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智敏法师:律海十门讲记 第十四讲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3日
来源:   作者:智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敏法师:律海十门讲记 第十四讲

  好,今天我们讲《律海十门》的最后一点。我们昨天讲了一个“柔和”跟“性贤善”,现在做一个补充。“柔和”里边我们有一个补充,就是根据《瑜伽师地论》补充一点,今天我把论带了,把书上的我们看一下。

  “云何柔和?”“柔和”里边原文是这样的:“谓如有一于大师等”,“大师等”就是佛跟一些尊贵的那些大德们,“具足成就慈愍身业”,身语意都是慈愍的,“具足成就慈愍语业,具足成就慈愍意业”,这是对“大师等”尊上的。下面“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就是跟自己一同修行的人,“和同受用,应所受用”,受用的东西,应当受用的,大家平等受用,就是不特殊。“凡所饮食,无有私密,如法所获,如法所得”,对饮食大家是平等享受,如法得到的,不是以邪命等等得到的,如法所获、如法所得而为受用。“同戒同见”,同一个戒同一个见,就是六和里面的,“成就如是六种”,同一个戒,同一个见,是六和里边的几个。“成就如是六种可乐可爱可重无违诤法,易可共住”,实行六种可爱的、可乐的、可尊重的、没有违背的、没有诤论的法,那么“易可共住”,可以共住,这跟六和差不多。“性不恼他”,他的品性,不恼害人家,“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处,常令欢喜”,令僧欢喜,这个叫“柔和”。81

  那么这里说“可乐、可爱、可重”,他有个解释。“可乐”是总的,什么东西“可乐”呢?“可爱、可重”。怎么样子可以使他“可乐”呢?一种是“可爱”,一种是“可重”。什么叫“可爱”?他就是说,“体彼有德而尊重故”,对方有德,对他尊重,这是“可重”;“荷彼有恩而慰意故”,对方有恩,那么就是“可爱”。所以说“可爱可重”就是对方有德、有恩对自己。“无违诤法”,没有违背,就是说没有贪瞋等烦恼扰乱自己的身心;没有“诤”,就是大家和合,没有“诤”。那么这是补充那个“柔和”的。82

  下边,“贤善”的补充一点。83

  前面一样的,“远离频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性多摄受善法朋侣”,同样的。它是加一个“身心澄净”,这个我们书上没有。“身心澄净”就是意思更深一层。

  什么叫身心澄净呢?“谓由修习胜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除了前面的那些功德之外,还要修殊胜的止观。这个修了殊胜的止观之后,远离身心粗重,获得身心轻安,身心粗重、不堪能性远离,得到轻安,修一切善法的堪能性得到了。然后,由此“调伏一切世间贪忧”,叫身心澄净,前面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最后的归根结底还得扎根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成就;成就定慧的话,身心粗重就没有了,身心堪能性就增长了。

  一切贪忧的、世间上的烦恼都能调伏,这样子就可以完全做到前面的“远离频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性多摄受”。如果没有后边依据的话,前面是硬装的或者假装的,就是徒有外相而没有内涵的,那就是功德还不够。即使你表面上装得很好,但是内涵,里边内心还是不充实的。那么你真的达到前面那样子呢,那一定要先要自己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定的涵养。然后,内心的贪瞋烦恼调伏之后,自然外相就是这样的,成就威仪、行根面首,这个都是内德的表现。我们说行动,行根就是六根,面首就是面上的表情,这个要做到这样子的话,如果内部没有德的话是装不出来的。所以说看人的外相,也可以看出内德,内德自然会流露到外相上来,这个是内外一致的。装模作样的只有做戏的时候装几个小时,过了之后,不会,永远装下去做不到的。

  那么这十七庄严成就之后,它下面说,《瑜伽师地论》(卷二五)还有一段文,我们把它补上去,反正后面的东西不多了:

  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爱乐正法,爱乐功德。不乐利养恭敬称誉,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于非有法,未嘗增益;于实有法,未嘗损减。于诸世间事文绮者所造顺世种种字相、绮饰文句、相应诗论,能正了知,无义无利,远避弃舍,不习不爱,亦不流传。不乐贮畜余长衣钵。远离在家,共喧杂住,增烦恼故;乐与圣众和合居止,净修智故。不乐摄受亲里朋友,勿我由此亲友因缘,当招无量扰乱事务,彼或变坏,当生种种愁戚伤叹悲苦忧恼,随所生起本随二惑,不坚执着,寻即弃舍,除遣变吐;勿我由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终不虚损所有信施,终不毁犯清净禁戒受用信施,终不毁呰他人信施。终不弃舍所受学处。常乐省察己之过失,不喜伺求他所愆犯。隐覆自善,发露己恶。命难因缘,亦不故思毁犯众罪;设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于应作事,翘勤无惰。凡百所为,自能成办,终不求他,为己给使。于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甚深法教,深生信解,终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非我境界。终不乐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恶见所生言论咒术。

  若与如是功德相应,如是安住,如是修学,以正沙门诸庄严具而自庄严,甚为微妙。譬如有人,盛壮端正,好自庄严,乐受诸欲,沐浴身首,涂以妙香,服鲜白衣,饰以种种妙庄严具,所谓璎珞耳环、指环腕钏、臂钏诸妙宝印,并金银等,种种华鬘,如是庄严,极为奇妙。如是行者,以正沙门种种功德妙庄严具,而自庄严,其德炽然,威光遍照,是故说为沙门庄严。是名沙门庄严具义。

