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明辨) 八圣道 1.正见-可敬的友谊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来源:   作者:约翰·布列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明辨) 八圣道 1.正见-可敬的友谊

 

  可敬的友谊

  Admirable friendship

  kalyanamittata

  [编者] 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定义

  “何谓可敬的友谊[善知识,善友]是什么意思?有此情形,一位家主,无论住在哪个村镇,去亲近戒德高严的家主或者家主之子,长幼不拘。与他们谈话,邀他们讨论。他效仿[对业力原理]信念圆满者、也达到信念圆满,效仿戒德圆满者、也达到戒德圆满,效仿布施圆满者、也达到布施圆满,效仿明辨圆满者、也达到明辨圆满。此谓可敬的友谊。”

  ——AN VIII 54 (增支部)

  --------------------------------------------------------------------------------

  培养善巧素质之因

  “有关外在因素,对一位正在训练中、尚未证得心的目标、继续追求解脱束缚这个殊胜安宁的比丘,我未见任何其它一因素,作用之大,如善知识。一位比丘与善知识亲近,得以弃绝不善巧素质、培养善巧素质。”

  ——Iti 17 (如是语)

  --------------------------------------------------------------------------------

  仔细选择同伴

  “此为耗尽财富的四种方式:  堕落于性事、堕落于饮酒、堕落于赌博、与恶人作朋友、伙伴、同伴。 正如一座有四个入口、四个出口的大储水池,有人 关闭入口、打开出口、又无天降阵雨,池水只会耗尽,不会上升。同样,此为耗尽财富的四种方式: 堕落于性事、堕落于饮酒、堕落于赌博、与恶人作朋友、伙伴、同伴。”

  ——AN VIII54(增支部)

  --------------------------------------------------------------------------------

  觉醒的先决资粮

  “其他教派的游方者若问你:‘朋友,何为菩提道品[觉醒之翼,三十七菩提分]的资粮?’ 你应答:‘有此情形,一位比丘有善知识作朋友、伙伴与同志: 这便是培养菩提道品的首要资粮。’”

  ——AN XI.1(增支部)

  --------------------------------------------------------------------------------

  圣道修行的全部

  阿难尊者坐在一旁时,对世尊说,“世尊,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这是圣道修行的一半。”

  “不要那么说,阿难,不要那么说。实际上,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这是圣道修行的全部。当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志时,他有指望发展与修习八圣道。

  “那么,当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志时,他如何发展与修习八圣道?有此情形,一位比丘藉隐居、藉无欲、藉止息、达到舍弃、培养了 正见。他依靠居、依靠无欲、依靠止息、达到出离、培养了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志,便是这样发展与修习八圣道。”

  “以这般推理,人们可以了解,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如何是修行生活的全部。人们是依靠我,把我当成可敬的朋友,本来走向重生、才从重生中解脱,本来走向衰老、才从衰老中解脱,本来走向死亡、才从从死亡中解脱,本来走向忧、哀、痛、悲、惨,才从忧、哀、痛、悲、惨中 解脱。以这般推理,人们可以了解,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是圣道修行的全部。”

  ——SN XLV 2 (相应部)

  --------------------------------------------------------------------------------

  可敬友谊的益处

  “弥吉耶,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事时,他有指望有戒德,循照波罗提木叉经[戒律]约束自己、行为与活动上尽善持守,受戒后视细小过失为危险,训练自己。

  “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伙伴、同事时,他有指望在听讲时,易得、易悟、无碍; 在谈话时,讲真正清醒、有利于扩展觉知之事,即谈论谦卑、满足、退隐、无纠缠、勤奋、戒德、定力、明辨、解脱、解脱的知与见。

  “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伙伴、同事时,他有指望勤奋精进、弃绝不善巧心理素质、培养善巧心理素质。他稳步、踏实地努力,培养善巧心态时不逃避责任。

  “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伙伴、同事时,他有指望作明辨、有明辨生灭的能力——尊贵、透彻、趋向苦的正确止息。”

  ——Ud IV.1 (自说经)

  --------------------------------------------------------------------------------

  佛法导师的素质

  “阿难,向他人传法不易。法只能由一位五种素质兼备者来传。 哪五种?

  “[1]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要一步一步讲。’

  “[2]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要讲解[因果]顺序。’

  “[3]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要出于同情心而讲。’

  “[4]传法时应这样想:‘我不为了物质报酬而讲。’

  “[5]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讲时不轻视自己与他人。’

  “阿难,向他人传法不易。 法只能由一位五种素质兼备者来传。”

  ——ANV.159(增支部)

  --------------------------------------------------------------------------------

  与智者为伴

  见圣者善,

  伴圣者常乐。

  常避愚人,

  悦意常在。

  伴愚人者,

  长久悲伤。

  与愚人结交之痛,

  如仇敌共居。

  与觉者相伴之乐,

  如亲族团圆。

  以此:

  开悟者——

  明辨、多闻、

  持恒、尽责、尊贵、

  智慧、正直,

  ——这样的人,

  要如月随星一般

  跟随他。

  ——Dhp206(法句经)

  --------------------------------------------------------------------------------

  永不与恶人为伴

  我眼盲了,

  双目已毁。

  我踯躅于

  荒野小径。

  即便爬行,

  我将继续。

  但我不与

  恶伴同行。

  ——Thag95(长老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