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三)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来源:   作者:性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三)

 

  五、四念处的核心——念

  「念」(sati)一字在佛教圣典中常常出现,是佛法中几个教义组合的一员。不论修习何种法门,都需要「念」,「念」贯穿整个修行历程。什麽是「念」?依南传阿毘达摩29的看法,「念」是普遍存在的美心所30,它的特相是念念分明,把心稳定在所缘(Arammana)31上,就像石块沉入水中;作用是不忘失所缘;现起是守护心面对所缘的状态;近因是强有力的「想」或四念处。因为念有坚住于所缘、守护六根门的特质,所以经中以「守门人」来譬喻它。「念」必须不间断的专注所缘,而且念兹在兹,不眷恋过去,也不攀缘未来,繫念于当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所有其他的功德与四念处是分不开的,它们所依靠的缘是四念处的念。念,是善心的基础。

  正念是四圣谛中,导向灭苦之八正道的第七支。根据八正道的三分法── 分成戒、定、慧三组,正念、正定与正精进同属于定组,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正念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亦是充分培育其他六个觉支的基础。正念也是五根、五力的一员,除了本身的功能,也有督导其他四根平衡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信与慧、精进与定之间。正念是四念处的核心,有正念才可称为四念处的修行。

  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有时,我们的心过度掉举,就不适合修精进觉支;若心太过昏沉,就不适合修轻安的觉支。而凡是善心的情况都是适合正念,它也可以使所有其他的功德不断地增长。所以,四念处适合在一切的情况,适合所有的修行者,没有例外。

  六、为何佛陀只说四个念处?

  为什麽佛陀只说四念处,而不说五念处、六念处、七念处、十念处?或说作意念处、想念处、触念处、念念处呢?注释书说:为了去除众生的四种颠倒。修行者要去掉四种颠倒,若未去除四种颠倒,就无法如理作意,如此便无法断除无明,获得解脱。

  第一颠倒以不淨为淨。一般人以不淨为淨,不想出离;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要去除观不淨为淨的颠倒。佛陀说修习身念处,以去除这种颠倒。

  第二颠倒以苦为乐。一般人乐在苦中,放逸逍遥;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就要去除这种以苦为乐的颠倒。佛陀说修习受念处,为去除这种不如理的作意,以苦为乐的颠倒。

  第三颠倒以无常为常。一般人以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常态的、不变的,便紧紧抓取;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就要去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佛是说明修习心念处,去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

  第四颠倒以无我为我。一般人认为「我」是存在的,凡事为「我」,而世间万法皆因缘和合、刹那生灭,那有「我」呢?修行者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要去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佛陀说修习法念处,去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

  注释书不但提到四念处可去除四种颠倒,也可去除四食32、四漏33、四取34等执着。佛陀说修习身念处,可捨离段食的执着;修习心念处,可捨离识食的执着;修习受念处,可捨离触食的执着;修习法念处,可捨离思食的执着。

  同样地,修习四念处可远离对五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身念处,可捨离对色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受念处,可捨离对受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法处,可捨离对想蕴、行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心念处,可捨离对识蕴的执着。

  所以,修行四念处可以解离一切不同的束缚。

  七、四念处适合一切根性

  修行者的根性有很多种,各种根性的修行者都适合修习四念处来实践法、实践涅槃。解脱的条件是了解究竟法,所有修行者都要修习四念处才能了解究竟法。修行者的种类有那些?不论南、北传,最重要的分法是贪行人、见行人。《俱舍论》、《大毘婆娑论》也提到相同的分类。此外,也有以止观的偏重而分别为止行人、观行人;也有钝根、利根的分别。

  对贪行人,要强调身念处或受念处的修行,因为去除贪最有效的方法是思惟苦、不淨,而了解身体及与身体最有密切关係的受,可以使我们了解苦,不淨也属于苦。钝根的人适合修身念处,利根的人可直接修受念处,因为受念处的所缘比身念处微细。修止时,以色法为所缘,强调对色法的了解,特别适合修习身念处、受念处;修观时,强调捨离无明的过程,以名法为所缘,则强调对名法的了解,适合修习心念处、法念处。见行人是执着「见解」的人,要修习心念处与法念处。若是钝根的见行人,要特别强调心念处,因为心念处较不複杂、微细。利根的见行人则适合修习法念处,因为所缘的分别很複杂、微细,不易了解。

