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5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57
酉六、已成熟补特伽罗相(分二科) 戌一、徵
云何已成熟补特伽罗相。
第四大科,成熟有情处及成熟自佛法处,一共是分六科;现在是第六科,已成熟补特伽罗相。这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已经成熟的补特伽罗相?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声闻。
戌二、释(分三科) 亥一、声闻(分三科) 天一、下品成熟
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
成熟里面有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差别,现在先说声闻的成熟相貌。「谓诸声闻」:就是很多的属于声闻种性的人;「先已串习诸善法故」:就是他过去的时候,已经连续不断地学习佛法的原因。
「若时安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解释声闻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下品成熟。「若时安住下品成熟」:若是这个时候,这位声闻人他停留在下品成熟的阶段。
什麽叫做「下品成熟」呢?「尔时便有下品欲乐」:就是那个时候,他内心里面对于佛法的学习,在他内心里面有下品的欢喜心;他对于佛法的欢喜心是下品的,就是初一层的、初开始对于佛法的欢喜心,就是那个欢喜心不是很有力量。「下品加行」:他有这样的欲乐,也就是他对于佛法的信心不是很强;他对于佛法里面,开始做功课,也是下品的加行,不是很深刻的。
「犹往恶趣」:因为他对于佛法的信心不是很强烈,用功修行也并不是那麽样的有很深的程度,他不能调伏他的烦恼,他不能决定不做恶事,所以他「犹往恶趣」:他虽然是相信佛教了,但是他还可能到三恶道去的。
「非于现法证沙门果」:他不能在现在这个时候用功修行、得入圣道,他不能。「非于现法得般涅槃」:当然,不能得圣道,所以现在也不能够入「涅槃」。入涅槃要到阿罗汉的境界才可以。﹙得「沙门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叫沙门果。﹚就是他不能得入圣道,还是凡夫的境界。这是声闻人的下品成熟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是中品成熟。
天二、中品成熟
若时安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
「若」是这个「时」候,这位声闻人,能「安住」在「中品」的「成熟」的程度,「尔时便有中品」的「欲乐」:就是对于佛法的信心;「中品加行」:也是中等的用功修行。这个中等的用功修行,达到什麽程度了呢?「不往恶趣」:他是决定不做恶事;他能达到这个程度,不做恶事。不做恶事,所以不到恶趣去。决定不做恶事,也就是能调伏烦恼了。因为做恶事是由烦恼发动的;能不做恶事,就是能调伏烦恼了;能调伏烦恼所以不做恶事,也不往恶趣。
「于现法中证沙门果」:他在现在的生命体里面,能成就圣道了。那就是他这个中品的加行,能调伏烦恼、修四念处,能够成功了,能得证初果、或者是二果,能达到这个程度。「非于现法得般涅槃」:但是他不能现在得四果,若得四果就可以入涅槃了。可见这个中品这个程度是很高了。
天三、上品成熟
若时安住上品成熟,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
「若时安住上品成熟。」这是第三科上品成熟。若是这位修行人,这位声闻种性的佛教徒,他能够安住在上品成熟的阶段。尔时便有「上品欲乐」:那个时候他就有最强烈的对佛法的信心,有「上品」的「加行」:很勇勐地用功修学四念处的。
「不往恶趣」:决定是不到三恶道去了。「于现法中」就得「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就能入无馀涅槃。这是声闻人的三品。从这三品上看,这个初品就是不能调伏烦恼,中品能调伏烦恼,上品能入涅槃,有这麽多的不同。
亥二、独觉(分二科) 天一、例同
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
第二科是独觉,分两科,第一科例同。
「如说声闻」:如前面所说的声闻人成熟的相貌,独觉的人也是这样子。「何以故」?为什麽他们是相同的呢?「道与声闻同种类故」:独觉乘的人。他们修学圣道的情况,和声闻人是一类的,同是学习苦集灭道四谛,同是学习苦空无常无我,同是修学四念处的,他们同是没有大悲心的。这是例同,同于声闻人。下面第二科显他的不同。
天二、显别
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
「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既然是相同,为什麽称之为独觉呢?那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与诸声闻有差别的地方是什麽呢?
