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5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5

 

  天二、忧苦喜乐别(分二科) 地一、明与夺

  若苦所随有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无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有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喜乐应削夺之。

  这是第三科「思择所应」。这第三科「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这里分四科,第一科「徵」起,第二科「标列」,第三科「随释」。「随释」分三科,第一科「出五体性」,第二科「释得乐名」,现在是第三科「思择所应」。「思择所应」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汎明道理」,汎明道理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有无利益别」,这一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忧苦喜乐别」,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明与夺」。

  「若苦所随有利益事」,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时候,为众生所做的事情,劝众生修行的事情,有各式各样的不同,假设这件事是有利益的,对于众生有很重大的功德,但是,他也会令你很辛苦,你经过一番辛苦,你才能成就这样的利益,这样的事情呢,「众生于此虽无乐欲」,我们凡夫人对于这样的事情不欢喜,你叫我辛苦,虽然这件事是有功德,但是我很辛苦,我不欢喜。虽然是不欢喜,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这菩萨对这件事的态度呢,就是「依止善权方便」。「依止」就是依靠,依靠菩萨的方便权巧的智慧。这个「权」就是不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是好事,所以叫做善权。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导这个众生,「设兼忧苦应授与之」,假设这件事是兼有忧愁痛苦,虽然是有功德,但是使令这个众生的心情不快乐,那麽菩萨应不应该教导此位众生这样修行呢?「应授与之」:应该教授他,把这件事教导他,教导他学习成功。

  「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有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喜乐应削夺之」:「若乐所随」,若是有这麽一件事,你若肯这样做呢,你心情会很快乐,你做这件的事情的时候,快乐也随着来了。「无利益事」,但这件事没有功德,使令你可能会有罪过!这样的事情,菩萨应不应该教授众生呢?「众生于此虽有乐欲」,因为这件事,他若肯学习的话,他会感觉快乐,所以众生是欢喜做这件事。「众生于此虽有欲乐」,虽然是欢喜呀,「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谓兼喜乐应削夺之」,菩萨就靠他自己的智慧方便,虽然众生这样子做这件事是有喜乐的,菩萨应该「削夺」,就把他夺取过来,不同意这众生学习这件事。这是菩萨的心情和众生的心情不一样!众生:我感觉到快乐,我就做这种事情;我感觉到苦恼,我不做这件事。菩萨的心情:有利益才做这件事,有罪过不可以做。菩萨的心情和众生的心情不一样。

  《披寻记》一一五七页:

  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者:戒品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勐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一卷九页)翻彼应知此所说意。

  「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者:戒品中」,就是〈菩萨地〉有一个戒品,里面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若是这位菩萨发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安住在清淨的菩萨戒里面。「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勐利加行,而得义利」,这菩萨是受了菩萨戒的了,他应该行菩萨道,他的智慧看见这麽多的众生「应以种种辛楚加行」,这个众生应该是学习一样一样的,很辛苦的这种法门去修行去;「勐利加行」,这个修行方法不是悠閒自在的,你是要勇勐的才可以修那个法门的,「而得义利」经过辛楚,经过勐利才能成就这个功德,「义利」功德。

  「护其忧恼而不现行」,这个菩萨呢,这件事虽然是有功德,但是众生学习的时候会很辛苦!辛苦的时候,心里面就忧愁苦恼,那麽菩萨为了保护他不受到忧恼的侵犯,「而不现行」,而不会表现出来这种行动,教导他修学这个法门,「是名有犯」,这就是犯了菩萨戒了,「乃至广说」。这是(陵本四十一卷九页)「翻彼应知此所说意」,菩萨律仪里面那条戒翻过来就是这段文的意思,和这段文的意思是相同的。

  地二、释所以

  何以故?当知如是善权方便,与兼忧苦有利益事,夺兼喜乐无利益事,令彼众生决定于后得安乐故。

  前边是说「明与夺」,若是辛苦而有利益,就是教导你要修行;你自己很欢喜,但是有罪过,那麽菩萨就不容许你做这件事,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个「释所以」,解释他的原因。

  「何以故」?为什麽这样子呢?菩萨不随顺众生的心情,众生欢喜这样做就做嘛!不欢喜做就不做嘛!为什麽不随顺众生的心情呢?「当知如是善权方便」,所以你应该知道菩萨的智慧境界,「与兼忧苦有利益事」,菩萨的慈悲心、这个智慧心里面是教导你:你虽然感觉到忧苦,但这件事有功德,所以菩萨就教导你去做这件事。「夺兼喜乐无利益事」,你做这件事的同时也兼有喜乐的,心情快乐,但是对于你有罪过而没有利益的事情,菩萨就「夺」,不准许你做这件事。这种态度是什麽意思呢?「令彼众生决定于后得安乐故」。菩萨的意思是使令那位众生决定于将来的时候得到安乐,而不得到苦恼,目的止此而已。若是你若随顺自己的心情,「我欢喜做就做!」那将来你会很苦恼!「我不欢喜做就不做!」不做你将来不能得安乐,所以菩萨就不随顺你的心情的,菩萨愿意你将来决定得到安乐,所以不随顺你的心情。

  地三、显义意

  是故菩萨于诸众生若乐利益,当知义意即乐安乐。于众生若与乐利益,当知义意即与安乐。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是故当知,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必与安乐。

  这是第三科「显义意」,显示出来那个功德的本意。「是故菩萨」,所以菩萨对于一切众生,「若乐利益」,对于众生呢,菩萨是你若欢喜将来有功德的话呢,「当知义意即乐安乐」,那你就应该认识到那里面隐藏的「义意」,就是你将来会得到安乐,是这个意思。「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当知义意即与安乐」:「菩萨于诸众生」,菩萨「若与」,给你功德呢,你就应该知道菩萨的那个慈悲意就是给你安乐,是这麽意思。

  「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菩萨叫你现在虽然是很辛苦,但是这件事有功德,这是因;将来的结果呢?会得到安乐。利益是因,安乐是果。「是故当知,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必与安乐」,就会令你将来得安乐的。菩萨若不随顺众生的教导,随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有问题!将来是製造苦恼。这是这一段讲完了。

  下面第二科是「思择五乐」。前面第一科是「汎明道理」,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思择」思惟观察这五种乐,分两科,第一科是「利他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一向授与」。

  亥一、思择五乐(分二科) 天一、利他摄(分二科) 地一、一向授与

  当知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所摄因乐,苦对治乐及受断乐、无恼害乐,菩萨于此不应思量,于诸众生一向授与,以能饶益及无罪故。

