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5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56
天二、后二十五种(分二十五科) 地一、趣入
趣入者:谓得淨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
现在是第四大科成熟方便。一共有二十七种,前两种是总说的,这下面二十五种是别说的;分成二十五段,第一段是说趣入。
什麽叫做趣入呢?「谓得淨信增上力故」:这位佛教徒对于佛法僧有清淨的信心,而这个信心是有力量的,有强大的力量的原因,所以他就进步了。但是这里边分两种。
「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这个趣入分两种,第一种就是他还是在家,在家的佛教徒;「远离恶行」:他能够远离十种恶行,就是十不善业;「受持学处」:他能够接受佛法的戒律,能够安住淨戒,就是三皈五戒是所学处。「或趣非家」:或者这位佛教徒他离开了烦恼的家,到没有烦恼的地方来,到寺院里边来;「远离诸欲」:他是解脱了世间的欲;「受持学处」:也是学习戒,当然这是出家的戒了。这两种都叫做「趣入」,就是他能够有信心而能持戒。戒是修行的开始,修行的基础:名之为「入」。
地二、摄乐
摄乐者:谓依出离众苦行迹、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于佛善说法毘奈耶真实圣教深生爱乐。
这是第二科摄乐。「谓依出离众苦行迹」:这一位就是…前两种佛教徒他进一步地学习佛法。「依出离众苦」:这个「依」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当个学习讲,就是学习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他的目的是想要解脱生死大苦。「苦」是人的感觉,有乐受、有苦受、有不苦不乐受。这里说「出离众苦」,不但是出离苦恼的感觉,这个乐受、不苦不乐受也都在内。乐受也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苦,想从这里面解脱出来,那这就是愿的意思,他有这样的愿望,有出离的愿望。「出离众苦」就是苦果和苦因,就是苦谛、集谛;要修学道谛才能从众苦里面解脱出来,解脱出来就是灭谛了。所以这两个属于行,灭谛和道谛,一个行因、一个行果。这样说呢,他有愿、他还有行,这样说,他就是修四念处了。
「迹」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人从这里走过了以后,有他脚的迹,走过了的痕迹。就是这样的苦集灭道,是佛菩萨的经验之谈,所以叫做迹。这个「摄乐」这样看呢,就是这个人学习苦集灭道四谛,发愿出离生死大苦,开始学习禅,开始修学四念处了。
「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前边是修学圣道,这下面这一句话还是说持戒。他能够学习佛的戒法。「远离欲乐」、远离「自苦」:也不执着欲乐、也不一定非要修苦行不可,就是修学中道。修学中道也就是四念住,也就是八正道。这两边的行迹,远离苦乐这两边,这样地用功修行。
「于佛善说法毘奈耶真实圣教深生爱乐」:这位佛教徒,由于自己不断地深入地学习佛法,他开始修学四念处,远离苦乐两边;对于佛所说的法和律,就是真实的圣教,「深生爱乐」:深深地生欢喜心。生欢喜心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于佛法有欢喜心,这是一;第二是经过自己努力修学四念处,使令自己进步了,所以对佛的真实圣教,深生爱乐。如果你真能够修四念处,就是修止观,使令自己的烦恼逐渐地轻微,智慧增长,自然是对佛法深生爱乐。「于佛善说法毘奈耶真实」的「圣教」:这是真实能解脱苦、真实能得涅槃,不是虚妄的,所以叫做「真实圣教」。不像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虚妄的,你认为那是很快乐的,实在是令人苦恼,所以都是虚妄。佛法中令人得涅槃,这是真实不虚的。「真实圣教深生爱乐」。
《披寻记》一二四六页:
谓依出离众苦行迹等者:此中二种行迹,谓即四种圣谛及与无罪欢喜处戒,如次配释应知。
「谓依」止「出离众苦行迹等者:此中」是「两种行迹,谓即四种圣谛及与无罪欢喜处戒,如次配释应知」。两种行迹:就是四种圣谛,这是一种行迹;第二种就是无罪,就是你这样子学习没有过失,令你心里面生欢喜;没有过失,心情就是欢喜;就是「处于戒」,你把你的身口意安住在戒里边,你心情会「欢喜」,这是一种行迹。这两种行迹。
这里边呢,前边第一个是趣入,两种佛教徒,一个是在家、一个是出家。第二摄乐,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同样是有这两种行迹,学习四圣谛;学习四圣谛,就是修学四念处了,就是这样子。
「及依远离欲乐」、离「自苦」:也不是非要自己修苦行、也不是非要是特别的有欲乐,对这两方面都远离,他内心里面就是修这个禅。就是前面这两位佛教徒,在摄乐这个阶段是进一步地用功修行了。
地三、初发处
初发处者:谓即最初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于能成办真实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而创趣入:名初发处。
这是第三科初发处。什麽叫做初发处呢?「谓即最初于可厌法,深生厌离」:就是最初发出离心的时候,皈依三宝、发出离心时候。「于可厌法」:就是于这个色受想行识、于眼耳鼻舌身意、于三界,都是苦,这是可厌恶的。「深生厌离」:深深地生出来厌离心。当然,对于苦恼的事情,谁欢喜啊?谁都是厌离!现在这里说「深生厌离」,就是指对于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知道他是苦,深生厌离。那当然这是一种智慧的行为。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对于自己修学四念处、修学禅、修学止观,「能成办的真实理义」:那就是无漏的戒定慧、和诸法寂灭相、涅槃,这是真实的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真实地明白它有殊胜的功德。这个真实地了知有胜功德,也是像刚才说的,一个是从文字上的学习,明白这件事;一个是从自己止观里面明白这件事。
「而创趣入:名初发处」:这个「创」是开始,开始入于无漏的戒定慧里边、开始入于诸法寂灭相、诸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这个地方。那麽这个叫初发心得圣道、得无生法忍的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叫做初发处。