「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愿不同。独觉乘的人,他的愿,愿意最后得道的时候,生在无佛、无佛法的世界;他有这样的愿,那就和声闻人不同。「谓住最后有」:就是他这个生命体叫做「有」,这个「有」是最后的边际,在此有之后再没有了,没有这个生命体了。所以住在最后有的时候,最后所得的身体,他就要得辟支佛道了。得辟支佛道的时候,是「无轨范师」:没有为他做轨范的师长,就是他没有老师,他能无师自悟,「无轨范师」。
「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没有老师,他怎麽能得圣道呢?「宿习力故」:就是过去生中,应该不是一生,他学习佛法的力量非常得强。「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他过去生中,他修学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所以今生也自然就能修习,不用师父,他就能修这个三十七菩提分法,也能这样修行,也能修无我观。
「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修这个四念处、修这个禅成功了,究竟地断灭了一切爱见的烦恼,没有剩馀的;「证阿罗汉」:他就证入了无生的境界;「故名」为「独觉」:没有老师,所以叫做「独」自一个人可以「觉」悟圣道。这是独觉。
下面第三科是菩萨,分两科,第一科标三品。
亥三、菩萨(分二科) 天一、标三品
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淨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
前面说声闻人有三品,独觉也是有三品,现在说菩萨也有三品。
「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的时候,叫做「下品成熟」:就是他能够栽培资粮,进一步地修四加行,这时候叫做胜解行地。有胜解、有胜行,能够通达第一义谛、能够修学六波罗蜜、修四加行,这时候叫做下品成熟。
「住淨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这个「胜意乐地」这个「意乐」,其实也就是对于佛法有信心。有信所以也就有愿,愿得无上菩提。就是他有殊胜的意愿,愿得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他有这样的殊胜的意愿。但是这个心,没有爱见的污染,是无爱见的,所以是清淨的,清「淨」的「胜意乐」地。这样子呢,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了无生法忍才成就了清淨的胜意乐。没得无生法忍之前,在胜解行地的时候,也是有胜意乐,但是不清淨。现在得无生法忍之后,有清淨的胜意乐,这个时候叫做「中品成熟」。
《披寻记》一二五一页:
住淨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者:此说中品成熟应非唯住淨胜意乐地;住行正行地,亦此摄故。下说住中品成熟尽第二无数劫边际故。今未具说,然义应知。
「住淨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者:此说中品成熟应非唯住淨胜意乐地」:应该不是只是住在淨胜意乐地,就是不只是住在初欢喜地。「住行正行地」:就是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叫做行正行地。「亦此摄故」:也属于淨胜意乐地,是这样意思。
「下说住中品成熟尽第二无数劫边际故」:为什麽要这样讲呢?因为下边本论的下文在〈住品〉中,「住中品成熟尽第二无数劫边际故」:那就是到了燃灯佛,遇见燃灯佛的时候,是第二阿僧祇劫的边际,「尽第二无数劫边际故」。「今未具说,然义应知」:现在没有详细说,可是有这样的义,应该知道。这是菩萨的中品成熟。
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熟。
这个上品成熟的菩萨是怎麽个情形呢?就是已经安住在入于「决定」地,就是第八地;「到究竟地」:就是通过第九地达到第十地的时候;「名上品成熟」。这是标这个三品,下面第三科解释三品;分两科,第一科辨品类;分三科,第一科下品成熟。
天二、释三品(分二科) 地一、辨品类(分三科) 玄一、下品成熟
若时菩萨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
「若时菩萨住下品成熟」的时候,「尔时便有下品」的「欲乐、下品」的「加行,犹往恶趣」:这位菩萨还有可能会到三恶道去。「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这是「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还是到恶趣的世界去的。
「此尽第一无数劫」的「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的「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这样子,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的善法,还没有成就。这位菩萨没有与这样的清淨法相应,就是没得无生法忍。
在窥基大师的解释,他说这个菩萨因为度化众生而引起了问题,所以到三恶道去;若是他不度众生的时候,他是不会到三恶道的。说一个譬喻,说是金翅鸟到海里面去捉这个龙吃,牠把龙捉住了的时候,牠要吃这个龙的时候,牠就从海里面…牠那个翅膀一搧动就把海水就搧开了,然后里边的龙就现出来,这个金翅鸟就把龙捉住了,就啣住这个龙跑到七金山上去吃。牠这个时候呢,牠那个脚里边有泥,这个金翅鸟(就是妙翅鸟)的脚有泥;牠是因为捉龙,所以这个脚上有泥。这是个譬喻;譬喻这个初发心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他才有染、才有过失,所以才「犹往恶趣」。如果他不去度众生,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是有这样的解释。
「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就是第一阿僧祇劫的后边。「炽然无动」:又炽然、又无动的「极善清淨觉品善法」还没有成就,这位下品成熟的菩萨还没有成就这个功德。
《披寻记》一二五一页:
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者:此中觉品善法,谓即菩提分法应知。馀如下释。
「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者:此中觉品善法,谓即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馀如下释」。
玄二、中品成熟
若时菩萨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的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淨觉品善法,未得相应。
这下面是第二科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的欲乐」:就是中品的信心。「中品加行」:中品的努力修行。「不往恶趣」:他不会到三恶道去了。中品成熟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不往恶趣」。
「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那就是到了第七地。「已得相应」。「极善清淨觉品善法,未得相应」:极善清淨的善法还没有成就;那就是第八地以上的境界了。现在第三科上品成熟。
玄三、上品成熟
若时菩萨住上品成熟;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
