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六天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六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六天结束了。我们继续研读法念住Dhamm±nupassan±。Dhammas诸法就是心的内容及其本质,普全的自然法则。佛陀是位觉悟的人,不会有兴趣建立宗派或宗教。在最深的层面上发现了究竟实相后,佛陀将这法则教导人们,协助他们了解实相和终止痛苦,而不论其宗派,社群,国家,肤色或性别。这个法则影响着整个宇宙,有情的和无情的每个人和每件事物。不论有无佛陀出世,它都影响着时时刻刻的身心交互作用,即在每人身上所进行着的交流,暗流和横流。然而人们却继续在心的表层耍花招,在无明中自我欺骗,并以增长束缚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痛苦。
(五) 蕴节Khandh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pañcasu up±d±nakkhandhesu
Khandha 意思是蕴聚,一些东西的累积或成堆。我们被为人。这是表面的实相:但在深层里,每个有生命的个体--我、你、他、她—只不过是 pañca khandh±五蕴而已。佛陀要你进入到这个实相的深处,在那儿你不能以名相来分别或认同,它们只是五蕴而已。
一个蕴是数不尽的次原子物质的粒子 kal±pas积聚成的色 (色身)。心则分成另外四个蕴:识viññ±na (认知);想saññ± (识别和评估);受vedan± (感觉);和行saªkh±ra (反应和造作)。这五蕴组合成所谓的一个实体,个人。在究竟的层面上,它们只不过是五个蕴聚;而整个四念住,内观的过程就是来体验这项事实。否则以「我」、「我的」、或「我自己」来指认任何的或所有的蕴的错觉---即是无明---造成对这些蕴极大的执着,而导致痛苦。这不是因为佛陀所说,而出于信仰就该接受的信念,也不是因为合理及合逻辑而应在智力上来接受的哲学。它是在身体架构内的实际层面上该去体验及证实的一项真理。当这真理明晰时,心的深层习性模式就会改变,解脱就可达到。这就是Dhamma, 法则。
Up±d±na意指执着和执取。五蕴是它发展趋向的目标;或者说,因为有执取,故五蕴滋生并合和。它们是执取的积聚。
禅修者再次地就法观察法,亦即五蕴。禅修者该如何以它们来修习呢?
… ‘iti r³pa½, iti r³passa samudayo, iti r³passa atthaªgamo…
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都体验到了。R³pa 意思是色(身) samudaya 意思是生起,atthaªgamo 是灭去。
iti vedan±, iti vedan±ya samudayo, iti vedan±ya atthaªgamo;
iti saññ±, iti saññ±ya samudayo, iti saññ±ya atthaªgamo;
iti saªkh±r±, iti saªkh±r±na½ samudayo, iti saªkh±r±na½ atthaªgamo;
iti viññ±ºa½, iti viññ±ºassa samudayo, iti viññ±ºassa atthaªgamo’ti.
当心 (名) 的四蕴---受 (veden±)、想 (saññ±)、行 (saªkh±ra)、识 (viññ±ºa)---都被体验到时,内心运作的整个过程就被体证到了。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a’ti…
相同的站随着来,内、外,内外同时观察。然后“atthi dhamm±’ti”---「这是诸法。」觉知于是建立在这实相上:这全部都只是五蕴而已。在高阶的观察中会发现,除了身和心之外,了无他物---没有「我」、「我的」、或「我自己」。
在表面、世俗的层次,还必须使用到「我」、「你」这些字,但在实际、究竟的层次,只是五蕴而已。同样地,为了世俗的目的,我们称一些零件的组合为汽车,但如果我们把它解体并将零件分类,那一个零件是汽车呢?轮胎吗?坐椅吗?引擎吗?电瓶吗?车体吗?事实上汽车只不过是不同零件的拼凑而已。
同样的,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组合起来时就成了一周;三十天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月;十二个月就是一年,这些都是为了世俗的方便而已。内观分离、剖析、离散并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那么执着就消除了。五蕴仍在,生起和灭去,但它们只是蕴聚罢了,因为执取已去除。这就是五蕴 (khandh±s) 的法 (Dhamma)。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接下来是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在当时也被了解为samyak darshana, kevala darshana, samyak jñ±na kevala jñ±na---只观察和只了知。然后anissito ca viharati:因为无所执着,故无所依赖;无所执持。
(内外六) 处节¾yatan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chasu ajjhattikab±hiresu ±yatanesu.