《披寻记》一二四六页: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等者:趣证三菩提果,名能成办真实理义。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故发正愿勐利趣入。于此处所最初发心,名初发处。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等者:趣证三菩提果,名能成办真实理义」。「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进步到什麽地方了呢?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证」悟了「三菩提」的「果」;中国话就是「正觉」。就是初得无生法忍、初开始成就无分别智、后得智这个果,叫做「能成办真实理义」。你有无分别智,就证悟了如如理了。
「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于彼所证」,你修止观得无生法忍了,你对「于」你「所证」悟的这个寂灭相;「及得」证寂灭相的「方便」:就是无漏的戒定慧,也就是止观、也就是四念处、也就是八正道、也就是六波罗蜜了。「如实了知有胜功德」:它是有殊胜的功德的。如果常常地作思惟,常会感觉到这个善法于我们有恩!我们修习多少善法,使令我们在人间遇见佛法,能修学戒定慧、能到涅槃那里去,这些善法对我们有恩,那就叫做真实功德。「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
「故发正愿勐利趣入」:因为知道善法的恩德,所以这个勇勐心就来了。「故发正愿」,所以就建立了这个菩提愿。「勐利」地「趣入」,就是特别地勇勐、向前进,努力地修学四念处、努力地修学佛法,而不会说我不想学了,他不会有这种意思。
「于此处所最初发心,名初发处」:就是在无漏的戒定慧、佛所善说的法、毘奈耶真实圣教这里深生爱乐,「于此处所最初发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当然是包括证悟第一义谛的时候叫做发心。「名初发处」。下面第四科非初发处。
地四、非初发处
非初发处者:谓已趣入补特伽罗,现成熟时,常不捨离诸佛菩萨;诸明了处转转明了。由此成熟,转转增进。
这个「非初发处」怎麽讲呢?「谓已趣入补特伽罗」:就是说那位已得无生法忍、趣入第一义谛的那位菩萨;「现成熟时」:他现在就已经成熟了,就是得悟第一义谛了,得入初欢喜地了,得无生法忍了,这个人,这个时候。「常不捨离诸佛菩萨」:他这个人是「常」,不是暂时的,他「不捨离诸佛菩萨」,总是愿意亲近佛;如果是他有神通的话,他要到十方世界去见佛,见佛闻法,与诸大菩萨共为伴侣,共为同学,「常不捨离诸佛菩萨」。
所以这上面说的这一段文的意思,是说已经得入圣道的菩萨,他愿意不捨离诸佛菩萨。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这个,他一入定,「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就是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那这就是见佛;但这是法身佛。他有这个能力呢,自然也能见这个应身佛,应化身的佛。他这个禅定的力量够,他也可能会到佛的世界去;这个身体多数是没动,但是他心里面已经到十方世界去见佛了。这叫做「常不捨离诸佛菩萨」。只有这个愚痴的凡夫,不愿意求生佛世界,还愿意在这个地方住,还愿意在这个苦恼的地方住。
「诸明了处转转明了」:当然这是五明。五明里边就是内明,看这个经论上的意思,得无生法忍以后,应该是广学佛法、也广学一切世间法。在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也分两种情形,一个是广学佛法、也广学世间法;一种是只是学习佛法,世间法暂时不学。得无生法忍以后,是遍学一切法。所以,「诸明了处转转明了」:就是很多的这些智慧境界,就是五明,都是所学习的地方,都是开发智慧的地方。因为得入圣道以后,又有禅定的功夫,他学习一切法的能力特别强,学习的能力特别强,和凡夫不同了,所以「转转明了」,以前也明了多少,但是现在展转地、深入地明了,明了得更深刻了。
「由此成熟转转增进」:就是这样子,最初得入无生法忍之后,就是得入初欢喜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就是展转地进步,深入地成就一切功德,所以叫做「非初发处」。就是由初发处进步到二地、三地、四地去了,所以非初发处;不是初发心的那个境界,就是更进步了。
《披寻记》一二四六页:
现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谓已成熟。现能趣入正性离生,名现成熟。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七页)。是即菩萨最初证得极欢喜住。住此位中,引发大愿,随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由是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淨。义如〈住品〉中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二页)。此所说义,准彼应释。言诸明了处者,谓即五种明处应知。
「现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谓已成熟。」这上面说是现成熟,实在是已经成熟了,因为已得无生法忍了。「现能趣入正性离生」:他现在就能够进步到「正性」,正性就是法性;入到诸法寂灭相这里,就是远离一切苦恼,叫做「离生」。「名现成熟。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七页)。是即菩萨最初证得极欢喜住」:这个明白一点说,就是这位菩萨最初开始证入到十地里面的那个第一地极欢喜住,到这个境界。
「住此位中,引发大愿」:安住在这个初欢喜地,极欢喜地这里,能够建立大愿,建立十种大愿;这是和凡夫发菩提心不同了,这是离一切相发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境界。「随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随于一切在所生处」,随他不管是在什麽地方,「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他常是不远离佛、不远离这些大菩萨,总是亲近诸佛,亲近无量诸佛。「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和「诸」位大「菩萨常」是「同一」法「味」,当然主要是第一义谛,彼此是无差别相的。有「意乐」、也有「加行」:有内心的境界,这个内心的清淨「意乐」的境界,也表现出来普度众生的这种功德,所以叫做「加行」。
