它不能活动。这个眼识有的时候生起作用,有的时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常在的,眼根是一直相续不断地存在的。
这个「俱有依」是指什麽说的呢?「谓眼」,就是我们这个眼根,这是它的「俱所依」。下面还有在解释这个眼根的事情。
癸二、等无间依
等无间依,谓意。
「等无间依」,不只这一个依,这个一共有三个依。第一个是「俱有依」,「俱有依」是叫做增上缘。在四缘里面是增上缘,一个有强大力量的,就是眼根,眼根对它是帮助的力量很大;如果眼根若坏了,眼识就没有办法生起了,所以这个眼根是太重要了。还有个「等无间依」这是第二个依,「等无间依」怎麽讲法呢?这个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提到,这个「等无间依」,就是眼识的前一刹那灭了,后一刹那的眼识才能生起。前一刹那、后一刹那中间没有间隔,这个没有间隔这句话怎麽讲呢?譬如说是你前一刹那眼识灭了,但是后一刹那眼识没生起。
假设你入定了,你入定了,你入定七天,入定七天眼识是不动的,不生了的,中间有七天,七昼夜的距离,但是没有第三者在中间阻碍,没有,还是无间的,还是没有间隔的;时间上可能是有间隔,但是没有第三者在中间的阻碍。那过了七天以后,一刹那一出定了,那麽眼识才生起。那麽虽然有七天的间隔,但是没有第三者在裡边,所以还是无间。那麽前一刹那的眼识灭了,后一刹那的眼识才能生起,如果他不灭,后一刹那眼识不能生起,所以后一刹那的眼识的生起,依前一刹那的眼识的灭做依止,这个依也是很重要,没有这个依也不行。这唯有心法才有这一回事,这叫「等无间依」。这样说这耳识是耳识的「等无间依」,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等无间依」,也是不溷乱,这是「等无间依」。
这个「等无间依」名字叫做意。这个意,不是第六意识的意,不是。这个意是什麽意思呢?当依止讲,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刹那的识灭了,做后一刹那识的生起的依止,这就叫做意,意是依止的意思。意有二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一个是思量义。现在是指依止义,叫做意。
这个「俱有依」,其实不只是眼根,「俱有依」是同时的;「等无间依」是前后的。「等无间依」不可以是同时的,说它是无间的,它又不是同时的,所以叫做「等无间依」。这个眼根对眼识来说是同时的,但是这个「俱有依」不只是眼根,譬如说这个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也是它的「俱有依」。第六识就是分别依,如果第六识不在的话,它特别注意一件事的时候,眼识也没有办法生起,眼识也是不能生起,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这个孔夫子也知道这件事,他也知道这件事。这个第六识是分别依,第七识是染淨依,第八识是根本依,但这裡边没有提,不提了。
癸三、种子依
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这个眼识的生起,要有「俱有依」,要有「等无间依」,还要有「种子依」。这个等无间缘,「俱有依」是增上缘,增上缘、等无间缘,「种子依」就是因缘。这个「种子」也是眼识生起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眼识的生起要有眼识的「种子」现行,眼识才能活动。那麽眼识的生起要有「种子」来现行,「种子」是刹那刹那的,所以眼识也是刹那刹那的,那麽眼、耳、鼻、舌、身、意、识都是这样的,都是刹那刹那的。那麽从这里头,我们读这个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好像这麽说的『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个不学教的人,就会拿这句话来喝斥这个学教的人;或者是一般没有学教的人,喝斥人,实在是不及格,他不应该喝斥我们,我们是学教的人。他们没有学教,不愿到佛学院去,他来喝斥我们他不应该。