  观行人也可以分钝根、利根,钝根的观行人适合修习心念处,利根的观行人则适合修习法念处。

  如此将修行者分成几个基本的种类,不论是何种根性的修行者,都能找到适合的念处来深入世间道,而实现出世间道。

  八、四念处是一个过程

  经上说四念处是「一乘道」,它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佛陀以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四个最重要的过程来说明。「道」是「唯一」,所缘则有身、受、心、法四种,除了这四种所缘之外,修行者不可能有其他所缘,因为一切所缘都已包含在四种念处裡了。

  《象迹喻大经》35的注释书,以譬喻来说明这「一乘道」。好像切竹管的人把竹子切成四片;同样的道理,四念处是一个过程,但所缘不同,分成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个部分,每部分再细分成各种修行方式。

  整体而言,四念处是一个过程,是以身、心为所缘的一整套修行方式。身念处须以心来观照,同时也会察觉种种感受,生起各种心。感受不离身心,身与心两者互相影响,身是心的依靠与展示场,而所呈现的身心现象即是「法」,每一现象有其各自的特性(自相)36与共同的性质(共相)37。每一念处若结合法念处的修习,都可成为解脱的法门。

  身念处分别而言,有十四种练习,每种练习(身)后,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就可以获得解脱。在受念处中,有九个要素,即观九种感受(受),再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便可获得解脱。在心念处裡,观照十六种心,如实了知它们(心),接着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即可获得解脱。法念处有五种方法,皆可以修习而获得解脱。不论是何种念处,如果我们热诚、正知、正念地修习,都可获得解脱。

  如同编造房子的人,依照需要,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切割、组合这些材料,而建造成一栋房子。同样的道理,四念处是一个过程,佛先将它分成四部分,然后每部分再细分成各种修行方式。

  总之,要让四念处的修行成熟,必须先观四念处是个解脱的过程,它们结合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割。不同的修习法,不会矛盾冲突,而是彼此相互增上,使定慧渐趋成熟圆满,而达到解脱。此过程能够成熟、走上解脱,最重要的是对法念处的了解。掌握法念处的精义,前面的念处才能变得圆满。若从不分别的角度来说,法念处包括所有的法;如果分别而说,法念处是除了色(身念处)、受(受念处)、识(心念处)之外,想蕴、行蕴的所有法。

  注释书中以古城来作譬喻,解脱、涅槃好比是座古城,古城的周围有城牆,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东门就如身念处,身是我们存在的最粗显部分;南门好像受念处,受是比身微细的第二部分,西门好比心念处,心比受更微细;北门就像法念处,法念处是包括涅槃在内的一切法,所以它范围最广,也最微细。

  修行者如果要实现解脱、体证涅槃,除了从四门进入之外,别无他法。

  九、四念处共通的修习法

  关于四念处的修习有些要点是贯通整部经典的,适用于身、受、心、法任何一个念处,以下稍作介绍。比丘安住于身,循身观察,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受,随观感受,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一)具三心捨贪忧

  修习四念处须具备四个条件─ ─具备热诚、正知、正念三心,以及去除身心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如果修行者不热诚、不正知、失念,无法去除贪欲与忧恼,那麽他的业处就无法成功,此四个条件是随观念处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要件是热诚(Atapi), Atapi 原意是热,意指热诚、热切,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还有努力、精进的意思,亦即北传所译的「四正勤」38。若无兴趣、热诚,则做任何事都会意兴阑珊,当然无法修习四念处,而解脱烦恼。有热诚修四正勤,意指不放逸,不让烦恼生起,若烦恼生起便立刻断除,即是「热」、「热诚」。若不立刻断除,就是不够「热」。这是离开烦恼的第一要件,要热、要精进。

