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八)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八)

 

  巳二、修悲分六:一、悲心的所缘与行相 二、悲心的修行次第 三、真实修行之理 四、若未通达则不获圣者地道 五、慈悲生起之量 六、对菩提心遣除疑惑

  午一、悲心的所缘与行相

  【二、修悲中,悲所缘[1]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

  悲心的所缘,即具有苦苦、坏苦、行苦的苦恼有情,包括下至地狱、上达有顶的有情。

  此处,须明确悲心的所缘境,未精通苦谛的人一般只有“缘苦苦悲”,连“缘坏苦悲”都很鲜少或很微弱,更不必说“缘行苦悲”,如此,悲心的所缘就很狭小。

  此处,缘有情悲是一种遍缘三界苦有情的悲心。这是经由学习苦谛教法发展而来的。因此,中士道修苦成为引发大悲心的重要基础。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十类悲心所缘。

  一、炽燃众生:“炽燃”指欲火炽燃,即贪著五欲的众生。欲界众生对五欲生起强烈的贪心而无法自主,缘这一类众生,心想:这些众生心无满足,贪欲的烈火在心中炽燃,无法自主,真可哀悯!由此生起悲心。

  二、怨胜众生:“怨”指魔障,修习善法时被邪魔障碍的众生,是怨胜众生。许多众生初入善道时,还较为顺利,但后来由于魔造违缘,心识被魔力控制而舍弃行善。对这一类众生也生起悲心。

  三、苦逼众生:“苦”指苦苦,即身陷苦海被痛苦折磨的众生。心缘备受痛苦的恶趣众生,以及被生老病死等苦所折磨的善趣众生,生起悲心。

  四、暗覆众生:“暗”指无明,不知业报而恒时造恶的众生,叫暗覆众生。譬如,屠夫、妓女、猎人、不法商人等,被无明黑暗覆盖,而行杀盗淫趣入苦因,却不知恶趣苦果等。对他们油然生起悲心。

  五、住险众生:“住”是安住,“险”是险道,指轮回。那些对解脱无法生起希求心的断种性者,内心根本不希求解脱,必定要在无边生世之中,趣入极其难行的险道。观见他们生生世世悲惨的境遇之后,心生不忍而发悲心。

  六、大缚众生:“大缚”,指被恶见大束缚。“大缚众生”是指外道。外道被紧紧束缚在各种我见、我所见的恶见中,以颠倒邪见的束缚无法趣向解脱,也是可悲众生。

  七、食毒众生:“毒”指有漏禅味。贪著有漏禅味的食毒众生,把有漏的四禅、四无色定当成解脱和真实的安乐,完全堕在贪著禅乐中,如同贪著杂毒的美食而纵情享受一般,暂时虽有些安乐,但终究会转成痛苦。缘此类众生,生起悲愍。

  八、失道众生:“道”指解脱正道。迷失解脱道而误入歧途的众生,即失道众生。比如,外道将五火焚身、单脚独立、跳崖等的颠倒戒禁执著为解脱道,所求是解脱,所行却成了束缚,结果越修离解脱越远。见到这种情形后,油然生起悲悯心。

  九、非道住众生:“道”指大乘道,进入小乘道的众生,即非道住众生。许多声闻种性者和菩萨不定种性者进入小乘的声缘道,虽然与入生死道完全不同,但毕竟只能成办少分自利,并不殊胜。看见他们未能安住在成办二利的大乘道中,不由心生悲悯。

  十、瘦涩众生:“瘦涩”即不圆满,福慧资粮不圆满的大乘行者,即瘦涩众生。这一类众生虽然趣入大乘道,但因顺缘资粮不圆满,而受违缘的牵制,无法如实地修行,对这一类不圆满的修行者也生起悲心。

  【行相[2]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

  悲心的行相有三方面,即想:怎么能让有情脱离这种痛苦(为有情着想的心);但愿有情脱离痛苦(善愿心);我应当让他脱离痛苦(责任心)。

  例如,见他心情忧郁,心想:怎么为他排忧呢?他能不忧伤多好!我应当开导他,让他走出忧郁。此为悲心行相。

  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常常这样想,久而久之,自心就变成悲心的体性,这叫“修”。

