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续)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续)
增支部经典一 三0八
第三 阿难品
七十一1
一 缘在舍卫[城]。
其时,偏历者阐那即来诣具寿阿难之处。诣已,与具寿阿难互俱相庆慰、作欢
喜、不可忘之交谈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偏历者阐那即语具寿阿难曰:
“友,阿难!汝等亦施设贪之断,嗔之……乃至……施设痴之断耶?友,唯我等
216 施设贪之断,嗔之……乃至……施设痴之断。友!然则如何是汝等所见贪之过患2
而施设贪之断耶……乃至……如何是汝等所见痴之过患而施设痴之断耶?”
二 “友!有贪心之人是被贪所蔽,心为所执,亦思恼害自己之事,……恼害他……
乃至……亦思俱恼害之事,而唯感到心之苦、忧。当贪断时,即不思恼害自己之事,
……不恼害他……乃至……俱……乃至……不感到心之苦、忧。
友!有贪心之人是为贪所蔽,心为所执,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以意
行恶行。当贪断时,即不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以意行恶行。
友!有贪心之人是为贪所蔽,心为所执,无法如实知自利、亦……他利……乃
至……亦无法如实知俱利。当贪断时,即能如实知自利,亦……他利……乃至……
亦能如实知俱利。
友!贪者实是作闇者,无眼者,无智者,慧灭者。助长苦痛者,不能引涅槃者。
友!有嗔心之人是为嗔……乃至……
友!愚痴之人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执,亦思恼害自己之事,亦……恼害他……
乃至……亦思俱恼害之事,而感到心之苦、忧。当愚痴断时,即不思恼害自己之事,
亦……恼害他……乃至……俱……乃至……不感到心之苦、忧。
友!愚痴之人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执,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以意行
恶行。当愚痴断时,即不以身行恶行,以语……乃至……不以意行恶行。
友!愚痴之人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执,亦不如实知自利、亦……他利……乃至
217 ……亦不如实知俱利。当愚痴断时,亦能如实知自利、亦能……他利……乃至……
如实知俱利。
友!愚痴者实是作闇者,无眼者,无智者,慧灭者,能助长苦痛者,不能引涅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0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一0
槃者。
友!此是我等见贪之过※患,施设贪之断者。此是见嗔之※过患,施设嗔之断
者,此是见痴之过※患,施设痴之断者。
三 友!复有断此贪、嗔、痴之道耶?有行迹耶?
友!有断此贪、嗔、痴之道,有行耶。
友!如何为断此贪、嗔、痴之道?如何为行迹?
即是八支圣道,所谓正见……乃至……正定。友!此实是断此贪、嗔、痴之道,
是行迹。
友!此断贪、嗔、痴之道是善,行迹是善。友!阿难!然则实是不放逸者。”
七十二
一 一时,具寿阿难住在憍赏弥之瞿私多园。
其时,有一在家之阿时婆迦弟子,来诣具寿阿难之处。诣已,问讯具寿阿难已,
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在家之阿时婆迦弟子,即对阿难语曰:
大德阿难“3!何人之法是善说耶?于世之中,谁等是妙行者耶?于世之中,谁
等是完成者耶?”
“家主!然则,于此我当问汝,请随所欲而回答。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为断
贪而说法,为断嗔而说法,为断痴而说法之人是善说耶?或否?对此汝如何思惟?”
218 “大德!凡是为断贪而说法,……嗔……乃至……为断痴而说法人之法是善说
--于此我如是思惟。”
二 “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为断贪而修行,……嗔……为断痴而修行之人,于世
中是善修行者耶?或否?于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为断贪而修行之人,……嗔……为断痴而修行之人,于世之中是善修
行者--于此我如是思惟。”
三 “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已断贪,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无
可能生,凡已断嗔……乃至……凡已断痴,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
亦不可能生者,彼于世之中是完成者耶?或否?对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已断贪,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凡已断
嗔……乃至……凡已断痴,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者,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一二
彼于世之中是完成者--对此我如是思惟。”
四 “由是汝如是记说:‘大德!凡为断贪而说法,……嗔……乃至……为断痴而说
法人之法,是善说。’又汝如是记说:‘大德!凡为断贪而修行,……嗔……乃至
……为断痴而修行之人,于世中是善修行者’又汝如是记说:‘大德!凡已断贪,
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凡已断嗔……乃至……凡已
断痴,截根,如切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者,于世中是完成者。’
“大德!是希奇,大德!是未曾有,不赞叹自法4,不诽谤他法,依道理而说法,说
义理,又不交杂私见。
五 大德阿难!汝等为断贪而说法,为断嗔而……乃至……为断痴而说法,大德!
219 汝等之法是善说。大德阿难!汝等为断贪而修行,……嗔……乃至……为断痴而修
行,汝等于世中之善修行者。大德阿难5!汝等贪已断,根已截,如切多罗树之顶,
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汝等之嗔……乃至……汝等之痴已断,根已截,如切
多罗树之顶,更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汝等是于世之完成者。
六 大德!奇哉!大德!奇哉!大德!譬如起伏者,如发覆者,或示道于迷者,于
闇中持来明灯,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是如是,圣阿难以种种之方法开示法。大
德阿难!我归依世尊,又,归依[法]又[归依]僧。圣阿难请存念我,从今日起
我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七十三6
一 一时,世尊住在释迦族之地迦毗罗[城]外之尼拘律树园。其时世尊病愈,病
愈未久。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
面之释迦族摩诃那摩白世尊言:
“大德!我知世尊自昔即如是说法,得定者有知,不得定者则非,大德!是定先
而智后耶?或智先而定后耶?”
二 其时,具寿阿难自忖:世尊病愈,病愈未久。此释迦族之摩诃那摩对世尊作甚
深之问,莫如我将释迦族摩诃那摩同伴出予一处以说法。
其时,具寿阿难即揩释迦族摩诃那摩之臂同伴而出,对释迦族摩诃那摩言:
三 摩诃那摩!世尊说有学之戒,又,世尊亦说无学之戒。又,世尊说有学之定,
220 又,世尊亦说无学之定。又,世尊说有学之慧,又,世尊亦说无学之慧。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一四
四 摩诃那摩!何为有学之戒耶?
摩诃那摩!世间有比丘,具戒波罗提木叉……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学
学处。摩诃那摩!此说为有学之戒者。
五 摩诃那摩!何为有学之定耶?
摩诃那摩!世间有比丘,离诸欲……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此说为有学
之定者。
六 摩诃那摩!何为有学之慧耶?
摩诃那摩!世间有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乃至……如实知此是趣于灭苦之
道。摩诃那摩!此说为有学之慧,摩诃那摩!所谓圣弟子者具足如是戒,具足如是
定,具足如是慧,诸漏尽故,于现法自知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摩诃
那摩!世尊如是说有学之戒者,世尊亦如是说无学之戒者,世尊如是说有学之定者,
世尊亦如是说无学之定者,世尊如是说有学之慧者,世尊亦如是说无学之慧者。
七十四7
一 一时,具寿阿难住在毗舍离大林中重阁讲堂,时,离车族之阿婆耶与离车族之
潘迪它库马拉卡[聪明童子]来诣难之处。诣已,问讯具寿阿难已,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离车族之阿婆耶即语阿难曰:
“大德!离系若提子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彼]称为智见无所余:8我无论
是行、是住、是眠、是醒、恒不断作智见现起。彼由苦行而施设过去世诸业之吐出,
221 由不作而施设新业桥之破坏。如是业尽故苦尽,苦尽故受尽,受尽故一切[流转之]
苦灭尽,如是由于此可见之灭尽清净,而有[生死之]超出。大德!世尊就此有何
言耶?”
二 “阿婆耶!世尊、知者、见者、应供、正自觉正确说明此种灭尽清净,是为有情
之清净,为超脱愁、恼,为欲灭苦、忧,为欲得智,为欲作证涅槃。云何为三耶?
阿婆耶!世间有比丘,具戒,波罗提木叉……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学
学处,彼不造新业,又,故业随受而吐出。灭尽现见、是不时、是来观9、是随顺、
是智者应内证者。
阿婆耶!比丘者具足如是戒,离诸欲……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彼不造
新业,又,故业随受而此出,灭尽现见、是不时、是来观、是随顺、是智者应内证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一六
者。
阿婆耶!比丘者具足如是戒……乃至……从漏尽将,于现法自知无漏10心解
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彼不造新业,又,故业随受而吐出,灭尽是现见、
是不时、是来观、是随顺、是智者应内证者。
阿婆耶!世尊、智者、见者、应供、正自觉正确说明此三者灭尽清净正确说明,
是为有情之清净,为超脱愁与恼,为欲灭苦与忧,为欲得智,为欲作证涅槃。”
三 如是为说时,离车族之聪明童子即语离车族之阿婆耶曰:友!阿婆耶!汝何故
不以具寿阿难之善说为善说而随喜耶?
222 友!我为何不以具寿阿难之善说为善说而随喜耶?不以具寿阿难之善说为善说
而随喜者之头,当为粉碎。
七十五
一 一时,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具
寿阿难曰:
“阿难!凡汝等所哀愍之人,或是所谓容听[汝等言]之众人,即或友,或同辈,
或亲戚,或近亲。阿难!汝等应于三处劝导,使之能入,能住。云何为三耶?
二11 应劝导于佛证净,使之能入,能住:彼世尊是应供、正自觉者、明行具足、
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者、天人师、觉者、世尊。应劝导于法证净,使之
能入,能住--世尊之法是善说12、是现见、是不时、是来观、是随顺,是智者应
内证者。应劝导于僧伽证净,使之能入、能住--世尊之弟子13僧伽是妙行者、世
尊之弟子僧伽是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如理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和敬行者
[僧伽者]即四双八辈,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应受施、应受请待、应受供养、应受恭
敬,是世人之无上福田。
三 阿难!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四大种虽有变异,成就佛证净之圣弟子不会
有变异14,[唯]有此变异而已。阿难!成就佛证净之圣弟子,或生于地狱、或傍生、
或饿鬼境者,无有是处。
223 四 阿难!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四大种,虽有变异,但成就法……乃至……
成就僧伽证净之圣弟子不会有变异,[唯有]有此变异而已。阿难!成就僧伽证净之
圣弟子,或生于地狱、或傍生、或饿鬼者,无有是处。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一八
五 阿难!凡汝等所哀愍之人,或所谓容听[汝等言]之众人,即或友、或同辈、
或亲戚、或近亲。阿难!汝等应于三处劝导,使之能入、能住。”
七十六
一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
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说为有、有,大德!齐限于何而有有耶?”
“阿难!若无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有情之识是安住
于下劣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阿难!如是而有有。
二 阿难!若无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识是安
住于中界,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
三 阿难!若无无色界之异熟业,方可得无色有之事耶?
224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识是住
于妙界,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阿难!如是而有有。”
七十七
一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所在之处……乃至……坐于一边之具寿阿难白世尊
言:
“大德!说为有有。大德!齐限于何而有有耶?
阿难!若无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思[与]
希求是安住于下劣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
二 又阿难!若无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二0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思[与]
希求是安住于中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
三 又,阿难!若无无色界之异熟业,可得施设无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难!然则,业是田,识是种子,受是润。有无明盖,有爱结之有情之思[与]
希求是安住于妙界中,如是而起当来之后有,阿难!如是而有有。
225 七十八
缘与前同……乃至……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曰:
“阿难!一切之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为有效耶?”
“大德!此中不可一向作记。”
阿难!然则,汝当分别。
“大德!如习于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增长,善法损
减。如是戒、禁、[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无效。大德!又,如果习于戒、禁、
[难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如是戒、禁、[难行之]
活命、梵行、信行是有效。”如是具寿阿难所语,[大]师即予同意。
时具寿阿难因[大]师予以同意,而从座起,问讯世尊,右绕而去。
时,世尊于具寿阿难离去不久,告诸比丘众曰:诸比丘!阿难是有学,然则,
于慧与彼全等者,是不易得。”
七十九15
一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所在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
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此等三种香,唯有顺风薰,逆风即不薰。云何为三耶?是根香16、树心
香、华香。大德!此等三种香,唯有顺风薰,逆风即不薰。大德!有顺风亦薰,逆
风亦薰,顺逆风亦薰之香否?”
226 “阿难!有香类,顺风亦薰。逆风亦薰,顺逆风皆薰者。
二 “大德!如何是彼香类顺风亦薰,逆风亦薰,顺逆风皆薰者?”
阿难!无论在村中或邑中,有女人或男子,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离杀生、
离不与取、离于欲邪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木酒之酒分放逸处,具戒、性质善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二二
良,以无污秽悭吝之心住于家,施而无所惜,舒伸[施]手,乐于弃舍、容乞、乐
于分与施物,其地方之沙门、婆罗门称赞:某名之村或邑,有女人或男子,归依佛、
归依法、归依僧、离杀生、离不与取、离于欲邪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木酒之
酒分放逸处,具戒、性质善良,以无污秽悭吝之心住于家,施无所惜,舒伸[施]
手,乐于弃舍、容乞、乐于分与施物。天亦称赞彼而曰:‘某名之村或邑,有女人
或男子,归依佛……乃至乐于分与施物。’阿难!实则此香类之顺风亦薰,逆风亦
薰,顺逆风皆薰者。”
三17华香不薰在逆风
栴檀多揭摩利迦18
善士即薰在逆风
善士19香于一切处。
八十20
一 一时,具寿阿难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
227 阿难白世尊言:
“我现从世尊得闻,现从世尊受持[谓:]阿难!尸弃[佛]有名为阿毗浮之弟
子,居于梵世,发音声则千世界可使得闻。然则大德!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发音
声,能[使闻]于几何耶?”
“阿难!彼是弟子,如来是无量。
再次,具寿阿难白世尊言:“我现从世尊得闻,现从世尊受持[谓:]“阿难!
尸弃[佛]有名为阿毗浮之弟子,居于梵世,发音声则千世界可使得闻。”然则大
德!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发音声,能[使闻]于几何耶?”
阿难!彼是弟子,如来是无量。
二 第三度,具寿阿难白世尊言:“我现从世尊得闻,现从世尊受持,[谓:]“阿难!
尸弃[佛]有名为阿毗浮之弟子,居于梵世,发音声则千世界可使得闻。”然则,
大德!世尊、应供、正自觉者发音声,能[使则闻]于几何耶?”
阿难!汝曾得闻21小千世界耶?
“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是其时,愿世尊为说,从世尊得闻,诸比丘应受持。”
阿难!然则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说,具寿阿难即答世尊:“大德!唯然。”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二四
世尊告曰:
三 阿难!有日、月运行照辉诸方之千位世[界],在其中有千月、千日、千须弥山
王、千阎浮提、千西牛货、千北俱庐、千东胜身。四千大海、四千大王。千四大
王、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他[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
228 千梵世[天]。阿难!此名为小千世界。阿难!有小千世界之千倍[世界]者。阿难!
此名为中二千世界。又,阿难!有中二千世界之千倍世[界]者。阿难!此名为三
千大千世界。阿难!如来若希望,则发音声可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22复希望可
令更远者得[知]。
四 “大德!复次,如何而世尊发音声可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23复希望可令更远
者者得[知]耶?”
阿难!于此如来以光满三千大千世界,彼等有情若知其光,如来则于其时发音,
令其闻声。阿难!如是如来发音声,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复希望可令更远者得
[知]。
五 如是语时,具寿阿难即唱曰:“呜呼!于我有利,呜呼!我是幸遇,我师有如是
之大神通,有如是之大威德。”
如是说时,具寿邬陀夷语具寿阿难曰:“具寿阿难!若汝师有如是之大神通,有
如是之大威德,其为汝有何作为耶?”