  “若有成就如是诸法”,假使成就上边这十七条法的话,“爱乐正法,爱乐功德”,那么这个人就是“爱乐”,对正法有好要心,对功德有好要心,而对世间的名闻利养却不在乎了。

  第二就是“不乐利养恭敬称誉,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第一个,对世间五欲不贪着;第二,在见地上对外道的增益二见,这个“增”是没有的说它有,“减”就是本来有的说它没有,这就是断、有二见,也可以远离。

  第三个,“于诸世间事文绮者所造顺世种种字相、绮饰文句、相应诗论”,世间上写文章的那些文学家所造的顺世的“种种字相”、“绮饰文句”、“相应诗论”,顺了世间的(有漏的)种种文字,绮饰文句就是修饰很好的文字,相应的诗论,那就是诗、颂、歌这些东西,“能正了知,无义无利”,能够正确地了知是没有意义的,不能引生现在的利益,也不能引生当来的利益。所以说这样子呢,就可以“远避弃舍”,不但是远离,还舍弃。这些都“不习不爱”,也不学习它,也不爱乐它,“亦不流传”,也不去流传它。真正的佛教徒对世间法是采取这个态度的。如果你对世间法有留恋的话,还要爱乐流传的话,那这个在佛教里至少是不够端正。

  也“不乐贮畜余长衣钵”,这个世间的文字、诗词之类,不爱乐,不学习,也不流传,那么世间的那些用品、生活的资具,多余的也不蓄。自己生活所必需的三衣等等,一个钵,这些有了之后,多余的东西就不要蓄,因为他不贪着嘛,自然就不蓄了。

  第五条是不乐居家,对于在家的,不乐意跟他们共住,“远离在家,共喧杂住,增烦恼故”。在家的人吵吵闹闹的跟他们一起住,远离,不愿意跟他们住,这是他自行就不愿意住,为什么?“增烦恼故”。跟在家人一起,绝对地增烦恼,这是缘起法。在家是搞那些五欲的,那么在五欲的泥塘里边,你想不增烦恼是不可能的。我们出家人一般在僧团里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清净的环境里边,总感到苦闷难受,好象不舒畅,要到外面去走一走。你如果真正走了去的话,你会看到外边到处叫你生烦恼到处叫你造罪,不如在这里保险。这个如果细心体会一下就知道。

  我们这几十年来,深深体会到,在五台山的时候很清净,但是到了文革,回到上海之后,就各式各样的因缘,就不清净。那么一回到僧团之后,又恢复到清净,这个环境是有一定的很大的影响的。所以说“远离在家,共喧杂住,增烦恼故”,不但是增烦恼,还要造罪,烦恼起来之后,就要造业。

  反过来,“乐与圣众和合居止,净修智故”,而欢喜跟那些圣者、那些人一起和合住,为什么?增长智慧。圣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增长我们的智慧。

  第七是“不乐摄受亲里里朋友。”不要广交朋友,因为朋友广交之后,要引起很多的无量的扰乱的事情,各式各样的事会产生。同时,他们也有“变坏”,什么呢?朋友里边,也有产生一些病痛或者死亡的事情,也无缘无故地给你添增了不少的忧悲苦恼,所以这些东西呢,不要广交亲密朋友。不增烦恼,那自然就少烦恼了。

  下边就是对于信施,檀越的布施,不要坏信施。怎么不坏信施呢?不持净戒受檀越的净施的话,那就是坏信施了。自己受不了,堕恶趣,而且使檀越培不到福。因为你不是有德的人,他要培福的愿望也达不到。“终不虚损所有信施,终不毁犯清净禁戒受用信施”,“终”就是绝对不毁犯清净的戒来受用檀越的布施;“终不毁訾他人信施”,也不毁訾人家的信施,就是人家得到信施了,你妒忌也不要。

  “终不弃舍所受学处”,始终不要放弃自己受的戒。

  “常乐省察己之过失,不喜伺求他所愆犯。隐覆自善,发露己恶。”我们真正的沙门,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过失,就是“静坐常思已过,言谈不论他非”,这两句话也经上有依据的,好象看看是儒家的话,实际上,我们佛教里也有这个意思。这两句就是常常要观察自己的过失,不要去求人家有什么毁犯。我们现在呢,反过来,人家有什么毁犯,看得很清楚,自己犯了很大的过失,莫名其妙,甚至于还认为这是对的,这个就是愚痴了。

  “隐覆自善”,自己有什么好的地方、功德要盖起来,不要让人家知道。而自己有什么错的地方,有过失的地方,要发露,要大家知道。这个就是自己要进步,否则的话,自己的功德到处宣扬,人家就到处恭维你,你是好得不得了了,那不能再上进了。自己的过失,包藏起来,大家不知道,你也不想改、悔过,大家又不知道你,也没有人说你不对,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那你犯的过失永远悔改不了,这对自己修行都有妨碍的。所以要反过来,“隐覆自善”,自己好处要盖起来,“发露己恶”,自己有什么不对的错误要发露。

  下边是第十三条,“命难因缘,亦不故思毁犯众罪。”即使有命难的因缘,要是你生命有危险,也不犯戒,就是这个话,不造罪。假使说你忘念,就是失念了,有所毁犯,犯了一些戒的话,那么就赶紧地如法忏悔。“于应作事,翘勤无惰”,即使毁犯,要赶紧地忏,那么应做的好事、功德的事情,要“翘勤无惰”,赶快做,不要懒惰。