但是这禅师他要喝斥我们,就是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个喝斥对不对呢?也有一点道理。我今天因为第一段文,很琐碎,有的时候那一个字要查字典,要把它唸准了。还有这个名相呢?有的时候要查查大辞典,查了好多的大辞典。然后今天早上本来是要静坐的,静坐的时间都被佔去了,只坐了一刻锺,坐了20分钟,我心里就想起来这句话,这〈证道歌〉这句话,这个『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但是我又想出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来,就是这句话「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就这句话。若是不学习经论的话,尤其是你若不学习唯识的话,你很容易一静坐的时候,我欢喜坐禅,禅是最重要的,学教、分别名相那是自找苦恼。但是你很容易走差路,很容易走差路,什麽呢?坐那里因为没有得定的人,当然是心里妄想很多;得了定以后,明静而住、念念相续、无散乱转,这个明静而住,一坐坐七天,或者坐一百天,坐这八万大劫,那很容易你就意会到这一念心就是常住真心、性静明体,没有生灭的,这就是佛性,我就是佛!很容易就会想到这里。
但你若是想学习过唯识的话,「种子依」这个识是由「种子」现行生出来的,而「种子」是一刹那一刹那的,识也是刹那刹那的,都是无常的。那里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一个问题,这是个问题,你又不知道;你若不学习,很难知道这件事情。他说的不对,那麽你敢说是《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其实现在就是佛,你说他说错了吗?你敢说这句话吗?你『不惧无底深坑苦,视之如粪土』。不过这件事,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说是玄奘大师那时学习了多少佛法,学习了《涅槃经》,我们看《玄奘法师传》,他第一,最初开始学习的佛法就是《涅槃经》,学习了《涅槃经》,他学习了《摄大乘论》、《俱舍论》是后来。他那个时候才有这个疑问,说是究竟是南道对?是北道对?当场是现场有疑问。我们现在学习也是一样,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经论,一下子就毕业了,就是你学过有时候还是弄不清楚。
所以这个地方,有的时候说是常住真心,有的时候说刹那生灭,你怎麽决定?你心裡面怎麽样,有什麽感觉?这是个问题。所以「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个眼识的生起要依赖眼识的种子,种子一刹那现,就是一刹那的眼识;这一刹就那就灭了,所以眼识也灭了,要一刹那、一刹那的这样生起。那麽从这里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分别名相」裡面也有好处,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我想到一件事,这个船子和尚,这个船子禅师,他是摆船的,他对他的同参说:「我的贪心不大,你去对那个学教的,学习佛法的、讲经的法师,你注意,找那个伶俐的一个叫他来,我收他做徒弟」。 这个《禅师语录》有这件事。
那麽这个禅师他就叫做夹山禅师,就是他。这个人的确是很利,他这个后来那位叫什麽名号,叫道果禅师,他就去听听,各处去听经,听一个法师讲经「法身是无相的」他这麽一讲,他感觉那位法师有点智慧,当然还是不同意他的说法,那麽他就介绍这个法师去亲近那个船子和尚,他的问答,那当然也是有智慧的人,这位法师就变成禅师了,就是开悟了。那麽从这件事上看,看出什麽消息,很多的大禅师是学教的,然后经过那个开悟的禅师指点指点就进了一大步,就是这麽一回事,这样子比较合乎道理。说是完全也没有读过书,就是认识几个字,也没有学过教,说是给你一拳就开悟了,我很难相信这件事,我不相信这件事。
你学过教,学过佛说的圣言量,他懂得多少佛法,然后这个祖师开悟了的大智慧,再去警策他一下,这是有可能的,这是合道理的,合乎道理。这样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句话不对,还是应该学习佛法的,还是应该学习佛法的。我以前也说过,这个临济禅师,我看他的语禄,这个人非常的利,但是看他自己说的法,我就不满意了,我就不感觉满意。但是看他的传上,我到日本去,那是一个寺庙上,不是大宗祠寺,一个庙上,给我一本《临济禅师语录》,它那上面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他在一个大法师那里听过经的,这句话很宝贵。在我们汉文佛教的这个《禅师语禄》,你看《临济禅师语录》好像很难找到这句话,很难找到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很难找到这句话,也可能有我没看见;但是不容易看见,就算有也容易看见,为什麽会这样子?