如是语时,世尊告具寿邬陀夷曰:邬陀夷!勿如是言,邬陀夷!勿如是言,邬
陀夷!若阿难于尚未离贪前死,因其心净,于天中七次登于王位,于此阎浮提中七
次登于王位,邬陀夷!阿难更于现法般涅槃。”
注1 参照杂三五(大二、二五一b),别杂一一(大二、四五一a)
2 “过患”底本之adinava是adlnava之误植。
3 参照S.vol,4.P.253。
4 “百法”saddhammukkamsana应如暹本作为sadhammuk。
5 “阿难”底本之Anando是Ananda之误植。
6 参照杂三三(大二、二三八c),别杂八(大二、四三三c)。
7 参照杂二一(大二、一四七c)参照。
三 集 第三 阿难品 三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二六
8 参照A.vol.4,P.429。
9 “来观”具有可能之示言(来而作观)义
10 “无漏”底本之anasavam是anasavam之误植。
11 参照增二一(大二、六0三a)。
12 底本之(善说)之前有supatipanno之语,应予只除,暹罗本则无。
13 “世尊之云云”此一句是从暹本所补。
14 “变异”底本之anathattam应如暹本作为ahnathattam。
15 参照增二三(大二、六一三b),杂三八(大二、二七八c)。
16 “根香”底本之malagandho是与暹本同样读为mulagandho。
17 参照Dhp.54。
18 栴檀、多揭罗是香木,摩利迦是有芳香之华之名。
19 “善士”底本之suppuriso是sappuriso之误植。
20 参照杂一六(大二、一一一c)。
21 “得闻”底本之sutam应作为suta,暹本亦同。
22 “或是”虽删除底本之va,但从意义上看,皆如诸本之所一致者,以此,应将此语存置。
23 “或是”依据暹本且顺前之语法,应加va以读之。
229 第四 沙门品
八十一1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沙门之沙门行。云何为三耶?
受增上戒学事,受增上心学事,受增上慧学事。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沙门之
沙门行。诸比丘!是故,于此应如是学:我受增上戒学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心学
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慧学之欲是很深。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2诸比丘!譬如驴追牛群,边行边言:‘我亦是[牛],我亦是[牛],彼并无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二八
与牛相同之色,与牛相同之声,与牛相同之步法,彼只在追逐牛群,边走边言我亦
是[牛],我亦是[牛]而已,’诸比丘!正如是,世间中有比丘是在追诸比丘,而
边行边言:‘我亦是比丘,我亦是比丘,’彼并无与其他诸比丘同样受增上戒学之
欲,与其他诸比丘同样增上心学之欲,与其他诸比丘同样受增上慧学之欲,彼只在
追诸比丘,边言边行:‘我亦是比丘,我亦比丘而已。’
诸比丘!故,应如是学--我受增上戒学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心学之欲是很
深。我受增上慧学之欲是很深。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八十二3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耕田家主应先作之事。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之耕田家主,最初须善为耕田,善为施平。在最初善为耕平之田,于
230 相当时播种子,于相当时播种子已,时时将水引入,时亦放出。诸比丘!此等为
耕田家主应先作之三者。
二 诸比丘!正如是,此等三者,是比丘应先作之事。云何为三耶?
受增上戒学之事,受增上心学之事,受增上慧学4之事。诸比丘!此等是比丘
应先作之三者。诸比丘!是故,应如是学--我增上戒学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心
学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慧学之欲是很深。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八十三5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其时有一跋耆子比丘,
来诣世尊所在之处……乃至……坐于一面之彼跋耆子比丘,自言世尊:
“大德!每半月有一百五十余之学处6为所诵。大德!我不能学此!”
“然则,比丘!汝能学三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否?
“大德!我能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二 比丘!是故,汝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比丘!汝学增上戒、学增
上心、学增上慧故,比丘!因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汝之贪可断、嗔可
断、痴可断;汝之贪可断故、嗔可断7故、痴可断故,汝即不作不善事,不习恶事
8。
三 彼比丘即于后时亦学增上戒、亦学增上心、亦学增上慧。彼学增上戒、学增上
231 心、学增上慧而断贪、断嗔、断痴。彼因断贪故、因断※嗔故、因断痴故,彼即不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三0
作不善事,不9习恶事。”
八十四10
一 一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所在之处……乃至……坐于一边之彼比丘即白言世
尊:
“大德!说为有学、有学。大德!齐限于何始为有学耶?”
比丘!彼是学习者,故说为有学。
又彼是学于何者?
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比丘!是故,彼即说为有学。”
正学有学者 随行于直道
灭尽第一智11 由直复有智12
智已解脱人13 如是实生慧
我解脱不动 能引结尽故
八十五14
一 “诸比丘!此百五十余之学处于每半月为所诵,欲利益之善男子应学此。诸比
丘!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学处之]一切,即被摄于其中。云何为三耶?
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是,诸比丘!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之]一
切15,即被摄于其中。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16学
处17,彼虽犯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不因此而说彼[虽为圣人]是无堪
能者。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18[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之戒是坚固,又坚住于
232 戒而受学学处。彼能尽三结故,成为19预流、不堕法、决定、趣于正觉。
三 复次,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
学处,彼虽犯此,亦能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
堪能者。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之戒是坚固,又坚住于
戒而受学学处。彼能尽三结故,贪20、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即
作苦之边际。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此,亦能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三二
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之戒是确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
学处。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从彼世是不退转法。
五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然
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戒是确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学处,
彼漏尽故,于现法自了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如此一分行者有一分之成就,全分行者有全分之[成就]。诸比丘!无
论如何,我说学处是不唐捐21。”
八十六
一 “诸比丘!此百五十余之学处于每半月诵,欲得利益之善男子应学此。诸比丘!
233 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之学处之]一切即被摄于其中。云何者为三耶?
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诸比丘!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学处之]一
切,即被摄于其中。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然
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戒是确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学处,
彼三结尽故,成为七返,以七返为极,轮回流转于天中及人中,而作苦之边际。彼
三结尽故为家家。或22于三家轮回流转而作苦之边际。彼三结尽故成为一种子,唯
起一人之有而作苦之边际。彼三结尽故,贪、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
即作苦之边际。
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犯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
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戒确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学处。
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上流,至于色究竟。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有行般涅槃。
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无行般涅槃。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损害般涅槃。彼五
顺下分结尽故,成为中间般涅槃。
四 诸比丘!复次,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细、随细
之学处,彼虽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三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三四
234 能者。然而,凡于根本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戒确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
学处。彼漏尽故,于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如此一分之行者,即有一分之成就,全分之行者,即有全分之[成就]。
诸比丘!无论如何,我说学处是不唐捐。”
八十七23
一 “诸比丘!此百五十余学处于每半月诵。欲得利益之善男子应学此。诸比丘!此
等三学,此[百五十余学处之]一切,即被摄于其中。云何为三耶?
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诸比丘!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学处之]
一切,即被摄于其中。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
彼虽犯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
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中,彼戒确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学处,
彼漏尽故,于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住。
三 复次,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中间般涅槃;复次,
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损害24般涅槃……无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成为上流……行于色究竟;复次,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
结尽故,贪※、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而作苦之边际。复次,或有未
235 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成为一种子,唯起一人性而作苦之边际。复次,
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成为家家,轮回流转于二或三家,而作苦之
边际。复次,或有未胜于此,未通达者,因三结尽故,成为七返,以七返为极,轮
回流转于天中25及人中,而作苦之边际。
诸比丘!如是全分之行者,即成就全分,一分之行者,即[成就]一分。诸比
丘!无论如何,我说学处是不唐捐。”
八十八26
一 “诸比丘!此等是三学。云何为三学耶?
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诸比丘!又,以何为增上戒学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学于学处。诸比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三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三六
丘!此为增上戒学。
诸比丘!又,以何为增上心学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远离于欲……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诸比丘!此
为增上心学。
诸比丘!又,以何为增上慧学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实知此是苦……乃至……此趣于灭苦之道。诸比丘!
此说为增上慧学。诸比丘!此等是三学。
八十九27
一 诸比丘!此等是三学,云何为三学耶?
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诸比丘!又,以何为增上戒学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学学处。诸比丘!
此说为增上戒学。
诸比丘!又,以何为增上心学耶?
236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远离于欲……乃至……具足第四静虑而住。诸比丘!此
说为增上心学。
诸比丘!又,以何为增上慧学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漏尽故,于现法自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
足而住。诸比丘!此说为增上慧学。诸比丘!此等是三学。”
二 增上戒与心28 增上慧精进
具力固静虑 正念护根习
既如前亦后 既如后亦前
既如下亦上 既如上亦下
既如昼亦夜 既如夜亦昼
无量三摩提 战胜一切方
行净为前进 言彼有学人
净行极坚固 世称彼等觉
由识之灭故 爱尽而解脱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三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三八
如灯之涅槃 遂成心解脱。
九十29
一 一时,世尊游行于拘萨罗人之间,与诸大比丘入于崩伽阇邑。世尊住彼崩伽阇。
所谓崩伽阇即拘萨罗人之邑。
复于其时,有名迦叶之比丘住在崩伽阇。于彼处世尊作学处相应之法语,示现
劝导、赞励、庆喜诸比丘。然而,迦叶比丘却于世尊作学处相应之法语示现劝导、
赞励、庆喜诸比丘时,表示不忍、不满此沙门极为俭约。
二 其时,世尊住崩伽阇已,即向王舍[城]之方游行而去。次第游行而入于王舍
237 [城],世尊即住在王舍[城]之鹫峰山。
时,迦叶比丘即于世尊离去不久,起恶作,作追悔:“呜呼!于我有不利。呜呼!
于我并非有利。呜呼!我之所行是可恶。呜呼!我之所行并非有善。当世尊以学处
相应之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喜诸比丘时,我有不忍、有不满:‘此沙门极为
俭约。’我今何不往诸世尊所在之处。诣已,于世尊座前,以过为过作忏悔!
三 其时,迦叶比丘即收床坐、披衣、持钵,向王舍[城]而去,次第来诣王舍[城]
鹫峰山世尊所在处。诣已,问讯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迦叶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一时,世尊住在崩迦阇,崩伽阇即是拘萨罗人邑。当世尊于彼处,以学
处相应之法语示现、劝导、赞励诸比丘时,我有不忍、不满:‘此沙门是极俭约。’
时,世尊住崩伽阇已,而向王舍[城]之方游行而去。大德!于世尊离去后不久,
我即起恶作,作追悔:呜呼!于我有不利,呜呼!于我并非有利。呜呼!我之所行
是可恶。呜呼!我之所行并非有善。当世尊以学处相应之法语,示现、劝导、赞励、
庆喜诸比丘时,我有不忍、不满:‘此沙门是极俭约。’我何不往诣世尊所在处。诣
238 已,于世尊座前,以犯为犯作忏悔。大德!凡愚、迷惘、不善、违犯克服我。当世
尊以学处相应之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喜诸比丘时,我有不忍、不满:‘此沙
门是极俭约。’大德!请世尊以我之过为过,为防御当来,请容受。”
四 “迦叶!汝实犯凡愚之迷惘不善之过。当我以学处相应之法语,示现劝导、赞励、
庆喜诸比丘时,汝即谓:‘此沙门极为俭约。’迦叶!又,汝即能知以犯为犯而如
法忏谢故,我等可容受。迦叶!人若能知以过为过而如法忏谢,而为防御当来,此
于圣者之律30是增事31。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三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四0
五 迦叶!若长老比丘者不称赞欲学、受学,又,不劝导不欲学之他比丘于学。又
于应时对欲学之他比丘不称赞真、实。如是之长老比丘,迦叶!我并不称赞。何以
故?因为[大]师称赞彼,其余众人就亲近彼比丘,亲近彼之众人即仿彼,仿彼之
众人则有长久之不饶益、苦。迦叶!是故,我不称赞如是之长老比丘。
六 迦叶!若中年比丘者……乃至……迦叶!若新学比丘者不称赞欲学、受学。又,
不劝导不欲学之他比丘于学,又于应时,对欲学之他比丘不称赞真、实。如是之新
学比丘,迦叶!我并不称赞。何以故?因[大]师称赞彼,其余众人则亲近彼比丘。
239 亲近彼之众人即仿彼,仿彼之众人则有长久之不饶益、苦。迦叶!是故,我不称赞
如是之新学比丘。
七 迦叶!长老比丘者,若称赞欲学、受学,又劝导不欲学之他比丘于学,又,对
欲学之他比丘,应时而说称赞真、实,如是之长老比丘,迦叶!我予称赞。何以故?
因[大]师称赞彼,其余众人则亲近彼比丘,亲近彼之众人即仿彼,仿彼之众人则
有长久之饶益、之乐。迦叶!是故,我称赞如是之长老比丘。
八 迦叶!中年比丘者亦……迦叶!新学比丘者称赞欲学、受学。又,劝导不欲学
之他比丘于学。又真、实,应时而说称赞欲学之他比丘,如是之新学比丘,迦叶!
我予称赞。何以故?因[大]师称赞彼,其余众人则亲近彼比丘,亲近彼比丘之众
人即仿彼,仿彼之众人则有长久之饶益、乐。迦叶!是故,我称赞如是之新学比丘。”
注1 参照杂二九(大二、二一二b)。
2 参照杂一六(大二、五七九b)。
3 参照杂二九(大二、二一二a)。
4 “学”底本即脱Sikkha之语。
5 参照杂二九(大二、二一二c)。
6 “一百五十余之学处”比丘之学处全部有二百七十七项,但此时即尚未全备,制定者只此而
已。
7 “断”与暹本同样加入pahana为妥当,其次有※者亦然。
8 “事”底本之tvam即与暹本同样作为tam为可。
9 “不”底本之nakasi是nkasi之误。
三 集 第四 沙门品 三四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四二
10 参照杂二六(大二、一八二a)及同二九(同上二一一c)Itiv.62&102。
11 “灭尽之第一智”圣道相应之智,谓起于第一。
12 “由其直有(复)智”,系指第四道智无间而起阿罗汉果。
13 “其智已解脱之人”由阿罗汉果而解脱之人。
14 参照八五~八六 杂二九(大二、二一0b)。
15 底本即重复一切sabbam,与暹本同须删除去一。
16 参照“细、随细之学处”D.16,6,3(汉译南传藏七、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第六诵品)。
17 “学处”底本之sikkhapadani是暹本sikkhapadani之误植。
18 “根本之净行”底本之adibrahmacariyikani应与暹本同样作为adibrahmacriyakani。
19 参照S.vol.5,P.376。
20 “贪”底本之raga是raga之误植。以下有※者亦尔。
21 “唐捐”底本之avajjhani应与暹本同样作为avanjhani,以下亦仿此。
22 “或是”底本之va是va.N误植。
23 参照杂二九(大二、二一0b)。
24 “损害”底本之upahacca-p应与暹本同样作为upahacca-p。
25 “天中”底本之dve是deve之误植。
26 参照杂二九及三0 (大二、二一0a及二一三c)。
27 参照杂二九(大二、二一0a)。
28 底本之adhisilam adhicittan ca与暹本同样为调律应删去ca
29 参照杂三0(大二、二一三a)。
30 “圣者之律”ariyassa vinaya是指佛教。
31 “增事”vuddhi是他宗教所无法见到之佛教特色之意义。
第五 掬盐品
九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耕田家主之必然所作。云何为三耶?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四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四四
诸比丘!世有耕田家主,疾疾善为耕田,善为耕平。疾疾善为耕田、善为耕平
240 已、亦疾疾播种子、疾疾播种已、疾疾引入水、又放出。诸比丘!此等三者,是耕
田家主之必然所作。
诸比丘!彼耕田家主并无今日之谷犹生、明日即稔、明后日1即熟之神通威力。
诸比丘!唯有时,彼耕田家主其谷,将随季节之变化而成半或稔或熟。
二 诸比丘!正如是,此等三者,是比丘之必然所作。云何为三事耶?