「由是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淨」:由于他不离佛、不离诸菩萨,常有清淨增上的意乐,又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由」此「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淨」:就是又进步了,智慧也增长,所以叫明淨,「转复明淨」。「义如〈住品〉中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二页)。此所说义,准彼应释」:这里面说「常不捨离诸佛菩萨,诸明了处转转明了」等。就「准彼应释」,准彼四十七卷二十二页所说的解释。
「言诸明了处者,谓即五种明处应知」,就是五种明处。
地五、远清淨
远清淨者:谓由懈怠、或由违缘,经极长时、或经多生、或经多劫,方能清淨。
前边这个说的是按照那个精进勇勐的菩萨说的,但是不全是这种人,也有懈怠的,所以叫做「远清淨者」。「谓由懈怠」:就是他相信了佛法,受持学处,或者在家菩萨,或者出家菩萨;这个时候呢,他懈怠,他不精进。「或由违缘」:或者他自己也是精进用功,但是有不顺于道的、不顺于圣道的障碍因缘,他不能坚持。所以「经极长时」:经过极长远的时间,「或」者是「经」过了很「多生」,「或经多劫,方能清淨」:他才能够得无生法忍,他才能清淨。
这就是…或者由自己,你不能怨别人,就是自己懈怠而这样子;或者是不算懈怠,但是有违缘,于是乎搞错了,有了罪过了。这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无生法忍,那麽这叫做「远清淨」。
地六、近清淨地
近清淨地者:当知一切与此相违。
就是和前面远清淨相违。他不懈怠,他精进,他也没有遇见障碍的因缘;就是遇见了障碍的因缘,障不能障!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不是很久他就得圣道了。
《披寻记》一二四七页:
远清淨者等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名不清淨。从淨胜意乐地以上,所有一切增上意乐,方名清淨。义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此说清淨,义应准知。
「远清淨者等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名不清淨」:这个胜解行地的时候,就是资粮位、加行位这二个位次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的增上意乐;你说你发道心,但是没有得无生法忍的时候都不清淨,「名不清淨」。「从淨胜意乐地以上」:淨胜意乐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所有一切增上」的「意乐,方名清淨」。那个时候你无漏的戒定慧出来了、无漏的根本智、后得智出来了,所以才名清淨。「义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此说清淨,义应准知」。
地七、加行
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勐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
这个「加行者」:就是努力修行的人。「谓为获得自胜义利」:意思是说,这位修行人,这位菩萨为了成就自家的圣道,就是无漏的戒定慧的成就。「勐利」的「乐欲为所依故」:他这个愿,他愿得无生法忍的这个愿,非常得勇勐,非常得有力量;「为所依故」:以此为一个依止处。譬如说这个人哪,吃饭,你吃饱了你这个体力就强,然后你才能有所作,你才能做事情。现在这「勐利乐欲为所依故」,就是「谓为获得自胜义利」,这就是愿,我想要得无生法忍。「勐利乐欲为所依故」,你愿得无生法忍这个愿,是特别得勇勐,然后你才能够努力地修学圣道。所以这个愿为行的所依处;由愿导行。所以,「勐利乐欲为所依故」。
「或怖当来堕诸恶趣。」前面是说想要得圣道,「勐利乐欲为所依」。这下面第二句话呢,或者这位修行人他感觉自己没得圣道,这烦恼贼还在心里面,在心里面活动,心里面就恐怖,有可能会到三恶道去啊!就是有这个恐怖。
「或怖现法他所讥毁」:因为在自己用功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这个心不是听招呼!心里面有烦恼贼,我不知道什麽时候这烦恼贼就活动出来了,那就被人看见了;被人看见了,就有人讥嫌自己了,所以害怕「现法他所讥毁」。害怕自己有污点,为他人所讥毁、为天神所讥毁、为鬼神所讥毁、为四众的有志同梵行的人所讥毁故。
「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或者是为获得自胜义利,「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就是精进地要护持,持戒清淨。
「无间所作、殷重所作。」「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是戒,这个「无间所做,殷重所做」就是定慧,就是修奢摩他和毘钵舍那,就是努力地修止观了。前面是为得圣道,这后面就是怕到三恶道去,有三恶道的恐怖。「或怖现法他所讥毁」,就是恶名畏,怕名誉不好。「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就是无间、殷重地修学止观;这叫做加行。前面是愿,「为获得自胜义利」这是愿,要有这样的愿,而这个愿是特别勇勐的。然后,或者害怕到三恶道,三恶道的怖,恶名怖,所以「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这是加行。
地八、意乐
意乐者: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于佛善说法毘奈耶不可引夺;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信有功德为所依故;于三宝所、及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
这是第八,说意乐,什麽叫做意乐呢?「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就是前边无间所作、殷重所作。于「诸法」:实在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蕴、处、界诸法。「正观察」的时候,就是遵循佛的圣教,所以叫做正观察。遵循佛的圣教去修止观;修止观的时候,心里面安住不动名之为「忍」。这句话就是前面那个无间所作、殷重所作。「为所依故」:为所依止故。
「于佛善说法毘奈耶不可引夺」:对于佛所善说的法和律所建立的信心,是不可引夺;其他的力量不可以动摇他的。「于他所证深生信解」:对于佛菩萨所证悟的第一义谛、无量功德、定慧力庄严的事情,深深地生起信解心。「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佛证悟了诸法如,乃至一切的阿罗汉、辟支佛、大菩萨,都是诸法如,「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深生信解」。