「若时菩萨住上品成熟;尔时便有上品」的「欲乐」:就是上品的信心;「上品的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就是到第十地菩萨了。「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了。
这三品都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解释种种。前边是辨品类,说明菩萨有三品;现在第二科解释这个种种。
地二、释种种
今于此中性淳厚故,极勐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
「今于此中性淳厚故」:就是这个菩萨在这个第二品成熟、第三品成熟里面;「性淳厚故」:因为他已经证悟了无为法,得了无为法心里面清淨,也比较宽厚,就是心不动了。他证悟了第一义谛的时候,这个有为法的境界不能动摇他。所以叫做「淳」淨宽「厚」。
「极勐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这个上品成熟、中品成熟里边,有那个「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淨觉品善法,未得相应」,这是第二。第三里面说,「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那麽这里边这二品(中品、上品)里面都有这句话;这句话,这里面加以解释。什麽叫做炽然呢?「今于此中性淳厚故」:就是证悟了无为法了。「极勐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所以叫做「炽然」。这是解释炽然。
《披寻记》一二五二页:
今于此中性淳厚故等者,谓性成就淨胜意乐,名性淳厚。一切善法不由思择炽盛现前,名极勐盛。由是因缘,在在生处受增上生,于彼生中超馀种类,是名上品广大果。又复成就无量威力神变,名大胜利。
「今于此中性淳厚故等者,谓性成就淨胜意乐」:就是这个圣人,他的内心里面成就了内心的清淨,有广大、离相的慈悲愿,离一切相发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叫做「淨胜意乐」,所以叫做「性淳厚」。
「一切善法不由思择炽盛现前,名极勐盛。」这个淳厚这句话讲完了;极勐盛这句话怎麽讲呢?「一切善法不由思择」:就是六波罗蜜、无量无边利益众生的善法。「不由思择」:他不需要特别地去思惟观察。「炽盛现前」:就很显着地,这一切善法就现前了;一方面用于求无上菩提,又能够迴向一切众生。「名极勐盛」:这个极勐盛是这个意思。「性淳厚」:就是与第一义谛相应了的意思。「极勐盛」:就是六波罗蜜现前。这叫做「名极勐盛」。
「由是因缘,在在生处受增上生」:由于他无量功德常时时地现前,「由是因缘,在在生处」:或者生到人间,此处彼处、或者生到天上,此天彼天,各式各样的地方。「在在生处」:无论是在什麽地方;「受增上生」:他能领受这个增上的这个众生的生命,就是或者生天上也特别得殊胜;来到人间他的果报也特别殊胜。「于彼生中超馀种类」:这位菩萨到天上也好、来到人间也好,他的功德、他的果报,总是超过其馀的众生的,所以「在在生处受增上生」。「于彼生中超馀种类」:在那一类的众生里面,他总是更殊胜,超过其馀种类的众生。「是名上品广大果」:这个上品广大果是这个意思。
这个「极勐盛」是说善法的现前特别殊胜,「能有上品广大果故」。能有上品广大果,就是他「在在生处受增上生,于彼生中超馀种类,是名上品广大果」,这个增上果就是广大果。
「又复成就无量威力神变,名大胜利」:这位菩萨在那个时候,他又能成就无量无边的有威力的神变,叫做大胜利。那这可见是得了四禅,得了四禅才能有神通的威力。
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菩萨地中最无上故。
「不转还故,不退堕故」:他这位菩萨的意愿非常地坚定;如果这样的意愿建立了,他就不会转还,忽然间又变了,我不发愿了,不是的。「不退堕故」:他不会退堕到二乘的地位,更不能退为凡夫了。「常胜进故」:他常能向前进步,进步到更好的境界。
「名为无动」。这个无动可见是有这麽多的意思,一个是炽然的意思,一个是不转还的意思;(注:三义应该是: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有这样的功德,名为无动,常胜进故,有这三义,名为无动。
「菩萨地中最无上故」:在菩萨地里面,这位菩萨是最高尚的。
《披寻记》一二五二页:
不转还故等者:〈摄事品〉说: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淨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于当来世,能无退减。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无减。(陵本四十三卷二十页)。此中三义,准彼应释。
「不转还故等者:〈摄事品〉说」:〈菩萨地〉有〈摄事品〉,〈摄事品〉说:「言无动者」,是什麽意思呢?「谓此菩萨意乐淨故」:就是这位菩萨他内心的意愿是特别清淨的,就是他能安住无为法,能与第一义谛相应的关係,所以心里面清淨。
「随所获得,随所积集」:随他所获得的善法功德,也就是随他自己努力积集的功德。「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他所成就的善法,不会再失掉了的。这是解释这个无动,也无退转的意思;「皆无退转」。
「于当来世,能无退减」:他现在是成就了功德不失掉;在当来世的时候,他现在成就的功德也不失掉。「如是菩萨,随所经历」:随他所经过的;「彼彼日夜」:一天一天的这个时间。「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或者生天身,或者生人身,各式各样的生命。
「所有善法,如明分月」:月是半月半月,半月是黑月,半月是白月。白月就是明分月。「唯增无减」:他所有的善法,经过了很多的时间,他的善法不减少。「(陵本四十三卷二十页)。此中三义,准彼应释。」这里说的「三义」这几句话: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这几句话。一个不转还,一个是不退转,一个无退减,一个为增无减,一个不转还,一个不退堕,一个常胜进,这三句话。「常胜进故,名为无动。菩萨地最无上故」。
《披寻记》一二五二页:
不转还故等者:〈摄事品〉说: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淨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于当来世,能无退减。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无减。(陵本四十三卷二十页)。此中三义,准彼应释。
「不转还故等者:〈摄事品〉说: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淨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就是他得无生法忍,与第一义谛相应这一方面,叫做意乐淨。得无生法忍之后,他还继续地做种种功德,随他所获得的功德,随他所积集的功德,就是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不会再退失掉的;成就了善法,他就不失掉了。
「于当来世,能无退减」:当时不退转;到了未来世的时候,这个善法也不退减。「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在时间上说叫日夜;在他的生命体上,随着时间也逐渐逐渐地有变化。「所有善法,如明分月」:月有黑月、有白月,这个明分月就是白月。「唯增无减」:他的善法只有增,而不减少。「(陵本四十三卷二十页)。此中三义,准彼应释」。这里说的「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就是准照彼四十三卷二十页说的,可以解释。
当知说名极善清淨。
就是「不转还,不退堕,常胜进」,能够「无动」,所以叫做「极善清淨」的善法。
《披寻记》一二五二页:
当知说名极善清淨者:〈增上意乐品〉说:又诸菩萨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是名菩萨善清淨意乐(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由是当知,极善清淨非下地有,故最无上。
