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9
日二、不施馋嗜
若有众生食饱满已,性多馋嗜,数复来求珍妙饮食,亦不施与。
在「辨种种相」这一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内身」,第二科是「外物」,「内身」这一科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属于「外物」,「外物」这一科裡面分九科,现在是第五科,「于求饮食」这一科。这一科裡分二科,第一科是「不施非宜」,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第二科「不施馋嗜」。
「若有众生」,假设有这样的人。「食饱满已」,他的饮食,已经吃饱了,这个胃裡边很满了,那麽就应该停下来不要再吃了。但是「性多馋嗜」,这个人的心性,他就是谗,「谗」者贪食也;就是欢喜吃东西。「数复来求珍妙饮食」,还是不只一次地,又来到菩萨这裡,请求给他珍妙的饮食,更好的饮食。那麽菩萨给不给呢?「亦不施与」,菩萨不给他。因为已经吃饱了,你再吃,这是不太好的。
荒六、于求自害
若诸众生愁忧所逼,求欲杀害欧繫自身,食毒坠岩投渊赴火,皆悉不应施其所欲。
「若诸众生愁忧所逼」这是第六科「于求自害」。若是有人「愁忧所逼」,他也许有苦恼的事情,心里面忧愁,为这个忧愁所逼迫,就是活不下去了。就「求欲杀害欧击自身」,他就请求,他想要杀害自己。「欧击自身」,或者是自己打自己。「欧」也当「击」字讲。「食毒坠岩」,或者是自己去吃毒药,把自己害死自己;或者「坠岩」,从高山上的岩石上向下跳,这样子自杀死。或「投渊赴火」,「投渊」就是向深水里面跳,被水所淹死;「赴火」,或者在勐火燃烧的时候,就跑到火里面为火烧死。那麽为「愁忧所逼」,就想要自杀;那麽要对菩萨有所求,求菩萨帮助这件事。「皆悉不应施其所欲」,菩萨不应该、完全不应该「施其所欲」给他方便,不满足他所欲,他的一个希望,不能够让他自杀的。
这是第六科,下面第七科,「于求尊亲等」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不应施」。
荒七、于求尊亲等(分二科) 日一、标不应施
又诸菩萨,若有来求父母师长,定不应施。
「又诸菩萨,若有来求父母师长」,假设有人来求菩萨,把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师长送给我。那麽菩萨怎麽办呢?「定不应施」,决定不能把自己的父母、师长送给他的。菩萨虽然是修学布施波罗蜜,但是父母、师长不布施。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徵释所以」。
日二、徵释所以
何以故?以诸菩萨于其父母尊重师长乳哺养育微有恩者,于长夜中常思顶戴不生厌倦。恆持自身,繫属随顺,任所屠害捶缚货卖,尚自不敢窃怀施心,何况显然施来求者?
什麽原因不布施呢?「何以故?」。「以诸菩萨于其父母、尊重、师长」,菩萨对他的父亲、母亲、对他尊重的师长,这都是有恩德的人。「乳哺养育」,有的人是对他有乳哺之恩,用乳来哺喂他奶吃的人;或者是小孩子的时候不能自立,养育他的人,也可能是他父母、也可能是他的师长、也可能是其他的人。「微有恩者」,乃至到小小地对他有恩爱的人。「于长夜中,常思顶戴不生厌倦」,这菩萨对于这样有恩德的人,在「长夜中」,就是长远之中;这个苦恼的世界里边,「长夜」表示夜是黑暗、表示众生在无明里面生活,所以叫做「夜」;从无始劫来就是这样子,所以叫做「长夜」。这是一个苦恼的世界里面生活。菩萨在这样的世界里面「常思顶载」,常思惟对父母,尊重、师长、乳哺、养育、微有恩的人要「顶戴」,用头顶,要恭敬父母、尊重、师长、乳哺、养育、微有恩者。「不生厌倦」,长时间地恭敬尊重供养,心里面不厌烦,不疲倦。
「恆持自身繫属随顺」,常拿自己的身体,繫属于父母、尊重、师长、乳哺、养育、微有恩者,随顺他们的意思,做什麽事情。「任所屠害捶缚货卖」,对于我有恩的人,我这麽样地恭敬、供养、尊重、讚歎,当然我的父母、尊重、师长、有恩者,也是爱护我,也是非常爱护我。假设我的父母、师长对我不是爱护,对我「任所屠害」,随意地想要杀我,想要害我。「垂」,想要打我;想要把我绑起来。「货卖」,像一件东西似的,把它拿出去卖掉。假使有恩的人对我这样子,「尚自不敢窃怀施心」,尚且我都不敢把我的父亲、母亲、有恩的人,像一件东西似的布施出去,不要了,都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何况显然施来求者」,何况很明显地我把我有恩德的人,布施出给求的那个人,给他。那怎麽可以这样做呢?
《披寻记》一二九六页:
父母、尊重、师长等者:此诸有情皆有恩摄。〈声闻地〉说:谓或父母、或乳饮者、或养育者、乃至广说遭厄难时不相弃者,如是等类名有恩者。(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此中尊重师长,即彼教利益者、教安乐者、引利益者、引安乐者、及馀数有恩者,随应当知。
「父母、尊重、师长等者:此诸有情皆有恩摄」,要是对于菩萨有恩爱的人。「〈声闻地〉说:谓或父母、或乳饮者、或养育者、乃至广说遭厄难时不相弃者」,在苦难的时候,这个人总是和我在一起不弃捨我,和我共患难的人。「如是等类名有恩者」,这是有恩的人。这是(陵本二十五卷十四页)。「此中尊重师长,即彼教利益者」,什麽叫做师长呢?就是教导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这个人是对我有利益的。「教安乐者」,教导我发财的人,使令我生活快乐的人,这都是我的师长。「引利益者」,他教我这样做、这样做,能引导、能引发出来智慧,不会做恶事的这种人,那麽这就是师长。
这个前面说是:「尊重师长,即彼教利益者」,这个师长「教」你这样做、这样做,你不可以做恶事,就是教导的、命令的口气。下面「引利益者」呢,这个「引」是什麽意思?就是师长教我开智慧,由智慧引发出来,我不可以做恶事,我是可以做有益利有功德的事。「引安乐者」,教我开了智慧,我就知道这样子能发财,这样子使令我生活快乐。这都是我的师长,「尊重师长」。「及馀数有恩者」,及其他的,除了师长之外,其他那些朋友,彼此间常有来往,也可能有「数有恩者」,不止一次地对我也是有照顾。「随应当知」,也都是有恩者。这是解释什麽叫做有恩。
下面第八科,「于求妻子等」分二科。第一科「不施他属」。
荒八、于求妻子等(分二科) 日一、不施他属
又诸菩萨,若作国王,灌顶自在,统领方域。于自国界所有僚庶,终不抑夺取馀妻子而转施馀。唯持村邑聚落川土,或全、或分以用布施,而告彼曰:如我恩化,汝亦宜然。
「又诸菩萨若作国王」,这个菩萨他常是在世间上有大悲心,作种种功德,福德智慧太高了;其他众生的福德智慧没有菩萨大,自然菩萨就是作了国王,自然是这样。「灌顶自在」,这「灌顶」,这国王原来不是国王,他就位、就职的时候,举行一个灌顶的仪式,是这麽意思;或者是一个大婆罗门,有地位很多人尊敬的人,用四大海水来灌其顶,那就是授位,他就是做了国王。「自在」,做了国王以后,有大的权利,有无上的权威得大自在。「统领方域」,就是统治所领的国土,统治的领土很广大的地区叫「方域」。
