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7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79
巳二、别体相(分十四科) 午一、结
结者,九结,谓爱结等,广说如前。
「烦恼杂染」裡面一共是九科,现在是第八科「烦恼差别」。「烦恼差别」裡面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随释」。「随释」裡面第一科是解「释名字」,第二科「显差别」。「显差别」裡面第一科是「标建立」,第二科「别体相」,分十四科,第一科是「结」。
「结者,九结」,在烦恼的解释名字裡面,第一个名字就是「结」,一共是有九个结。「谓爱结等」,「广说」这九个结,前面说过了。这是用结的名字,表示烦恼的体相,「广说如前」。
午二、缚
缚者,三缚,谓贪、瞋、痴。
这个第二科是「缚」,这个缚在前面解释过,「令于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就是我们内心裡面有烦恼的活动,就使令我们做种种的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的修行,就不自在,就不能够满足。三种缚就是「贪、瞋、痴」。
午三、随眠
随眠者,七种随眠,谓欲贪随眠等,广说如前。
第三科,烦恼的体相叫做「随眠」。前面也解释过「一切世间增上种子之所随逐」,就叫做「随眠」。随眠有「七种随眠,谓欲贪随眠等,广说如前」,前面也解释过了。
午四、随烦恼
随烦恼者,三随烦恼,谓贪,瞋,痴。
每一个名字前面都说过,随烦恼也是有三种,「谓贪,瞋,痴」。
午五、缠
缠者,八缠,谓无惭、无愧、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
这是第五科说到「缠」,这个名字前面也说过,但是这裡把这个「缠」说有八种,有八种缠,那八种呢?「谓无惭,无愧,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这八种。
「无惭、无愧」这样的烦恼是障碍我们佛教徒持戒清淨的,因为没有惭愧心的时候,这个戒就破了,这是关于戒。
「惛沉、睡眠」呢?是当我们佛教徒修学奢摩他的时候呢,它就能障碍,你修奢摩,惛沉睡眠来了,不能修奢摩他。
「掉举、恶作」呢?就是修毗钵舍那的时候,你想要如理作意,不行,他偏要掉举不可,再就是「恶作」,后悔了我以前做错了事情,心裡面一直的过不去,就是障碍了自己的如理作意。「惛沉、睡眠」障碍奢摩他,「掉举、恶作」呢?障碍毗钵舍那。
「嫉妒、悭吝」,这「嫉妒、悭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彼此都是共同的学习圣道,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受用法、受用财,在法的受用上,在财的受用上,就会有这样的心情,一个嫉妒、一个悭吝,会有这种事情。这样子呢,就使令我们的戒定慧不清淨,不能成就无漏的戒定慧,所以叫做「缠」,缠是这样意思。
午六、暴流等(分二科) 未一、举暴流
暴流者,四暴流,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
第六科是「暴流」。暴流有个等,其实这裡面还有其他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暴流」,把暴流标出来、说出来。这是四暴流,前面解释烦恼的名称,也说过了。「深难度故,顺漂流故」,这个大河裡面的水太深了,不容易度过去。没有船过不去,很多人都被这个流水漂没了。现在是说我们内心的烦恼特别重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情形,就是不能够超越这个生死的大海,到涅槃彼岸去。
那麽第一个暴流是什麽?就是「欲暴流」。「欲暴流」,就是我们欲界的众生,欲界的众生心裡面有很多的欲,这个欲把这些众生都困住了。
「有暴流」,就是色界、无色界天的这种欲。色界天的众生对色界的四禅有欲,爱着。这下文还有说过,在《大毗婆娑论》裡面提到。我们人间的人爱着这个欲,如果你不能节制,能令你的寿命短。这个色界天的色界四禅,这样的修行人,他若特别的爱着这个四禅的话,也有同样的作用,能令他的寿命短,有这种事情。这是「有暴流」。
