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五·七、引教证有第七识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五·七、引教证有第七识
【论文】
五·六七 云何应知,此第七识,离眼等识,有别自体?
【疏翼】
第二依所问以辨其相中,第二以二教六理证有此识。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二大段、引教及理证有此识。文中有三:初、问,次、答,后、释颂。
下、会唯立六识是也。
小乘执此即是六识入过去者,故为此问。
【论文】
五·六八 圣教、正理,为定量故。
【疏翼】
第二大段引教及理证有此识中,第二答。
【述记·卷三十】
答中有二:初、总以教理为量,二、别以教理为量。是总答也。
【论文】
五·六九 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
【疏翼】
若二答中,第二别以教理为量。于中分二,第一依显经以教证有中又三:第一不共许经中,又二:一、总解,二、别解,三、引经。此即总解。
【述记·卷三十】
自下、别答。于中有二:初、依显经以教证有,次、依隐经以理证有。初中有二:初、不共许经,二、共许经。
明此等经大小有。然七十六、《解深密经》1及《楞伽》2大有文。小乘谓未来名心,过去是意,现在是识等种种分别,然无别体。今显于经,言别有体。
上总解已。
【疏翼】
此即第一不共许经中总解。
【论文】
五·七○ 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
【疏翼】
第一不共许经中,第二别解。
【述记·卷三十】
虽通八识皆名心、意、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为一切现行熏,是“集诸法种”;现行为依,种子识为因,能生一切法故,是“起诸法”。然六十三中,心等具有此通别名,所以稍广3。
“第七名意,恒审、思量为我等故”,因中有漏,唯缘我境4;无漏缘第八及真如,果上许缘一切法;故论言“等”也。
余六识名识,“于六别境”体是“粗”、“动”、有“间断”法、“了别转故”。易了,名“粗”;转易,名“动”;不续,名“间”。各有此胜,各别得名。
【论文】
五·七一 如《入楞伽》伽他中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
【疏翼】
第一不共许经中,第三引经。于中分三:一、引《楞伽》,二、指余多教,三、指前成佛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何以知心等是第八等耶?
即是彼经第九卷颂。旧5云:本识但是心,意能念境界、能取诸境界,故我说唯心。然彼错翻6。
次下、显证第八是无记等。谓心常无记法,意二边取相;取现法是识,彼是善不善。
“意二边”者,应言“有我、我所执”,颂翻错也,不计断常故7。即第八是“心”;第七是“意”,思量性故;余六是“识”,六是能了诸境相故。
【论文】
五·七二 又大乘经,处处别说有第七识,故此别有。
【疏翼】
第三引经中,第二指余多教。
【述记·卷三十】
谓《入楞伽》及上下无量文8,及《佛地经》等亦尔,说有平等智;《庄严论》说转第七识得。此唯大乘所信。
【论文】
五·七三 诸大乘经是至教量,前已广说,故不重成。
【疏翼】
第三引经中,第三指前成佛说。
【述记·卷三十】
经教成佛说,第七非无9。
【疏翼】
以上第一依显经以教证有中,第一不共许经讫。
【论文】
五·七四 《解脱经》中,亦别说有此第七识。如彼颂言: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曾非当有。
【疏翼】
第一依显经以教证有中,第二共许经。于中分三:一、引经颂文,二、引长行释,三、恐繁且略。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此、大小乘通许之经。
非是解解脱义,名“解脱经”。然《四阿含》不摄零散之经,诸部皆有,如《天请问经》等,并是为《阿含》不摄。
此经解脱阿含,故名为《解脱经》。若言“零落经”,名字恶也,此颂文长行自解10。
【论文】
五·七五 彼经自释此颂义言:有染污意,从无始来,与四烦恼恒俱生灭,谓我见、我爱,及我慢、我痴。
【疏翼】
第二共许经中,第二引长行释。于中分三:一、释初半颂,二、释后半初句,三、释后半末句。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释颂初半。
无明为后,同《瑜伽》11等,以是主故。如《摄论》中,无性第一,世亲亦然。解云:由我故起慢,此二有,故有爱;此三,皆用无明为因12。然今少别13。
【论文】
五·七六 对治道生,断烦恼已,此意从彼,便得解脱。
【疏翼】
第二引长行释中,第二释后半颂初句,即第三句。
【述记·卷三十】
释颂后半中,初句。
成无学竟,居解脱道中。此意从彼无间道断已,解脱道中便得解脱,更不为拘。
【论文】
五·七七 尔时,此意相应烦恼,非唯现无,亦无过、未,过去、未来无自性故。
【疏翼】
第二引长行释中,第三释后半颂末句,即第四句。
【述记·卷三十】
释第四句。
住无学位,此意相应诸烦恼等,非唯现无,亦无过、未。现在,理无,不俱起故,种已断故。然萨婆多等计惑虽断,于过、未世,仍有体在,去来世有故。
今举共许,则云“非唯现无”。偏破彼宗,故云“亦无过、未”,过、未无体故。颂中唯言去来无,不言现在无,为极成故。
此经,大小共信,十八部共许。诸部解别:上座部等计即染第六,诸惑许并生。别有细心,是第六意,恒现行故,如受生心等。
大众经部等解:如常施食、受乐,非谓一切时有,名恒。
萨婆多等,非四惑同时俱。此即前后有俱,常施食等。
今大乘云:即是我第七识。
此中至教,诸论所无14。
【疏翼】
以上第二共许经中,第二引长行释讫。
【论文】
五·七八 如是等教,诸部皆有,恐厌广文,故不繁述。
【疏翼】
第二共许经中,第三恐繁且略。
【述记·卷三十】
指略说也。
【疏翼】
以上第二别答即别以教理为量中,第一依显经以教证有讫。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