「当知说名极善清淨者:〈增上意乐品〉说:又诸菩萨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是名菩萨善清淨意乐。」「又诸菩萨到究竟地」:就是由初淨胜意乐地,就是初欢喜住,初欢喜地,那麽达到第十地的时候,叫做到究竟地。在这中间「所有一切」的「增上意乐,是名菩萨」的「善清淨意乐。(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上说的。「由是当知,极善清淨非下地有」:下地是没有,初地不如二地,二地不如三地,乃至第十地。第十地名为极善清淨意乐。这是把菩萨的三品成熟解释完了。
现在第三科是料简。这个料简是前面这个第四科「成熟有情处及成熟自佛法处」,它是分三科,第一科标列,第二科随释;随释里面一共分六科,已经讲完了,现在是料简。所讲完的这几大段文里面再重新地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品类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唯下品摄。
申三、料简(分二科) 酉一、品类差别(分二科) 戌一、唯下品摄
当知此中,若财摄受所作成熟、若神通引摄所作成熟、若隐密说法所作成熟、若下品加行所作成熟、若唯听闻所作成熟。如是五种所作成熟,若于长时修习彼法,尚为下品;况于少时修习彼法。
「当知此中,若财摄受所作成熟,若神通引摄所作成熟」:当知在这里边这个成熟的情况不一样,有下品、有中品、有上品。「若财摄受」:若是这位菩萨用财来接引那个众生,使令那个众生在佛法里面栽培一点善根的话,这是一种。
「若神通引摄所作成熟」:说是那个众生,是因为看见菩萨现神通而相信佛法的;用神通引导他来到佛法里面栽培一点善根,所作成熟。
「若隐密说法所作成熟」:这个众生是因为那位菩萨的隐密说法,就是把这个甚深广大的佛法没有讲,就说一些浅显的佛法,就这样引导他相信佛法了,而他在佛法里面栽培一点善根。
「若下品加行所作成熟」:他相信了佛法以后,他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是下品加行;他不肯多努力,小小地用点力量,小小地拿出一点时间栽培善根,多了没有时间。下品加行所作成熟善根。
「若唯听闻所作成熟」:若是这位众生他听闻佛法,有一点信心,但是只是听闻而已,只是这麽一听闻所作的善根成熟。
「如是五种所作成熟,若于长时修习彼法,尚为下品;况于少时修习彼法」。这个「如是五种所作」的善根的「成熟」,就是前面说的财摄、神通摄,隐密说法所作成熟,下品加行,唯听闻所作成熟,这五种所作的善根。「若于长时修习彼法」:假设这位众生,长时期地这样子接受菩萨的财摄受、神通的引导、隐密的说法、下品的加行、唯听闻所作成熟;常时期地这样栽培善根,「尚为下品」:那这个人还是属于下品的,他不是中品、也不是上品,这可见这个人是个钝根人。「况于少时修习彼法」:长时期修习彼法还是属于下品,何况是少时间修习彼法、栽培善根呢?那当然是更是下品了。那麽这是什麽叫做下品,这是用这五种;这五种就是那二十七种里边的五种。
戌二、通三品摄(分三科) 亥一、三品
其馀一切成熟因缘所作成熟,当知皆有三品道理。谓若于彼下品修习,成下成熟;中品修习,成中成熟;上品修习,成上成熟。
「其馀一切」:就是二十七种差别里边,把这五种挑出去,剩馀的;剩馀的就是二十二种。「一切成熟」的「因缘所作」的善根的「成熟,当知皆有三品道理」:都有上中下品的不同。
「谓若于彼下品修习,成下成熟」:「谓若于彼」,佛菩萨为他栽培善根的时候,他是下品的修习,没有多努力,没有数数地修学圣道;「谓若于彼下品修习」,那就「成」了「下品」的成「熟」了。这「中品」的「修习,成中品」的成「熟」。「上品修习,成上品」的成「熟」了。这就看自己用的努力是多少了。
除掉了的那五种的情形,那个人就是修了一点福德而已,慧是很少的,修慧修得很少。剩下的二十二品那就是不同,和那五品可是不同了。但是努力少,也还是下品。中品修习就成中品成熟;上品修习就成上品成熟了。这是通三品摄;第一科是三品,现在第二是九品。
亥二、九品
此下中上三品成熟,当知一一复有三品。于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成熟;于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三品成熟;于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成熟。
前面说这个下中上这三品的里面,一一中还有三品不同。
「于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的「成熟」:这个下品的成熟,在前边〈声闻地〉里面的〈趣入品〉里面,也有提到这个事情。那里边说到下品成熟,就是没有多栽培,只是栽培了一个时期,栽培一点信戒闻捨慧,那麽那就是属于下品了。现在这下品里面还分三品,「一一复有三品。于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成熟」。
「于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三品成熟」:这个中品,在〈声闻地〉的〈趣入品〉来说,他是数数地栽培善根,今生也栽培善根,来生也栽培善根,来生也栽培善根,可能不只是一生、二生、三生这麽栽培。
「此下中上三品成熟,当知一一复有三品。于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成熟;于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的「三品成熟;于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的「成熟」。这个中品善根的栽培,就是接近得圣道,而没得圣道;但是他超过了下品的栽培成熟。这个上品成熟它里边的这个分际,就是他可以得圣道了!他可以得圣道,可以得涅槃了,他的善根达到这个程度。「于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成熟」。
亥三、无量品
如是等类诸佛菩萨成熟有情,当知展转差别道理,有无量品。
这是第三科,无量品。「如是等类」:指前面说的这些差别,「诸佛菩萨成熟有情」:诸佛菩萨来到世间教化众生,用种种善法来成熟众生的善根。「当知展转差别」的「道理,有无量品」那麽多的不同。一共是二十七品,拿出去五品,剩下二十二。二十二都有三品,三品里还有三品,这样子数目也是不少了,所以「有无量品」。
酉二、自他差别(分二科) 戌一、为自成熟
此中菩萨,由前所说成熟因缘,为欲成熟自佛法故,精勤修集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这是第二科自他的差别。前面第一科是品类差别,现在是自他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为自成熟。
「此中菩萨,由前所说成熟因缘」:前面所说的成熟因缘就有下中上的不同。「为欲成熟自佛法故」:现在说什麽呢?说这个菩萨想要成熟自家的圣道功德。「精勤修集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他特别地精进而不懈怠,修集这个「诸根」的「成熟」、和「善根」的「成熟」、和「智慧」的「成熟」、还有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的差别。
戌二、令他成熟
又欲令他诸有情类补特伽罗,乘三乘法而出离故,往善趣故,修集如是六种成熟。
这是第二科令他成熟,前面说自家成熟,这是令他成熟。「又欲令他诸有情类」:菩萨还有大悲心,他想要教化其馀的众生,「诸有情类补特伽罗,乘三乘法」:学习声闻、辟支佛、佛法;「而出离故」:出离生死的缘故;「往善趣故,修集如是六种成熟」:那麽,教化其他的众生出离生死,往善趣故,修集如是的六种成熟。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午五、无上正等菩提处(即菩提品)(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菩提?
