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6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6

 

  黄二、加行清淨

  即于其中长时数习,无间所作、常委所作,他于此善若未受行,讚美令受;若已受行,讚美令喜;即于如是所有善根,安处建立:名加行清淨。

  这是异熟因裡面,第二科兼显馀缘。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徵,第三科是列,现在是第四科是释。释裡面先解释第一科是心清淨,现在是第二科加行清淨。

  这个心清淨,是说这位佛教徒对于佛法有信心,信裡面包含着愿在内的,有信就有愿,由信愿就会发起修行的事情,所以这第二科就叫做加行清淨。这个「加」有一个不退转的事情,不减少;也有一个努力的意思,不懈怠。就是不懈怠的用功修行,就是有个功课的,这个指什么说呢?

  「即于其中长时数习」,就是他有了愿以后,他就自己用功的修行,这个初开始修行当然是包括,由现成的文句来说,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用我们现在的事实上的现象来看,当然就是拜佛,磕大头,拜佛,忏悔,或者是念经、修止观这些事情。「即于其中长时修行」,这个修行不是短时间的,就是在你有信、有愿以后,开始修行的这个时候,是长时期的。「数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是不断的重複,拜佛也是重複,念经也是重複,修止观也是重複,数数的这样修习。「无间所作」,不间断,就是今天也做、明天也做、后天也做。不是说有一天我请假了,我不做,那就是有间断了。「常委所作」,这个「常」也就是无间,就是不间断,常这样做。「委」,就是特别的认真,很详细的,详细的这样子修行。「他于此善若未受行」,自己这样用功修行,也劝导他人用功修行。「他于此善」,别的人对于你所修行的这些善法,「若未受行」,若他还没能够信受,没有能够修行的话,「讚美令受」,那么这位菩萨就对那个人来讚歎这个法门的功德无量,使令他信受,信受也就用功修行。「若已受行,讚美令喜」,若是那个人已经信受了、接受了,那么这样用功修行,那么这位菩萨就对他讚歎:「你能这样用功修行,你的功德殊胜」,讚美他,令他心情欢喜。

  「即于如是所有善根,安处建立:名加行清淨」,这个加行清淨这句话,就是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在这样的愿和行裡面,所有的这些善法,不管是念经也好,念佛、拜佛也好,修止观也好,所有的善根。「安处建利」,这个安处建立怎么讲呢?这个「安」就是心裡面安定,心裡面很确定的,在你的清淨心这裡面,很安定的在清淨心这个地方来建立善根;或者说这个安处就是你的信愿。「信愿」,就在这个清淨的信愿那个地方来建立善根;或者说在止观这裡建立善根。「名加行清淨」,这就叫做加行清淨。

  黄三、田清淨

  当知略说能正发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清淨。

  这是第三科,田清淨。这个「田」这个字,就是农村裡面的农夫种田,那么春天种了穀,种了种子,当然你要施肥、除草这些事情,加上下雨,那么到秋天的时候就有收获了。那么现在是说什么呢?说是:你这位菩萨,你能够有清淨的信愿,又有清淨的加行,那么你就为人做良福田了,别人就在你这裡修福了,你能令别人得福,这样就叫做田。「当知略说能正发起如是加行」,这个田清淨的义还是很广的,现在就是简要的说,「能正发起」,你这位菩萨能够有信愿的清淨,能发起了加行的清淨,发起如是清淨的加行。

  「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清淨」,你有了加行的时候呢,你不断地努力,你就得到加行的果。得到加行果的时候,这个还是加行,不是说你成佛了,不是这个意思,你就可以名之为田清淨。如果我们对于佛法的信愿也不具足,也没有加行用功修行,你的身口意、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愚痴,这不叫田清淨,这个你不能为人做良福田的。

  《披寻记》一一六二页:

  及正安住此加行果者:谓从菩萨极欢喜住,展转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此即加行清淨之果。一一住中,诸行能入,说名为行。若正入时,说名为得。入已果利成办圆满,说名等流。如住品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四页)。此说安住,即彼入已果利成办圆证应知。

  「及正安住此加行果者:谓从菩萨极欢喜住」,这可见正加行这个境界,初开始应该是一少段的时间是在资粮位,很快的就到了加行位,从加行位过来就得无生法忍了,就是初欢喜地,初欢喜地那么就叫做「极欢喜地」,从这裡开始。「展转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到最高上、最圆满的那个地方,在菩萨的境界最圆满就是第十地,十地法云地。就是由初欢喜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此即加行清淨之果」,就是你努力用功修行,就能有这样的成果。

  「一一住中,诸行能入」:「一一住」,由初欢喜住,乃至到法云住,在这裡,一一住中。「诸行能入」,都是很多的清淨加行才能够证入的;就是要修止观,做种种功德,就是六波罗蜜了。「说名为行」,这就叫行,「发起如是加行」这个行。「若正入时,说名为得」,你正是由这样的行而悟入初欢喜住,乃至二住、三住,乃至第十住,这时候就叫做得。「入已果利成办圆证,说名等流」:你成就了这样的果利以后,入到,悟入到你这个福慧的功德,悟入到初欢喜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入已果利成办」,那个果上的功德利就成就了。「成办」,成办的不是一部份,而是「圆满」的成就了。「说名等流」,成就了以后而不失掉,就是相续下去,一直地是有这样圆满的功德,所以叫做等流。这个「等」就是平等,前一念是这样,后一念也是这样子。前一念、后一念,后一念就相续下去叫做「流」,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如住品说」,现在是〈菩萨地〉,〈菩萨地〉裡面有个住品,说明这个事情。「(陵本四十七卷二十四页)」。「此说安住,即彼入已果利成办圆证应知」,这裡说的安住,「此说安住」,就是「当知略说能正发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这个安住这句话。安住这句话,「即彼」住品裡面说的,「入于果利成办圆证」,就是那个意思,是相同的。

  现在这上面说这个意思:第一个心清淨就是信愿,加行清淨那就是加行位,煖、顶、忍、世第一;到了田清淨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从初欢喜地乃至到第十地,这是田清淨。这是分这么三个阶段。这一科叫做「兼显馀缘」,前面这个异熟因是正释因相,正释因相一共说了八种。八种因相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也就是通于加行位乃至到见道位、修道位,但是那个文上没有这么说。现在这一段文心清淨、加行清淨、田清淨,就是从资粮位、加行位,乃至到十地菩萨境界都包括了。

  亥三、异熟果(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异熟果?

  这是第三科,叫异熟果。第一科异熟体,第二科异熟因,现在是第三科叫做异熟果。这个异熟果呢,看这个文上是说:你已经得到这样的异熟果报了;在异熟果报上又发起清淨功德庄严,叫做异熟果,有这样的意味。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么叫作异熟果呢?

