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十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来源:   作者:观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内容提要: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立虚无心成空亡果,七、立固妄因求长牢果,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九、立精应心成趣寂果,十、立觉密心成湛明果。这十种禅定中的妄立、妄成,常使修行者中途成狂,因为依于迷惑,还未满足便以为已经满足证,都是自己心中识阴交互作用的结果。众生愚痴迷乱,遇到这些问题,各凭自己的既得知识及思维定势作出结论,都认为自己作出的结论是终极真理,说大妄语,自诩已满足无上菩提。其结果,若不是受外道邪魔影响堕无间第狱,便是满足于声闻、缘觉二乘,不求增进。

  原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1,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温陵曰:通叙行灭识现也。行为世间迁流之体性,扰动生机之纲纽,补特酬业之深脉。能隐晦性天,驰逸六根,汨扰内湛,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故行阴尽者,生机纲纽倏然隳裂,补特深脉感应悬绝,而性天将大明悟,六根无复驰逸。以不驰逸,故内外湛明。以无枢穴,故入无所入。反动而静,深之又深,故曰内外也。涅槃性天为五阴所覆,昏如长夜前三阴尽,如鸡初鸣,虽为曙兆,犹沉二阴,精色未分。此行阴尽,如鸡后鸣,惟余一阴,故将大明悟也。受命元由,识阴也。以行灭识现故深达,无枢穴故可观,无迁流故可执,无生机故不召,遂了十方依正皆识所变,故已获其同。性天精色虽未明彻,而幽秘之相,已渐发现,此识阴之相也。)

  【注】

  1 雄鸡后鸣之时 前三阴尽时,比喻作雄鸡初鸣,预示将见曙光。到行阴尽,比喻作雄鸡后鸣,曙光初现。

  白话解

  佛接着说:“阿难,修三摩提的善男子,行阴已尽的,世间微细烦恼所生的幻相,都不能扰,从而破除了一切妄想的生机。已彻底远离我、人、众生等一切有为相,趣向圆明了悟的大涅槃,像是雄鸡后鸣之时,瞻望东方,已露曙光。这时,六根虚静,不再向外驰逸;内外湛明,外尘无处可入。深深通达十方十二类众生所依因缘,知其妄根,同是六根六尘与第七末那识所生。离了妄识,便不会再招各类妄想众生。虽未得明彻,已初窥识阴奥秘。这便是处于识阴区宇的状态。

  原文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2,以为其本。

  (温陵曰:群召同中,即十二类之命元识阴也。若于此中以定慧力消磨六门,使根合而不分,界开而不隔,则见闻圆通,六根互用。由是,外之世界,内之身心,无复留碍,此识阴尽之相也。性本一真,由尘隔越;性用之间,同异失准,名为命浊,故识尽则超之。识乃妄觉影,明元无自体。由颠倒起,故名网象虚无颠倒妄想。)

  【注】

  2 罔象虚无颠倒妄想 罔象,指因藏识作用引起的不思议变的景象。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最后都回到哲学高层次的抽象。在抽象的原理中,孰真孰妄,往往是失去之毫厘,谬之千里。在识阴区宇中,如果是片面地、孤立地、用静止的观点分析问题,钻牛角尖,必然是谬种流传,作茧自缚。用常态思维分析不思议变的如幻境界,永远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必然是颠倒妄想。

  白话解

  若明了十二类众生都是诸识所生,消磨六门,能开能合,六根归一,归于妙如来藏。一根动时,六根互用,都得清净。内照微细身心,外观十方世界,明彻犹如琉璃,便说是识阴已尽。

  若识阴已尽,这人则能超越命浊。引起识阴作用的因由,根源在于罔象虚无颠倒妄想。

  一 立所得心 成所归果

  原文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曶,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1,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2。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注】

  1 娑毗伽罗所归冥谛 娑毗伽罗,外道师名。对如幻三昧中的现象,寻求其发生的初始原因,求之不得,却又不懂如来藏的作用,便推想冥冥中有个不可知的主宰者。这种观点,称为冥谛。