这是〈初持瑜伽处〉的〈菩提品〉,这一品说善根成熟得无上菩提的差别相。第五「无上正等菩提处」。这个「所学处」分五大科,第一科「自利利他处」,第二科「真实义处」,第三科是「威力处」,第四科「成熟有情处及成熟自佛法处」,这是第四科,现在是第五科「无上正等菩提处」。
「云何菩提?」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自性」,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解」,有「标」、有「释」。
未二、释(分五科) 申一、自性(分三科) 酉一、第一解(分二科) 戌一、标
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
「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就是两种断和两种智慧,这就是无上菩提,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戌二、释
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
前面这个二断二智名为菩提,什麽叫做「二断」呢?「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这「烦恼障」,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断除这两种障碍,这是永断。「所知障断」,第二个「所知障」,能障碍所知,这也是一种障,要断掉它。
「二智者」,这两种智慧,是那两种呢?「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这个爱见的烦恼断灭了以后,「毕竟离垢」,就是究竟的远离了一切的污染,使令心清淨了。「一切烦恼不随缚智」,我们凡夫爱烦恼、见烦恼,随逐你的心而不捨离,是繫缚着你。现在这位修行人成功了,一切烦恼不随逐、繫缚这位菩萨了,同他分开了,远离了菩萨。
「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这个「所知障断」是什麽呢?就是于一切所知的境界,没有障碍。「无碍无障」,于一切所知境界,烦恼障断掉了,所以是无碍;「所知障断故」,所以是无障,这「无碍无障」可以配这两种障。这个时候所成就的智慧,叫「无碍无障智」。烦恼障断了,其实就是根本智;这个「所知障」断了,这实在就是后得智。
《披寻记》一二五五页:
略说二断二智等者:大菩提果义说为二:谓断及智,显二殊胜,故说是别。《摄大乘论》说,有彼果断分,彼果智分,如彼广释二殊胜义应知。
「略说二断二智等者:大菩提果义说为二」,佛所成就的无上菩提果,说之为二,分为两部分,「谓断及智」,一个是断,一个是智慧。「显二殊胜,故说是别」,显示这个断和智,是特别殊胜的,所以这样子把它分别的说。「《摄大乘论》说,有彼果断分,彼果智分」,那和这个意思一样,「如彼广释二殊胜义应知」。
酉二、第二解(分二科) 戌一、标
复有异门,谓清淨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馀永害。
「复有异门」,前面是解释是第一,解释有五种性,第一科是「自性」,菩提的自性。现在是第二科,说第二个解释。「复有异门」,还有不同的门,不同部分的解释。「谓清淨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馀永害。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馀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标」。
《披寻记》一二五五页:
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馀永害者:此显如来非唯烦恼障断,并彼相似习气,亦复永害。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是名如来永害习气,如〈建立品〉说。(陵本五十卷十二页)
这裡表示如来非唯烦恼障断灭了,不但是这一种,「此显如来非唯烦恼障断」。「并彼相似习气,亦复永害」,就是这种习气和烦恼相似,但是它是烦恼的习气,不是烦恼。「亦复永害」,这个习气亦复永久的把它断掉了。
「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者身体的动转。「或于瞻视」,或者在看什麽事情。「或于言论」,或者佛正在说法的时候。「或于安住」,或在入定的时候。
「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似有烦恼所起作业」,「似有烦恼」,就是和烦恼相似的习气,烦恼所生起的行动。「多不现行」,虽然是很多,但是佛是都灭掉了,不现行了,没有烦恼习气的现行。「是名如来永害习气,如〈建立品〉说,(陵本五十卷十二页)」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馀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
前面说是「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馀永害」,这个只是说这爱烦恼和见烦恼。现在「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是另一种烦恼。「遍一切种」,普遍在一切种类的事情上,有不染污的无明的活动。
这个「不染无明」,是对二乘人来说。二乘人的爱烦恼、见烦恼,是有染污的。这个「不染无明」在二乘人来说是不染污的,「不染无明无馀永断」,所以在《阿含经》论上说烦恼有两种:一个是染污无知、一个是不染污无知。现在这是说遍一种不染污的无明,「无馀永断」,没有剩馀的,永久的断灭了。「是名无上正等菩提」,这一段文是「标」。下面就加以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清淨智」。
戌二、释(分三科) 亥一、清淨智
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淨智。
一切的爱烦恼、一切的见烦恼,「并诸习气」,并爱烦恼、见烦恼的熏习的气氛。就是你常常执着有我、我所的话,说是断了我、我所的烦恼,还有我、我所的习气,就是阿罗汉有这个事情,其他的烦恼也都有这个相似的习气。所以现在这裡面说佛一切的烦恼和一切烦恼的习气,「毕竟断故」,究竟的断灭了,故名叫做「清淨智」。
《披寻记》一二五五页: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馀永断者:《摄大乘论》颂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摄论三卷一页)。此说一切种不染无明,应准彼释。言不染无明者,谓即法执无明,不染二乘,故名不染。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馀永断者:《摄大乘论》颂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这个圆成实性的清淨法界,这个清淨法界上面,有十种不染污的无明,有十种。
「治此所障,故安立十地」,就是对治十种无明的关係,故安立了十地,每一地断除去一种无明,这样意思,「(摄论三卷一页)」。「此说一切种不染无明,应准彼释」,这裡说不染污的无明,「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馀永断」这个话,「准彼」应准彼来解释。「言不染无明者,谓即法执无明,不染二乘」,二乘有这样的无明,但是不是染污。「不染二乘」,故名叫做不染。
