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果钦哲法王:唵嘛呢呗美吽 证悟者的心要宝藏 <经乘道>15皈依
顶果钦哲法王:唵嘛呢呗美吽 证悟者的心要宝藏 <经乘道>15皈依
15 皈依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轮回除苦之外无他,因此我们要下定决心从中解脱。然而,为了真正做到,我们需要帮助。明显地,我们能获得帮助的唯一希望,在于依止一位完全证悟、已自轮回中全然解脱之人。这就是巴楚仁波切在此向佛陀悲心的化现——观世音菩萨祈请的原因:
22.
啊!吾唯一怙主慈悲藏,
根本上师护法观世音!
语之精华妙法嘛呢咒;
从今无有他想唯依汝!
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完全证悟的佛,为了利益众生而示现菩萨身。诸佛的本性同一,其悲心的化现便是观世音菩萨。既是诸佛悲心的化现,观世音菩萨也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本源,因为慈悲是证悟成佛的最根本,观世音菩萨便是悲心的本尊形相。观世音是佛,观世音是法,观世音是僧,观世音是上师,观世音是本尊,观世音是空行;观世音是法身,观世音是报身,观世音是化身;观世音是阿弥陀佛,观世音是莲师,观世音是圣救度母(Arya Tara);总之,观世音菩萨即是我们的根本上师。如同百川汇流于一座桥下,观世音菩萨是诸佛的总集。接受他的加持,就是接受诸佛的加持;了悟他的本性,就是了悟诸佛的本性。
在此黑暗时代,观世音菩萨化现为莲师。由于他发愿要特别利益这个时代的众生,其智慧、悲心和力量比其他任何诸佛还要迅速。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无数:国王、善知识、凡夫、野生动物,甚至山、树、桥等,任何能圆满众生需要的形相。即使是酷热天气里吹过的一阵凉风,或病痛中片刻的舒畅,都是观世音菩萨悲心的显现。
同样地,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呗美吽(OM MANI PADME HUM),是诸佛慈悲智慧的音声显现。其中涵摄了佛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精义。在众多不同的咒语中,如明咒、陀罗尼咒(dharanis)、密咒43,没有一个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更殊胜。持诵这个一般所称嘛呢咒(mani)咒语的大利益,在佛经和密续中一再被提及。据说,只持诵嘛呢咒一遍,就等于诵念了佛陀所传的十二分教44。持诵六字大明咒即圆满了菩萨的六度,并能稳固地杜绝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这是个简单修法,容易了解,所有人都能修持,也包含了佛法的要义。如果你把嘛呢咒当做快乐与痛苦时的皈依处,那么观世音菩萨将一直与你同在。你将不假造作地愈来愈虔诚,自然生起对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
根据《宝箧经》45(Karandavyuha-sutra)的记载,持诵一亿遍嘛呢咒,你身上无数的活有机体将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在死后,即使是尸体荼毘的烟,都能保护吸入者免于转生三亚道。
43 密咒:字义上是“保护心者”。有名种咒语,主要分为明咒、陀罗尼及密咒,分别相应于方便、智慧与无二自性。
