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二十一节 道德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来源:   作者:圆持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二十一节 道德

  概 述

  “道德”一词虽源于春秋老子的《道德经》,但其含义于今天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后来所形成的道教虽借用了《道德经》,但“道德”一词已不为“道家”和“道教”所专有,其已成为人们生活行为标准与社会行为标准的一种泛称。

  佛教传入中国一方面必须要使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另方面又对一些中国原有的语言词汇作了符合佛教义理的解释。因此,佛教与世人共用的相同语言词汇,于含义上往往有同、有别、有异。如第一章第三节“何谓为道德”说:“何谓为道德?信为道,制身、口、意为德。”这种对道德的全新解释是十分独特的。就其意义而论,与一般道德概念又有一些相通之处。通过本篇各章节,不难发现,佛教给我们提供了增进道德的新方法和新视角。所以,将佛教典籍中关系到“道德”一词的有关资料集为一篇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共由四章组成,每一章有两部分相关内容。

  第一章  道德之基础与成因

  提 要

  “道德”一词虽系佛教所借用,但在伦理学史上,佛教却最早赋予道德明确而全新的界定。

  本章由六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别分为两类。第一、二节为一类,指出了道德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三至第六节为一类,分别对“道德”、“德”和“道”作了界定。此三种界定于文字表达上虽有差异,但于实质上都是一样的。

  第一节  德源于智慧

  人皆以智慧成其道德。

  《那先比丘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卷697页B21行

  第二节  积德皆由人

  积德皆由人身,设不从人植众德本者不蒙福庆。

  《十住断结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十卷1018页B5-6行

  第三节  何谓为道德

  何谓为道德?信为道,制身、口、意为德。

  《三慧经》,《大正藏》第十七卷702页C23-24行

  第四节  何谓德

  云何德?谓无量解脱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大正藏》第三十卷347页A11行

  第五节  以四法为道

  常愍好学,正心以行,

  拥※怀宝慧,是谓为道。

  ※《大正藏》注:拥=权。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四卷568页C22-23行

  第六节  济天下为道

  所谓有道,非救一物,

  普济天下,无害为道。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四卷569页A11-12行

  略 解

  第一节“德源于智慧”。此节说:“人皆以智慧成其道德。”此说揭示了道德所形成的根源在于智慧的法则。佛教认为,人的不道德及一切罪恶皆因为愚痴,而一切道德和善行则取决于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使人明辨善恶并作出正确的选择。本节于第三篇“之六智慧”中亦编录,名为“由智成道德”。

  第二节“积德皆由人”。此节说:“积德皆由人身,设不从人植众德本者不蒙福庆。”此说之意表明,人积累增长一切道德皆以人自身为主体。“人身”一方面是指作为自我的个体,另方面是指作为外在的群体。道德的积累须以人为本,因此,佛教的伦理道德具有人本主义的特色。

  第三节“何谓为道德”。此节说:“何谓为道德?信为道,制身、口、意为德。”“信”义指信奉佛教指导人们弃恶向善的思想方法,用以自制身、口、意弃恶向善。这种对道德的定义,既明了而又富有原则性,具有完全独立的思想价值和特色。

  第四节“何谓德”。此节说:“云何德?谓无量解脱等。”“解脱”,从道德意义上讲,即是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此节与第四十五篇第一节“何谓解脱”具有互相注释的作用。

  第五节“以四法为道”。此节说:“常愍好学,正心以行,权怀宝慧,是谓为道。”此四法即是衡量道德的标准,也是致于道德的方法。“愍”义指慈愍。此对道的解释较之上述三节更加具体化了。“权”本指秤锤,后延伸为知晓轻重。

  第六节“济天下为道”,此节说:“所谓有道,非救一物,普济天下,无害为道。”此对道的界定,充分表明了道德所具有的社会使命和价值,与一般意义上对道德的理解大不相同。

  第二章  得道与修道

  提 要

  本章名为“得道与修道”,若更加明确地表达可名为“得道之方法与修道之准则”。在本章所组成的七节中,第一至第四节为一部分,提出了得道的具体方法;第五节至第七节为一部分,指出了修道的准则。

  第一节  三业善得道

  慎言守意念,身不善不行,

  如是三行除,佛说是得道。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四卷569页B4-5行

  第二节  除三毒得道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

  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四卷569页B10-11行

  第三节  集德八法

  菩萨有八法能集一切功德:

  一者大悲;

  二者坚心;

  三者智慧;

  四者方便;

  五者不放逸;

  六者勤精进;

  七者常摄念;

  八者善知识。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1页C18-21行

  第四节  修道十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十清净法者,复能具足一切诸法,云何为十清净法?