亥二、一切智(分三科) 天一、标
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
前面解释这个「清淨智」,烦恼是染污,断除一切烦恼及诸习气,智慧得清淨,其实也就是根本智。下面解释这个「一切智」,分三科,第一科「标」。
「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就是一切的世界,有情的世界和器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事」,一切缘起的事情。有凡夫的事情,也有圣人的事情。「一切品」,这个事,还有各式各样的品类的不同。「一切时,智无碍转」,佛的这个智慧,在一切界裡面,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中,是无障碍的活动,名叫做「一切智」。
天二、释(分四科) 地一、一切界
界有二种,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
分两种界,有「世界」,有「有情界」,这是先解释「一切界」。「世界」,是众生居住的地方。「有情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居住的有情。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一切事」。
地二、一切事
事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就这两种事,「有为」是有生灭的,「无为」就是无生灭的。
地三、一切品
即此有为、无为二事,无量品别,名一切品。谓自相展转种类差别故;共相差别故;因果差别故;界趣差别故;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
「即此有为、无为二事,无量品别,名一切品」,这下面解释「一切品」。「即此有为」,即此有为事和无为这两种事情,有无量的差别,名叫做「品」。
「谓自相展转种类差别故」,就是每一法的自相,但是「展转」的,就有变化的时候,这种类就有差别了。「共相差别故」,有自相有差别,那共相也有差别。「因果差别故」,因差别,果也有差别。「界趣差别故」,三界五趣、六趣或者五趣也是有差别。「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有善、有不善、有无记等差别故。
《披寻记》一二五六页:
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无漏等诸门分别应知。
「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无漏等」,还有一个有漏、无漏的差别,「诸门分别应知」。
地四、一切时
时有三种。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
「时有三种」,这底下解释时有三种不同。这时间有三种不同,一个是过去的时间,未来的时间,现在的时间。
天三、结
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知故,名一切智。
「即于如是一切界」,这个时间怎麽样安排呢?「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知故,名一切智」。这个时间分三类说完了,「即于如是」下面结束,「如是一切界」,一切世间,一切有情界。「一切事」,一切有为事,一切无为事。再有就是一切品类的差别,还有一切时间,「如实知故」,你能够有真实的智慧,见到诸事的真实相,是名叫做「一切智」,这个就应该是「根本智」了。
亥三、无滞智
无滞智者,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
「无滞智者」,亥三「无滞智」。「无滞智」怎麽讲?「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这个「暂作意」,暂时心裡面一动。「遍于一切」,普遍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这一切法。「无碍」,没有障碍。「速疾」的,无滞碍的智慧,就现前了。
「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不由于对于这件事,要数数的作意去思惟才知道,不是的,不须要这样。「一作意」,就靠一个作意,就能普遍的了知了,了知一切法。
酉三、第三解(分二科) 戌一、标
复有异门,谓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是名无上正等菩提。
这底下是「第三解」,第三个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复有异门」,还有不同的立场。「谓百四十不共佛法」,这是约数目来计算,佛有一百四十种不共法。「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无诤三昧。「愿智」三昧、四「无碍解等」,「是名无上正等菩提」。
《披寻记》一二五六页:
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种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说。《摄大乘论》颂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馀,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此显如来无诤不同声闻。又有颂云:「无功用无着,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此显如来愿智胜声闻等。又有颂云:「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此显如来四无碍解。如是诸颂,无性《摄论》有释应知。
「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种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说」,〈威力品〉中已经说了。
「《摄大乘论》」说,「颂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馀,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此显如来无诤不同声闻」,这个《摄大乘论》这个颂,「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馀」,这个颂是显如来的无诤三昧,不同于声闻、缘觉的无诤三眛,这个意思。
这个「无诤三昧」也曾经讲过。声闻人的无诤三昧,就是自己的行为,不引起众生的烦恼,不令众生在我身上,因为我的行动、因为我的语言,而引起烦恼,不要这样子,那叫做无诤三昧。
其实「诤」就是烦恼,「无诤」,就是没有烦恼。但是《摄大乘论》上这个颂,说是佛的无诤三昧是「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馀」,声闻人的无诤三昧当然是要得四禅八定的大阿罗汉,他才能修这个的法门,但是只是说不因为他会引起众生的烦恼,只是这样而已;现在佛的无诤三昧呢?能灭一切诸有情的一切烦恼。这就和声闻的无诤三昧不同了。是「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馀」。
