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一)

 

  思维八苦

  (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一、八苦的关系

  (一)五取蕴的名义

  “取”是烦恼的异名。有漏蕴是从烦恼生起的,所以从因上取名为“取蕴”,就像水力发的电叫“水电”一样。所以五取蕴就是有漏的五蕴(有漏的色、受、想、行、识这五类法的积聚)。

  要知道,五蕴有两种,有学道圣者是无漏的五蕴,凡夫是有漏的五蕴。这里抉择轮回苦,所以只观察有漏五蕴的状况,用的名词也是五取蕴而不是五蕴。

  (二)前七苦与五取蕴苦的关系

  一般会把八种苦看成是并列关系,认为在前七苦之外另有一种独立的不好理解的五取蕴苦。这是不认识前七苦和第八苦的关系。实际上,生、老、病、死等苦是差别相,五取蕴苦是总相。换句话说,生老病死等苦都是五取蕴上的苦相。

  二、思惟八苦的方法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心法要》里开示:“三有中具诸苦相,所有种类尽力思,见彼全为蕴过患。”“所有种类”,是要求思维苦时要全面、具体;“尽力思”,是要求竭尽自己的观察智力进行思维;“见彼全为蕴过患”,是要求每种苦都见到是五取蕴的过患,要归到“五取蕴苦”这个根本上来。

  落实在观察八苦上,思维的方法就是:(一)生等每种苦都从各方面思维它的苦相;(二)每种苦都见到是五取蕴的过患。

  三、为什么要把种种苦统归在五取蕴苦上

  原因有下面这几方面:

  (一)能对苦谛生起统贯的认识

  一般人只认识单个的生老病死等苦,意识不到这些苦全是五取蕴显现的。如果不去把苦归结到五取蕴上,那就永远不会认识一切轮回苦只是一个五取蕴苦。相反,在每观察一种苦时,都能见到是五取蕴上的苦,这样任何轮回苦都归在五取蕴苦上,五取蕴的面目就会逐渐显出,会看到它是生发无量诸苦的苦器,是无量过患的所依。这时再看六道林林总总的苦,就见到样样都是五取蕴苦,就有统一的认识。善趣恶趣的苦、前生今生的苦、分门别类、相状各异的苦,就整个统归在“五取蕴苦”上。

  以前对苦的认识是分散的,就像一百颗珠子没有用线穿起时,零零散散,东一个西一个。现在把一切轮回苦都统贯在“五取蕴苦”这条主线上。比如生苦,就是五取蕴受生时的苦;老苦、死苦,就是一期同分五取蕴成熟、弃舍时显现的苦。地狱苦,就是五取蕴受生地狱时显现的炽热、砍截等苦;欲天苦,就是五取蕴受生欲天时显现的五衰相现、死殁、堕落等苦。坏苦,就是五取蕴显现乐受的苦相;行苦,就是五取蕴每刹那成为苦因的苦相。

  像这样,不论生老病死等七苦,还是坏苦、行苦、恶趣苦、天苦,都首先分步分段地思维,然后见到每种苦是五取蕴的过患,由此就能把三苦、八苦、六道诸苦穿成一贯,见到五取蕴的相续是一条连绵不断显现苦的长河。再看“五取蕴”,就真正认识它是“苦苦器、坏苦器、行苦器”。返照自己当下的这个身,就能作意它是苦器。

  (二)能通达诸多法义

  抓住五取蕴苦这个要点,多次地去思维,原先理解肤浅、泛泛而谈的很多法义,就会开始融会贯通。

  比如系缚是什么,以前只是空泛地说:“就是还绑在轮回里、还没有超出生死”等等,现在把整个轮回现象都归在五取蕴这个主体上,就知道系缚的意思是说,在还没有生起无我智慧期间,一定是以我执起烦恼,以烦恼造业,以业取后有的蕴,导致五取蕴前一刹那灭去,后一刹那又生起;后一刹那灭去,再后一刹那又生起,不断地由前前取后后三有的蕴,始终系缚在三有的轮转中。所以系缚的体性就是在三有中结蕴相续。