  午二、悲心的修行次第

  【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

  首先按“亲”、“中”、“怨”之次第修习。

  【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

  如果对待怨敌等同对待亲友一样,在欲拔其苦的心态上没有一厚一薄的差别,之后就逐渐对十方一切有情修悲。

  以下说明实修舍、慈、悲三心次第的出处与重要性。

  【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说,此极扼要。】

  以上修习舍、慈、悲时将所缘境分成亲、怨、中等依次观修,乃是莲花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所说,极为关要。

  如是“分所缘境、依次修持”的原因如下。

  反面:

  【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若不分开一一修习,最初只缘有情总体而修持,虽然看似生起了,但对每一类各各思惟时,就会发现其实都没有生起。

  正面:

  【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

  若对亲、怨等各方面都生起了上述心态的变化,如此渐次增多,则最后缘有情总体修持时,不论缘总体或缘各别,都已经清净地生起了相应的心量。

  这一段谈到修心如何落实的问题。依靠两种方式修持,将会出现两种结果。以修慈为例:如果最初就缘一切有情笼统地修,则检查支分时,会发现每部分都未落实,甚至对身边的亲人也没有生起真切的慈心。遇到不喜欢的怨敌,似乎他不属于有情,连好脸色也不愿意给他,却又说“我对一切有情生起了无伪慈心”,这显然是矛盾的。这种修法,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架子庞大,实际检查起来,并没有坚实的内涵。

  如果换一种方式,扎扎实实一分一分地修,即先缘亲友修稳固了,再缘中庸众生修,然后缘怨敌修,每一部分都切实修到量了,最后再缘一切有情修,这样,由于每一部分都已修到量,综合起来缘总体就能生起修量,这是“实打实”的修法。

  午三、真实修行之理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未一、略说

  【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

  修悲的方法:应当思惟曾为母亲的有情沉溺在生死海中,如何感受总体和各别的种种痛苦,具体如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说。

  【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3]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

  此段是说,中士道修苦是此处修悲的重要基础。

  如果修持前面中士道时已生起了修量,再将心比心,缘众生修苦,就容易产生悲心。即如果在自身上思惟这些苦处,就会成为引发出离心之因;若换在他相续上思惟,则成为引发悲心之因。但是,若不先在自身上思惟,则不能缘他苦而生起悲心,令悲心达到扼要。

  关键在于首先须在自蕴上思惟苦而生起体会,再缘他苦才能有所体会。比如,了解自己心脏病的痛苦,见别人心脏疼痛,就特别能同情理解。

  【此乃略说。】

  以上只是略说修苦的方法。

  未二、广说分二:一、菩萨当由多门恒常思苦 二、由《菩萨地》所说之苦修悲

  申一、菩萨当由多门恒常思苦

  【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

  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第四十四卷》所说,思惟悲心所缘之一百一十种苦(悲心缘苦而生,苦是悲心的所缘)。心力强的人应当这样修学。

  【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

  《菩萨地》中说,相比于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之时以厌患心观见的各种痛苦,菩萨修悲所思惟的苦更广更多。

  所以,“只有声闻人思苦,菩萨不必思苦”的观点是错误的,菩萨不仅要思苦,而且比现证苦谛的声闻思苦更多。《菩萨地》说:“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于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若无量门[4]思惟无乐、苦恼[5]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6]坚固[7]。】

  这是开示多门思苦和恒常思苦的作用。

  如果由无量门思惟众生缺少安乐、具有苦恼,引生的慈悲也会很多;如果对此恒常思惟,引生的慈悲也能猛利、坚固。

  【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

  因此,如果获得少数教授就觉得满足,从而舍弃修持诸大经论所说,修的力量便很微弱。

  思苦有广、中、略三种修法。广修,按《菩萨地》思惟一百一十种苦;中修,按轮回总苦、六道别苦、八苦、三苦思惟;略修,即思惟三苦。只是大概听受一两个窍诀并不足够,应当按大经大论寻求具体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

  申二、由《菩萨地》所说之苦修悲分二:一、略说 二、分说一百一十苦

  酉一、略说

  《菩萨地》所说观一百一十种苦,修持悲无量心。

  此中菩萨于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无量。

  还是老生常谈,观察修与心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观察面越广,心转变得就越多;观察次数越多,心就强烈、坚固、持续。修信心、出离心、欢喜心、畏惧心是如此,修慈心、悲心也是如此,前行根本的修行方法即此。如果一开始就舍弃观察修,整个前行的大厦将无从建立、增广,无数种积资、净障、增上心力的途径都会因此而被截断。

  《菩萨地》中讲述菩萨修悲无量心时,要求对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这说明对苦的观修要具体化,从多方面展开观察,才能对轮回的苦难产生广大、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因,即可引生猛利、坚固的缘有情大悲。

  反面想想,也应是如此。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轮回苦性没有多少认识与体会,怎么能忽然不忍众生苦而广兴大悲呢?怎么能忽发尽未来际救度众生的大愿呢?无因谈果,是否是说断灭语呢?