  2 立所得心成所归果 《楞伽经》说,“如”离心,即是离想,有少许想都不是“如”。有立即有想,有果即有相。不管立的是什么因心,求的是什么果相,都是妄立因果。只有持无生灭的干慧地心,才能得如来正觉。

  白话解

  阿难,应当知道,行阴已尽的善男子,归于识元,确立识界。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六根功用归于一心,善观十方众生,融通无二,圆融归于识元。本来可得圆明本心。但是,若把心中众生的本因归于真常,以此为胜解,便在因与所因的问题上钻进了死胡同,娑毗伽罗的冥谛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一种妄立因果,立所得心,成所归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从而生外道种。

  二 立能为心 成能事果

  原文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白话解

  阿难,又应当知道,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若把所归的识元都归于自体,认为世界十二类所有众生,全从自己心中流出,以此为胜解,这人便在能与非能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大自在天之类,化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二种妄立因果,立能为心,成能事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从而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三 立因依心 成妄计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1。

  【注】

  1 生倒圆种 认为“我”能生“物”的观点,生“我遍圆种”。倒过来,认为“物”能生“我”,便是生“倒圆种”。

  白话解

  又应当知道,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若自己找到神我、士夫等等作为归依,以为自己身心众生以及十方虚空,都从此流出,以此为真常,此处无生无灭。却又计着显现在眼前的众生相是为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如此混乱不清,还认为这是胜解。这人便在常与非常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自在天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三种妄立因果,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从而生倒圆种。”

  四 计圆知心 成虚谬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1。

  【注】

  1 生倒知种 以颠倒妄想为真知,称为倒知种。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若认为能知与所知都圆遍十方界,称十方草木同人一样都是有情之类。草木可以成人,人死后回归成草木;不论是人还是草木,都能遍知遍觉。以此为胜解,这人便在知无知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婆吒散尼计着的一切能觉的外道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四种妄立因果,计圆知心,成虚谬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生倒知种。

  五 立妄求因 成妄冀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五计着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1。

  【注】

  1 生颠化种 妄求颠倒变化,称为颠化种。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如果在六根互用中,暂得随顺,便希冀能得圆融变化,希冀求得火中光明,水中清净,随风周流,随尘成就。他们认为四大常住,而四大是造一切色之本,能生一切色。把地水火风等客尘计着是能生一切色的本因。以此为胜解,便在生无生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迦叶波拜火、婆罗门敬水,这些劳心役身、事火崇水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五种妄立因果。计着所崇拜的偶像敏心认物,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生颠化种。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二六

  立虚无心 成空亡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如果以虚无为圆明,求灭除一切变化现象,追求永灭,归依永灭,以此为胜解,这人便将在归无归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外道无想天中执断、执空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六种妄立因果,立虚无心,成空亡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生断灭种。

  七 立固妄因 求长牢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1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2。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3。

  【注】

  1 阿斯陀求长命 阿斯陀,意为长寿仙。这里说的求长寿,指希冀禅境中的胜相长住不坏。

  2 长牢果 原经为长劳果,据宋·长水法师说:“劳应作牢,声之误耳。”因而改作“长牢果”。意为长住不坏,与前后文意相合。

  3 生妄延种 妄求延长胜相显现的时限。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若把圆常误认为身可常住,就是精妙圆通,永远不会消逝,以此为胜解。这人便在贪非贪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那些外道阿斯陀求长命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七种妄立因果,立固妄因,求长牢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生妄延种。

  八 发邪思因 立炽尘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1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注】

  1 吒枳迦罗 类似欲界顶层的他化自在天,传说是天魔所居之处。此处天魔,以虚妄意境为乐。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有人虽通达生灭变化,却心恋尘劳。恐怕微妙胜境快将消尽,便在此时坐莲花宝座,化七宝美色,增暖触快感,恣纵心意。以此为胜解,便在真非真的问题上钻进死胡同,吒枳迦罗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八种妄立因果,发邪思因,立炽尘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生天魔种。