「害烦恼有染」,就是灭除去他的烦恼、有染污的,灭除他们的烦恼,不灭有情,灭除烦恼。
「有染,常哀愍归礼」,这个有烦恼污染的众生,佛常哀愍他们。这样成就了这样无诤三昧的人,我归命敬礼。此显如来无诤,不同于声闻人。
「又有颂云:「无功用无着,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此显如来愿智胜声闻等」,如来的愿智三昧,这一颂是显示佛的愿智三昧超过声闻人。
「无功用无着」,就是佛的那个大智慧,它在发生作用的时候,不须要有功用,不须要这样,就不须要特别动心,而这是一个无功用。「无着」,佛的这个智慧,于一切法无所着,无所执着。
「无碍常疾定」,这个佛的智慧也是无障碍的,因为谁障碍佛的智慧呢?就是自己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能障碍他的智慧,现在无碍,没有这些烦恼的障碍。「常疾定」,佛的心,常是寂灭,在禅定裡面而不出定的,这也和声闻不同。
「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对于众生提出一切的难问的问题,佛都能为他解释。这样的佛陀我归礼。这是显示如来的愿智三昧胜声闻等。
「又有颂云:「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此显如来四无碍解」,这个颂显示佛的四无碍解。
「于所依能依」,这个「所依」,就是法无碍辩。法无碍辩,佛的这个教法是所依;这个义无碍辨,义是「能依」,也就是法是能显,义是所显;又是法是所依,义是能依。所以「于所依能依」,就是所依的教法,能依的义理。
「所说言」,就是语言。语言呢?众生种族不同,有不同的语言,都能通达,那叫做「所说言」。
「及智」,就是用各式各样的语言,为众生宣说法,为众生宣说义,那就叫做「智」,智慧。
「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具足了四种无碍辩呢,他能宣说一切佛法,是这样。「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有这四无碍辩,就能宣说一切佛法,这就是无碍智慧,常能善说归礼。「此显如来四无碍解。如是诸颂,无性《摄论》有释应知。」
戌二、释
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淨、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是诸佛法〈建立品〉中当广分别。
前面说,佛具足百四十不共佛法,那麽怎麽这麽多呢?「谓三十二大丈夫相」,这三十二相,这是三十二。加上「八十随好」,这是一百一十二。还有四个「一切种清淨」,这加上四个。再加上「十力」,十种智慧力量。再加上「四无所畏」、再加上「三念住」、再加上「三不护」、再加上「大悲」、再加上「无忘失法」、再加上「永害习气」、再加上「一切种妙智」,就是一百四十不共法。「是诸佛法〈建立品〉中当广分别」,这一百四十不共佛法,在〈菩萨地〉的〈建立品〉裡面当广分别。
申二、最胜(分四科) 酉一、标
如是菩提名为最胜,七种最胜共相应故,由是因缘,于诸菩提,最为殊胜。
前面是说菩提的自体。这下面说到佛的菩提是最殊胜,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菩提名为最胜」,这个菩提有声闻菩提、有缘觉菩提、有佛菩提,佛的菩提是最殊胜的。
什麽原因呢?是「七种最胜共相应故」,佛的菩提有七种,是最殊胜的功德,与佛的清淨心相应故,所以是胜过了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所以叫做「最胜」。
「由是因缘,于诸菩提,最为殊胜。」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徵」。
酉二、徵
云何名为七种最胜?
「云何名为七种最胜」,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
酉三、列
一者、所依最胜。二者、正行最胜。三者、圆满最胜。四者、智最胜。五者、威力最胜。六者、断最胜。七者、住最胜。
「一者、所依最胜。二者、正行最胜。三者、圆满最胜。四者、智最胜。五者、威力最胜。六者、断最胜。七者、住最胜」,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解释「最胜」。分二科,第一科是「种类」,分七科。第一科「所依最胜」。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种类(分七科) 亥一、所依最胜
由诸如来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故名所依最胜。
「由诸如来以三十二大丈夫相」来庄严他的身体,此身体呢,是一切功德的依止处,故名为「所依最胜」。这是第一科「所依最胜」。第二科是「正行最胜」。
亥二、正行最胜
由诸如来自利、利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胜。
这是第二科,「由诸如来自利、利他」,由于佛能够自利功德最极圆满了,又能广利一切众生,能够令众生得到利益,得到安乐,佛能利益无量众生、又能安乐无量众生。
「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佛的大慈悲心,哀愍世间多诸苦恼,所以「令诸天人获得义利」。
「获得义利」,看下文的解释是出世间的圣道,叫做「义利」。下面的「利益安乐」,那就是世间法的利益安乐。
「而行正行」,佛为了利益众生「而行正行」,能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故名正行最胜」,这是声闻、缘觉所不能及的。
《披寻记》一二五七页:
如来自利、利他等者:自利、利他略有十种,义如〈自他利品〉中说。言利益者,谓诸善行。言安乐者,无损恼行。言哀愍者,谓如有一,由诸善行,无损恼行,哀愍于他,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如是一切通化非化一切有情,是故说言利益安乐无量众生。言义利者,谓能证得沙门果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此中唯说天及人者,彼有势力能了其义,修正行故,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八页)如来于此为令获得出世义利,及与世间利益安乐,是故说言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
「如来自利利他等者:自利利他略有十种,义如〈自他利品〉中说。言利益者,谓诸善行。言安乐者,无损恼行。」这个「利益」和「安乐」有什麽不同呢?「谓诸善行」,叫做利益,就是你修学善法,令你得诸功德。
「言安乐者,无损恼行」,就是没有恶事,不做恶事,不损恼众生,安乐行。
「言哀愍者」怎麽讲呢?「谓如有一,由诸善行,无损恼行,哀愍于他」,就是由诸善行和无损恼行,用这样子来哀愍众生,如〈摄异门分〉解释。「(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