  佛陀来到世间,首先转四谛*轮,四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苦谛,这说明学佛的入门是修苦。佛陀这样说法,目的是引导我们趣入观苦,由此引发厌离轮回、希求解脱之心,进而再推己及人,换在众生身上观察,自然会引起欲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和菩提心。如是观察,就能了知修苦的重要性。

  我们简单听听苦谛,并不代表已经通达、生起了感受,对此要辨别清楚。苦谛是佛陀所说的,而观修后生起感受则须依靠自身努力串习,“听了”和“生起”并不能等同。

  一般人容易犯增上慢的毛病,认为苦谛这样粗浅的法,我早已知道了。然而,是否真实生起感受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如果对轮回还很感兴趣,则不说大悲心,即便无伪的出离心是否生起,也值得怀疑。

  思惟一百一十种苦是引生悲无量心的善巧方便,因此本论要求心力强的人依此修习悲心。这样面面观苦,会由不同的方面触动内心;数数观苦,感受会逐渐强烈、持续,由此缘有情大悲便能渐渐修起来。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简单学一点、修一点,并不容易成功。没有长期反复地串习、提炼,并不容易达到扼要。这如同提炼酥油,必须以心反复搅动,才能提炼出内在的心要。

  酉二、分说一百一十苦分十二:一、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 二、思惟欲为根本苦 三、思惟二痴异熟生苦 四、思惟三苦 五、思惟四苦 六、思惟五苦 七、思惟六苦 八、思惟七苦 九、思惟八苦 十、思惟九苦 十一、思惟十苦 十二、思惟余九类苦

  何等名为百一十苦?

  以下从一苦讲起。

  戍一、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

  一苦,指有情平等流转生死之苦。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别?

  答:譬如,水有咸、淡、香、臭等差别,但又同是湿性,所以差别中有平等,别相中有共相。同样,众生千差万别,但都在生死流转中。

  蒙古王成吉思汗召集天下方士询问不死之法,答案是没有。帝释天临终五衰相现,眼见要堕入牛胎马腹,同样惊恐万分。所以,三有凡夫不论尊卑、贤劣都在生死铁网中,无一例外。

  “结生相续”之所以是凡夫的共相,是因为其根源平等,都具有流转之因——我执。

  凡夫执著五蕴是我,由我执起惑造业,感受果报;当受报时,又以我执起惑造业。如此循环不已,流转不息。

  我们可以看到:芸芸众生不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离我执,可谓人尽皆同。畜生以我执为抢一口食物,而互相撕咬;天人以我富足而志得意满;阿修罗由我执驱使与天人作战。凡夫众生都没有摆脱我执,因此同样具有流转之苦。

  从心上看:众生的分别心刹那不停地转动,因上妄念一个接着一个转,果上自然流转不息。众生无不如此,故应平等悲悯救拔。

  事实上,无量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资具缺乏苦、竞争苦、失落苦、堕落苦,都是因为生死流转而有的。只要结生相续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所以,流转苦中包含了所有轮回的苦恼。

  如此看来,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最初婴儿“哇哇”哭着降生人间,死亡时,被送进焚化炉,即便是位高权重的总统、富可敌国的富豪、光彩照人的明星,最后也化为一把灰,此流转相非常平等。从这一点看,谁不悲惨谁不需救拔呢?岂不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同是生死人!应如是思惟,对三界凡夫平等发起大悲心。

  戍二、思惟欲为根本苦

  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三、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欲为苦本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戍三、思惟二痴异熟生苦

  二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触,即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谓身箭受及心箭受。

