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5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50
巳二、极毕竟(分二科) 午一、举他
又诸有欲者:受用欲尘,从不可知本际以来,以无常故;捨馀欲尘,得馀欲尘。或于一时,都无所得。
这里的大科是「明受用」,是从「受用乐受差别」这一大科来的,这一大科分两科。第一科「辨生缘」,就是乐受生起的因缘,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明受用」。这「明受用」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标」,第二科是「徵」,第三科是「列」,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不染污」昨天讲过了,就是「受用欲尘」的人,就是染着世间五欲乐的人,世间上五欲乐是引发贪、瞋、痴的境界,增长贪、瞋、痴的境界,所以是「染污」的。「圣慧命」的人,「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就是不是引起贪、瞋、痴的,这里不是贪、瞋、痴生起的境界,他是息灭贪、瞋、痴的,所以是「不染污」,所以是清淨的。
「又诸有欲者」,这以下是第二科是「极毕竟」分两科。第一科「举他」,第二科「简自」。「又诸有欲者」,又这一切染着欲乐的人。「受用欲尘」,当然他是染着是色、声、香、味、触的这种欲乐。「从不可知本际以来」:「本际」,就是最初的边际,从什麽时候开始的?那麽在佛法来说这个「本际」,是不可知的,所以说是无始以来,就是这麽一句话,不可知道的那个初开始的端际以来,一直到现在所受用的欲尘都是「无常」的,它们不是常恒住的,都是有生灭变化的。
那麽「受用欲尘」的情况,在「无常」的变动之中,「捨馀欲尘,得馀欲尘」,就是那个欲乐的境界「无常」了,所以当然就是弃捨了,弃捨了,但是那个众生他又能去做世间的善法,所以又得到众多的「欲尘」。这个「馀」,在这里是众多的意思,众多的欲尘,那麽这是好一点的。「或于一时,都无所得」,或者在「从不可知本际以来」,有的时候一「无所得」,没有得到欲乐,那麽到三恶道去就不行了。这样子说受用的欲尘,有时候得不到,有的时候得到了又失掉了,会有这样的无常的境界。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不是这样的,没有这种无常的境界。你若成就了「正法」的这种「受用」,就是永久也不会再失坏的了,而且展转增长广大,乃至究竟圆满,所以这是叫做「极毕竟」。这个「受用正法」,是最究竟圆满的,而不会令你失望了,得到了又失掉了,那麽你就是失望了,现在「受用正法」不是的,不是这样。
巳三、一向定(分二科) 午一、举他
又受欲者:受用欲时,即于此事,一起喜爱、一起忧恚。复即于彼,或时生喜、或时生忧。
这是第三科「一向定」,受用正法是「一向定」的。怎麽叫做「一向定」呢?又受用欲尘的人,他受用欲尘的时候,「即于此事」,就在这个所受用欲尘的境界上,「一起忧、喜」,一时生起了喜爱的心情,一时还在这个境界上,就起了「忧恚」,就心里面愤怒,就忧愁了,不快乐了,没有笑容了,「一起喜爱」没有了。
「复即于彼,或时生喜、或时生忧」:「复即于彼」,那还是在所受用的欲尘上,生了欢「喜」,或是生了「忧」苦。这个前边「喜爱、忧恚」,和下边的「生喜、生忧」是什麽呢?就是前一个「喜爱」和「忧恚」,就是所受用的欲尘有变化。譬如说是你有很多财富,这个土匪来打劫,那麽你因此财富而起「忧恚」,土匪没来打劫你生「喜爱」,但是打劫抢跑了,你就「忧恚」、愤怒,但是无可奈何。下边这个是说没有事,你的财富,你所喜爱的五欲乐,都是很正常,你心里面很欢喜,但是你有时候就「忧」,就有顾虑,顾虑怕失掉了,就有这顾虑这件事。那麽虽然还是很正常的享受,心里面不快乐了,这是有这个不同。这是世间上,因为在这个凡夫的世界就是这样子,你总是怕失掉。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这个「圣慧命」,这个学习佛法,有成就慧命的人,他「受用正法」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子,所以叫做「一向定」。