  一者道当清净,秽浊非道;

  二者道当一意,多想非道;

  三者道当知足,多欲非道;

  四者道当尊敬,骄慢非道;

  五者道当检意,放逸非道;

  六※者道当显矅,自隐非道;

  六※者道当连属,无行非道;

  七者道当精勤,懈怠非道;

  八者道当觉悟,愚惑非道;

  九者道当教化,矜吝非道;

  十者道近善友,习恶非道。

  ※编者注:第六法有两条,几种译本均同。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三,《大正藏》第十六卷111页C13-22行

  第五节  所在修道德

  所游居处常修道德。

  《度世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卷647页B14行

  第六节  处处行道德

  道德行施无处不运。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七,《大正藏》第三卷353页C21行

  第七节  为德在立善

  为德立善。

  《大阿弥陀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卷338页B20行

  略 解

  第一节“三业善得道”。此节说:“慎言守意念,身不善不行,如是三行除,佛说是得道。”此节表明,若身、口、意三业能弃恶向善,即是得道。“得道”在人们心目中往往具有神秘或神圣感,若以本节阐述来理解,“得道”就是道德境界高尚。

  第二节“除三毒得道”。此节说:“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贪、瞋、痴”既是根源于内心的道德问题,也是导致人生、老、病、死等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佛经中往往将其喻称为“三毒”。若能消除“三毒”,即可完善道德,从一切罪业中解脱出来。所以,除此“三毒”是获道德、得解脱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集德八法”。此节说:“菩萨有八法能集一切功德:一者大悲;二者坚心;三者智慧;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六者勤精进;七者常摄念;八者善知识。”此八法之所以说能集一切功德(道德),是因为此八法之完备能使人获得道德的圆满。“大悲”是道德之基础,但必须“坚心”才能持之以恒,进而须有智慧才有能力行善集德,须具“方便”之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增进道德过程当中的问题。道德的实践以“不放逸”为前提,以“勤精进”为根本。集德须内心“常摄念”,以免乱念丧德,还须亲近“善知识”,以得时时熏习和引导。

  第四节“修道十法”。此节所提出的十法是:“一者道当清净,秽浊非道;二者道当一意,多想非道;三者道当知足,多欲非道;四者道当尊敬,骄慢非道;五者道当检意,放逸非道;六者道当显矅,自隐非道;六者道当连属,无行非道;七者道当精勤,懈怠非道;八者道当觉悟,愚惑非道;九者道当教化,矜吝非道;十者道近善友,习恶非道。”此节的二、五、七、十一条和第三节的二、五、六、七、八条基本相同,亦有相互注解的作用。其中“六者道当连属,无行非道。”“连属”又可称为“连续”、“连接”、“连贯”。在道德的提高上,心行要连属,心须连续,行须连贯。偶尔一善心善行不足以成为道德。此节于前面说有十,实则有十一种。其中“六者”并列两种,而于几种《菩萨缨络经》的译本中都相同。

  第五节“所在修道德”。此节说:“所游居处常修道德。”此说在于引导人,不论在异地旅行活动中,还是在固定的居住处,皆须常修道德。

  第六节“处处行道德”。此节说:“道德行施无处不运。”此节与第五节相比,其含义是指在道德的施行上是面向一切对象和不分时间地点的。

  第七节“为德在立善”。此节说:“为德立善。”“为德”与“立善”互为因果,既可说“为德在立善”,也可说“立善在为德”。

  第三章  尚德之准则和态度

  提 要

  本章收集了佛教经典中有关崇尚道德者所遵循的原则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共十一节,依其内容差别分为六类。第一、二节表明了立德为人的道理;第三节要求人们要以道德调御自心;第四、五、六节指出了对道德追求的原则;第七、八、九节阐明了对道德所应有的态度;第十节提出了推行道德的社会责任;第十一节告诫人们不宜炫耀自身的道德。

  第一节  为人习德本

  我当为一切人习德本,不独一人习善本。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藏》第十二卷28页C2-3行

  第二节  为众示道德

  普为一切现道德之门。

  《度世品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卷639页B6行

  第三节  以道德御心

  以道德御心。

  《等自菩萨所问三昧经》卷下,《大正藏》第十卷587页B13行

  第四节  怀抱道德

  怀抱道德。

  《如来兴显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卷593页C28行

  第五节  致于道德

  致于道德。

  《如来兴显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卷610页A2行

  第六节  积德不倦

  积功立德,行善不倦。

  《十住断结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十卷1017页A16行

  第七节  尊德如父母

  尊重道德如孝子与父母别。

  《贤劫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6页A10-11行

  第八节  敬德无骄慢

  尊敬有德,心无骄慢。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卷306页C5-6行

  第九节  勿恶意向德

  夫为人者当爱乐人善,以善为友不可嫉之。人有恶意向有德之人及善师者,是恶意向佛无异也。

  《佛说阿难分别经》,《大正藏》第十四卷758页C26-28行

  第十节  奉德改恶者

  (一)

  于诸大德奉事供养,于恶众生兴大悲心,随力所能为除恶行。

  《菩萨地持经》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卷894页A11-12行

  (二)

  有实德者称扬欢悦,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改悔。

  《菩萨地持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卷911页C1-2行

  (三)