  反过来,什么是“解脱”?就是生起了真实对治——现见无我的智慧,从此去我执、断烦恼、不造有漏业,因此在宿业消尽之后,就彻底止息三有的结蕴相续,这就是解脱。

  又如常说的“轮回如火坑”是什么意思?这也只有认识了五取蕴苦才会明白。五取蕴不是自然就有的,它是由惑业的因缘造成,所以是刹那刹那生灭的,而每一刹那又都是苦。所以就像火坑,任何一点都炽热,无有清凉。火坑表达的是五取蕴相续中的一切刹那都是苦的,没有一刹那安乐。

  又比如《四百论》讲的:“智者畏惧善趣,等同地狱。”知道五取蕴苦,心里就特别清楚,知道这是因为善趣和地狱在五取蕴苦上是等同的。

  又比如要认识求解脱心的相状,关键要知道求解脱什么?就求从结蕴相续中脱出。为什么要求解脱?因为只要这个五取蕴还在相续结生,就会源源不断地从中出生从地狱到天界的无量诸苦,这是轮回无量苦的生处、来源,不从这里脱出,就没有真正的安乐。这样发起迫切寻求从中脱离的心,就是求解脱心。

  转过来就知道,不对五取蕴的自性生起厌离,求解脱心就没有发生之处。因为厌离五取蕴,才求解脱;不认识五取蕴的自性,不厌离它,希求解脱什么呢?求解脱心是从“厌离五取蕴”这一点上发起的,不厌离五取蕴就没有发起的所依。

  又比如,大悲的相状是什么?就是对于三界有情流转生死,平等地生起拔苦的心。为什么平等地生悲心?就因为六道上上下下的任何有情都系缚在五取蕴苦中,要拔除的苦不只是一个支分苦,而是要拔除五取蕴总苦,这才是真正让众生脱离生死大苦,得到真正的安乐,大慈大悲的内涵是在这上面。

  总之,这是重要的关口,能在这里突破,像“系缚”、“解脱”、“厌离心”、“求解脱心”、“大悲心”等等的法义和修心的方向就会显得非常清楚,能从根本上全面打开。

  (三)能区分世间道和出世间道

  只要懂五取蕴苦,就会这样区分:能造成五取蕴苦的道,就是世间道;能寂灭五取蕴苦的道,就是出世间道。这里只有两种走向,一种走向,造成结蕴相续;一种走向,止息结蕴相续。这就是世间道和出世间道的分野。

  总的来说,只要还没有生起寂灭五取蕴苦的意愿,还没有修持无我正道,所作所为就都造成结蕴相续,即使修福、修定,也都成了生死业因。或者这样说,只要还处在爱著世间的心态中,还在随我执而转,所作所为就都结生三有的蕴,这样的道就是从三有的因通向三有的果,是轮回的道。

  只有认识了从五取蕴中只会源源不断地生苦,看清它的本性,迫切寻求解脱,而且找到了能解脱的无我正道。这之后,以出离心摄持,安住在无我中,才走上了出世间道。

  (四)能趣入集、道、灭三谛的观察修

  我们认识了五取蕴苦是最可怕的苦,是源源不断出生六道无量众苦的总的苦器,就像抓贼一下子抓到了真正的贼头子一样。锁定这个靶子之后,我们寂灭苦就有的放矢,再不像以前那样,认识上一片模糊。自己的目标已经明确,要寻求的就是寂灭五取蕴苦,它成为一生最重大、最迫切的事。

  当五取蕴的过患越来越清楚地认识时,就像发现自己身上有了癌症一样,想尽一切方法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想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成办这件事。这就驱使着自己的心去观察它的因,是由什么因造成了五取蕴苦。这样追问就把心带入观察集谛中。