决定是喜乐,而没有其他的这些顾虑的事情,没有,他本身不会变动。所以这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常常的、不断的重複说一句话,『诸法实相是不欺诳人』的,它不欺诳的,其馀世间上的事情都有欺诳性。说富贵荣华是很快乐的,但是实在是有欺诳性,他令你苦恼,所以说「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就不是这样了,是肯定的是令你得安乐的。
巳四、不共馀(分二科) 午一、举他
又诸离欲,外慧命者:于种种见趣,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其心勐利,种种取着,恆为欲染之所随逐。虽已离欲,复还退起。
这是第四段。第四段,是「不共馀」是分二科。第一科是「举他」,第二是「简自」一样。「又诸离欲,外慧命者」:「又」,除了前面的不同的情况之外,还有不同的地方,是什麽呢?就是那一切外道,其他的宗教的修行者,他们用功修行也成功了,能远离欲界的欲,远离了,得到四禅八定了。他们得到了四禅八定了,当然他们心里面也很欢喜,但是他们不是佛教徙,是佛教以外的慧命者,当然外道也有外道的智慧。
「于种种见趣,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其心勐利,种种取着」:这个「外慧命者」,他们远离了令人苦恼的欲之后,他们在禅定里边还有问题,什麽问题?「于种种见趣」,就是最根本的,就是执着我见,执着在这臭皮囊里边有一个常恆住不变异的我。因此我见又展转的生起很多很多的邪知、邪见,就是所谓六十二见,所以叫做「见趣」,「种种见趣」。这些「见趣」,是「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是他自己在禅定里边的虚妄「分别」,并不真实有那麽一回事情的,虚妄「分别」。这个由虚妄「分别」所生起的「邪胜解处」是不正确、不合道理的,但是对于那件事,他有很强力的认识,很有力量的认识,是不容易移转的,这叫做「胜解处」。
是「其心勐利」,他对那个「邪胜解处」,他的心用的很有力量,「其心勐利」。这个没有禅定的人,第六意识特别强的人,特别强的人,那他若有所见的时候,你都是不容易移转他的,这是没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那他若有所见的时候,是更厉害、更有力量,完全是不一样的。那麽起种种的执着,执着是很多,譬如说是『如去、不如去,已如去、已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有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很多很多事,『常、无常,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这些六十二见很多很多的执着。
其中我也提过是最冤枉的事情是什麽呢?得到禅定的外道,看见这个狗死了升天了,看见牛死了升天了,那麽他就认为牛能升天,那麽就是向牛学习,将来就会升天了,向狗学习也就会升天了。因为他有这个神通,他感觉你们没有神通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他叫他的徒弟学牛、学狗、学鸡,持牛、狗戒这些事情。别人说什麽,那他是不听,你懂得什麽呢?我在禅定里边明明白白的看见了,所以种种的取着「恆为欲染之所随逐」,他这种心情都是为了升天,做什麽呢?就是还是欲染,执着欲乐,或者执着三昧乐,执着欲乐,「恆为欲染之所随逐」。
「虽已离欲,复还退起」。「恆为欲染之所随逐」这句话有点矛盾,他已经前面说「离欲」了,「诸离欲,外慧命者」怎麽能说「恆为欲染之所随逐」呢?这底下解释。「虽已离欲」,虽然这个外道,得到了四禅八定,他没有欲界的欲了。「复还退起」,他那个禅定是靠不住的,他没有修四念处,那个禅定靠不住还会退下来的,那禅定失掉了,失掉了,他以前远离的欲,现在又发动起来,又是有欲了。