「如是一切通化非化一切有情,是故说言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如是一切的功德通于化一切众生,非化一切众生,有的众生已经成熟了、还有的众生没有成熟,那麽就是有化,有没有化的。「是故说言利益安乐无量众生。」
「言义利者,谓能证得沙门果利」,就是出世间的圣道的义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这个义利就是能超越世间的生死大苦。
「此中唯说天及人者」,这段文说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这个天人,这裡面说这个天人意思,唯说天人者,「彼有势力,能了其义」,这个天和人能有这个智慧力,能明白佛所说的道理,能了其义。「修正行故」,能明了以后,他就肯做,肯这样子修诸功德。「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八页)如来于此为令获得出世义利,及与世间利益安乐,是故说言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所以这样说。
亥三、圆满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种圆满,谓:戒圆满、见圆满、轨则圆满、淨命圆满,皆悉成就,故名圆满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种圆满,轨则圆满,淨命圆满」,这是第三科「圆满最胜」。前面第一科「所依最胜」,第二是「正行最胜」,现在第三是「圆满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种圆满」,这四种圆满佛具足了,没有人比这四种圆满更高尚,也没有人与这四种圆满是相等的,所以这「无上无等」,是讚叹这四种圆满的。什麽是四种圆满呢?「谓戒圆满」,佛所持的戒,是圆满具足清淨。「见圆满」,佛的大智慧圆满。「轨则圆满」,佛来度化众生,他的行住坐卧,都能为众生做轨范,非常圆满。「淨命圆满」,佛不会有邪命的事情,所以佛的淨命圆满。「皆悉成就」,这四种圆满,都成就了,「故名圆满最胜」。
亥四、智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无碍解,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训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无碍解」,这第四科「智最胜」。由诸如来无上的四无碍解,无等的四无碍,那四种呢?「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训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胜」。
这个「法无碍解」和这个「义无碍解」应该是不分离的,就是法是能诠显的,义是所诠显的,但是分开来说呢?就是「法无碍解」就变成了文字了,这个佛能通达无量无边的文句,这无障碍。这个义所显达的自相、共相,无量无边的道理,这也是一种无障碍的境界。
「训词无障碍」,这「训词」,就是讲说法无碍,义无碍的言词。言词,因为众生有无量无边的族姓不同,所以言词也就不同,佛都能够通达无碍,这也很不简单。
「辩说无碍解」,就是利用无量无边的言词,来辩说这个法无碍,义无碍。这个大智慧境界,「皆悉成就,故名智最胜」。
《披寻记》一二五七页:
无上无等四无碍解等者:四无碍解一一差别,如〈菩提分品〉中释。(陵本四十五卷二页)又说菩萨由此四种行相,于一切法,自能妙善现正等觉,亦善为他无倒开示,此上无有自能妙善现正等觉,况善为他无倒开示,由是当知四无碍解说名无上。又复如来超馀菩萨所修四无碍解,故名无等。
「无上无等四无碍解等者:四无碍解一一差别。如〈菩提分品〉中释。(陵本四十五卷二页)又说菩萨由此四种行相,于一切法自能妙善现正等觉,亦善为他无倒开示」,不颠倒的开示于众生。「此上无有自能妙善现正等觉」,在这以上,再也没有这种境界了。「况善为他无倒开示,由是当知四无碍解说名无上。又复如来超馀菩萨所修四无碍解,故名无等」。这是「智最胜」,下面说到第五科「威力最胜」。
亥五、威力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如前所说,六种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胜。
这是前面〈威力品〉,已经说过了。
亥六、断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一切烦恼、习气永断,及一切所知障永断,皆悉成就,故名断最胜。
亥七、住最胜(分二科) 天一、标
由诸如来,多住无上无等三住,谓圣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胜。
这是第七「住最胜」,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住差别」。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住差别
当知此中,空、无愿、无相住,及灭尽定住,是名圣住。四种静虑,四无色定,是名叫做天住。四种无量,是名梵住。
「当知此中,空、无愿、无相住,及灭尽定住,是名圣住」。这个空住、无愿住、无相住,这三三昧及灭尽定住,这二个都叫做「圣住」,都是圣人、圣人的清淨心所安住的境界。
「四种静虑,四无色定,是名叫做天住」,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四种静虑的,无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四无色定里面,是名天住。
「四种无量,是名梵住」,慈悲喜捨这叫做梵住,是梵天王修成了这四种无量,所以叫做梵住。
地二、住最胜(分二科) 玄一、标列四种
于此三住中,如来多住四最胜住。谓于圣住中,多住空住,住灭尽定住。于天住中,多住无动第四静虑住,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
这下面第二个「住最胜」,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四种」。
「于此三住中,如来多住四最胜住。谓于圣住中,多住空住」,佛是住在那个空三昧里面,还住在灭尽住里面。
「于天住中,多住无动第四静虑」里面,这个第四静虑是无动的。因为那个初禅有寻思、二禅有喜、三禅有乐,都是动,也有灾难,有水火风的灾难,到第四禅呢?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叫做「无动」。
「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于梵住中,佛是多数住在大悲住里面,有大悲心。这慈悲喜捨,多数住在大悲心里面。
亥二、随释大悲
由是如来昼夜六时,昼三夜三常以佛眼观察世间,谁增、无减,我应令谁未起善根而种善根,广说乃至我应令谁建立最胜阿罗汉果。
那麽「由是如来昼夜六时,昼三夜三常以佛眼观察世间,谁增、谁减」,这是说第二科,解释大悲。
「由是如来昼夜六时」,佛住在这个三昧里面呢,昼三时、夜三时常以佛眼,观察世间一切众生。「谁增、谁减」,谁是善根增长了,谁的罪过减少了。
「我应令谁未起善根而种善根,广说乃至我应令谁建立最胜阿罗汉果」,佛在昼三时、夜三时观察众生的情况。
《披寻记》一二五八页:
观察世间,谁增、谁减者:此说增减,谓诸善根彼生起已,转复增长,是名为增。还复退失呢?是名为减。
好了,就到这裡。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