  九 立精应心 成趣寂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1。

  【注】

  1 生缠空种 执着空相,为空相缚缠。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有人在生灭根元问题上,依于四谛,分别精粗,疏决真伪,以见苦、断集二谛为粗,证灭、修道二谛为精,寻求因果感应,背离清净道。这人见苦、断集、证灭,便不再进取,以空寂为最胜境界,便成为定性声闻、无闻比丘,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九种妄立因果,立精应心,成趣寂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从而生缠空种

  十 立觉密心成湛明果

  原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十圆觉曶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1。

  【注】

  1 觉圆明不化圆种 觉密心是追求绵密之心,湛明是寂灭境界。但是,立觉密心,便是生灭心;成湛明果,便是着于有相。这便不是真圆,而是静止的不化圆相。

  白话解

  又行阴已尽的善男子,虽离生灭之心,但还未能究竟寂灭,未得精妙圆通。如果在觉性圆融清净之时,以为是深妙境界,立为涅槃境界,便不再发心向上精进,且以此为胜解,这人便堕为定性辟支佛。那些独行独觉的不回心之类,成其伴侣。迷了佛菩提,失却正知见。

  这是第十种妄立因果,圆觉密心,成湛明果。如此违背圆通之理,与涅槃城背道而驰。从而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本章结语

  原文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沈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白话解

  阿难,这十种禅定中的妄立、妄成,常使修行者中途成狂,因为依于迷惑,还未满足便以为已经满足证,都是自己心中识阴交互作用的结果。众生愚痴迷乱,遇到这些问题,各凭自己的既得知识及思维定势作出结论,都认为自己作出的结论是终极真理,说大妄语,自诩已满足无上菩提。其结果,若不是受外道邪魔影响堕无间地狱,便是满足于声闻、缘觉二乘,不求增进。

  你们存心秉承如来大道,应当在我灭度后,将如来法门传示给末世众生,普令末世众生透彻了解如来真实义。不至于见魔而自作沉孽,保护众生,消除邪恶因缘,使众生身心入佛知见,从始至终,都得成就,不入歧路。

  原文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乾威。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1。

  (吴兴曰:如是法门,且指识阴禅那现相,过去诸佛无不锊了入佛知见,故曰乘此心开。孤山曰:金刚乾慧是妙觉无间道转如解脱道,即妙觉也。妙庄严海是福究竟,圆满菩提是智究竟,归无所得是理究竟。禅即解脱,智即般若,理即法身。不纵不横,三德秘藏,于兹具显。远讨起因,实由初心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三止之功也。温陵曰:妙庄严海者,统众德,合异流,不严而严,无证而证之果海也。前称首楞万行为妙庄严路,择趋此而已。)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注】

  1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法界本住,不是谁造。我心本清净,回复清净心,便见如来,便成圆满菩提。所以说:圆满菩提,不是证来,不是修得。无证无得,才是佛智境界。这是对已证无上菩提者说。未证无上菩提者,不可轻言无证无得。

  白话解

  我今为你们宣说的这些法门,在过去恒沙劫中,微尘数如来,都是乘这大法船得开悟,入无上道。若识阴已尽,你便能于现前境界诸根互用,在诸根互用中证入菩萨金刚乾威地。精心圆明,妄识转正智。于中发化智慧,智慧光犹如净琉璃,内含一轮明月,照彻内外。修行人从而超越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四十四心,再超越菩萨所行的金刚十地,乃入等觉圆明的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这是过去先佛世尊,对定慧双修中微细魔事所作的透彻分析。你们若能熟识这些禅中的种种魔境,清除心中所有尘垢,不落邪见,则所有阴魔、天魔、见魔、全都消灭,摧碎无余。大力鬼神,丧胆逃逸。魑魅魍魉,无生之理。你们应在菩提路上,精益求精,不迷于外道及二乘的妄想涅槃,趣向无上大涅槃。

  原文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白话解

  若在末世中,有愚钝众生,未识禅定,不知说法,而乐于修习三昧,当与其宣说无上心法。为免他们落于邪见,可劝他们持诵如来顶神咒。如果未能背诵,可书写出来,贴在禅堂,或带在身上,则一切邪魔不能动其心。这是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的方便法门,你应当恭敬钦承。