±yatanas (处)是指六个感官领域或根门:眼、耳、鼻、舌、身、和意。所有六个都是内在的 (ajjhattika),因为它们是在身上或体内。它们的对象 (所缘) 是外在的 (b±hiresu):眼缘所见物、色彩、形状、或光;耳缘声音;鼻缘气味;舌缘滋味;身缘可触体;意缘念头、情绪、幻想或梦。虽说是外在,但只当它们与身体架构中的内六处有所接触时,才能成为所缘。对天生的盲人而言,就不存在有色彩、光线、形状或形像的世界,也无从知晓那个世界。内六处和外六处合为十二处,而对我们而言,外六处 (b±hiresu ±yatana) 只当每一个与其对应的感官根门接触时才有实际的存在。
要如何以内六处和外六处来修习呢?
cakkhu½ ca paj±n±ti, r³pe ca paj±n±ti, yañca tadubhaya½ paµicca uppajjati sa½yojana½ tañca paj±n±ti…
眼根 (cakkhu) 和它的对象,r³pa (形状或形象) 的实相被了知了:paj±n±ti。
Yañca tadubhaya½ paµicca, 以这两者为基础,由于它们的接触,uppajjati sa½yojana½,束缚生起了。
…yath± ca an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禅修者以这个已生起的束缚用功: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真实的情况是,每个接触都会产生波动:phassa-paccay± vedan±。想蕴 (saññ±) 进行评估:女的,男的;美的,丑的;愉悦的,不愉悦的。基于这个评估,感受就变成愉悦或不愉悦。然后行蕴 (saªkh±ra),心的反应部分,马上就开始产生贪爱或瞋恚。如此整个束缚的过程就开始并且繁衍。
六个根门的运作是在身心范围内。它的情况是分析和不停地了知事情如何地发生。如果你无知,你就会不停地打新结,束缚就不断地繁衍。如果你以智慧来体验及观察束缚而不起习性反应时,它就变弱了。习性反应的模式改变了。旧的束缚能够浮到表面来:yath± ca an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你观察先前不曾生起 (anuppanna) 的束缚的生起 (upp±da)。
…yath± ca 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sa½yojan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当你观察时,一个接一个束缚就被消除了(pah±na½):yath± ca uppannassa samyojann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当它们全都浮现上来并灭去之后,它们就不再生起 (±yati½ anupp±do)。超越了束缚,完全解脱的境界于焉到达。
拔除的形式有三种。就连你只是持守戒律,因为你在心的表层上不对贪爱或瞋恚过度反应,你的束缚得以有短暂的拔除。当你修定而更深入时,则拔除得更多:束缚的根已松动。而当你修习内观时,这些根就从你的心的最深处被拔除---pah±na½。譬如,一个口渴的人来到一处有毒水草覆盖的水池喝水。用手将水草拨开一小块地方,而暂时得水;之后这小块地方又被水草覆盖。这是短暂的移除。这是守戒,s²la。更好的取水法是,四根木条连着网,竖立起来把水草隔开。这是定sam±dhi,当它更深入时就清理了更大的范围,但根还在。智慧Paññ±则清除了所有的水草,连一个颗粒都不留。这才是真正的连根拔除pah±na,也就是这句话在这里的意思:yath± ca pah²nassa sa½yojan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束缚的除尽被体证了;它们不再生起 (anupp±do)。这是阿罗汉完全解脱的境界。
Sotañca paj±n±ti, sadde ca paj±n±ti, yañca tadubhaya½ paµicca uppajjati sa½yojana½ tañca paj±n±ti…