  我们看到五取蕴是刹那刹那地显现苦相,就会问:它是怎么来的?会没有因吗?它是刹那性的法,不会是无因生。如果无因生,那就不需要任何条件,应当恒时出现,但它是刹那灭的,所以不是无因,而是因缘造成的法。再问,它会以其它上帝、真主等为因吗?这也不是,一定是来自自己,来自因位内心的妄动,从造作上说,就是业;从不寂静的心态上说,就是烦恼。这就是集。再观察心中有哪些烦恼、烦恼是依什么次第生起、是如何造集感生死的业等等,这就开始具体认识集谛,认识造成五取蕴的原因。再进一步追根问底:“烦恼是怎么生起的”,就看到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因为执著我而起贪、起嗔、起慢等等。像这样,往自己内在去观察,往五取蕴上去观察,就逐渐会认识集谛。

  再探究“我执能不能断除”、“有没有寂灭苦的涅槃”,就把心带入思维灭谛;再观察“什么是无我”“如何安住无我”,就开始趣入思维道谛(这些在后两种法印中会具体讲解)。

  总之,后面一系列的深入,都要依靠思维五取蕴苦来把心带进去。五取蕴苦是要点,在这上面得到认识,就能有力地抓着心深入去思维什么是生命的真相、什么是系缚、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苦、什么是苦因、什么是真正的安乐道、什么是真正的安乐果等等。认识的深度、开阔度会大不一样。

  所以思维很重要。思维好了五取蕴苦,就能看清轮回的真相。越看清,走解脱道就越坚定。做什么、想什么,重点都是往解脱道上走。这样引发的道心是很稳固的,断定就只安住在出离的意乐和行为中。这就重新换了一个人,换了里面的想法和做法。

  观见五取蕴苦→求解脱心(欲求从五取蕴苦中解脱)→观察苦因是什么(观察集:蕴←业←烦恼←我执)→观察我执是否能断(观察灭)→观察修习无我能断我执(由此一心投入于修习无我)

  像我们最初学《广论·中士道》时,是一段一段先从名相上认识,从“什么是系缚”、“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求解脱心”这样开始,然后学苦谛,八苦、六苦、三苦、六道苦,一样一样去熟悉它;然后再学集谛,烦恼是什么体相、是怎样生起、烦恼的因是什么、过患是什么,烦恼怎么集业,集哪些业;再学十二缘起每一支的差别、怎么摄在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支当中、几世圆满等等。这是初期学习的一段过程。当时只是这样学,只是文字上的记忆,没有想过这些能融会贯通。但以后多次地思维五取蕴的自性,就有好现象出现,原先学过的很多分散开来的法义一下子出现贯通的认识,分门别类的名相、法义都统摄在一个关要上。再看前后、上下各部分的法义,都迎刃而解。这时就能“由博返约”,得到心要,众多法义都了然于心。

  所以深入的思维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只停留在表面上,就只能得一点知识皮毛,不能进入门内。

  四、为什么要对五取蕴的自性发起真实厌离

  宗大师在《广论》上说:“若于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求解脱心,无发生处。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然此意乐极为切要。”

  这段话说到三个方面:第一、对五取蕴的自性发起真实厌离;第二、发起真实的求解脱心;第三、对有情流转生死生大悲心。其中,对五取蕴的苦性发起厌离是生起求解脱心和大悲心的前方便。还要知道两个入门:生起求解脱心是小乘和共中士道的入门;生起大悲心是大乘上士道的入门。

  为什么要对五取蕴的自性发起厌离呢?从反面说:乃至没有对五取蕴的自性发起厌离之间,求解脱心和大悲心就没有发起的所依;而没有发起求解脱心和大悲心,大小乘的圣道修行就无法趣入。所以说,不论趣入大小乘的哪一乘,对五取蕴厌离的意乐都是至关重要的。