  “凡百所为,自能承办”,一切事情,各式各样的事情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承办,“终不求他,为己给使”,不要靠人家帮助。我们说修行的人主要靠自己,不要说“加持!加持!”一天到晚加持,我只要睡了床上好了,你加持我,我成佛——那不可能的。你要加持呢,是有加持力量,一定要你自己努力奋斗,那么加持来了,确实有股劲;如果自己不努力,躺在那里叫人家加持你成佛,那么释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前面,迦叶佛、毗婆尸佛、拘那含牟尼佛……,那么多,十方世界佛多得很,一起给加持你,早该成佛了,为什么你还是凡夫呢?那就是你自己不努力,再怎么加持也不行的。

  我们再三强调,修行要靠自己,不能靠人家。学问、技术也是靠自己,你生在一个专家的家里,你如果不学的话,尽管你父亲是专家,什么都行,你还是一个笨蛋。华师太的两个孩子,就是笨得不得了——不学嘛。他们的父亲是做大官的,学问好得很,但是他不学就是笨蛋,没有办法了,只有靠自己。你说“我现在笨,学不进”,那么你不学,下一世比这一世更笨;再不学,再笨,笨到后来,人都做不到了,做畜牲去了,那么更笨了。畜牲你跟它说话了,它“哇啦哇啦!”哼两声,你什么都不懂,你搞什么呢!所以那笨得更不好说了。

  “于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甚深法教,深生信解,终不毁谤”,这是前面说的“胜解无疑”了,对于佛跟佛弟子,得了神通的,得了大的甚深的境界的,不可思议的境界的,还有甚深的法教——我们说神通有的是不可思议,甚深的教也不可思议,《华严经》的境界一般人就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是神话,这个不要毁谤,要“深生信解,终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非我境界”,这是佛的境界,我是个凡夫,达不到这个境界,不要毁谤。这个千万不要毁谤,这很重要。

  “终不乐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恶见所生言论咒术”,不要执自己的见,自己错误的见、非理的、执着、恶见等等,恶的言论,恶的咒术,自己学了一些不如法的,知道正的之后,就要放弃。

  在佛在世,很多佛弟子都是外道转过来的。外道只要放弃他的外道,转成佛弟子,而且可以证阿罗汉、证大成就,是有的。那么现在的外道呢,如果他也跟佛在世的大弟子一样,把他自己学的东西都舍掉了,那也可以成佛弟子。但可惜的是,有些自己的也不放弃,佛教的牌子又要挂,那就跟佛在世时不一样了。

  佛在世时的情况,我们说一个很简单的,佛很早就度的那个“三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他们三兄弟,都是事火外道。佛去调伏他的最大的长兄——优楼频螺迦叶,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把他调伏了。调伏之后,他就皈信佛教,信了佛教之后,他怎么样?把他的事火的那些供具全部丢到河里边,那就是说跟外道一刀两断了,再也不修外道法了。这是真正佛弟子的皈依三宝是这样的态度,自己过去错了,就把它放弃了。那么真正接受佛的正法,一心专门修这正法了。他把供器放在河里边,随河漂,漂下去,漂到下游,他的两个兄弟就在下游住,一看他的哥哥供的东西都随河水漂来了,大吃一惊。认为他的哥哥……,(17B)就带了他的徒众,一起跑上他哥哥那里来看,一看,什么事也没有,很太平,一点也没有什么盗劫的现象。而看到他的哥哥呢,本来是他们事火外道的头子,他两个弟弟还是以他为师的,结果看见他的哥哥坐在佛的座下做徒弟了。奇怪得不得了——怎么你这个印度的最高的师父、外道的头子,在佛的座下做了弟子呢?他们就去,一问的话,他们也是有善根,也是皈信佛出家了,修行了,都证了阿罗汉果的。那么这就是说外道要皈信三宝,并不是说不好,也是好事,也能证果证道,但是一定要把过去的全部舍掉。如果你还拖泥带水的,带一点点尾巴在里边,那就是皈依三宝的这个名字安不安得上还成问题,何况你证果证道呢?

  所以我们除了外道之外,其他的世间上的各式各样的见,什么哲学上的见,什么的见,真正你信了佛之后,也得放下。如果你信了佛之后,还是把自己的过去的抱得紧紧的,那么佛教的利益你还是不能全部得到,佛的加持也得不到完全的。印光大师、憨山大师他们也讲四书五经,印光大师他的《文钞》里边引四书的很多,这是弘法。对当时的机,都学那个四书五经的儒家,你对他们弘法,不得不用些这个,并不是宣传儒教。你看看他的《文钞》,到底讲的是什么,那就是一目了然。这是弘法的需要,并不是赞叹四书五经,这是不一样的。

  那么我们把这一段补充以后,“律海十门”,九个门讲完了;最后一个门,“明智觉观存念门”,我们今天要把它讲了。

  甲十 明智觉观存念门第十

  (刻刻自警向上三十五事及颂)

  “明智觉观存念门”也是《律海心要》里边它引的一段,它前面还有一个跟序文一样的一段话。

  他说我们修行的人要具足欢喜,起欢喜心,那你就要去除这个放逸的事情了,“断诸所有种子酒、人造酒不放逸处。”你正信地出家欢欢喜喜地修行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放逸地方——迷性的事情不要做,就是种子酒、人造的酒不要吃。另外有三十五个缘,就是能够产生罪的缘,要能够清清楚楚地知道,不要去做那些,这样子的人叫明智的比丘,就是有明智的比丘。这三十五条就是我们下边要讲的“明智觉观存念门”,就是明智的比丘经常要观察,在念头里边要观察这些事情。这些事情观察呢,使自己不要堕到这些地方去,那就不会做那些糊涂的事情。那么这三十五条,也很简单,念过去就是了。

  一、不为寿命财物扰乱否?

