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古仁波切文集: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 佛
创古仁波切文集: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 佛
皈依有两种;因位皈依及果位皈依。一般皈依,包括皈依三宝及加行法的皈依,属于因位皈依。皈依释迦牟尼佛,表示认定他是至高的导师,并相信唯有他才能引导我们走完解脱道。由于皈依圆满的导师,我们成为具格的学生;成为入门弟子之后,必须立志追随上师及其法道,如此才能在修持道上渐进而行,最后达到修持的果——证悟成佛。
《宝性论》以果位解释皈依的意义。果位皈依指最后的结果——未来的证悟境界,修持者自轮回海解脱并达到圆满的快乐与自在。现在,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修持及达到果位皈依。
通常我们说:“我皈依佛。”但是,这个佛和《宝性论》所叙述的佛稍有不同;或许应该说,《宝性论》所叙述的佛,实际上是成佛的状态或境界。
为什么要努力成佛?证悟境界具有两种特殊的利益;自身的圆满利益(自利圆满)及他人的圆满利益(他利圆满)。
根据这个教本,佛的功德可细分为六种:
·非造作(无为)
·任运而显(离作意)
·非依外因而悟(不依他觉)
·具大智慧
·具大慈悲
·具大能力(具力用)
此六项功德中,前三项称为三自利圆满。
非造作
非造作或非整治而成的功德,表示佛的境界不是一种聚合物或制造、组合而成的状态。聚合物或和合物通常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如同飞机的构造,但不论这种物体显得多么坚固耐久,总有一天我们会说“这架飞机已经不能飞了”、或“这架飞机坠毁了”、或“这架飞机报废了”。飞机是由机身、引擎、电路及其他机械组合而成的,它或许极具价值,但迟早都会分解。同样的,不论其组合成分为何,一切聚合现象都是无常的;不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加以维护,它们都不可能永久存在。因此,非聚合、非造作而成的全然证悟,才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的目标。
佛的境界以三身表现:法身(梵文 dharmakaya)、报身(梵文sambhogakaya)及化身(梵文nirmanakaya)。为什么佛的法身是非造作而成的、更不是一种产品?从某个角度来看,法身似乎是证悟之后才能得到的,仿佛我们现在不具有法身,因为我们现在尚未开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身指的是彰显我们原本就具有的证悟本质——成佛的潜能。就此而言,佛的法身并不是造作出来的,佛的法身是本具的、非造作的;由于证悟本质是非造作的,故佛的境界亦是不变的、恒常的。
任运而显
成佛的第二项功德是任运而显。当我们听说佛的境界是非造作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它不具任何功德特质。虚空的本质虽是全然空白、无聚合、不具任何善美的特质;但是,证悟却赋有无量不须作意自然显现的功德。
非依外因而悟
成佛的第三项功德是非依外因而悟。我们如何证知非造作且任运而显的境界?这两种功德并非透过外在因缘而被证知,否则,我们就必须依赖外在的因素才能开悟,唯有在他人或他物的成全之下才能成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只须了知自身已经具有的本质——内存的证悟本质——就能成佛。因此,证悟不须依赖任何自身之外的因素。
以上是三种圆满的自利功德。然而,如果成佛只是为了利益自己,佛果就有失殊胜;佛果尚且具有由这三种自利功德所衍生的三种利他功德——此教本接着解释这“三种圆满的利他功德”。