  第二要件是正知(sampajana),正知就是智慧,即正确地、完整地、平等地观照所缘。正知有很多层次,在修行的每阶段都需要正知。修四念处最重要是以四种正知39审视如何做对自己修行是最有益、最适宜的。南传佛教说明修行的过程,在智慧方面特别强调四种正知,包括四种不同的智慧在裡面,提供一个好的方便来断烦恼,实践无我境界,这是离开烦恼的要件。四种正知是了解无我的智慧,以此为方便,来了解无我的道理。四念处修行的目标,即是领导我们达到无我的境界。

  第三要件是具念、正念(satima),要不断地保持正念。热诚与正知是正念重要的缘。若无热诚与正知,正念就不明显。在此,正念、热诚与正知连在一起,是一个过程。所以,若修习身念处,同时也在修四正勤、四种正知,它们无法分开。若修习安般念,必须先以正念专注于呼吸,再以正知清楚地知道呼吸。随时保持正念在呼吸上,不忘失呼吸即是正念;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正知;为清楚地了知呼吸所付出的努力是热诚。懈怠、迷煳、疏忽、放逸的心,将无法清楚地觉知呼吸。所以,在修行时,热诚、正知与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件是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佛陀说明了修行必备的三项要件后,接着开示必须捨弃的两种烦恼,若不能捨弃它们,就无法获得高度的定力与智慧。在佛教的语言中,「世间」(loka)是指五蕴、名色、十二处、十八界,是破坏、干扰、逼迫、崩坏的意思,我们的五蕴、我们的世间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忧恼与瞋相应,繫属于瞋。整句的意思是除去对世间的贪与瞋。经文在这裡虽然只提到贪、瞋,但是在此是以贪、瞋,指称所有的烦恼、障碍。五蕴既是连续不断崩坏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去除对它的执着。注释书说「捨离」意指断烦恼,要去掉贪、瞋,去除五盖,修行才可能成就。

  贪与瞋是五盖的归纳,贪是执着所有名、色(五蕴)的所缘;瞋为厌恶所有的名、色(五蕴)的所缘。若能不执着、不厌恶,才可实现四念处的智慧。捨离五盖可以用定镇伏,用慧断除。修四念处想要成就,应克服关于世间、五蕴、十二处等所有的烦恼,特别是贪、瞋。若能了解真正的身,不会生起执着,也不会拒绝。如果用这种态度修习,则能离开烦恼,继续安住于清淨的心。如此也能清楚了解止与观的密切关係。成就止与观的条件就是离开五盖,特别是离开贪与瞋,离开贪与瞋,才能修正定、正观。

  不但是在定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以正知、正念来捨离五盖,我们才能保持正念。在《杂阿含经》中佛陀以自己为喻,说明失念的后果,就如空中的飞鸟随时有遭到捕捉的危险。佛说在过去世他曾经是隻锦色的孔雀,由于非常地努力修行,所以猎人无法捕捉牠。不过,有次由于牠看到一隻雌孔雀,心受到迷惑,失去正念,猎人因此轻易地捕捉到牠。同样地,若不修习念处,我们就是在五种妙欲或摩罗的境界;若修习四念处,我们即是留在父母、祖先的境界40,所有解脱世间的诸佛、阿罗汉的境界。所以,四念处是修行者的

  根本、清淨的处所。若修行者不离开这境界,时时有正念,如那隻孔雀能看清陷阱,猎人无法捕捉牠。如果修行者离开四念处,就好像那隻孔雀看到雌孔雀,一时失去正念,就掉入猎人的陷阱。所以四念处的修行是时时都在「法」中,时时都要捨离烦恼,若有一念心留在烦恼裡,就不是在修四念处。

  最明显的烦恼是贪与瞋,生起贪与瞋,所有其他的烦恼就随之而来;若有热诚、正知、正念,烦恼就无机会介入,四念处的修行就是没有烦恼的境界。

  热诚、正知、正念,捨离贪、瞋这四项也是四念处的内容,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有这四个要件,四念处才能成就。具足这四个要件,我们就不断地留在无烦恼的境界。如此止观的修行便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是以修习四念处而入涅槃古城。