  这是「一向授与」。这个「向」呢?就是一个方向,若两个方相,或者向这边,或者向那边,就是不决定了。现在这个事情呢?就是这一个方向,没有第二个方向,就是决定是这样子做。「当知所有现法」,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现法可爱果业」,「当来可爱果业」。「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种业力,这业力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这是现法可爱果业。「当来可爱果业」: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体里面有一种力量,他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的业力,而不是现在。这个业力,有现在得可爱果的;有的业力是将来能获得可爱果。这个业与业不一样。这个现法可爱果业,这是「因乐」,在前面说到那五种乐里面,它是属于因乐;你这个乐是由善法成就的。这个善法呢?就是乐之因。「现法可爱果业」也是因乐,「当来可爱果业」也是因乐,就是乐的因。

  「苦对治乐」:前面是有「因乐」,有「受乐」受乐这就没说,就说这「苦对治乐」,这个苦的对治。我们有苦恼,有一个方法能把苦恼消灭出去,就感觉快乐了。因乐、苦对治乐。「及受断乐」:就是没有受想,就是没有第六意识。这个时候呢,有乐,那就是一切法不受,就是灭尽定,灭受想定的乐。「无恼害乐」:无恼害乐呢?有五种乐,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还有三菩提乐。这个无恼害乐,这一共是几乐,因乐、苦对治乐、受断乐、无恼害乐,这四种乐。

  「菩萨于此不应思量」:菩萨对于这种乐的事情,不必再观察思惟,说这个乐可不可以给众生,不要想了!「于诸众生一向授与」:对于一切众生来说,就是布施给众生好了!布施给众生因乐、苦对治乐,及受断乐、无恼害乐,「一向授与」。如果你思惟可以给他?是不可以给他?就是两向了。那你就要加以考虑,就是不决定的意思。现在这四种乐对于众生来说,不用考虑,就是给他好了,「一向授与」。什麽原因这样子呢?「以能饶益及无罪故」因为这四种乐对于众生来说是有利益的,对众生有利益而没有罪过,所以菩萨不必考虑,就是教导众生学习这种乐,这是一向授与。第二科是「分别所应」,分两科,第一科「不应授与」。

  地二、分别所应(分二科) 玄一、不应授与

  于彼受乐及根尘触所摄因乐,若能生染,若性是染,有罪无益非所宜者,于诸众生,不应授与。

  这个是「不应授与」。「于彼受乐」这个「受乐」呢是第二种乐,这个受乐呢,就是心里面感觉到快乐。这样的乐呢?可要考虑,菩萨要把这种乐送给你呢,须要考虑考虑。「及根尘触所摄因乐」:前面说到因乐,一个根尘和合感觉到触,感觉到乐,那个根乐、尘乐,这一方面呢,那个因乐有一个前面所说的「现法当来可爱果业」,是因乐。根尘相触也能得到乐,它也是因乐。譬如说:根尘相触。譬如说是我现在没有钱,我是一个贫苦的一种生活境界,菩萨忽然间给你一千万美钞,这个美钞是「尘」,是你眼识能看见、手也能摸到、心也能想到,这是个尘境,色声香味触法,这是那根和尘。我们这个根与那个境一接触了以后,以后可能会引生快乐:我们有了钱了,我愿意做什麽事情就可以做了。这就是「根尘触所摄因乐」,这也是因乐。它不是乐,但是能够引发出来乐,那麽这叫做因乐。

  这种乐呢?「若能生染」,假设能令你生出来污染,令你心不清淨,生出贪心、生了瞋心、生了愚痴心,生出来种种的烦恼,「若能生染」。「若性是染」若它本身就是污染的。譬如说这个钞票也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恶事,钞票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但是你拿到它以后,能作善能作恶,就是「能生染」。「若性是染」,若是那件事本身就是个污染的,本身就是垢秽的事情。本身就是污染的呢,那就有问题,「若性是染」。「有罪无益非所宜者」:这个染和罪怎麽讲呢?「染」就是指在内心里面有烦恼,叫做「染」、「染污」。「罪」呢?心里面有了烦恼以后,以后会造种种罪过,做种种恶事,那叫做罪过。「若性是染有罪」,这样子对你没有功德了,说给你一千万美钞,这件事没有功德。「非所宜者」,对你是不相应的。「于诸众生,不应授与」,那你向菩萨要钱,菩萨不会给你的,就不会给你。譬如说是:这个菩萨戒里面说到你不应该用刀布施给别人,你不应该给他一把刀送给他,不要!你不应该用毒药送给他;你不可以在社会上做生意的时候,这个在家菩萨作生意,你不可以卖棺材。你若卖棺材,你心就有问题,希望那人死了,卖棺材!你希望人死,这个心情就不好!就是有点不清淨了。「非所宜者,于诸众生,不应授与」,你不应该给他。这菩萨不应该:不但是菩萨,所有的人都不应该以杀为作生意;不应该以刀为作生意;不应该以淫欲这个事情作生意;不应该以妄语来做生意。实在这件事,作生意人很难说诚实的话!但是可是在法律上说,你作生意赚钱是合理的、是合法的事情。因为他受了多少辛苦,把那个货物买来了,打理得很好的,然后你很方便到时候就买,你理应该给他点利息的,这是合法,他赚钱是合理的,所以他其实可以不必说谎话!就是我明说,我赚一块钱,可以!是合法的。但是人多数你若一说赚钱,我不干!我不买!其实你自己作生意也是一样。所以这上面说呢,菩萨对于众生,劝导众生做事的时候,有的是不须要考虑,有的是须要考虑。

  亥二、应授与

  若不生染,若性非染,无罪有益,是所宜者,于诸众生,即应授与。

  这第二科「应授与」。「若不生染」,若是你这样子劝导众生做这件事,这件事不会令他有烦恼,不会令他有贪瞋痴的烦恼的;「若性非染」,若是那件事的本身,它不是个污染的事情,而也不会令你有罪过,而是有利益的,会令你有功德的,「是所宜者」,这就是对你是相应的。「于诸众生,即应授与」,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就应该教授众生做这件事,「即应授与」。这可以知道菩萨行菩萨道应该怎麽行,应该怎麽做这件事。我们在思想:譬如说这个人有病很苦!很苦!他若念观世音菩萨慈悲「令我病好!」那当然我有病,我医生治不好,我求菩萨帮忙,这是很合理的事情;但是你若求菩萨,菩萨知道的,菩萨就会观察的。如果说你若有了病,我帮忙你把病治好以后,你会怎麽样呢?你会做大功德利益众生,那麽菩萨就会帮你忙了,就会把你的病给你治好;若是说你病好了以后,你身体健康了以后,会做恶事,那菩萨就重新想一想了,菩萨就会再想一想。所以我们有的人说是:你们佛教徒讚歎观世音菩萨无求不应、无感不通、大慈大悲!但是我念观世音菩萨,他不灵!观世音菩萨是灵的,是你本身有问题?所以菩萨不是决定帮你忙的。但是那个心情还是对你有利益的,就是帮你忙,绝对对你有利益才可以!对你不利益,菩萨不帮忙。