受增上戒学之事、受增上心学之事、受增上慧学之事。诸比丘!此等三者,是
比丘之必然所作。
诸比丘!彼比丘并无我今日无取著,或于明日,或于明后日等,从而心解脱之
神通威力。诸比丘!唯有时,亦学增上戒、亦学增上心、亦学增上慧,比丘无取著,
从漏而心解脱。
诸比丘!是故,对此应如是学:我等受增上成学之欲应很深……乃至……我等
受增上慧学之欲应很深。诸比丘!汝等应如此学。
九十二
一 诸比丘!外道之偏历者施设此等三种远离。云何为三远离耶?
即由衣[所生染]之远离、乞食[所生染]之远离、床座[所生染]之远离。
诸比丘!此中,外道之偏历者即于衣[所生梁]远离而作施设:彼等亦著麻衣、
亦著杂衣、亦著尸衣、亦著粪扫衣、亦著树皮衣、亦著鹿皮衣、亦著裂之鹿皮、亦
著结茅草衣、亦著结树皮衣、亦著结木屑衣、亦著人发褐、亦著尾毛褐、亦著鸺鹠
241 翼衣。诸比丘!外道之偏历者即于衣[所生染]远离,作如是施设。
诸比丘!此中,外道之偏历者即于乞食[所生染]远离而作施设:彼等即亦食
生菜、亦食粟粒、亦食野生谷类、亦食削皮之屑、亦食苏苔、树脂、亦食糠、亦食
被抛弃之焦饭、亦食折胡麻、亦食草、亦食牛粪、亦食林中之根或果实而生、亦食
落下之果实。诸比丘!外道之偏历者即于乞食[所生染]远离,作如是施设。
诸比丘!此中外道之偏历者即远离于床座[所生染],而施设林树下、冢间、高
原、回处、槁堆、谷仓。诸比丘!外道之偏者,即远离于床座[所生染]作如是施
设。
诸比丘!外道之偏历者施设此等三种远离。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四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四六
二 诸比丘!于此法律中,比丘有此等之三种远离。云何为三戒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断恶戒、远离恶戒,具正见、断邪见、远离邪见,
又漏尽、断漏、远离漏。诸比丘!比丘是具戒、断恶戒、远离恶戒,具正见、断邪
见、远离邪见、漏尽、断漏、远离漏。诸比丘!于此而说比丘,得第一,得坚固而
清净,安住于坚固。
三2诸比丘!譬如耕田家主之稻成熟,耕田家主即疾
242 疾收割3,疾疾收割已,疾疾而集;疾疾集已,疾疾而运;疾疾运已,疾疾而积;
疾疾积已,疾疾而打;疾打已,疾疾除稿;疾疾除稿已,疾疾除壳;疾疾除壳已,
疾疾而簸;疾疾簸已,疾疾而蓄;疾疾蓄已,疾疾而捣;疾疾捣已,疾疾除糠。诸
比丘!如是彼耕田家主其谷即得第一,得坚固;得清净、安住于坚固。诸比丘!正
如是,有比丘,具戒,断恶戒、远离恶戒,具正见、断邪见、远离邪见,又漏尽、
断漏、远离漏。诸比丘!于此而说比丘,得第一、得坚固清净,安住于坚固。
四 诸比丘!譬如秋季时,于睛而无云之虚空,日通过苍空、破除一切虚空之暗黑
而光辉,而热、朗照。诸比丘!正如是,当圣弟子生起远离尘垢之法眼时,诸比丘!
与见俱生之己身见、疑、戒禁取之三结即断。又,从贪、嗔之二法脱出。彼离欲,
离不善法,有寻、有伺具足,离所生喜乐之初静虑而住。诸比丘!此时圣弟子或有
死事,彼无可能有被此结所系而再来此世之圣弟子。
九十三4
一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众。云何为三众耶?
是第一众、不和合众、和合众。
243 诸比丘!以何为第一众耶?
诸比丘!其众中之长老比丘多不蓄[资具],不缓漫[于学],不为堕落事5制
轭,于远离之先导者,为得未得,为达未达,为证未证而发精进。彼等之子弟即仿
其例,子弟亦多不蓄[资具],不缓漫[于学]、不为堕落事制轭、于远离之先导者。
为得未得、为达未达、为证未证而发精进。诸比丘!此说为第一众。
二 诸比丘!又以何为不和合众耶?
诸比丘!其众中之比丘嘲弄、斗争、诤论、互相以口剑相刺而住。诸比丘!此
说为不和合众。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四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四八
三 诸比丘!又以何为和合众耶?
诸比丘!其众中之比丘和合、欢喜、不诤论、如乳水之互相以亲爱眼注视而住。
诸比丘!此说为和合众。
四 诸比丘!当比丘和合、欢喜、不诤6,如乳水之互相以亲爱眼注视而住时,诸
比丘!比丘于其时则生多福。诸比丘!比丘于其时是住于梵住,即[住于]欢喜之
心解脱,于欢喜者生喜,心喜者之身轻安,身轻安即受乐,有乐者之心即得定7。
五 诸比丘!譬如山上有大粒之雨滴从空而降时,其水即随向低处流,充积于山溪
或峡或渠,充积山溪或峡或渠即充积小池、充积小池即充积大池、充积大池即充积
小河、积小河即充积大河、充积大河即充积于海,正如是,诸比丘!当比丘和合、
244 欢喜、不诤、如乳水之互相亲爱眼注视而住时,诸比丘!比丘于其时即生多福。诸
比丘!比丘于其时是住于梵住--[住于]欢喜之心解脱、于欢喜者生喜、心喜者身
轻安、身轻安即受乐、有乐者之心即得定。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众。
九十四8
一 诸比丘!成就三支王者之良善骏马走适当于王,堪为王使用,可谓王之股肱,
云何为三支耶?
诸比丘!世中,王之良善骏马是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诸比丘!成
就此等三支王者之良善骏马是适当于王,堪为王使用,可谓王之股肱。
二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应受献好物,应受欢待、应受供养、应受归
敬,是人之无上福田。云何为三法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三 诸比丘!又比丘是如何具足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卫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精勤,具足正行与亲近、
于微细9罪见而怖畏,受学学处。诸比丘!比丘是如是具足色。
四 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力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为断不善法故,为具足善法故,发精进而奋勤,有势力
而勇往迈进,于善法无休息。诸比丘!比丘是如是具足力。
五 诸比丘!又如何比丘具足速疾耶?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四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五0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乃至……如是
245 如实知,此是趣苦灭之道。诸比丘!而比丘如是具足速疾。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九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三支王者之良善骏马是适当于王,堪为王之使用,可谓王之股肱。
云何为三支耶?
诸比丘!世间中,王之善良骏马是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诸比丘!
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善良骏马是适当于王,堪为王之使用,可谓王之股肱。
二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是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三 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乃至……受学学处。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色。
四 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力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为断不善、为具足善法、发精进而奋勤,有势力而勇往
迈进、于善法无休息。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力。
五 诸比丘!又如何比丘具足速疾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从彼世为
不转生法10。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速疾。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九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良善骏马是适当于王,堪为王使用,可谓王之股
肱,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于世间,王之良善骏马是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246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良善骏马是适当于王,堪为王使用,可谓.是王之股肱。
二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五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五二
三 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卫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而精勤……乃至……受学学
处。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色。
四 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力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为断不善法而发精进、为具足善法、而有势力、勇往迈
进、于善法不休息。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力。
五 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速疾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为漏尽故,于现法自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
具足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速疾。
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九十七11
一 诸比丘!树皮衣最初亦色恶、又粗触、又少价值。诸比丘!树皮衣用驯惯亦色
恶、又粗触、又少价值。诸比丘!树皮衣使用已旧亦色恶、又粗触、又少价值。诸
比丘!使用已旧之树皮衣,人们或用于拭瓶、或将弃于尘堆中。
二 诸比丘!正如是,比丘于最初若无戒而恶质,我说此是彼之色恶。诸比丘!犹
247 如彼树皮衣之色恶,诸比丘!我说其人亦如是。
复次凡与彼交、亲事、仿[彼之]动作者,即为此而招来长时之不饶益、苦。
我说此为彼之粗触,诸比丘!犹如彼树皮衣之粗触。诸比丘!我乃如是说彼人。
复次凡施彼衣、食、床座、病缘药、资具。为此能施者仍无大果、无大胜利。
我说此为彼少价值。诸比丘!犹如彼树皮衣之少价值。诸比丘!我如是说此人。
三 诸比丘!比丘虽是中年……乃至……诸比丘!虽是长老,比丘若无戒而恶质
者,我说此是彼之色恶。诸比丘!犹如彼树皮衣之色恶。诸比丘!我如是说此人。
凡复与彼交、亲事、仿[彼之]动作者,即为此而招来长时之不饶益、苦。我
说此是被之粗触。诸比丘!犹如彼树皮衣之粗触。诸比丘!我如是说此人。
复次,凡施彼衣、食、床座、病缘药、资具。为此能施者仍无大果,无大胜利。
我说此为彼少价值。诸比丘!犹如彼树皮衣之少价值。诸比丘!我如是说此人。
四 诸比丘!如是长老比丘于僧伽中若有所言,其时诸比丘即对彼如是言:汝愚
者、暗昧者为何欲言?汝亦有所言耶?于是彼即愤、不欢而发语。僧伽即应对而语,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五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五四
宛如弃彼树皮衣于尘堆,而弃[其]语。
九十八12
一 诸比丘!最初迦尸迦衣13亦有色泽,又触滑,又价值大。诸比丘!迦尸迦衣用
248 惯亦有色泽,又触滑、价值亦大。诸比丘!迦尸迦衣使用旧亦有色泽,触滑、价值
亦大。诸比丘!迦尸迦衣使用虽旧,或可用于包宝,或可蓄于香箧之中。
二 诸比丘!正如是,诸比丘最初虽是具戒而质善,我说此为彼之妙色。诸比丘!
犹如彼迦尸迦衣之有色泽。诸比丘!我如是说此人。
复次,凡与彼交,亲事,仿[彼之]行动者,即为此而引长时之饶益、乐。我
说此为彼之触滑。诸比丘!犹如彼迦尸迦衣是触滑。诸比丘!我如是说于此人。
复次,凡施彼衣、食、床座、病缘药、资具者,为此而有大果、大胜利。我说
此为彼之价值大,诸比丘!犹如彼迦尸迦衣之价值大。诸比丘!我如是说于此人。
三 诸比丘!比丘虽是中年……乃至……诸比丘!比丘虽是长老,若具戒而质善,
我说此为彼之有妙色14。诸比丘!犹如彼迦尸迦衣之有色泽。诸比丘!我如是说此
人。
复次,凡与彼交,亲事,仿[彼之]行动者,即为此招来长时之饶益、安乐。
我说此为彼之触滑。诸比丘!诸比丘!犹如迦尸迦衣之触滑。诸比丘!我如是说此
人。
复15次,凡施[彼]衣……施资具者,为此而有大果、大胜利,我说此为彼之
价值大。诸比丘!犹如迦尸迦衣之价值大。诸比丘!我如是说此人。
四 诸比丘!如是长老比丘于僧伽中若有所言,其时,诸比丘即对彼如是言:具寿
249 众!默然!长老比丘将说法与律。诸比丘!是故,此中应如是学,我等应如迦尸迦
衣,不应如树皮衣。诸比丘!汝等实应如是学。
九十九16
一 “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17:人随所造业,而受其所造业[之异熟]。诸比丘!
若如是,则[人]不可能住于梵行,亦不认为有作苦之边际可得。又,诸比丘!若
有人如是言:人应随18所造业之应受也,彼人受其异熟。诸比丘!若如是,则[人]
可住于梵行,亦认为作苦之边际是可得。
诸比丘!世有一类之人,虽造少量恶业,业亦导彼于地狱。诸比丘!复次,世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五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五六
有一类之人,虽造完全同样之少量恶业,唯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连少量[之
异熟]亦不现,但[起]多[业异熟]而已。
二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恶业虽少量,仍可导彼于地狱?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小、自体贱劣、[为
小异熟]而住于苦。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之恶业虽是少量,亦可导彼于地狱。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少量恶业,虽与其完全相同,于现法受[异熟],于[未
来]亦不现少量[异熟],惟起多[业之异熟]而已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不狭小、自体伟大、住于无
量19。诸比丘!如是人所作之恶业,虽与其完全相同之少量,于现法受[异熟],[于
未来]亦不现少量[之异熟],惟[起]多[业异熟]而已。
250 三 诸比丘!譬如有人,将一掬之盐投入一碗水中,诸比丘!汝等如何思惟耶?其
一碗水由此一掬之盐而咸至难以下饮耶?
“大德!唯然。”
何以故?
“大德!碗中之水少故,水为盐咸至难以下饮。”
诸比丘!譬如有人,犹如将一掬盐投入恒伽河,诸比丘!汝等如何思惟耶?彼
恒伽河能因此一掬盐而咸至难以下饮耶?
“大德!是即不然。”
何以故?
