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3)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1日
来源:   作者:南传五部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3)

 

  三 法嗣经

  北传 中阿八八、求法经(大正藏一、五六九页。)增阿含九、三法施(大正藏二、

  五八七页。)

  本经,分为两部,前部是佛陀为诸比丘说法,即对诸比丘,汝等乃予之法的相续者,犹

  在频临饥渴之时,教其不能就财而舍法。后部是舍利弗为诸比丘说法;比丘应远离住,

  恶法之舍离住,因此教其应学习八支圣道。(北传中阿含在前部与后部连接处,世尊因

  背痛,略说后而休养,有舍利弗代为广说之一文,圆滑地使两部连结著。)

  --------------------------------------------------------------------------------

  中部经典一                                          一四

  第三 法嗣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

  诸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

  “诸比丘!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之继承者。我怜憨汝等,愿‘我

  之弟子等为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诸比丘!若汝等为我财之继承者,而

  不为法之继承者,则汝等因此将受他人之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为财之继承者,

  非为法之继承者。’我也因此将受他人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为财之继承者,

  而非为法之继承者。]诸比丘!又若汝等为我法之继承者,而不为财之继承者,则

  汝等因此将不受他人之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乃非为法之继承者!而为财之继

  承者!’我也因此将不受他人之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非为法之继承者,而为

  财之继承者。’是故,诸比丘!汝等于此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我

  怜愍汝等故,愿‘我之弟子等为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

  诸比丘!今于此,予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若有剩余食物,

  13 应当舍弃之时,有饥渴疲羸之二比丘来,我对彼等即如次言:‘诸比丘!我得食、

  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我剩余此食,应将舍弃;汝等若饮食者便取食之;

  若汝等不食,我便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于此,其中一比丘作

  如次之念:‘世尊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于世尊,此食乃残余之

  食,应将舍弃,我等若不食,则世尊将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而

  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然而,此食

  实为一种财也。我今应不食此残食,以此饥渴疲羸之身,[忍]度过此一昼夜也。’

  彼即不食其[残]食,以其饥渴疲羸之身[忍]度过其一昼夜。而另一比丘又作如

  次之念:‘世尊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于世尊,此食乃残余而将

  舍弃。我等若不食;则世尊将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我今宁可食

  此食,以治此饥渴疲羸,[安稳]度过此一昼夜也。]彼即以食其食,以治其饥渴疲

  羸,[安稳]度过其一昼夜。诸比丘!彼食其食,虽以治其饥渴疲羸,而[安稳]度

  过其一昼夜。然而,就两者相比,彼我之第一比丘,真[值]尊敬、称赞也。此为

  三 法嗣经                                           一五

  -----------------------------------------------------------------------

  中部经典一                                          一六

  何者?诸比丘!其实在彼比丘,其长久少欲、知足、削减1、易养2、资于精勤故

  也。是故,诸比丘!今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我怜愍汝等故,

  愿:‘予之弟子众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世尊如是说。如是说已,

  善逝从座立起,而进入精舍。

  14     世尊进入不久,尊者舍利弗对诸比丘曰:“诸贤!”彼等比丘应尊者舍利弗曰:

  “尊者!”尊者舍利弗乃曰:“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学远离者,为如何

  耶?又,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若学远离者,为如何耶?”诸比丘答曰:“尊者!

  我等于尊者舍利弗之处,为领解此语之意义,由远路而来。今尊者舍利弗能就此语

  明示其意义,实[我等之]荣幸也。(如是,)从闻尊者舍利弗,诸比丘应当受持之。

  舍利弗曰:“然!谛听,诸贤!善思念之,我将说之。”彼等比丘应诺尊者舍利弗曰:

  “然!愿乐欲闻!”尊者舍利弗乃曰:

  “诸贤!今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随学远离;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

  离;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远离为重荷而逃避。诸贤!于此处,长老比丘以三

  事呵责之,即: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随学远离,此乃长老比丘被呵责之第一

  事;复次,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离,此乃长老比丘应被呵责之第二事;又,

  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逃避远离为重荷,此乃长老比丘被呵责之第三事;诸贤!

  长老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呵责也。诸贤!于此,中腊比丘亦……乃至……年少比丘

  亦以三事被呵责,即: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随学远离,此乃年少比丘被呵责

  之第一事;又,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离,此乃年少比丘被呵责之第二事;又,

  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逃避远离为重荷,此乃年少比丘被呵责之第三事;诸贤!

  年少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呵责也。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而弟子众不随学远离者,

  实即如是也。

  15     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亦随学远离者,为如何耶?诸贤!今大师住于远离时,

  弟子众亦随学远离;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舍离之;不浪费,不散慢,以逃避堕落

  为重荷,前进于远离;诸贤!于此,长老比丘以三事可受称赞,即:大师住于远离

  时,弟子众随学远离,此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一事;又,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舍

  离,此乃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二事;又,不浪费、不散慢,以逃避堕落为重荷,前

  进于远离,此乃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三事;诸贤!长老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称赞

  三 法嗣经                                           一七

  -----------------------------------------------------------------------

  中部经典一                                          一八

  也。诸贤!于此,中腊比丘[亦]……乃至……年少比丘亦以三事被称赞。即:大

  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随学远离,此乃年少比丘被称赞之第一事;大师所说应舍离

  之法而舍离,此乃年少比丘应受称赞之第二事;又,不浪费,不散慢,以逃避堕落

  为重荷,前进于远离,此乃年少比丘被称赞之第三事;诸贤!年少比丘实以此等三

  事被称赞也。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随学远离者,实即如是也。

  诸贤!于此,贪是恶也,嗔亦恶也;为舍贪、舍嗔有中道,使其净眼生、真智

  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也。诸贤!使彼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

  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之中道者,为如何耶?曰:为八支圣道也,即:正见、正

  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诸贤!是于中道令净眼生、而

  导于……涅槃者也。诸贤!于此,忿是恶也,恨是恶也……覆是恶也,恼害是恶也

  16 ……嫉是恶也……悭是恶也……欺瞒是恶也,诳是恶也……迷惑是恶也,性急是恶

  也……慢是恶也,过慢是恶也……憍是恶也3,放逸是恶也;为舍放逸有中道。使

  其净眼生,而导于……涅槃者也。诸贤!使彼净眼生、而导于……涅槃之中道者,

  如何耶?曰:为八支圣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也。诸贤!此于彼中道,而使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

  觉、涅槃者也。”

  尊者舍利弗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舍利弗之所说而信受奉行。

  三 法嗣经                                           一九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