「见暴流」,这个「欲暴流」,「有暴流」,都是在感情上说的、情感上说的。「见暴流」呢?就是所谓「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这些事情,就是另外有一种思想,还有哲学的思想。那麽众生有这些不如理的见,为见所困。
这个一般的在家的,在佛在世的时候,一般在家的人,为欲所漂没;出家的人为见所漂没,就是「见暴流」。总而言之,都是「无明暴流」,就是不知道这都是虚妄分别,都是空无所有的,有这样的无明,所以有这些问题。这是说到暴流,「举暴流」。
未二、例枙
如暴流,枙亦尔。
「如暴流」有四种,有这种过患,那个「枙」也是一样,也是这种这麽多的枙。
午七、取
取者,四取,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这是第七科说到「取」,前面也讲过了,什麽叫着取。取有四种,那四种呢?「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欲取」,也还是就是人间的,或者欲界天上的这些五欲。令人颠倒迷惑的欲,他这个「欲」有多少引诱性,使令你非取着他不可。当然在境界上可以这麽说,但实在还是自己内心的问题。内心裡面有这样的欲,所以就去取着这个境界,尘劳的境界,所以叫做「欲取」,主要就是色声香味触了。
「见取」,就是刚才说的这个出家人,因为他弃捨了欲,他才出家。出家,他也有内心的思想,他爱着心裡面的思想。
「戒禁取」,我们佛教裡面有所谓圣道,你这样修行,就可以达到涅槃那裡去,那麽叫圣道。这个「戒禁取」就是外道的道,外道你能受持守护这样的戒,也就能达到那个目的地那裡去,外道他的想法是这样,那就叫做「戒禁取」,他很取着他的这个戒。
「我语取」,在家人是「欲取」;出家人是「见取,戒禁取」,这两种人都有「我语取」,都是执着有我的。这个「我语取」这句话怎麽讲呢?这个「语」就是语言,就是在语言上有这样一个字,就是说有「我」,这麽说。实在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没有我的体性的,所以叫做…但有言说而已,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叫做「我语取」。「我」这句话,只是有这麽一句话,没有真实我的体性,所以叫做「我语取」。
这是四取,四种取的体相。
午八、繫
繫者,四繫,谓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实执取身繫。
这个「繫」,前面也有讲过了,「难可解脱」叫做「繫」。有四种繫,有什麽繫呢?「谓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实执取身繫」。
「身」这个字,四个名词裡面都有身,这个「身」是什麽呢?是指这个定,禅定的意生身。就是我们人间的人,是由父母所产生,胎生。天上、欲界天上的人是化生,但是都是欲。可是若是色界的四禅若成功了,就是往生到色界天。色界天那个身体叫做「意生身」,当然也可以说是化生,但是他是由意生身。欲界天是化生,但是都是由业力,业力使令他得这个身体。但是天上的人,这个色界天上的人,这个意生身,那要比欲界天的身体就是妙得很,就是随心意。这个心意怎麽样就怎麽样,心怎麽想就怎麽现,所以也叫做「意生身」。这个意生身就是想要得到禅定的这件事,你的目的想要得到色界禅,但是因为你有贪,你有贪就把你绑住了,障碍你不得到禅定。
「瞋身繫」,就是你想要得到色界天的禅的身,得到禅的境界,也是为瞋所障碍,就把你绑住了,你不能成就。
「戒禁取身繫」,这个贪和瞋,主要就是贪,违背了贪他就瞋,也还是指欲界的众生说。这个欲界这个欲烦恼重的人,就障碍他成就,这是「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这就是指外道,外道有「戒禁取」,也障碍他去得到这个禅定的身体的。
「此实执取身繫」,这个就是那个「见取」。前面是戒禁取,这个是见取。这个见取,他取着他内心的思想,认为是最殊胜的,最高尚的,最微妙的。他执着,他就是这样很坚固的执着,他又因为他这个执着,就障碍了他得色界定。
午九、盖
盖者,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
这底下说到第九科,盖的烦恼。前面解释「覆真实义」叫做「盖」,在这裡说这个盖的烦恼的体相有五种,「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样解释。
这个「贪欲盖」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在家的居士想要出家,就是佛教徒想要出家修行呢,为贪欲所覆障,就是不能出家了,想要出家不行。
