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无著论师释:宝性论新译 五 答难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5日
来源:   作者:无著论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无著论师释:宝性论新译 五 答难

 

  【释论】或难言:如来藏义,既非住无欲境界菩萨所常证知,是则此义甚深难知,何故却为世间凡夫说此?

  答云:须说如来藏故,略如二偈所言。初偈言及所难,后偈则作正答(62)。

  157

  处处皆说诸法空 如云如梦复如幻

  然则何故如来言 有情皆具如来藏

  158

  怯懦心及轻慢心 执虚妄或谤真如

  与诸憍慢为五过 为离过失是故说(63)

  【释论】上来二偈仅为略说,今以十偈广明(64)。

  159

  究竟真如性 离诸有为法

  烦恼业及果 说为如云等

  160

  烦恼犹如云 业力说如梦

  烦恼业力果 五阴说如幻

  161

  先已如是说 佛性究竟法

  为离五种过 说有如来藏

  162

  若不闻此说 易生怯懦心

  以其自卑故 菩提心不生

  163

  诸有慢心者 未发菩提心

  及见发心者 乃谓己胜彼

  164

  如是慢心者 正知见不生

  是故执虚妄 不知如实法

  165

  过失亦非实 为虚幻客尘

  彼亦无自性 功德本清净

  166

  若取虚妄过 不知实功德

  不能生大慈 自他平等心

  167

  如闻此法已 于法起精进

  依佛及智悲 五功德增长

  168

  离过具功德 即得平等见

  慈悲具二利 疾速证菩提[23]

  上来说如来藏第一品竟。根本颂中已总摄其义理(65)。大乘无上续论说不变佛性,此为其一份。愿所说真如佛性离诸垢障[24]。

  【译注】①《如来藏经》(Tathagatagarbha sutra),具名《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异译有《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唐不空三藏译。不空本较佳,此或为所据梵本不同之故。由此可见梵本传播的发展情况,倾向于详细说明义理。

  如不空本云:“以佛自己智慧光明眼,见一切有情欲嗔痴贪无明烦恼,彼善男子善女人,为于烦恼之所凌没,于胎藏中有俱胝百千诸佛悉皆如我。如来智眼观察彼等有佛法体,结跏趺坐寂然不动摇。……”而佛陀本则云:“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二者比较即知优劣。

  ②此段梵汉藏本结构互异,参校勘记。

  ③此言,依无垢性,乃于佛性现其果,即谓现其果为佛性,此佛性即说名为如来藏。汉译误。参校勘记。

  ④见偈颂27。

  ⑤此处别相(svalaksana)及共相(samanyalaksana),乃借用唯识名相。实指法身之特性及其共性。

  ⑥引文中见“二见”,即指“众生增”与“众生减”两种邪见。任起其一,即谓“起一见”。此中谤涅槃求住世间,即众生增见;恶大乘法但求自解脱,即众生减见。

  ⑦《大宝积经》(maha-ratnakuta-sutra),唐菩提流志等译(收有后秦鸠摩罗什等古译),一二O卷。收《大正藏》第十一册。论中引文则见《摩诃迦叶会》,为元魏时月婆首罗译。或另辑出,称《摩诃迦叶经》,二卷。

  ⑧汉译作“修行虚空藏首楞严等诸三昧”梵藏本皆无“首楞严”。虚空藏(gaganaganja)三昧,即谓修福智二藏无边等如虚空之止观。首楞严三昧(suramgama-samadhi)唯十地菩萨能修,又称为“勇伏定”。若仅封治声闻之怖畏世间苦,实不必首楞严三昧,修虚空藏三昧即足。

  ⑨此偈引自《大乘庄严经论》(mahayana-sutralamkara),无著论师造,唐波罗颇蜜多译,十三卷,收《大正藏》第三十一册。藏传为弥勒菩萨造。

  ⑩此偈未知出处。偈义言,以空义清净一切执著,故名无我。然佛得清净性(不应说为“净体”),此法尔周遍之性,即可说为我。

  (11)离我与无我二边,故名自在体(自在境界),亦名胜义我(我波罗蜜atma-paramita)。故此处说之为“我”,实为离二边之境界,此境界唯佛能知,不可言说,但名之为“自在”。

  (12)此即谓如十二因缘之“无明缘行”。

  (13)依别别无明习气,生起声闻、辟支佛、具十力菩萨三种相应之意生身。意生身者,谓非由精血所化,仅由意生之身。中有状态则为有情意生身。下说谓取四缘,即四种取:欲、邪见、戒禁取、我。

  (14)声闻、辟支佛及八地以上具力菩萨,以无漏业力为因,以无明习气(avidya-vasana)为缘,招感为三界外殊胜细妙果报身,称为不思议变易身。以此身每由愿力所成,故又称意生身。以其犹如变化而成,故又称变化身。其身虽无寿限,唯仍随念念相续而变易,故仍名之为变易生死。

  (15)汉译无此二偈。今依梵本译。参校勘记。

  (16)无住涅槃(apratisthita-nirvana),即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之涅槃。菩萨以般若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17)指第35偈。即“其用为厌苦,愿成就寂静”两句。盖以上已说上半偈明如来藏果,由本段起,说下半偈明如来藏力用。