  天二、自利摄

  菩萨于此随自能力,亦应如是修行受学。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利他,这是说自利。「菩萨于此」,说是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这位菩萨。你劝导众生作种种功德是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各式各样的乐,劝导众生修学善法就是了。菩萨自己呢?「随自力能」,随自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亦应如是修行受学」,也应该一样的,修学种种善法,接受善知识的教导,学习六波罗蜜,学习四念处、三十七道品,自己也这样做的,不是只是教别人修学善法,自己不做!不是的。

  《披寻记》一一五八页:

  亦应如是修行受学者:摄事品说: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其义应知。

  「亦应如是修行受学者:摄事品说: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说是这位菩萨,「若于是义」,或者是这部《华严经》、或者是《法华经》、或者是《中观论》、或者是《大般若经》这样的胜义,「劝他受学」,劝众生你去学。你要学习《华严经》、学习《法华经》,劝他受学。「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做这件善事,我一天拜一千拜,拜佛一千拜,或者是坐禅七七四十九天,或劝众生去坐禅,「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菩萨本身对于这样的义、这样的胜义经律论的胜义,「于是善根」坐禅、修四念处这些事情,「或等或增」或者和你相等,一样;你坐禅四十九天,菩萨也坐禅四十九天。「或增」你坐四十九天,他坐一百零八天,或者比你多。「自现受学」菩萨自己也现出来这种行动也这样学习。「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其义应知」。

  酉四、总结

  当知是名菩萨利益安乐种类自利利他,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这是第四科「安乐种类自利利他」,分四科,第一科「徵起」,第二科「标列」,第三科「随释」,说完了,现在第四科「总结」。「当知是名菩萨利益安乐种类」,前面这一大段应该知道,这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的种类,有这麽多的差别。菩萨也在自利,也这样修学,也利益众生,劝众生这样子。「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这样的菩萨行就是这麽多,除了这麽多以外,不能再超过了,也不能再增加了。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二

  申四、因摄果摄自利利他(分五科) 酉一、徵起

  云何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

  这是〈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二,前面第三之一学习完了,现在是第三之二。这一科叫做「因摄果摄自利利他」,分五科,第一科是「徵起」。

  怎麽叫做菩萨是属于因的、是属于果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呢?这就是由「问」来发起这段文。下面第二科标列出来。

  酉二、标列

  略说应知三因三果。何等为三?一者、异熟因、异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

  「略说应知三因三果」,如果要略的说呢,就应知道因也有三种;果也有三种。「何等为三?」这是问。「一者、异熟因、异熟果」,这个就是因果。这个因,是异熟的因。异熟,旧的翻译就是果报,就是果。果由因来,是因。异熟果,因圆满了就得果了,这是一种。「二者、福因、福果」,第二种是,安乐的因得安乐的果,这是一种。「三者、智因、智果」,这是大智慧是因、大智慧的果。合起来就是这麽三种。这是「标列」,第三科「随释」。

  酉三、随释(分二科) 戌一、异熟因果(分三科) 亥一、异熟体(分二科) 天一、徵列

  云何异熟?谓略有八。

  「云何异熟?」随释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异熟的因果。分三科,第一科是异熟体。分二科,第一科是徵列。怎麽叫做异熟呢?异熟的体性是什麽呢?「谓略有八」种不同。

  一者、寿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势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

  这个异熟这个果报,果报的体相,菩萨他就在人世间,也可能在欲界天,就在这裡作种种功德利益众生。所以他也就是做了这种因就得这种果,这个果是什麽样的呢?就是这八样,在人世间的境界就是得这八样。这是列出来它的名称,下面第二科就解释这八种,先解释「寿量具足」。

  天二、随释(分八科) 地一、寿量具足

  若诸菩萨长寿久住:是名菩萨寿量具足。

  「若诸菩萨」,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人间,多数还是在人间,他的寿命长。很长久的时间在这裡生存,比我们一般众生的寿命长,「长寿久住」。「是名菩萨寿量具足」,这就叫寿量具足。就是先是寿命长。这件事,菩萨这个大福德境界,他有自在力,和我们凡夫不同。他有的时候看这个情形寿命应该长,他就能长;他看这个情形不应该住,不应该在这裡住世了,他就可以走。他有这种自在力!

  地二、形色具足

  形色端严,众所乐见,颜容殊妙:是名菩萨形色具足。

  这是第二科「形色具足」。菩萨他得到的形色,他的身形,形相,和他的颜色,「端严」,端正庄严,就是叫做「形色端严」。「众所乐见」,很多的众生都欢喜看见菩萨,菩萨这个相好光明。「颜容殊妙」,他这个面颜、容貌特别的好,众生所不能及,「是名菩萨形色具足」,菩萨的形色是这样子。

  地三、族姓具足

  生豪贵家,是名菩萨族姓具足。

  「生豪贵家」,这第三科是「族姓具足」。「生豪贵家」,菩萨他来到这个世间上投胎的时候,生在豪贵家,就是豪郡富贵之家,就是父母都不是平常的人。「是名菩萨族姓具足」,他的族,就是他父母这个族,他也具足了,就是特别地和一般人也不一样,也可能他的父母是宰相,或者是国王,不是平常人。

  地四、自在具足

  得大财位、有大朋翼、具大僚属:是名菩萨自在具足。

  「得大财位,有大朋翼」,这是第四「自在具足」。他生到富贵的人家以后,他本身有广大的财富,就是有身份的境界。「有大朋翼」,他不但有大财位,还有很高明的朋友,他的朋友不是平常人。「有大朋翼」,这个翼是帮助的意思,就是有高明的朋友互相帮助,这是这样子。「具大僚属」,他有这个很有身分的,「僚」者官也,在政府裡身分很高的,有广大权力的官,也是他的朋友。「属」就是随员,这个官裡面还有随员,就是他自己也是有这种人。「是名菩萨自在具足」,这就是菩萨的大自在力;他想要怎麽地就怎麽地,有这种自在力,具足了。

  地五、信言具足

  众所信奉,断讼取则,不行谄诳、伪斗称等;所受寄物终不差违;于诸有情言无虚妄;以是缘故,凡有所说无不信受:是名菩萨信言具足。

  「众所信奉,断讼取则,不行谄诳、伪斗称等」,这是第五科「信言具足」。这个菩萨他是有这麽样的优越的事情,「众所信奉」,很多人对他都有信心、恭敬心。「断讼取则」,我们人世间很多的纠纷,要来凭断的时候,凭断这个争讼纠纷的事情,「取则」,取这位菩萨的话做准则,菩萨说这样子就这样子,他说的话就是法律了,就是这样子取则。

  「不行谄诳」,菩萨他心裡面很坦白、很真诚,不谄诳。不是口是心非欺骗人这个,我没有这种事情。「伪斗称」,也不行伪斗。这个斗,来量这个米,量这个东西,这裡面有虚伪的事情,不!菩萨不做这个事。「称」,用秤来称,是称这个轻重。说是我要卖给你的时候,我就讨你的便宜,不到一斤,我就说是一斤重。你要卖给我呢,多一点,算是一斤。总而言之,我从这裡取便宜,来欺骗你!菩萨不做这个事,非常的公平。「等」,还有其他的这些诚实的事情。