「信有功德为所依故」:相信佛说的法、毘奈耶,如法地学习、修习止观是有功德的。你有这样的信心「为所依故」。「于三宝所、及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地方,「及于获得自义利」:说是我现在还没得圣道,但是我相信我能得圣道!这样的信,深信无动,不动摇,自己有这个信心。有些人呢,倒是用功修行,用功修行,但是不愿意学习,这实在是个问题,你对于教义方面学习得深刻了,就会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会有这样的反应。如果说不,你对于圣教不愿意学习,就是愿意多静坐,你这个信心没有!你不会成就这个信心,你不能够「深信无动」!你不能,不能的。就像这个匠人做一个书桌,他这个尺寸量好了,照着做出来,一合就是了,这个桌子就出来了。你学习圣教的教义,也同样有这种感觉,也会有这个感觉,深信无动;「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会有这种感觉,就会有这个感觉。如果说你不欢喜学,你对于教义似懂不懂的,你就是光是静坐不行,你没有这个力量,这个力量不出来的。这还是说他不愿意学习教义,但是多静坐,他就不及格了啊!如果又不静坐的人,那就不要说了,更不行了!因为你不能调心就更不行。
地九、财摄受
财摄受者: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一切饮食等物。
这是第九科财摄受。财摄受就是用财来引导人修学圣道。「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所缺「乏」:他的生活困难,那麽这位菩萨,就「施与一切饮食等物」,就是布施给他。
《披寻记》一二四七页:
谓于一切饮食等物者:此中等言,等取所馀诸资生具。〈施品〉中说:菩萨遂求施有八种相,其事应知。(陵本三十九卷十七页)。
「谓于一切饮食等物者:此中等言,等取所馀诸资生具」:饮食,还有其他的衣服、卧具、住处,这些所馀的资生之具。「施品中说:菩萨遂求施」,有八种不同,「有八种相,其事应知。(陵本三十九卷十七页)」那里有说。这个是菩萨自己能用功修行,同时也能够照顾他人,有财的布施。
或于随顺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随顺饮食等物。
「或」者是「随顺饮食等物有匮乏」:就是不是饮食,但是随顺饮食这些东西有匮乏,「施与随顺饮食等物」,也这样布施。
《披寻记》一二四七页:
或于随顺饮食等物者:谓财宝等应知。
这是随顺饮食等物。
地十、法摄受
法摄受者:谓或宣说正法,施诸有情;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
「法摄受者:谓或宣说正法,施诸有情」,这位菩萨用法来摄受人,什麽叫做「法摄受」呢?「谓或宣说正法」:宣说十二部经,十二分教;「施诸有情」:就是布施给众生,开导他们。「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前边这个「正法」,法中也有义,就是应该说是经律论;下边「开显正义」:就不是经论,就是他自己随意地开示,立一个题目,这样讲解佛法,「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
地十一、神通引摄
神通引摄者:谓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或为有情意乐清淨、或为有情加行清淨,增上力故,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欲令有情见已闻已,于佛圣教,或当获得意乐清淨、或当修行无倒加行。彼诸有情,由此神变引摄心故;或有获得意乐清淨、或有修行无倒加行。
「神通引摄者。」这是第十一科神通引摄。「谓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就是这位菩萨他有神通,他得到了四禅八定;得了四禅八定之后又修神通,有成就了。他是用慈悲心「哀愍有情」的苦恼。「或为有情意乐清淨、或为有情加行清淨,增上力故」:他有了神通,他为了有情的内心的清淨。这个「意乐清淨」,就是内心的清淨;内心的清淨其中主要是什麽呢?主要是你的动机,你的意愿清淨,叫做「意乐清淨」。「或为有情加行清淨」:或者为求众生的行动,做出来的事情,对人有利益。「增上力故」:就是你有神通,你想要现神通,你现神通的动机是什麽呢?就是「为有情意乐清淨」、「为有情加行清淨」,你这个动机有这样的力量。「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就表现出来各式各样的神通变化。「欲令有情见已闻已」:你内心里面的想法,就是希望,「欲令有情」见到你的神通、或听说你有神通,「于佛圣教或当获得意乐清淨」:就是那个有情对于佛法或者能得到意乐清淨、或者能够修行无倒的加行;你这个神通是这样作用的。
「彼诸有情,由此神变引摄心故;或有获得意乐清淨,或有修行无倒加行。」「彼诸有情,由此神变」:由于你现的神变,「引摄」他「心」:就是引导他,影响他的内心的思想。「或有获得意乐清淨」:他做什麽功德的时候,他内心的动机是清淨的,没有污染,不是为自己。「或有修行无倒加行」:听说你现了神通,他就,啊,大菩萨大慈悲,有广大神通,他也就努力地修行,不会修外道的苦行了;「或有修行无倒」的「加行」。
《披寻记》一二四八页:
或为有情意乐清淨等者:此中意乐、加行,如前已说,应准彼释。
前面已经解释过,「意乐」和「加行」有什麽不同。
地十二、宣说正法
宣说正法者:谓于获得自胜义利,若无堪能为说正法,伴助令彼发生正行;若有堪能为说正法,随顺令彼速证通慧。
这是第十二科宣说正法。「谓于获得自胜义利」:谓这个人为了获得自家的圣道,想要得无生法忍、想要成就无漏的戒定慧。「若无堪能为说正法」:假设这个时候菩萨没有能力为他宣说正法,令他得到圣道、令他成就圣道。就是,成就圣道先要学习佛法,但是这个时候没有这种能力为他宣说如来的正法。那这样子呢,修学圣道的因缘不具足了,怎麽办呢?「伴助令彼发生正行」:那麽这个菩萨就和他作伴,就帮助他「发生正行」,帮助他修学圣道。这看出来,菩萨也不会、菩萨也不能为人说正法,但是他也懂得多少,那麽他就和那个人为伴,做个同行善知识,「令彼发生正行」。
「若有堪能为说正法,随顺令彼速证通慧」:若是有一个众生有这种能力,能为众生宣说正法;这样子,那个人请那个人说法的时候,菩萨应该「随顺令彼速证通慧」,菩萨就随顺那个人所说的正法,和这个众生共同地修学圣道,使令这个众生很迅速地能得到通慧。这个「通」就是「慧」,无障碍的大智慧。或者是令他同时也得到神通。
地十三、隐密说法
隐密说法者:谓于婴儿智慧有情,隐覆广大甚深义法,为说麤浅易可悟入易为方便趣入处法。