具大智慧
佛的慈悲伴随着清晰了知众生的需要及如何利益他们的智慧。例如,几年前美国对越南非常友善,诚心想帮助当地人,他们以各种方式给与越南大量的援助,但是最后还是无法帮助越南,他们的援助甚至可说是有害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善心没有圆满的智慧作为基础。我对冒犯在座的美国人表示歉意。(笑声)
圆满的智慧确切如实地觉知众生的苦,并知道如何真正解除他们的苦,或保护他们。这种圆满的智慧是佛慈悲的基础,而佛利益众生的能力则来自于慈悲。
具大慈悲
佛利益众生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佛利益众生的能力起源于佛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自然的药方,恰如其反面的嗔恨心则是自然的毒药。例如,假使某个人很容易动怒、或心怀恨意、或居心不良,其他人将会躲避他,心想:“我最好离那个人远一点。”相反的,如果某个人心地善良,其他人会想:“他是我的朋友,我喜欢他,相帮助他。”和前者接触的一百个人将成为他的一百个敌人,和后者接触的人则将成为一百位朋友。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对这个世界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希望帮助及保护遍满宇宙的一切众生。由于这种无间的大愿心,利生能力于是生起;同理,深广不可测的佛行事业,终将开展。
此种遍在的大慈悲心是从哪里来的?它起于圆满的智慧。爱有不同的类别,某些爱事实上只是执着与贪恋,某些爱则是错误的爱。例如,基于溺爱而赠送武器给小孩或不负责任的人,虽然他们想得到这样的东西,但这种行为却只会伤害他们及他人。
具大能力
根本教本提到佛果具智慧、慈悲及能力——慈悲基于智慧,能力则基于慈悲。如果佛的境界不赋有圆满的能力——帮助众生的无限能力,利他功德如何能真正彰显?例如,如果一位母亲没有手臂,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孩子被河水冲走,虽然她很爱她的孩子,但却缺乏挽救他、使他不溺毙的能力。同样的,如果缺乏帮助他人的非凡能力,佛如何能利益无数众生?
圆满证悟者的利生能力是持久不断、涵盖一切、极为强劲有效的。虽然释迦牟尼佛大约于两千五百年前住世于地球,但现今仍有无数众生在修持他的法教并达到证悟,这证明佛的利生能力持久不断;由于佛陀的利生能力遍涵一切,故佛法数千年来一直兴盛不衰,且传播至世界各地。从个人经验来看,佛法已传遍人道,实际上,佛法的传播范围超越了我们有限的知觉。由此看来,证悟的能力确实是远弗届的。
佛陀的法教不须借重物质力量而遍传于世,这说明了佛利生能力的强大、深远。以帝国主义为例,其散播涉及大量的财力、人力及军备。虽然武力可强迫他人接受某种观点,然而佛陀只携带一只化缘乞食的僧钵,除了僧钵之外,两手皆空;他并未使用军队或核子武器,但仍对世界有极大的影响,这便是由于佛的利生能力极其强大、深远的缘故。
《宝性论》总共叙述八项成佛时所显现的功德,但可归纳为两种。当我们了解成佛的这两种功德——三项自利的功德及三项利他的功德——是多么殊胜时,我们将会觉得自己必须努力实修、尽速达到全然的证悟。
问答
学员:仁波切说,三转*轮指出空性并非只是一种空无的状态。这是否表示修持二转*轮的法教只能达到空无的状态,或这只是初学者的误解?
仁波切:修持二转*轮的法教并不会让我们陷入空无或“无心”的愚昧状态;相反的,藉由空性禅修,明性将会自然地增长。但是,三转*轮从一开始就强调“明”的层面,因此被认为是比较迅速的法门。举个例子来说,学习ABC或认字并不能让我们立刻得到博士学位;但是,我们仍然必须由ABC开始学起。
学员:您提到弥勒尊者是十地菩萨,为什么不是十三呢?