  「所受寄物终不差违」,说是有的人有事情,这个古代的时候是这样子,古代可能没有银行!那麽你有贵重的东西寄託在菩萨这裡的时候,过了多少个月,过了多少年,再来取的时候,「终不差违」,决定不会有差错,你寄存多少,还给你多少。不会说:「我没有,你没有放过东西,这个财宝没有放在我这裡」,不会有这个事情。

  这个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上说到一件事,就是有一个我们出家人,这个出家人可能就是思想简单,就是很诚实、很敦厚的出家人。年纪大了,他要修庙,就各处化缘,化来很多钱。化了很多钱,就放在他的皈依徒弟家裡寄存,这个钱可能不是少数。后来这个老和尚想要去拿的时候,他的皈依徒说:「没有!你没有存在我这裡」。那这老和尚说:「你看,我真实是把钱存在你这裡」。但是这个老和尚就是头脑简单,没有証据,没有说是写个文件:「我有多少多少黄金,或者多少多少什麽宝,放在你这裡」,没有文件的证明。那麽这个心裡不同意了,就是到法庭上去告他去。告好了,法官过堂了,说:「你拿出証据来」,老和尚拿不到。「你没有証据,你诬赖他,打你!」打手板。打一下,「阿弥陀佛」,念一句阿弥陀佛;打一下,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这样这个事情就完了!完了以后呢,他这个皈依徒弟,当然是有夫妻的生活,生儿子那一天,就看到老和尚就从门这裡就进来了,然后他的太太就生小孩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子。现在这个菩萨「所受寄物,终不差违」,决定不会错的。

  「于诸有情言无虚妄」,他和任何人说话的时候,说出来的话都不虚妄,决定是真实的。「以是缘故,凡有所说无不信受」,因为他时常这样子真实,因此因缘,所以他所有说的话人家都相信,无不信受的。「是名菩萨信言具足」,就是诚实,不说谎话。

  我想我们出家人,虽然原来是在家人,出家人原来是在家人,或者年纪轻、或者是年纪大出家了;出家以后就是受戒。受戒就是当然有这条戒,是不是很诚实呢?其实应该这样子——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谎话非常的好,就是你有朋友,人家都相信你,你说话是真实的。如果你常常说谎话,没有人相信你,你没有朋友的!

  《披寻记》一一五九页:

  不行谄诳伪斗称等者:谄,谓谄曲。诳,谓矫诳。伪斗伪称及与伪函,是名伪斗称等。如是一切恶不善语,皆不现起,是名不行。

  「不行谄诳伪斗称等者:谄,谓谄曲」,我前面讲过:就是他嘴裡说的话和心裡说的话不一样,不一样的!口是心非。「诳,谓矫诳」,就是虚伪、欺骗。「伪斗伪称及与伪函」。这个「伪斗伪称」,这个还是应该是容易明白。「伪函」,函就是书信,这个书信不是斗、也不是称,但是你要说谎话,这也是一条管道,用这个来骗人,也是有的,「是名伪斗称等」。「如是一切恶不善语,皆不现起」,就是这些有罪过而没有功德的语言,菩萨都不现,不说这种语言。「是名」叫做「不行」,就是「不行谄诳伪斗称等者」。

  地六、大势具足

  有大名称,流闻世间。所谓具足勇健、精进、刚毅、敏捷、审悉、善戒,种种伎艺工巧业处展转妙解,出过馀人。

  这是第六科大势具足。菩萨「有大名称」,因为菩萨是有慈悲心又有智慧,常常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就知道他,所以他的名声远闻。「流闻世间」,他的名称流布到很广大的地方去,很远的地方都去,很多的地方的人都「闻」,都知道,都听闻到:「某某地方有个菩萨,怎麽怎麽地」。

  「所谓具足勇健」,而菩萨这个名望很高,而菩萨本身的情形怎麽样呢?「具足勇健」,他非常的勇勐、刚健,这个菩萨。「精进」,不懈怠,做事情的时候有始有终,决定做完,做好。「刚毅」,刚毅就是不退转,你就是有什麽事情破坏他,他这一件事情一定做成功,「刚毅」。这个「勇健」,就是没有怖畏。「刚毅」就是不退转,你破坏他,他不受你的愚弄的。「敏捷」,就是他的智慧很灵,而不迟钝。「审悉」,做事情的时候很沉着,不是那麽样的浮动,不是的。譬如说开窗户,现在这个屋子要把窗户开开,他就开开就算了,但是你要把那个窗户上那个「滑」滑上它,这裡头有风,这个窗它不动。你若不滑上呢,有风一吹,这个窗就会摇动。这件事情就看出来「审」,「审悉」,就是「审」,就是事情做得牢靠、做得稳重,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悉」就是明了,做事情的时候明明白白的把它做好,不是迷迷煳煳的,不知道怎麽回事?那事情能做好吗?要「审悉」。「善戒」,就是这个菩萨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个善戒就是摄善法戒。或者说这个「善戒」就是有所不为,这就是「善戒」。那这样说呢,就是摄律仪戒了。有所不为;也有所为,有所为那就是「善戒」。

  「种种伎益」,这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技能。譬如说造房子,造汽车他也会,你要挖一个井,社会上很多很多的这些工业知识,「伎益」。「益」,艺术,他也会,书画都好,也会这些事情。「工巧」,各式各样的,譬如说做医生,都是智慧。「业处」,各式各样对于众生有利益的事情,这些即「处」,菩萨都通达。「展转妙解」,各式各样的,这样事情与那样事情有关係,那样事情与那样事情,「展转」菩萨都能通达无碍。「出过馀人」超过其他的人。

  由此因缘,世所珍敬,为诸大众供养、恭敬、尊重、讚歎:是名菩萨大势具足。

  「由此因缘,世所珍敬」,由于菩萨有这麽多的功德,所以世界上的人都尊敬这位菩萨,因为菩萨是人中之宝,世所珍敬。「为诸大众,供养恭敬,尊重讚歎」,他这样子有智慧、有知识,又有慈悲心利益人的话,所以社会大众对他都感恩的,供养他、恭敬他、尊重他、称讚他。「是名菩萨大势具足」。

  《披寻记》一一六○页:

  所谓具足勇健精进等者:此中善戒,谓即菩萨摄善法戒。于此善戒,勇决乐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精进。坚固无动,是名刚毅。修和敬业,所作机捷,非为愚钝,是名敏捷。于一切义能审思择,是名审悉。如是诸相,皆善戒摄应知。

  「所谓具足勇健精进等者:此中善戒,谓即菩萨摄善法戒」,就是做种种善法,这是一种戒。「于此善戒,永决乐为」,勇勐决定欢喜做这种事情,利益众生,这件事欢喜做。「不生懈怠」,不会说今天我休息休息,不做了,不懈怠。「是名勇健精进」。