所以我认为这个执笔的人要忠实才对,要诚实,他是怎麽的就怎麽写才是对的,有些地方隐藏起来不说,不说,那意思就是不重视文字的,你学教这件事不需要,不需要这件事,就表示这个意思,我认为这件事是不对,是不合道理的。你能说是你这样讲释迦牟佛出世是错了,不应该说话,这完全是搞错了。所以还是要学习,但是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现在没有佛。我们说谁是菩萨再来,这个话,说一说也是好听啦。所以说没有佛,也没有菩萨,也没有阿罗汉,没有过来人,我们不能拜他做师父,就得靠什麽呢?就得靠经论了,要依法,这是问题就在这里。这要依法,就得要多学,你才能通达无碍,多学就是个问题,多学就是个问题。
「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即此一切种子」,这个「种子依」,以种子为所依,这个种子是什麽呢?「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一切种子」,我们内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分别,都是由种子变现的,都是因为种子变现的,若是没有种子了,你不会有那样的心理作用。譬如说阿罗汉,他把爱烦恼、见烦恼除掉了、灭掉了。这阿罗汉他心裡清淨,他就不会再有这个欲的,欲的这种分别心,他没有。贪、瞋、痴无馀断,贪无馀断、瞋无馀断、愚痴无馀断,没有剩馀的,完全的消灭了。这个消灭不是指现行说的,是指种子说的。所以没有那个种子了,他就没有这个贪、瞋、痴的烦恼不现行,不能活动了。我们有这样的烦恼现行,就是因为有种子,内心里面有这样的种子,所以种子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一切种子」。
「执受所依」,这个「执受所依」,我们学《摄大乘论》上面解释过,就是阿赖耶识「执受所依」,这个「所依」,就是身体,这个眼、耳、鼻、舌、身是为阿赖耶识所执受,所以他是一个活活的生命体,他若不执受就变成死尸了。他执受他,所以他能够有觉受,这个「受」,就是有感觉,就是因为阿赖耶识执受的关係。这个「执」呢?就是阿赖耶识与这个身体同在,有执持他的力量。
「执受所依」,这个「执受所依」是谁呢?就是「异熟所摄」的「阿赖耶识」。「异熟」,我们《摄大乘论》应该没有白学,就是变异而熟。这个阿赖耶识的现起,是由这个善、恶的业力,在我们凡夫来说就有善业、有恶业,你就是一个蚂蚁它也有「阿赖耶识」,一个老虎也有「阿赖耶识」,乃至天他也有「阿赖耶识」。但是这个「阿赖耶识」的现起,有善业现起的、有恶业现起的;善业、恶业是因,阿赖耶识是果。在因是善、恶;在果上是无记,所以叫做「异」,执持不同,不同的。因中有善、恶,到结果的时候只是无记,所以叫做「异」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是异时而熟,这个善、恶是在前一生,现在这一生,不是在和前一生的以后,所以是异时而熟,不同的时间才成熟的,叫异时而熟,也是变异而熟,逐渐的变异才成熟的。这样成熟了的「所摄」,属于这样一类的意义是谁呢?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就是「一切种子」识,这「一切种子」在那里呢?就在「阿赖耶识」里面,这「阿赖耶识」里面有无量无边的种子,其中这个眼识的种子,生起现行的时候,就是眼识,是这样子。这里边是说这个眼识,它是要以种子为依,它才能现行的,才能活动,这也是一个条件。
问:如何区别自然外道与佛法中,所谓的法尔如是之间的不同。
答: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想法,外道有所谓的自然外道,佛法也说法尔,法尔也是自然的意思,那有什麽不同呢?佛法说法尔如是,但是先要学习观待道理。先要学习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观待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的意思。先这样观察,先在观察的时候,诸法因缘生,所以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样观察。我不知道你们会怎样,你要常常的,这个闻、思、修,这个思惟,常常思惟,就会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什麽问题呢?因缘所生是无常的,因缘所生是常的不可以吗?就会出来,你初开始分别思惟,依据圣言量的思惟,他就是这样的,但是久了,就会出来一个反动的力量,会有这种事情。为什麽他是白的,很多什麽事情都是一样!为什麽水是这样?火是那样子?这个最后说这个法尔,就是这样子。这样说呢?和外道就不同了,和外道是不一样了。
外道他也不明白,或者说是不承认,不承认是因缘有,说自然有,这就是没有办法能改造自己,能改善自己;反正自然是这样子,你无可奈何。说这个人他是很穷苦的,是自然这样子,那你没办法改变。那麽说是上帝造的,那麽你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权力在上帝那裡。若是说因缘有,因缘有,那麽这个因缘是这样子,那麽我现在我不做这个因缘,那麽就会改变了。不是这个因缘,就没有这个因缘所生法,你有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因缘所生法,我可以从中选择,我就能改变自己。所以佛法说到法尔,还是和外道不一样。
问:佛法说空、无常、无我,又说法尔如是,这该如何解释?