当然这里面根本就是这个四念处里面『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这个念处没有修,他内心里面的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还在那里,所以他会再生起来种种的见烦恼、爱烦恼,还是要这样子流转生死的。「复还退起」,所以他们是「离欲」了这个外道的「外慧命者」,就还有这种问题。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这个「圣慧命」的人,他「受用正法」就不会这样。那他在那个禅定里边,在那个无分别的,离一切相的,无为的境界,在第一义谛的境界里面,在这个真如三昧里面,没有这些事情,不会有「种种见趣」,虚妄分别的,没有这些事情。前面说的那几样,说是「不染污、极毕竟、一向定」,这都是对照那个没有离欲的人,染着五欲的境界。现在是对外道「离欲,外慧命」的人的过失,显示「圣慧命者」的功法庄严,所以「受用正法,则不如是」。「不共馀」,就是「不共馀外慧命者」,「不共馀」外道,「受用正法」的人,他有这样殊胜功德的。
巳五、有真实乐摧伏魔怨(分二科) 午一、举他(分二科) 未一、辨(分二科) 申一、乐非真实
又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所有欲乐,及离欲乐,皆非真实,皆为魔怨之所随逐。如影、如幻、如响、如影、如燄,如梦所见,犹如幻作诸庄严具。
「又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所有欲乐,及离欲乐,皆非真实」,这是第五科。第五科说这个圣慧命者,「有真实」的「乐能摧伏魔怨」,有这样的功德。这还是第一个「举他」,「举他」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就是说明,说明里面分两段。第一段,是「乐非真实」。「又受欲」的人,「及诸世间已离欲者」,这等于是把前面的总合起来,综合起来说了。前边是前三个是散乱心受欲的人;第四「不共馀」是已得禅定的外道,现在把这二类人加起来,是「受欲者」,那麽就是就是没得禅定的人。「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就是已经得禅定「离欲」的人。
「所有欲乐,及离欲乐」:受欲者的「欲乐,及离欲」者的「离欲乐」,这二种乐「皆非真实」,都不是真实的乐,都是虚妄的分别的境界,「皆非真实」。「皆为魔怨之所随逐」,他都是为这个「魔怨」随逐的,这个「魔怨」可以根本的说,不是外边有魔怨,就是自心里面种种烦恼,就是烦恼魔。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这个我们一说到魔,就容易意识到是外面有鬼神、有天魔他们来捣乱,其实主要还是内心里边的烦恼魔,烦恼魔是最厉害的。这里面应该是包括这两种,但是主要还是内心里的这些烦恼,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这些事情;掉举、散乱、不正知这些恶心所。那麽离欲的外道得了禅定的人,他内心里面也有很多的魔;没离欲的凡夫想执、染着欲乐的人,内心里面的魔鬼更是很多,这些魔鬼常是随逐他,而不远离开他的。
「如幻、如响、如影、如燄,如梦所见,犹如幻作诸庄严具」,这是说这两种乐,散乱心的人染着的欲乐;得禅定的人染着的离欲乐,就是天上的三昧乐,四禅八定的三昧乐。这些乐「如幻、如响」,就像「幻」术所变现的境界,是假的。「如响」,空谷传声,「响」也是假的。「如影」,遮住光就发出「影」来,「影」也不是真实的。「如」阳「燄」,如阳燄水也是假的。「如梦所见」的境界也是假的,不真实。「犹如幻」术所「作」的一切「庄严具」都是假的。
这里面有应该包括两个意思:一个就是他有而不实,这个乐有而不实;第二个是无常的意思,像「如梦所见」是虚妄不实,醒了梦就没有了,就是无常的意思。其他的也都一样,「如幻、如响、如影、如燄,犹如幻作诸庄严具」,都是无常的都又不真实的,虽然还存在也不真实,而且又是无常的,终归无常、终归于空,都是不真实的。这个当然是这样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麽染着欲乐的人,没有禅定的人染着的欲乐,当然是要无常,转眼就无常了。那麽有禅定的人得到的三昧乐,也是无常的,也是不真实的,这是说他不真实,这是第一科「乐非真实」。