  二、内怀一切能作宽大否?

  三、于斗争生起及无义之事,能先见否?

  四、一切作为众务,不以好名彰显发动否?

  五、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

  六、受用莫得,亦不希求后来能得成为某样之正念有否?

  七、要知受用十分得有,多成扰乱或至衰残充量之诤讼,时时知觉否?

  八、不隐藏他成就之能力否?

  九、于其受用节俭最低否?

  十、有大势力能作谦小之成就否?

  “一、不为寿命财物扰乱否?”你修行会不会因为寿命财物而扰乱,你修行是不是为你的增长寿命,也会不会多求财物?这个你自己要问自己了,人家不好给你下定论,自己问自己。你修行当中到底有没有掺杂为寿命、财物扰乱自己的净心的,有没有?

  “二、内怀一切能作宽大否?”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能够宽大?对一切不要斤斤较量,尤其是对忍辱方面的事情,那么等于是修行的环境条件都能不能宽大?这个都是问自己的,人家说你不宽大,你说:“我很宽大!你怎么说我怎么不宽大?”跟他吵起来了。这个问自己,自己跟自己吵,那个没意思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自己说嘛。这个,我们在上海以前金刚道场,那是文革以前,它是每一个人他都是自己把这个抄下来,经常地自己对照自己,每天晚上总结一次,跟袁了凡的功过格一样地来考察自己,这个是很好的方法。但是一般人就是做了一会儿,时间长了就不做了。为什么呢?麻烦。这个东西很麻烦。经常拿三十五条自己来看,还要把它记下来,你犯了哪一条,犯了什么事情犯的,什么什么的。那么犯了就忏悔。

  “三、于斗争生起及无义之事,能先见否?”斗争要生了,那些要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还没有生起来,还没有做之前,能不能有先见知道这个事情不能做?这个事情要引起斗争的,你能不能先知道?先知道之后就果断地可以避免那些事情。如果糊里糊涂的,斗争来了,不但不远离,反而参与进去,跑到里边一起跟人家斗争起来了,那就不是明智了——糊涂、愚痴、颠倒,这些都不行。

  “四、一切作为众务,不以好名彰显发动否?”做一切功德的事情,为大众效劳,为了僧团里边。做是做了,但是做的当中是不是由好名的彰显而发动?你做这个事情是不是为了要出名,要使人家知道你这个人好、赞叹你?或者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要出名,做名人名家名僧,要做这样子,或者你做慈善事业也好,赠送经书也好,是不是有名利的心在里边作怪?如果有这个心的话,那是离开菩萨道,不可以道里计了,那就根本谈不上菩萨道。

  “五、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做事情有没有“妙慧”,就是有没有智慧,不做笨事情,做事情善巧地能成功;是不是小心谦虚谨慎。很多人自以为了不得,做事情:“嗨!这不在话下,我绝对成功!”好,偏偏不成功,不要吹大话了。那要小心谨慎,做事情再小的事情也不要自己以为了不得,我一下子马上就成功的,没有那么快,世间事情很复杂的,中间不断地变化,要小心谨慎把它完成。

  “六、受用莫得,亦不希求后来能得成为某样之正念有否?”“受用莫得”就是暂时你的受用不好、不多,那么人家有怎么怎么的,我没有。没有怎么样呢?没有嘛就没有了。你是将来——“我将来要有,这个大法师他吃得好、穿得好、住的好房间,红的地毯、红的毡,地毯摆起。啊,我看了非常舒服,我将来发个愿,我也这么做,我也要达到这样子”,这个心就不好了。“受用莫得”,将来也不要希求。我们是出家人,修行求功德、求修行,不是求福报。那么“将来我要成就某某样子的人”这些正念,就不希望将来成这样的人,就是我想——“现在我看到某一个大法师,很了不得,我将来也要像他那样,他天天出国、经常海外去,一回来就几百万,真是很了不得,大家都赞叹他,都拍他的马屁。我也这么做,我将来要做这么个的人”——不要有!这样正念有没有?看自己。

  “七、要知受用十分得有,多成扰乱或至衰残充量之诤讼,时时知觉否?”前面是不得,这个是有。假使你受用很多,“十分得有”,那就丰富得不得了,那你高兴了,满足了。但是你要知道“多成扰乱”,这个受用多,事情也多,烦恼也多。“或至衰残”,这个现在多,有什么因缘来了,会衰败会残。假使文化大革命全部给你抄完了,你怎么办?本来很享受,一下没有了,给你三十块钱一个月生活费,你自己劳动去,自己管自己去,那个时候就感到苦恼了。那么“充量之诤讼”,有了十分得有的财物,还会产生充量的诤讼,产生很多的斗争事情,乃至打官司都会有。这些警觉性有没有?“时时知觉否?”就是说你受用多的人,能不能知道这个受用的危害?它的危害性能不能知道。如果不知道,一味享受,那就是不对了。你能够知道危害性,就是你东西多,问题也不大。

  “八、不隐藏他成就之能力否?”这就是嫉妒心有没有了。人家有才能,人家有什么功德、成就什么事情,“不隐藏他”,就是如实地赞叹。这个你有没有?这个看看很容易,实际上这个人假使跟你有怨的,你就是他有什么成就,就把他盖住,不给他说出来;要宣扬自己的,“我怎么怎么的”;说他:“他这个人怎么说呢?他怎么好跟我比哦!”这个话!这个我听到过的,这个不是我编出来的,因为我听到过这样的话。这样子,就是自己抬高自己,隐藏他人的功德。