  《披寻记》一一六二页:

  云何异熟果者:此说八种异熟之果,名异熟果。异熟为依,后后善法展转增上,名是彼果。

  「云何异熟果者:此说八种异熟之果」,叫做异熟果,这是前面说的。「异熟为依,后后善法展转增上,名是彼果」,就是你已经成就了这样的果报,这个异熟就是果报,以此果报为依止处,你继续努力的修行,所以「后后善法」,以后又有更殊胜的善法展转的出现了。后后展转出现的善法是特别殊胜的,所以叫做「增上」。这就叫做「是彼果」,就叫做异熟果,是这样意思。

  前面:云何异熟果?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正释果的相貌,分八科,第一科是寿量具足果。

  天二、释 (分二科) 地一、正释果相 (分八科) 玄一、寿量具足果

  谓诸菩萨寿量具足故,能于长时修习善品,依自他利积集增长无量善根:是名菩萨寿量具足果。

  「谓诸菩萨寿量具足」,这位菩萨发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所以他的寿命具足了。「能于长时修习善品」,因为你有很长的寿命的缘故,所以你在这么长远的时间内做什么呢?你寿命长,这么长的时间内你干什么?「长时修学善品」,修六波罗蜜。「依自他利积集增长无量善根」,他的目地就是…,所修学的善品是什么呢?不是自利就是他利,不是他利就是自利了,就是六波罗蜜了。「积集增长无量善根」,所以他长时的精进波罗蜜,做了一份功德又做功德,不断地积集功德,增长无量的善法的功德。「是名菩萨寿量具足果」,这个看出来的确是在异熟果上,再继续努力地修学功德,所以叫做异熟果。

  玄二、形色具足果

  若诸菩萨形色具故,大众爱乐;众爱乐故,咸共归仰。如是形色可爱乐故、一切大众咸归仰故,凡所发言无不听用:是名菩萨形色具足果。

  「若诸菩萨形色具足故」,这是第二科形色具足果。菩萨的相好光明的这种功德具足了故,「大众爱乐」,很多的人民都爱乐此菩萨。「众爱乐故,咸共归仰」,很多的人民爱乐此菩萨故,大家多到这来归敬、仰慕此菩萨。「如是形色可爱乐故」,菩萨的相好光明令人生欢喜心故。「一切大众咸归仰故」,大家都向他恭敬、仰慕他。「凡所发言无不听用」,他所说的话,大家都听他的话,以他的话是最可靠的,就去做去了。「是名菩萨形色具足果」。

  玄三、族姓具足果

  若诸菩萨族姓具足故,大众尊敬供养称讚;众所尊敬供养称讚故,于彼彼事劝诸众生精勤修学,无不敬用;速疾修行,无违无犯:是名菩萨族姓具足果。

  「若诸菩萨族姓具足故,大众尊敬供养称讚」,这是第三个,种姓具足果。若诸菩萨他的父母,都不是平常人,所以种姓具足故,大众也就尊敬,说这个人他的父亲、母亲,是国王、国王大臣,这样子。大众就是尊敬、还供养他,也称讚他。「众所尊敬供养称讚故,于彼彼事劝诸众生精勤修学,无不敬用」,所以这位菩萨于各式各样的功德的事情,就是劝导诸众生精勤的修学。「精勤修学,无不敬用」,没有不恭敬用他的话的。「速疾修行,无违无犯」,很迅速的就照他的话去做,「无违无犯」,不违背他的教导、不违犯他的教导。「是名菩萨种姓具足果」。

  《披寻记》一一六三页:

  于彼彼事劝诸众生精勤修学者:于自他利诸善法品,名彼彼事应知。

  玄四、自在具足果

  若诸菩萨自在具足故,能以布施摄诸众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萨自在具足果。

  「若诸菩萨自在具足故,能以布施摄诸众生」,这是第四科自在具足果。若诸菩萨形色具足、种姓具足,有这个大自在的境界,具足故。「能以布施摄受众生」,这个人是大福德人,所以他有很多的财富,他就能以布施摄诸众生,就是引导众生相信佛法。「速令成熟」,来到佛法裡面来,继续的教导他,在佛法裡面栽培,使令他的善根能够成熟。成熟,就是得解脱了的意思。「是名菩萨自在具足故」,这是菩萨自在具足果。

  《披寻记》一一六三页:

  能以布施摄诸众生者:谓诸菩萨,略由四种摄事方便,于诸有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四摄事者:谓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今于此中,且说布施。力种性品说:若诸菩萨先行布施,当知是名随摄方便。何以故?先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为欲令彼听受所说,奉教行故。(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页)

  「能以布施摄诸众生者:谓诸菩萨,略由四种摄事方便」:这句话,「摄诸众生」这句话,就是诸菩萨略由四种摄事方便,菩萨有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现在说四种,简略的说四种。「摄事方便」,就是这种事情他有能力引导众生,这个方便,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能引导众生相信佛教。「于诸有情普能摄受」,对于一切颠倒迷惑的众生,普遍的都能引导他们相信佛教的。「调伏成熟」,相信了佛教以后,他就能继续不断地学习佛法,来调伏自己的身口意,叫他不贪、不瞋、不痴,有戒定慧的庄严,就得圣道了,所以叫成熟。

  「四摄事者」:这四种摄事,是引导众生信佛的事情,那四种呢?「谓即布施、爱语」,这个布施就指财布施,用这个财物布施给众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关係,那么众生就对菩萨的印象好了,就容易听信菩萨的教导,所以叫做摄,引导他。这个「爱语」:爱语是什么呢?就是法布施。「君子爱人以德」,就是用佛法来开导你,使令你破除无量无边的愚痴,开大智慧,使令你真实的得到利益!那这就叫做爱语,这真实是爱护众生了。「利行」:利行呢,为你宣说佛法,令你开了智慧,你就用佛法来修行,就是很勇勐的用功修行,叫做利行,就是实践。这样说呢:布施是信,爱语就是解,信、解;利行就是……信、解、行。「同事」:同事呢,菩萨劝导你学习佛法修学圣道,菩萨也和你一样,也修学圣道,也是学习佛法、修学圣道,所以叫做同事。「今于此中,且说布施」,现在这裡说,就是「能以布施摄诸众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萨自在具足果」,这裡这段文呢,「且说布施」,这四种摄事,只说第一种的布施,其它的三种在后面,这裡不说。

  「力种性品说」:这个菩萨地有一品,叫力种性品。「若诸菩萨先行布施,当知是名随摄方便」,若诸菩萨先行布施,他和众生初开始见面的时候,他就用布施同他结缘。「当知是名随摄方便」,这个布施引导众生是什么呢?就是随顺众生的根性,引导他来到佛法裡面的一个方法,最初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何以故」,为什么要这样子做呢?「先以种种财物布施」,菩萨先用种种的财物布施给众生。「饶益有情」,来利益他,给他很多的利益,使令他心情快乐。