这个「瞋恚盖」,说我出了家,出了家难免有地方不能符合圣教,有所违犯。这个同梵行者就来劝导他,向他提出建议,教诫教授这些事情,教诫教授他不接受,心裡面愤怒,这叫「瞋恚盖」。
想要出家呢?为贪欲所盖;出了家以后,不能接受别人的教导,这是瞋恚盖。接受教导了,好,我就能够修戒定慧,那麽修奢摩他的时候,「惛沉睡眠盖」,惛沉睡眠来了,把这奢摩他盖住了,不能成就。
「掉举恶作盖」,说是我修奢摩他有盖,我不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修毗钵舍那掉举恶作又来了,又把它盖住了,又障碍他。
「疑盖」,说是我去和我的同学师长讨论佛法,什麽叫做四念住?什麽叫做八正道?什麽叫做无我?大家讨论。「疑盖」,这疑惑心来了,是吗?是那样子?是无我吗?于是乎这个圣道的修学都盖住了,不能进步,那麽这叫做「五盖」。
午十、株杌等(分二科) 未一、举株杌
株杌者,三株杌,谓贪、瞋、痴。
「株杌者:三株杌;谓贪、瞋、痴」,前面也解释过什麽叫做株杌,株杌有三种。那三种「谓贪、瞋、痴」,贪瞋痴就是株杌。贪瞋痴常常的活动,使令我们内心的修学圣道的堪能性都破坏了,不能够修学圣道了,所以叫做「株杌」。
未二、例垢等
如株杌如是,垢,常害,箭,所有,恶行亦尔。
也是一样有同样的作用。
午十一、根
根者,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这底下第十一科,说到根。这个「根」是指什麽说的呢?「三不善根」,有三样一切不善法的根本,「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就是这三种。
贪瞋痴这三种染污法,它的力量是什麽呢?就是使令我们作恶事,堕落三恶道去,它有这个力量,有这个本事,所以就叫做一切不善法的根本,就是贪、瞋、痴,三不善根。
午十二、漏
漏者,三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这底下十二科,解释「漏」,有三种漏,「欲漏、有漏、无明漏」,这三种漏。
欲漏前面也说这个欲暴流,这底下是取欲取等。
「欲漏」,就是外门流注(内外的外,窗户门、门窗的门,流水的流,注、注意的注,三点水加个主,外门流注)。这「外门流注」怎麽讲呢?就是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够内敛,就是向外攀缘。向外攀缘,向外看看这个色声香味触很美,这裡看不见,我坐车到那裡去看看,要去看看,若不去看就不行,心裡就不舒服,那麽这就是外门流注。这个心的注意力就是向外去攀缘,不能够回来向道上注意,不能,这是叫做「欲漏」。
「有漏」,有漏是内门流注。就是非佛教徒,修学禅定成就了,在他的内心裡面他还是爱、见、慢。就是还是有爱着这个禅定的三昧乐,「爱」,他还是有我见。或者常见,断见,有边见,无边见,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还是有。是这样子呢,使令他不能与圣道相应。所以叫做「有漏」。
「无明漏」,就是外门流注的欲漏,内门流注的有漏的依止处。就是因为有无明,才有这种欲漏、有漏。就是不明白一切法是缘起的,是毕竟空的,都是假的。无始劫来使令我们的光阴都空过了,人家都成佛了,我们还在流转生死,原因就是这无明的关係。
午十三、匮等(分二科) 未一、举匮
匮者,三匮,谓贪、瞋、痴。
这底下是第十三科「匮」,就是不虞匮乏,其实就是总是缺,总是不够,总是不足。「三匮,谓贪、瞋、痴」,有这样烦恼的时候,总是不足。
未二、例烧等
如匮如是,烧、恼、有诤、火、炽然、稠林亦尔。
也是这样子。
午十四、拘碍
拘碍者,有五拘碍,一、顾恋其身,二、顾恋诸欲,三、乐相杂住,四、阙随顺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拘碍者」这是第十四科,叫做「拘碍」,前面也讲过。这拘碍有五种拘碍,有五个差别。
「一、顾恋其身」,第一个是顾恋其身,这个「顾恋其身」呢?就是心裡面常爱着自己的身体。老是要照顾这个身体,不是这样那样,就是…总是有事情顾恋这个身体。其实就是爱着这个身体,爱着这个身体,不只是爱着,还要想办法来照顾他,当然这是指太过份了的人。
「二、顾恋诸欲」,这第二个拘碍是什麽呢?「顾恋诸欲」,他心裡面老是想,色上的事情,声音上的事情,色声香味触总是顾恋。