仁波切:总共有两个系统;经典及密续。虽然这两者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术语方面仍然有些不同。根据经典系统,菩萨的境地(梵文bhumi)可分为十个层次,即菩萨地共有十地;第十一地是完全证悟的境地。密续系统则将之分为十三地;第十一地称为“遍在明光”,第十二地是“甦省莲华”,第十三地则是“全然证悟”或“圆满证悟”这个层次又称为“金刚持者”。我们也可以说弥勒尊者已达到十三地,这完全一样;但因为这个法教属于大乘,所以采用的是十菩萨地系统。
学员:但是您说第十三地是完全证悟。
仁波切:根据金刚乘,这是金刚总持或金刚持(Vajradhara)的境界,是完全开悟的状态。
学员:如果第十三地是全然证悟,那么,为什么称为“地”?“地”听起来好像仍然是法道上的一个阶段。
仁波切:“地”的藏文是“萨”(sa),意思是层次、土地、地基或基础。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发生在土地之上,土地是一切状况发生的基础;十地就如同菩萨功德升起的基础。西方人通常认为十三是不吉祥的数字(笑声)所以,以十地为讨论基础可能比较好。
学员:您能不能说明证悟本质“空”了什么?
仁波切:当我们谈到“空”时,通常指的是“没有任何具体的实质”。当我用手敲张桌子时,会有声音产生,这表示桌子具有某种具体的物;但是,证悟本质不具任何具体的实质,它是空性的。
在实修时,我们应该观照自心,思惟“心到底是什么?它像什么?”我们的心造作了无数繁多的念头和烦恼,我们所看见的周遭一切大都是心的造作;然而,当我们坐下来r探索心,问自己“我的心在哪里”时,却在任何地方找不到心,什么“东西”都找不到——这就是为什么说心的本质或本性是空性的。
但是,它仅仅是空的吗?不!不是。心的本性是光明的,心是清明及觉醒的(明觉),因为它能理解、觉知及思考。在开悟的最后阶段,不可思议的功德及智慧会彰显出来。
学员:所以,当Gmb让炯多杰(Rangjung Dorje)说“心是空性的”时,他是否在强调:即使是佛性的功德——例如恒常、清净……也只是我们对佛性的标签及概念,而在究竟上,佛性超越了任何我们可能引用的言语?这是让炯多杰这句话的的意义所在吗?
仁波切:实际上,空性、明觉和所具的功德是完全相关的、是密不可分的。佛性具有清净、恒常、妙乐、无上智慧等功德,这正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空性,而空性是清净的、恒常的、妙乐的、无上明智的……等。因此,当我们说佛性是空性的时,意思并不是它不具有任何特质。
学员: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仁波切说,我们所看见的一切大都是心的造作。这是指我们“看到的”,或这是我们“看得到的”?
仁波切:这个问题可以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例如,唯心论的观点是一切事物都是心所造作的,其支持者认为一切经验或觉受都是心所造作的。以外面的佛塔为例,它最初的出现是因为某人具有“我应该建造一座佛塔”的主意,这是一个好的例子;不好的例子是,有人想到“我应该制造一颗核子弹”。所以,这样看来,几乎一切都是心造作出来的。(笑声)但是,想到“我应该创造一个世界”的人并不多。
学员:但是,此时此刻,仁波切这个主体和佛塔这个客体或对象的关系是什么?佛塔是仁波切的心所创造的物体,亦或是佛塔自己的显现?
仁波切:心的经验或觉受和心的造作物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造作物,而不是觉受。
学员: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对空性的体认不仅是知识性的了解?
仁波切:首先,尚未达到初地菩萨次第的平凡众生,无法真正觉知空性,我们现在具有的,是经由推论、辩识等理性方式而达到的概念性了解。我们对空性有某种概念,例如,看着一只手时,凡夫立即生起的概念是“这是一只手”,他们不会立即觉知到空性。如果他们利用推论或辩识的方式时,他们能了解手只是被称“手”,事实上,它是由手指、皮肤、肌肉、骨骼、血液……等诸多不同的东西组合而成的,“手”是我们附加在这个聚合体的标签。藉由这种分析方式,我们能得到“手是空性的”的结论;可是在目前,这仍然只是一种概念。然而,如果我们继续不断地修持下去,会愈来愈接近实际觉知空性的境地。
学员:在我们的讨论中,空性的特质是不可分离的——空性和妙乐、空性和慈悲、空性和明性,都是融合为一的。虽然这些特质全都具在,但我们是逐一证知每一种特质的吗?我们可能依据个人的特殊业障,在完全证知慈悲层面之前,先证知空性与明性无二吗?