「于自国界所有僚庶」,对于自己所统治国土的范围内,所有的「僚」,就是做官的;「庶」,就是一般的老百姓。「终不抑夺取馀妻子而转施馀」,绝对不会仗势自己的权威,就是压迫、夺取他人的妻、他人的子,而「转施馀」,我自己不要,但是送给别人了,决定不这样做事情的。这个菩萨,本论的作者说到这件事,可见得凡夫也是有这件事的,凡夫的确是有这种事的。「唯持村邑聚落川土,或全、或分以用布施」,但是他不这样做,他做什麽呢?他有这个权利可以划分一个部分,一个村、一个乡村、一个地区、一个小小的城市、或者是一个聚落,「聚落」也就是「村邑」。「川土」,或者是一部分的山川、一部分的国土。「或全或分」,或者这一个地区是完全的、或者这个地区的一部分。「以用布施」,把他布施给一个有道德的人,或是一个大智慧的人,而且是这样子。
「而告彼曰」,那麽这个王就对那个接受布施的人说了。「如我恩化,汝亦宜然」,如我对于要是我国家的人民,我都特别地爱护他们。「恩」者爱也。这个恩字当爱字讲;我特别地爱护一切的人民哪,来教化他们,用爱心教化他们。「汝亦宜然」,你现在接受了我的布施,我给你了这个聚落,你在这裡要教化他们,也应该有爱心,不要虐待老百姓,「汝亦宜然」。
这是「不施他属」,现在第二科「不施自属」,分三科,第一科是「不令忧恼」。
日二、不施自属(分三科) 月一、不令忧恼
又诸菩萨,于自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若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终不彊(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
「又诸菩萨,于自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若不先以正言晓喻」,假设最初的时候「不以正言」,不先以合乎道理的言语。「晓喻」,开示他,「令其欢喜」,令他心情欢喜。「终不彊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从始至终,决定不会强迫他,就把他送给别人了,那这样他心裡就很忧恼、很忧愁、苦恼,「施来求者」。菩萨不这样做,不这样做事情。这是不令忧恼。
下面第二科「不与怨家」。
月二、不与怨家
虽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生乐欲心,而不施与怨家、恶友、药叉、罗刹,凶暴业者。
「虽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虽然有人来求菩萨,把你的妻子、亲戚眷属送给我,那麽菩萨得到了这件事呢,就先以「正言晓喻」,晓喻他的妻子亲戚眷属,令其心裡面欢喜,同意了。「生乐欲心」,同意了、生欢喜心,愿意这样接受菩萨的安排。
「而不施与怨家、恶友、药叉、罗刹、凶暴业者」,虽然是同意了,菩萨不会把他送给那个「怨家」,有恨的人,有仇恨的人不会;不会送那个恶知识,这个人哪道德不好「恶友」。「药叉罗刹」,「药叉」旧翻译,翻作夜叉;那麽玄奘法师翻作药叉;翻到中国话呢,翻个能啖鬼,就是能吃人、能把人吃掉;又翻作伤者,它也能伤害人的;也翻作勇健,勇勐健康,它能在天空裡飞,这就是这个夜叉鬼。「罗刹」,翻作可畏、或者翻个暴恶鬼,也翻个可畏,可恐怖的这麽个一个人,都是能吃人的。这些是怨家、恶友、药叉、罗刹,这四种众生是「凶暴业者」,是凶恶残暴的,它做事情都是这样子凶恶残暴的,做事情是这样的。这个菩萨不会把自己的妻子、亲戚、眷属、奴婢、僕使送给它们,不会的,不会这样子。
月三、不任奴婢
不以妻子形容软弱族姓男女,施来求者令作奴婢。
这是「不任奴婢」这一科。这是「不以妻子形容」,就是不会拿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妻子这个形相有仪容,表示有相貌美好的意思,但是性格是软弱。「族姓男女」,他不是一般的男女,有族姓的就是高富贵的人家的男女。「施来求者」,布施给来求的人,令他作给他们作奴婢,不会这样子的,不会这样做事情。
《披寻记》一二九六页:
族姓男女者:谓生高族或生富族种姓男女应知。
「族姓男女者:谓生高族或生富族」,「生高族」,那就是有地位的,在政府做事、或者是做省主席、或者是做宰相的「高族」。「或生富族」,或者是财富很多的人,种姓家的男女,就叫做族姓男女。这个菩萨做了国王有无上的权威,也不会仗着势力做这种事情。
下面是第九科「于求王位」,分二科。第一科「标不施与」。
荒九、于求王位(分二科) 日一、标不施与
又诸菩萨,若有上品逼恼众生,乐行种种暴恶业者,来求王位,终不施与。
「又诸菩萨,若有上品逼恼众生,乐行种种暴恶业者」,又诸菩萨遇见了一种特殊的情形。「若有上品」,就是恶势力特别强大的人,他来逼恼众生,这种恶势力能逼恼众生,逼迫苦恼一切人。他「乐行种种暴恶业者」,就是欢喜作种种恶事,很暴恶的事情,这种人来到菩萨这裡来,「来求王位」,说是你是国王,现在你把你的王位送给我。那麽菩萨给不给呢?菩萨是修布施波罗蜜的嘛!「终不施与」,我本来是不贪求王位的,但是不给你,这王位是不给你的。
这是不施与,这是第一科「标不施与」。第二科「释所不应」。
日二、释所不应
若彼暴恶补特伽罗先居王位,菩萨有力尚应废黜,况当施与。
「若彼暴恶补特伽罗」,这个特别坏的这个人哪!「先居王位」,他原来他是个国王,他正在位当权的时候。「菩萨有力尚应废黜」,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他有力量,他的力量够大的话呢,「尚应废黜」,尚且把这个国王,把他罢免了他、把他驱逐了,这样子把他驱逐。「况当施与」,况且现在菩萨的王位怎麽可以送给他呢,那这个意思就是送给他的话,就是对老百姓不公平了,所以不送给他,这个意思;是菩萨悭吝不肯布施,不是这个意思。
前面这一大科,一共是九科,这九科都说完了。下面这一科「自利益摄」。前面「施相差别」中分二科,第一科是「种种施」,「种种施」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利益他摄」,现在是「自利益摄」,属于这一科。这一科裡面分三十一科,第一科叫做「不侵恼眷属施」。
黄二、自利益摄(分三十一科) 宇一、不侵恼眷属施
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以所施物施来求者。
「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诸菩萨他布施,他有很多财富布施给来求的人,如果菩萨没有财富的时候怎麽办呢?「终不侵夺父母妻子」的财富,不会把父亲、母亲的财富夺过来,不会把妻子的财富、奴婢的财富、僕使的财富,亲戚眷属所有的财富侵夺过来。「持用布施」,用它去布施,不会做这种事。
「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以所施物施求者」,前面是拿来布施,并没有求的人现在前,没有人来求菩萨,不过菩萨不会在准备的时候,把父母妻子等人的财物抢过来准备布施。现在下面这一段,「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僕使亲戚眷属,以所施物施求者」,就是求的人已经现前了,那他也不会逼恼父母、妻子这些人,夺取他们的财物来施来求者的,也不会这样做。这个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有些误会,说这是我父亲、我母亲的财物,我们特别地恩爱,我父亲爱我、我也爱我父亲,那麽他的钱我就可以拿来用,不可以这样子,你这样子也是犯盗戒的,你要他同意、可以,他要不同意你不可以偷的,偷就是犯盗戒,将来还是要还的,这个因果道理,因果律上是这样的意思。