44 十二分教:1)契经:佛经的主体,以章节排序经义之佛经。2) 应颂:原以细腻之韵文阐述佛法,今则以诗歌宣说之佛经。3)授记:对未来预言之佛经。4)讽颂:以韵文撰写之佛经。5)自说:无人祈请,专为延续法教而阐述之佛经。6)因缘:因某人不当行为后,做为戒律传授而详述法教之佛经。7)譬喻:佛陀重述同时期其他人物举止轶闻之佛经。8)本事:和过去故事相关之佛经。9)本生:佛陀过去累世为菩萨时一系列故事之佛经。10)方广:极为详尽阐述广奥法教之佛经。11)希有:阐述从未公开之神奇和特殊法教之佛经。12)论议:精确设定律藏和经藏教义之佛经。有对五蕴、五大、觉知主客体及其他轮回法教的分类;对次第、道、三摩地和其他修道法教的宣讲;以及对三身、五智及其他证果法教的列举。
45 《宝箧经》:有关观世音菩萨之佛经;第一部传入西藏的佛经,神奇地出现在拉托日聂赞王(King Lha-Thothori Nyentsen)的皇宫屋顶,是吐蕃王朝的第二十八代,时当公元四三三年。
纵使是此咒的某个字——唵、嘛或呢,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加持并使众生解脱。据说,佛拥有超越任何众生的非凡能力,像是能正确说出连续下了十二年的暴风雨里共有多少雨滴,但即使是佛,也无法完全述说持诵一遍嘛呢咒所产生的功德。如果佛开始做这般阐述,即便将地球上的森林都制成纸,也不够写尽其中最微小部分的功德。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能真正吓退死神,但观世音菩萨悲心的温暖光亮,却能完全祛除任何人在死神逼近时所感到的畏惧。这即是所谓的“无欺皈依处”。观世音菩萨完全不受轮回束缚,随时都在帮助众生,连最微细的动作——一手势、一眨眼,都具有帮我们自轮回中解脱的力量。当我们藉持嘛呢咒来向他祈求时,不应该认为他在遥远的净土而听不见,因为观世音菩萨永远在对他有信心的人身边。我们由于自身的障碍,无法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普陀山亲见观世音菩萨。事实上,他的悲心不舍弃任何众生,他不断化现为最能利益众生的任何形相,尤其是化身为伟大的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坚信观世音菩萨是无上的救怙主,他将解脱道示现给一切众生,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根本上师。
观世音菩萨悲心的甘霖无分别地遍淋在众生界。但幸福的作物不会生长在信心种子枯萎的地方。缺乏信心,就是在他加持的暖阳下自我封闭,好比将自己关在暗室中。假如你有信心,在你与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之间,就没有距离和迟滞。
释尊的法教深广而不可思议。要通达所有教理,实是非常罕见和了不起的成就。但即便如此,仍然不足。除非我们真正实修这些法教,融入自心,获得内在的了悟,否则任何所得都仅是学理,只会徒增自矜自是。
我们已经读了很多书,也听闻了很多法教,但对于真正改变我们并没有太多助益。把医师处方放在床边,并不会治好你的病。所以,将心转向内在,深刻思索佛法的义涵,直到它浸润整个生命为止。
这是为何巴楚仁波切说:
23.
所知仅解外相无裨益,
所作今生消逝无裨益,
所思尽皆迷妄无裨益,
是时持诵嘛呢有实益。
如同海浪般,此生的一切活动无尽地翻涌着,一波接着一波,到最后徒留空空的双手。无数的念头川流而过,每个念头又涌生更多念头,但它们只会增加迷惑与不满。禅修法教的精义和持诵嘛呢咒,不是更好吗?
我们现在正陷入习性的泥沼,被情欲的桎梏所困。我们既未完全解脱,也不够坚强到有能力使众生自轮回中解脱。我们必须寻求帮助——不只是某种帮助,而是观世音菩萨无穷的帮助:
24.