同样地,耳根,声音,及因它们而生的束缚被观察了。
…yath± ca an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sa½yojan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当平等心更趋成熟时,这些之前不曾浮现的束缚现在浮现,并被拔除。这也被观察了。
Gh±nañca paj±n±ti, gandhe ca paj±n±ti…
Jivhañca paj±n±ti, rase ca paj±n±ti…
K±yañca paj±n±ti, phoµµhabbe ca paj±n±ti…
Manañca paj±n±ti, dhamme ca paj±n±ti…±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同样地,鼻根和气味,舌根和滋味,身根和任何的可触体,以及心和内容 (诸法) 的实相都被观察了 (paj±n±ti)。每个状况下,束缚生起就被根除,并且不再生起。每个状况下,阿罗汉的境界,不是只在哲理上接受,而是亲证、亲见了:paj±n±ti。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a’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相同的过程随着来。「这是诸法」。所有六个根门及其所缘都只是法dhamma,无「我」、「我的」、「他」、或「她」,无个体在其中。分离、剖析、离散和消融,每个根门各别的分析,个体就变成只是所有内、外处组合的一团质量,一种运作,一个交互的作用而已。只具智力理解的话,无明会窒碍见证到这个法dhamma,这种运作,及从束缚中的脱离。
修习会通过相同的站而达到最终的目标。
(七) 菩提分节Bojjhaªg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sattasu bojjhaªgesu
菩提分 bojjhaªgas,是七个觉悟的要素,或是要达到最终目标应予圆熟的品质。
心的自性是非常纯净的:识viññ±ºa,非常纯净,但由于过往的业习 (习性反应) saªkh±ras,攀缘的想蕴 saññ±总是做出错误的评估,而每当感受产生时,一个一个的习性反应saªkh±ra 就又接连的产生。由于这整个过程,心就丧失了其原有的纯净,而变得非常的焦躁不安。菩提分使纯净复原:当它们以实相被观察时,它们就渐趋圆满,而当其圆满时,觉悟就圆满了。这就是内观整个的运作。
第一个菩提分是念sati,觉知。少了它就无法在这道上更进一步。念菩提分,客观地观察实相,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它必须与其他菩提分并进,时时刻刻持续地现前。
择法Dhamma-vicaya菩提分是第二个。Caya 或cayana 的意思是「整合」。表面的、团聚的、统合的、幻觉的实相产生很多的错觉与混淆:每个决定和行动都离谱了。Vicaya 或vicayana 意思是去分离、剖析、离散、离析,就像内观要你做的一样。起初择法菩提分是智力上的。身体分析出只是四个元素,无「我」在其中。心只是四个蕴。六个根门,其相应的对象,其接触和繁衍的过程都予以观察。理智所得的明晰做为指引,开始实际的内观修习和在实际的层面上研究真理。
第三个是精进viriya 菩提分,等同于八正道中的正精进samm±-v±y±mo。极大的精进力是需要的,但要精进于不起习性反应,只任事情发生。哪怕你在千百个战场上曾经战胜过千万个勇士,不起习性反应的内心战场却是困难得多,因为老习惯总要有所反应。别打阿难的仗---「我一定要成为阿罗汉」,「我必须」清除我的不净染污---如果你这样做,心就会变得不平衡。另一个极端是不用功,全然不去观察,而只让事情发生。要让事情发生,但要知道实相是什么。稍许的紧度是需要的:不要太过,也不可全无,不用功。比方说,要在宝石上钻个孔,是要加一些力道的,但太多了就会把宝石弄碎。这就是中道。
精进 Viriya 就只是观察,了知生灭无常的性质:不起习性反应而修习。解脱由法Dhamma,由自然的法则来照料。