这下面是第二科「无不淨物施」。
宇二、无不淨物施
又诸菩萨,以其正法以无卒暴积集财物而行惠施。不以非法、不以卒暴,亦不逼迫损恼于他,而行惠施。
「又诸菩萨,以其正法以无卒暴积集财物而行惠施」,诸菩萨他布施众生,初开始都是用财物布施给众生。但是财物怎麽来的呢?菩萨怎麽会有财物呢?菩萨也是要合法的发财得到财富。「又诸菩萨,以其正法积集财物而行惠施」,就是合法的,不违犯国家的法律、也不违犯佛的戒律,这样子我积集的财富,用这样的财物来布施给众生。「以无卒暴积集财物」,不会卒(ㄗㄨˊ)也唸(ㄘㄨˋ)这也是暴恶的手段,不是用暴恶的手段积集财富的,不会这样子。不过如果这位国王有权利,这个工商业财富很大,说这个改成可以算是我的,把那个主人,原来的人驱逐了,那就是土匪了嘛!这种行为。这菩萨不是,菩萨不这样做,「以无卒暴积集财物,而行惠施」。「不以非法,不以卒暴」,菩萨发财的时候是合法的,不以非法的手段,不以粗暴的手段。「亦不逼迫损恼于他,而行惠施」,不这样作法就是要合道理,不做恶事。
《披寻记》一二九七页:
亦不逼迫损恼于他而行惠施者:谓不诃骂、捶打、恐怖、毁辱、缚害、拘禁、斫刺、驱摈于此,而施于彼。义如下说。
不这样做。「呵骂」,呵斥毁骂他。「捶打」,就是打、或者用棍子、棒子,或者用拳头打人。「恐怖」,或者是用恐吓的手段恐怖他、毁辱他。「缚害拘禁」,或者把他绑起来,要打、伤害他;或者把他拘禁在一个地方,没有自由了。或者是「斫」,或者是用什麽器来斫这个人、或者用什麽器来「刺」这个人、或者是「驱摈」这个人,菩萨不做这种事情。
「义如下说」,下面说。下面第三科「不违越学处施」。
宇三、不违越学处施
又诸菩萨,若在诸佛圣教出家,终不违越所有学处,而行惠施。
「又诸菩萨,若在诸佛圣教出家」,若在佛法中出家。「终不违越所有学处」,决定不会违犯佛所制定的戒律而行惠施,一定要符合戒律的。
宇四、不向背施
又诸菩萨行布施时,普于一切有情之类,起平等心,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终不分别怨亲中庸,有德有失劣等胜品,有苦有乐品类差别。
这是第四科「不向背施」,「又诸菩萨行布施」的时候,「普于一切有情之类,起平等心,住福田想」,就是大家都一样,这也是有个人权的意思,我不轻视你「起平等心」。「住福田想」,安住在你也是能令我得福田的人,我要布施给你,你有能力令我得福报,「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的」。
「终不分别怨亲中庸」,决定不会分别怨亲,这个人是我的怨家、这个人是我亲爱的人、这个人是怨亲之间,也不怨也不亲的中等人。「有德有失」,这个人是有道德的人、这个人是有过失的人。「劣等胜品」,这个人不如我,是「劣」;这个人和我相等;这个人的道德、本事都超过我,「胜品」,菩萨不分别这些事情。「有苦有乐,品类差别」,这是众生,有的众生,生活困难、苦恼,有的众生很快乐,这些差别。苦是一类、乐又是一类,彼此间有差别,那麽菩萨不去分别这些事情。「终不分别怨亲中庸」种种这些事情。
宇五、不减少施
又诸菩萨,如先所说如先所许,终无减少施来求者,唯有施彼或等、或增。
这是的五科「不减少施」。「又诸菩萨,如先所说」,不是现在,已经过去,以前在什麽地方见面的时候,同他说过。「如先所许」,我以前说我要布施给你多少、多少。「终无减少」,后来对现这件事的时候不会减少,我以前说多少就施多少不会减少施来求者。「唯有施彼或等或增」,那麽布施的时候呢,我以前说多少我就布施你多少,就是「或等」,相等的;或者是增、加一点,我以前说是给你一百块,我现在给你二百块,增加总不减少,这样意思。
这是第五科,下面第六科「不下劣施」。
宇六、不下劣施
又诸菩萨,终无先许胜妙财物,后施下劣;唯有先许下劣财物,若有胜妙后施胜妙。
这又是一点差别,「又诸菩萨,终无先许胜妙财物」,不管经过多久,我以前答应是同意,同意给你一个「殊胜微妙财物」。「后施」,后来到时候对现的时候,不是那麽胜妙,给下劣的一样东西,菩萨不这样做。「唯有先许下劣财物」,唯独有这样的情形,最初同意的时候是给你一个平常的东西。「若有胜妙,后施胜妙」,可是后来对现的时候,假设要有胜妙的东西,就给他胜妙的而不给他下劣的,这菩萨总是这样做法的。
第七科「无秽浊施」。
宇七、无秽浊施
又诸菩萨,不以异意、不以愤怒挠浊之心,而行惠施。
「不以异意」,这个「异意」就是变异了。原来的心情是一种样子,现在心情变了。那麽这个时候,心裡面是个愤怒的心情,不和平、有恭敬心,「挠浊之心」。「挠」是挠乱,染污心;心裡面动乱,污染心,不会用这样的心情而行惠施的。
《披寻记》一二九七页:
不以异意等者:谓诸菩萨行惠施时,饶益意乐恆常现前无有变异,是名不以异意。于有怨害诸有情所,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能有堪忍,是名不以愤怒挠浊之心。
不以异意等者:谓诸菩萨行惠施的时候,「饶益意乐恆常现前」,利益对方的心情常常现前的。「无有变异」,这种利益对方的心情不变异的,「是名不以异意」。「于有怨害诸有情所」,彼此间以前有过恨的事情、有怨,彼此间伤害的事情。「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能有堪忍」,这个人大家会遇了,有了布施这种事情的时候,就用不染污的心。什麽不染污心?「纯是悲愍」,就是慈悲这种心情,纯是这样的心情。「能有堪忍」,虽以前有怨恨,这怨恨现在菩萨能忍得住,那就是不以不恨。「是名不以愤怒挠浊之心」,就这个意思。
宇八、不自讚施
又诸菩萨,终不施已而自称讚,数数告言,我于汝所曾行如是如是惠施,摄受长养济拔于汝。
这是第八科「不自讚施」。「又诸菩萨,终不施已」,不管时间经过多久了,决定不会说,我布施完了以后我自己称讚我自己。数数的对那个人说,「我于汝所」,我对你在什地方。「曾行如是如是惠施」,曾经对你有这样、有这样的布施,送给你什麽什麽、我送给你一个楼房、我送给你一个花园,这些事情。「摄受长养济拔于汝」,我和你摄受,就是和你做朋友,和你建立一个良好的关係。「长养」,长养你的财富,长养你的智慧。「济拔」,济拔你的困难,我从困难中,把你济拔出来。「终不施已而自称讚,数数告言,我于汝所曾行如是如是惠施,摄受长养济拔于汝」。菩萨不说这话,以前有的事情,但以后不再提这件事,菩萨这样子。
宇九、无不敬施
又诸菩萨,于卑贱者行布施时,尚无不敬撩掷而与,况于有德。
这是第九科。「卑贱者」,地位卑下的人。他行布施的时候「尚无不敬撩掷而与」,这个卑贱的人智慧也不高尚、地位也不高尚,就是一个卑贱的人。布施的时候尚且都没有不恭敬的行动布施给他。「撩」,是散乱、不整齐。「掷」,就是丢过去,你要送给他一样东西,要弄得整整齐齐的,恭恭敬敬送给他,这样好,那就表示恭敬的意思。如果你弄的不是整整齐齐,很乱的样子,然后说好了给你,菩萨不这样子。「尚无不敬撩掷而与」,菩萨行菩萨道,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对一切人都有恭敬心而不随便轻率这样子。「况于有德」,何况有道德有地位的人呢,更是很恭敬的。
这是第九科。下面第十科,「无厌倦施」。