这是第十三科隐密说法者。「谓于婴儿智慧有情」:谓这个人的智慧就像个婴儿似的,他那个智慧不大,和婴儿相似。「隐覆广大甚深义法」:这个众生的智慧不够,就把广大甚深的教义隐覆起来,就不宣说这样的佛法。「为说麤浅易可悟入」:就为他宣说麤浅的,不是很深奥的;「易可悟入」:很容易明白的;「易为方便」:就是容易这样做,容易修行;「趣入诸法」:为他宣说这样趣入到佛法的胜义里面的境界;就是容易明白的佛法,为他讲解,讲解容易明白的佛法。
地十四、显了说法
显了说法者:谓于广大智慧有情,已善悟入圣教理者,为其开示广大甚深道理处法。
「显了说法者。」这是第十四科显了说法者。「谓于广大智慧有情」:就是这个众生的智慧广大。「已善悟入圣教理者」:这个众生已能够悟入圣教的道理的人。那麽这个时候为他说法怎麽说呢?「为其开示广大甚深道理处法」:就为他宣扬这样的很广大、又甚深的道理,为他这样宣说佛法;那当然这就是三自性了,这样子说。
地十五、下品加行
下品加行者:谓若远离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
「下品加行者。」这是第十五科下品加行者。「谓若远离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什麽叫做下品加行呢?「谓若远离无间加行」:就是不能够不间断地用功,就是他用功的时后是有间断的,那就是有间的加行。「及殷重加行」:这个「殷重」就是很详细、很深刻地这种用功,叫做殷重加行。现在下品加行,就是也不是无间加行、也不是殷重加行,这个人那就叫做下品加行。
地十六、中品加行
中品加行者:谓或远离无间加行,或复远离殷重加行。于二加行,随阙一种。
「中品加行者:谓或远离无间加行」:或者这个众生,他不能长时期地精进,他不能。「或复远离殷重加行」:或者是他也能够长时期用功,但是不是那麽周备,不是很周密的,不是那麽「殷重」的「加行」。「于二加行,随阙一种」:这两种加行,一个「无间」、一个「殷重」,随你缺少哪一种,那就叫做中品加行。
地十七、上品加行
上品加行者:谓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应。
「上品加行者。」这是第十七科上品加行。「谓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应」:这两种加行,他都能作、能用功,「二俱相应」。
地十八、听闻
听闻者:谓于佛语深生信解,精勤听闻、受持、读诵契经等法。
「听闻者。」这是第十八科听闻者。「谓于佛语深生信解,精勤听闻、受持、读诵契经等法。」就是这个众生,这个佛教徒对于佛法,他的信心很深刻,「精勤」地「听闻」佛法,「受持、读诵」:他还能「受持」经文的义理,还能「读诵」它的文句,「受持、读诵、契经等法」,受持、读诵毘奈耶,受持、读诵阿毘达磨,经律论的佛法,也就是学习了。
地十九、思惟
思惟者:谓居远离,乐思惟法,推度其义,解了决定。
「思惟者。」这是第十九科思惟。什麽叫做「思惟」?前面是说闻法。「思惟者:谓居远离,乐思惟法」:就是这个众生,这位佛教徒,就是远离喧闹的地方,到寂静处去,欢喜思惟佛法的深义。「推度其义,解了决定」:这个「推度」就是用已经明白的,推度那个不明白的,令不明白也成为明白了,这叫做「推度其义」。「解了决定」:解了佛法,一点儿没有疑问了,没有犹豫不决。
《披寻记》一二四八页:
解了决定者:〈摄异门分〉说: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近解了者,求已决定。
「解了决定者:〈摄异门分〉说: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这些所知事的蕴、界、处,就是五蕴;「作意」:就是心里面注意、去思惟,能使令有所明了,所以叫「作意发悟」。「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这个「等解了」这个「等」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次第。像那个台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前进,就是有浅有深,分成几个步骤地向前进,叫做等解了。「既发悟已」:就是头一个,「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这个,「既发悟已」。「方便寻求」:继续地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来寻求这个深义。「近解了者,求已决定」:什麽叫做「近解了」呢?就是对那个第一义谛靠近了,你能够「求已决定」,你寻求以后,心里面就决定,喔,是这样子,再不动摇了。这是思惟,下面是修习。
地二十、修习
修习者:谓于止举捨相,正审观察为先,深心欣乐修止举捨。
这是说「修习」。「听闻」是闻,「思惟」是思,现在说「修」。
「谓于止举捨相正审观察」:这个「止举捨相」,就是修奢摩他,修「止」的意思。心里面这个时候,有很多的妄想,使令心里面不寂静,所以要「止」,就是要把心这个动乱把它停下来,叫做「止」。「举」:就是心里面不十分明了,好像要惛沉,也好像要打瞌睡的时候,这时候应该「举」,把这个精神提起来;这也要修一种法,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经、念咒、修这个六随念,怎麽怎麽的,这个时候叫做「举」。「捨」:这个「捨」是什麽呢?就是心里面这个时候,明静而住,很相应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去搞它,你不要再去「止」,再去「举」,不用,就叫「捨」。有止相、有举相、有捨相。
「正审观察」:这个「止举捨」是你把这个动乱的心叫它寂静住了,然后还要正审观察诸法实相。「为先」:就是你先要有这样的意愿,你有这样的行动。「深心欣乐修止举捨」:你特别欢喜修止、修举、修捨。
地二十一、摄受(分二科) 玄一、与作依止
摄受者:谓无染心,以亲教师及轨范师道理方便,无有颠倒与作依止。
「摄受者。」这是第二十一科摄受。摄受是什麽意思呢?「谓无染心,以亲教师及轨范师道理方便,无有颠倒与作依止。」这个「摄受」:实在就是引导他,引导他在佛法里边用功有进步,叫做「摄受」。
「谓无染心」:你这位菩萨,去引导那个众生在佛法里面用功,第一个注意的地方,你本心不要有染污心,说是我引导他给我做徒弟,不要抢人徒弟!「无」有「染心」。「以亲教师及轨范师道理方便」,这的确是这个意思,就是希望他做徒弟,我给他做「亲教师」。「亲教师」就是和尚。「及轨范师」:或者给他做「轨范师」,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这是「轨范师」。就是以亲教师的「道理方便」、或者轨范师的「道理方便」,「无有颠倒与作依止」:不违背佛法、与佛法相应,就是没有颠倒。如果你不是为了成就对方的圣道,你没有这种意愿,就是其他的一些杂事,那就是颠倒了!现在是没有颠倒,自己愿意以亲教师的身份、或者轨范师的身份,用这样的道理为方便,「与作依止」:给他做一个圣道的依止处;你为他做亲教师、为他做轨范师,他就可以得圣道,这叫做「与作依止」。这是说「摄受」,摄受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科「与作依止」,下面第二科是「起供事行」。