  「坚固无动,是名刚毅」,刚毅是什麽意思呢?是坚固无动。他若是决定要做这件事,就是决定做,而不会说不做了,不会这样子,所以叫做刚毅。

  「修和敬业,所作机捷」,菩萨同任何都和,所以叫和敬业,就是那六种和。同人和,而恭敬一切众生。所作的事情,都是「机捷」,就是特别敏捷而不迟钝。「非为愚钝」,不是那个愚钝的人,「是名」叫做「敏捷」。

  「于一切义能审思择,是名审悉」,对于一切义,就是一切世间上的道理,他能够审思,「能审思择」,能够认真的、能深刻的去思惟观察这件事,是名叫做「审思」。

  「如是诸相,皆善戒摄」,都是摄善法戒所摄,都是一类的,「应知」。

  地七、人性具足

  具丈夫分成就男根;是名菩萨人性具足。

  「具丈夫分成就男根」,这是第七科人性具足。菩萨具足丈夫分,这个「分」这个字,当一个志愿讲,有大丈夫的志愿,这个人,有丈夫分。「成就男根」,成就男根的。「是名菩萨人性具足」,人性具足是这样子。这个经论上,有的时候也是说男女平等,但是有的时候只说男而不说女,也有这种情形。是名菩萨「人性具足」。这第八科是大力具足。

  地八、大力具足

  为性少疾、或全无病、有大堪能:是名菩萨大力具足。

  「为性少疾」,菩萨的这个心性,心性也包括这个身,心理也包括了生理,就是没有病,少病,病痛少,或者是完全没有病。「有大堪能」,他有大的才干,能做大事利益众生,「是名菩萨大力具足」。

  亥二、异熟因(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异熟因?

  前边是异熟体,异熟的体相是这样子。也是有一点异熟果的意思,但是下面有异熟果,我们到时候再说。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异熟因呢?你有这样的果,果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你要修因才能得这个果的,什麽是因呢?这是问。

  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二科正释因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释,分八科,第一科是解释寿量具足因。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正释因相 (分二科) 玄一、释 (分八科) 黄一、寿量具足因

  谓诸菩萨于诸众生不加伤害,远离一切伤害意乐:是名菩萨寿量具足因。

  「谓诸菩萨于诸众生不加伤害,远离一切伤害意乐」,为什麽这位菩萨寿命长呢?「谓诸菩萨」,不只一位菩萨。「于诸众生不加伤害」,对于一切有情的众生都不伤害,都是爱护一切众生,而不伤害。就是一个蚊虫、一个蚂蚁也好,都是爱护而不伤害,有慈悲心。「远离一切伤害意乐」,前面不加伤害就是没有这种行动,「远离一切伤害意乐」就是内心裡也没有伤害的意思。没有伤害的行动;也没有伤害的心。因为没有伤害的心;所以也就没有伤害的行动。因此,所以菩萨的寿量具足,寿命长远。就是大慈悲心,这个慈悲心是寿命长远的原因。说是我们放生,放生固然是也能得寿命长,得寿命长,但是实在来说呢,放生是由慈悲心来放生的。我放生是为了自己寿命长,你不用慈悲心,那件事也不圆满,还是不圆满的。

  黄二、形色具足因

  惠施光明、鲜淨衣物:是名菩萨形色具足因。

  这第二科,形色具足的因。为什麽菩萨的形、菩萨的色是特别的端严呢?「惠施光明」,菩萨用光明来布施给众生。譬如说布施你一个灯,说是这个电费你付不起,我给你付电费,那就是布施你光明了,用光明布施给你。「鲜淨衣物」,要布施给你的衣物不是陈旧的,都是新鲜、清淨的衣物送给你。你做这样的功德的果报,所以这个菩萨就得到形色具足,就是有这个因。

  黄三、族姓具足因

  于诸众生捨离憍慢:是名菩萨族姓具足因。

  这是第三科,族姓具足因。菩萨为什麽会投生到富贵的人家裡面去呢?「于诸众生捨离憍慢」,菩萨就是修因的时候,对于一切众生,苦恼的众生,菩萨不生高慢心,不是瞧不起人,不这样子。「是名菩萨族姓具足因」,就会生到那个富贵的人家去。你尊重别人,你自己也会受到人家尊重,就是这麽回事。

  黄四、自在具足因

  于资生具有所匮乏,游行乞丐诸众生所,随欲惠施:是名菩萨自在具足因。

  这是第四科,自在具足的因缘。「于资生具」,资助生存所需的这些资具,就是衣、食、住这些东西。「有所匮乏」,我缺少,我衣服不够,饮食有问题,居住的地方有问题,生活困难。「游行乞丐」,菩萨就…,如果自己有,当然不是这样去布施给他,没有,菩萨去各地方给他乞求去。「诸众生所」,到各众生那裡去乞求。「随欲惠施」,然后乞求来以后,就布施给有所匮乏的众生。「是名菩萨自在具足因」,自在是这样子。下面第五科「信言具足因」。

  黄五、信言具足因

  所言诚谛、亦不好习乖离麤犷不相应语:是名菩萨信言具足因。

  就是他说的话都诚实,合乎道理,不欢喜习学这个「乖离」,说一些不合道理的话。「乖离」,就是破坏人家的感情的话。「麤犷」,就是欢喜骂人,这些事情。「不相应语」,与道理不相应,这种话不讲,不讲这种话。「是名菩萨信言具足因」,前一生他就学习不妄语,所以今生也就还是能「信言具足」。

  《披寻记》一一六○页:

  乖离麤犷不相应语者:此中乖离,谓离间语。麤犷,谓麤恶语。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八卷十一页)。如是等语无义无利,名不相应。

  「乖离麤犷不相应语者:此中乖离,谓离间语」,就是那两个人感情好,偏要把它破坏,叫它感情冲突,那就叫做「离间语」,菩萨不这样子。「麤犷,谓麤恶语」,就是欢喜骂人,出言如箭,像刀似的说话;他不是这样子,离这个麤犷语。「义如有寻有伺地说」,说过了,「(陵本八卷十一页)」。

  「如是等语无义无利,名不相应」,「无义无利」怎麽讲呢?就是不是涅槃因,叫「无义」;不能得涅槃,所以叫做「无利」。

  黄六、大势具足因

  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于自身中,发弘誓愿,供养三宝及诸尊长:是名菩萨大势具足因。