“大德!恒伽河中之水聚大,其水聚不由此一掬盐而不能下饮。”
诸比丘!正如是,世有一类人,虽造少量恶业20,即导彼于地狱。复有一类人,
虽正造与其相等少量恶业,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亦不现少量[异熟],惟
[起]多[业异熟]而已。
四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恶业虽是少量,仍可导彼于地狱?诸比丘!世有一类
人,不修身……乃至……[为小异熟]自体贱劣,住于苦。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
少量之恶业※可导彼于地狱。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少量恶业虽与其完全相同,却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
连少量[之异熟]亦不现,性起多[业异熟]而已?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修身……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五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五八
乃至……自体伟大,住于无量。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之少量恶业,虽与其完全相
同,却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连少量[异熟]亦不现,惟[起]多[业异熟]。
五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或为半钱被捕、或为一钱被捕、或为百钱被捕,诸比
251 丘!复世有一类人,不为半钱被捕、或不为一钱被捕、或不为百钱被捕。
诸比丘!如何人或为半钱被捕、或为一钱被捕、或为百钱被捕耶?诸比丘!世
有一类人,是贫、无所有物、穷乏。诸比丘!如是之人或为半钱被捕、或为一钱被
捕、或为百钱被捕。
诸比丘!如何人不为半钱被捕、不为一钱被捕、不为百钱被捕耶?诸比丘!世
有一类人,是富、财多、丰裕。诸比丘!如是之人不为半钱被捕、或不为一钱被捕、
或不为百钱被捕。
诸比丘!正如是,世有一类人,造少量恶业,亦导彼于地狱。诸比丘!世有一
类人,造完全与其相同之少量恶业,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亦不现少量之异
熟。惟[起]多[业异熟]而已。
六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恶业,虽少量,方可导彼于地狱耶?诸比丘!世有一类
人,不修身……乃至……自体贱劣,[为小异熟]苦而住。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恶
业,虽少量亦可导彼于地狱。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与其完全相同之少量恶业,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
少量[之异熟]亦不现,惟[起]多之[业异熟]而已耶?诸比丘!世有一类人,
修身……自体伟大,住于无量。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与其完全相同之少量恶业,
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连少量[异熟]亦不现。惟[起]多[业之异熟]而
已。
七 诸比丘!譬如羊之饲主,或羊之屠杀者,当某人取其不与之羊时,或杀彼、或
252 缚,或没收财产而亡,或得以随意作。当某人取其不与之羊时,不得将彼或杀、或
缚、或没收财产而亡、或随意而作。
诸比丘!如何人取其不与之羊时则被羊之饲主、或羊之屠杀者,或杀、或缚、
或没收财产而亡、或得以随意作者?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是贫、无所有物、穷乏。诸比丘!如是之人取其不与之
羊时则被羊之饲主、或羊之屠杀者,或杀、或缚、或没收财产而亡、或得以随意作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五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六0
者。
诸比丘!如何人取其不与之羊时羊之饲主或屠杀者,不杀、不缚、不没收财产
而亡、或不得随意作者?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是富、财宝多、裕富而为王或宰相。诸比丘!如是之人
当取不与之羊时半之饲主,或羊之屠杀者,[亦]不杀、或不缚、或不没收财产而亡、
或不得随意作者,唯有合掌而乞,无外于云:饲主!请与我羊,或与羊之代价。
诸比丘!正如是,世有一类人,虽造少量恶业,亦可导彼于地狱。复次,世有
一类人,虽造与其完全相同少量恶业,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亦不现少量[异
熟],惟[起]多之[业异熟]而已。
八 诸比丘!如何之人所造恶业虽是少量,亦可导彼于地狱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不修身……乃至……自体贱劣,[为小异熟]苦而住。诸
253 比丘!如是之人所造恶业虽少量,亦可导彼于地狱。
诸比丘!如何人所造少量恶业,虽与其完全相同,于现法受[异熟]、[于未来]
亦不现少量[异熟],惟[起]多[业异熟]而已耶?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修身……
乃至……自体伟大、住于无量。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少量业,虽与其完全相同……
乃至……[于未来]少量[异熟]亦不现,惟[起]多之[业异熟]而已。
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人随所造业,而只受其业[之异熟]。诸比丘!若如是
者,则[人]不可能住于梵行,亦不认为有作苦之边际可得,又,诸比丘!若有人
如是言:有人,随所造之应受业,彼只受其异熟。诸比丘!若如是,则[人]可住
于梵行,亦认为作苦之边际是可得。”
一百
一21 诸比丘!金矿中,有泥砂、小石砾之垢。然则,尘垢洗涤者或尘垢洗涤者弟
子即将之散于桶中而洗、偏洗、完全洗涤。
当金矿断其尘垢,脱离尘垢时,黄金[尚有]微细小石与粗砂间之垢。然则,
尘垢洗涤者或尘垢洗涤者弟子即将之洗涤、偏洗、完全洗。
当金矿断其尘垢,脱离尘垢时,金矿[尚有]微细砂与黑粉微细之垢。然则,
尘垢洗涤者或尘垢洗涤者弟子即将之洗涤,偏洗,完全洗。
二 当金矿断其尘垢,脱离尘垢时,更有金砂之余。然则,黄金匠,或黄金匠弟子,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六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六二
即将其金矿投入22镕治、偏镕、完全镕。当金矿尚未镕23、犹未偏镕、犹未被完
254 全镕、犹未被蓄、犹未脱离浊秽,则不致软,又不致堪任24、又不极光净、又易坏、
又不适25于正确之制作。
诸比丘!彼黄金匠或黄金匠弟子,将金矿镕治、偏镕、完全镕之时,[此时]彼
金矿即为所镕、偏镕、完全镕、为蓄、离浊秽,又软、又堪任、又极光净、又不易
坏,适于正确制作。或板、或耳珰、或颈饰、或金璎略,无论欲改造任何庄严具,
彼皆可适应其目的。
三 诸比丘!正如是,修增上心之比丘有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之尘杂垢染,有
思虑而聪明之比丘当断于此,排斥、祛除、令尽。
当修增上心之比丘断于此,除于此时,即有欲寻、恚寻、害寻中间之垢染,有
思虑而聪明之比丘,当断离、排斥、祛除、令尽。
当修增上心之比丘,断于此、除于此时,即有亲里寻26、国土寻、不被轻相应
寻之微细垢染,有思虑而聪明之比丘当断离于此、排斥、祛除、令尽。
四 当断离于此,祛除此时,更有复法寻之残,彼虽是三摩地、却未能寂静未能妙,
而非伏除[烦恼]可得者,当得一趣性,由加行而抑止[烦恼]而防护。诸比丘!
其心是唯内而住、完全而住、趣于一,有等持之时,[此时]彼三摩地是寂静、是妙。
伏除[烦恼]而得,得一趣性,非由加行抑止[烦恼]而防护者,凡为证知应证知
255 法而引发心时,即可随著[彼定生起]之原因,能得以实现。
五27彼若为求--愿我实现种种神通,以一变多,以多变一,或显、或隐、或穿
壁、或逾墙、或透越山,无碍而行犹如行在空中,出殁于地中犹如在水中,于水上
行不沈犹如在地上,结跏趺坐于空中行犹如有翼之鸟。有如是大神通,有大威力,
方可以手执取、扪摸日月,乃至身达梵世--则随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实现。
六 彼若为求--愿我以超人清净之天耳,或远、或近、天及人之两声,两皆得听
--,则随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实现。
七 彼若希求,欲以心偏知他有情心,他补特伽罗心,或欲知有贪心,欲知离贪心
即离贪心,或欲知有嗔心……乃至……或离嗔心即……乃至……或……有痴心……
或离痴心即……或……略心……或……散心即……或……大心……或……非大心
……或……有上心……或……无上心……或……定心……或……非定心……或欲知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六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六四
不解脱心,或欲知解脱心即解脱心--则随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实现。
八 彼若希求--愿我能随念种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乃至……
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坏成劫,于彼处我有如是名,有如是姓,
有如是色,食如是物,感受如是苦与乐,有如是寿量。我即由彼处没而生于他处。
256 在其处我有如是名,有如是姓,有如是色,食如是物,感受如是苦与乐,有如是寿
量,我即从彼处没而生于此处。如是相状与名称俱,我即随念种种宿住--则随,
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实现。
九 彼若为求--愿我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有情、随之正当而死,正当而生,我当
知是劣、是殊胜、是妙色、是恶色、是幸、与不幸业而生之有情--此等有情是成
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圣者、怀邪见,受由邪见所[起]之业。
彼等于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或复次,此等有情,成就身
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诽谤圣者、怀正见、受由正见所[起]之业。
彼于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此我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有情,随之正当
而死、正当而生我当知是劣、是殊胜、是妙色、是幸与不幸业而生之有情。--则
随[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实现。
一0 彼若希求--我之漏尽故,于现法自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而
住--则随其[起定]之原因能得以实现。
一一 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应于适当之时思惟三因:应于适当时思惟三摩
地因,于适当时思惟精勤因,于适当时思惟舍因。
一二 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三摩地因,其心即趣于懈怠之理。
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精勤因,其心即趣于掉举之理。诸比丘!
257 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舍因,其心则为漏尽,有不正等待之理。诸比丘!
勤修增上心之比丘,于适当时思惟三摩地因,于适当时思惟精勤因,于适当时思惟
舍因故,其心是软,又堪任、又极光净、又不易坏,为漏尽而正确得定。
一三28诸比丘!譬如金匠或金匠弟子造灶、作灶已,于灶口点火,于灶口点火已,
以钳插金矿29,投入灶口,于适当时而以犕吹,于适当时拂水,于适当时观察。诸
比丘!若金匠或金匠之弟子,共一向以犕吹金矿,则其金矿应焚烧。诸比丘!若金
匠或金匠弟子,只一向对其金矿拂水,即彼金矿应冷却。诸比丘!若金匠或金匠弟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六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六六
子对其金矿只一向观察,则彼金矿不至正确成熟。诸比丘!金匠或金匠弟子,对其
金矿于适当时,以犕而吹,于适当时以水拂,于适当时观察故,由是而彼金矿遂软,
又堪任,又极光净,又不易坏,可正确用于制作或板或耳珰或颈饰或金璎珞,无论
欲改造任何庄严具,皆可适应其目的。
一四 诸比丘!正如是,勤修增上心之比丘、于适当时应思惟三因--于适当时应
思惟三摩地因,于适当时应思惟精勤因,于适当时应思惟舍因。诸比丘!若勤修增
258 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三摩地因,其心即趣于懈怠之理。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
之比丘,只一向思惟精勤因,其心即趣于掉举之理。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
只一向思惟舍因,其心则为漏尽,有不正确等持之理。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
于适当时思惟三摩地因,于适当时思惟精勤因,于适当时思惟舍因故,其心即软,
又堪任,又极光净,又不易坏,为漏尽而正确得定,为知证所有应知证之法,引发
心时,随[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实现。
一五 彼若希求--愿我实现种种之神通……乃至……[百之五]……应知六神通
之心……乃至[百之六、七、八、九]……漏尽故……乃至[百之一0]作证已,
具足而住--则随[其起定之]原因,能得以实现。
第二大五十竟
注1 “明后日”底本之uttarass'eva是与暹本同样作为uttarasve。
2 参照Cv.7.1,2;S.2.3.9。
3 “收割”底本vapapeyya应如缅甸本读为lavapeyya,以下仿此。
4 参照今卷、二集、五之二及三。
5 “堕落事”vokkamana即五盖之谓。
6 “不诤”底本即脱漏avivadamana,请看底本页之最后行、暹本亦如是。
7 以上参照Mv.7.15,13。
8 参照九十四~九十六 杂三三(大二、二三三c)别杂八(大二、四二九a),A.vol.2,
P.250。
9 “微细”底木之amumattesu是anumattesu之误植。
10 “不转生法”底本之anavattldhammo是anav之误植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六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六八
11 参照Puggalapahnatti 3,10。
12 参照同上3.11。
13 迦尸迦衣就是迦尸国产之绵系所编织之布而作之衣。
14 “妙色”底本之savannataya与暹本同样应作为suvannataya,请看上第八行。
15 “复”底本之pan'assa是和暹本相同,只是要读为pana请参改前同样结构之处。
16 参照中三(大一、四三三a)。
17 “言”底本之vadeyya是vadeyya之误。
18 “随著”底本虽作 yatha之一字,但是应随从底本二五三页第十三行之同文及暹本读为
yatha yatha。
19 “无量”由于善能作量无贪等而有斯名。
20 “恶业”底本虽作为papam,但今即依暹本读为papakammam请参考前后类文。
21 参照一~五 杂四士(大二、三四二a)。
22 “灶”底本,暹本同样为musayam,译者不知其意义,今认为是ukkayam之误写所起
之过。请参照底本二一0页第三一行。
23 “犹未镕云云”底本之 dhantam sandhantam 是根据暹本读为 adhantam asand-
hantam。
24 “堪忍”底本之kamanlyam是与暹本同样读为kammanyam请看底本下第六行。
25 “不适”底本之samma之直前应如暹本加入naca二字。
26 “亲里寻”底本及暹本皆是jativitakko是根据其注释作为nativitakko。
27 参照M.vol.1,P.33;A.vol.5,P.131。
28 参照一三~一四 杂四七(大二、三四一b)。
29 “金矿”底本之jaturupam是jatarupam之误植。
三 集 第五 掬盐品 三六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七0
第一 等觉品
百一
一1诸比丘!我于偏觉以前,犹未现等觉为菩萨时,思惟:如何是世间之味著?
如何是过患?如何是出离?诸比丘!我思惟:凡于世中以乐、喜为缘所生之物,即
为世中之味著。凡于世中无当、苦、变易之法者,即为世中之过患。凡于世中,调
伏欲贪,断欲贪者,即为世中之出离。
259 二2诸比丘!我以世之味著为味著,又以过患为过患,又以出离为出离、不能如
实觉了之前,诸比丘!我在人、天、魔罗、梵天、沙门、婆罗门众、王、庶民之中,
无法公言已经现等觉无上正等觉。诸比丘!然而,我如是以世之味著为味著,以过
患为过患,以出离为出离,如实觉了故,诸比丘!我在人、天、魔罗、梵天、沙门、
婆罗门众、王、庶民之中,公言已经现等觉无上之正等觉。复次于我生智、见--我
之心解脱不动,此是最后生,从今即无后有。
三3诸比丘!我探索世间味著、我了悟世间味著,我以慧充分得见世间所有味著。
诸比丘!我探索世间过患,我了悟世间过患,我以慧充分得见世间所有过患。诸比
丘!我探索世间出离,我了悟世间出离,我以慧充分得世间所有出离。
四 诸比丘!我以世间味著为味著,又以过患为过患,又以出离为出离,犹未如实
觉了之前。诸比丘!我在人、天、魔罗、梵天、沙门、婆罗门众、王、庶民之中,
无法公言已经现等觉无上正等觉。诸比丘!然而,我如是以世间味著为味著,以过
患为过患,以出离为出离,如实觉了故。诸比丘!我在人、天、魔罗、梵天、沙门、
婆罗门、王、庶民之中,公言已经现等觉无上正等觉。又于我即生智与见--我之
心解脱是不动,此是最后生,从今即无后有。
260 百二
诸比丘!于世间若无有味著物者,有情即于世不可能贪染。诸比丘!世间有味
著故,有情即贪染于世。诸比丘!世间若无过患,有情即不可能厌离于世。诸比丘!
世间有过患故,有情即厌离于世。诸比丘!若无有从世出离,有情即不从世出离。
诸比丘!世间有出离故,有情即从世出离。
诸比丘!有情以世之味著为味著,以过患为过患,以出离为出离,未如实觉了
三 集 第一 等觉品 三七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七二
之前,诸比丘!有情即不俱、天、人、魔罗、梵天、沙门、婆罗门众、王、庶民出
离,以不离系、不解缚、不离脱之心而住。诸比丘!有情以味著为味著,以过患为
过患,以出离为出离,如实觉了故。诸比丘!有情即、天、人……以出离,离系、
解缚,离脱之心而住。
诸比丘!凡沙门或婆罗门,不以其味著为味著,以过患为过患,以出离为出离,
如实觉知,则诸比丘!我对彼等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不认为是沙门,或于婆罗
门中不认为是婆罗门。复次,彼等具寿不于现法中亲自觉了沙门性之义、或婆罗门
性之义,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又,凡沙门或婆罗门以世间味著为味著,以过患为过患,以出离为出
离而如实觉知。则诸比丘!4我对彼等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之中认为是沙门,或
于婆罗门之中认为是婆罗门。复次,彼等具寿于现法中亲自觉了沙门性之义,或婆
罗门性之义,作证、具足而住。
261 百三
诸比丘!于圣者之律,歌咏是号泣。诸比丘!于圣者之律,舞踊是狂气之所作
5。诸比丘!于圣者之律,越度露齿而哄笑是儿戏。诸比丘!是故,于世间断歌咏
之缘,断舞踊之缘,善士于某种原因而欢时,唯笑而笑即足矣。
百四6
诸比丘!有三事,习而无厌足。云何为三事耶?