  “九、于其受用节俭最低否?”即使你供养很多,你自己受用能不能够节俭,最低的标准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个又难了。一般多的是大吃大喝无所谓,浪用了。你东西再多,自己生活还是要以最低的、节约的标准来维持。这个说起来,对自己是不失福,那一方面也是我们沙门的庄严,应当如此的,这是我们的功德,应当要做到的事情。过分的受用,就不是修行人,说一个老实话。一般老修行都是很简朴的。我们看到过去有些老修行,就是一件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穿了又穿,这样的穿在那里。没有今天换一件明天再改一件,一个月要换好几件衣服,一套一套的,春夏秋冬,各式各样的,那个房间里一大堆。这个就不是修行人的样子——时装表演,这是在家人了。

  “十、有大势力能作谦小之成就否?”能力很大,小的成就一般就看不起了——“我做这个事情?我的能力是杀鸡焉用牛刀、我是宰牛的刀,这个鸡给我宰干啥呢?”这个也不要有。自己力量大,小的成就还是要做。

  十一、成为不识父者否?

  十二、成为不识母者否?

  十三、成为不识沙门者否?

  “成为不识父者否?”不知报恩,不知父;下边是“不识母”;“成为不识沙门”,这是僧,沙门就是修行的人了。不知他们的功德,不知报他们的恩。

  我们到底自己问问看,父母的恩知不知道啊?有的人出家,很好,父母不管了,随他去;他苦也好,笑也好,忧愁也好,什么也好,生活有也好,没有也好,不关我的事,我出家去了,我度众生,我度一切父母众生,自己的现世父母我不管,我度一切众生——这个话恐怕有点儿靠不住;“成为不识沙门”,沙门的功德,对我们的好处、恩,有没有看到?沙门对我们有没有恩了?没有沙门我们怎么能修行啊?所以这些要看到,誓报四恩嘛。

  十四、成为不识贤善士夫者否?

  十五、成为不敬奉尊长否?

  十六、于佛作不恭敬否?

  十七、于法成为不恭敬否?

  十八、于僧伽成为不恭敬否?

  十九、于戒等学处正真受习,成为不恭敬否?

  二十、于戒律仪有毁犯否?

  二十一、于诸根能作护持否?

  “十四、成为不识贤善士夫者否?”人家有功德有德行的人,你是不是认不到?就是人家的功德看不到。

  “十五、成为不敬奉尊长否?”对尊长是不是不恭敬,不侍侯,“奉”就是敬佑他们,对尊长既不恭敬也不侍侯他们,是不是这样的人?

  “十六、于佛作不恭敬否?”这是三宝来了。对前面的沙门那是出家人,一般的修行的人,这里,真正的佛法僧三宝。对佛是不是不恭敬?我们说我们出家了,皈依三宝对佛怎么不恭敬呢?但是你想一想于佛面前,你到底怎么样的?我们说在佛面前要端端正正地坐起的,不能伸起腿、不能歪起、不能靠起、更不能在殿上睡觉,你到底做到没有?你房间里供了佛像没有?你怎么样供的?你坐在房间里边,衣服,夏天穿个短裤,这个样子佛像还供在那里边,你看你恭不恭敬佛啊?甚至在房间里打屁等等的,或者衣服裤子乱摆,你恭不恭敬佛了?对法宝一样的,僧宝一样的,到底是不是恭敬?这个要求问自己啊,不是问人家。人家就不要去看他,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如果你不恭敬三宝的话,你怎么学三宝呢?怎么成就三宝呢?连恭敬都不恭敬,你怎么去学呢?既不恭敬当然学不好了。既学不好怎么会成就自性三宝呢?那差得很远了。这些都是自己修行的人要自己问自己了,也是自己要进道必须要避免的东西,不要不恭敬。

  印光大师是最要恭敬,“一切功德从恭敬中来”。你们的三皈依的那个小册子里边,恐怕写的有这个。一切功德都要从恭敬三宝来的。你对三宝不恭敬,反过来,一切过失也从不恭敬中来。以前一个出家人,这我经常讲的,他天天诵《华严经》,很恭敬。每天早起就念,礼拜磕头都好。就是一个:大小便之后,可能是天太冷,手这么一洗,马马虎虎这么一擦就完了,就进来念经了,翻经书了。结果文殊菩萨点化他:你诵《华严经》功德很大,但是你大小便,手掌手心都不洗的,手指这么一沾水,将来下粪尿地狱。这个东西很严重了,就是不恭敬三宝。你说你不恭敬吗?很恭敬了,磕头礼拜诵经,怎么不恭敬?就是一个手没洗干净,那要下粪尿地狱。那就是很严重了,果报是自己受的,人家代不了你。

  (18A)“十九、于戒等学处正真受习,成为不恭敬否?”戒定慧等等学处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不是真正地受习,真正能够行持,有没有不恭敬?马马虎虎的地方有没有?我看很马虎。戒里边要这么做的,“啊,没有关系!大家都这么的,你看他也不过如此,你看他那么有名的大法师也这样子的,你看我有什么关系?”这个就不恭敬了。佛说的话就要不折不扣地做,做不到——发愿、惭愧。现在我们末法时期很多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发愿将来一定要做到,要生在如法的地方,能够做到它。就是恭敬心要起。

  “二十、于戒律仪有毁犯否?”检查自己犯了戒没有,大的没有犯,小的犯了没有?恐怕小的都在犯,哪个不在犯呢?二百五十条,我们每天早上念一遍略戒,晓得你们念的时候怎么思惟的;每天晚上有忏悔文,要把五篇的七聚念一道,那就是检查自己戒律有没有毁犯。早上看一看对照一下,今天早上开始起来要照这么做,那这二百五十条略戒一念;晚上再检查这一天到底犯了多少?就是这一条,“于戒律仪有毁犯否?”有没有毁犯?有毁犯的,赶紧忏悔,不能过夜。