  「为欲令彼听受所说」,给他种种的财物的目的是什么呢?「为欲」,就是想要令他「听受所说」,听受菩萨所说的佛法。你不和他结缘的话,你说的佛法他不愿意听。你说你的佛教是有真理,那是大智慧的事情。众生没有智慧,所以还是要利用感情弘扬佛法的!这个佛菩萨度化众生是这样的。佛菩萨给你去做儿子去,同你建立感情,也可能给你做父亲,建立感情,然后再来度化你,这个度化众生。所以我们说:「佛法是真理」,这句话是对的;你只是说真理,未必有效。这是说是先以种种财物饶益有情,为欲令彼听受所说。

  「奉教行故」,他和你感情好了,你为他说法呢,他就奉教行故,就是依教奉行了。那他就真就这样做了,因为和你感情好,他听你的话。「(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页)」。真实的能得佛法的利益,还是要大智慧,感情是一个前方便,但是没有前方便还不行,若只是前方便也不行,都得要有的。

  玄五、信言具足果

  若诸菩萨信自在具足故,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萨信言具足果。

  「若诸菩萨信言具足」,这是第五科,信言具足果。「若诸菩萨信言具足」了,这样的缘故。「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菩萨久远以来,不说谎话,所以这一生,他的信心非常的强,众生对他有信心,那么他就「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菩萨就能受用爱语、用利行、用同事来引导众生,栽培善根。「速令成熟」,那么就会很快的使令他在圣道上就会成熟,就可以得圣道了。「是名菩萨信言具足果」。

  《披寻记》一一六三页:

  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者:力种性品说:若诸菩萨次行爱语,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令无馀故,令其摄受瞻察正理,如是爱语,当知名为能摄方便。若诸菩萨知彼有情摄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如是利行,当知名为令入方便。若诸菩萨如是方便令诸有情得趣入已,最后与其于正事业同共修行令彼随转,乃至当知是名随转方便(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页)。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者:力种性品说:若诸菩萨次行爱语」,若是诸菩萨先开始是布施种种财物,以后呢,以后就是「次行爱语」,就会给你说一些好听的话,这是「爱语」。什么是好听的话?就是佛法。「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什么叫做「爱语」呢?就是「于彼彼处」,就是众生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见色是一处,声是一处,香、味、触、法,就是社会上各式各样令人颠倒迷惑的这些地方,都是有愚痴的。眼所见的,耳所闻的,都不明白,这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毕竟空的;但是他有种种颠倒妄想的分别,都是有愚痴的。

  「为欲除彼所有愚痴」,菩萨为了想要破除去众生在各地方、各地方所有的愚痴。「令无馀故」,使令所有的愚痴都能破除去了,所以就是说爱语。「令其摄受瞻察正理」,这个目的就是破除他的愚痴,但是怎么办法能破除愚痴呢?就是使令他「摄受、瞻察」,这个「摄受」在这裡说呢,也就是可以说学习,令他学习佛法;或者是语言文字、说话,他肯注意去听,叫做「摄受」;或者用书本子,他也肯去阅读、思惟其义,那也叫做「摄受」。「令其摄受瞻察正理」,这个「瞻察正理」唯独指第六意识,他从菩萨的语言,或者是经本上佛法的文字上,由第六意识开了智慧,用智慧来观察真理。能观察真理的时候,就栽培善根了。

  「如是爱语,当知名为能摄方便」,菩萨为他宣扬佛法的这种爱语,你要知道那就叫做「能摄方便」,就是他自己能认真的去学习佛法了。这个「能摄」,前面那个「布施」是菩萨来引导他,现在菩萨用「爱语」的时候,他就听闻佛法开智慧,自己去学习佛法了,自己肯努力去闻思修了,所以叫做「能摄方便」。

  「若诸菩萨知彼有情摄受瞻察正道理已」,若是菩萨这个时候经过慈悲的观察,知道那个众生他吸收了,把佛法的道理吸收到心裡面去,叫「摄受」,还能够拿出时间去观察思惟。「若诸菩萨知彼有情摄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其次呢,菩萨就会教导他:你要修止观了。学习佛法,你只是在心裡这样散乱的分别,没有作用,你不能这样的。真实要得证,就是要修止观。「次行利行」,这样子修止观是非常有锐利的作用。

  「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你若修止观的时候,就从有罪过的地方解脱出来了。「拔彼有情」,就是引导那个众生解脱,叫做「拔」。从什么地方解脱呢?「出不善处」,从那个罪过的地方得解脱,这就非要用止观的力量才可以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对于那个第一义谛,那是最殊胜、最圆满的地方,善处。「劝导调伏」,劝导他,你心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做这件事。不是说我们拿着本子,看着这样;把本子合起来就说閒话了,不是的!并不是这样子。他心裡面观察这个真理,观察。「劝导调伏」,也要经过劝导,因为这个人肯用功不容易,菩萨能劝导他、教导他,劝他、也教导他。「劝」,比较态度好一点;「导」,教导你,你要这样做。「调伏」,他自己听信了菩萨的话,他就用止观来调伏自己的贪瞋痴烦恼。「安处建立」,这还是「安处建立」,也就是在止观这个地方建立善根了。「如是利行,当知名为令入方便」,这就叫做「利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以后,我们栽培善根有两个相貌:一个是散乱的境界,不静坐,我在那拜佛,一个是念佛名号,拜佛,这也是栽培善根。我把经本子打开念这个文,也是栽培善根,这都是属于最初的方便,这是一个相貌。第二个相貌就是静坐修禅了,就是都摄六根、淨念相继,令心裡面有奢摩他的止,又有毗钵舍那的观。像前面我们学过了,修这个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善巧,作如实观,在奢摩他的止上然后作如实观。这又是一种栽培善根的方法,这个栽培善根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就是「禅」!在坐禅之前,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坐禅坐不来嘛,我们怎么办呢?只好就是念诵经的文句,把它背下来念,或者是拜佛,或者是念咒,就是这样子是前方便。等到这样做法,使令你的烦恼不那么刚强了,身体可以坐在那裡,坐几个钟头也不感觉到有问题,那就是业障消除了,身心调柔了,也能修止,也能修观了。这个在止观上修四念处的时候,就能直接悟入第一义谛了,这也叫做栽培善根。

  初开始这样做,做不来,做不来的!你让他坐在那上心裡不动,这不行!就是念佛名号可以,念经的文句也可以,这些事可以,拜佛也可以。当然,我这个时候是拜佛,这个时候是念经,这个时候是念咒,都可以,自己栽培自己。等到消除业障的时候呢,我不念经,我心裡面有一部经!你心裡面有一部经,心裡面在观诸法实相!这时候就是进步了。