  第五十七章 五阴根源 五种妄想

  内容提要:

  坚固妄想是色阴的根源,虚明妄想是受阴的根源,融通妄想是想阴的根源,幽隐妄想是行阴的根源,颠倒细微精想就是识阴的根源。色与空是色阴的边际,触及离是受阴的边际,记与忘是想阴的边际,生与灭是行阴的边际,前四阴是否湛然是识阴的边际。

  原文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白话解

  阿难听了佛的示诲,全都记忆分明。即时从座起身,向佛顶礼欢喜奉持。阿难当众再对佛说:“正像佛所说,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根源,在于我们以五种虚妄作为自己本来的心。在此之前,我们平常还未听过如来作这么详细的开示。至于修行者想灭除这五阴的障碍,是同时消除抑或是渐次灭尽?这五阴互相之间,有什么界限?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之心,使在这会中大众得清净心目,利于度济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原文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温陵曰:生死妄业,尘垢妄缘,真净性中既无所留,全因妄起,犹如迷头。则五阴相中,五妄为本,从可知也。)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生灭与无生灭、种种尘垢,乃至虚空,我说的这些种种名,都是为了分析妄想而方便施设的名词。人们本来妙明精真的觉性,缘尘垢起妄想,生出种种器世间,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一样。

  妄想无因,为了分析妄想,便施设种种因缘。对因缘有迷惑的,便说是自然。都像虚空一样,都是幻生幻灭的现象。所说的因缘,所说的自然,都是人们妄心计度的见识。

  阿难,对那些从妄相所起处说的因缘,若明白了妄相本是虚无,则可知因缘亦归于无所有。至于不说因缘而说自然的,同样归于无所有。因此,如来让你明白,五阴的根源,都是妄想。

  一 坚固妄想

  原文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白话解

  譬如先因父母想有你,才有你的身体。意识的生灭也是一样,如果你心不想,意识这个命便不会传下来。前边我说过,谈说酸梅,口中便生涎水。心想登临悬崖,脚心便有酸感。口中没有酸梅,足下不是悬崖,如果不是你身体的妄觉,怎会有口中流水、脚心发酸之事?因此,应当知道,这称为第一种坚固妄想。这就是色阴的根源。

  二 虚明妄想

  原文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白话解

  以前面的例子分析,当你登临高处,心中感到危险时,会浑身酸软,因受阴的作用,你的色身对当前的境界会产生顺益违损的感受,这称为第二种虚明妄想,这就是受阴的根源。

  三 融通妄想

  原文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白话解

  你心中思念的、考虑的事情,并不都是色身当前面临的事物,而你的色身总会随你的思虑发生变化。以前接触过的色、声、香、味、触,都会随念显现。醒时心生幻想,睡着时见于梦境。你的想念摇动妄情,这称为第三种融通妄想,这就是想阴的根源。

  四 幽隐妄想

  原文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白话解

  身体的生理变化及因藏识与现识结合的活动,潜移密化,指甲慢慢生长,气血时刻运行。容颜,慢慢变皱,新陈代谢,你却无感觉。阿难,若不是你自己的事,你的身体怎么会有变化?若一定是真实的事,为什么你无感觉?这称为第四种幽隐妄想,这是行阴的根源。

  五 颠倒细微精想

  原文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妄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1,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注】

  1 罔象虚无似无说是网,似有说是象。藏识种子变现的幻相,虚无缥缈,所以说是罔象虚无。

  白话解

  又当你处在湛然寂静之时,如果你是真的常寂灭,应当没有任何见闻觉知,不容许出现任何因虚妄习气而显现的情景。但是,很多年前见到的一件不寻常的事物,你早就不想它了,已对此不存在任何妄想了。它却忽然在你的心境中跳出来,而且还记忆得清清楚楚。这是过去熏习而成的潜藏心底的藏识种子在起作用,你怎么理解?