诸比丘!睡眠是习而无厌足。诸比丘!饮谷酒、木酒之事,是习而无厌足。诸
比丘!交会事是习而无厌足。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习而无厌足。
百五
一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给孤
独长者告世尊曰:
心不能护者,即身业不能护,语业亦不能护、意业亦不能护。如斯不护身业、
不护语业、不护意业人之身业是湿润……意业亦湿润。如斯身业湿润……意业湿润
人之身业即腐败……乃至……意业亦腐败。其身业腐败……乃至……意业腐败人之
死是不善良,临终是不善良。
长者!譬如家屋之尖顶犹未善葺覆时,尖顶亦不能维护、稍亦不能维护、墙壁
三 集 第一 等觉品 三七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七四
亦不维护。尖顶亦湿、椽木亦湿、墙壁亦湿。尖顶亦腐、椽木亦腐、墙壁亦腐。正
如是、长者!心不能护时,身业亦不能护……乃至……临终是不致善良。
262 长者!当心受护时,身业亦受护……乃至……意业亦受护。如斯护身业……乃
至……护意业人之身业亦不湿……乃至……意业亦不湿。如斯身业不湿人之……乃
至……意业不湿人之身业亦不腐……乃至……意业亦不腐。如斯身业不腐……乃至
……意业不腐人之死是善良,临终是善良。
长者!譬如家屋之尖顶善为葺覆时、尖顶亦受护,椽木亦受护,墙壁亦受护。
尖顶亦不湿、椽木亦不湿,墙壁亦不湿。尖顶亦不腐,椽木亦不腐,墙壁亦不腐。
正如是,长者!心受护时,身业亦受护……乃至……临终是善良。
百六
一 世尊语坐于一面之给孤独长者曰:长者!心败害时,身业亦败害……乃至……
意业亦败害。如斯失身业害之人……乃至……失意业败害人之死是不善良,临终是
不善良。
二 长者!譬如屋尖顶不善为葺覆时,尖顶亦败害,椽木亦败害,墙壁亦败害。正
如是,长者!心败害时、身业亦败害……乃至……意业亦败害,如斯失身业败害人
之……乃至……失意业败害人之死,是不善良,临终是不善良。
三 长者!心不败害时、身业亦不败害……意业亦不败害7。如斯不败害身业人之
……不败害意业人之死是善良,临终是善良。长者!譬如屋尖顶善为葺覆时,屋尖
263 顶亦不败害,椽木亦不败害,墙壁亦不败害。正如是,长者!心不败害时,身业亦
不败害……意业亦不败害。如斯不败害身业之人……不败害意业之人死是善良,临
终是善良。
百七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云何为三缘耶?
贪是业集之缘,嗔是业集之缘8,痴是业集之缘。
诸比丘!凡是贪之所作,从贪所生,以贪为缘,贪所集之业是不善,此业是有
罪,此业有苦之异熟,此业能集业,此业不能灭业。诸比丘!凡是嗔之所作……乃
至……诸比丘!凡是痴之所作,从痴而生,以痴为缘,痴所集之业是不善,此业是
三 集 第一 等觉品 三七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七六
有罪,此业有苦之异熟,此业能集业,此业不能灭业。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
缘9。
百八
诸比丘10!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云何三缘耶?
无贪是业集之缘。无嗔是业集之缘。无痴是业集之缘。
诸比丘!凡是无贪之所作,从无贪而生,以无贪为缘,无贪所集之业是善,此
业是无罪,此业有乐之异熟,此业能灭业,此业不能集业。诸比丘!凡是无嗔之所
作11……乃至……诸比丘!凡无痴所作,从无痴而生,以无痴为缘,无痴所集之业
是善,此业是无罪,此业有乐之异熟、此业能灭业,此业不能集业。诸比丘!此等
三者,是业集之缘。
264 百九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云何为三缘耶?
诸比丘!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欲即生。诸比丘!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欲即
生。诸比丘!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欲即生。
二 诸比丘!如何而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而欲生?
诸比丘!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以心寻求、伺察[如斯法]。依过去之欲贪因之
法、以心寻求下伺察者,欲即生。生欲者即受系如斯法。诸比丘!我说此为结,即
所谓心之染者12。诸比丘?如是,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而欲生。
三 诸比丘!又,如何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而欲生耶?
诸比丘!依未来之欲贪因法,以心寻求、伺察[如斯法]。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
以心寻求、伺察[如斯法]者,生欲者即受系其法。诸比丘!我说此为结,即所※
谓心之染者。诸比丘!如是,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欲即生。
四 诸比丘!又,如何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而欲生耶?
诸比丘!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以心寻求下伺察[如是]。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
以心寻求、伺察[其法]者,欲即生。生欲之人即受系如是法。诸比丘!我说此为
结,即所谓心之染著。诸比丘!如是,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欲即生。诸比丘!此
等三者,是业集之缘。
265 百十
三 集 第一 等觉品 三七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七八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云何为三缘耶?
诸比丘!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欲即不生。诸比丘,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欲
即不生。诸比丘!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欲即不生。
二 诸比丘!又,如何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而欲不生耶?
诸比丘!知因过去之欲贪因之法,有当来之异熟。知已而避当来之异熟13。遮
已,以心离欲,以慧通达而见。诸比丘!如是,依过去之欲贪因之法,欲即不生。
三 诸比丘!又,如何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而欲不生耶?
诸比丘!知因未来之欲贪因之法有当来之异熟※。知已而避当来之异熟。避已、
以心离欲,以慧通达而见。诸比丘!如是、依未来之欲贪因之法,欲即不生。
四 诸比丘!又,如何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而欲不生耶?
诸比丘!知因现在之欲贪因之法有当来之异熟。知已而避※当来之异熟。避已
※,以心离欲,以慧通达而见。诸比丘!如是,依现在之欲贪因之法,欲即不生。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
注1 参照M.vol.1,P.17 一~二是S.22.26;35.13,14;14,31。
2 参照Mahavagga 1.6.27-29。
3 参照三~四 S.22.27:35.15,16:14.32。
4 “我是”根据暹本加入me字而读、请看与前节相同之结构。
5 “狂气之所作”底本之ummatikam是根据暹本应读为ummattakam。
6 参照增二二(大二、六0八c)。
7 “不失本性”底本之vyapannam是avyapannam之误植。
8 “业”根据暹本加入kammanam读、次下之※符号亦尔。
9 “缘”底本之didanani是nidanam之误植。
10 “比丘众”根据暹本、应加入bhikkhave之语以读。
11 “无嗔”底本之adoso pakatam是adosapakatam之误植。
12 “所谓”底本之so是根据暹本,应读为yo。次下之※符号亦尔。
13 “避”底本abhinivaddheti应如暹本作为abhinnivajjeti。次句之abhinivaddhetva亦与
而同理作为abhinivajjetva。次下之※符号亦尔。
三 集 第一 等觉品 三七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八0
第二 恶趣品
百十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若不断除必生于无幸处,当堕于地狱。云何为三耶?
266 凡是非梵行者,而称为梵行者。又,凡是对行梵行之人之清净梵行,以无根之
非梵行,加以非难。又,凡是作如是语、如是见者:于欲无过失,于欲之渴望不止
者。诸比丘!此等三者,若不断除生于无幸处,当堕地狱也。
百十二
诸比丘!世间能得遇三者之出现是难。云何为三难耶?
诸比丘!世间得遇如来、应供、正自觉者之出现是难。世间得遇说如来所说法
律之人是难。世间得遇知恩而深感之人是难。
诸比丘!世间得遇斯等三者之出现是难。
百十三1
诸比丘!世间有三种人之存在。云何为三种人耶?
是容易被量、难量、不可量也。
诸比丘!又,谁是容易被量之人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具傲慢、贡高、轻躁、饶舌、谈散漫而失念,不正知而
心不定、心散动,放荡诸根。诸比丘!此说为容易被量之人。
诸比丘!又,谁是难量之人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之人、不傲慢、不贡高、不轻躁、不饶舌、不谈散漫、正念、
正知而心定、心专注以拥护诸根。比丘众!此说为难量之人。
诸比丘!又谁是不可量之人耶?
诸比丘!世有比丘、阿罗汉而漏尽也。诸比丘!此说为不可量之人。诸比丘!
世中有此等三人存在也。
百十四2
267 一 诸比丘!于世中有三种人存在。以谁为三耶?
三 集 第二 恶趣品 三八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八二
诸比丘!世有一类之人,完全超越色想故、灭碍想、不作意种种想、有无边之
空,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彼即味著其[静虑]、为求其[静虑],又,以其[静虑]
而满足。彼即立于其[静虑]、信解其[静虑]、多住其[静虑]、不舍、死而生于属
空无边处天之同类中。诸比丘!属于空无边处天之寿是二万劫。于中,异生有寿而
住,尽彼等诸天之全寿量,亦往地狱、亦往傍生,亦往饿鬼境。然而,世尊之弟子
有寿而住,尽彼等诸天之全寿量,即于其中般涅槃。诸比丘!此是无闻之异生与有
闻圣弟子之差别、特相3、殊异,即:[异生]是有趣生之事。
二 诸比丘!复次,世有一类人,全然超越空无边处,而有无边之识。如此,具足
识无边处而住。彼即味著于其[静虑]、希求其[静虑]、又以其[静虑]而满足。
彼即立于其[静虑]、信解其[静虑]、多住于其[静虑]、不舍、死而生于属识无边
处天之同类中。诸比丘!属于识无边处天之寿量是四万劫。于中异生是有寿而住,
尽彼等诸天之全寿量,亦往地狱、亦往傍生、亦往饿鬼境。然而,世尊弟子是在有
寿而住,尽彼等诸天之全寿量,即于其中般涅槃。诸比丘!此是无闻之异生与有闻
268 之圣弟子之差别、特※相、殊异,即:[异生]是有趣生之事。
三 诸比丘!复次,世有一类之人,全然超过识无边处,而无有物,具足无所有处
而住。彼即味著其[静虑]、希求其[静虑]、又以其[静虑]而满足。彼即立于其
[静虑]、信解其[静虑]、多住于其[静虑]、不舍、死而生于属无所有处天之同类
中。诸比丘!属于无所有处天之寿量是六万劫。于中异生是有寿而住,尽彼等诸天
之全寿量,亦往地狱,亦往傍生,亦往饿鬼境。然而,世尊之弟子是有寿而住,尽
彼等诸天之全寿量,即在其中般涅槃。诸比丘!此是无闻之异生与有闻之圣弟子之
差别、特※相、殊异,即:[异生]是有趣生之事。诸比丘!此等三种人者存在于
世间。
百十五4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损。云何为三缺损耶?
是戒缺损、心缺损、见缺损。
诸比丘!又,何为戒缺损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杀生、取不与者、行邪欲、语虚诳语、语离间语、语粗
恶语、语杂秽语。诸比丘!此说为戒缺损。
三 集 第二 恶趣品 三八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八四
二 诸比丘!又,何为心缺损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贪求、有嗔心。诸比丘!此说为心缺损。
三 诸比丘!又,何为见缺损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有邪见、颠倒见,言:无施与、无献供祀、无烧供、无
269 善作与恶作之业果、异熟、无此世5、无他世6、无母、无父、无化生之有情,世
中无自觉于此世及他世、作证而能说示正行之有正行为之沙门、婆罗门。诸比丘!
此说为见缺损。
四 诸比丘!有情是戒缺损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处、地狱。诸
比丘!有情或心缺损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处、地狱。诸比丘!
有情或见缺损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处、地狱。诸比丘!此等三
者,是缺损。
五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云何为三圆足耶?
戒圆足、心圆足、见圆足是。
诸比丘!又,何为戒圆足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离杀生、离不与取、离诸欲之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
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此说为戒圆足。
六 诸比丘!又,何为心圆是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不贪求、心不嗔。诸比丘!此说为心圆足。
七 诸比丘!又,何为见圆足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是正见、不颠倒见,言有施与、有献供祀、有烧供,有
善作与恶作业之果、异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之有情。世中有
自觉于此世及他世、作证而能说示正行之有正行之沙门、婆罗门。诸比丘!此说为
见圆足。
270 八 诸比丘!有情是戒圆足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世。诸比丘!有情或是
见圆足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世。诸比丘!有情或是见圆足故、身坏、死
后、生于善趣、天世。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
百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损。云何为三缺损耶?
三 集 第二 恶趣品 三八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八六
是戒缺损、心缺损、见缺损……乃至……[复说百十五之一四]。
二 诸比丘!譬如正确7之骰子投之于上,无论留在何处,都能善为停留。诸比丘!
正如是,有情是戒缺损故……生……、或心缺损故……或见缺损故……生……。诸
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损。
三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云何为三圆是耶?
戒圆足……乃至[百十五之五~八]……
四 诸比丘!譬如正确之骰子投之于上,无论留在何处,都能善为停留。诸比丘!
正如是,有情是戒圆足故8……生……,或心圆足故……生……,或见圆足故……
生……。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
百十七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损。云何为三缺损耶?
是业缺损、活命缺损,见缺损。
诸比丘!又,何为业缺损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杀生……及至[百十五之一]……语杂秽语。诸比丘!
此说为业缺损。
二 诸比丘!又,何为活命缺损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活命于邪、由邪命而生存。诸比丘!此说为活命缺损。
三 诸比丘!又,何为见缺损耶?
271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是邪见、颠倒见,言:无施与、无献供祀……乃至[百
十五之三]……[于世中]无自觉于此世及他世、作证而能说示9[正行之有正行
为之沙门、婆罗门]。诸比丘!此说为见缺损。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损。
四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云何为三圆足耶?
是业圆足、活命圆足、见圆足。
诸比丘!又,何为业圆足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离杀生……乃至……[百十五之五]……离杂秽语。诸
比丘!此说为业圆足。
五 诸比丘!又,何为活命圆足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正当活命,由正命而生存。诸比丘!此说为活命圆足。
三 集 第二 恶趣品 三八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八八
六 诸比丘!又,何为见圆足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正见、不颠倒见,言:有施与、有献供祀……乃至[百
十五之七]……世中有自觉于此世及他世、作证而能说示[正行之有正行之沙门、
婆罗门]。诸比丘!此说为见圆足。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
百十八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清净。云何为三清净耶?
是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诸比丘!又,何为身清净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10,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丘!此说为身清
净。
诸比丘!又,何为语清净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离虚诳语、离离间语11、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
此说为语清净。
诸比丘!又,何为意清净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不贪求、心不嗔、有正见。诸比丘!此说为意清净。诸
比丘!
272 此等三者,是清净。
百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清净。云何为三清净耶?
是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二 诸比丘!又,何为身清净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非梵行。诸比丘!此说为身清净。
三 诸比丘!又,何为语清净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
此说为语清净。
四 诸比丘!又,何为意清净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若内有欲之欲,即知我有内欲之欲。内若无有欲之欲、
即知我无内欲之欲。又若未生欲之欲生时,即知其生。又,若已生欲之欲断时,即
三 集 第二 恶趣品 三八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九0
知其断。又,于已断欲之欲、知其当来不生。
五 或若内有嗔者,即知我有内之嗔。或若内无嗔者,即知我无内之嗔。又未生之
嗔生时,即知其生,又,已生之嗔断时,知其断。又,已断之嗔,即知其当来不生。
六 或若内有惛沉睡眠者,即知我有内之惛忱睡眠。或若内无惛沉睡眠者,即知我
无内之惛沉睡眠。又,未生之惛沉睡眠生时,即知其生。又,已生之惛沉睡眠断时,
即知其断。又,已断之惛沉睡眠,即知其当来不生。
七 或若内有掉举恶作者,即知我有内之掉举恶作。或若内无掉举恶作者,即知我
273 无内之掉举恶作。又,未生之掉举恶作生时,即知其生。又,已生之掉举恶作断时,
即知其断。又,已断之掉举恶作,即知其当来不生。
八 或若内有疑者,即知我有内疑。或若内无疑者,即知我无内疑。又,未生之疑
生时,即知其生。又,已生之疑断时,即知其断。又,已断之疑,即知其当来不生。
诸比丘!此即说为意清净。诸比丘!于此等三者,是清净。
九 身净语亦净 意净而无漏
净具足净者 即言洗除恶
百二十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寂默,云何为三寂默耶?