  这上面说的,就是「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如是利行」,这就叫做利行。什么叫作利行?这就叫做利行。这个修禅,如果你在奢摩他裡面修毗钵舍那观,这样修,这是非常有利害的、非常有大力量的!能转凡成圣,真是点石成金!就使令你这个虚妄分别的凡夫,变成佛的根本智了,变成无分别智了!这叫利行,这个利是很厉害的,有大力量的、很锐利的。「当知名为令入方便」,这就是令他直接悟入第一义谛了,这样的方便。

  「若诸菩萨如是方便令诸有情得趣入已」,菩萨最初是用种种的财物布施的方便,然后有爱语的方便,然后令入的方便,这就是「令诸有情得趣入已」,就是由虚妄分别进入到无分别境界;由有漏的境界进入到无漏的境界;由凡夫的境界进入到圣人的境界,叫「趣入」。当然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最后与其于正事业同共修行」,前面有三个方便了,还有没有第四个方便?说「有」!「最后与其于正事业」,就是修止观、修六波罗蜜的这件事。菩萨呢,「同共修行」,和你一样,菩萨劝你这样修行,菩萨自己也这样修行,那个众生一看,「喔!我的老师和我一样」,心裡也很欢喜,同共的修行。如果菩萨自己不做,你就是一张嘴叫别人做,那不行!那就不行了。所以这样子呢,「同共修行令彼随转」,令那个众生随顺菩萨共同的修行,叫做「转」。「令彼随转」,这样子,这样才可以。「乃至当知是名随转方便」,那个文还是很多的,这没有完全引来,「随转方便」。这个文出在什么地方呢?在「陵本」,就是金陵刻经处刻的《瑜伽师地论》的本子,是「三十八卷二十二页」。「如是差别,其义应知」,这个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它裡边所表达的不同的现象是这样子。

  玄六、大势具足果

  若诸菩萨大势具足故,于诸众生种种事业皆能营助,施布恩德;由此恩德感众生心。彼知恩故,咸来归仰;所出言教,速疾随转,恭敬信用:是名菩萨大势具足果。

  「若诸菩萨大势具足故,于诸众生种种事业皆能营助」,这是第六科「大势具足果」,就是前边这么多的功德都具足了,就是大势具足。「若诸菩萨大势具足故,于诸众生种种事业」:对于所教化的众生,他们有各式各样的事情,很多的事情,「皆能营助」,菩萨都能去帮助他们。他们有什么事情要做,菩萨能去帮助,和他合作,帮助他做事情,盈助。「施布恩德」,菩萨帮助众生做种种事情的时候,就施布了恩德。也可以说「施布」,就是布施,就是广大的众生的世界,都成就了恩德,建立了恩德。恩德这个名字,这个字常是用于父母,父母于我有恩;或者师长于我有恩,用这个。恩,什么叫做恩?恩者爱也,实在就是爱呀!就是众生多数都是初发心嘛,福德、智慧都不是那么圆满,菩萨是大福德境界、大智慧境界,能去同他们合作,他们感觉到非常的欢喜,就建立了恩德。「由此恩德感众生心」,因为你能够无条件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条件的去帮助众生做种种事业,就「感众生心」,感动了众生的心,「哎呀!我这个师父对我这样好!」感动了。

  「彼知恩故,咸来归仰」,彼那个人,和前面只是和你见面,感觉到你这个人是了不起,我来恭敬、尊重你。现在是有了恩德了,所以「咸来归仰」,都到菩萨这裡来归依、敬仰,归敬、仰慕。「所出言教,速疾随转」,这样情形,所以菩萨说出来的法语,教导众生的法语,「速疾随转」,众生听见了,很快地就是依教奉行。「恭敬信用」,对菩萨说的话都非常的恭敬,相信这句话,就是用这句话。「是名菩萨大势具足」,是这样子。

  玄七、人性具足果

  若诸菩萨人性具足故,成就男根,堪为一切胜功德器;能于一切所作事业,思择一切所知境界,都无所畏无碍而行。

  「若诸菩萨人性具足故」,这是第七科人性具足果。「人性具足故,成就男根」,这是一个大丈夫相。「堪为一切胜功德器」,是一个大丈夫相,他的身口意,他的色受想行识,「堪」,堪者能也,能为一切殊胜功德的器,能承载无量功德。他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裡面,他的色受想行识裡面,他这一念清淨心裡面,能承载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能有这样。这是讚歎男人,可见我们是成就了大丈夫相,这还真是了不起的事情啊!我们自己也不感觉什么,但是佛菩萨已经说了,堪为一切胜功德器啊!

  《披寻记》一一六四页:

  成就男根堪为一切胜功德器者:菩提品说: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 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捨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成不为女。一切母邑,性多烦恼,性多恶慧。非诸禀性多烦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陵本三十八卷六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谓得大丈夫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故。

  「成就男根堪为一切胜功德器者:菩提品说: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前面一句话不提,就只是说这一句话。不是女人身能得无上菩提,那就是女身不是一切功德器,不能承载无上菩提;无上菩提不能安住在女身。经上就是明明白白的说出这句话,不客气的!说这句话的。

  「何以故」?什么原因,这个无上菩提不安住在女人身上面呢?为什么这样说?在《大智度论》上说一个譬喻:说是一个很高贵的女孩子和一个穷小子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嘛,那么穷小子就想和他结婚。但是这个女孩子说:「你要把你的家那个穷困的境境界都取消,变成一个豪贵的大宝楼阁,我就和你结婚。」这是说这个譬喻。譬喻什么呢?说是众生想要得无上菩提,你一定要有三十二相,然后无上菩提才在你身上出现!你没有三十二相,无上菩提不来,不到你这儿来住的。现在这上面说呢,说是「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 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捨女身」,有三大阿僧祇劫,第一阿僧祇劫这个时候还不能,还不可以,要过了第一阿僧祇劫已,「捨女身」,就是到第二阿僧祇劫的时候,这个菩萨就不会再有女身了。第一阿僧祇劫内,有的时候菩萨还是女身;到第二阿僧祇劫的时候,就弃捨了,不是女身了。

  「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从此不会再有女身的。「一切母邑性多烦恼」,为什么女人这样子?为什么这样子轻视女人呢?这时候说出个理由,说出原因来。「一切母邑」,这个「母邑」我们前文讲过,我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一切的女性,「性多烦恼」,她的心裡面烦恼多。「性多恶慧」,她心裡面有恶智慧。也是有点智慧,但是这智慧是恶的,是有罪过的。「非诸禀性多烦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萨」,不是说他禀性多烦恼身,烦恼多,还有多恶慧,这样的身体能证无上菩提的,这样身体不能得无上菩提。「(陵本三十八卷六页)」。