答:你还是照正常的思惟因缘有的,是空、无常、无我这麽说,等到内心里边有反动的分别的时候,你再用法尔道理来对治,我认为是因缘生的。这样子去应用,这样子。
问:真常论者只能修空观,修的是什麽空观?
答:当然也一样,也可以修唯心(识)观的空观,修自性空的空观。他的空观就可以把一切有为法都可以空掉,一切烦恼空掉。但是那个真常的理性是不可以空的;可以修这个空观。假设这样思想的人,去学习了《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里边破这个我,还一大段的,破我执还一大段。或者《瑜伽师地论》也是,破我的地方也是,也说的很扎实的,说了多少段,不只一段的。那麽他会怎麽想呢?为什麽,这个我和真常的理性有什麽分别?就会要想这个问题。如果读这个《愣伽经》的话,也会想到这个问题,问题是在什麽地方呢?
欢喜坐禅的人,他懒得看经,不大愿意看经。看经费眼力,坐那里多舒服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若读了《愣伽经》,然后再去读这个《起信论》的话;或者先读《起信论》,再读《愣伽经》的话,思想上就会有问题,会有冲突的。你读了《愣伽经》,把这个《愣伽经》藏经裡面有三种翻译,都可以读。然后读《愣伽经》,读《起信论》,读读《涅槃经》,再读《大智度论》,再读《瑜伽师地论》,我认为这个人,他的思想自己在作战。他一定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修空观,修的是什麽空观?什麽空观都可以修,但是这个我,这个真常不可以空,它就是会有这个问题。会有这个问题,如果他也容易就会知道这个是我。很容易执着这个我见。这样说,这个我,最后的这个我不能断,最后的我若不能断,这个人是什麽样的人呢?我以前说过,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你们各位有没有读过?他解释非非想定的时候,这个非想非非想究竟是什麽东西呢?智者大师说,就是那个修行的人,是『真神不灭』。『真神不灭』的这个「神」是什麽?「神」在《智度论》上常就指我说的,就是神我,神即是我也,『真神不灭』,是真我不灭是这麽意思。这个我是不灭,其馀的一切法都空了,我是不空的,是这样意思。那麽这个非非想定,连初果都不如,连初果都不如,还是个凡夫。
若读这个《中观论》的这个〈观法品〉,〈观法品〉那上面说修止观,先要修我空观。那龙树菩萨的想法是这样,先要修我空观。修了《阿含经》也是这意思,你修了法空观而不修我空观,不可以,一定要修我空观。你修我空观不修法空观也是可以;你修法空观,不修我空观,不可以。这《阿含经》有这意思。那麽《中观论》〈观法品〉就是要修我空观,要这样修。这样子从《阿含经》上看,从《瑜伽师地论》上看,从《大智度论》上看,你我空,就是圣人。要用这样的圣言量来比量一下,这真常论者,他若不修我空观,那他是怎什麽样?
所以印顺老法师、我又提到印顺老法师,在这个《中观论颂讲记》说,『识是不能了生死的』!阿弥陀佛!其实这句话,这个嘉祥大师也是这样讲,你看他的《中观论疏》也是这样说。不过是这个印顺老法师说这句的话的时候,就好像这个刺激性大一点。『唯识是不能了生死的』!那麽用这句话说真常论者只能修空观,修的是什麽空观?
若以真常唯心的观念与方法,能修空观不必修无我,可以达到何种程度?你想一想。当然这个真常论者本身来说,那他就是佛,我就是佛,自然是这样子,自然就想到这裡。那你说他是和初果也不如,这是不可以的,不能这麽说。所以这样子说法,我们学习佛法的,怎麽样来决定这件事。
问:既然是一切法门更相随顺,那麽要依真常的方式修行,而停留在真常、真心常住的阶段,此时再学般若破除它,是否可能更上层楼?