真实不变皈依唯三宝;
三宝总集自性观世音。
一心依止汝智无变异,
具信坚心持诵嘛呢咒。
向梵天或帝释天等天神寻求依怙,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帮助,因为他们自身仍陷于轮回之网。向世界上有权有势的人或亲友寻求庇佑,只能得到极有限的保护。山川、星辰或其他自然现象也无法提供真正的平安。这些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如果你身系牢狱而想获释,就必须求助于有能力解救你的人,而非其他囚犯。
为了能将我们自轮回的漩涡中救出,我们寻求的皈依基础必须是自身已全然解脱者。自轮回的一切限制中解脱出来,圆满究竟证悟的所有功德,拥有无限悲心可以满足一切有情所需、并带领他们直到成佛的皈依源只有一个:三宝。
三宝是佛、法、僧。佛是导师,示现四身46五智47;法是道,是被传授和了悟的法教;僧是道上的友伴,是了解法义并终证解脱者。
46 四身:化身、报身、法身及法界体性身(Sva-bhavika-kaya,是 前三者的融合)。
47 五智:描述五毒如何转成五智,见原颂第50偈至第54偈。
透过对三宝的信心及虔诚心,我们将了悟他们并非三个分离的个体,而是代表佛陀悲心之观世音菩萨的身、语、意。他的心是佛,他的语是法,他的身是僧。纵使我们现在不能亲见观世音菩萨,但也应了知他的无量功德,一如佛经及密续所记载般。我们也当记住观世音菩萨与传授我们珍贵佛法的上师无二无别。深切感念这伟大的慈悲,向他祈请,并持诵六字大明咒,我们的一切业障和烦恼将毫无疑问地被一扫而空。届时,我们将至观世音菩萨净土亲见观世音菩萨,他在那儿为菩萨眷众转大乘的*轮。
皈依是进入佛法之门,为三乘共法与一切修行的基础。人们对轮回的看法所生之皈依动机不尽相同。因害怕轮回之苦,为了个人因素而皈依是较差的动机。最好的动机是希望自己能令一切众生完全自轮回痛苦中解脱,并使他们达到证悟的境界。以这种心念皈依,是大乘的见解。
如果要诚恳真实地皈依,就必须培养无可动摇的信心。信心是道上的核心要素,能使我们受到佛的加持。想要达到证悟却没有信心,就好像坐在面北的洞穴等候阳光的照拂一样。
开展信心有四个阶段:净信(clear faith)、愿信(longing faith)、笃信(confident faith)和不退转信(irreversble faith)。当你开始认知到佛陀、观世音菩萨及上师拥有多么美好殊胜的功德时,你的心会变得非常清净喜悦,这是“净信”。当此净信引发你想得到如观世音菩萨般完美功德,并想到如果能具备这些功德,便能帮助无数众生时,就会转成“愿信”。当你完全确知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实如佛陀所描述时,就成为“笃信”。最后,当信心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牺牲生命也无法使你抛却时,就是“不退转信”。至此,无论你遇到什么状况,都会深具信心地想着:“观世音菩萨,您知晓一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全然仰仗您的智慧和慈悲。”自此,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及指引将永远与你同在。毫无疑问地,仅是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音声,都能使你免于堕入三恶道。真实无伪的皈依所需的,就是这种不退转信。
俗云:“信心是解脱道上日夜前进的宝轮。”信心是七种高贵功德中最重要的一环。太阳的光芒普照各地,但只有透过放大镜的聚光,才能把干草点燃。同样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平等地照亮一切众生,但只有那些拥有如放大镜般信心之人,才能引燃他的加持之火。
若仅为了此生,或只为了治愈你现有的疾病而皈依是短视近利的。你应发愿为了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而皈依。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你都愿以真诚的信心供养身、语、意予观世音菩萨,全然依止他,这就是完全具义的皈依——大乘的真实皈依。
皈依观世音菩萨可依外、内、密三层面来说。在外的层面,观世音菩萨是佛、法、僧三宝。在内的层面,他是上师、本尊和空行三根本。在密的层面,他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因此皈依绝不只是一个前行或初学者的修行而已;事实上,皈依的深意涵盖了直至成佛的完整修道。尽管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皈依,但只要坚信上师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是三宝一切面向的唯一精髓,依此信心持诵六字大明咒,便能圆满一切的皈依。
阿底峡尊者以无比的学养和证量,在北印度和东印度各地被尊称为“第二佛”。他到西藏后,因为教授了太多次的皈依利益,于是大家开始称他为“皈依班智达”。当他听到弟子这般称呼他时,他叹道:“被这样称呼的确是一项荣誉,但还有什么比皈依佛更殊胜的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