是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
诸比丘!又,何为身寂默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丘!此说为身寂默。
诸比丘!又,何为语寂默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诸比丘!
此说为语寂默。
诸比丘!又,何为意寂默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由漏尽而于现法自觉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
足而住。诸比丘!此说为意寂默。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清净。
身寂语亦寂 心寂而无漏
寂默之具足 人言一切断
三 集 第二 恶趣品 三九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九二
注1 参照Puggalapannnatti 3.12
2 参照A.vol.2,P.128。
3 “特相”底本之adhippayoso应如暹本作为adhippayaso其注即作adhippayaso,两者
皆可用。此为来自雅语之adhi+prayas者、prayasya亦须参改。下之※符号印亦尔。
4 参改Puggalapannatti 2.9 & 19。
5 “此世无”就是对住于他世者而言此世无。
6 “他世无”就是对住于此世者而言他世无。
7 “正确”者,为六面完其者。
8 “圆足故”底本之sampada hetu应作sampada-hetu。
9 “云言”底本之pavedenti依据前之同文及暹本、应作为pavedentiti。下之※亦尔。
10 “有一类”依据前后之类文及暹本可知,底本则脱漏ekacco之语。
11 底本存有之“离”之语,与次下之语间之点线,是不必要。
274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百二十一
一时,世尊住在拘尸那揭罗之灵供处密林中,于彼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
丘!”彼等诸比丘即答世尊云:“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依止随一之村或邑而住。其时,长者或长者子近彼已,
将请待[彼于]翌日之餐食。诸比丘!比丘即欣诺。彼于翌日,于日前分,著内衣、
披衣、执钵,至彼之长者或长者子住处。至已,坐于所设之席。其时,彼长者或长
者子即亲手以胜妙之嚼食、啖食满足彼,使令饱。比丘即谓:‘善哉!此长者或长
者子亲手以胜妙嚼食、啖食满足我,饱餐我。’彼即更言:‘呜呼!此长者或长者
子当来亦亲手以如是胜妙之嚼食、啖食来满足我、饱餐我,是其所望。’于是彼即
为其施食所结,而失本心,而耽著,不见过患,无离脱之想而受用,彼即于其处起
欲寻、起恚寻、起害寻。诸比丘!我说施与如是比丘者,无有大果,何以故?诸比
丘!因比丘放逸而住故。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三九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九四
诸比丘!然而,世有比丘,依止于随一之村或邑而住。其时长者或长者子近彼
已,将请待[彼于]翌日之餐食。诸比丘!比丘则欣诺。彼于翌日,于日前分,著
内衣、披衣、执钵,到彼长者或长者子之住处。到已,坐于所设之座。其时彼长者
或长者子即亲自以胜妙之嚼食、啖食满足彼、使令饱,比丘不谓:‘善哉!此长者
275 或长者子亲手以以胜妙之嚼食、啖食满足我,饱餐我。’又彼不如是谓:‘呜呼!
此长者或长者子当来亦亲手以如是胜妙之嚼食、啖食满足我,使我饱餐,是其所望。’
于是彼即不为其施食所结,不失本心、不耽著、能见过患,有离脱之想而受用,彼
即于彼处起离欲寻、起无恚寻。诸比丘!我说施与如是比丘者,有大果,何以故?
诸比丘!因为比丘是不放逸而住故也。
百二十二
诸比丘!有嘲弄、相斗、相诤、互以口剑相刺之比丘所住处。诸比丘!只思惟
此处即与我不快,何况住在[其处]!我对此作断定--彼等具寿必断三法,数数作
三法。
彼等断何种之三法?
离欲寻、无恚寻、无害寻是。彼等是断此等三寻。
彼等数数作何种之三法耶?
欲寻、恚寻、害寻是。彼等是数数作此等三法。
诸比丘!有嘲弄、相斗、相诤、互以口剑相刺之比丘所住处。诸比丘!只思惟
此处即与我不愉快,何况住在[其处]耶!我对此作断定--彼等具寿必断此等三
法、数数作此等三法。
诸比丘!有和合、庆慰,不诤、如乳水,以亲爱之眼互为相见之比丘所住处。
诸比丘!只往此处即与我愉快,何况是思惟!我对此作断定--彼等具寿必断此等
三法、数数作此等三法。
276 彼等断何种之三法耶?
欲寻、恚寻、害寻是。彼等断此等三法。
彼等数数作何种之三法耶?
数数作离欲寻……乃至……。诸比丘!互相和合、庆慰……所住之处。诸比丘!
只往此处我即愉快,何况是思惟!我对此断定--彼等具寿必断此等三法、数数作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三九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九六
此等三法。”
百二十三
一时,世尊住在毗舍离之瞿昙支提。其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诸比丘
即答应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我是觉了而后说法,并非无觉了。诸比丘!我是说有缘之法1,并非
是无缘。诸比丘!我是说有折伏之法,并非无折伏。诸比丘!觉了而说法,并非无
觉了,说有缘之法,并非无缘。说有折伏之法,并非无折伏,我应教授,应教诫。
复次,诸比丘!汝等是喜足欢喜、喜悦而说世尊是正自觉者,法是善说,僧伽是正
行者。世尊说此,彼等比丘众是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复次,说此记说时一千世界
震动。
百二十四
一 一时,世尊游行于拘萨罗人之间,而入迦毗罗[城],释迦族之摩诃那摩闻世尊
到达迦毗罗[城],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即往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立于
一面,世尊告立于一面之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曰:摩诃那摩!去迦毗罗[城]!去寻我
等今日一日得以住之处。
277 “大德!唯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答已,即入迦毗罗[城],偏巡迦毗罗[城一、
于迦毗罗[城]亦不见世尊一日之间可住处。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即往诣世尊之
处,诣已,白言世尊:
二 “大德!于迦毗罗[城],并无世尊今日一日得住之处。大德!有世尊昔之同梵
行者巴朗岛卡拉马,愿世尊今日即于彼之住处住一日。”
去!摩诃那摩!设席!“大德!唯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即答应世尊而往诣巴
朗岛卡拉马2之住处。诣已,设席已,准备洗足水已,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白世
尊:
“大德!敷座已,洗足水已备。大德!唯世尊知时。”
三 时,世尊即诣巴朗岛卡拉马※住处。诣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洗两足。时
释迦族之摩诃那摩谓:
“今非奉侍世尊之侧时,世尊已疲倦,我将于明日近侍世尊。乃问讯世尊右绕而
去。”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三九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九八
时,释迦族之摩诃那摩过其夜后,再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
世尊告坐于一面之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曰:
四 摩诃那摩!世有此等三种人之师。云何为三之师耶?
摩诃那摩!世有一类之师,施设欲之偏智,不施设色之偏智,不施设受之偏智。
278 摩诃那摩!复次,世有一类之师,施设欲之偏智,施设色之偏智,不施设受之偏智。
摩诃那摩!复次,世有一类之师,施设欲之偏智,施设色之偏智,施设受之偏智。
摩诃那摩!世有此等三种人之师。摩诃那摩!此等三师之归趣,是一耶或多耶?
五 如是说时,巴朗岛卡拉马即语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曰:‘摩诃那摩!汝说是一’。
如是说时,释尊即告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曰:摩诃那!汝说是多。再度,巴朗岛
卡拉马语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曰:‘摩诃那摩!汝说是一。’再度,世尊告于释迦族
之摩诃那摩曰:摩诃那摩!汝说是多。第三度,巴朗岛卡拉马即语释迦族之摩诃那
摩曰:‘摩诃那摩!汝说是一。’第三度,世尊告于释迦族之摩诃那摩曰:‘摩诃
那摩!汝说是多。’
六 时巴朗岛卡拉马※曰:
‘呜呼!我在释迦族大尊贵之摩诃那摩面前,受到沙门瞿昙乃至三次之辱,我
不如离去此迦毗罗[城]。’
时,巴朗岛卡拉马即离去迦毗罗[城],彼于离去迦毗罗[城]后,唯此离去而
不复返。
百二十五3
一 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哈它卡天子于夜具极美之姿色4,照
偏祇陀林各处,诣世尊之处。诣已,于世尊前,虽想伫足而立,却惟有沉陷而不能
站立,犹如将苏油或胡麻油灌注于砂时,随即沈渗入而不住,正如是,哈它卡天子
于世尊前,虽想伫足而立,而唯陷沈,却不能站立。
279 二 时,世尊即告哈它卡天子曰:“哈它卡!汝应化作粗之自体。
“大德!唯然。”哈它卡天子即答应世尊,化作粗之自体,问讯于世尊而坐于一
面。世尊即告坐于一面之哈它卡天子曰:
哈它卡!往昔为人时,汝所有之法,如今尚是汝之所有否?
“大德世尊!往昔为人时,我所有之法,如今尚是我之所有;然,亦有不为我所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三九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四00
有之法。”“大德!犹如世尊今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王、大臣、外道
弟子所围绕而住。正如是,大德!我是为诸天子所围绕而住。大德!乃至从远方而
来之诸天子亦言‘我等欲于哈它卡天子前听法。’
大德!我对三种法不饱、死而不厌者。云何为三法耶?
大德!我于见世尊之事不饱、死而不厌。大德!我于听正法之事不饱、死而不
厌。大德!我于承事僧伽之事不饱、死而不厌。
大德!我于此等三种法不饱、死而不厌[天子如是言]。
于何时见世尊5 得饱足非梦
承事僧伽时 亦听正法时
学著增上戒6 欣喜听正法
三法不饱足 无烦哈它卡。
百二十六7
一 一时,世尊住波罗奈之仙人落处鹿苑。时,世尊即于日前分著内衣、执钵、披
280 衣、为乞食而入于波罗奈。时,世尊即在市场之匹拉卡树傍行乞。见一比丘,[于静
虑]失爱昧,味著于外境,失去正念,不正知而无法寂静,心迷乱而诸根放荡。见
彼比丘[世尊]即曰:
“比丘!比丘!汝勿为自身作吐出食、比丘!吐出!被腥臭气所浸润之汝自身,
蝇不追随,不随逐,无有是处。
二 时,彼比丘即从世尊之训诫而起厌离心,其时世尊于波罗奈行乞已,午后由乞
食还,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我于此地,在日前分著内衣、执钵、披衣、为乞食而入波罗奈。诸比
丘!我在牛市场之匹拉卡树傍行乞,见一比丘[于静虑]失爱昧,味著于外境,失
去正念,不正知而无法寂静、心迷乱而诸根放荡。见已,彼比丘,我即作如是言:
‘比丘!比丘!汝勿为自身作吐出食。比丘!吐出!被腥臭气所浸润之汝自身,
蝇不追随,不随逐,无有是处。’
诸比丘!时,彼比丘受我之训诫即起厌离心。
三 如是说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何为吐出食耶?何为腥?何为蝇耶?”
比丘!贪求是吐出食,嗔恚是腥,恶不善之寻是蝇。比丘!吐出!被腥臭气所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四0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四0二
浸润之汝自身,蝇不追随,不追逐,无有是处。”
281 不护眼与耳 不作防诸根
基贪诸思惟 蝇则追随来
比丘吐出食 腥味之浸入
涅槃将遥远 唯受苦而已
于村或于林8 不至己之寂9
愚无智乃蝇 亦附随巡行10
诸人具戒慧 如若寂静乐
蝇类则灭无 寂静乐于寝。
百二十七11
一 一时,具寿阿那律来诣世尊所在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
寿阿那律即白世尊言:
“大德!我于世间,以超人清净之天眼,多见女人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
趣、险难、地狱。大德!成就何法之女人,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
地狱耶?”
二 “阿那律!成就三种法之女人,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
云何为三法耶?
阿那律!世间有女人,于日前分时,以悭吝垢所缠之心住于家,日中时,以嫉
妒所缠之心住于家,日后分时,以欲贪所缠之心住于家。阿那律!成就此等三种法
之女人,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地狱。”
百二十八
一 尔时,具寿阿那律往诣舍利弗之处。诣已,与具寿舍利互相庆慰,欢喜而为可
282 感铭之交谈已,坐于一面。坐在一面之具寿阿那律言具寿舍利佛曰:
“友舍利弗!我于世间,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千世[界]。复次,我之精进是不
怠,已起之念不忘失,轻安之身不躁动,已定之心是专注。然而,我心是无取而不
能解脱。”
二 “友阿那律!汝思惟:‘我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千世[界]。’此是汝之慢,又,
友阿那律!汝思惟:复次我之精进是不怠,已起之念不忘失,轻安之身不躁动,已
三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四0三
-----------------------------------------------------------------------
增支部经典一 四0四
定之心是专注。此是汝[心之]掉动。又,友阿那律!汝思惟:然而,我心无取而
不解脱。此是汝之恶作。具寿阿那律断此等三法、不思惟此等三法,而宜将心运于
不死界。”
三 于是,具寿阿那律即于后时断此等三法,不思惟此等三法,而将心运于不死界。
于是,具寿阿那律即单独隐栖、不放逸、炽然、心勤苦而住。不久,善男子于现法
自觉已,从家趣于无家之目的、无上梵行之终末,作证具足而住。此生已尽、梵行
已住、所作已作、无再[住于]现状。其具寿阿那律复成为阿罗汉之一人。
百二十九12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为所隐覆而有效果,并非显露。云何为三耶13?
诸比丘!女人是为所隐覆而有效果,并非显露。诸比丘!婆罗门之真言是为所
283 隐覆而有效果,并非显露。诸比丘!邪见为所隐覆而有效果,并非显露。诸比丘!
此等三者,是为所隐覆而有效果,并非显露。
二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显露而光辉,并非隐覆。云何为三光耶?
诸比丘!月轮是显露而光辉,并非隐覆。诸比丘!日轮是显露而光辉,并非隐
覆。诸比丘!如来所说之法律是显露而光辉,并非隐覆。诸比丘14!此等三者,是
显露而光辉,并非隐覆。
百三十15
一 诸比丘!世间有此等三种人。云何为三种人耶?