答:这在般若的立场来说,当然是更上一层楼,可以更上。这种人如果他的禅定工夫够,他若修般若空观,一下子得无生法忍,他会比一般人快。所以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外道,佛最后临入涅槃的时候,度的那个须跋陀罗,他一下子就得阿罗汉,那麽这是特别的,可以更上一层楼;但是真常论者,他就不这麽想。这还是思想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话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必说是,你不能勉强的把它统一起来,这事是办不到。
问:《十二门论疏》卷上,叡师序云:『整归驾于道场毕趣心于佛地』。
答:当然我是读过《十二门论疏》的序,但是我若向各位说,我又去查了一遍。我又去重新读一遍,这样子。你们应该比我勤快一点,也去查一查,这个是在藏经上有,所以一查就知道了嘛。「毕趣心于佛地」,那个僧叡的僧是佛法僧的僧。这位僧叡法师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是很有名的大法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一个很好的助手。是僧肇法师他们都是同学,僧叡法师比僧肇法师年岁大,他寿命长一点。僧肇法师三十几岁就过世了。「请院长开示是僧叡法师作的序」。这是当然你们可是出家的时间没有我这麽多,你还是读的少啊。
问:辩机法师。
答:辩机法师、这辩不是这个辩,辩字是辩论的辩,这个辩。机是机感的机。你也可以查一,我说这个《大唐西域记》是他写的。玄奘说,他把它写成文字,一查就知道了。
问:静坐的时候,突然有一股莫名的瞋心生起。并不是粗勐的,只是微微的对某事、某件事务的不满,当瞋心在抖动时,很清楚的看到它。无形无相。
答:说无形无相这句话,不是不太合适。当然地、水、火、风,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形相,这个心法没有这色法的形相,但是他有瞋就是个相,瞋就是个相,愤怒。那麽贪和瞋是不同的,就是有不同的相,还是有相,不应该说是无形无相。但是看出这个,我不知道这是那位同学,这位同学的文章还是不错的,把这个字用的很好,这句子很柔软。
问:也找不到他的源头。
答:也找不到它的源头,这句话也说错了,你对某事的不满,这就是个源头吗!这就是源头,但是它就是在那儿抖动。再多的观照,瞋心就消失无影无踪了,这个也是事实如此。
问:请问这无由来的瞋心,就是业力吗?以前造的业在静坐浮现出来,在静坐中浮现出来。
答:这个业,业者动也。不过我们通常在佛法里面用业的时候,就是比较粗重的叫做业。譬如前生造了什麽业,今生现出来。譬如说这个人,他也没有佛法学习很多,也不明白什麽是佛法,佛法僧出家,但是就欢喜出家,这就是所谓业。他前生在佛法里熏习过,作过出家人,今生他遇见了出家的这些这个大环境,他就欢喜,这属于业,这是业的事情,可以这样解释。
至于说是心这个瞋心动了、瞋心动了,对某一件事情的不满,把你静坐的时候,有一个不如理作意,把那个瞋心引出来了,就是这麽回事,这是很微细的事情。我们这不如理作意,自已不大感觉,等到这个心所出现了,现形了才知道,你才感觉,现在动了慎心了,是这麽回事。
问:现在静坐中观照它,它自然消失了,这是否表示以前所造这个的业已消除了?观罪性本空是否如此的观法?
答:不是的,这个瞋心动了,譬如刚才静坐之前和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心里不满意,静坐的时候就出现了;或者我是静坐之前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和谁说什麽话、说什麽话,静坐的时候,这话又现出来,自已又说一遍,这时时有的事情。不一定说是和前生的业力有关係,不必这麽解释。
但是你就这样观照它,伳这一个瞋心就消失了,这可见很好。你没有随着瞋心去虚妄分别,只是观照,它就慢慢消失了,这也是个方法,但这不是观罪性空,观罪性空是观察这个瞋心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他自性空,这样子叫做观罪性本空。观罪性本空这样观要深刻一点,比你这样观照,更深刻一点,可以能得圣道。若只是这样像你这样观照的话,逐渐消失能得定,得圣道还有一段距离,还有点距离。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