申二、未制魔事
又着乐愚夫诸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凡所受用,犹如癫狂、如醉乱等。未制魔军,而有受用。
「又着乐愚夫诸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凡所受用,犹如癫狂、如醉乱等」,这是第二科「未制魔事」。这个没得禅定的人,染着五欲乐的这种愚痴无闻的凡夫,就是没有听闻佛法的这些人,这一切的「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的人,有禅定的人这二种人。「凡所受用」,总起来来说他们所受用的境界,说一个譬喻来说「犹如癫狂,如醉乱等」。这是在圣人的慧眼、法眼、佛眼来观察世间受欲的人,这二种人受欲的情况,就像什麽似的呢?就像世间上一个正常的人,看那个神经病似的一样。「癫」者,「狂」也。「癫」,就是神经病,神经不正常了。那麽这就是世间上受欲的人、散乱心受欲的人、有禅定的受欲的人,在佛菩萨来看这都是神经病,都是这种境界,这是「犹如癫狂」。
「如醉乱等」,就像人喝醉酒了,神经也是不正常了。「乱」,就是不正常了,就煳涂了,颠倒迷惑了,就像没有喝酒的人看见喝醉酒的人,那种错乱的境界似的。世间上受欲的人,享受欲乐的时候的境界,佛菩萨看这都是神经病,都是喝醉酒了,颠倒迷惑,是这样的意思,这样子批评世间上的事情。
「未制魔军,而有受用」,因为这些人这个欲界的人,色、无色界天的这个成就禅定的人,总而言之他们没能够「制」伏「魔军」。这四种魔都没能降伏,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都没能够制伏,随时的这个魔王就出现,就要搞事情,随时这个烦恼贼就出来活动,而这样子有受用的人,就是这样子,「犹如癫狂、如醉乱等」。
未二、结
是故彼乐,为非真实,亦不能制所有魔事。
「是故彼乐,为非真实」,所以他们所享受的乐都不是真实乐,也「不能」够「制所有」的「魔事」都不能,不能制伏它,那麽是这样子。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就不是这样。所以这句话『除诸法实相,馀皆魔事』,这句话是这麽个意思了。所以若是能够学习无为法,『此是选佛场,心空即谛位』。你若修这四念处,修四念处是证悟了无为的境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证悟无为的时候,这时候是能制伏所有的魔事,而没有这个「犹如癫狂,如醉乱等」的过失了,这才是真实的乐,这才是真实乐。所以这一科是有真实乐能摧伏魔军。「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就不是这样子的。那麽这一科里面是说「明受用」,「明受用」说到圣慧命的受用正法的相貌,说到世间的受欲者的相貌,用这五种相表示它的胜劣,实在还是表示胜劣,这样子可以对已经学习圣法的人,心情上应该是安定的多了。没有学习圣法,准备学习圣法的人,也增长一些欢喜心,还在犹豫不决的人,你可以决定了吧!
寅三、正观三受差别(分二科) 卯一、明正观(分二科) 辰一、受所依(分二科) 巳一、徵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
这是第三科「正观三受差别」,「正观三受差别」。这个是前面说「受用苦乐」,又说「受用乐殊胜差别」这二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三科,第三科「正观三受差别」。这个《瑜伽师地论》的作者的大智慧的境界,若是我们去讲解这个道理,顶多讲一段、一小段,一、二段讲完没话好说了。再看这个佛菩萨这个智慧,还有很多事情要开示我们。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我们修四念处,这身念处应该怎麽观呢?这里告诉我们了。