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邹相美文:我们从佛教学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
来源:   作者:邹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邹相美文:我们从佛教学到什么?

 

  掐指算来,我与佛教结缘已逾五年。大约在五年前,我即将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看了一本书,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编著的《佛教知识问答》。因为这本书,我对佛教由知之甚少到发心去学习、去认知,这也是一种殊胜的因缘。现在,我仅从一个佛教爱好者的身份来谈谈这个问题:佛教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宏愿

  《因果经》云:“菩萨昔以头目髓脑施于人,为求无上正值之道。”《菩萨本行经》云:“佛言我昔于阎浮提作国王,剜身出肉,深如大钱,以苏(酥)油灌中作千灯柱,语婆罗门,请说经法,求无上道。”据佛经记载,为拯救人类灵魂,佛陀甘愿做苦海慈航,愿意在自己的身体上挖一个能放燃灯的洞,以指引众生寻得光明,更有“投身饲虎”、“割肉喂鹰”的佳话。《地藏本愿经》记载,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为幽明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这就是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誓愿。

  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不杀生)上。所谓布施,一般有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财施又分为外财施和内财施两种。外财是指钱财物品,即货币形态和物化劳动。内财是指知识、经验、技术、智慧、学说等,即非货币形态和非物化的劳动。法施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即顺应人们要求,说法教化,或将自己礼颂功德回向众生。无畏施是指急人所难,随时助人排忧解难,并使人在趋向解脱之途上勇敢无畏。佛教认为布施能够制止众生贪欲,因贪欲为一切烦恼和罪恶之源。布施可使众生破除留存心中的吝啬和贪念,以便早日脱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所谓不杀生,指除了人之外,所有有生命的动物、生灵都应当被保护、戒杀。不杀生被列为佛教戒律的第一条。佛教认为一方面依六道轮回转生的说法,一切众生曾互为亲属。如《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佛教的慈悲精神倡导人们以慈悲的心情去善待自然,善待十方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这就是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据报道称,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时,在重灾区什邡罗汉寺里,先后诞生了108个婴儿。众所周知,佛教是禁忌孕妇与血光的,但在为难时机,什邡罗汉寺僧众不顾自身的巨大损失,以身垂范,扶危济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用切实的行动践行了佛教所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教义精神。当然,这更是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明证。

  二、众缘和合,因果相续,活在当下

  2009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众缘和合”是佛教历史上的专用名词,“和合”的“和”,指和气、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而出家修行的僧人谓之“和合僧”。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众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单独成立,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单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有事物的存在发展都与其他事物之间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有“种甚因,结甚果”之说。仔细想一想,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乃至事物与现象之间,都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粒米可以涵盖一切众生所有的世间法,乃至一切诸佛所有的世间法;一枚针尖可以普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物,普现三世一切众生。这就是“众缘和合,因果相续”的玄妙之处。

  《涅槃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四大假合的集合体而已。试想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家庭,哪一个是永恒的、不变的?没有。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而只有透彻生与死的概念,才会感到所有事物的无常生灭,才能正视“诸行无常”之说。既然一切都是无常的,而我们还得生活于世,怎么办?只能“活在当下”。佛教修行中有个重要法门叫做“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而“四念处”这一修行法门的要诀就是“善护念”,即“活在当下”,能够观照自心,观照自己的当下一念。

  或许我们常常为升迁而绞尽脑汁,为房子与车子而焦头烂额,为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冥思苦想,为过去的失误与遗憾而捶足顿胸、歇斯底里……这又何必呢?过去的毕竟已经成为回忆,未来的不可是梦幻泡影,现在的正在进行,结果不得而知,倒不如活在当下,活出真我风采,活出本有的自我。《金刚经》云: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同样是在启迪我们:活在当下吧!

  三、用平常心善待一切人与事

  既然明白了“众缘和合,因果相续,活在当下”的道理,我们就开始寻找如何应对它的方法与态度,也就是佛教为我们提供的便捷法门: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它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对周围所发生事情的一种心态,是“无为、无争、放下、知足”等观念的汇合,也是一种处世态度——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等等。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宋代无门慧开禅师作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正好体现出“平常心是道”的道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其实,平常心就是一种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自在随我的生活方式。

  我们这些世俗的人类,总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得失之上,一味讲着“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的道理,目的还是一个“得”字,或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一旦得不到,就会顿觉人生无甚意义,生活没有动力,这是为何?缺少“平常心”而已。如何有“平常心”?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即是真理,放下吧,这就是“平常心”的。争什么?求什么?恼什么?若干年之后,你不过是一堆白骨或粉末,还在那里聒噪个什么?计较个什么?当你逐渐感受到“平常心”的妙处时,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到佛陀的伟大、佛教的圆融与无碍。

  四、树立正知正见,成为“觉者”

  佛教告诉我们,修行首要要树立“正知正见”,知见一定要正确,没有问题。何谓“正知”?“正知”即是在日常的生活(行、住、坐、卧)中,时时往内观察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是符合佛教修行要求的。“正见”即是要有正确的见解或人生观和信仰为主导。《中尼柯耶·浮迷经》中,佛强调,欲获修行功果,首先要有正见,缺乏正见如榨沙取油、挤牛角取乳、凝水取酪、钻湿木取火,终不可得。为了让佛教修行之人树立正知正见,佛陀应机说教四十九年,形成诸多戒律,分成若干修行次第,让弟子们奉持修行,精进勤勉。

  唯有正知正见齐备,才能达到正信的境地。具有正见正信者,时时刻刻为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应该如何努力修行,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即便是穷到身无分文,也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人生自然会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反之,缺乏正见正信,即便是富甲天下,也像一只断弦的风筝,飘飘荡荡,心无归宿,人生也将没有意义。佛陀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证得佛果,成为万众朝拜的“释迦牟尼佛”,而在于他为后学们提供一套具备正知正见的思想体系,引导众生都成为“觉者”。“觉者”,佛也。

  当然,我们不能说只有佛教的思想才能给予众生以正知正见,但可以肯定的是,佛教在引导人类树立正知正见的过程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所以,当我们难以确定自身的知见是否正确时,大可用佛教的这几个标准加以检验:五戒十善;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般若智慧。

  (邹相,2010-5-15于郑州,刊载于《觉群》2010年第4期)

返回目录

标签:邹相美文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