  「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于自身中,发弘誓愿,供养三宝及诸尊长」,这是第六科「大势具足因」。「摄持当来种种功德」,菩萨他常常的积聚,将来会有种种的功德出现。现在修因,将来得种种的功德果报,做很多很多的功德。「于自身中,发弘誓愿」,对于自己在色、受、想、行、识裡边,诚恳地发广大的誓愿,利益一切众生的誓愿,就是四弘誓愿。还「供养三宝」,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这个有大福报的人,当然世界上是有,世界上到处都有大福报的人。但是大福报的人,来到我们佛教裡面也是有,来到佛教裡面出家的人,也有的人有大福报,也是有,但是终究是少数。而现在这上面说「大势具足因」,说到供养三宝,我们特别的去供养三宝,可能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每天二时临斋,早晨、中午吃饭的时候,供养佛的时候,把恭敬心发出来。你看,有的人在做典座,把饭菜都做好了,我们就发个诚心来供养都办不到吗?供佛的时候,一切的妄想都停下来,心很诚恳的念,就是观想佛菩萨在这裡,我们供养的饭菜,观想的特别的三德六味,供佛及僧,要诚心,不打妄想,很诚恳、很真实的这样供养。这就不得了,就有功德了,就是有功德的。等到当维那的人:「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你要注意听,听这句话,注意听,我们儘量的不要散心杂话。我们看这个文,功德都是由自己创造的,不是由天上掉下来的,你不创作就没有,儘量的摄心不乱,要心清淨。

  那天我们回讲的时候,什麽叫做修行?就是令心清淨就是修行。说坐在那裡也是修行,是的,也是修行。站在那裡也是修行,走路也是修行,为什麽是修行?就是「心清淨」。我坐在那裡令心清淨,我走路的时候也令心清淨,我站在那裡也令心清淨,一切时、处,我就是用般若波罗蜜来观照这一念心,令它清淨,这就是修行。人家有大福报,我们没有福报,我们也可以有福报,要「供养三宝」,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我们福报就来了。怎麽才能来?要诚,心要诚恳。你不要拿这个不当一回事,拿起饭就吃了,别的不想,一直就是散心杂话,那你的功德从什麽地方来?

  「供养三宝及诸尊长」,还有尊长,我们也要供养。「是名菩萨大势具足因」,他原来有大势,就是从这裡来的,都是自己创造的。

  《披寻记》一一六○页:

  摄持当来种种功德等者:谓由现法发弘誓愿,供养三宝及诸尊长,能生最胜福故,名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

  「摄持当来种种功德等者:谓由现法发弘誓愿,供养三宝及诸尊长,能生最胜福故」,你能这样做,就能生出来最胜的福报,「名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就是这麽回事。

  黄七、人性具足因

  乐丈夫体,厌妇女身,深见过患。由二因缘,施他人性。一者、女人乐女身者,劝令厌离解脱女身。二者、丈夫将失男根,方便护摄令不失坏,及说正法令得男身:是名菩萨人性具足因。

  这是第七科「人性具足因」。这个地方倒说得非常明白,你要欢喜男人大丈夫的身体,厌离女人的身体,「深见过患」,你要深刻的认识到女身有很多的过患,认识这件事。「由二因缘,施他人性」,有两种因缘,你布施是他人的「人性具足」,就是得大丈夫身,什麽呢?

  「一者、女人乐女身者,」,那个女人她还欢喜将来还得女身的话呢,「劝令厌离解脱女身」,你要说法语劝那个人,叫她厌离女人的身体、解脱女人的身体,将来得大丈夫的身体,你这就是布施她大丈夫身体了,要做这件事。

  「二者、丈夫将失男根」,就是这个大丈夫,就是男人,他不知道什麽原因,或者做了什麽,或者有病,「将失男根」;或者有其他的业力,「将失男根」。「方便护摄令不失坏」,你要善巧方便的爱护他,爱护他,劝他改变思想,叫这个男根不失坏。「及说正法,令得男身」,你要或者是请医生帮助他,或者再为他宣说佛教的正法,叫他得男身。

  我看《俱舍论》上有一件事,譬如说这个人是个女人,或者是比丘尼,或者是沙弥尼,或者是式叉摩那尼,总而言之这是个女人。她来到佛法裡面修四念处,修四念处的话呢,得了初果,假设的话,这样子。但是她现在还是女身,将来决定就是男人了,第二生他就把女身弃捨了,就得男身,就会有这种事。所以你劝人修学圣道,他就会得男身,而不会得女身。

  头多少年的时候,也有人研究观世音菩萨是男身、是女身?还是有这种话。我也是煳涂,也是想这个事,是男身?还是女身?这学习佛法没有学明白,这时候还不明白,煳涂啊!昨天来的那个美国人,说:观世音菩萨是男身、是女身?我们凡夫,我们是欲界的人,有欲的人,这个是男人,这个是女人,才有这个分别心。没有欲的人没有这回事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观世音菩萨是男身?是女身?男身、女身都是虚妄的。不要说是观世音菩萨,超过欲界的,色界天上的人,就没有这回事情。但是有的时候,有些人看见观世音菩萨是个女人,观世音菩萨是随那个众生,应以女人身而得度者,观世音菩萨现女身;应以男身,大丈夫身,国王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如是身去度化。观世音菩萨本身是无一切相的,离一切相的,所以《摄大乘论》要读,《摄大乘论》要读一读,你会知道这些事情。但是你学了《摄大乘论》,只是当时听听讲,可能还在打妄想,以后也可能温习,也没有特别用功,就放着不管,你还是不知道怎麽回事?你若《摄大乘论》特别用心学习,然后学《大般若经》的话,他就会合了,喔!是这样子。

  但是现在这是可怜我们的众生,我也的确在香港遇见一些人,还都是能讲经说法的女人,但是她说将来她还要做女人。香港大屿山有个老法师,叫海仁老和尚,当面就呵斥她:「还要做女人,不可以再作女人了」,那个老法师慈悲得很,也是直,你说这,他立刻就呵斥你。不像我们表面上怕你不高兴,我们就是说也说得温和一点,那个老法师可不是!立刻就呵斥你。

  这上面已经明白的说了,说是男人若「将失男根」,也可能是有病,这个男根会坏了,那麽「方便护摄令不失坏」,或者请医生帮忙,「及说正法,令得男身,是名菩萨人性具足因」。这是第七科。

  黄八、大力具足因

  于诸众生以身供事,随其所作如法事业,皆往营助,如己力能以其正法不以卒暴,用能增长身心势力饼、饭、糜等种种饮食,施诸众生:是名菩萨大力具足因。

  这是第八科,大力具足因。菩萨「于诸众生以身供事」,菩萨,不是说我叫别人去做这事,不!他亲自去做这件事,菩萨亲自去供事,帮助你做什麽事,「随其所作如法事业」,但是这地方还是有条件的,你做的事情都是合乎佛法的,有功德的事情。那麽,菩萨呢,「皆往营助」,就亲自到你那裡去来帮助你做这件事,「皆往营助」。