这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明正观」,分二科。第一科明「受所依」。「受所依」,先「问」。「复次」,前面的一段妙法说完了,还有继续有妙法要讲的,什麽呢?是「三界有情,所依之身」,是欲界的、色界、无色界的有情,那麽他们「所依之身」,由过去的,或者是罪业、或者福业、或者不动业,所得到的身体,所得到的「依」止「之身」。这个身体是一切作用的依止处,你没有这个身体什麽事都没有了,所以它是「所依」,它是个依止处。这个身体当然是我们的一个果报,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这个从这地方也看出一件事,宇宙万物,万事万物怎麽怎麽的,但是修行人常常的要观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因为一切的问题都在这里,不是在那天上的,也不是在地下,也不是在那个高山大海那里,是在自己的身体这里,在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这里,在这个地方才有问题,这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根本之处。这个身体「当云何观」,我们应该怎麽样观察它,怎样观察自己的这个生命,怎麽样观察呢?那麽这是问,底下第二,就解「释」。
巳二、释
谓如毒热痈,麤重所随故。
这个身体观察它是什麽呢?先说一个譬喻,譬如说这个人这个身体,皮肤上面是肿了。「痈」,实在就是皮肤肿起来,里面有毒、又很热,这个身体就是「毒热痈」,又毒、又热的一个「痈」,这麽一个说是疮好了,说是这麽一个痈疮。这个身体是什麽?就是「痈」,就是观之如痈这样子。
为什麽观察我们的身体是这样子呢?「麤重所随故」。这个「麤重」,一个是我们前面也解释过了,就这麽讲也就可以。这个一个是烦恼的种子,就是叫做「麤重」,烦恼的种子的业力,所得的果报,也是「麤重」这一大块,这就是个「麤重」。那麽当然总而言之,「麤重」的根本是烦恼,烦恼是一切苦恼的根本,很多的这个无量无边的毒,就是三毒,综合起来就是贪、瞋、痴,这个贪、瞋、痴就是随逐在这个身体里面。
那麽就这个「毒热痈」,这个「痈」里面有很多毒、很多的脓,很多的这些东西。我们这个生命体里边,就是有这麽多的毒,那「如毒热痈」,不是最恰当了,这个譬喻,说「麤重所随故」这样子观察这个身体。这是说「受所依」,我们或者有感觉到苦、感觉到乐、或者不苦不乐,凭什麽有这样感觉?就凭有这个身体,凭它而有这些感觉的。所以「受所依」,就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毒热痈」是这麽一个东西。这底下第二科是「受差别」。是所依的身;现在说能依的受,是有各式各样的受,分三段。第一个,就是「乐受」。「乐受」分二段。第一个是问。
辰二、受差别(分三科) 巳一、乐受(分二科) 午一、徵
即于此身,乐受生时,当云何观?
就在这个身体上面,这个如毒热痈的这个身体上面,有的时候会有快乐的感觉生起,这个时候生起的时候,我们发心修行的人来说,应该怎麽样观察这个「乐受」呢?这「乐受生」起这个情形,怎麽观察呢?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暂遇冷触。
这底下解「释」。解释「谓如」,就像我们身体有了「毒热」的「痈」了,有了痈疮的时候,暂时的遇见一些「冷触」有点凉,凉风吹上去接触到冷的时候,就有一点舒服的感觉,这个所谓「乐受」如此而已,就是这麽一回事。那麽这个乐受,这个乐还是个苦恼境界,不是真实乐。
巳二、苦受(分二科) 午一、徵
即于此身,苦受生时,当云何观?
前面说到「乐受」应该作如是观,现在「苦受」应该怎麽观察呢?这也是先问。「即于此」如毒热痈的「身」体,「苦受生」的「时」候怎麽观察呢?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为热灰所触。
这解「释」。一个人他身体上长了痈疮了,这时候忽然有特别炎热的那个「灰」碰上了,碰到这个痈疮上面,这时候不得了,就很痛,痛得很厉害,所谓这个「苦受」如此就是这样子,苦上加苦是这个意思。
巳三、不苦不乐受(分二科) 午一、徵
即于此身,不苦不乐受生时,当云何观?