是为喻作刻于岩石之人、为喻作书于地上之人、为喻作书于水上之人。
诸比丘!又,谁为喻作刻于岩石之人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数数起忿。又,其忿永附随于彼。诸比丘!譬如刻在岩
石之字,风或水亦不能速灭、能永存。正如是,世有一类人,数数起忿。又,此忿
是永附随于彼。诸比丘!此说为喻作刻于岩石之人。
二 诸比丘!又,谁是为喻作书于地上之人耶?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数数起忿。然而,其忿不永附随于彼。诸比丘!譬如地
上之书字,风或水即能速灭,不能永存。正如是,诸比丘!世有一类人,数数起忿。
然而,其忿是不能永附随于彼,诸比丘!此说为喻作书于地上之人。
三 诸比丘!又,谁是为喻作书于水上之人耶?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四0五
-----------------------------------------------------------------------
增支部经典一 四0六
诸比丘!世有一类人,虽受剧烈言,虽受粗言,虽受不快之言,仍然和合、亲
284 切、欢喜。诸比丘!譬如水中之字是完全快速消失,不永存。正如是,诸比丘!世
有一类人,虽受剧烈言,虽受粗言,虽受不快之言,然仍和合、亲切、欢喜。诸比
丘!此是为喻作书于水上之人。诸比丘!世间有此等三种人。
注1 “我是云云”底本暹本虽同为 sanidanaham,但根据觉音之注,即应读为 sanidanam
aham。
2 “巴朗岛卡拉马”底本虽为Bharandukassa,但暹本即Bharandussa与前所云之Bhar
-andu相合。以下之※亦尔。
3 参照杂二二(大、二、一五九a)、别杂九(大二、四四二a)。
4 “极美之姿色”底本之abhikkhantavapna应如暹本、作为abhikkhantavannano。
5 底本Bhagavato前之naham是不成其格调,应依暹本删除。又同行之tittim ajjha应
如暹本之采作titti addha,但无否定之语气,故而不成意义、故今即稍为改其形式读为
titti n'addha。
6 “增上戒”底本之adhisile根据暹本应作为adhisilam。
7 参照杂三九(大二、二八三a)、别杂一(大二、三八0b)。
8 “林”底本之ranne va是不成其格调,应如暹本,可作无此字。
9 “己之寂”底本之sammattano应如暹本读为samam attano。
10 “巡行”底本之pareti应如暹本作careti,如此可与注释文相合。
11 参照增二二(大二、六0八c)。S.vol.5,P.294。
12 参照增二二(大二、六0七b)。
13 “云何为”底本之kattamani,乃katamani之误植。
14 “诸比丘!”依据暹本应加bhikkhave之语。
15 参照Puggalapannatti 3.9。
三 集 第三 拘尸那揭罗品 四0七
-----------------------------------------------------------------------
增支部经典一 四0八
第四 战士品
百三十一
一1诸比丘!成就三支之战士,是适当于王,堪为王所使用,可算是王之股肱。
云何为三支耶?
诸比丘!世有战士,能远射,又,能不误2射,又,能破大集团。诸比丘!成
就此等三支之战士,是适当于王,堪为王所使用,可称是王之股肱。
二 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支之比丘,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云何为三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能远射,又能不误射,能破大集团。
三 诸比丘!又,比丘是如何而能远射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将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
细、或劣、或殊胜,所有远或近之一切色--此非属于我,此并非是我,此并非我
之内我--如是如实以正慧见。
将所有受之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殊胜,所
285 有远或近之一切受--此非属于我、此并非是我、此并非我之内我--如是如实以
正慧见。
将所有想的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殊胜之所
有远或近之一切想--此非属于我、此并非是我、此并非我之内我--如是如实以
正慧见。
将所有行之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殊胜之所
有远或近之一切行--此非属于我、此并非是我、此并非我之内我--如是如实以
正慧见。
将所有识之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殊胜之所
有3远或近之一切识--此非属于我、此非是我、此非我之内我--如是如实以正
慧见。诸比丘!比丘是如是能射远方。
三 集 第四 战士品 四0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一0
四 诸比丘!又,比丘是如何能不误射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实而知此是苦。……乃至……如实知此是趣于灭苦之
道。诸比丘!比丘是如是能不误射。
五 诸比丘!又,比丘是如何而能破大集团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能破大无明蕴。诸比丘!比丘是如是能破大集团。诸比
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应受献食物……乃至……人之无上福田。
百三十二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众会。云何为三耶?
以伪美所训练4之众会,以质问所训练5之众会,应意乐所训练之众会。诸比
丘!此等是三种之众会。
286 百三十三
诸比丘!成就三支之友者,是可亲近。云何为三友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能施难施者,能作难作者,能忍难忍者。诸比丘!成就
此等三支之友者,是可亲近。
百三十四6
一 诸比丘!无论如来出世,或如来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决定性亦定而住7,
一切行是无常。如来以此现等觉、现观。现等觉已,现观已,即明了一切行是无常。
并叙说、施设、建立、开启、分别,而彰显之。
二 诸比丘!无论如来出世,或如来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决定性亦定※而住,
一切行是苦。如来以此现等觉,现观,现等觉已,现观已,即明了一切之行是苦。
并叙说、施设、建立、开启、分别,而彰显。
三 诸比丘!无论如来出世,或如来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决定性亦定※而住,
一切法是无我。如来以此现等觉、现观。现等觉已,现观已,即明了一切法是无我、
并叙说、施设、建立、开启、分别,而彰显。
百三十五
287 一 诸比丘!譬如所有以丝所织之布中,发褐是最下劣者。诸比丘!发褐是冷之时
即冷、暖之时即暖、色恶而触之不快。诸比丘!正如是,所有众多之沙门论师中,
末伽梨论是最恶。诸比丘!末伽梨痴人是如是说、如是见:无有业、无有业果、无
三 集 第四 战士品 四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一二
有精进。
二 诸比丘!所有过去世之应供、正自觉者世尊,悉是业论者、业果论者、精进论
者。诸比丘!末伽梨痴人遮止此等,言:无有业、无有业果、无有精进。
三 诸比丘!所有未来世之应供、正自觉者、世尊、悉是业论者、业果论者、精进
论者。诸比丘!末伽梨痴人,遮止此等,言:无有业、无有业果、无有精进。
诸比丘!现在之我、应供、正自觉者是业论者、业果论者、精进论者。末伽梨
痴人亦遮止我[之说],言:无有业、无有业果、无有精进。
四 诸比丘!譬如在河口敷设网,将会带来多鱼之损伤、丧失。诸比丘!正如是,
末伽梨痴人宛如人之网,生于世,带来众多有情之损害、苦、损伤、丧失。
百三十六8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云何为三圆足耶?
信圆足、戒圆足、慧圆足是。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圆足。
百三十七9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增长。云何为三增长耶。
信增长、戒增长、慧增长是。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增长。
百三十八10
一 诸比丘!我当说三种之未调马。又,我当说三种之未调人。谛听,善作意之,
我当说[世尊说]。
“唯然,大德!”彼等11比丘众则回答世尊。世尊说曰:
“诸比丘!又,如何为三种之未调马耶?
288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未调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
复次,世间有一类未调马,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复次,世
间有一类未调马、具速疾,具美色,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此是三种未调马。
诸比丘!又,如何是三种未调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未调人,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
复次,世有一类未调人,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复次,世间
有一类未调人,具速疾,又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
二 诸比丘!又如何是未调人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耶?
三 集 第四 战士品 四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一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实而知此是苦……乃至……如实而知此是趣于灭苦之
道。说此为彼之[智之]速疾。然而,为问及胜法12、胜律13、却怖而不能答,说
此为无[德之]美色。复次,彼未得衣、食、座、床、病缘药14、资具,说此为彼
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如是末调人是具有速疾而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
三 诸比丘!又,如何是未调人具速疾,具美色而不具身高与体壮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乃至……了知此是趣于灭苦之道。
此说
为彼之速疾。诸比丘!复次,为问及胜法、胜律、不怖而答,此说为彼之美色。
289 然而,彼未得衣、食、床、座、病缘药、资具。此说为彼不具之身高与体壮。诸比
丘!如是未调人是具速疾,具美色而不具身高与体壮。
四 诸比丘!又,如何是未调人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耶?诸比丘!
世间有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乃至……了知此是趣于灭苦之道,此说为彼之速
疾。复次,为问及胜法、胜律、不怖而答,此说为彼之美色。复次,彼已得衣、食、
床、座、病缘药、资具,此说为彼之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如是未调人是具速疾,
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此等是三种未调人。
五15诸比丘!我当说三种良马。又,[当说]三种人中之良马,谛听,善作意之,
我将说。
彼等比丘众即回答世尊:“唯然,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云何为三种良马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良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复次,诸比
丘众!世间有一类良马,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复次,世间
有一类良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此等是三种良马。
六 诸比丘!又,谁是三种人中之良马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中之良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
丘!复次,世间有一类人中之良马,具速疾,又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
复有一类人中之良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
290 七 诸比丘!又,如何是人中良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灭尽五顺下分结故,成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从彼
三 集 第四 战士品 四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一六
世[界]成为不退转者,此说为彼之速疾。复次,为问及胜法、胜律,即怖而不能
答,此说为彼无美色。复次,彼是不得衣、食、床、座、病缘药、资具、此说为彼
不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如是人中良马是具有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
八 诸比丘!又,如何是人中良马16具速疾,具美色而不具身高与体壮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灭尽五顺下分结故,成为化生者,于彼处涅槃,从彼世
[界]成为不退转者,此说为彼之速疾。复次,为问及胜法、胜律,不怖而答,此
说为彼之美色。复次,彼是次……得资具,此说为彼不见身高与体壮无。诸比丘!
如是,人中之良马是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与体壮。
九 诸比丘!又,如何是人中之良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五顺下分结之……乃至……从彼世[界]成为不退转者。
此说为彼之速疾。复次,为问及胜法、胜律,不怖而答,此说为彼之美色。复次,
彼是次……得资具、此说为彼之身高与体壮。诸比丘!如是人中之良马是具速疾,
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人中之良马。
百三十九17
一 诸比丘!我当说三种最良马,又当说三种人中之最良马,谛听,善作意之,我
将说。
291 诸比丘!又,如何为三种最良马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最良马……乃至……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最良马。
诸比丘!又,谁是三种人中之最良马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中之最良马……乃至……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
与体壮……乃至……
二 诸比丘!又,如何是人中之最良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漏尽故于现法自觉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作证具足
而住,此说为彼之速疾。复次,为问及胜法、胜律,不怖而答,此说为彼之美色。
复次,彼是得衣、食、床、座、病缘药、资具,此说为彼之身高与体壮。诸比丘!
诸比丘!如是人中之最具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与体壮。诸比丘!此等是
人中三种之最良马。”
三 集 第四 战士品 四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一八
百四十
一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孔雀饲育处偏历者家。于彼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
比丘!”比丘众即应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是达于究竟边际,得究竟安稳,修究竟净行,是究
竟终极,人天中之最胜。云何为三耶?
是无学之戒蕴、无学之定蕴、无学之慧蕴。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是达
于究竟边际,得究竟安稳,修究竟净行,是究竟终结,人天中之最胜。
二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是达于究竟边际……乃至……是人中之最胜。云何
为三耶?
292 神通神变18、记说神变、教诫神变是。诸比丘!成就此等19三法之比丘,是达
于究竟边际,得究竟安稳,修究竟净行,是究竟终极,人天中之最胜。
三 诸比丘!成就三法而达于究竟边际……乃至……是人中之最胜。云何为三耶?
正见、正智、正解脱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19比丘,是达于究竟边际……乃
至……人天中之最胜。”
注1 参照A.vol.2,P.170。
2 “不误”底本之akkhana是akkhana之误植。
3 “所有”准于前之数例,又根据暹本认为底本是漏脱了ye之语,故今在此补充。
4 “以伪美受训练”底本之ukkacita vinlta应如暹本合成为ukkacitavinita
5 “以质问受训练”之paripuccha vinita亦准前。
6 参照S.12.20&22.90杂一0(大二、六六b)。
7 “定之”底本之va是取自暹本之va'次下之※符号亦尔。
8 参照A.vol.2,P.66。
9 百三十七 底本在此处虽不分段章,然据出于卷末之摄句,今作改。
10 百三十八 底本虽为百三十七,然基于前述之理由、今即如样作改。参照杂三二(大二、
二三二b)、别杂八(大二、四二八b)。
11 “彼等”底本虽作bhikkhave,然意义不通顺,应如暹本之有te。
12 参照A.vol.4,P.398。
三 集 第四 战士品 四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二0
13 “胜律”底本之abhivinayo应如暹本之作为abhivinaye。
14 “病缘药”底本是漏脱gilana之语。
15 “五”底本是将此以后作为百三十八,将今之五作一,于顺序虽仿此,但是比照卷末之摄
句、不在此处分段章。五-九是参照杂三二(大二、二三二c)别杂八(大二、四二八c)。
16 在(人中之良马)之前之bhikkhu之语,是据前后之类文及暹本,可予删除。
17 参照杂二三(大二、二三三b)别杂(大二、四二九a),今卷、三集之九二及一三一。
18 参照A.vol.5.P.327,今卷(三集)之六十之四。
19 “此等之”底本之ime是imehi之误植。
第五 吉祥品
百四十一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堕于地狱。云何为三法耶?
不善身业,不善语业、不善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
而置之堕于地狱。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生于天国。云何为三法耶?
善身业、善语业、善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
生于天国。
百四十二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生于地狱。云何为三法耶?
有罪之身业、有罪之语业、有罪之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三法者,犹如为所
牵连而置之生于地狱。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生于天国。云何为三法耶?
无罪之身业、无罪之语业、无罪之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乃至……生
于天国。
293 百四十三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乃至……不平等之身业、不平等之语业、不平等之
三 集 第五 吉祥品 四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二二
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乃至……生于地狱。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乃至……平等之身业、平等之语业、平等之意业。
百四十四
……乃至……不净之身业、不净之语业、不净之意业是……
……乃至……清净之身业、清净之语业、清净之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
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被置之生于天国。
百四十五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凡愚、蒙昧、不善士,是保护被害、受伤之自己,是有罪,
又为智者所非难,又生多罪恶。云何为三法耶?
不善之身业……乃至……不善的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凡愚、蒙昧、
不善士,是保护被害、受伤之自己,是有罪,又为智者所非难,又生多罪恶。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智者、贤明、善士,是保护不被害、不受伤之自己,又无
罪,又不被智者所非难,又生多福。云何为三法耶?
是善之身业、善之语业、善之意业……
百四十六
……乃至……有罪之身业、有罪之语业、有罪之意业是……
……乃至……无罪之身业、无罪之语业、无罪之意业是……
百四十七
……乃至……不平等之身业、不平等之语业、不平等之意业是……。
294 ……乃至……平等之身业、平等之语业、平等之意业是……
百四十八
……乃至……不净之身业、不净之语业、不净之意业是
……乃至清净之身业、清净之语业、清净之意业是。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
智者、贤明、善士,即保护不被害、不受伤之自己,又无罪,又不被智者所非难,
又生多福。
百四十九
诸比丘!此等是三礼。云何为三礼耶?
身、语、意是。诸比丘!此等是三礼。
三 集 第五 吉祥品 四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二四
百五十
诸比丘!凡是有情于日前分时,以身行妙行、以语行妙行、以意行妙行。诸比
丘!彼等有情有善午前。诸比丘!凡是于日中分时,以身行妙行……乃至……以意
行妙行,诸比丘!彼等有情有善日中。诸比丘!凡是有情于日后分时,以身行妙行
……乃至……以意行妙行。诸比丘!彼等有情有善午后是。
善所祭吉祥 昼善觉亦善
刹那须臾善 献供最胜行
身业是嫌荣 语业是嫌荣
心业是嫌荣 有求亦嫌荣
该荣者作已 彼等得荣盆1
彼等得安乐2 佛教中增长
汝等无病药 一切亲给与
第三竟小五十
注1 “得”底本之labhat'应如暹本之作labhant'。
2 “利”底本之attha laddha应如暹本之作为attha-laddha。
295 裸形品
百五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道。云何为三道耶?
深固道、剧苦道、中道是。
诸比丘!又,何为深固道耶?
诸比丘!于世有一类人,如是说、如是见:诸欲无过失。彼即堕落于诸欲中1。
诸比丘!此说为深固道。
二2诸比丘!又,何为剧苦道耶?