  如果五蕴身受到强苦的触恼,则立即将蕴聚执成我,将五蕴的部分执成我所,这时以我执力,心识迅速陷入愚痴迷闷之中,生起极大怨恨、哀叹。以这一因缘,受身箭受与心箭受。

  即:以“猛利体受所触”因缘受身箭受;以“愚痴迷闷生极怨嗟”因缘受心箭受。

  为何以箭比喻受呢?此有如下几层涵义:

  一、《瑜伽师地论》说:“谓如毒箭,乃至现前常恼坏故。”如毒箭射入身体,只要它存在,箭毒就一直恼害人。同样,在受现前期间,会一直恼乱你、伤害你。

  二、三、《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说:“不静相故,远所随故,名为箭。”如箭离弦之后在虚空中飞行,有一种不寂静的相貌;苦受生起时,心识也一直动摇、不定。如箭射出后,长时跟随目标;受箭一直跟随凡夫,意即未证到灭受想定之前,凡夫无时不在受中。如箭射入后,难以拔除;凡夫生起感受时,一直沉沦在贪嗔痴中,难以摆脱。

  何为愚痴迷闷呢?

  迷闷是由愚痴造成的心境。“迷”是迷乱不明真相;“闷”是郁闷、苦闷,心被锁在其中,无法开解。凡夫受苦时,立即以我执力陷入迷闷,不知这只是因缘生的现象,本来无我,却念念缘“我”而妄想。由此心识如中毒箭一般,陷入忧愁、悲苦中。

  照理说,身体受苦,安心领受便是,不必再增添无义的妄想,但凡夫苦受触身时,立即与无明结合陷入迷乱。此“我执”来势飞速,马上就想:“我好可怜!”“为什么惩罚我?”“不如早死为好!”

  其实,这都是愚痴的语言和情绪,自己不知不觉就被我执欺骗了。若能觉知这只是自己妄加的分别,就不会受缚。但凡夫一到这时就糊涂,不知道执著“我”是多余的,不必要缘我、牢执我。

  他念念缘着自我,不停地想“我可怜”、“我痛苦”,越执著“我”,越顾影自怜,就越陷在忧郁、愁苦中,无法自拔。这是心被毒箭射中了。

  比如,曾有位女士在文革期间被批斗、剃阴阳头,本来受一点小苦,不执著“我”就只有身箭受。但她我爱执很强,偏要想:“我无脸见人,干脆跳楼了此一生。”

  第二次挨批之后,她又想:“干脆跳楼了结此生。”分别念进一步加重。

  到了第三次,仍然想:“我不想再活了,这次一定要跳楼。”在一股无明冲动推动下,她纵身跳下阳台,最后粉身碎骨。

  分析这件事,就会懂得凡夫的固执、愚痴。这位女士死执一个方向,不会换个角度思考。她一直重复自杀的念头,不知道这只是妄念而已,只要不执著,就什么事也没有。

  凡夫的分别心总是按同样的模式操作,处处以我执和我所执反应,如此折磨自己,造成内心迷闷、痛苦,让人悲悯。

  例如,一位讲究口味的人,有一天菜咸了,他开口就说:“咸死我了。”马上带一个“我”字,认为对“我”不好,然后不高兴地直瞪眼。

  第二次菜又咸了,他仍然说:“咸死我了。”这一次发展到扔筷子,情绪更激烈。

  第三次吃咸了,还是说:“咸死我了。”又是执著这个“我”,而且愈演愈烈,气得拍桌砸碗。

  他一直执著“我”这个边,认为“自我”被咸伤害了,不知道自己被我执支配,连反应方式也类似。这是愚痴引起的心苦,若不执著我,只是菜咸一点罢了,不可能引生那么多苦。

  如是观察,凡夫在感受生老病死诸苦时,由于愚痴不但身上中一支箭,而且心上也中一支箭,枉受苦恼、怨恨、悲伤之苦,真是可悲。

  --------------------------------------------------------------------------------

  [1] 悲所缘:悲愍的对象。

  [2] 悲心行相:悲心心理活动的相状。

  [3] 比自心修:将心比心而修。例如,知道自己的五蕴有衰老病死等苦,换在他相续上去体会,同样也有衰老病死等苦。总之,自己有何种苦,就比量他相续观察他的这种苦。

  [4] 无量门:无量途径、无数切入点。

  [5] 无乐、苦恼:分别是慈心和悲心的所缘。

  [6] 猛利:慈悲强烈。

  [7] 坚固:不会被嗔、恼等违品动摇。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