  趣入小乘

  趣入共中士道

  (于己)发生真实求解脱心

  于五取蕴自性发起厌离

  (于他)发生大悲心—菩提心—趣入上士道

  五、往生愿一半的修法

  大家知道,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其中愿的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怎么来发起欣厌呢?具体是:思轮回苦,发厌离心;思净土乐,发欣求心。思轮回苦,又要落实在思维三苦、八苦、六道苦上,而且要归在“五取蕴的自性”上。这样就能对整个娑婆世界生起厌离。再配合净土经论,观察西方净土的功德庄严,就能引发对净土的欣求。合起来,就能猛利发愿,决志求生净土。

  所以思维“有漏皆苦”是修往生愿的一大关要,占了往生愿修法的一半。

  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说:“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想决定往生西方的话,要具备两种修行,一旦具备就决定往生。哪两种修行?厌离行和欣愿行。所以,能成功往生的决定因素就是欣、厌两种行。)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所谓的厌离行,就是说凡夫无始以来被五欲缠缚,在六道中不断地轮转,受无量的众苦,现在不发心厌离五欲,就永远没有超出的时候。为此,常常观察这个身,一切脓血屎尿等的津液,污秽不净。)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所以《涅槃经》上说,这个五取蕴的城市有愚痴罗刹住在里面,就是有贪、嗔、痴等的无数烦恼种子常住在里面,智者谁会欢喜这样的身呢?又说:‘这个五取蕴是众苦集聚的依处,一切都不清净。这个身被惑业系缚,是像痈疮一样的苦器,根本没有义利。上至天界种种天人的身体,也都是如此。’行者行住坐卧,睡时醒时,常常观这个身唯苦无乐,深深生起厌离。)”这里说的“身”是指五取蕴,不仅仅是色法的肉身,还包括心法——受想行识。后面又说到:“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这就是在了知五取蕴的自性之后,发愿舍离三界的一切身,求得净土法性所生的清净身。)”

  上文说的“此身众苦所集”、“常观此身,唯苦无乐”,具体要观察三苦、八苦、六道苦,每方面都见到是五取蕴的过患,才认识“此身众苦所集”“唯苦无乐”。所以,通过闻思通达苦谛,再安住定解中,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才是厌离行。不深入观察苦,厌离行就会流于空谈。

  六、思维八苦生起感受之量

  博朵瓦说:“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意思是说:“不论生在六道的哪一道,随后发生的病痛、死亡等的众多苦恼,都是必然会出现的,是该病的病、该死的死,不是不该如此,无缘无故忽尔出现的。这就是生死的相、生死的自性,住在生死的期间,必定无法超越。”我们要像这样思维生老病死等苦。

  比如思维老苦时,要想到这个五取蕴上必然会出现老苦,这个五取蕴一旦成熟,就会陷人于身心衰败的忧苦中。大家仔细地思维老苦,思维年老时容貌、气力、诸根、受用、寿量种种的衰退之相,思维到一定量时,就会觉悟到有漏蕴有大过患,这个生死中的五蕴身是非常苦恼的,会发起厌离之心。生苦、病苦、死苦也是如此,都是有漏身本有的苦。想到这个身受惑业力驱使,会不断地生起生老病死等种种苦时,就知道这个身是苦的,生死是可厌的。今生应当昼夜勤修的就是止息生死的解脱道。其它种种世间道都只是制造生死、制造苦的,没有任何意义,由此心里会彻底舍离世间的道。

  佛在很多经中都开示过八苦,这有很深的密意。八苦是我们人类的主要苦恼,思维之后,就会看清人生的真相。有一部《佛说五王经》,讲从前有五个国王,一个修菩萨行,另外四个乐著生死,沉浸在世间五欲享乐中。后来,那位菩萨国王带着这四个国王去见佛求开示。佛就给他们讲八苦的法,当时法会上有几千万人听佛说法后,心开意解,证得初果。那四个国王也不例外。以前他们见到美妙的王宫,心里就贪爱耽著,不能舍离。现在再看王宫,像是污秽的粪坑,毫无可爱之处。他们这样看破世间后,就把王位交给弟弟,义无反顾地出家修行,日日夜夜精勤道业,毫无疲厌。所以了达苦谛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生观念,转变心态和行为。