这个优波鞠多尊者的传上也提到一件事,一个人也是到他这来学禅,优波鞠多尊者当时在印度的名望太高了,所有想要修行、得阿罗汉的人,都到这地方来参学。那麽这个比丘来了,优波鞠多尊者…当然事情多了就有经验了,就说:你来这干什麽?就说:我来跟尊者学习禅。学习禅你可要听我的话我才教你禅,不听话不教。好,听大德的教导。好,到禅堂去。就是挂单,什麽事情安排好了。优波鞠多尊者一入定一看,哦,这个人就是顾恋诸欲,所以没得圣道。为了顾恋诸欲其中最重的是吃,欢喜吃,就是欢喜要吃好东西,想办法弄得口味好一点,有营养一点,或者怎麽地,这样就因此而不能得圣道。
那麽优波鞠多尊者这一天就把他叫过来了。今天早晨大家做的这个粥,粥给他预备,二个人对面坐,他一碗,优波鞠多尊者一碗。优波鞠多尊者就叫人再拿一个碗来,放在旁边。这个时候这个比丘一看,这个粥做得好,味道也好,就是着急要吃。要吃,但是粥热不能吃,就着急了,用口来吹,吹这个粥叫它凉。那麽这时候过一会凉了,优波鞠多尊者说:好,你现在吃了,但不可以嚥下去,含在嘴裡,再吐出来,吐在空碗裡。一口一口的吃,他就不听话,最初有约会的嘛,要听话的。这样子,于在嘴裡面,然后又吐在空碗裡头。然后优波鞠多说:你就吃这一碗,吃这吐出来的粥。这是要听话,最初说好了的,要听话,勉勉强强的这碗粥算吃了,从这个以后,再也不贪着粥了,不贪着饮食了,不顾恋诸欲了。这个心一放下来呢?他就能专注修学四念住,就很快得阿罗汉道。那你看我们这是善根不够,没有遇见这样的师父,所以还是没得圣道。
「三、乐相杂住」,这是个问题,乐相杂住。就是欢喜「杂」,彼此在一起住,这裡面有几个意思,就是欢喜,我们出家人愿意和在家人一起住,这是一个不对的事情。这个不对,当然这个地方也没有多说,但是从另一个地方也看出来一些事情,说他不是在家人,他是出家人,我们都是出家人在一起住,在一起住也没有什麽,但是就出了问题,出了什麽问题呢?一见面就说话,说完了话,应该打板了,应该去坐禅了,不,不去,还再说一会。就是总而言之,就是彼此间有很多事情耽误自己用功。说是要走了有事情,要到他方世界去,到别的国土去,不能去,你过几天再去。总而言之,就在一起住,就不愿意离开,这个也就是所谓攀缘,也就是所谓欲,就使令自己不能够用功修行。因为人都是没得圣道,都是有感情的嘛,你对我很好,我也对你很好,这个路是双程的,于是乎…若是互相老是这样照顾,也倒是好。但是好中也有问题,就是你静坐的时候,忽然间想要这样子,要那样子。忽然间说我不要去,我现在静坐。对方说我待他很好,现在他都不睬我,又是烦恼。
反正,总而言之,就是「乐相杂住」这个地方说了很多事。这《阿毗达摩论》上说了很多事。总而言之就是障道,「乐相杂住」。
我曾经说这些话,我们佛教徒很难能够走到「中道」,也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能够中道,这是不容易。你说我们出家人不互相照顾,谁照顾呢?但是互相照顾过头了,障碍用功修行也是不行,不照顾也是不行,这是难。
我以前也说过一个故事,就是《高僧传》说到慧可大师,禅宗的二祖慧可大师。另外有一个和慧可大师大家一起住修行的人,修行怎麽回事情呢?就是不是在聚落房子裡住,而是在树林裡面住。树林裡面住,来了土匪了,就把那位法师的臂砍掉了。砍掉受了伤了,当然就是剩了一个臂了,不知是那一个臂。少一个臂,就是日常生活有很多不方便,慧可大师照顾他。而慧可大师照顾他呢?他就感觉到照顾的不满意,就对慧可大师说:你若不愿意照顾就不要照顾。说些烦恼的话,你看说是照顾我,结果你看还是这样子。慧可大师说:你想一想,我也是一个臂,不是二个臂,做事也不是方便,什麽原因?我也是被土匪把这臂砍掉了,就是这麽回事。
所以这个就是这个问题,人家照顾的时候,只想自己的事,要别人完全满我的意,但是没有十分注意别人的事情。他也是一个臂,他不知道,还有这个事情。那麽后来的禅宗的笔者,说什麽呢?说他是砍了一个臂,供养达磨禅师,供养他,然后说我心不安,然后「将心来与我安」这个故事连接起来。但是你看道宣律师那个《高僧传》上不是,二祖的这个…他也是被上匪砍了。所以这个互相顾是对的,但是呢?也还是能够合乎中道还是不容易。
「四、阙随顺教」。第一个是「顾恋其身」,顾恋其身说是我不顾身,那麽我「顾恋诸欲」,说诸欲也不顾,「乐相杂住」;现在乐相杂住也不要,也没有了,是「阙随顺教」,就是没有随顺圣道的法,随顺圣道的法语,没有,也是不能修行,是要具足圣教才可以。这个具足圣教这个地方呢还是有点事情,有什麽事情?不要说在家居士,就我们出家人也有这个问题。我不要到佛学院去学,我修行,认为这个是对的。佛学院去学,可能本来我的知见还是好的,这一学反倒成邪知见了,我不要去学。或者说呢?学只是个嘴巴皮嘛,还不如我们作这修行好,这样对不对,这样说对不对?