如果你持续地以念菩提分,择法菩提分,和精进菩提分修习,不净的染污就消失了,而喜p²ti 菩提分就会生起并增长:这是身上的愉悦感受,喜悦,和极乐。你得要小心。如果你对全身微细振动的流畅产生执着,如果你找寻并执取它,那就不是菩提分了。如果无常的了知仍在---了知这仍旧是身和心,生与灭的范畴---那么不净染污去除了,而喜p²ti 就展开而成为一个觉悟的要素。
愉悦的感受一波波地来并加以观察,重要的轻安passaddhi 阶段就会光临:这是深沈的安寜和静谧。此时连小声音都成了大干扰。甚至像细丝一般的气息,在鼻孔的入口做了微细的U-型回转,都是一个干扰。心是那么的安详,平静,安宁。危险再度来临:这种深沈的安详,之前未曾体验过,会让人错觉以为这就是解脱。就像喜p²ti ,如果使用不当会成为束缚一样,这个轻安passaddhi 也有可能变成束缚。它只是中途的休息站:最终的目的地仍还很遥远。你可以查看你的六根是否还在作用:张开你的眼,或听一听。你仍然在生灭的范畴中。你还没超越身心的领域。
虽然在这个高境界上要抓住什么很难,但微细的波动仍在,而这种感受称为不苦不乐adukkha½asukha½。在喜p²ti 中感到愉悦;现在只感到安详,同时还有没法体验到anicca 无常的危险。在愉悦的感受中脱离贪爱的执着,或在不愉悦的感受中脱离瞋恚的执着,都会比脱离这种宁静感觉的执着来得容易。要非常的专注:以非常敏锐的心感觉微细的波动,查看六个根门,同时持续了知这种体验是无常的。
时常有人问起中性的感受。佛陀的意思不是指起始在表面上不苦不乐的感受。那完全是两回事。它牵涉到贪和瞋,因为人们对这种感受厌烦了,没兴趣了,想要些新鲜事。他们的体验已经陈腐。他们要些更新奇的,没有过的东西。这是他们的老习性模式。
不同宗派、社群、国家、宗教、信仰、和教义的人们来到内观的恒河,要解渴,要解除无明和痛苦。纵使他们能够接受身心的结构是生灭的,无实质的,然而由于他们的背景,这种深沈的中性感受会让他们产生永恒的幻想,而变成了束缚。对传统上信仰永恒灵魂的人而言,轻安passaddhi 似乎就是了。对其他相信有一位永恒的创造者住在心中的人而言,它似乎就是那个不变的创造者了。这是个危险的幻想。要彻底地检查轻安passaddhi 这个深沈、安宁、平静的体验。如果你能觉知到非常微细的振动,生起又灭去,那么它就成了一个菩提分bojjhaªga,而给你更往前进的力量。你的体验增长了。
下一个菩提分是定sam±dhi ---专注或完全融入。就像现在一样,在佛陀成佛前就已存在有多种类型的定。当人获得八次第禅定时,会有以为目标已达的危险,但这只不过是世间定lokiya sam±dhi,还会生生世世在三界中轮回。正定Samm±-sam±dhi 把我们带离三界,并使我们从生死的束缚,及所有种类的痛苦中完全解脱出来。这要修习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觉知身心的现象和体证它生灭的特性。心专注在实相上,那它就成为出世间lokuttara了。当获得禅定时,涅槃之果也证到了。修习定sam±dhi禅修者依次能证得须陀洹sot±panna,斯陀含sakad±g±m²,阿那含an±g±m²,和阿罗汉arahant。这样的定sam±dhi就成为一个觉悟的要素了。
舍Upekkh±,平等心是第七个菩提分。就如同念sati,它一定要自始至终在每个阶段都现前。不论修习那个菩提分,觉知和平等心都必须具在。
纯净的心中这些要素都具在。不净的染污被观察时就会浮到表面而去除;但这些觉悟的要素,当被观察时会一个个浮到表面,发展,增长而臻圆满。这一节在解释如何因此而达到完全解悟的最终目标。
santa½ v±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a½ ‘atthi me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o’ti paj±n±ti, asanta½ v±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a½ ‘natthi me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o’ti paj±n±ti.