宇十、无厌倦施
又诸菩萨,若来求者,安住种种毁犯邪行,掉举躁扰不自防护,专行骂詈瞋忿呵责,终不于彼暂起邪行带厌倦心而行惠施。唯即于彼了知为诸烦恼所媚,令改本性。深更安住怜愍之心而行惠施。
「又诸菩萨,若来求者,安住种种毁犯邪行」,又这个菩萨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来到菩萨这裡,向菩萨有所求的人,这个是什麽样的人呢?「安住种种毁犯邪行」,各式各样的,不道德毁犯了佛的戒律。「邪行」,作种种恶事。「掉举」,我们通常说是心裡面掉举,其实是通于三业的。口掉举,说话的时候就是不停的讲话,有用的话要讲,没有用的话,说这麽多做什麽,他就是不能停下来。「躁扰」呢,就是身体也不安静,就是动乱得很。「不自防护」,他不能自己保护自己的身口意业,叫他寂静下来,他不能。「专行骂詈瞋忿呵责」,而且这样子,他就是做这种事。专一的做这种事,对菩萨不恭敬,骂詈菩萨。「詈」也是骂。「瞋忿」,心裡面忿怒不高兴,呵斥菩萨。菩萨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终不于彼暂起邪行,带厌倦心」,菩萨不会做错事、做恶事;你这样对待我,我就对你也不客气,菩萨不暂时生起错误的行动。「带厌心」,不会心裡面不高兴、厌烦了,不愿意做这件事「而行惠施」的,不会,菩萨还是很恭敬的。
「唯即于彼了知为诸烦恼所媚,令改本性」,菩萨对他怎麽个看法呢?这个人来到这裡来,向菩萨有所求,反倒骂菩萨、呵斥菩萨,那麽菩萨心裡怎麽想呢?「唯即于彼了知」,这个恶人的本性也是清淨的、也是很和平的。那为什麽会这样呢?「为诸烦恼所媚」,他就是为贪心,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所迷惑了。「令改本性」,那个烦恼使令他改变了他原来和平的心性,是他的烦恼改变了;他的本心还是清淨的。「深更安住怜愍之心而行惠施」,菩萨这样观察了以后,菩萨更深刻的安住在怜愍他的心情而行惠施,也是用什麽财物布施给他。
《披寻记》一二九七页:
暂起邪行者:此中邪行谓即有犯,应作不作、作不应作,如是一切皆名有犯。义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
「暂起邪行者:此中邪行谓即有犯」,什麽叫做有犯呢?「应作不作」,善事应该做他才不做。「作不应作」,恶事是不应该作,他偏要做。「如是一切皆名有犯。义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
下面是第十一科「不执取施」。
宇十一、不执取施
又诸菩萨,不由恶见妄有执取而行惠施。谓如广大暴恶祠祀,不计杀生布施为法,亦不妄取吉祥瑞应相应相状而行布施。
「又诸菩萨,不由恶见妄有执取」,菩萨不会由于恶见妄有执着,就是不合道理的想法叫「恶见」。这个恶见,有的时候也会令人……,如果不学习佛法也很难明白。我小时候在学校读书,在齐齐哈尔,在满州国的时候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市裡面有一个孔夫子庙,那个城市裡的人,杀猪宰羊供孔夫子,他们还是很恭敬的供孔夫子。这件事对不对?我们要是不学习佛法,我们知道这件事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你自己也欢喜吃肉,然后对我们的孔夫子有恭敬心,我欢喜吃肉,我就用肉供养孔夫子,这事对不对?我们要是不学习佛法,能知道这是不对的吗?「又诸菩萨,不由恶见」,不会有这种罪恶的思想。「妄有执取而行惠施」,社会上的人他不明白佛法,我这件事做得非常好!你看我对孔夫子这麽恭敬。他是认为非常正确、非常对的,执取这件事,你不可以说不对的。「菩萨不由恶见妄有执取而行惠施。」是这样子。
「谓如广大暴恶祠祀」,这就是举出一个例子来,广大罪过的事情。「祠祀」就是祭祀先人,我的祖先,我过去的父亲、母亲、祖父、我的祖先,或者是祭祠过去历史上有名的这些人物、或者是孔夫子、孟夫子、曾夫子这些人。祭祀的时候,「不计杀生布施为法」,他们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就杀害了很多的生命来供奉这些先人,这样事情他们认为是有功德的。而菩萨呢,「不计杀生布施为法」,菩萨不认为这是合法的事。譬如:佛教徒用鲜花,用花、果来供养佛菩萨,你看上去就是和平,这是非常的清淨庄严,而不杀害众生。
「亦不妄取吉祥瑞应相应相状而行布施」,菩萨也不会错误的执着,今天是初几,这一天是吉祥的;或者是出现什麽事情了,这是吉祥的,不执着吉祥瑞应的相状去行布施,菩萨不。我们学习佛法以后,心清淨了是吉祥,不管在什麽时候,什麽地点做什麽事情,要心清淨、慈悲、大智慧,这都是吉祥的。因为你有道德,有这个功德以后,它会现出来种种相、吉祥的相,有内有外。但是外以内为根本,外边是枝末,所以不在枝末上有所执着,不执着这个事情「而行布施」。
《披寻记》一二九八页:
不计杀生布施为法者:谓不杀馀众生施馀众生计为法故。
菩萨没有这种想法。
宇十二、不计清淨施
又诸菩萨,终不妄计唯一切种极善清淨而行惠施。即是世间及出世间离欲清淨,唯审了知所行布施,但是离欲清淨资粮。
这是第十二科,「不计清淨施」。「又诸菩萨,终不妄计」,不会错误的执着。「唯一切种极善清淨而行惠施」,菩萨三轮体空,于一切法心无所得,这样子做功德,菩萨也不执着我这个功德做得比你好。菩萨没有这种执着。「终不妄计唯一切种极善清淨而行惠施」也不执着。
「即是世间及出世间离欲清淨」,这裡解释究竟什麽叫做清淨:即是世间清淨及出世间离欲清淨。世间的欲界是污秽的,色界天、无色界天有了禅定,他们离欲了也是清淨,这是世间清淨;出世间离欲清淨呢,那就是佛教的圣道。修学圣道能离三界欲,离了爱烦恼、离了见烦恼,有了清淨般若智慧现前,这时候是离欲清淨。这是二种清淨,当然出世间的清淨是最殊胜的。「唯审了知所行布施,但是离欲清淨资粮」,这样说有世间的离欲、有出世间的离欲,那麽现在我做的布施波罗蜜算是什麽情形呢?「唯审了知」,那唯独是确实的认识所行的布施是离欲的资粮。我这样布施的时候,我就容易得到禅定;我这样的布施呢,我就容易成就世、出世间的圣道,它是资粮的性质,是个因,得果的因,是一个前方便,这样的意思。
宇十三、不观果施
又诸菩萨,不观其果而行布施。一切布施皆为迴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第十三科,「不观果施」。「又诸菩萨,不观其果而行布施」,不是说我布施,我将来得财富;我为了将来得财富,我现在去布施,不是这个意思。「一切布施皆为迴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所有的布施,各式各样的布施。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得佛的智慧这样子,而不求其馀的这些果报。
《披寻记》一二九八页:
不观其果而行布施等者:谓不观待施果异熟为因而行布施,唯为圆满菩提胜资粮故。
「不观其果而行布施等者:谓不观待施果异熟为因而行布施」,我现在布施我将来能够得大财富,所以我现在布施,没有这个想法,他不这样子。「唯为圆满菩提胜资粮故」,那为什麽菩萨要做布施呢?就是要得无上菩提。这个布施是得无上菩提的一个因,就是这样,只此而巳。不是得世间的有漏果报,菩萨对这个没有希求心、没有执着心。