「阙随顺教」这句话,就是你若想修行的时候,你对佛的法语要能够通达。这个通达什麽意思呢?就是知道怎麽用功修行,那就叫做有,那就叫做具足了随顺教,具足了随顺教。如果说我只是可以念经,我也念咒,你没有学习义,经裡面的义没有学习,你只是这样念、读诵,这样不够的,这样不行。说「阙随顺教」就是对于圣教的学习你没有,你还是不能够修行,这四念住你还修不来。尤其是今天的佛教,你这观心无常你不容易修,不容易修这个观心无常的,就不容易。这无常若不能修,这无我也不能修。你无常、无我不能修,你就不能得圣道。
「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第五个条件就是得微少喜便生喜足。你静坐的时候修止、修观,小小有一点成就了,有功德,就欢喜了,自己就停在那裡,满足了,好了,我成功了。其实不是,小小的境界而已,一有点什麽大的变动,一下子就没有了。你不要说大的变动,和人家吵一架,你那个功夫就没有了,这不行的。这样子呢,也使令你不容易得解脱,你不能得解脱的。
所以这样说呢,不要顾恋其身,我们用功修行也很辛苦,哎呀!这样子我受不了,我不能修行,也有关係。「顾恋诸欲,乐相杂住,阙随顺教」都不行,「得微少善便生喜足」,也是不行。这样子就可以知道佛菩萨慈悲,告诉我们的毛病,一开始有什麽毛病,最后有什麽毛病都说出了,那样呢我们就知道有所选择,有所避免,避免这些过失,我们就会有成就了!
寅九、烦恼过患(分三科) 卯一、标
烦恼过患者,当知诸烦恼有无量过患。
这一共九科,这是最后一科。烦恼有什麽过患呢?有什麽过失?有什麽灾患?有什麽苦恼?不对?一定要断掉这个烦恼呢?这一段裡面说,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烦恼过患者,当知诸烦恼有无量过患」,我们若认真的认识一下,这个烦恼的过患是太多了。这是「标」,底下解「释」。
卯二、释
谓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令等流行,相续而转,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令受彼生身心忧苦,能引生等种种大苦,能令相续远涅槃乐,能令退失诸胜善法,能令资财衰损散失,能令入众不得无畏,悚惧无威。能令鄙恶名称流布十方,常为智者之所诃毁。令临终时生大忧悔,令身坏已堕诸恶趣,生那落迦中,令不证得自胜义利。
「谓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烦恼有什麽过患?现在弥勒菩萨慈悲告诉我们,烦恼生起的时候,他先恼乱自己的心。这个烦恼一动就是不寂静。烦恼不寂静,与烦恼在一起的心也就不寂静,也就浮动,心裡不安了,什麽都不对,「先恼乱其心」。
「次于所缘发起颠倒」,这是进一步是什麽样呢?就在一个所缘境上,所缘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一切的境界,「发起颠倒」,就会有错误的认识,什麽错误的认识呢?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但是于「无常常倒」,总是认为我还能活两百年,这样的心理面无常常倒。「于苦乐倒」,这本来是苦,认为是快乐。「无我我倒」,「不淨淨倒」,就是「发起颠倒」,就是发起了错误的认识,还不能够明白诸法实相,不能明白。虽然是学习了佛法,从经律论上有一点佛法的智慧,但是烦恼来了的时候,那一点智慧一点作用没有,就是完全变成了原来的这个旧家风。
「令诸随眠皆得坚固」,这个烦恼若动了以后,没有白动的。这个烦恼一发生作用的时候,没有白发生,它有什麽作用呢?使令你那个烦恼的种子更坚强了一下,比以前的力量大了一回,这烦恼种子会更厉害了一点,「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一坚固就更麻烦。
「令等流行相续而转」,因为这个烦恼你动过了以后,贪烦恼也是,瞋烦恼也是,疑惑的烦恼,高慢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也都一样,你一动了以后,那个烦恼种子力量大。那个种子力量大,由种子生现行,这个现行一动了的时候,「令等流行相续而转」。你头一回动烦恼只有五分钟就过去,现在不可以,现在至少要十分钟。他的力量强了,力量强大,相续的活动。你想要停下来不行的,停不下来,那麽这就是烦恼的过患,有这个问题。