  (18)《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杂华庄严经》(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sutra),系释尊成道后第二十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菩萨所宣之内自证法门。有《六十华严》六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收《大正藏》第九册;《八十华严》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及《四十华严》四十卷,唐般若译,均收《大正藏》第十册。

  (19)《大涅槃经》(maha parinirvana-sutra),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收《大正藏》第十二册。

  (20)此段出《不增不减经》。

  (21)即如来藏十义中之后四义——差别;遍一切处性;不变性;无二。

  (22)见《不增不减经》。

  (23)汉译共三偈,与藏译本及今传梵本不同。偈颂云:“不正思维风,诸业烦恼水,自性心虚空,不为彼二生。”“自性清净心,其相如虚空,邪念思维风,所不能散坏。”“诸业烦恼水,所不能湿烂,老病死炽火,所不能烧然。”

  (24)汉译谓所引经文,出《陀罗尼自在王经》,误。实依《虚空藏经》引。《虚空藏经》(Gaganaganja sutra)有二译。北凉昙无谶译,收《大集经》,名《虚空藏品》;唐不空译,名《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俱收《大正藏》第十三卷。

  (25)汉译此段,较《宝积经》译及求那跋陀罗译均佳,兹移录以供参考:“世尊,生死者,依世谛故说有生死。世尊,死者诸根坏。世尊,生者新诸根起。世尊,而如来藏不生不死不老不变,何以故?世尊,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境界。世尊,如来藏者常恒清凉不变故。”

  (26)汉译作二偈颂,今梵本及藏本实仅为一颂。此盖汉译本将67颂移于此处之故。

  (27)见《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sagarmatipariprccha),宋唯净等译,十八卷。别译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均收《大正藏》第十三册。本段引文,未依上译,依本论汉译,参藏本改译。

  (28)以下依唯净译引(仅将“海意”改为“海慧”)。汉译未引经第一段,梵本藏译则引。

  (29)《宝鬘喻经》(Ratnamalavadana),无汉译本,亦非释尊所说,乃尊者优婆鞠多(Upagupta)为阿育王所说弘大乘义理之譬喻偈颂。本论梵藏本皆未详说此喻,唯汉译添入,今据之。

  (30)佛家初言“五道”众生,后始将阿修罗道与天道分开,成为六道。

  (31)称为“余义”,未知是否为另一释者所添入。参校勘记[13]。

  (32)此处汉译分作二颂。

  (33)见《不增不减经》。82偈颂,即隐括下来所引经文大意。

  (34)四名即法身、如来、第一义谛(胜义谛)、涅槃。分别与85颂所说四义相应。

  (35)据汉译,谓出自《六根聚经》。本段引文未依汉译。

  (36)未详引自何经。此处据汉译抄引,据藏译校。引文中之“法体”即指如来藏。

  (37)见《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38)本节所引四段经文,除第一段见《不增不减经》及《智光严经》外,余三段均见《胜鬘经》。

  (39)此偈引自《大涅槃经》。

  (40)藏中论师释此四义云——解脱具有四性:圆满、无量、不可思议,离垢。而解脱即名如来。

  (41)出《宝鬘喻经》。汉译译为七颂。

  (42)《如来藏经》(Tathagata-gahbha-sutra)。有四汉译。初译为西晋法炬,已佚,由是可知本经结集甚早,亦即证明于大乘传播初期即有如来藏思想。今传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一卷;唐不空金刚译,一卷。均收《大正藏》第十六册。

  (43)汉译共作六偈。

  (44)以下至127颂汉译缺。参校勘记。

  (45)汉译此处编次岐异。参校勘记[18]。

  (46)随眠(anusaya)。说一切有部认为随眠即烦恼之异名。唯识宗不认可此说,以随眠为烦恼的习气,烦恼种子眠伏于阿赖耶识。本论所用为唯识宗的观点。

  (47)净地,指菩萨八至十地;不净地,指菩萨一至七地。

  (48)汉译此处作两颂。

  (49)汉译此处作十三颂。

  (50)汉译此处作三颂。参校勘记[20]。

  (51)见《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52)汉译此处作二偈。见《经庄严论》。

  (53)汉译此处作五偈。

  (54)所据为《阿昆达磨大乘经》(Abhidharma sutra)。本经梵、汉、藏本皆佚,唯散见于论典所引。

  (55)此语见《胜鬘经》自性清净章(大正第十二卷)。

  (56)本段译义稍混。原义犹云:一切无为法及有为法,皆由如来藏作依持建立。盖如来藏实为一心识境界,一切法皆依止心识,故即依止如来藏。

  (57)见《如来藏经》。

  (58)见《胜鬘经》。

  (59)“如是于……”两句,今梵藏本缺,唯汉译则有。此两句易误解空如来藏智为非真实。实质原意乃指须修空智以令心识不受污染,以证如是实见;如不空智则不须修习,以佛本具足此智故。前者为菩萨心识(有净有不净),后者为佛心识,法尔清净。

  (60)此即佛如来藏(佛心识境界)法尔不受污染之意。

  (61)见藏译《八千颂般若》(Astasahasrika prajnaparamita)。

  (62)汉译此处分作四偈。

  (63)汉译有“计身有神我”句,实属误译,应译为憍慢,见释颂即知。藏译则不误。盖佛家以计有神我者亦为憍慢,故乃有此误译。

  (64)汉译分作十一偈。

  (65)指第27颂。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