  于具功德诸有情所,常乐现前供养恭敬,于具过失诸有情所,常乐现前发起最胜悲心、愍心,随能随力令彼除断所有过失。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487页C28-488页A2行

  第十一节  不说己德

  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366页B16行

  略 解

  第一节“为人习德本”。此节说:“我当为一切人习德本,不独一人习善本。”此说表明,作为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而言,修习道德应该是为了一切人道德进步的事业,而非独为自身。唯有如此崇高的道德才能成其为道德,若为一己之名誉而行于道德即非真实之道德。

  第二节“为众示道德”。此节说:“普为一切现道德之门。”此说表明崇尚道德者,应以社会道德为己任,积极引导人们从相应的角度进入道德之门。

  第三节“以道德御心”。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道德的提高虽须有外在行为的体现,但究其根本,实源于人的内心。唯有先以道德行为标准和思想观念来调御内心,道德才能成其为道德。

  第四节“怀抱道德”。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此说指出了人们对道德追求的应有准则,要人亲近道德,心怀坚守道德。

  第五节“致于道德”。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此说要求人们,应全身心地致力于道德,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第六节“积德不倦”。此节说:“积功立德,行善不倦。”此说表明,为了积累功德,于思想行为上没有满足和厌倦,生生不息,永不停止。

  第七节“尊德如父母”。此节说:“尊重道德如孝子与父母别。”此说以比喻的方式,表明了人们对道德应有的尊重程度和感情深度。

  第八节“敬德无骄慢”。此节说:“尊敬有德,心无骄慢。”此说在于要求人们,面对有道德的人要真诚尊敬,内心不可骄慢。

  第九节“勿恶意向德”。此节前半部分告诫人说:“夫为人者当爱乐人善,以善为友不可嫉之。”有德的人自当爱乐人善,但无德的人往往嫉妒或憎恶人善。后半部分说:“人有恶意向有德之人及善师者,是恶意向佛无异也。”此说告诫人们不可以恶意向有道德的人,否则如同向佛无异。此节将有德的人与佛相等,充分表明了佛教对道德的尊重程度。

  第十节“奉德改恶者”。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其一说:“于诸大德奉事供养,于恶众生兴大悲心,随力所能为除恶行。”对于有道德的人固然应奉事供养,但对无德的恶众生不能漠视,要随力设法令其改恶向善。此节十分显明地指出佛教对社会道德尊崇、负责的精神。

  第十一节“不说己德”。此节说:“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人若宣传个人道德或指使他人宣传,一般情况下是为了达到名利的目的,结果道德成了等价交换的“商品”,“道德”也就不能成其为真正意义的“道德”了。

  第四章  道德之境界与无德之过失

  提 要

  本章由七节组成,依内容差别分为两部分。第一至第五节为一部分,通过各种比喻和形容的方式,指出了追求道德者应达到的境界;第六、七节为一部分,指出了欠缺道德的恶果。

  第一节  道德超世

  (一)

  道德超世。

  《如来兴显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卷605页B14行

  (二)

  道德超殊。

  《十住断结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卷982页C5行

  第二节  众德奇特

  众德奇特。

  《如来兴显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卷594页A12行

  第三节  道德晖赫

  道德晖赫。

  《如来兴显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卷605页C5行

  第四节  积累众德

  积累众德。

  《度世品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卷638页C14-15行

  第五节  积德无穷

  (一)

  积德无穷。

  《大阿弥陀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卷336页A2-3行

  (二)

  修德无厌。

  《度世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卷646页B21-22行

  (三)

  道德无崖。

  《十住断结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十卷1019页A15行

  第六节  不造德为患

  不造德者,皆为苦患。

  《如来兴显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卷601页A26行

  第七节  无德难化人

  其自己身不能修德,欲化他人立道德者,未之有也。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卷466页B9-11行

  略 解

  第一节“道德超世”。本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分别提出“道德超世”和“道德超殊”。此节表明,佛教并不满足于世间一般的道德标准或境界,而更进一步地追求超越世间的殊胜道德。

  第二节“众德奇特”。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此说是佛教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节“道德晖赫”。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晖”同“辉”,“赫”义为显著。作为追求道德的人而言,务必应达到道德光辉普照至为显赫的境界。

  第四节“积累众德”。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对追求道德的人而言,不可局限于某种或某方面的道德,应不断积累一切道德。

  第五节“积德无穷”。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分别提出“积德无穷”、“修德无厌”、“道德无崖”。此节表明,佛教鼓励人们,在道德的追求上应以无穷、无厌、无涯为境界。“崖”与“涯”义同。

  第六节“不造德为患”。此节说:“不造德者,皆为苦患。”于世间中,人若不造行道德其必无德,既无从积福,也无从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最终难免业障缠身,孤苦无助。

  第七节“无德难化人”。此节说:“其自己身不能修德,欲化他人立道德者,未之有也。”不论是佛教徒还是世间团体或个人,若自己无道失德,欲教化或感化他人树立道德,则是自欺欺人之举。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