第三段「不苦不乐受」这观察,先问。那麽「不苦不乐受」的时候,应该怎麽观察呢?这底下解「释」。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离冷热等触。自性毒热,而本住故。
这个「不苦不乐受」的生时,那就像这个「毒热痈」疮的人,他这个时候也没有「冷触」、也没有「热触」,没有这些等等的触。那麽就是这个痈疮,自己的体性的境界,那个毒热痈本身的情况。「而本住故」,就是本来存在的相貌,那就是「不苦不乐受」,应作如是观,就是这样子。这也不是个好境界,「不苦不乐受」还是痈疮,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是个痈疮,还不是个好受的境界,「而本住故」。那麽观这个三受,四念处这个身受应作如是观,这样观察这个身体,应作如是观。真要是作如是观,而有相应的时候,还会有爱吗?谓「如毒热痈」有什麽好爱呢?这是「而本住故」。
卯二、举经说(分二科) 辰一、受所摄(分二科) 巳一、依三苦辨
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
这底下是「举经说」。前面是「明正观」,卯一、「明正观」。这是卯二、「举经说」,看佛怎麽说的。这里面分两科。第一「受所摄」。第二「非受摄」,境界又扩大了。这个先说「受所摄」那麽分两科。第一科,是「依三苦辨」。
「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这个「乐受」,我们有的时候得到了一种乐的感觉。「坏苦故苦」,「乐受」是乐,为什麽说它是苦的呢?「坏苦故苦」。因为乐,它不会常乐,它会破坏,不知道什麽因缘来破坏,或是外来的力量破坏,或是自己搞错了,破坏了,那麽就把乐破坏了,心里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乐受」也是「苦」。就像痈疮,暂遇冷触似的,所以「乐受」也是「苦」。这个从无常上来观察「乐受」是「苦」,这是一个观察。
「苦受,苦苦故苦」:前面身念处,这就是受念处,观受是苦。『观身不淨』,身是个毒热痈,当然是不淨。这是『观受是苦』,「苦受」怎什麽是「苦」呢?「苦苦故苦」。本来就是苦了,又加上苦,你看不苦吗?这一个解释。在《俱舍论》上解释,这个苦生起是苦,继续存在的时候还是苦,等到破坏的时候就不苦了,就是生、住、灭,无论什麽事情,分这三个时期,生、住、灭。这个乐受,生时乐;住的时候也是乐;破坏了就不乐了,所以叫做「坏苦」。「苦受」呢?生时苦;住时也是苦,所以是两个苦,「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这是三受,就是三苦。三受有个「不苦受」,也「不」是「乐受」,这个是怎麽叫做「苦」呢?是「行苦故苦」。这个「行苦故苦」,什麽叫做「行」呢?这个「行」,迁流变化的,有漏法的迁流变化,不停止的在变化,不停止的在流动,叫做「行」。这个有漏法,诸行无常就是这个「行」。这个「行」,它就是苦,它是苦的原因,就是前面这句话,谓「如毒热痈,麤重所随故」,里面有很多的烦恼种子。这个烦恼种子各式各样,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很多很多,它随时它会出来「坏苦」,在「行苦」上会随时出来「坏苦」,随时也可能会出来「苦苦」,所以「行」也是「苦」。就是没有出来「坏苦」,也没有出来「苦苦」,他本身如毒热痈,里面蕴藏很多苦恼的动力,你说它这东西是好东西吗?所以它是「苦」,「行苦」。
这个印顺老法师在《成佛之道》上说了一个譬喻。说一个人坐了一条大船在海里头走,人在船里面睡觉,但是这个船就向那个礁,海里面那个石头山岸礁上撞上去,在还没撞上以前,你说这个里面的人苦不苦?是不是苦恼呢?虽然苦恼没有现前,也是还是很苦恼,也是很愚蠢,所以这「行苦」里面包括愚痴在裡面。