  「如己力能以其正法不以卒暴,用能增长身心势力饼、饭、糜等种种饮食,施诸众生:是名菩萨大力具足因」:菩萨「如」,随顺自己的力量所能办到的,但是其中有个条件就是「以其正法不以卒暴」,就是合乎佛的正法,这样帮助你做事。「不以卒暴」,不是以一种非法、暴虐、横蛮、不合道理的事情去做事情的。「用能增长身心」,就是用什麽来做这件事情呢?能增长身心的势力,能增长身的势力、能增长心的势力;增长身的势力,心的力量就增长,我们欲界人是这样子。就是身增长,身有力量,心也就有力量。若色界天上的人不是这样子,色界天上的人,他就是完全是心的境界;心有力量,也就是身有力量了。什麽呢?什麽能够增长身心势力呢?是「饼、饭、糜」,糜就是粥,等种种的饮食「施诸众生」,布施给众生。你去这件事呢,将来你的身体就有大力,就有大力量了。

  玄二、结

  当知前说八种异熟,以此所说八种为因。

  这是结束这段文。前面说有八种异熟体,是以此所说的八种为因缘,而后才能得到八种异熟果报的。

  地二、兼显馀缘(分四科) 玄一、标

  又此诸因略由三缘而得增长,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

  这是第二科,兼显馀缘。前面是正释因相,这个异熟因,有徵、有释。释中第一科是说出来这个八种因的相貌,现在第二科兼显馀缘,显示出来别的因缘。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标。

  「又此诸因略由三缘而得增长」,又前面说这八种因,略有三种的因缘使令这八种因缘得增长。增长有什麽好处呢?「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就使令你能召感到又圆满、又增上、又广大的果报。这八种果报,更殊胜的果报,都会现起的。

  《披寻记》一一六一页:

  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者:此中圆满,谓大势生。如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性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于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故。言增上者,谓增上生。如诸菩萨始从第一极欢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差别受生故。义如生品中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五页)。增上生中,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作大自在。过色究竟,一切生处,最为殊胜,故彼异熟,得广大名。

  「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者:此中圆满谓大势生」,前面八种裡面有个大势生。「如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性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于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故」,菩萨召感这八种果报,在一切世间的众生世界裡面,菩萨的果报最殊胜,众生所不能及。「言增上者」,这个增上怎麽讲呢?「谓增上生」,这个增上,增上是个殊胜的意思。譬如说我今生我是一个人,是一个普通人,我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我第二生要比今生好,那就是增上生。我第二生,来生也还是人,但是比今生做人好得多了,不管是寿命、智慧、福报,各种因缘都殊胜,不同,或者生到天上去,好过人间,这些事情,这叫增上生。

  「如诸菩萨始从第一极欢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这上面说:「如诸菩萨」,就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菩萨道的这个人,「始从第一极欢喜住」,就是从这个十地菩萨,十地菩萨第一地就是叫作极欢喜住。从这裡开始,乃至到第十,第十是法云地,法云地名之为最上成满诸菩萨住,就是菩萨道到这个时候圆满了,就是十地菩萨。「差别受生故」,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多数是转轮圣王,那叫作增上生,是大福德的境界,那要心裡有大智慧。乃至到第十地菩萨,是更高的境界了。看这个文上,「义如生品中」,就解释了。「(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五页)」。

  「增上生中,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作大自在。过色究竟,一切生处」,这个第十地菩萨,第十法云地菩萨,他的增上生的境界是做大自在。我们说色究竟天,就是大自在天,那个大自在是「过色究竟」,超过了色究竟天。超过了色究竟天,那个世界,无色界天是没有色的,那个不算数了,就是色界天最高的那层天是色究竟天。现在菩萨做大自在天呢,超过了色究竟天,而那个是一种无漏、实报庄严、无量功德庄严的世界,这个第十地菩萨就在那个地方,「过色究竟」。「一切生处最为殊胜」,不要说众生,就说菩萨,初地菩萨、二地、三地、四地,所住的处都不如这位菩萨殊胜。「故彼异熟得广大名」,所以那个第十地菩萨,他得的那个增上生的果报,那是得广大的名字,所以叫作「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

  佛教就是这个地方非常地殊胜!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这个境界,随时都感觉到有问题。我们平常看:哎呀!我感觉到那个人智慧高,我的智慧就不如人家。譬如说写文章吧,那他的文章写得好,我也就不如人家。写字,我也不如他写得好。就是种种的功德,他就是殊胜。譬如说身体,我常常有病,他就没有病。就种种的殊胜功德,我就不如人家。但是我们若学习佛法就会知道:我们不会失望的,我好好努力,我也可以这样子,我也可以寿命长远、身体健康,智慧广大,相貌端严,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成就。你若不学习佛法,你知道这件事吗?不知道啊!所以佛法是给人希望的,一切人都有希望,就是你肯努力就可以了。

  玄二、徵

  何等三缘?

  第一科是标,这是第二科徵。「何等三缘」,前面说是由这三种因缘,就可以增长「能感觉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这是标,下面是徵。「何等三缘」,哪三种因缘呢?

  玄三、列

  一、心清淨。二、加行清淨。三、田清淨。

  「一、心清淨」,这以下是列出来三种因缘,第一个是心清淨。心清淨是什麽?就是有清淨的信心。我们不学习佛法,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学习了佛法,哦!是这样。我现在没智慧,不如你,我学习佛法就可以开智慧,我可以开智慧;我现在没有福报,我也可以有福报,各式各样。就是由因而会得果,你要有这个信心。我现在不如人的地方,我好好努力,我能赶上你,我所有的这个最高的希望都可以成就。你有这样的信心,就是有这个欢喜心,喔!原来是这样子。你若有这个信心,就发清淨心来栽培善根了。

  「二、加行清淨」,你有了信心的时候,也就是有了愿,「好!我愿意得种种殊胜的果报」。这个加行清淨要採取行动,你光有愿不行,我要真实这样做,就是我从这以后学习不说谎话,我学习忍辱,由忍辱而得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相的功德从哪裡来的?从忍辱中来。说我寿命要长,我现在寿命不如你,寿命短,发慈悲心寿命就会长。你要採取行动,那麽这叫作加行清淨,加者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地去实践,原来的愿望可以努力地去做这些功德,就成功了。

  「三、田清淨」,你有愿,你又有行,于是乎你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你就为众生作良福田了,能令众生也得福报了。这是列,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心清淨。

  玄四、释(分三科) 黄一、心清淨

  若于无上正等菩提清淨意乐,用彼善根决定迴向勐利意乐,纯厚广大淨信修行,见同法者深生欢喜,日夜刹那于多随法、随寻、随伺:名心清淨。

  「若于无上正等菩提清淨意乐」,若是你对于佛,这是最高的地方,佛的无上菩提的清淨,你有清淨的意愿,“我想要的无上菩提”,这就是清淨的意愿。这件事,我认为也还非常的重要!我们出了家以后,出家了仗佛光明有衣食住,一天就是这样生活,不可以啊!你心裡要有愿!我想要得无上菩提,要有这样的愿;我想要得圣道,你要这个愿,要发这个愿。现在这上面是发无上菩提愿,就是「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就是佛所成就的功德,你对于佛成就的功德有清淨的意愿,就是我愿得无上菩提,「从今日始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要得无上菩提。在大学读书,我将来我要做医生,就是有一个愿了,因为你有这个愿,你去选了这个科在这裡读书,毕业了以后,实习以后,就挂牌做医生了。我们出家人也要有愿,就是我究竟想要做什麽?要有愿,不是生活没有问题就算了,不是的!你要有愿。