  「由是当知此所说义」,由这一段文我们应该知道:「谓得大丈夫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故」,才可以得无上菩提。所以这上面说:若诸菩萨人性具足故,成就男根,堪为一切胜功德器。

  能于一切所作事业,思择一切所知境界,都无所畏,无碍而行。

  再继续说明这个大丈夫的功德。这样的人,「能于一切所作事业」,就是像是六波罗蜜广度众生这种事情。「思择一切所知境界」,所认识的一切境界。那么前面也提过,有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这些所知的境界。所知境界,或者第一义谛的境界、世俗谛的境界。这个堪为一切胜功德器这个人呢,他能思择一切所知境界。「都无所畏」,都没有恐怖。「无碍而行」,无障碍的能做一切功德,普度众生。女人就是有困难,的确是有这些问题。

  《披寻记》一一六四页:

  能于一切所作事业等者:作诸有情一切义利,是名一切所作事业。种种难行,皆无畏惮,名无所畏。思择诸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思择一切所知境界。四无碍解,相应而转,故名无碍。

  「能于一切所作事业等者:作诸有情一切义利」,他做什么事情?他做对于一切众生一切义利的事业。「义利」,我们昨天、前天我们解释过这个义利,你记住怎么解释的?你记住吗?我再说一遍。

  年纪大了,记忆力容易衰退;年纪轻的人呢,记忆力好得多!会好得多;但是你要温习、思惟,你这个记忆力才能发生作用。如果你不思惟、不温习,你的记忆力隐藏在那裡不动。我现在讚歎我自己:我小时候,我家裡面是农村的人,种田的。我祖父呢,找一个老先生来,是个举人,我就在那读书。我们乡村,大概不超过二十个人,当然我现在一想,那个样子还能想上来。老先生就是教我们读书,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然后学习四书、论语,上论语、下论语,孟子,就学习这个。那时候不感觉到有问题,不感觉记忆力有问题,老师叫我们背,我们就背。到时候就把书本子交给老师,然后背过来,就这段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感觉到困难!

  等到出家以后,我出家以后,看这经上「读诵」,要诵,心裡不欢喜!还要背下来,不欢喜。但是当时背《愣严咒》,一点感觉困难没有!我一方面,佛学院午前、午后,上早课、上晚课,还要摇铃上课,时间不多,但是学《愣严咒》我一点不感觉困难,就不知不觉把愣严咒就背下来。但是你叫我背经,心裡面不欢喜!后来我继续地学习佛法,到了美国以后,哎呀!这个经就是欢喜,欢喜《法华经》,这段文好。这就非要背不可!自己主动的非要背。好!就把这段文背下来了。这《安乐行品》背下来,《如来寿量品》也背下来了。想一想,再背!就把《方便品》也背下来了,《叙品、譬喻品》再背,一下子全部都背下来了,一点也不感觉困难!但是心裡面原来不欢喜背。可是背呢,就背下来了。这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原来的色受想行识裡面,这个念心所是有的,有这个力量,儘管你不欢喜背。你若背,就能背,就是能背的。不是说不欢喜背,你就不背,“我记忆力不好”,不是!年轻人是不同的。

  你自己没有去做大法师,(我这个好像说閒话了),以前我在老法师座下,随着老法师各处走。当然你是小和尚,你是一个小师父,谁也不睬你。这老法师,大家恭敬、供养,“请老法师讲开示”,我们坐旁边也是听,不感觉有什么事。但是老法师去了,就是该你班了!到时候,“请你讲开示”,你讲什么?所以背书非常有用!一方面能帮助自己心清淨,譬如说我现在背《法华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如果你《法华经》不要背太快,大概四个半钟头、五个钟头背下来,不须要六个钟头,你若愿意六个钟头也可以,就是慢一点,背下来。你连续背得话,假设你用六个钟头背下来,这六个钟头内,你心清淨、身清淨、口清淨,三业清淨。什么叫做修行?就是清淨,就是修行了。说我不背经,我什么也没有,也不念佛,也不念咒,也不念经,什么事也没有,你叫它心清淨,能做得来吗?圣人可以,我们凡夫做不到的!凡夫就是要念经,要有一个清淨的境界显现在心裡面,这时候心才能可能清淨,不然不行!所以背经就是让你心清淨。第二个,你为人讲经的时候,不须要一定准备什么。你心静下来的时候,它就出来了,就会讲一段佛法。所以一定要背,背是很大的…,在我们初学习的人,非常的有意思!你可知道?我们肉眼看不见,你若背经的时候,诸天来听你背经,你可知道?天龙八部来听你背经的,但你看不见就是了!所以应该是这样做。

  「能于一切所作事业等者:作诸有情一切义利」,这个义利怎么讲呢?就提到记忆力,我就说出这一段话。这个「义」是涅槃的因,你修八正道、修四念处,这是得涅槃的因,叫作「义」。成功了,得涅槃了,叫作「利」。义是因,利是果;涅槃的因,涅槃的果,是名为义,这就是圣道,修学圣道。菩萨为众生作义利,作什么义利?就是为众生宣扬佛法,令他修学圣道,能得无上菩提,就是这种事情,这叫作义利,做这个事情。「是名一切所作事业」,菩萨就是为众生做这个事情。

  「种种难行,皆无畏惮」,为众生做这个事情,也就是六波罗蜜了,不是容易做的,很多事情不容易做,很多的事情。因为众生不是佛,你说众生就是佛,那是另一回事,众生就是众生,他有贪瞋痴,随时那个贪瞋痴的烦恼会动的,你想调伏这个贪瞋痴不容易!不要说是别的人,就你的父母,你劝他信佛都不容易。他若不相信,你不能勉强的,都是难啊!所以这个种种的难行,不容易做的事情,「皆无畏惮」,菩萨他那个大智慧、大福德境界,他不恐怖,他不恐怖的,皆无畏惮。「名无所畏」,都无所畏这句话这么讲。

  「思择诸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思择一切所知境界」,这个第二句「思择一切所知境界」在这裡才讲,他先解释「都无所畏」,然后解释「思择一切所知境界」。

  「思择诸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这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所以我们应该做这件事,就是思惟。最好是什么呢?我们没有上课之前,把这一段文读一读,你先要把这个文读一读。那一个地方我懂,我不须要你讲,我这句话我懂;我这句话我不懂,我懂的地方我看你怎么讲,我是这样讲,我看你怎么讲,和我讲的同不同,你要注意听。我不懂的地方看你怎么讲,你做一个简要的记录,等到讲完了,自己愿意出去活动活动也可以,然后要温习,照本子去温习,看一看,原来这个法师怎么讲。