  因此,经文在此总释四念处时,每个念处前都提到这四个要件。因为缺少它们,就无法修习四念处。

  当然,修习四念处不只需要这四个要件,而是包括所有的善法,只是这四个要件是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

  (二)观内外、生灭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内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外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内外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生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灭法;安住于身(受、心、法), 随观生灭法。

  这段落在整部经中重覆出现,依据身、受、心、法所在章节不同而变更所缘。在这个关键段落中,佛陀叙述了四个念处的共通修习法。所有的修行者,不论从那个念处、那个方法开始,都必须经历观内(ajjhattam)、观外(bahiddha)、观内外(ajjhatta-bahiddha),以及观生、观灭、观生灭的阶段。修习了这些后才能「无所依而住,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完全不执着身心世界,达到解脱。

  「观内」是观自己的五蕴身心;「观外」是观他人的五蕴;「观内外」,是自他交替观察。为什麽需要观照他人呢?因为我们不只执着自己的五蕴,也执着他人的五蕴,所以两者都必须观照。如何观呢?初学者可以推论或观想的方式,观想「他人」的情况与「自己」的相同,待止观有基础后,便能如实照见了。

  「观内外」之后是「观生灭」,这是四念处的观察重心,如实观察五蕴身心的实相─ ─五蕴是不断生灭变化,是「无常」的;五蕴不断受生灭压迫,是「苦」的;五蕴生灭无常,并无不变的「我」存在,是「无我」的。由粗显层次至深细的层次,逐渐解开繫缚身心的烦恼,乃至完全解脱。

  依照注释书或《无碍解道》( patisambhidamaga )的说明,实现解脱过程要靠五种断,或称五种远离,就如七种清淨法41,渐渐断除烦恼,走上解脱。

  第一种是镇伏断(vikkhambhana vossago)是属于奢摩他的部分,用定镇伏烦恼,就能呈        现清淨的心。在修习安般念时,是以安般念来实现镇伏断。

  第二种是彼分断(tadaNga vossaggo)是属于毘婆奢那的部分,一般经典中,彼分断即指以律仪来远离烦恼,在此彼分断是以观智一分一分地捨断烦恼。身的彼分断是不染,心的彼分断是无贪。这需要有力量的观,才能随分地捨断烦恼。什麽是有力量的观?如在《清淨道论》中列举于观的过程中,要远离十种观的随烦恼42,例如光明、轻安等,能远离随烦恼的观,便有力量断除烦恼。

  若观智成熟,能直接照见真实法的生灭,持续的观「生灭」愈来愈快,法的「生」愈来愈不明显,「灭」变得愈来愈明显,这便是有力量的观。此时不在意法的「生」,专注地观法的「坏灭」,就达到了坏灭随观智(bhagga-nana)43。实现坏灭智后,再持续的观坏灭,到行捨智44 ,实现第三种正断断(samuccheda vossago)。正断断是在见道位45,然后进入修道位,以出世间观断除烦恼,证悟道果,即是第四种安息断或止灭断(patippassaddhi vossago)。

  最后是出离断(nissarana vossago),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安住在无烦恼的情况,证得漏尽智、无生智。这是完整的安般念与四念处的修习过程,修行者都要经历此过程。

  (三)七种随观

  注释书引《无碍解道》说明七种随观法46,配合内外、生灭观察,可以成就观的智慧。

  第一、无常随观(anicc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生灭无常的,能去除常想。

  第二、苦随观(dukkh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苦非乐的,这样能去除乐想。

  第三、无我随观(anatt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无我的,如此能去除我想。

  第四、厌离随观(nibbid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会厌离身体,而不会执取身体,断欢喜想。

  第五、离欲随观(vuirag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对身不起染心,而远离欲想。

  第六、寂灭随观(nirodh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至相当程度时,暂时去除烦恼,捨弃集想。

  第七、捨遣随观(patinissagg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能捨弃、不执着它们,心会倾向涅槃,而捨弃执取。

  以七种随观的智慧去观照身、受、心、法念处,便能对治四种颠倒,寂灭烦恼,趣向涅槃道。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