下面第十四科,「不易信解施」分二科,第一科「标」。
宇十四、不易信解施(分二科) 宙一、标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诸菩萨如实地了知,没有搞错,就是正确地认识各式各样所行的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你什麽样的布施将来得什麽果报,这是缘起法菩萨都知道的。你这个布施,将来是在欲界天得果报;你这个布施你将来是在人间得果报,菩萨都知道。「深生信解」,对于这件事,决定无疑、没有疑惑的。「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菩萨去做布施的时候,不是因为别的因缘,别人来逼迫你而叫你布施,不是,「不由他缘」。「非他所引」,不是别的人来引导你去布施,不是这样子。菩萨自己有大智慧,观察这件事,应该这样作、应该这样作。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宙二、释
谓施饮食,能感大力;施诸衣服,能感妙色;施诸车乘,能感快乐;施诸灯明,能感淨眼。如是等类,广说应知。
「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那麽究竟怎麽回事呢?举出个例子来:「谓施饮食能感大力」,说是你供一堂斋,这个地方这个众生,这个地区这个众生有点饥饿,你用饮食送给他们。将来得什麽果报呢?「能感大力」。你这个身体的果报健康、有力量,能得这个果报,能大力。「施诸衣服能感妙色」,我用衣服来布施给众生,将来得什麽果报呢?能感妙色。你将来果报的这个颜色非常美好,是「能感妙色」。「施诸车乘能感快乐」,你要是用一辆车,布施给人家了,将来你能得到快乐,快乐的事情。就是施诸车乘可以代步,你要徒步走你辛苦,坐车你轻鬆了,所以你将来能得到快乐。实在是用车布施将来容易得到神足通,容易得神足通的,这样子。
「施诸灯明,能感淨眼」,「施诸灯明」,这屋子裡黑暗,需要加个灯,你就发心布施。「能感淨眼」,将来你就能得天眼通、能感天眼。我现在心裡在打主意,想做这件功德。因为我现在的眼睛不如以前,我的眼睛不如以前。「如是等类广说应知」,所以做种种功德得种种果报,是有差别的,不一样的。
《披寻记》一二九八页:
能感淨眼者:此中淨眼谓即天眼,欲界天中有生得故。
「能感淨眼者:此中淨眼谓即天眼」,指天上的人的眼睛说的。「欲界天中有生得故」,这个天眼呢,不是欲界天的天眼,是色界天眼。因为这个天眼通呢,我们现在的眼睛也是地、水、火、风组成的,但这是属于欲界。可是我们是欲界的人,但是在须弥山以上也有欲界天,他们那个天眼好过我们,能看得远。可是这个都是属于欲界,欲界的地、水、火、风组成的天眼,组成的眼睛。要是色界天上的人的眼睛呢,他们的眼睛不是欲界的地、水、火、风组成的,是色界天,色界天的地、水、火、风组成的天眼。他看那个看得不得了,看得很远。现在这裡说的淨眼呢,是指色界天上的天眼。色界天上的天眼有两种:一个是在人间的时候就得了色界的天眼;一个是在人间死掉了,生到色界天上去得了天眼。就是这两种。现在这上说呢,「欲界天中有生得故」,也有欲界天的天人,他生来就得到天眼了。他还没有修他就得了。人间的人也是,他并没有修禅定,但是他的眼睛特别,就是报得的,报得天眼。报得天眼的原因做什麽呢?就是他关于这一部分,他做过功德。譬如说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眼睛有病,你是医生把他的眼睛给治好了,那麽将来你眼睛会特别,就可能会特别。另外呢,你作了一件事,在这个地区,你做了一件事使令很多人开智慧,你将来眼睛就会特别一点,是这样意思。它也不是无因缘而有的。
这是第十四科,下面第十五科。
宇十五、不希异熟施
又诸菩萨,不为怖畏自身贫穷而行布施,唯由悲愍众生意乐而行布施。
「又诸菩萨,不为怖畏自身贫穷而行布施」,这是「不希求异熟施」。诸菩萨他不是为了害怕,恐怖自家生命贫穷,所以就去行布施。因为布施能得大富就不贫穷了,说我害怕贫穷,那我就修布施,菩萨不是这个意思。是「唯由悲愍众生意乐而行布施」,他是悲愍众生的苦恼,他要解除众生的苦恼,他有这样悲愍的心情而去行布施。这有什麽差别,不是为了利益自己,纯是为了利益他人,这是行布施。
宇十六、无不合仪施(分三科) 宙一、标
又诸菩萨于来求者,终不施与不合仪物。
这是第十六科,分三科,第一科「标」。又诸菩萨对于来求他的人,终不施与不合乎威仪的事情。就是不合道理的东西不布施。这是「标」。
《披寻记》一二九八页:
终不施与不合仪物者:若所施物非法所许,非彼所宜,是名不合仪物。违越不顺菩萨仪故、违越不顺世间仪故,如下举事应知。
「终不施与不合仪物者:若所施物非法所许,非彼所宜」,你布施的东西,不是法律容许的,那就叫作「不合仪物」。「非彼所宜」,这个东西法律上是容许,但是对方不合适。「非彼所宜,是名不合仪物」。「违越不顺菩萨仪故」,就是你这样做这件事,不适合菩萨的威仪,违背了菩萨的威仪。「违越不顺世间仪故」,也是不顺于世间的威仪,世间的道理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有所违越。「如下举事应知」,下面举出一个事实来就知道了。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不淨饮食」。
宙二、释(分三科) 洪一、不淨饮食
谓施出家者馀残饮食,或诸便秽、洟唾、变吐、脓血、不淨,所杂所染。
「谓施出家者,馀残饮食」,这就是不合仪施。出家的人向你乞食的时候,你施给他「馀残」,你吃剩下的饭,馀残的饮食,那就是不合道理了,这就是不合仪。「或诸便秽」,我看一部经上,佛在世的时候,就是有一个圣人,他是身体有点病去看医生,医生说是要吃甘蔗汁,吃甘蔗汁这个病就会好。那麽有一个工厂就做这个工作,就是做这个甘蔗汁的。他到那裡去乞,拿着钵去乞,那个大老板一看就很欢喜,你来乞就愿意给,要供养他,但是有事情要走。他就交待他的夫人哪,说这裡来一个大德,你来做这个事,把这个甘蔗汁供养他,那麽他交待好了,他就走了。但是他的太太不欢喜,不欢喜嘛就是拿着他的钵到屏处去,就是用小便,小便放在钵裡面,然后表面上加一点甘蔗汁,就送给这圣者。就做这种事情,将来这老太婆死掉了堕落饿鬼道,就是有这种事情。
「或诸便秽」,这个污秽的东西做布施。「洟唾」,「洟」是鼻涕,鼻流出来的那个鼻涕。「唾」,口裡吐痰。或者「变吐」,就是你经过消化了以后,排泄出来的这些渣滓这也是「变吐」。「脓血」,身体有病,这个脓血。这些不清淨的东西「所杂所染」。你用这个东西来布施这不合仪,这是不合仪物。不于这样的布施,不对、不可以,不这样布施。
洪二、杂染饮食
又不告白不令觉知,如弃捨法施糜饭等。谓不食壨者,施以壨杂壨染饮食;不食肉者,施以肉杂肉染饮食;不饮酒者,施以酒杂酒染饮食。
这是第二科,「杂染饮食」。「又不告白」,又不去预事跟他先声明,这是有意地不叫你知道。什麽事情呢?「如弃捨法施糜饭等」,「如弃捨」我不要了。我给你这个饭,「糜」是粥,施这个糜饭。就像我丢掉了不要,那种态度来布施给你。
这是「标」。下面解释。
「谓不食壨者,施以壨杂壨染食」,这个人,他不欢喜吃壨的这个人。不吃壨的人,你用这个壨杂在这个粥裡面、饭裡面,溷杂在裡面,这个壨也就染污了这些饮食,这是不合仪。不食肉的人,施以肉、杂肉,不吃肉的人,你用肉布施给他,或者是你用饮食的时候,饮食裡面溷杂了肉,这样子布施,这个肉染污了饮食。「不饮酒者,施以酒」,你用酒给他,这就是不合道理。是「杂酒染饮食」,或者不是纯是酒,而是有饮食,其它的饮食,裡面溷杂上酒,这个酒就染污了饮食,要送给这个人。