  “二十一、于诸根能作护持否?”“诸根”,六根能不能护持不乱看,不乱动,不乱嗅。这个东西,最难的是眼根,眼根你总是想看东西,不看是难过的;耳朵也欢喜听东西,不听是太枯燥。以前,儒家有两个人,两个小孩子在念书,在一个房间里一个席子上念书,忽然听见楼下“乒乒乓乓”锣鼓喧天,一个小孩赶快爬起来扑到窗口看。回过来一看,席子割破了,两块了。那一个就说:“你这样的人,我跟你一个席子坐不行,你这个心太掉举了,一点点锣鼓你就来不及去看去了,那你还成什么大事呢?”这个事情我们有没有?诸根能护持否?我们要观察自己,最好的办法你上街去以后,你把自己眼根收摄一下看,看看是不是乱看。这个橱窗望两下,那个地方看两下,那个人跑过来盯着他看一下,什么是好看的盯着看一下,那里站住看一下,这个眼根很难守。你如果根律仪,眼根律仪守好了之后,其他的根也就容易了。那么你自己检查,诸根——眼耳鼻舌身,是不是能护持,不流到那些烦恼的境上去。

  二十二、不作放逸好爱女人之事否?

  二十三、与亲属及异姓之亲属,结党厚密,与大臣等为友,能作远离之成就否?

  二十四、若观察多人于我不作厌贱否?

  二十五、我所作为成为不法之行为否?

  二十六、成为执持非分不如法否?

  二十七、成为完全拋弃正法者否?

  二十八、成为完全拋弃惭愧者否?

  二十九、成为善巧有智人等悉不与共、而不思方便询问于人否?

  “二十二、不作放逸好爱女人之事否?”不要做放逸,爱好女人之事。不一定是跟女人要好,女人欢喜的事情,女人欢喜什么事呢?装饰了,啥东西了,浪费时间。我们说比丘不能照镜子,晓得你们照不照?当然了,有的时候要照一照,我自己剃头非照不可,你不照的话,你头发剃得干不干净也不知道。那么最好是不要照,一般说的话,比丘不准照镜子的。如果有镜子的话,你不是自己剃头,甩掉它最好。我们在清凉桥传戒的时候,在一些新戒寮房里收了很多镜子,一下子都把它甩了,不准照的。还有那些搽雪花膏什么东西。当然男的不会搽胭脂了,雪花膏之类的,把手指甲弄得长长的,这个都是爱好女人之事里边包含进去的。都不要有,这是放逸。

  “二十三、与亲属及异姓之亲属”,“亲属”是自己本家,“异姓”是指的女家方面的,“结党厚密”,就是结党、结党派;“与大臣等为友”,这是拍马屁了,与大臣(大干部)跟他要好。这些能不能远离?这些你自己想想看,会不会有产生这些。那些党性、派性就是这么来的。你某些人跟他特别要好,用的人都是自己亲属,那么将来不可避免成一个党或一个派。与大臣为友,就是靠大臣的势力来排斥对方,树立自己这方面的力量,这个都是搞派性的事情,要避免,不能有。

  “二十四、若观察多人于我不作厌贱否?”自己看自己的过失有的时候看不到,那么就看看人家对自己的反应怎么样。假使人家都对你感到讨厌,那你自己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不要说“这些人都没有眼睛,我那么好,他还看不起我,还嫌我不好。这些都是末法时期,真是不可说了,我这样好的人,人家认不出来”,那么你糟糕了,你永远改不好了。大家对你不好,你总是有一点错的地方。

  “二十五、我所作为成为不法之行为否?”看自己有没有做非法的事情,有没有?

  “二十六、成为执持非分不如法否?”“非分”,过量了,不如法的,这样子做的事情有没有?

  “二十七、成为完全抛弃正法者否?”那是没有惭愧了,那正法你都丢掉了,跟二十八差不多意思。

  “二十八、成为完全抛弃惭愧者否?”是不是无惭无愧,不知羞耻了?人家说做了坏事,能够知道羞耻怕人家面前,怕人家说,也算有个惭愧心——“这有什么关系,就这么这么做的,我就是这么的!”你就没有惭愧了,那就糟糕了,没有惭愧的永远也改不掉了。

  “二十九、成为善巧有智人等悉不与共、而不思方便询问于人否?”善巧的有智慧的人,那是好人了。有智慧的好人,他不要跟你打堆,不想跟你一起;你自己也不去想个方便,问问人家,他为什么不要跟你一起,这样子有没有?对于人家有智慧的人,善巧的人,他不要跟你一起,那肯定你有些不对的地方。那么这些不对自己看不出来,那就去问问人家,“到底我有什么情况,他们为什么对我远离了?”问清情况了之后,自己有过,就改。如果人家对你“不与共”,你也不去问人家,那么永远改不了,自己也看不到。

  三十、应自思想成为放逸败坏之习气现行否?

  三十一、若如来金口所说一切经教,有不依教住否?

  三十二、于超涅槃事业,成为属于悬远之见者否?

  三十三、成为颠狂作事,而且积累败坏,身体死后,苦行恶道、邪倒堕落、地狱有情,是我受生处否?

  三十四、设若于彼死后,与其命运极坏之诸有情共生否?

  三十五、而谁与谁受生、彼与彼之颠倒行为,而今成为念念明白者否?