  「用彼善根决定迴向勐利意乐,纯厚广大淨信修行」,你有了这样的愿以后,你就要栽培,你栽培修布施,我这时候端了一杯水供佛,或者用一晚饭供佛,这就是善根了。这个善根要加以回向,「用彼善根决定迴向勐利意乐,纯厚广大」,就是迴向无上菩提,愿得无上菩提,“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及慧,皆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就要迴向的。「勐利意乐」,你发愿的时候,迴向的时候,不是马马虎虎的,你心裡面要勐利,要用心的!「纯厚广大」,你心裡面很纯厚,就是一点杂念没有,非常的尊重,叫纯厚。「广大淨信修行」,你这个信心非常广大的。当然这裡面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佛法,然后这个淨信不断的广大,修行就是不断的栽培善根。

  「见同法者深生欢喜」,我看见有人,他也来我们这个地方修行来修四念处了,我也修四念处,他也修四念处,「深生欢喜」,心裡面非常的欢喜。不要说他来了打我閒岔,不要这样想!一定要欢喜别人也修学圣道,深生欢喜。

  「日夜刹那于多随法、随寻、随伺:名心清淨」:「日夜刹那」,白天是日,夜间是夜,实在不只是日夜,要刹那刹那的就爱惜光阴。「于多随法」,就是修这个四念处,就是法。随顺四念处,这个时间一刹那刹那的,多数是心裡面不离开四念处,多数令心清淨。说他瞧不起我,我没有时间去应付这件事,你瞧不起我我不在乎,我心裡面一定在修这个四念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生也不可得,受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心裡面不执着一切法,心在这裡用功夫,叫「随法」。「随寻、随伺」,寻伺就是止观,就是观察,用智慧常作如是观。我们的心要随顺智慧去观察的,观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不可得,声香味触法不可得;他轻视我,不可得;轻视者不可得,受轻视者也不可得。你常常要做如是观。「名心清淨」,这就叫作心清淨。

  《披寻记》一一六二页:

  用彼善根决定迴向勐利意乐等者:清淨意乐所有善根,名彼善根。若诸菩萨,已得清淨意乐,已善通达菩提自性,已善通达菩提方便,于趣菩提,不由他缘,能善决定故。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无上菩提。如是善根,信为上首,能于圣教觉受淳淨上妙法味,能于有情发起广大怜愍,常勤修习诸菩萨行,是名纯厚广大淨信修行。

  「用彼善根决定迴向勐利意乐等者:清淨意乐所有善根,名彼善根」,用彼善根,这个彼善根是什麽?就是清淨的意愿。清淨的意愿,也可以这样解释:我从今天开始发菩提心。不是说我昨天发,今天就不发,不是!时时的要发菩提心。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这样作念,这就是清淨。另外呢:我看见老虎来了,看见毒蛇来了,老虎不可得;老虎如梦,如镜中像,如梦中镜,如水中月,如幻如化。看见一朵花:也是如梦中镜,如水中月,如幻如化;你要心裡面作念这样思维、观察,这叫做寻思。你这样也叫做清淨意乐,发愿也是清淨意乐;作如是观也是清淨意乐。你这样清淨意乐就是栽培善根了,所以「清淨意乐所有善根,名彼善根」。

  「若诸菩萨,已得清淨意乐,已善通达菩提自性,已善通达菩提方便,于趣菩提,不由他缘,能善决定故」,这个地方的境界是高了一点,就是说「若诸菩萨,已得清淨意乐」。我们心裡面作念: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遇见什麽境界的时候作如是观,那麽这才可以勉强的清淨。如果不作如是观呢,心裡面就是乱,就散乱,我们就是没得清淨意乐。得清淨意乐是什麽?就是得初欢喜地了,得无生法忍了的人,他得清淨意乐了。所以若诸菩萨已得清淨意乐呢,他作如是观、不作如是观,他心裡都是清淨的。「已善通达菩提自性」,就是通达一切法不可得了,通达一切法不生不灭了。「已善通达菩提方便」,就是通达了得无上菩提的因,方便是因,菩提是果。他通达了什麽是得无上菩提的因。你心不随境转,不随贪瞋痴转动,而常常能与戒定慧相应,常常的修止观相应,那麽这就是菩提的方便。

  「于趣菩提,不由他缘」,向前进叫作趣,向前进到无上菩提,这叫做趣菩提。就是到无上菩提那裡去这件事,「不由他缘」,不是由佛说法,不是由你来告诉我,不是!这件事呢,闻思修闻三慧,这闻慧是由佛说法,你才能听闻,那是要依赖外边的力量,依赖外边的因缘,我才能够有这样功德。现在这个思慧、修慧,不是外缘,不是外缘了!不是由佛说,要你自己努力。但是这个思慧呢,也还是有一点外缘,思慧就是有所思惟的经律论的这些对象、这些材料、这些资料。譬如说《金刚经》的文句,《瑜伽师地论》的文句,《法华经》的文句,我们要依此为因缘,心裡面才能思惟观察,这也还是依赖外缘,还是依赖外缘的。但是修慧呢,还有所缘境,也可以说是外缘;但是你若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时候,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时候,就没有外缘了。这一方面是你要自己努力的,所以就是「不由他缘,能善决定故」,你就是安住在第一义谛而不动了,这是不藉外缘的,这个是这样子。

  「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无上菩提」,闻慧栽培的善根,思慧、修慧所栽培的善根,不管是念佛、拜佛,是念咒、是念经,所有的栽培善根「悉皆迴向无上菩提」,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如是善根,信为上首」,善根很多,信、戒、闻、捨、慧,信、进、念、定、慧,都是善根。现在以信为最殊胜的,从信开始。「能于圣教觉受淳淨上妙法味」,你有了信栽培善根,由信来进步的时候,你就能「对于圣教」,就是佛的教导,「觉受」,你就能感觉到,能感觉到佛的慈悲、佛的法味。「觉受淳淨」,这裡面没有烦恼,所以是淳淨。「上妙」,最殊胜的法味,就是第一义谛。我们初开始呢,你很难说是…,你不能和圣人比,你还是说:我到这时候身心清淨,就是有一点味,有一点法味的。「能于有情发起广大怜愍,常勤修习诸菩萨行」,前面是说你自己圣道上修学的善根,这上面发大悲心、发起广大的怜愍心、大慈悲心。「常勤修习诸菩萨行」,就是要利益众生了。「是名纯厚广大淨信修行」,就是这样子。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