洪三、匪宜事业
或复处置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而行布施。
这是第三科,「匪宜事业」。「或复处置,不合仪式」,「处置」就是安排,安排一个不合宜事,「所有的事业」。前面是说这些饮食一类的,现在是说其它的事情。譬如出家人到那唸经,就是举了这个例子。出家人应该这麽安排、这麽安排,但是你偏要另外安排,这不符合这出家人唸经的这种仪轨。「处置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而行布施」。
宙三、结
如是等类不合仪施,菩萨不为。
菩萨不这样做事情。结束这段文。
《披寻记》一二九九页:
或复处置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者:谓不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故非利他行,是名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违越不顺菩萨仪故。
「不拔彼有情出不善处」,那个众生他在不善的事业裡面哪,他的身口意,在不善的境界裡面生活。你是菩萨,应该把他救拔出来。「于其善处」,把他安排在这个善良的地方。这件事应该经过劝导,劝导他这是不善、这是善;你要从不善出来到善良的地方,来调伏自己的烦恼,安处自己的身心令它清淨,建立清淨的善法。你不这样做,「故非利他」,那你对他没有利益。
「是名不合仪式所有事业,违越不顺菩萨仪故」,所以从这裡面看呢,有的人也有这个问题。我不做大法师,我也不讲经说法嘛,我不要学习经论,但是我愿意在寺庙裡做事,那我就不学习经论。你不学习经论,你也有问题,你不学习经论,你在寺庙裡做事,能符合佛法的威仪吗?也同样有这个问题,同样是有这个问题。若佛在世的时候呢,有一个比丘,他看在大众僧裡面缺少人办事,缺少人办事。但是他说我现在想要修行,我等我得阿罗汉,我再为大众僧服务。自己心裡有这个妄想,那麽他就用功修行,哦!得阿罗汉了。得阿罗汉了一入定,就在那裡入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这三昧裡。这时释迦牟尼佛就和他说话了,说你以前发心得阿罗汉的时候,为大众僧服务,你现在应该做这个事了。他在入定的时候,佛和他说话。然后他就是真是的,那他就是为大众做事情。等到一天夜间,天已经黑了,有比丘来挂单,挂单那麽要点灯,不用点灯,他的手指头一伸,这手指头放出光明来。你在这个寮房裡、你在这个寮房裡,就安排好了。是阿罗汉为大众僧服务,这个事情。为大众僧服务,功德是很大的,功德很大很大的,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讲故事,现在三点。
这个有四个比丘,这几个是五个比丘或四个比丘,在一个山裡面用功修行,修行呢,当然出家人就是要托钵乞饭嘛,天天从山裡面出来到聚落去乞食,乞食从山裡面出来,然后再回去要经过多少时间,可能要比我们这遥远,不是一两个钟头能够那麽近,可能还要更长的时间。常常这样做呢,这四个、这几个比丘就想,唉呀!我们为了吃这一餐饭呢,一天吃一餐饭呢,要费这麽大的时间,这是有问题,希望不要耽误这麽多时间。其中有个比丘说好,我来发心,我来发心你们在山里不用乞食,我一个人去乞食。他到城市、去聚落乞食,然后供养这几个比丘,供养这比丘。这样用功修行。那麽乞食这个比丘呢,这一天在城市裡面看见一个大国王出来,和一般人出来不同,那个大威德的境界,不同的。唉呀!他说国王啊!这麽大的威德,我将来做国王也不错,就是打这麽个妄想。但是他这样子,就是护持这几个比丘,这麽用功,这四个比丘都成功了,得了圣道。他因为没有修四念处,老是来来去去的办这些杂事嘛,他第二生做国王了。因为那几个都是圣人了,那个圣人是谁,就是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还有几个菩萨,一共好像四个。那麽他这个人哪,他就是妙庄严王,《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他做国王,一生一生做国王没个完,这国王一直做、做下去。但是他以前的这几个同参,这修行人一看,这一生做国王有问题了,有邪知邪见了,你有了邪知邪见,不能再做国王,你可能要受苦了。于是乎那几个修行人哪,一个给他做太太,给他做国王的夫人,另外两个给他做儿子,另外一修行人示现成佛。四个人,加他是五个人。
这个佛来到这裡,成佛了以后呢,他这两个儿子和他的太太是信佛的,两个儿子就是现种种神通。国王这时候相信外道,他说你的神通这麽大,跟谁学的,他说是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唉呀!你要带我也去,好。他的太太、他两个儿子带他去,听佛说《法华经》,得法华三昧,这时候就成功了。是这样有这个事情。所以为大众僧做事,保证你以后永久地安乐自在,不会再有苦恼的事情了。这按人情的道理也是合道理的。因为你没用功修行,我就保护你们。而那个人修成功了,他不会忘你的,不会忘掉的,一定是挂念你,终究不会叫你到三恶道裡去受苦的,一定是这样子。
宇十七、不留滞施
又诸菩萨,不令求者数数来求,往还亲附。随顺繫属,稽留疲倦,然后方施,唯暂来求,即便施与。
「又诸菩萨,不令求者数数来求,往还亲附」。这是第十七科「不留滞施」。又诸菩萨他修这个布施波罗蜜的时候,他不令求者数数来求。我有很多的财富布施,但是我教你,来一次不给,来了多少次以后再给,菩萨不这样做,「不令求者数数来求」。「往还亲附」,来了又回去,来了又回去,然后还得要和他好,还得和菩萨亲附,表示亲近有礼貌,还要这样子。「随顺繫属」,你要随顺菩萨,繫属于菩萨。「稽留疲倦」,你就把他留在这里,叫他这样、叫他这样子,弄得他很疲倦,他走了多少次。「然后方施」,然后才布施他,菩萨不作这种事。「唯暂来求」,唯独是暂时的来求他。「即便施与」,立刻的就你要什麽,他这个时候就满足你,这样子「即便施与」。
这是第十七,下面第十八科,「无所依施」。
宇十八、无所依施(分二科) 宙一、标四种
又诸菩萨,不依世间名声讚颂而行布施;不依于他反报恩德而行布施;不依帝释、魔王、轮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亦复不为诳诱他故而行惠施。
「又诸菩萨,不依世间名声讚颂而行布施」,又诸菩萨他行布施的时候,「不依世间」,「不依」,就是不贪求的意思;不贪求世间的名声。「讚颂」,就是讚歎而行布施,我为了世间人讚歎我,我行布施,没有这个意思,他没有这个想法。「不依于他反报恩德而行布施」,他不贪求。我布施了以后,将来你要酬谢我的,他不贪求这件事,你要酬谢我的恩德,他没有这个意思,「而行布施」。
「不依帝释、魔王、轮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他也不贪求,我现在做大布施,我将来做「帝释」天王、释提恒因,或者做这「魔王」、做这个六欲天、他化自在天做魔王。「轮王」,我将来在这个世界上,做转轮圣王。都是有大自在威德的境界,得到这种果报。菩萨不贪求这件事,而行布施。「亦复不为诳诱他故而行惠施」,也不是为了欺骗人而行布施,不会的。