  “三十、应自思想成为放逸败坏之习气现行否?”这也是考察自己。“放逸败坏”,败坏品德的习气有没有?放逸的习气,我看每个人都有吧!冲壳子就是放逸习气,串寮。紧张了一段时间,一口气松下来了,那么你好好修禅定或者是看看书,或者是散散步,你经行念佛都可以——却是串寮去了,天说地说说了一大篇;说一大篇无益的话,本来不对了,还要说是非;说是非之后,结党;结了党之后,就要搞一些破坏僧团的事情;最后呢,破僧。这些都是放逸习气,败坏的习气。这个不要现行,要自己考虑考虑有没有这些习气现行?

  “三十一、若如来金口所说一切经教,有不依教住否?”佛金口说的,就是不可改变的说的一些正式的经教,有没有没有依教奉行的,有没有?那太多了。佛叫你这么做,偏偏那么做,顺着自己的。自己认为好的,就做;自己认为不好的就不做。算命的人说你今天是流年不利,不要出门,赶紧一步也不敢走;算命的人说你运气很好,赶快做生意,赶快就跑,坐也坐不住。你对算命先生的话很相信,佛说的话不在乎,这个是皈依哪个呢?皈依算命先生了。三皈依的体都没有了。

  “三十二、于超涅槃事业,成为属于悬远之见者否?”证涅槃,超越,这是很高超的涅槃的境界。这个事情认为是很远的事,“哎呀!我们凡夫这个谈不上的,这个不要要求那么高”,就马马虎虎算了。那你修行修啥东西?目的是涅槃嘛。这是两个极端了,要么说“即身成佛,马上证涅槃”,要么就说“这个远得很,三大阿僧祗劫还早得很,我们现在不要忙去搞那些,还是吃吃喝喝玩玩就完了”。

  “三十三、成为癫狂作事,而且积累败坏,身体死后,苦行恶道、邪倒堕落、地狱有情,是我受生处否?”做事情颠狂,就是四颠倒,“狂”就是没有理智,不一定是发神经病了,发了神经病你也不会检查了。“癫狂作事”就是说你心里有颠倒,不净为净、无常为常等等;“狂”就是没有理智、失去理智了,感情用事。“积累败坏”,积聚那些不好的习气,死了以后要到恶道去,“邪倒堕落”,地狱那些地方去。就是观察自己造的业,是不是将来感恶趣生的,下地狱的?那么下地狱的业你自己去看看好了,经上讲的很多,造哪些哪些业要下地狱的,哪些哪些业要堕恶鬼的,哪些要堕畜生的。那么这个三恶道的地方,现在你做那些事情将来是不是要生到三恶道去的?你自己考虑考虑。这个就是说念无常、观恶趣,下士道的事情了,你自己要看一看,是不是将来会生到那些地方去。那么你害怕的话,那些“癫狂作事”、“积累败坏”的事就不要做了,一做的话,将来必定要去的。

  “三十四、设若于彼死后,与其命运极坏之诸有情共生否?”那也是一样的。死了之后是不是跟命运极坏,最坏的那些下地狱去了,会不会跟那些最坏的人生在一起去——同下地狱,会不会?

  “三十五、而谁与谁受生、彼与彼之颠倒行为,而今成为念念明白者否?”受生的时候,那颠倒的行为,男女的贪欲的行为,自己能不能念清楚——就是说以后还会不会糊里糊涂再去受生。密法里边的修法就是对治这些东西。你看了这些颠倒行为,你是不是生欢喜心呢?你一生欢喜心的话,那你决定还要投生,在欲界投生:你是行持好的,那你投生在人天;如果行持差的,投生在畜生、饿鬼;地狱是没有男女事的,因为受苦无间,搞那些男女事情没有了。地狱是化生,饿鬼畜生有胎生的。那么你弄得不好呢,畜生饿鬼去了。这个颠倒行为要知道,要“念念明白”,就是再也不要投生去了,那就是这些事情要看到是可怕、颠倒。

  这说是容易了,你说真正做起来,是不是做得到?你做梦中能不能起这个正念?这个考验自己了。你不要说横话,“啊,我不会了,我已经经过考验了,什么什么人来勾我不住!”哪个勾你不住?还有勾你得住的人还多呢!你自己看看碰到没有?我们说这个是冤家啊,过去跟你有缘的,一勾就上;过去跟你没有缘的,就是勾不上了,不但是勾不上,她也不来勾你了。如果你那些过去有因缘的,她不勾你,你还自己投上去要她勾呢。那么这个是过去的冤家,不能说你是没有了,就是没有碰上,那么碰上之后,你就是神魂颠倒,会上当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俗呢?就是冤家开始没有碰上,等到碰上了,就糊涂了。

  这三十五项,就是自己观察了,随时随地要自己考验自己。那么看起来很麻烦,但实际上受用极大。如果你不堕到这三十五种里边,你修行决定上路。如果这三十五种里边都是有你的份,那就糟了,就成问题了,就是“邪道堕落地狱有情是自己受生处否?”“是!”哈,糟糕了,你是要下地狱去了。