这个「乐受」,「坏苦」能令人生贪心。这个就是「乐受」令人生贪心、迷惑人,令人生贪心、生爱心。「苦受」,能令你生出来瞋心、愤怒、不平,我怎麽这麽倒楣呢?他们多快乐,我倒楣,感觉到不公平。这个「不苦不乐受」,令人愚痴,他还不知道这里面还是有问题的。但是「不苦不乐受」这个「行苦」,在「乐受」的时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时候也是有「行苦」。但是「乐受」的时候,有贪心;「苦受」的时候,会有瞋心。这个贪心、瞋心所扰乱,你不觉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没有乐受也没有苦受的时候,这个「不苦不乐受」的时候,这个「行苦」的相貌才现出来,所以佛在这个时候称之为「行苦」。实在的情形来说,「行苦」是通于「乐受」、通于「苦受」的,但是那个时候不明显,是这样子的。这是约佛说「举经说」,这个「受所摄」,是「依三苦辨」。「依三苦辨」这一段说完了。这底下第二段「依喜等辨」。第一科是「列」。
巳二、依喜等辨(分三科) 午一、列
复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
「复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如是等类;如经广说」:这都是薄伽梵说的。「复说」,佛前面说过那个三受是三苦,佛又说有三种,是什麽呢?「有有爱味喜」,这个乐受,这个喜受,这个喜乐的喜受。这个喜受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第一种是「有爱味」的「喜」,就是这个可喜的境界出现的时候,当然心里欢喜,欢喜里面有染着的爱,有味道,有乐的味道,这样的喜。这样的喜,当然就是我们欲界的人,我们欲界的人有这个欲烦恼,那麽有满意的境界,欲心就是感觉到满意,那是「有爱味喜」。
「有离爱味喜」,「离爱味喜」,那就是色界了,色界天。色界天这个我们看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来看。离喜妙乐地,三禅没有喜,所以「有离爱味喜」,就是初禅、和二禅。初禅、和二禅的人依世间道,依世间的修行方法,『厌下苦麤障、欣上淨妙离』用这世间的方法,离了欲,得到了初禅、得到了二禅,他们都是没有欲爱的,他们得到了三昧的时候,心里欢喜,这是「喜」。这个「有胜离爱味喜」,还有一种喜,就超过了这个「离爱味喜」,就是「胜」,超过这个「离爱味喜」这个是什麽呢?譬如说你得到初禅、你也得二禅,你有这个离欲的喜。「离爱味喜」,也就是离欲喜,但是你是佛教徒,你能修四念处,观察初禅、观察二禅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你这一观察就对这个禅里面的三昧乐,不执着了,所以又超过了那个「离爱味」的「喜」,就超过了,所以叫做「胜离爱味喜」。那这是佛教徒,应该是指三果圣人了。当然这个三果圣人还是在初禅、二禅的时候,若是到三禅就没有喜了,那就不能这麽说,就不符合了。
午二、指
如是等类,如经广说。
「如是等类」,这是午二,这是「指」。前面是「列」,「列」出来这个「喜」。这底下「如是等类,如经广说」,像经上里面说得很多。第三科,是「摄」。
午三、摄
应知堕二界摄。
应知前面这个三种喜,是属于「二界」,两个世界所摄的,不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怎麽说法呢?这个「有爱味喜」,第一个「有爱味喜」,当然这是我们欲界。「离爱味喜」,若说是色界天,欲界、和色界那麽这就是「二界」。欲界、色界是属于「二界」。「有胜离爱味喜」,这个人还是色界天,因为他在那个禅定里面,修四念住,就是「胜离爱味喜」还是色界,这样说就是欲界、和色界这「二界」,这是一个解释法。
另外一个说法,「有爱味喜」,和「有离爱味喜」都是色界。因为欲界也有色,欲界也是有色,那麽这个「胜离爱味喜」,那是圣人的世界叫做断界,就是无漏的世界。「堕二界摄」,就是色界、和断界这两个世界所摄,也可以这麽说,还有好多说法,我们不要说了那麽多了。那麽这是两个,巳一、「依三苦辨」。巳二、「依喜等辨」这两科说完了。
辰二、非受摄(分二科) 巳一、想受灭乐(分二科) 午一、标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这底下是第二科「非受摄」。前面是「受所摄」。这个「举经说」这里面分两科。一个是「受所摄」,一个是「非受所摄」。「受所摄」里面这一科己经讲完了。这底下说「非受摄」。「非受摄」,这可见这个里面就是複杂了一点。譬如说是我们欲界的人,各式各样的受都有,苦、乐、忧、喜、捨这五种受都有。初禅天的人,那就没有忧受,有喜受,有喜受有乐受;二禅天,没有苦受,把这个苦受放到二禅那里去,没有苦受,二禅才离苦受,没有忧受也没有苦受,就是有喜受有乐受,也是应该也有捨受;那麽到三禅天,苦、忧、喜都没有了,剩乐受和捨受;到四禅就是只有捨受,都还是受。