我说这个欺骗人,我说个故事。这秦始皇吞併六国的时候,也不是那麽容易吞併的,这个赵国,有这个赵国的名将,这个大将军有廉颇,李穆还有赵盾都是在那个战国时期有名的大将军。秦国的将军白起,是最适合领着兵善于打战的,他说你不可以侵犯赵国,几尺都不行。秦国也有办法嘛!也有智慧的人,你说是白起善于用兵,但是你到赵国去就没有用,你怎麽的本事,你不能侵犯。但是书生更厉害,书生对秦始皇说:「你给我多少多少黄金,就会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说:「好」给他很多黄金。他拿着黄金到赵国去,就在国王旁边说话有力量的人,给他很多黄金,就叫他离间,把这几个有力量的将军都叫他垮台,用几个没有用的将军领着军队,领兵打仗。这样子嘛!赵王就同意了,而那个人也是个聪明人,他一想,这样子自然是把这个国家栋樑人都叫他无用,把没有用的人叫他上台。然后这个白起领着秦国的军队一下子把赵国就是灭亡了。灭亡了以后,先拿秦国黄金的这个人,先抓住他,把他杀掉,把黄金拿回来。我认为这件事古今都是一样的无差别,都是一样的。
就是我们佛教本身也是一样,譬如我们今天,我看古代的大德。这沩山禅师,我们有什麽说什麽。有一位禅师(司马头陀)懂得风水,他看沩山这个地方,哎呀!这是一个福地,造个大道场最好。于是乎他就到百丈禅师那里去,就说是那个地方。沩山是在福建,不是在北方在南方,这个地方若是一个大德在那里开道场,能住上千人的出家人在那修行,千五百人(沩山奇绝可聚千五百众),可以在那造道场。那麽百丈师说:「我去可不可以?」师说:「你不行,你瘦、你长的面相瘦;那个地方的山,是个圆满的山,那要胖一点的人。」那麽这时候,我长话短说。就找这沩山禅师,他就和那个懂的风水的人,也懂得相面,就看这个禅师合适,百丈禅师也同意了,就派他去了。他在那裡说法几十年,这大道场建立起来,的确是上一千多人在那里修禅,他不是说是我三年一任、四年一任、五年一任、六年一任,不是。没有任期的,一直到最后这沩山禅师他过世了,再换一个人,换那个人呢,高僧传也说到他还有◎◎录,我看。那不是选举,那个人有功劳,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随着沩山禅师在那里创办道场,是辛苦了多少年,这样子。
我们现在,我们是民主,我们推选。我现在想现在选方丈,你投谁的票。当然说,谁同我感情好,我就投谁的票,你怎麽答,是不是这样子。佛法的兴衰就是在你这一票,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亦复不为诳诱他故而行惠施」。这是个智慧的问题,而且这一个寺庙的兴衰,领导人非常重要。「不为诳诱他故而行惠施」,我们刚才说这个秦国的将军把赵国灭了,以前谁拿他的黄金先杀掉他,这件事。历史上这《史记》,司马迁《史记》上这麽记载的,我看读书人多数都要读史记。很明白的一直传到现在,「史记」还在那里,有效没有效。
看这下面,前面是标出四种,标出四种:「不依世间名声讚颂而行布施」一种;「不依于他反报恩德而行布施」一种;「不依帝释、魔王、轮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这是第三种;第四种「亦复不为诳诱他故而行惠施」。这是标出来四种。
下面第二「随难释」,在四种里面,没有完全解释,就是解释其中的一个不容易明白的解释,解释。
宙二、随难释
谓欲令他国王大臣城邑聚落诸婆罗门,多饶财宝长者居士,大富商主、施者施主、知我行施,定当恭敬尊重讚歎,供养于我,故行惠施。
这就指那第一个,第一种。「又诸菩萨不依世间名声讚颂而行布施」,就是解释这一个,其他的不解释。
「谓欲令他国王」,就是行布施的人呢,他的目的是想要叫「他」,就是另外、除了他自己,另外都是「他」。「国王大臣、城邑、聚落」里边很多的婆罗门。「婆罗门」,应该说是特别读书的人,读书很多的人。「多饶财宝」的「长者」,他很多的财富。还有「居士」,这个「长者」是多饶财宝,同时也可能在政府里做大官;这个「居士」就是积聚财富的人,财富很多的人。这「大富商主」,就是作生意的人有大财富,其中的领导者,所以叫作商主。「施者施主」,这个施主和施者有什麽不同。这个施主呢,假设譬如说是这个大富商主,他拿出来多少财布施,他是「施主」;但是为他做事这些人,为他去办理这个布施这些事情的人叫「施者」。「知我行施」,这些人知道我行布施。「定当恭敬尊重、讚歎供养于我,故行惠施」,所以我行布施,就是为了名声而行布施。现在菩萨不是这个意思,他没有这个意思。
宇十九、不狭劣施
又不狭劣而行惠施,谓财虽少,尚广心施。何况财多。
这是第十九科,「不狭劣施」。「又不狭劣而行惠施」,行惠施的时候心里范围很小,心量也很小、境界也很小。怎麽叫做不狭劣而行惠施呢?「谓财虽少,尚广心施」,菩萨不是狭劣的行布施,就是菩萨也可能这时候我的钱很少,但是心量很大,他心量很广大,那这是他本来的智慧境界,广大,广施。「何况财多」,何况是财富很多,那麽他的心量很广大。我们那天说到波斯匿王,这个周利槃陀迦,我不请周利槃陀迦,我就请其他这些大比丘,这就是心量有问题,智慧有问题。
这是十九科。现在是第二十科,「不诳他施」。
宇二十、不诳他施
又不诳他而行惠施,谓先于彼少行惠施,令起爱着,令亲附已,然后倾灭。
「又不诳他而行惠施,谓先于彼少行惠施」,对那个人小小的布施他。「令起爱着」,使令那个人得到你一点惠施呢,他就爱着,心里面欢喜,执着这个事情。执着事情,他就感激你,他就来亲附你。「令亲附已」,就和你来往的多了,特别的亲厚恭敬你。「然后倾灭」,然后呢,就把你毁灭了,把财富都拿过来,这就是这样子。这样事情我看在历史上,这样事情多得很,很多很多地。
宇二十一、不乖离他施(分二科) 宙一、标
又复不为乖离于他而行惠施。
这是第二十一,「不乖离他失」。「又复不为乖离于他而行惠施」,不是叫别人乖违分离而行惠施的。这是「标」,下面解释。
宙二、释
谓我以施乖离村邑、村邑一分,乖离国土、国土一分,令背其主而来属我。
刚才讲的故事就是这个意思。「谓我」,拿出了多少财富。「乖离村邑」,这个村庄裡面的人使令他们都不合;村邑或者不是全部的,只是一部分让他「乖离」。「乖离国土」,这个国家里面的事情破坏,叫他不要团结在一起;或者国家的一部分。「令背其主」,这个怎麽叫做乖离呢?就解释这一句话,「令背其主而来属我」。使令这一部份的人,我给他财富了以后,叫他背叛原来的主人来繫属于我,属于我,那麽这就是,这是一种这个意思。这里面就出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也会引起很多的烦恼。
下面第二十二,「不自懈怠而劝他施」。
宇二十二、不自懈怠而劝他施
又诸菩萨翘勤无惰,起策具足,勇锐自严。先自行施,后劝他施。非自懈怠,策他勤施。
「又诸菩萨翘勤无惰」,就是很精进不懈怠,翘勤不懈怠。「起策具足」,这个人身体有多大的力量,你特别精进身体就疲倦,但是他能够鞭策自己,使令自己振奋,他有这种力量具足。「勇锐自严」,勇勐精进向前进,庄严自己。「先自行施,后劝他施」,先自己行布施,后来也劝别人行布施。「非自懈怠,策他勤施」,不是说我自己懈怠,我不行布施,要去劝别人行布施,不是这样子。
这是「而劝他施」。下面第二十三科是「善分布施」
宇二十三、善分布施
又无量众同集来乞,如实了知持戒犯戒,随其长幼以次而坐,从上至下周旋往返,穷诸施物分布与之。