  把本子合起来了,温习完了,出去跑一跑,然后静坐的时候思惟。心清淨、加行清淨、田清淨,什么叫做心清淨?什么叫做加行清淨?什么叫做田清淨?要思惟。这件事很重要!这个「思择诸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这是思惟,思惟什么叫做色受想行识?什么叫做色受想行识无我?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要思惟;思惟这个十二缘起的善巧,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思惟。「思择诸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思择一切所知境界」,你去思惟。

  「四无碍解,相应而转,故名无碍」:这个「无碍而行」,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这个四无碍解,你知道吗?四无碍解是什么?四无碍解就是:无碍解,没有障碍,我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就是障碍了。就是这个文通达无碍,叫做无碍解。能解的就是智慧,这个智慧对于这件事的明瞭是无障碍的。现在指什么说的呢?有四种:一个是法无碍解。法是什么呢?就是佛为众生所宣说的一切佛法,宣说佛法就是有文,一切的文句。譬如说是:「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是文句嘛!有文字嘛!这些文字你都明白,你都明白。这佛菩萨记忆力不得了,就是有陀罗尼,陀罗尼就是说明白一点的话,就是记忆力,有不可思议的记忆力。我们若是现在要背一部经,要天天背,隔了几天不背,不背就不能背,就忘掉了;佛菩萨不是,永久不忘。说是那一部经,他立刻就…,不用看本子,他就知道这部经,就能背下来。而且还会讲解,能为众生讲解,所以叫法无碍解。就是能诠的法,这些文句,无障碍。这些智慧,那都是大智慧境界。

  「义无碍解」:就是那个法所诠的道理,也是无障碍。一段文有一段文的义,有无量无边的,很多的章段,每一段文是意义不同。譬如说:《金刚经》,前面说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面又说。但是义不同!那文句看上去好像一样,但是义不一样。你能明白,通达无碍,当然这是大智慧境界。但多数还是指禅定,我们没得禅定的人有一点记忆力,这实在还是不及格的;得了禅定以后,那个记忆力那就是陀罗尼了。所以那个陀罗尼那裡面有禅定在裡面的,禅定的心心所的,叫做义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

  第三个「词无碍解」:词无碍解是什么呢?譬如说这是汉文,这是藏文,这是日文,这是英文,这是德文,这是锡兰文,这是泰国文,这众生的世界有无量无边的语言文句。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是很多了,他方世界是更不得了!而这些事情,也是我们凡夫有这些问题,圣人也有这个问题,圣人也是有,到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才解决了?到九地菩萨。十地菩萨: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七地、到八地,到九地菩萨词无碍解成就了,要到这个时候。就是能用无量无边的文句、语言宣扬佛法。譬如观世音菩萨也懂得英文的,他也懂得汉文,这个文句统统都明白,他也会说这种话。有的人会说话,但是文字不懂;有的人大学毕业了,文句可以懂,你听人说话你听不懂。但是现在是说:这个法无碍解是文句,词无碍解是语言。这是大智慧境界!

  那么最后第四个是「辩无碍解」:辩才,有的人读书很多,智慧也很大,但是说话就是…,他的辩才不是那么好。哎,这是另一回事!就是辩无碍解,就是大智慧,能辨才。道理特别的熟,深入无碍;他能够通达法无碍、能够义无碍,还有词句无碍,最后是辩才无碍,有大悲心示辨宣扬佛法,无障碍。但这个地方,这个文也是可以深、可以浅,这个地方这个文。「无碍而行」,那就是说是你能够有四无碍辩,弘扬佛法。

  这上面说:「人性具足,成就男根,堪为一切胜功德器」,他「能于一切所作事业,思择一切所知境界,都无所畏无碍而行」。

  一切有情于一切时,皆来臻赴同共集会,屏处、露处言论同止,受用饮食,皆无嫌碍:是名菩萨人性具足果。

  「一切有情于一切时,皆来臻赴同共集会」:说是这位菩萨这个境界,「一切有情」,就是一切众生。「于一切时」,这说起来可真是很困难了,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于一切时」,我们现在时间是三点十分钟,在另外一个地方现在是二点十分,在另外一个地方现在是四点十分,另外一个地方现在是八点十分,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世界、他方世界,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这位菩萨呢,一切有情在一切时,「皆来臻赴」,都到这来聚会,到菩萨这来。「同共集会」,到这来聚会。

  「屏处、露处言论同止,受用饮食,皆无嫌碍」:「屏处,露处」,用我们人的境界来说呢,这是一个隐藏的地方,周围有障,他在那地方大家集会,我们看不见,这就是屏处。显露的地方,我们能看见,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另外说呢,就是我们现在肉眼,现在是这个境界,但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呢,那站在我们的立场来说,那可以名为屏处,可以说是屏处。说这样的菩萨的境界,很多的一切有情都来,但是只有菩萨自己知道,来的众生不见得完全知道,「哦!同时在这地方还有其他的众生」,不知道的!所以有屏、有露的不同。大家在这说话,「同止」,同在这裡。「受用饮食」,可以吃东西也是,也可能。「皆无嫌碍」,众生来到这位菩萨这儿来,菩萨没有嫌碍的这个心情,没有嫌恶你,“你来了我不欢喜”,没有这个事情。但是有一段经文说到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说:「这个人没有道心,他这个人怎么怎么坏,他不可以到我这裡来」,舍利弗尊者在大众裡说这句话,「这个人这样子,不可以到我这裡来」。当然这种说法就是勉励了,勉励了众生要努力,使令自己的身心清淨,那么这个圣人愿意教化我们。说这一段文上,成就了男根,堪为一切圣功德器,这样这话什么意思?这就是希望没有成就男根的女人,劝她们好好努力的意思,倒不是嫌弃她,让她努力,让她向上,是这样意思。「是名菩萨人性具足果」。

  《披寻记》一一六四页:

  一切有情于一切时等者:此说菩萨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往诸天界,令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宫中蒙光觉悟,皆来集会。如威力品说(陵本三十七卷六页)。即此有情,说名一切。昼夜六时,名一切时。当知菩萨具胜功德,为饶益他,故有此事。

  「一切有情于一切时等者:此说菩萨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往诸天界」,这样解释也是的。「此说菩萨依定自在」,他成就了色界定,成就了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他都是很自在的。这个自在就是: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若是安住在定裡面也就能住在定裡面,都能够随心所欲。如果我们有的时候,说是我得定了,但是现在入定不能入,就是不自在;说是能入,但是想出定不行,不能出,就是不自在,这就是初得定的时候有这些事情。但是菩萨现在所成就的定得大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得了禅定就有神通,他可以让这个身体放大光明,有这种力量。「往诸天界」,这菩萨是在人间,现在有神通的力量,就可以到天上去。