但是现在说,若是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得圣道了的人,他还是有受,说他是「胜离爱味喜」,还是有喜受的。这个说法,如果他入定的时候,这个初果就见到无为法了,他是见谛了。见谛,就是见到四谛,苦、集、灭、道四谛,但是最重要的是见到灭谛,才能得圣道,那麽灭谛是无受的。但是你到阿罗汉果才圆满,到三果灭尽定才能没有受,以前还是有受。就说是有无受,总而言之还没有圆满,所以这个地方还有这个问题。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这是「非受摄」分两科。第一科「想受灭」的快「乐」,就是灭尽定的快乐。第一个,是「标」。是佛「建立」,佛在无名字,离一切名相中,安立一个名相,叫做「想、受、灭乐」,这是在一切乐中最殊胜的,叫做第一乐,第一义谛的乐。我们这是「想、受、灭」,就是没有受的乐。有受的乐这是在三界内的;没有受的乐,那就是要灭尽定以上。当然这是得了三果以上的圣人他才能够,还是要俱解脱的人,三果以上俱解脱的人,他已经成就了非非想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成就了这个定,成就了定他想要休息,就把这个识灭掉它,和无想定不同。无想定,是有邪知邪见,这个不是有邪知邪见,那麽他想休息休息就把这个识灭掉他,在定里面把这个识灭掉。
这个识有所缘境的时候,就有识现行,有所缘境的时候,有种种的境界就有种种的心,有种种心就有种种境界。如果是不缘一切相,不缘一切境的时候,那麽心就不动了,心心所法就停下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入了灭尽定了。
午二、简
此依住乐,非谓受乐。
这是「简」别,「简」别这个时候,「想、受、灭」的「乐」是什麽乐呢?是「住乐」。就是他把心灭了,极寂静的境界安住不动,身体也不动,这个时候没有一切苦,离一切苦,那麽就叫做「乐」。「非谓受乐」,不是你有心识的时候,有感觉,感觉到乐,不是那样,和那受乐是不同的,是这样的意思。就是那个灭尽定现前的时候,安住在极寂静的境界里面。
这个时候在《入中论》的颂,《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宗喀巴大师有解释,实在入灭尽定,就是真如三昧,他这样讲,这样讲也应该是合乎道理的。当然这个就是和这个小乘佛法的解释不一样,这个说法不同,若十地菩萨要第六地,才能开始入灭尽定。所以「非谓受乐」,这是第一种乐,「想、受、灭乐」。「想、受、灭乐」是「非受摄」,这个「非受摄」的乐里面,还有第二「离贪等乐」。
巳二、离贪等乐(分二科) 午一、标列
又说有三种乐:谓离贪、离瞋、离痴等欲。
「又说有三种乐」,这就是这个了「离贪」等乐。「又说有三种」的「乐」,「谓离贪、离瞋、离痴」等乐。就是修行人要到阿罗汉的时候,他才能够究竟的远离了「贪」、远「离」了「瞋」、远「离」了「痴等」的「欲」。这个烦恼欲,它就到时候就要贪,不贪不行;到时候就要瞋,不瞋也不行。各式各样的烦恼出现的时候,就是都要出现,这叫做烦恼欲。现在没有这个欲了,不起贪、也不起瞋、也不起痴。
午二、明摄
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是故叫此乐,名为常乐,无漏界摄。
「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这是说明他属于是谁?谁能够「离贪、离瞋、离痴等欲」呢?就是这「三种乐,唯无漏界中」,那就是要阿罗汉以上,才能有这种乐。那麽这当然要有无分别的智慧,要有根本智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才能够有这种乐。
而这种乐里面没有贼了,这个得了四禅八定的人,不是佛教徒得了四禅八定的人,他那个心里面还有贼,还有神经病在里面。说现在不是了,「是故叫此乐,名为常乐」,没有贼的扰乱,所以那个乐是永久的,是不可破坏的,是无为的境界,所以「名为常乐」。「无漏界摄」,这是清淨圣人的世界所属,属于这个世界,而不是凡夫的境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