「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令受彼生,身心忧苦」,这个烦恼一动了的时候,还有什麽样的问题呢?「能引自害」,他能够引发出来,来伤害自己,这个事情。这个贪心一动起来,瞋心一动起来,对自己就伤害,对自己的身体就不对,受到伤害。「能引他害」,因为有的烦恼是和别人有关係的,就是也使令别人受到伤害,这样子。「能引俱害」,这个时候有的烦恼只是引自害,有的烦恼是他害,有的烦恼是俱害。多数都是彼此都不快乐,「俱害」。
「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这个烦恼动出来了,只停留在烦恼的境界,还算不错,但是多数办不到,就会有行动。有了行动,就是造了罪业了,这惑业苦,由烦恼而罪业;由罪业而受苦。就是有了行动了,去伤害对方,这样子就有罪业出来了。「生现法罪」,生出来那个罪,就是使令你现在就要受到果报。「生现法罪」,在现在的五蕴,「法」,是指五蕴,在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裡面你要受苦。「生后法罪」,你造那个罪有可能现在没受苦,将来来生要受苦。「生俱法罪」,现在也受苦,将来还是要受苦的。
「令受彼生,身心忧苦」,这个是生后法罪,使令你…你自己烦恼一动了以后,造了罪的时候,会怎麽样呢?就使令你会享受一下,或者是遭遇到那一个生命体裡面的身心有忧苦的感觉,感觉到苦。或者是到三恶道去,就是人间也不得了,也是很苦。
那麽就是「能引生等种种大苦」,由于自己内心有了烦恼,能引发出来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发出来生老病死等大苦,种种的大苦,使令我们受苦。
「能令相续远涅槃乐」,我们这个烦恼一动,烦恼就重。重的烦恼若动,非造业不可,造业就受苦。这惑业苦一强起来的时候,「能令相续远涅槃乐」,能令我们的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当然主要还是内心,主要这一念灵明的心,「远涅槃乐」,和涅槃乐相距离的越来越远。我们没有贪瞋痴那就是涅槃乐。
这个不修行的人,心裡面有了贪瞋痴的时候,他都忘记了,常常在贪瞋痴裡面受苦,但是不知道。你若真实常常静坐愿意用功修行,常是注意自己内心清淨的人,就知道贪瞋痴苦。贪瞋痴一动就是很苦的,会知道是苦。没有贪瞋痴,贪无馀断,瞋无馀断,痴无馀断,就是涅槃的境界了。所以能令相续远涅槃乐,对那种乐越来越远了。
「能令退失诸胜善法」,这地方又是一个意思了。说是我能放下欲,我能够修学禅定,我能够得到色界四禅了,或者我得到什麽神通了,这个殊胜的善法都成就了。但是你若不注意,你还是多少放逸自己,使令贪瞋痴若生起来,那个禅定就会退失,也是靠不住的,没得圣道都是靠不住的,是「能令退失诸胜善法」。这个烦恼的厉害在这裡看出来,那是得了禅定的人,它能令你禅定退失,何况没得禅定的人。
「能令资财衰损散失」,说是没得禅定,我们自己能够注意的,谨慎的,善巧的经营,我们得到了很多的财富。得了财富,你这贪瞋痴若是不加以节制,你的财富也会失掉的,会失掉的。不是,你不能永久的掌握到的,不行,那个烦恼来了的时候你作不得主。
「能令入众不得无畏、悚惧无威」,这是能丧失禅定,能丧失财富,还有一样令人心裡不舒服的事情,「能令入众不得无畏」,我们烦恼太重了,常会做错误的事情,若是有这样情形的时候,你入了大众之中,你心裡面不能无畏,就是有所恐惧,就会这样。「悚惧无畏」,心裡面就恐怖,没有威德,就不行,就是有这个问题。
所以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也是有一点,的确是有一点。
「能令鄙恶名称流布十方」,能令这个鄙恶的名称,流布到十方去、十方世界去,名誉也不好。贪心造了罪,瞋心造了罪,各式各样的烦恼造了罪的时候,自己还不名誉,这恶名流布十方。
「常为智者之所诃毁」,这样的人呢?常时被那个高明的大智慧人诃斥,你这个不对。如果是愚蠢的人诃斥你,有可能表示你还是很不错的人;若是这个贤圣善人诃斥,那就足见你是错了,「常为智者之所诃毁」。