  「令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宫中蒙光觉悟」,这是天龙八部。这个天龙八部在他自己的宫殿裡面,菩萨放大光明就警觉他,有这种境界,蒙光觉悟。「皆来集会」,所以他们一看菩萨放出光明了,就来到菩萨这裡来了,到菩萨这来。看这菩萨也能到天上去,各种世界也能去;菩萨若不去呢,放大光明,天龙八部到菩萨这裡来,就是这样意思。「皆来集会」。「如威力品说」,这个〈菩萨地〉也有一个威力品说这件事。「(陵本三十七卷六页)」。

  「即此有情,说名一切」,这个文上说一切有情,就是什么有情?就是天龙八部这些有情,说名一切有情。「昼夜六时,名一切时」,这上面说一切有情于一切时,一切时是什么时候?就是昼三时、夜三时,这一切的时间,一切的有情能到菩萨这裡来,听菩萨说法,「名一切时」。「当知菩萨具胜功德,为饶益他,故有此事」,菩萨具足殊胜的功德,为利益众生故,有这样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人性具足果,是有这样事情。

  玄八、大力具足果

  若诸菩萨大力具足故,于能引摄善法加行、及能饶益有情加行,皆无厌倦;勇勐精进、坚固精进,速证通慧:是名菩萨大力具足果。

  「若诸菩萨大力具足故」,这是第八科,大力具足果。若是诸菩萨大力具足,就像前面说的这七样,就是具足了大的功德力。「于能引摄善法加行、及能饶益有情加行,皆无厌倦」,「于能引摄」,就是他要入什么三昧,他若是修止、修观、修六波罗蜜这些善法的行动,及能饶益一切有情的行动,「皆无厌倦」,菩萨没有厌倦的时候。没有说我疲劳了,我休息一会,没有这回事情。

  「勇勐精进、坚固精进,速证通慧」,菩萨那个勇勐、无畏的那种精进力。「坚固精进」的地,就是一切众生你不能干扰菩萨,菩萨那种坚固不可动摇的境界,也是精进地。「速证通慧」,想要得什么神通、得什么智慧,很快就成就的。「是名菩萨大力具足果」,菩萨有这么多的功德。说这么多功德什么意思呢?就是劝我们发心,我们好好发心修行也可以成就这些事的,这个意思。

  地二、显果胜利(分三科) 玄一、总标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八种异熟、具八种果,能善饶益一切有情,随顺生起一切佛法。菩萨安住异熟果中,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自事随顺而作;如是乃名:随其所欲所作成办。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八种异熟、具八种果,能善饶益一切有情」,这是第二科显果胜利,显果的胜利。这个异熟果,正释果相,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显果的胜利,显示这八种异熟果的殊胜的利益。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

  若诸菩萨成就了这样八种的果报,具足了八种果报,「能善饶益一切众生」,这个菩萨有这种能力,能善巧方便地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随顺生起一切佛法」,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性,都能够现起无量无边的佛法,就是六波罗蜜了。

  「菩萨安住异熟果中,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菩萨成就了这样殊胜的异熟果,就安住在这个果报裡面。「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利益众生的事业是各式各样很多的。「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他自己有这八种果报的力量,「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能善巧地安处,这个安处,《披寻记》的作者解释,就是用这四摄事教化众生,叫作安处。或者说是,这个安呢,就是菩萨在禅定裡面就能够教化众生,所以叫作处。这个处是处理,有事情了要处理。就是菩萨在禅定裡面能教化众生,能教化所教化的众生。「彼于自事随顺而作」,这个自事,菩萨以度化众生为菩萨的自事,教化众生是菩萨的自事。「随顺而作」,随顺种种因缘去教化众生去,这样子。菩萨「彼于自事随顺而作」,也就是前面这句话:「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也就是这句话。前面是说所化有情,所教化的众生,这个怎么样教化众生呢?就是「自事随顺而作」,就是做这个六波罗蜜的功德来教化众生,实在就是一句话。

  「如是乃名:随其所欲所作成办」,若是你能够这样子,就是前面这几句话:「具八种果,能善饶益一切有情,随顺生起一切佛法」。这个饶益一切有情是所利益的,随顺生起一切佛法是能利益的。你用什么来教化众生?就是用佛法教化众生。这一句就是「菩萨安住异熟果中,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这是说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是安住异熟果中,有这种能力教化众生。这个「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是说在禅定裡面,这样教化众生。「彼于自事随顺而作」,应该是总结前面这一段,就是菩萨能够随顺因缘,随顺他自己的大悲心,随顺他所成就的功德,随顺众生的根性,就能做出来这样的功德的事情。「如是乃名:随其所欲所作成办」,你若能够这样子呢,才可以名之为随心所欲所作的事情都可以成功,都能做成功了,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六五页:

  种种众多利益事业等者:戒品中说: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种饶益有情戒。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种(陵本四十卷八页),是名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菩萨成就八种异熟,具八种果,堪能成办如是种种众多利益事业,是名自有力能。及以四种摄事方便,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调伏成熟,名善安处所化有情。此中所化有情,谓住种性补特伽罗应知。

  「种种众多利益事业等者:戒品中说: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种饶益有情戒」,这是我们诵戒的时候,念这个菩萨戒的时候也提到,提到这个十一相。「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种」的功德,来饶益众生。「(陵本四十卷八页)」。「是名种种众多利益事业」。

  「菩萨成就八种异熟,具八种果,堪能成办如是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这种种利益的事业,如果你没有这八种功德、具八种果,能成办这个事情吗?是不可能的了。「是名自有力能」。「及以四种摄事方便,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能够很正确地、没有错误地来摄化众生,能「调伏」众生,能令众生的圣道得「成熟」,「名善安处所化有情」,这句话这么讲。「此中所化有情,谓住种性补特伽罗应知」,这还是唯识宗的教义,所化的有情呢,就是住种性的众生。如果没有种性,菩萨不能教化他的。所以说到住种性,应知。

  玄二、别简(分二科) 黄一、不善处他

  若诸菩萨自有力能,不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自事不随顺作,如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炽盛,不名随顺。由是因缘,不名能作他利益事。

  「若诸菩萨自有力能,不善安处所化有情」,这是第二科别简。前边这一段是总标,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下面就是再详细的简别一下,还有不及格的,有不能这样的。分两科,第一科是不善处他,就是不能够教化众生的。

  「若诸菩萨自有力能」,他自己具足了这八种功德。「不善安处所化有情」,他虽然有这八种功德,但是他不善安处所化有情,他不能善巧地去教化众生,他不能,就是不能用这四摄法去教化众生。「彼于自事不随顺作」,这位菩萨他虽然本身有多少功德,但是他不能……,这个教化众生的事情他不能够自在的去作。「不随顺作」,就是不自在的去作这个教化众生的事。「如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炽盛」,说这样的菩萨对于教化众生所作的利益事,不能说是很殊胜的,就是这个人有所不足。「不名随顺」,也不能说是随顺的,不能自在的去作。「由是因缘,不名能作他利益事」,因为他这样子,他有所不足,不能说他能够教化众生的。