  阿难,应当知道,这个湛然寂静是不真实的。譬如急流水,看水面很恬静,不见下面的急流,不是水下没有急流。这不是想阴所生,怎么会有这种虚妄习气?这与六根互相开合不同,这种妄想没有消灭之时。这是微细虚妄习气在你的见闻觉知出现的罔象虚无妄想。这称为第五种颠倒细微精想,这就是识阴的根源。

  六 五阴界限

  原文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1。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妄,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2。理则顿悟3,乘悟并销。事非顿除4,因次第尽。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吴兴曰:所指前说,亦有渐顿二义,巾体是一,以喻真性,悟则成顿也。巾结有异,以喻妄想,除则成渐也。原夫天巾由次第而结,亦次第而解,所譬六根及以五阴,生之与灭,一往相类,再研有殊。何者?以六根义横,五阴义竖故。且如六根迷真起妄,因妄成根必无先眼次耳等异,至于返妄归真亦无从粗至细之理,岂非义横耶?前以解结次第为喻者,但取六根差别,及选圆通,谓之次第也。并明五阴亦迷真起妄,既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岂非义竖耶?若以解结喻之,则两番次第,宛有伦绪,当知前文举喻不可以喻难法,此中引例,不可以根难阴。适时之说,须晓大纲。)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注】

  1 因界浅深即五阴的界限浅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名词概念,都要规定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为了研究、探讨、交流的方便,人为地定下来的。在自然科学范畴,在局部的小范围内的问题容易定出严格的定义,在宏观的及微观的问题上,便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了。在社会科学范畴,自古以来,人们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主,东家与西家,南国与北国,概念难以统一,各说各的理,各划各的定义。特别是在探讨人的认识问题上,要对一个名词概念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定出能令众人公认的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事,或者可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我”研究“我”,以“我的认识”研究“我的认识”,谁是主?谁是客?我是主吗?我是客吗?究竟我是谁?这已经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不过,为了研究、探讨、交流的方便,名词概念的界,还是要划的,即使是很模糊,有界总比没有界好。若不然,人们都将不知所从。但是,必须明白,这些界都是方便施设,事实上并没有一条真正存在的界线。五阴界限怎么划?看清眼前的色相是虚妄的,消色归空,便说是色阴尽。六根接触六尘,便是受,六根离尘,便是不受,便说是受阴尽。对眼前的幻相,不记挂在心上,把他忘掉,便说是想阴尽。妄想相续便是生;妄想不相续,便是灭;离了分段生灭,再不起粗重烦恼,便说是行阴尽。前四阴都尽了,眼前清澈湛然,细微精想也灭了,便说是识阴尽。要注意,说诸阴尽,都是“说”的,都是方便施设。至于这些界限,这些标准,谁做到了什么程度,可打多少分,五十分?一百分?只有各人自己去评判了。你自己打的分,算不算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2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如果第六识意识不起作用,识阴已尽,一切妄想不生,十方十二类众生都无生之理。心中一切众生都从识阴流出,所以说生因识有。先要离色阴,才能离受、离想、离行、离妄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则一切妄识都不生,便说妄识灭了,所以说灭从色除。

  3理则顿悟 量变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忽然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一次顿悟。

  4 事非顿除 要灭除各种烦恼事,不是朝夕功夫,而是长期刻苦磨练的事情。这是量的变化与积累的过程。

  白话解

  阿难,色受想行识这五阴,都是从五种妄想而成。你现在想知道这五阴的界限深浅,听我跟你说。色与空,是色阴的边际,触及离,是受阴的边际,记与忘,是想阴的边际,生与灭,是行阴的边际。前四阴是否湛然,是识阴的边际。

  这里说的五种阴,互相重叠而生。所以生,是因识而有。所以灭,是从色而除。理则是顿悟的,一念悟时,五阴齐消了。事则不是顿除的,要做到烦恼止息,只能因次第而除一步步达到彻底止息。

  我已用巾结同你作过比喻,同你分析过六解一亡的道理,还有什么不明白,要再来询问呢?你应将这五阴妄想的根源,想通想透,对将来末法之中修行的众生传示明白,让众生识其虚妄,厌离妄根,不恋三界,发心趣向大涅槃。”