玄二、起供事行
又即于彼发起种种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生具行,除遣忧愁及恶作行,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事行。
你收他做徒弟了,那不能白做师父的,还要「于彼发起种种」各「别」的事情,「供」给他的「事」情,这些行动。什麽呢?「谓看病行」:他若有病,你要照顾他的;你给他做师父,徒弟有病要照顾他,「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还要负责他的衣服、「饮食、诸坐卧具」,要供给他这些事情;但是是要合法的,合法的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所需要的「医药」;还有「资生具」:饮食、衣服这一切都是资生具。「资生具行」。
「除遣忧愁及恶作行」:就是他若有什麽失意的事情,心里面有忧愁,你要负责给他排遣,排遣他内心的忧愁。「及恶作行」:这个「恶作」就是后悔了,做错了事心里面后悔,叫做「恶作」。你要去做这个给他排遣「忧愁」之行,要给他排遣「恶作」之行,做这个事。
「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就是他心里面这个时候有烦恼,有贪、瞋、痴的烦恼;「随烦恼行」:就是轻微的烦恼,惛沉、掉举这些是随烦恼行。那这样能除烦恼,就是得要修四念处,才能除烦恼,不然不能除烦恼。前面的衣服、饮食这生活的问题解决了,剩下来的就是思想的问题,就是要除遣烦恼。「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事情」:前面这一段文所说的话,就是你要「摄受」他,你要做这些事情的。
《披寻记》一二四八页:
除遣愁忧及恶作行等者:〈戒品〉中说: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乃至广说(陵本四十卷十页)。又说:为贪欲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贪欲缠苦。如是若为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苦。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乃至广说(陵本四十卷八页)。此中除遣忧愁,及与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准彼应释。言恶作者,谓由毁犯淨戒因缘,即便生起五种恶作。亦由五相能正除遣。一一差别,皆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九页)。此说除遣恶作,应可准知。
「除遣愁忧及恶作行等者:〈戒品〉中说」:这个〈菩萨地〉里面有个〈戒品〉,〈戒品〉里头说:「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这个菩萨对于有情正在衰恼的时候,这些人;「能善开解」:他忧愁的时候,你要开解他令他不忧愁,「令离愁忧」。「乃至广说」:就是这些「及恶作行,除遣烦恼随烦恼行」等。「陵本四十卷十页」那里有说。
「又说为贪欲缠所苦有情」:他内心里面想要发财,这是贪欲缠所苦的有情。「开解令离贪欲缠苦」:因为心里面有所求而不能得是很苦的。现在这位菩萨要解除他这个苦。「如是若为瞋恚、惛沉…」,这是五盖:瞋恚,「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还有「疑缠所苦」的「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苦」。
「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乃至广说」:这个欲寻思缠和贪欲缠实在是一样的意思,一样意思但是有点差别;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个意思有点相同。就是你的第六识和前五识同时起烦恼,这是一个境界;一个是前五识不动,你的第六意识在那里胡思乱想,这是又一种烦恼。现在这里说的「贪欲缠苦」,又说到「欲寻思缠」,也就是这样意思。「欲寻思缠」:那当然这就是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同时活动,叫做「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乃至广说」: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准彼应释」:准陵本四十卷八页里说的。
「言恶作者,谓由毁犯淨戒因缘,即便生起五种恶作。」这个「恶作」是什麽意思呢?「谓由毁犯淨戒因缘」:就是所受的淨戒毁犯了。「即便生起五种恶作」,生起五种的后悔。「亦由五相能正除遣」:由五种相貌,就是五个方法能除遣你这个恶作。「一一差别,皆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九页)」,那里有讲这件事。「此说除遣恶作,应可准知」,就是按照九十九卷说的那样子除遣。
地二十二、降伏(分二科) 玄一、标列
降伏者:谓深防护自身杂染,于毁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谏诲;若犯中品,慈心诃罚;若犯上品,慈心驱摈。
这底下说「降伏」,分两科,第一科「标列」。「谓深防护自身杂染」:就是深刻地防止、保护我身体的杂染;身语意三业都要保护。现在说「深防护」,就是非常得强烈,这个持戒的清淨心非常得有力量。
「于毁犯者」:假设这个众生,这个有情,他犯了戒;「若犯下品」:假设他是违犯是下品性质的;下品的性质从菩萨戒上看,就是无知,我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戒的,他不是有意犯,他是不知道,违犯,那就是下品。
「慈心谏诲」:你菩萨若看见遇见这样的众生,你要发慈悲心、发饶益心,利益他人的意思;要「谏诲」,要谏正他,要教诲他,再不可以犯了。
「若犯中品」:中品的毁犯淨戒,就是有烦恼了,不是无知;就是烦恼来了,不能调伏,随着烦恼去了,这样犯戒是属于中品。「慈心诃罚」:菩萨遇见这样的情形,也要有慈悲心,来诃斥他、来处罚他,不只是教导教导就可以,这就是重了一点。
「若犯上品,慈心驱摈」:这个上品犯戒,就是不恭敬戒法,对于戒法有轻视的意思,其实就是轻视佛了!这样的心情犯了戒,这就是严重了。「慈心驱摈」,你要发慈悲心,要把这个众生驱逐出僧团,要这样做法。
玄二、料简(分二科) 黄一、谏诲诃罚
当知此中谏诲诃罚,令彼及馀利益安乐。