「令临终时生大忧悔」,这样的人呢?有人常常的不能制伏自己的烦恼,放纵自己的烦恼,使令自己成就什麽功德都是流失掉了,那麽临命终的时候生大忧悔。临命终烦恼重,这个恶境界就出现了。出现了自己这时候后悔了,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都是烦恼的过失,令临终时生大忧悔。
「令身坏已堕诸恶趣」,我们这个身体本来也还可以多活几天的,但是烦恼太重,这身体容易坏。坏了以后呢?烦恼造的罪不能白造的,它就「堕诸恶趣,生那落迦中」,就堕落到恶趣中去了,三恶道去了。「生那落迦中」,到地狱去了。
「令不证得自胜义利」,这个烦恼使令我们不能够证得,不能够如实的成就,如实的觉悟第一义谛得涅槃。「不证得自胜义利」,「自胜义利」这个「自」是自己,我自己发了烦恼,就是令我自己不能得涅槃。这个殊胜的「义」,就是涅槃。这个「利」呢?义利,这个「利」就是讚歎这个涅槃裡面有大功德,裡面没有罪,裡面是没有罪过的,有大功德的,就是光明的,远离一切过患灾难的,所以叫做「义」。这些功德殊胜的义利,都被烦恼障碍住不能成就。
卯三、结
如是等过,无量无边。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我们有烦恼有什麽过失?有这麽多的过失。这个过失无量无边的说不完。所以我们把这段文常常念,就能加强我们对有烦恼的过失的认识,我们就可能会精进一点修四念处了。我不学也可以嘛,我不学四念处也可以,你说的也可以,但是有这些问题在后面。
癸二、业杂染(分二科) 子一、徵
云何业杂染?
现在是…前面「烦恼杂染」就说到这裡,就是说到这裡。这个《胜鬘经》上和这个《愣伽经》,《愣伽经》也说到我们凡夫的烦恼的事情,而《胜鬘经》似乎说的很全面,五住烦恼说了,但是现在这裡说这个烦恼,不是那麽说法。我这麽感觉这个经论裡面对照起来,这《胜鬘经》说到五住烦恼,根本无明是…也是说的很好,很圆满。但是这裡说的烦恼,就按照凡夫现前的这种境界来说烦恼的相貌。这样说有什麽好处呢?就是加强我们对我们自己这个烦恼的认识,加强了一点。加强了一点,我们若真能够能入到心裡面去的话,我们就会生厌离心,生厌离心的。说是你不通达第一义谛那叫做「无明」,是的,不通达第一义谛是无明,但是什麽叫做「不通达第一义谛」,我看说了很多,「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说了很多,好像心裡面不感觉到痛,也不感觉到痒,好像距离了很远,但那也不是说错,也是对。可是《瑜伽师地论》似乎是…它有一个优点的地方,就是站在凡夫的立场,非常的实际,非常的实际,就是这个优点是在这裡。是「如是等过无量无边」。
「云何业杂染」,前面那个烦恼杂染讲完了,现在第二科说这个「业杂染」。再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业杂染?」什麽叫做业杂染?这是「问」,底下解「释」,解释先「标列」,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标列(分二科) 寅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别,因位及与门,增上品颠倒,差别诸过患。
这是颂,底下「长行」加以解释。
寅二、长行
当知业杂染由自性故,分别故,因故、位故、门故、上品故、颠倒故、差别故、过患故、解释应知。
什麽叫做「业杂染」?用这九个门,就是用这九条,分成九类来解释这个业杂染。第一个就是「自性」,业的自性是什麽?业的分别是什麽?业的因,业的位,业的门,业的上品,业的颠倒,业的差别,业的过患,从这九个方面来解释业的杂染,这样意思,这是「标列」。
丑二、随释(分九科) 寅一、业自性
业自性云何?谓若法生时,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而转,是名业自性。
「业自性云何?」这底下…这是「随释」,前面是「标列」,这第二科再解释,分九科。第一科解释什麽叫做「业自性」?就是业的体性是什麽?比如说是这个桌子,我们读书这个桌子,这个桌子是什麽?这是木头做的,就是以木为他的体性。那麽业究竟是什麽东西?这句话很厉害,究竟它是指怎麽说的?