  思维生苦

  分两部分思维:一、思维受生的苦;二、依照《瑜伽师地论》以五种相思维生苦。在“思维受生之苦”这一科中,又分成两部分:(一)思维住胎的苦;(二)思维出胎的苦。

  (一)思维住胎之苦

  每个人从中阴身投入母胎、裹在精血中后,就要在十个月里次第偿还业债,所有住胎、出胎的大苦都要领受。我们已经忘记了受生的苦难,现在只有依靠佛的教量详细地观察、思维,才会生起觉悟,才知道受生是极大的苦,才对“生”厌离、恐惧、寻求解脱。

  1、观察住胎环境

  有臭秽、狭窄、黑暗三种苦相。

  (1)臭秽:母亲肚子里充满了无量污秽物,成千上万的小虫寄生在里面,有臭秽的大小便道,有很多骨锁的孔穴,还有尿液、清脑、脑膜、骨髓等的污秽物。

  (2)狭窄:胞胎在肝膈之下、大肠之上,空间非常狭小。它被肠、胃、膀胱等器官重重包围,十分压抑。

  (3)黑暗:胞胎里黑暗障蔽,不透一丝光。我们住胎就像被放进腌菜坛子里,封上盖子,在黑漆漆的环境里饱受幽闭之苦。

  其实,母亲体内的不净物和猪的身体没有大的差别。猪被开膛破腹之后,现出心、肝、肠、胃、胆等,红红绿绿,鲜血直流,发出的腥臭味让人恶心,而且在大肠、膀胱里存有屎尿。我们投胎就是呆在这样的环境中,实在是可怜地受苦报。大家想想:“十个月中暗无天日”是安乐吗?“呆在粪坑一样的环境里”是安乐吗?这是深重苦报的开端,后面会有住胎、出胎的大苦接踵而来。

  2、观察住胎时的热苦

  《入胎经》上讲,母亲体内的热量使胎儿饱受煎炙、烧热、烧燃的猛利苦受。经上用的词是:煎炙、遍炙、极遍煎炙;烧热、遍热、极遍烧热;烧然、遍燃、极遍烧燃。可见胎儿整个身体恒时饱受高热烧烤之苦。

  就像厨师煎鱼,先把油倒在锅里烧热冒烟,再放入鱼,会“吱、吱”作响,被煎的鱼备受烧热剧苦。我们作胎儿时,就是一条被煎的鱼,全身里里外外都受这种煎炙。这又像全身被放进高热的烤箱里烘烤,或者被放在烈火上烧烤,痛苦极其难忍。

  有人说:胎儿的身体没见到被烧坏、烧焦,怎么能说是烧热、烧燃呢?他不知道胎儿的业力强,虽然感受烧热的大苦,身体却不会被烧坏、烧焦。

  现代人常说胎儿宝宝呆在母亲温暖的子宫里,安全、安宁,从母体中摄取养分,过得非常舒服。这是抽掉住胎的真相,用好听的词语欺诳人心,建立一个受生安乐的假相。

  3、观察由母亲饮食带来的痛苦

  母亲吃东西时,用牙齿咀嚼,食物下面以口水浸烂,上面有脑膜缠裹,如同呕吐物。所有的食物养分,从母亲腹部进入胎儿脐孔,资养胎身。经过五个七天后,就从最初的精血变成有手脚轻微动转,出现胎儿的体相。这以后,胎儿的手、脚、脸等,以胎衣缠裹,在恶臭刺鼻、黑暗、狭小的不净坑里上下动转。