当念sati 菩提分出现时 (santa½),禅修者正确了知 (paj±n±ti)--- 「我有念菩提分。」‘Atthi me ajjhatta½…当它没有出现时 (asanta½),禅修者也接受这个事实--- 「我没有念菩提分」‘Natthi me ajjhatta½…’。
…yath± ca anuppannassa satisambojjhaªg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satisambojjhaªgassa bh±van±ya p±rip³r² hoti tañca paj±n±ti.
所有过去累积的念菩提分现在都来协助了。它们浮现到表面 (anuppannassa upp±do hoti),而禅修者了知 (tañca paj±n±ti)。重复地生起 (uppannassa),它们被智慧地了知并增长直至圆满---完整而充分地证到了 (bh±vn±ya p±rip³r²)。
Santa½ v± ajjhatta½ dhammavicayasambojjhaªga½… bh±van±ya p±rip³r² hoti tañca paj±n±ti.
同样地,择法dhamma-vicaya 菩提分,实相的分析研究,也只是了知其生起或未生起。以前的择法菩提分,早先未生起,现在一再地从心的深处生起,也被观察到了:它增长圆满而最终的目标达到了。这全都了知了。
…v²riyasambojjhaªga½…
…p²tisambojjhaªga½…
…passaddhisambojjhaªga½…
…sam±dhisambojjhaªg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upekkh±sambojjhaªga½… bh±van±ya p±rip³r² hoti tañca paj±n±ti.
精进viriya 菩提分 (努力),喜p²ti 菩提分 (极乐,同时在身体上有愉悦的感觉),轻安passaddhi 菩提分 (宁静),定sam±dhi 菩提分 (专注) 和舍uppekkh±菩提分 (平等心) 都以同样的方式了知,并增长圆满。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就内在、外在、和内在外在同时观察诸法;观察诸法生起、灭去、和同时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禅修者了知「这是诸法」,而觉知就在这实相上建立。再也没有执着或执取。如是修习法念住dhamm±nupassan±。
☼☼
问与答
问:是不是导引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自由,而其余的一切都为法所掌控?
答:一切都为法所掌控。导引你的注意力是唯一解脱你的方法。你可以为所欲为,但如果你起习性反应,法就会束缚你。如果你只观察,法当然会解脱你。这是自然的法则。
问:要如何划分认真的用功和贪求?
答:问得好。如果你贪求认真修行,你贪求的是成果的获得,或者最起码养成了认真修行的执着。如果你发觉自己不认真用功而变得沮丧,这中间就有贪求在了。只要接受你没认真用功,然后从头开始就好了,知道自己必须认真用功。那你就会一直进步。
问:中性的感受是否源自中性的习性反应,而我们是否希望将之改变成只是观察?
答:中性的感受源于无明。无明被当作是无常的现象而观察时,它就会消失。有时当非常粗重、坚韧、不愉悦的感受消失后,对无常会有浅显的了解,也很有用。在觉知到波动的微细暗流之后,会更深地体会到,这个感受是时时刻刻生起和灭去的。
问:如果一个禅修者翻滚在感官欲乐的妄念中好一阵后才开始观察,他是在使业习saªkh±ras 变本加厉地增长而没净化,是吗?
答:以往增长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现在你少许片刻的观察就会变成几秒,几分,几小时,这就计上你的功德了。修习内观你就知道,每当你在感官欲乐中打滚时,你就在增长痛苦,而你观察多少,你就能从中脱离多少。
问:佛陀的教导好像意指随着呼吸扫动注意力。那么在这个修习上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来练习是出自那里,又有何重要性?
答:当佛陀说,sabba-k±ya-paµisa½ved² assasiss±m²’ti sikkhati,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sikkhati”是「学习」的意思。在其他地方则用paj±n±ti (「他正确了知」)。你要学习以一口气能通扫全身,而要学的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让坚韧的部位消融,等到全身都消融了,你就能够通扫全身。然后你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因为纵使全身的感受都开了,仍可能有小的未知区域。你学习去达到bhaªga-ñ±ºa 壊智 (消融) 的阶段。
问:念住经概述了四种的观法以及多个修习方法,然而你只教在身上观呼吸和感受。对各种修习法也没有以其重要性来排序。为什么不也教所有的修习法,诸如行禅和看念头等等呢?