「又无量众同集来乞」,有很多人同时集会在一起,来到菩萨这里向菩萨有所乞求。「如实了知持戒犯戒」,菩萨这个大智慧就在这麽多人里面,就一点没有冤枉任何人,就知道这个人是持戒、这个人是犯戒的。「随其长幼」,这个人年纪大的,这个人年纪轻的。「以次而坐」,按照次第坐下来。「从上至下周旋往返」,从上面向下面来回这样子。「穷诸施物分布与之」,尽我们所有的布施东西,每一个人都给他,「分布与之」。这个菩萨行施波罗蜜这样作法。
下面第二十四科,「行无量施」。
宇二十四、行无量施
又诸菩萨现有无量广多财物,终不行于有量之施。
「又诸菩萨现有无量广多财物」,就是菩萨久远以来,生生世世的作功德布施,所以他的福德愈来愈大,财富愈来愈多,这是他的福德业力的关係。「终不行于有量之施」,不会做一个小小地有限量的布施,不这样子。
这是第二十四科。下面第二十五科,「不损恼他施」。
宇二十五、不损恼他施
又诸菩萨不损恼他而行惠施。谓不诃骂、捶打、恐怖、毁辱、缚害、拘禁、斫刺、驱摈于此而施于彼。
「又诸菩萨不损恼他而行惠施」,怎麽叫做不损恼他而行惠施呢?「谓不诃骂、捶打、恐怖、毁辱、缚害、拘禁、斫刺、驱摈于此而施于彼」,菩萨不这样做。把这个人,毁辱他,或拘禁他,怎麽来驱摈他,而对那个人家不是,菩萨不这样做。
下面第二十六科,「不退弱施」。
宇二十六、不退弱施
又诸菩萨,施前意悦、施时心淨、施后无悔。
又诸菩萨布施的时候,在布施之前心里面很喜悦;布施的时候心里面清淨、没有染污、没有悭吝心。「施后」,布施以后,心里也不后悔,不后悔。我曾经说过他这个菩萨,就是多生以来修过诸法实相的止观,观察一切离名言的法相,观察一切假名的法相都是毕竟空、第一义谛,「一切诸法自性空寂,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他有这样的智慧,而去广修福报,他也能布施,这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毕竟空的,心里面不介意。所以他「施前是意悦、施时心淨、施后无悔」,能达到这个程度。
下面第二十七科、「不谄诡施」。
宇二十七、不谄诡施(分二科) 宙一、标
又诸菩萨不以谄诡而行惠施。
不以谄曲,说话很好听,但是另外有一些不光明的地方。「诡」就是诈;就是欺骗,表面上实在不是那麽回事,菩萨不这样做「而行惠施」。
这是「标」,下面解释。
宙二、释
谓终不以非实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宝而施,希望真实宝者。
「谓终不以非实末尼真珠」,不是真实的摩尼珠、珍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宝,不是宝,这是假的,这是假的而施,用这假的宝来做布施。「希望真实宝者」,那个人是希望真实的宝,他用假的宝送给他,菩萨不做这种虚伪的事情。
下面第二十八科,「先运心施」。
宇二十八、先运心施
又诸菩萨所有财物,若少若多,无不运心先施一切。后来求者,如取自财;菩萨与时,如还彼物。
「又诸菩萨所有财物,若少若多,无不运心先施一切」,他一得到财物的时候,他心裡面先说,心裡面先这样观想,不管是多是少,他都「运心」,就是作意使令心这样想。「先施一切」,没有人来和他要祈求的时候,他说我这麽多的布施,施物完全都做布施,先作如是观。「后来求者,如取自财」,后来到这里来求菩萨的财物的时候,就像拿自己的财物,这样子「如取自财」。「菩萨与时,如还彼物」,菩萨把这个财物给他的时候,不是说我的东西送给你,不是。他说是就像我是欠你的,我现在还给你,用这种心情,不是完全是无我的,无我的心情。
宇二十九、离诸过非施
又诸菩萨,应时而施,不以非时;自他淨施,非不清淨。合仪而施,不以非仪。
这二十九,「离诸过非施」,诸菩萨「应时而施」,和这个时间相合适,不以非时而作布施的。「自他淨施」,自己也清淨,对方也清淨,非不清淨。「合仪而施,不以非仪」,合乎威仪的布施,而不会不威仪。
《披寻记》一三○○页:
自他淨施非不清淨者:此显施相清淨。〈声闻地〉说,无贪俱行思造作心意业,及此所起身业、语业,捨所施物,或自相续,或他相续,是名施相。(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此说自他淨施,其义应知。
「自他淨施非不清淨者:此显施的相清淨,〈声闻地〉说,无贪俱行思,造作心意业」,这是前面我们讲过,就是施的体性,就是心里面无贪,而有一个去布施的一个决定意愿,来进行这件事。「及此所起的身业和语业,捨所施物,或自相续、或他相续」,这个捨所施物的时候,或者自相续,做这件事,或者是他相续做这件事。这个「相续」就指身体说,这个身体是从无始劫来一直相续下来,所以叫做相续。那麽做这件事或者菩萨自己亲自做,或者委託他人来做这件事。是名叫施相。
这个前面曾经说过是「应时而施,不以非时」,就是现在冬天的时候天气冷,那麽就施给他合适的衣物。在夏天的时候,你用冬天的衣服给他,叫「非时」;在冬天的时候,你用夏天需要的衣服给他,那就是「非时」。他在饿的时候,你给他,他吃饱的时候,你给他什麽?所以不要非时,「应时而施」。所以他有病的时候需要什麽,「应时而施」;他健康的时候,你应该怎麽布施,「应时而施,不以非时」。把这段讲完,不以非仪。
无乱心施,不以散乱。
这个「无乱心施,不以散乱」,就是布施的时候,心里面明静而住,而不是动乱的,不以散乱。
《披寻记》一三○○页:
无乱心施,不以散乱者:由极殷重而行惠施故。
因为行惠施的时候,行布施的时候他有个恭敬心,很尊重这件事,也尊重对方,所以他心里面不乱。
宇三十、不轻懱他施
又诸菩萨见来求者,终不嗤笑,亦不轻弄,亦不令其面生赧愧;亦不颦蹙,舒颜平视,前笑先言,终不稽留,疾疾而施。
「又诸菩萨见来求者,终不嗤笑」,现在第三十科,「不轻懱他施」。见来乞求的人「终不嗤笑」,终不去笑这个对方,你这个人向我有所求,你笑他,他不需。「亦不轻弄」,也不调弄对方,不会,没有这个行为。这个轻弄就等于是轻慢那个人了,轻慢那个人的意思。「亦不令其面生赧愧」,说轻弄他,使令那个人感觉到惭愧。脸红了,叫做「赧」,不这个。「亦不颦蹙」,菩萨也不会皱眉头,感觉你来求我,我心里不高兴,也不是这个。「舒颜平视」,这个「颜」,面貌非常的开朗,平等的去看待人。「前笑先言」,和他说话的时候,先是有个笑容,然后再同他说话。「终不稽留,疾疾而施」,终不会,等一等,等一等,不会的,疾疾的赶快的布施给他。
这是第三十科。下面第三十一科,是「恣求施」。
宇三十一、恣求施
又诸菩萨,他虽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称须而与。常开求者,欢情自取。
「又诸菩萨,他虽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又诸菩萨积聚了很多的财富,这时候别的人,还没有来乞求他,虽不求。「自恣求者」,然后菩萨自己声明、向大众声明,你们随意的来求,来向我有所求,你要什麽,给你什麽,先声明,你先声明这件事。「必有所求,称须而与」,你们若决定有所需要的话,向我有所需求,我一定满你意,送给你这样东西,称合你所需要的,就布施给你。「常开求者,欢情自取」,常是开放,预先声明我要布施,那麽使令来求的人,很欢乐的,你自己来拿,你要什麽,你需要什麽你就拿去,菩萨行布施波罗蜜是这样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