  肆 结束语

  戒海渊深  浩瀚无涯  穷之綦难  持之匪易

  往昔论主  功德光师  悲怀独抱  着显明灯

  陆桑法王  更述心要  广大律部  诠解无遗

  杲杲慧日  无幽不烛  思惟学处  最极难逢

  载欣载译  两季始周  教授教诫  侧重僧伦

  近事近住  每感难闻  重为编集  秉佛密意

  戒法兼收  七众咸备  戒海一滴  大科十门

  律海选七  定道选二  比丘日诵  选择心要

  提纲挈领  惟精惟一  宜护宜修  能作能持

  圣教内府  具大诚敬  王道金绳  净域同证

  现在下边。“戒海渊深,浩瀚无涯”,这是海公上师的结束语了。戒是很深,也是很广,……(录音断阙)很不容易的,所以说,从理论上说,又深又广的戒,你要把它全部搞清楚,那是很困难。不要说其他的,我们说就是盗戒,你们以后学了比丘戒的,《四分律》上去看看好了,盗戒这一条就够你麻烦。所以说这个浩瀚无涯、又是渊深,“穷之綦难,持之匪易”,你要穷尽这个戒的一切,是相当困难;那么行持呢,更不容易,你能够行持做到更不容易。

  “往昔论主,功德光师,悲怀独抱,着显明灯。”那么印度的功德光论师,他是专门弘扬律宗的,他是弘扬戒律的。“悲怀独抱”,他特别有悲心。我们说戒,《俱舍》学过就知道,经律论三藏,律藏是大悲的功德种子流露出来的,就是悲心流出来的。那么功德光论师也是特别大悲心,专门弘扬戒律,着了个《显明灯》,讲戒的一个解释叫《显明灯》。

  “陆桑法王,更述心要”,陆桑法王就是宗喀巴大师,他把《显明灯》里边主要的东西又收拢来,着一部《律海心要》。“广大律部,诠解无遗”,广大的律藏解释无遗,全部讲透了。“杲杲慧日,无幽不烛”,好象太阳一样,没有一个地方照不到。

  “思惟学处,最极难逢”,别解脱戒难得闻嘛,这个学处是最难逢到了。前面一开始就说了,过去的佛,有很多就不讲,没有广说戒,那么我们现在碰到释迦牟尼佛,广说经戒,真是要庆幸的,感到自己是有幸。怎么有些人偏偏还要把戒改掉不要它,这个才是愚痴。我们好容易极难逢到的戒(学处)碰到了,那是极难得了。

  “载欣载译,两季始周”,这是海公上师自己说自己,“载欣载译”,他边译边高兴啊,碰到这样子殊胜的戒法学处实在太殊胜了!“两季始周”,这部《律海心要》是翻了两个季,就是六个月(半年)。

  “教授教诫,侧重僧伦”,这个《律海心要》里边的“教授教诫”重点在僧,僧团的僧人,是出家的。

  “近事近住,每感难闻,重为编集,秉佛密意,戒法兼收,七众咸备,戒海一滴,大科十门。”那么“近事近住”,就是居士,居士们都感到这个难闻,因为它讲的都是出家事情,居士不能听的。我们以前在上海听过一次《律海心要》,开始讲序文,讲别解脱戒从近住开始,八戒,然后五戒;五戒讲好了,我们这些居士要退了——那时我还是居士,在上海的时候——要退了。那么沙弥,他们在这个金刚道场讲了,沙弥比丘听;讲到沙弥戒,讲好了,沙弥也得退了,专门是比丘的事情了。所以对居士来说,只是听了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也不简单,里面讲了就是我们以前念过的,出家跟在家的比较、出家的殊胜,这个种子下去了,后来就出家了,这个出家的因就是那个时候种下去的。因为在家与出家一比较的话,实在是不好比,出家的殊胜,出家太殊胜了,那你在家要修行多困难啊,倒不如出家了。

  海公上师为了悲心,因为近事近住,这本书主要是给出家人讲的,他重新编一部书,根据佛的密意,“戒法兼收,七众咸备”,七众弟子都可以看的,那就是《律海十门》了。“戒海一滴”,这是海公上师客气、谦虚,这等于说大海里面的一滴水,就是显得很少了。大科分了十个,就叫作《律海十门》。

  “律海选七,定道选二,比丘日诵,选择心要”,在《律海心要》里边选了七篇,有七篇都是《律海心要》的;《定道资粮》选了两篇;《比丘日诵》里边摄修心要选了一篇。“提纲契领”,就是把要点讲出来。“惟精惟一”,要专精,不是杂的,没有杂冗的。“宜护宜修”,这些东西我们要好好地护持,好好地修,“能作能持”。

  “圣教内府,具大诚敬,王道金绳,净域同证。”“圣教内府”还是律藏,经、律、论三藏,经、论是通外的,居士也可以看;律藏,内部——僧伽,僧伽里边还是沙弥都不在里边。真正的比丘戒,只有比丘才能看,那就是内府。“具大诚敬”,要很大的诚,要很大的恭敬。“王道金绳”,这是直通到涅槃城的,等于王城,王道的,“金绳”就是一个指南的一样的,直通王城的一个大道。那么是将来都可以证到,“净域”就是大菩提大涅槃,都能证到,也靠这个戒,所以说不能轻视。

  丙戍春初,应昭觉寺法筵之请,七众殷重之望,爰以律海心要,定道资粮,比丘日诵,另为选集成书,集竟乃记缘起如是。

  释迦教下比丘能海识

  那么这是缘起了。“丙戍春初”,这是海公上师编这个书的时候,“应昭觉寺法筵之请”,昭觉寺请他讲经,就在那一年,“七众殷重之望”,七众弟子殷勤的希望,他就把《律海心要》,《定道资粮》,《比丘日诵》里边抽了几篇,就是前面讲的,《律海心要》里抽了七篇,《定道资粮》抽了两篇,《比丘日诵》抽了一篇,“另为选集成书”,另外编了一本书。“集竟乃记缘起如是”,这个书集好了,《律海十门》,把它缘起记一下,这是海公上师写这本书的缘起。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