  从母亲体内输过来的种种酸、甜、苦、辣食味,胎儿触到就像触到火炭一样疼痛。胎儿像苍蝇吸食污秽的液体,资养身体。又像沉溺在非常臭秽不净的淤泥中,生命非常脆弱。

  母亲吃得过多时,胃部、小肠、大肠都会膨胀挤压子宫。重压加在胎儿身上,就像几百斤的沙袋压在身上,又像公交车里人满拥挤,人被夹在中间喘不过气来。

  母亲吃得少、腹部空虚时,胎儿像被悬在半空没有着落,感受很大的苦。大家想想,自己的身体被吊在空中,没有依托,直往下坠时,身体上饱受悬吊的苦,内心极为恐慌。

  母亲喝热水时,这些热水进入体内,胎儿感受就像有炽热的开水浇到自己身上(我们要体会:开水浇在身上时,身体的皮肤立即起泡,人会痛得直跳。胎儿常常感受这种热汤浇身的苦)。母亲喝冷水时,胎儿像赤身裸体卧在寒冷的冰面上,刺骨冰冷,痛苦难忍。

  母亲吃的太苦、太酸、太腻、太干时,这些很重的味尘,在母亲体内消化之后,从腹部进入胎儿脐孔,也会引起胎儿强烈的苦受。一般认为,母体的养分进入胎儿,只是简单的输入,不会造成任何痛苦。其实,吸入这些物质有强烈的反应。想想这个身体缺盐时,就会浮肿;盐分多时,就有干渴等的反应;中毒时,会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上吐下泻、全身紧张、痉挛;吃得过油腻时,肠胃会很不舒服;吃补品时,会全身热血沸腾。这些都表明身体摄取食物时,有非常显著的反应。一般人尚且如此,何况敏感、脆弱的胎儿,更有极强的苦受。比如,在母亲吃得热血沸腾时,胎儿像呆在烈焰腾腾的火焰山里一样,饱受阵阵热焰的烧烤。

  总之,母亲吃得稍不平和、稍有过量、不均衡,都会对胎儿造成极大苦受。

  大家能想到住胎时,吃的是污秽的液体,住的是臭秽、黑暗、狭窄的胎狱,感受种种寒热、烧灼、挤压等苦,就会觉悟受生是深重的苦报。

  4、观察由母亲动转带来的痛苦

  知觉敏感的胎儿呆在母亲体内,时时随着母亲身体的动转,遭受极大痛苦。

  大家观察:当母亲的肢体动转时,子宫周围的骨骼、肌肉、韧带、筋膜在不断地牵动、伸缩,对子宫造成挤、压、牵、拉,给胎儿娇嫩的身体造成极大苦受。所以,母亲发动行走时、急走时、跨步时、俯身时、起身时、翻身时,都压迫胎儿,生起大苦。而且,胞胎上有器官往下压,下有器官往上顶,胎儿像被五花大绑,放在尖锐的标枪上一样,比在监狱里受严刑拷打还痛苦。

  经上还说,当母亲运动时,胎儿就像被扔进地狱的煻煨坑。地狱的罪人陷入煻煨坑后,全身的皮肉都被烧得焦烂。这是说母亲运动时,体内发出大量的热量,胎儿娇嫩的身肉像被烈火灼烧一样。

  总之,十月住胎就像关押入狱,蹲在漆黑的小屋里,狭窄、压抑。身体周围充满了屎尿等污秽物,成千上万的小虫钻进钻出,种种恶臭的味道令人窒息。还时时有开水、冷水往下浇。头上压着沉重的沙袋,下面顶着锐利的尖刀。输入的食物让人痛苦难忍。所以住胎就像入地狱,受极重的痛苦。

  大家看过这样的画面:一位怀孕的母亲,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低头看着自己的腹部;腹中的胎儿呆在温暖、光明、舒适的宫殿里,睡得很香甜。一道晨曦般的光明照在胎儿身上。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温馨、安乐。这是世间人颠倒描绘住胎的情景。很多人看了这种画面,认为住胎非常舒适、安乐。这是非常颠倒的。

  (以上讲了“受生苦”当中的住胎之苦。)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