「谓若法生时,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而转,是名业自性」,说出这个业自性。这个业就是思业,思语业,那个《中观论》上也是这样说,这裡也是这样说。
「若法生时,造作相起」,这就说这个思业。「若法」,假设这一件事生起的时候,它生起的时候是「造作相起」,什麽叫做「生起」?就是生起了一个造作的相貌,就是要有所作为,这样意思。这个是什麽东西呢?就是这个第六意识,当然诸法是因缘生它不是孤独的。比如说有受,有想,很多的事情。很多的事情,他心裡面全面的去观察了以后,他有所决定,我要採取这个行动,这就叫做思业,是这麽回事。
就是这件事出现的时候,他内心裡面要有所作为,我要採取这个行动,达到这个目的,他有这样的相貌生起,这就叫做「业」。业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这样意思,是这样子。如果是没有目的,随便的这样子、那样子,那都不具足这个定义,不能算是业。你没有决定的目的,我不是有所希求什麽,那个心情就是软弱,没有力量。我心情是势在必得,我一定要把这一件事要做成,我要达到,这可就不得了。这时候他採取行动的时候是有力量的,这时候是才叫做「业」,有这样意味。
那麽当然在《成唯识论》上,《成唯识述记》也提到,这个也就是思心所,还是这个思心所。这个思心所呢?先要他有所观察,观察是好的、是坏的,是有利益的事、有损害的;是对我有损害,是对别人有损害?全面的观察了以后,我本身有所求,我本身有一个希望,像这类情形下呢?要满足我的欲望的,我要这样做,开始决定。是有这麽一个过程的,不是突然间就会有业来,不是。
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审虑思,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这三个思。「审虑」,(用功察官,审核的审,考虑的虑),审虑的思惟,这是一个思。第二个是「决定思」,审虑的时候还没决定,那麽审虑思以后心裡面决定了,我要这样做,那麽这时候,这就是意业。就是有思业,思惟的这个思心所的业。「动发思」,第三个思就是内心裡面的决定,通过身业、语业去完成这件事。这就是这个业的定义就出来了,业的自性就是这麽样。
「及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而转」。「及由彼生故」,心裡面若决定了,若决定有所造作,这是第一个叫做思业。「由彼生故」,因为这个审虑思、决定思这两个思心所,发起了以后。
「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而转」,那麽这个「身行」,就是这个身体。身行,就是这个呼吸,一呼一吸是身行。我们能够呼吸,这个身体才能动作,其实也就是这个血管,这个血在正常的流动,这个身体才能动;如果你这个血不动,身体也是不能动了。所以身体能够有所行动,也叫做「身行」。能够呼吸,所以那也叫做「身行」,但是他们是一回事,若不能呼吸的时候,你还能做什麽?
「语行」,就是心裡面有觉观、有寻伺,也还是观察思惟,这叫做「语行」。由于那个审虑思,决定思,发动出来这个动发思的时候,也就是身行语行。这个身行语行是「于彼后时」,于彼那个审虑思、决定思以后,才能够造作,才能有所行动的。先是思业,而后是思语业,所以「于彼后时造作而转」,这个时候叫做「业自性」,业的自性就是这样子。
「若法」,什麽叫做业的自性?就是「若法生时,造作相起」,这是第一个定义。第二个定义,「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于彼造作相起以后,「造作而转」,就是实际上有了行动,这就叫做业自性。「业自性」实在就是简略的说出来业的性质。下面业的分别就详细再说,还是在这个范围内说业的相貌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