这下面第二科就是料简;前面是标列,这是料简,料简实在就是再加以解释一下。分两科,第一科是谏诲诃罚。「令彼」,你若诃斥他、处罚他,使令他还有其他的人就能得利益安乐。你若处罚他,不要再这样做,远离一切过失,那就是「利益」。「安乐」呢,没有过失心情就安乐,就安乐。这是「及馀利益安乐」。亦令他本人得到利益安乐,同时也令其他没有违犯的人知道这件事,也会得到利益安乐。
黄二、驱摈(分二科) 宇一、标差别
驱摈一种,若重摄受,令彼及馀利益安乐。若驱摈已不重摄受,但令其馀利益安乐。
「驱摈」:就是用轻慢心犯了戒,这是严重的;或者是犯了他胜处。那麽这一种情形,那就是这样子了,就是驱摈,就是把他驱逐出僧团,这是一种,是这样。
「若重摄受,令彼及馀利益安乐」:若重摄受,如果他肯忏悔呢,还可以引导他回到佛法来,回到僧团来的,重摄受。「令彼及馀利益安乐」:使令他再到佛法里面来得到利益安乐,也使令其他的众生得到利益安乐。「若驱摈已不重摄受」:把他驱除出去这个团体以后,再不摄受他了。「但令其馀利益安乐」:这样子,你驱摈他呢,只是令其他的同梵行者得到利益安乐。这是标差别,下面第二科随难释。
宇二、随难释
何以故?馀若见彼毁犯因缘,既被驱摈,便自防护,不起毁犯故。
「何以故」?什麽原因呢?「馀若见彼毁犯因缘,既被驱摈」:其他的人若看见这位有情他毁犯了淨戒的因缘;「既被驱摈」:既然是被这位菩萨,这个僧的住持,是亲教师或者阿闍黎,就驱摈了;「便自防护,不起毁犯」:那其他的人一看这样子,自己也防护,不要破戒,安住淨戒,不起毁犯,所以也就得到利益安乐了。
地二十三、自成熟(分二科) 玄一、自正修行
自成熟者:谓自宣说随顺正法,令诸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如自所说,亦自修行法随法行,令诸有情同分随转。
「自成熟者。」这第二十三,自成熟;分两科,第一科自正修行。
「自成熟者:谓自宣说随顺正法,令诸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谓自宣说」:谓这位菩萨他自己宣说佛所说的正法;他宣说的时候,随顺佛所说的正法,他不自作聪明,「随顺正法」。「令诸有情出不善处」:为什麽为众生宣说正法呢?使令有情从不善的地方解脱出来。「安立善处」:就生活在好的地方,合乎法律的地方,「安立善处」。
「如自所说,亦自修行法随法行」:如自己为人宣说的正法,自己也这样用功修行,「法随法行」。「令诸有情同分随转」:令其他的有情,也和你一样地这样修法随法行。
玄二、遮他讥毁
勿使他人作如是说:汝自不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云何于他教授、谏举、为作忆念?他应于汝教授、谏举、为作忆念。
「勿使他人作如是说。」前面是自正修行,这下面第二科遮他讥毁。「勿使他人」:不要使令别的人作这样的说话:「汝自不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你自己都不能够从那个不善的地方解脱出来,然后安立那个善处,在合法的地方。「云何于他教授、谏举」:那你自己这样煳涂,不能出不善处,你怎麽能对其他的人「教授」他、「谏举」他、「为作忆念」呢?或「他应于汝教授、谏举、为作忆念」呢?这个「为作忆念」:忘记了!忘记了,你帮助他想起来,在什麽地方、什麽时间作过什麽功德;什麽地方、什麽时间犯了戒,帮助他想起来,「为作忆念」。
「云何于他教授、谏举、为作忆念,他应于汝教授、谏举、为作忆念」:你自己都不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你怎麽能于他教授、谏举呢?为他人为作忆念呢?他应于汝教授、谏举、为作忆念,你自己煳煳涂涂的,别人应该对你这样子嘛!这样意思。所以你自己若不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不能教导别人了。
《披寻记》一二四九页:
谓自宣说随顺正法等者:当知此显菩萨同事摄事。〈摄事品〉说,云何菩萨同事?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为显此义,故作是说。
「谓自宣说随顺正法等者:当知此显菩萨同事摄事」:和菩萨同作一事,共同修学止观的。「〈摄事品〉说,云何菩萨同事?」怎麽叫做同事呢?「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这样子就叫做摄事。「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叫做「同事」:别人这样,你劝别人修四念住,你自己也修四念住,所以叫同事。「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为显此义,故作是说」。
地二十四、请他成熟
请他成熟者:谓若有馀无量有情,于彼发起上品爱敬;或复有馀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即应劝请殷勤营助,令其成熟无量有情。
「请他成熟者」,第二十四科。「谓若有馀无量有情,于彼发起上品爱敬」:这个有的有情,很多的有情,「于彼」于那个有情发起这个上品的爱敬之心,特别的恭敬。「或复有馀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或者另外有馀的,有其他的人,他善知方便;什麽方便呢?「于说正法已善修学」:对于为人宣说正法这件事,他曾经学习了很多年了,已善修学。「即应劝请殷勤营助,令其成熟无量有情」:那麽你这位菩萨,即应该劝请那位菩萨,殷勤地劝请他,也要帮助他。「令其成熟无量有情」:使令他为大众宣说佛法,成熟无量众生的圣道。
《披寻记》一二四九页:
请他成熟等者:此中略显由二因缘:一、由无量有情,于他发起上品爱敬;二、或由他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是故请他营助,成熟无量有情。
「请他成熟等者:此中略显由二因缘:一、由无量有情,于他发起上品爱敬」:无量有情对他特别恭敬。「二、或由他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或者由他,由那一位有情善知方便,于说正法这件事已善修学过;他又能够学习,又能够坐禅。「是故请他营助,成熟无量有情」:所以就请那位菩萨,帮助成熟无量有情的圣道。
地二十五、俱成熟
俱成熟者:谓具二种:若自成熟;若劝请他,令其成熟。
这个「俱成熟」怎麽讲呢?「谓具二种」:这两种都具足。「若自」己「成熟;若劝请他,令其成熟」,这两种都具足,叫做「俱成熟」。下面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
戌三、结
由此所说二十七种成熟方便,当知令前六种成熟差别圆满。所谓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这二十七种成熟的方便有什麽作用呢?「当知令前」面那「六种成熟」的「差别」可以「圆满」。那六种成熟差别是什麽呢?「所谓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就是令这六种成熟差别得圆满。
酉五、能成熟补特伽罗(分二科) 戌一、徵
云何能成熟补特伽罗?