  第五十七章 五阴根源 五种妄想

  内容提要:

  坚固妄想是色阴的根源,虚明妄想是受阴的根源,融通妄想是想阴的根源,幽隐妄想是行阴的根源,颠倒细微精想就是识阴的根源。色与空是色阴的边际,触及离是受阴的边际,记与忘是想阴的边际,生与灭是行阴的边际,前四阴是否湛然是识阴的边际。

  原文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白话解

  阿难听了佛的示诲,全都记忆分明。即时从座起身,向佛顶礼欢喜奉持。阿难当众再对佛说:“正像佛所说,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根源,在于我们以五种虚妄作为自己本来的心。在此之前,我们平常还未听过如来作这么详细的开示。至于修行者想灭除这五阴的障碍,是同时消除抑或是渐次灭尽?这五阴互相之间,有什么界限?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之心,使在这会中大众得清净心目,利于度济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原文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温陵曰:生死妄业,尘垢妄缘,真净性中既无所留,全因妄起,犹如迷头。则五阴相中,五妄为本,从可知也。)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生灭与无生灭、种种尘垢,乃至虚空,我说的这些种种名,都是为了分析妄想而方便施设的名词。人们本来妙明精真的觉性,缘尘垢起妄想,生出种种器世间,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一样。

  妄想无因,为了分析妄想,便施设种种因缘。对因缘有迷惑的,便说是自然。都像虚空一样,都是幻生幻灭的现象。所说的因缘,所说的自然,都是人们妄心计度的见识。

  阿难,对那些从妄相所起处说的因缘,若明白了妄相本是虚无,则可知因缘亦归于无所有。至于不说因缘而说自然的,同样归于无所有。因此,如来让你明白,五阴的根源,都是妄想。

  一 坚固妄想

  原文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白话解

  譬如先因父母想有你,才有你的身体。意识的生灭也是一样,如果你心不想,意识这个命便不会传下来。前边我说过,谈说酸梅,口中便生涎水。心想登临悬崖,脚心便有酸感。口中没有酸梅,足下不是悬崖,如果不是你身体的妄觉,怎会有口中流水、脚心发酸之事?因此,应当知道,这称为第一种坚固妄想。这就是色阴的根源。

  二 虚明妄想

  原文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白话解

  以前面的例子分析,当你登临高处,心中感到危险时,会浑身酸软,因受阴的作用,你的色身对当前的境界会产生顺益违损的感受,这称为第二种虚明妄想,这就是受阴的根源。

  三 融通妄想

  原文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白话解

  你心中思念的、考虑的事情,并不都是色身当前面临的事物,而你的色身总会随你的思虑发生变化。以前接触过的色、声、香、味、触,都会随念显现。醒时心生幻想,睡着时见于梦境。你的想念摇动妄情,这称为第三种融通妄想,这就是想阴的根源。

  四 幽隐妄想

  原文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白话解

  身体的生理变化及因藏识与现识结合的活动,潜移密化,指甲慢慢生长,气血时刻运行。容颜,慢慢变皱,新陈代谢,你却无感觉。阿难,若不是你自己的事,你的身体怎么会有变化?若一定是真实的事,为什么你无感觉?这称为第四种幽隐妄想,这是行阴的根源。

  五 颠倒细微精想

  原文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妄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1,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注】

  1 罔象虚无 似无说是网,似有说是象。藏识种子变现的幻相,虚无缥缈,所以说是罔象虚无。

  白话解

  又当你处在湛然寂静之时,如果你是真的常寂灭,应当没有任何见闻觉知,不容许出现任何因虚妄习气而显现的情景。但是,很多年前见到的一件不寻常的事物,你早就不想它了,已对此不存在任何妄想了。它却忽然在你的心境中跳出来,而且还记忆得清清楚楚。这是过去熏习而成的潜藏心底的藏识种子在起作用,你怎么理解?