仁波切:空性的特质通常指智慧、慈悲及能力,它们是同时显现的。而这些特质的彰显程度,则视业障的净除程度而定;当业障的净除程度愈来愈高时,证悟功德或特质的彰显程度也会随着提升。证知空性时,非概念性的慈悲(无缘慈悲)将同时生起,对于尚未了解空性的众生,我们会悲愍他们的迷惑及无明。
学员:我以为三转*轮的法教是金刚乘。
仁波切:三转*轮的法教和金刚乘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因为最后这系列的法教强调智慧或明性层面。在金刚乘的各种修持,例如生起及圆满次第的修持,主要的重点就是智慧或明性禅修,因此,它们是相关联的。三转*轮的法教是经典与密续的共同基础。经典法教比较重视智慧或“般若”(梵文prajna),修持者藉由审察及分析的方式而决定事物的真实状态或真相。但是,金刚乘或密续法教强调善巧方便的法门或“乌帕雅”(梵文upaya),修持者被直接引见真相,然后安住于禅修。
经典法教比较“外向”,往外观察、审视及辩识事物;密续法教则比较“内向”,直接引见空性本质及明性,然后安住在于其中。方法至为重要,因此,金刚乘非常有利及迅速。经典和密续的关联在于知见。
学员:在金刚乘,我们被直接引见真相——空性及明性。但是,昨天仁波切说,在达到初地菩萨之前,我们无法体验空性。我觉得这似乎是一种矛盾。
仁波切: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经典将法道分为五个阶段,即所谓的“五道”。第一道是“次粮道”,行者藉由闻(学习)、思(思惟)、修(禅修)而建立对真相的了解;接着,在“加行道”上,行者致力于分析式禅修;然后,行者达到相当于初地菩萨的“见道”,此时,行者直接且全然地觉知法性。
金刚乘之道则稍有不同,行者在一开始就被直接引见并认知法性,但是,这种认知并不稳定、持久,行者尚未习于法性;然而,如果在被引见金刚乘知见之后精进不懈地修持,他很快就能达到初地菩萨的成就。于刹那间认知法性、或初次瞥见自心本性,和达到初地菩萨尚有极大的差别,因为这种“见”还不是很清晰、也不稳定——行者尚未习于法性。
译者:佛果并非藉由外因而悟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这有两种不同的角度:第一种角度是凡夫的修持道,第二种则是佛果本身。前者指的是行于法道的平凡众生,他们必需有上师的支持;后者指的是佛果本身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佛果是众生本具特质的彰显,如果证悟佛果取决于其他事物,佛果就不可能是圆满的。佛果不是上师授与我们的,我们因为受教于一位具格上师的善缘而展现自己原有的证悟本质,但是,上师本身并不是达到或没有达到佛果的原因。
这个教本是由佛果的角度做解释。简而言之,目前我们必须依靠上师;但是,达到初地菩萨之后就不需如此,我们可以依靠自己而证得佛果。
学员:如果爱展现了,智慧是否也一定会展现?
仁波切:爱有很多种,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有亲属之间的爱,也有圆满证悟者——佛——对一切有情众生的爱……。它们都是“爱”,但是不一定同时具有圆满的智慧。
学员:阿罗汉是否具有圆满的智慧?
仁波切:小乘圣者所具有的智慧不同于完全开悟之佛的智慧,唯有完全开悟的佛具有圆满的智慧。因此,阿罗汉(梵文arhat)或一般众生所表现的爱或慈心,无法和由圆满智慧生起的慈心与悲心相比拟。
一般凡夫具有某种程度的智慧。我们具有研讨及学习的能力,但缺少关爱所有众生的无量慈心,及帮助一切有情的大力量。学习及知识的累积,甚至会让我们产生骄慢、期瞒及敌视他人的恶习;不像佛的圆满智慧,世俗的智慧并未使慈悲生起。在证悟的境界,一切皆被觉知且完全了解,尤其是他人的情况——他们的苦及苦因,及如何让他们自痛苦中解脱。
学员:这个教本说,我们的修持动机应该是为了利益其他众生而得到证悟,必须由慈心——证悟之因——开始。但是,仁波切刚才主张证悟本身是慈心的因。仁波切能否澄清这一点?