这是第五科,能成熟补特伽罗。前面是第四科,成熟的方便,现在第五科,能成熟补特伽罗,能令人成熟善根,那这就是约做师长的人说的;分两科,第一科徵。
「云何能成熟补特伽罗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标列能成熟
谓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能成熟有情。一者、胜解行菩萨住胜解行地。二者、淨胜意乐菩萨住淨胜意乐地。三者、行正行菩萨住行正行地。四者、堕决定菩萨住堕决定地。五者、决定行正行菩萨住决定行正行地。六者、到究竟菩萨住到究竟地。
「谓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能成熟有情」:有六种菩萨能为人师,住菩萨六地,能成熟有情的道业的。那六种呢?
「一者、胜解行菩萨住胜解行地」。就是资粮位和加行位加起来叫做胜解行;「住胜解行地」:他是安住在这个身份,安住在这个程度。
「二者、淨胜意乐菩萨住淨胜意乐地」。「淨胜意乐」:就是他内心特别清淨,而且是有大力量,心有力量,那样的意乐菩萨。这个「意乐」,刚才解释过,也有愿的意思。你有什麽意乐,就是有什麽愿的意思。他有清淨的殊胜的意愿的菩萨。这是什麽呢?「住淨胜意乐地」:这位菩萨不是胜解行地菩萨,是初欢喜地,他是安住在无漏智里边的境界,所以叫做「淨胜意乐地」。
「三者、行正行菩萨住行正行地」。第三种是行正行菩萨,是住行正行地。这个淨胜意乐地就是初地;行正行地就是从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这都是行正行菩萨。行正行菩萨住行正行地,住在这个地方。
「四者、堕决定菩萨住堕决定地」。这是第八地菩萨,第八地菩萨是决定不退转于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他去广度众生的时候,不会徒劳的,一定是把众生得度了,所以叫堕决定菩萨住堕决定地。
「五者、决定行正行菩萨住决定行正行地」。前面堕决定地菩萨那是八地,这个决定行正行菩萨就是九地了。「住决定行正行地」,他住在这个地方。
「六者、到究竟菩萨住到究竟地」。那就是第十地菩萨,连佛也都在内,到究竟圆满的地方了。
《披寻记》一二五○页:
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等者:〈地品〉中说: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淨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陵本四十九卷一页)。此说菩萨六地一一差别应准彼知。
「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等者:〈地品〉中说: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这是本经的〈地品〉里这麽说,「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这个行地这个「地」这个字怎麽讲呢?宗喀巴大师解释得好,什麽叫做「地」?就是大悲心和大智慧和合起来名之为「地」。这个地能生出万物来;菩萨有大悲心、有大智慧,无量功德由此中生,所以叫做地。大悲心、大智慧名之为地。
「极欢喜住。」这个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这个还没得无生法忍;「极欢喜住名淨胜意乐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了。
「增上戒住」:就是第二地,离垢地叫做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就是第三地发光地。「三种增上慧住」:就是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这是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那就是七远行地。「名行正行地」。
「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就是第八地菩萨。「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属于第三决定。这个有种性的菩萨,这是一个种性决定;第二是发心住菩萨,发心地菩萨,就是初得无生法忍,这是发心决定;那麽第三个决定就是第八地菩萨,第八地菩萨叫堕决定地菩萨。他度化众生的时候,决定是把众生度化了,而不会空空的一无所成,所以叫做堕决定地菩萨;他是第三决定中故。
「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那就是第九地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为「到究竟地」:十地菩萨和佛名为到究竟地。
亥二、料简所成熟(分二科) 天一、无种性
住无种性补特伽罗,于往善趣而成熟时,有数退转、有数应作。
这是第二科料简所成熟,把所成熟的再加以解释一下。分两科,第一科是无种性。
「住」没有「种性的补特伽罗,于往善趣而成熟时」:因为他没有三乘无漏种子,所以只能在人天里面活动;那麽佛菩萨教化他,为他说人天善法,能「往善趣而成熟」之。
「有数退转、有数应作。」「有数退转」:有的时候他不作善而作恶了,就从人间、天上跑到三恶道去,退转了。「有数应作」:他就算是修善法来到人间、天上,但是这个事是无常的,到时候又等于零了,这果报享完了就结束了,所以还要继续再作功德才行,「有数应作」。这个修无漏道,得无漏戒定慧成功的人,没有这回事,因为他所成就的无漏功德是不可破坏的。
天二、有种性
安住种性补特伽罗,于往三乘而成熟时,无数退转、无数应作。
「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这是第二有种性补特伽罗。「于往三乘而成熟时,无数退转、无数应作」。「安住种性」:那就是有声闻种性、有辟支佛种性、有佛种性的这种人。「于往三乘而成熟时」:他们往声闻乘、往辟支佛乘、往佛乘而得圣道。这件事,「无数退转」:他不会常常地会退转的,不会这样子;终究会到不退转成功了。「无数应作」:也不会像人天善根的众生,得到的人天的功德,到了时候无常就结束了,还要再做才可以,不然就没有功德了。
《披寻记》一二五○页:
于往三乘而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如应当知,唯说中品及与上品。若中品熟,不往恶趣,是故说言无数退转;若上品熟,得般涅槃,是故说言无数应作,义如下说。
「于往三乘而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如应当知」:这里面说的「往三乘而成熟」者;「唯说中品及与上品」:是指这两品说的。
「若中品熟,不往恶趣,是故说言无数退转」:中品的栽培善根,他不往恶趣;他不会做错误的事情,有严重的罪过,所以不会到恶道去。「是故说言无数退转」,无数退转有这个意思。
「若上品熟,得般涅槃,是故说言无数应作,义如下说」:这里边的意思是修学无漏的圣道,就能得不退转;如果你修人天善法,人天善法是有退转的、靠不住的,这个意思。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