  阿难,应当知道,这个湛然寂静是不真实的。譬如急流水,看水面很恬静,不见下面的急流,不是水下没有急流。这不是想阴所生,怎么会有这种虚妄习气?这与六根互相开合不同,这种妄想没有消灭之时。这是微细虚妄习气在你的见闻觉知出现的罔象虚无妄想。这称为第五种颠倒细微精想,这就是识阴的根源。

  六 五阴界限

  原文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1。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妄,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2。理则顿悟3,乘悟并销。事非顿除4,因次第尽。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吴兴曰:所指前说,亦有渐顿二义,巾体是一,以喻真性,悟则成顿也。巾结有异,以喻妄想,除则成渐也。原夫天巾由次第而结,亦次第而解,所譬六根及以五阴,生之与灭,一往相类,再研有殊。何者?以六根义横,五阴义竖故。且如六根迷真起妄,因妄成根必无先眼次耳等异,至于返妄归真亦无从粗至细之理,岂非义横耶?前以解结次第为喻者,但取六根差别,及选圆通,谓之次第也。并明五阴亦迷真起妄,既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岂非义竖耶?若以解结喻之,则两番次第,宛有伦绪,当知前文举喻不可以喻难法,此中引例,不可以根难阴。适时之说,须晓大纲。)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注】

  1 因界浅深 即五阴的界限浅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名词概念,都要规定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为了研究、探讨、交流的方便,人为地定下来的。在自然科学范畴,在局部的小范围内的问题容易定出严格的定义,在宏观的及微观的问题上,便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了。在社会科学范畴,自古以来,人们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主,东家与西家,南国与北国,概念难以统一,各说各的理,各划各的定义。特别是在探讨人的认识问题上,要对一个名词概念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定出能令众人公认的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事,或者可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我”研究“我”,以“我的认识”研究“我的认识”,谁是主?谁是客?我是主吗?我是客吗?究竟我是谁?这已经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不过,为了研究、探讨、交流的方便,名词概念的界,还是要划的,即使是很模糊,有界总比没有界好。若不然,人们都将不知所从。但是,必须明白,这些界都是方便施设,事实上并没有一条真正存在的界线。五阴界限怎么划?看清眼前的色相是虚妄的,消色归空,便说是色阴尽。六根接触六尘,便是受,六根离尘,便是不受,便说是受阴尽。对眼前的幻相,不记挂在心上,把他忘掉,便说是想阴尽。妄想相续便是生;妄想不相续,便是灭;离了分段生灭,再不起粗重烦恼,便说是行阴尽。前四阴都尽了,眼前清澈湛然,细微精想也灭了,便说是识阴尽。要注意,说诸阴尽,都是“说”的,都是方便施设。至于这些界限,这些标准,谁做到了什么程度,可打多少分,五十分?一百分?只有各人自己去评判了。你自己打的分,算不算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2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如果第六识意识不起作用,识阴已尽,一切妄想不生,十方十二类众生都无生之理。心中一切众生都从识阴流出,所以说生因识有。先要离色阴,才能离受、离想、离行、离妄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则一切妄识都不生,便说妄识灭了,所以说灭从色除。

  3 理则顿悟 量变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忽然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一次顿悟。

  4 事非顿除 要灭除各种烦恼事,不是朝夕功夫,而是长期刻苦磨练的事情。这是量的变化与积累的过程。

  白话解

  阿难,色受想行识这五阴,都是从五种妄想而成。你现在想知道这五阴的界限深浅,听我跟你说。色与空,是色阴的边际,触及离,是受阴的边际,记与忘,是想阴的边际,生与灭,是行阴的边际。前四阴是否湛然,是识阴的边际。

  这里说的五种阴,互相重叠而生。所以生,是因识而有。所以灭,是从色而除。理则是顿悟的,一念悟时,五阴齐消了。事则不是顿除的,要做到烦恼止息,只能因次第而除一步步达到彻底止息。

  我已用巾结同你作过比喻,同你分析过六解一亡的道理,还有什么不明白,要再来询问呢?你应将这五阴妄想的根源,想通想透,对将来末法之中修行的众生传示明白,让众生识其虚妄,厌离妄根,不恋三界,发心趣向大涅槃。”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