仁波切:在讨论佛果的三种功德——智慧、慈悲及能力——时,此教本说,慈悲基于智慧——见到法性,能力则基于此智慧;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尚在修习的人而言,这种特殊的结构并不存在。有时候,我们在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础上展现内证的智慧;有时候,由于如实地了解事情,我们自然对他人产生关爱。这些特质不依照一定的次序显现。
学员:弥勒尊者将会独立达到证悟吗?
仁波切:当弥勒尊者在未来达到全然证悟的境界时,不是因为他作了某种禅修,或得到某种法教,而是他将依靠自己的内在能力达到真正及全然的证悟——他的证悟并非取决于任何进一步的外在指导。这就是为什么说佛果不依外因(外在因素)而悟的原因。
学员:佛陀本身的情形呢?
仁波切:在佛陀的一生当中,他表现得仿佛他从某些上师那儿得授指导,仿佛他在学习如何使心安住;但是,他绝对不须依赖这些上师而得到完全的证悟,这只是一种示现。根据大乘,佛陀所表现的这些行径,例如,追随两位“止”或“奢摩他”(梵文shamatha)的上师、修苦行……等,都只是为了教化众生的示现,是佛陀十二行谊(十二相成道)的一部分。
学员:有些人会跑到我家告诉我说他们开悟了,或十六岁时就开悟了。(笑声)老是有这种人跑来烦我,我该怎么办才能扼止这种现象?
仁波切:试试用棍子打他们。先用棍子打他们,如果他们一点儿也不生气,那么,他们可能真的开悟了。(笑声)
学员:我听说释迦牟尼佛最初给予的佛性法教被认为过于深奥,因此被隐藏在非人的秘密传承中;几世纪之后,直到弥勒尊者将之传给甦省时,才传到人道。您认为我应该把这种说法当作是真实的,或者只是一种隐喻?
仁波切:你可以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但是,不要以究竟的真实意义(了义)及随顺的方便意义(不了义、未了义)的角度去解释它。实际上,你不必要以任何方式去解释它。
佛陀给予三系列的法教,即三转*轮。为了顺应不同听法者的不同根器或能力,这些法教有些许的差异;此外,这些法教并未同时传播,因为不同的见地及修持方法会造成众生太大的迷惑。所以,由于佛行事业任运而显,这些法教依自然进展程度被传与及修持。
首先,在一段特定的时期,一切教学及修持皆着重点小乘的观点。之后,伟大的上师纷纷出现,例如,以阐释空性为主的龙树(Nagajuna),及揭显佛性法教的甦省,这两位闻名的上师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出现。后来,金刚乘法教成为主要的教学重点。
最适宜的教法是顺应受学者的需要及根器而生起的教法,因此,佛法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适应不同的受学者,这完全都是佛行事业的展现。
学员:以“因”为皈依和以“果”为皈依有何不同?
仁波切:以“因”为皈依和以“果”为皈依的差别是:开始行于法道时,我们以佛陀为典范、以佛法为道、以僧伽为伴,这是以“因”为皈依或“因位皈依”的意义。“果位皈依”指的是我们自己达到证悟、自己于未来成佛——我们现在力求且终将达到的目标。
学员:如果您视皈依为果,您可否以法道来解释?
译者:那指的是你自己在将来达到证悟。
学员:您把那当作道吗?
仁波切:“因位皈依”是大乘的观点,但是,还有其他的观点可供思考。当我们被引见自心本性并在禅坐中作此修持时,这在本质上和果本身完全一样;当我们还在法道上时,这是果的影射。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