  《披寻记》一一六五页:

  若诸菩萨自有力能等者:谓若菩萨具异熟果,是名自有力能。不具摄事方便,是名不善安处所化有情。如是于他所作利益,未能速令成熟及得解脱,是故不名炽盛,不名随顺。

  「若诸菩萨自有力能等者:谓若菩萨具异熟果,是名自有力能」,「自有力能」是具足八种果报。「不具摄事方便,是名不善安处所化有情」,就是你没有四摄的方便教化众生,这就有所不足了。「如是于他所作利益,未能速令成熟」,说这位菩萨有所不足的关係,他为众生所作的利益,不能令众生很快地就能成熟圣道,不能令众生很快地得解脱,「是故不名炽胜,不名随顺」。

  黄二、自无力能

  若诸菩萨自无力能,而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自事随顺而作;如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炽盛、不名随顺。由是因缘,不名能作他利益事。

  「若诸菩萨自无力能」,这是第二科自无力能。前面那一科:「若诸菩萨自有力能,不善安处所化有情」,这一段:「若诸菩萨自无力能,而善安处所化有情」,就是相反。这位菩萨他没有八种功德的成就,但是他也有多少的方便能教化有情。「彼于自事随顺而作」,就是他能善安处所化有情,就是教化众生的事情,他也能随顺的做多少。「如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炽盛」,这位菩萨他自己没有成就八种功德,他作教化众生的事情也不是殊胜的。「不名随顺」,也不是很自在的。「由是因缘,不名能作他利益事」,这位菩萨就是程度就低了一点,他不能说他能作利益众生的事情。

  《披寻记》一一六五页:

  若诸菩萨自无力能等者:谓若菩萨不具八异熟果,是名自无力能。虽以摄事方便摄诸有情,然由自无力能,不能令他速得成熟及与解脱,是故于他所作利益,亦不名为炽盛随顺。

  「若诸菩萨自无力能等者:谓若菩萨不具八异熟果,是名自无力能。虽以摄事方便摄诸有情」,他能用四摄善巧方便的教化众生,「然由自无力能」的关係,「不能令他速得成熟及与解脱,是故于他所作利益,亦不名为炽盛随顺」,这又是一种。

  玄三、结显(分二科) 黄一、结

  是故菩萨要具二事,方于有情所作利益,名为炽盛、名为随顺。由是因缘,乃名能作他利益事。

  「是故菩萨要具二事,方于有情所作利益,名为炽盛」,这是第三科结显,先结束这一段文。「是故菩萨要具」足「二」种「事」情,「方于有情所作利益,名为炽盛」,就是殊胜。他所作的利益众生的事业是特别殊胜的,这就叫做「随顺」。「由是因缘,乃名能作他利益事」,他具足这两种事,他才可以名为能作他利益的事情。下边第二科显,其实就是解释,解释那两种事。分两科,第一科是成熟解脱。

  黄二、显(分二科) 宇一、成熟解脱

  如是菩萨住异熟果,自能成熟一切佛法;亦能令他于三乘道,随其所应,速得成熟;又能令自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亦能令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脱。

  「如是菩萨」,就是指前面说的这位菩萨。「住异熟果」,安住在八种殊胜的果报裡面。「自能成熟一切佛法」,他有这八种异熟果,所以他自己能成熟一切的佛法,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种智,成熟一切佛法,这是一种事。「亦能令他于三乘道,随其所应,速得成熟」,他也有无量的善巧方便,能教化众生对于三乘道,声闻乘、辟支佛乘、还有佛乘,随那个众生的根性所相应的,「速得成熟」,很快地就可以成熟了,就解脱了。「又能令自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也能使令自己……,你教化众生就有无量无边功德,所以利益了众生,同时也能利益了自己,使令自己很迅速地得无上菩提。「亦能令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脱」,也能够令众生,善根成熟的人,也能很快地得解脱圣道,就是得圣道。这就是具足两事:一个是自利的事,一个是利他的事,都有圆满的功德。

  宇二、不空生死

  由诸菩萨安住八种异熟果中,能使有情利益安乐;是故一切有情所处空无义利,无始生死菩萨处之,能令不空,有大义利。

  前面第一科是成熟解脱,第二科不空生死。「由诸菩萨安住八种异熟果中」,他有这种果报,他安住在他的果报裡边。「能使有情利益安乐」,他能弘扬佛法,使令众生得到利益、得到安乐。这是两个意思,利益是一个意思,安乐是一个意思;利益是因,安乐是果。「是故一切有情所处空无义利」,所以一切颠倒愚痴的众生,他居住在三界裡边,「空无义利」,他没能得到什么好处,他在生死裡面流转,〝这个人要做国王,那个人起来要打倒国王,他要做国王,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荣华富贵这些事情,结果来看呢,是「空无义利」,做国王也好,做乞丐也好,在三界裡面一点功德都没有成就。这个说到曹操,那上面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是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曹操这种境界,看上去真是了不起,但是今天来看,有什么成就?什么也没有了。就是在众生的世界,这个功名显赫,那是不得了,很多人都很羡慕!结果若按佛法的态度来看呢?「而今安在哉?」什么也没有了。就是众生在世界裡边,「空无义利」,一点成就都没有。虽然他是为了名利、为了荣华富贵,他非常努力的去争求,结果一无成就。「无始生死菩萨处之」,「空无义利」,从无始劫来就是在生死流转,众生在这个生死的境界一无成就;若「菩萨处之」,安住在生死的世界裡面,「能令不空」,能令你有所成就,而不会徒劳地,不会徒劳一无成就。「有大义利」,能得无上菩提,能劝导众生得三乘圣道,这是不一样的。

  《披寻记》一一六六页:

  一切有情所处空无义利等者:谓诸有情无始时来处生死中,不为自义,不为他义,是名空无义利。菩萨不尔,处生死中能为自义,能为他义,是名不空,有大义利。

  「一切有情所处空无义利等者:谓诸有情无始时来处生死中,不为自义,不为他义」,他没能够为自家得圣道,也没能劝导众生得圣道,没有这个事情,「是名空无义利」。「菩萨不尔」,菩萨不是这样子。「处生死中能为自义,能为他义」,他能为自己修学圣道、得无上菩提,也能教导众生得圣道、得解脱。「是名不空,有大义利」。这个看,就是你作的这一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凡夫做国王,就是名闻利养这个事情;菩萨做国王,是假借国王的这个位子,能教化众生,所以和凡夫不同。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