诸比丘!于世有一类人,裸体而为[人]所厌弃之行。舐手,被呼唤而不来,
三 集 裸形品 四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二六
等待而不住。不受持来之[施食],更不受所作之[施食],不应于请待,不受从瓮
口[取出]之施食,不受从锅口[取出之施食],隔门阈不受[施食],隔杖不受[施
食],隔棒不受[施食],两人食时不[从其一人之施食]受食,不从妊妇受[施食]、
不从正在授乳妇人受[施食],不从在男子间之受妇人[施食],不受布告3[所得
之施食]、不在狗居近处之所受[施食],不在蝇群行处受[施食],不受鱼,不受肉,
不饮谷酒、木酒、谷类之酸粥,由一家[受食而还],唯一搏[而生],或从二家[受
食而还],唯二搏[而生]……乃至……从七家[受食而还],唯七搏[而生],以一
碗而生、以二碗而生……乃至……以七碗而生,一日摄一食,二日摄一食……乃至
……七日摄一食。如是于半月之间行循环4而食,彼食生菜、食粟粒、亦食野生之
谷类、亦食削皮之屑食、亦食苏苔树脂、亦食糠、亦食被投弃之焦饭、亦食折胡麻、
亦食草、亦食牛粪、亦食树林中之根或果食而生、亦食落下之果实。彼亦著麻衣,
亦著尸衣、亦著杂衣、亦著粪扫衣、亦著树皮衣、亦著鹿皮衣、亦著裂开之鹿皮衣、
亦著结芳草衣、亦著结树皮衣、亦著结木屑衣、亦著人发褐、亦著尾毛褐、亦著鸺
296 鹠翼衣,拔须发、勤于拔须发行、直立而却座。或蹲踞、或修蹲踞之精勤、或处荆
棘之上、或卧荆棘之床、或修[朝与日中]与晚之[三时]入于水之行而住。如是
修以上多种类之身痛、偏痛之行而住、诸比丘!此说为剧苦道。
三5诸比丘!又,以何为中道耶?
诸比丘!于世有比丘,于身循观身而住,炽然、正智、而具念。应除对世之贪
与忧,于心、于受……乃至……于法循观法而住、炽然、正知、而具念。应除对世
之贪与忧。诸比丘!此说为中道。诸比丘!此等即三种之道也。
百五十二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道。云何为三道耶?
深固道、剧苦道、中道是。
诸比丘!又,何为深固道耶?
……乃至[百五十一之一]……诸比丘!此说为深固道。
诸比丘!又,何为剧苦道耶?
……乃至[百五十一之二]……诸比丘!此说为剧苦道。
诸比丘!又,何为中道耶?
三 集 裸形品 四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二八
诸比丘!于世有比丘,为欲不生未生之恶不善法,而策励、而发勤、而策心、
而修持。为欲断已生之恶不善法,而策励、而发勤、而策心,而修持。为欲生未生
之善法,而策励、而发勤、而策心、而修持。为欲住、为不失、为倍增、为广大、
为修习、为圆满已生之善法、而策励、而发勤、而策心、而修持……乃至……而修
欲勤行成就神足、而修精进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
297 修信根、修精进根、修念根、修定根、修慧根……乃至……修信力,修精进力、修
念力6、修定力、修慧力、修念觉支、修择法觉支、修精进觉支、修喜觉支、修轻
安觉支、修定觉支、修舍觉支、修正见、修正思惟、修正语、修正业、修正命、修
正勤、修正念、修正定。诸比丘!此说为中道。诸比丘!此即三种道。
百五十三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生于地狱。云何为三法耶?
自行杀生,又劝他杀生,又称赞杀生。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犹如为所牵
连而置之生于地狱。
诸比丘!成就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之生于天国。云何为三法耶?
自行离杀生,又劝他离杀生,又称赞离杀生事……
百五十四
……乃至……自行取不与之物,又劝他不与取,又称赞不与取……乃至……
自行离不与取、又劝他人……乃至……称赞离不与取事……
百五十五
298 ……乃至……自行于欲邪行、又劝他于欲邪行,又称赞于欲邪行……乃至……
自行离于欲之邪行,又劝他人离于欲之邪行,又称赞离于欲之邪行……
百五十六
……乃至……自行虚诳语,又劝他虚诳语,又称赞虚诳语……乃至……
自离虚诳语,又劝他离虚诳语,又称赞离虚诳语……
百五十七
……乃至……自行离间语,又劝他离间语,又称赞离间语……乃至……
自行离离间语,又劝他离离间语,又称赞离离间语……
百五十八
三 集 裸形品 四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三0
……乃至……自行粗恶语,又劝他粗恶语,又称赞粗恶语……乃至……
自行离粗恶语,又劝他离粗恶语,又称赞离粗恶语
百五十九
……乃至……自行杂秽语,又劝他杂秽语,又称赞杂秽语……乃至……
自行离杂秽语,又劝他离杂秽语,又称赞离杂秽语……
百六十
……乃至……自行贪,又劝他贪,又称赞贪……乃至……
自行不贪,又劝他无贪,又称赞无贪……
299 百六十一
……乃至……自行嗔,又劝他嗔、又称赞嗔……乃至……
自行不嗔、又劝他无嗔、又称赞无嗔……
百六十二
……乃至……自行怀邪见,又劝他邪见,又称赞邪见……乃至……
自行怀正见,又劝他正见,又称赞正见,成就此等三法者,犹如为所牵连而置
之生于天国。
百六十三7
诸比丘!为了知于贪,应修三法。云何为三法耶?
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是。诸比丘!为了知于贪,应修此三法。
诸比丘!为偏知于贪,为偏尽、为断、为尽、为去、为离染、为灭、为舍、为
弃,应修此三法。
为嗔……乃至……为痴、为念、为恨、为恼、为嫉、为悭,为诳、为谄、为傲、
为愤发、为慢、为过慢、为憍、为放逸,为了知、为偏知、为偏尽、为断、为尽、
为去、为离染、为灭、为舍、为弃。应修此等之三法。
世尊说此,彼等比丘即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一集与二集与三集竟
注1 “与”应如暹本、在doso之后,该有ti。
2 参照南傅藏六、二三七页。
三 集 裸形品 四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三二
3 “布告”底本之sankittisu应如暹本之作sankittisu。
4 “循环”就是一日一次、二日一次、七日一次、半月一次受食而食。
5 参照S.2.17;vol.5,P.141。
6 “修念力”于底本虽遗脱,依暹本补译。
7 参照增二四(大二、六三0b)S.vol.4,P.360。
300 胜妙之增支部中,显示最胜清净之一切智性有十一集,由于摄句始知此等。
一 第一集
女人之色,男子之色,及五盖,无堪忍等之五,与由无利[所说之]五心是[第
一-- 第四]。
芒污,池、栴檀、容易、极光净、发、修、思惟1、与他之二种能属2[第五
--第六之七]3。
能生失、无利、不失,是四句之门4。此等一切转。[第六之八--第十之三二]。
非法、非律、不说、不行、第五之制、犯、轻[犯]、粗重[犯]、有残[犯],
及悔除。犯][第十之二三~第十二]。
人、舍利弗,并为第一,无处、无容、厌背等之成满[第十三~第十六]。
又,邪见即增未生之不善5,有情即是出不正法之事6[第十七~第十八之二]
地者、7有罪、与网、及不正8……于人中、中[国]、有智、圣眼9[第十八
之三--第十九之一之半10]
见、闻、能持、观察、知义……11缘厌背、舍离12,由食能说者,又,由义味
[能说]者,二人、二天并地狱二人、二之傍生、二饿鬼界于阎浮洲中应如是说13
[第十九之一之半--二]。
林中、托钵、粪扫衣、说法、律、多闻、长老之事、服装、二者[第二十之一]。
眷属、14静虑、慈、[念]住、勤、根、力、觉支、道、胜处、解脱、偏处,[第
二十之一--七十二15]。
301 二种想、随念16、静虑17、俱行相结合,以及弹指18、大海、厌背、轻安不善
及善[第二十之七三--第二十一之五]。
一 集 摄句 四三三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三四
无明、慧分别,19通达、四无碍解20、果、得、增、广[第二十一之六--十
之一分]。
大博、广、深、无广、弘、多、速、轻、聪、栖、利及择[第二十一之十之余]。
食、已食、断、缺、忽与忘却,习、修、多、知、偏知、作证[第二十一之二
--二二]。
二 第二集
罪、精勤、应痛惜。又,通达、结、黑白。又,应入21雨期。力、觉支、静虑、
说、评论22、非法行、一向不作善、以及惑乱[第一、第二]。
愚人、怀忿、所说、了义、隐覆、见、戒、顺明分[第三]。
地、不能尽报、说何者、应供养、结、等心、徒步之贼23、行及文[第四]。
粗显、不和合、和合、圣、第五糟糠、伪美、重财、不等、非法、非法说者24
[第五]。
益、希有人、被追悼、值于塔婆、二觉者、三雷、紧那罗、出产、又同住、行
[第六]。
在家、欲、依、漏、有染、圣、身、喜、悦、定、寂静[第七]。
绪、因、行、缘、色、受、想、识、所有之有为、解脱、策励、名[第八~第
九之三25]
302 明、于有之见、无惭、惭、恶言、界、犯、出犯、善巧26[第九之四--至终]。
愚者、所许、犯、非法、非律、悔、所许、犯、非法、非律是[第十]。
人、27净相、心、于第五之凡愚、慧、及无忧为先,……28缘、所说之重、轻、
粗重[第十一]。
四种为求29、所损伤、自心、忿调伏、30舍、偏舍、受用、等受用、均布、摄
受、摄益,哀愍[第十二、第十三]。
覆护、偏覆护、寻、偏寻、偏寻性、供养、款待、成满、增长、宝、积集[第
十四]。
入定、质直、堪忍、和顺、不害、二种根、思择、念、奢摩他、破、具、清净、
见、不喜足,以及失念之十五[第十五]。
二种法、有学以及彼31……善、与无罪、与增乐、异熟32、百恼害、苦、三、
二 集 摄句 四三五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三六
现前、二种自恣、应呵、应责、应驱摈容赦、除却、别住、根本、摩那埵、许容[第
十六--第十七之半]
三 第三集
愚人、标识、33思惟34、过、非理、不善、有罪、有恼害、恶行、垢[一--十]。
高名、应忆、无希望、转轮、波制多那、无戏论、35己、天、更有二种之得[十
一--二十]
303 身证、病人、行、大竭、漏疮36、应亲近、应厌弃、37华语人、盲人、以及覆
38[二十一--三十]
在梵天、阿难、舍利弗、缘、阿罗毗之[王子]、天子、二种王、无苦、增上之
品39[三十一--四十]。
现前、处、他人40、转41、智者、与持戒、有为、山、勇猛、大贼,此等为十
42[四十一--五十]。
二种人、婆罗门、偏历者、涅槃、大家、婆蹉种、提坎那、生闻、伤歌逻[第
五十一--六十]。
外道、怖畏、耶那迦、舍罗步、羁舍子、沙罗、言依、他宗者、不善根,43以
及布萨支,此等为十[六十一--七十]。
阐那、阿时婆迦、释迦族、离系、当劝导、思、希望、信行、香、阿毗浮、沙
门、良田、跋耆子、有学、说三种有学44、二种学、崩伽阇45 [七十一--九十]。
必然、远离、第一众、三种之骏马、衣、树皮衣、46一掬盐、尘垢洗涤者、黄
金匠五十[九十一--百]。
以前之偏求、味著物、号泣、无三事之厌足、二种屋尖顶、二种缘、更复二种
[缘][百一--百十]。
304 生于无幸处47难、不可量、无边处、缺损、正确、业、二种清净、与寂默品[百
十一--百二十]。
俱尸那揭罗、嘲弄、高它马卡、巴朗岛、哈它卡、吐出食、二种阿那律、被隐
覆、刻于岩石,此等为十[百二十一--百三十]。
战士、众会、友、出世、发褐、圆足、三种增长、三种未调马、孔雀饲育处品
[百三十一--百四十]。
三集 摄句 四三七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三八
不善、有罪、不平等、不净、于所害有四、礼、善48之午前品[百四十一--百
五十]。
注1 “发修思惟”底本之asave bhavamanasa读为aseva bhava-manasa。
2 “他之二之能属”底本之bhagihi apare duve是否为bhagihi apara-dvlhi。
3 底本虽作六,但衡其意义,遂订正为七。
4 “四句之门”将底本之mukha ete caturo试读为mukhani etani而译之。
5 “不善”底本之ca kusalam读为cakusalam。
6 “有情为云云”此句似乎有误。
7 “他之者”不明。
8 底本之nadvassam之义费解。
9 “圣眼”底本之vinnatariyena读为vinnatariyena。
10 “十九”底本虽有十八之十六,但是检其文义、应作如是。
11 ……dassamsaggo之义费解。
12 “舍离”底本之vassaggarammapena应读为vavassagg。
13 于底本是单有十九而已。
14 “眷属”眷属之一应属于二十之一者。
15 “七十二”底本是六十三。
16 “随念”anussate之义如何。
17 “静虑”底本虽作jhanasahagatehi,但先前之文是作为jhana-sahagatam。
18 “结合……及弹指”文是如此。
19 “慧之分别”底本虽作panna pabhedo,但应依先前之文,读为panna-pabhedo
20 “四之无碍解”虽作为patiSambhida caturo但由于关系著patisambhida,所以应否作
为Catasso。
21 “应入”文即如是
22 “诤论”底本作为desana-vikarapena是desanadhkarapena之误。
三 集 裸形品注 四三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四四0
23 “徒步之贼”底本之carapaka-coro之义不明。
24 “非法说者”底本之adhammadl应是adhammavadl。
25 底本是单独作为八,并不言(第九之三)。依先前之文,乃作如此改正。
26 底本单为(九)。
27 “人云云”此节误字颇多,无由判读。
28 底本即作vitthogo duttappa。
29 “四希望”底本虽作ayacani cattaro,但今即认是ayacanani cattari之误。
30 “忿调伏”底本之作sacittako va vinaye是依先文假设为sacitta-kodha-vinayo。
31 底本即作kaveyyam。
32 “异熟”底本虽作vivekam却如出版者之想像而读为vipakam。以下至(现前)文意不
明。
33 以下之uddana是出于暹本而成为全部之颂文。底本语句之可疑处,是尽可能依暹本改
正。
34 “思惟”暹本即作为cinta。
35 “无戏论”暹本即作apannakatta。
36 “漏疮”底本之aruko是依前文视为aruko,暹本即作vajirena。
37 “厌弃”暹本是jiguccha“for jiguccha?”
38 “覆”暹本是avakujjita。
39 “品”暹本无。
40 “他人”暹本即作paresam。
41 “转”迟本作为paccaya-vattam,而且是放在paresam之前。
42 “十”暹本作为ekarasa“十一”。
43 “不善根”底本之akusulamula是akusalamula之误植。
44 “又说三种有学”底本虽作为panca masayo ca sadhika vutta却意不明,今暂依暹本
tayo ca sekhino vutta。
45 “崩伽阇”取自暹本之pankadhena。
46 “树皮衣”依先前之文即(树皮衣)是在(衣)之次前。
47 “无幸处”底本之apayika是apayika之误。
三 集 裸形品注 四四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四四二
48 “善”底本之sukha;在暹本即作为sv。依先前之本文看来而采用此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