答:传承有多种。同时佛陀,一位觉者,也对不同的人依其背景,能力和性向教以不同的入门所缘。然而,当他们前进时,所经过的站都是一样的。
本传承从呼吸的练习开始,由此禅修者进而体验感受,然后体验生灭。而觉知呼吸和感受会引领你至最终目标。并不禁止尝试别的方法,但如果你在这儿已有所进步,为了好奇而在别处也试试,就会浪费你的时间。如果你已全身到处都感觉到感受了,现在又要在其他的地方试试观察走路---每只脚举起和放下而没去感觉感受---你本来已能在微细层面上感觉感受的能力就会变钝。再回来练这个教法时,你就不能够很深入地感觉感受了。当然有些人的心是粗糙,毛躁型的,对他们来说,细致的呼吸是很困难的,那么或许走路比较适合他们。
要在一个小范围内感觉细致的气息也的确困难。如果你已能清楚地感觉到它了,然后你却要试用你的手放在胃部去感觉它---这是多么粗略的方法---你是在退步。佛陀要你从o¼±riko 粗重迈向 sukhuma 微细。假如在某个阶段有些粗重的东西从内里生起来,那是不得已的;但只是因为好奇而要刻意地以粗略的对象来修练,就好像要从另一个方法的开宗明义起头,而忘掉你已经到达过的各个站所有的细致实相。如果有那个其他方法比较适合你,就要一门深入而达到最终的目标:然而时间很关键。别将你宝贵的人生花在四处玩票上。
问:「我」是否定的。
答:是的---「我」是否定的!
问:那么需要觉悟的是什么?
答:无明需要觉悟,束缚需要觉悟。没其他的了。
问:你如何定义慈悲的心呢?当我们处理自己的痛苦时,可以带着觉知来使用慈悲吗?
答:当你心中有慈悲时,就接受你的心是一颗慈悲的心。当然对你自己要仁慈,爱你自己,要把自己当作是你慈悲的第一对象。每当你产生习性反应saªkh±ras时,那怕对别人产生贪爱和瞋恚,你都残忍地强加痛苦给你自己。你的愤怒伤不了一个好的内观修行者---它也有可能伤或伤不了他人---但你自已是受伤害,而变得痛苦了。要避免。要对自己仁爱和慈悲。
问:我们这种内观,对于感受 (vedan±) 的诠释最不同于佛教的其他传承的内观了,这是真的吗?如果不解释为身上的感受,那么其他的传承是如何定义它的呢?
答:是的。其他传承只把受vedan±当作是心里的感觉。我们不谴责其他的传承,同时也没错,受 vedan±是心的四蕴之一。我们一定要用解释,而不光用翻译,因为佛陀所用的一些字,他之前就曾经解释过了。比如说,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就已经被他解释为感受生灭的感觉。再者,现今有很多字汇,要么已不用,要么就带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必定要回到三藏Tipiµaka 里去找佛陀所给的原意。佛陀已解释过,乐受、苦受 (sukha, dukkha vedan±) 是指身上的感受,而他用喜和忧 (somanassa, domanassa)来指心理的感觉。在受念住里他不用 somanassa 和 domanassa 而用sukha 和dukkha vedan±,因此我们必定要以感受来修习。
***
你在智力上已理解的,和你已经实际体验到的,都要拿来用。不但要在课中,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正法。习性反应总是充满了负面性。要过正法的生活。不论外头发生了什么,就要往内里来观察感受的实相,并且保持平等心,那么你所有的决定和所有的行动就会健康---不起习性反应,但采正面的行动,对你好,对别人也好。
愿你们都能过有益于你们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愿你们都享有正法最好的果实:安详、和谐、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