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七天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印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七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七天结束了。我们到了大念住经Mah±-satipaµµh±na Sutta的结尾部分了。

  (四)谛节Catusacc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cat³su ariyasaccesu

  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ida½ dukkha½’ti yath±bh³ta½ paj±n±ti, ‘aya½ dukkha-samudayo’ti yath±bh³ta½ paj±n±ti, ‘aya½ dukkhanirodho’ti yath±bh³ta½ paj±n±ti, ‘aya½ dukkhanirodhag±min² paµipad±’ti yath±bh³ta½ paj±n±ti.

  「这是苦」。「这是苦之集」。「这是苦的灭」。「这是导致苦灭之道」。每一谛都如实地了知。

  Paj±n±ti 是以智慧了知的意思。Yath±bhuta½---如实地,如其所现地---意思是直接体验与了知,就如佛陀在第一个开示中所教导的。苦是由贪爱导致的事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了。贪爱必须被根除也不是新鲜事。人人都在受苦,但这摆明的事实本身并不能使人成为圣贤。佛陀所发现的是要如何将苦变成一个圣谛 ariya sacca,以便任何体验到它的人都能成为圣者,最起码能获得涅槃的第一次体验,解脱的第一阶段。

  四圣谛中的每一个圣谛都有三个必须的情况 (行相),合起来总共十二个。第一圣谛的第一部分---「这是苦」---人人都已知道了。第二部分,应遍知pariññeyya,意思是无论如何,整个范畴、各个层面的苦都要了知。同样意思的字parij±n±ti,在之前用来表示具时时彻知无常sampjañña 的完全了知感受。当感受被超越了,应遍知parij±n±ti 就来临了。如无,则感受的某些领域仍未被探索到。同样地,苦的全部领域必须被探索至其极限。然后就到了第三个部分:已遍知pariññ±ta。意思是苦已被超越了:它就是一个圣谛。只有在超越了苦之后,才能宣称已探索了整个苦的领域。

  在表面上有四个圣谛,但当你走更深入时,它们就合而为一,就像四念住一样。

  苦集Dukkha samudaya,痛苦的生起或原因---即贪爱---是第二圣谛。再次地,由于过去诸佛的教导,使得这个基本的原则,在智力上的接受和表面的了解,能存留下来。它的第二部分是应断pah±tabba½:贪爱应被完全根除。然后第三部是已断pah²na½:已被完全根除;最终的解脱境界达到了。佛陀的贡献是将这已经失传久远的甚深观点重新建立起来。

  同样地,只出于信仰或推理而接受第三个圣谛---苦灭dukkha nirodha,痛苦的止息---是不够的。它的第二部分是应证sacchik±tabba½:它应被见证。它的第三部分是已证sacchikata½:它已被见证到,而且已圆满了。

  如果只在智力上接受第四圣谛也是毫无意义的。它的第二部分是应修bh±vetabba½:它应被接续不断地修,直到已修习圆满bh±vita½。只有当他已走完了这条正道,只有当他以各三个行相圆满了四圣谛时,乔达摩才宣称自己是佛陀。

  最初佛陀首次说法时,连他的五个朋友都不听。他们相信,没有修练极端的身体苦行,不可能解脱。佛陀也修过这个苦行。他将身体绝食到只剩皮包骨,羸弱得难移两步。然而以他修过的八禅定,他看到更深层的不净染污还存在。身体绝食是无用的修持,所以他放弃了而开始进食。

  为了说服他们,佛陀告诉他们说,不靠智力推理,不靠情感信仰,但以 yath±bbh³ta½ paj±n±ti:如实的体验智慧,他已体证了四圣谛。只有在那时,他们才准备开始听他说法。

  苦谛Dukkhasacca½

  dukkha½ ariyasacca½

  现在描述苦圣谛,从粗重到微细。

  J±ti pi dukkh±, jar± pi dukkh±, (by±dhi pi dukkh±,) maraºa½ pi dukkha½,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y±s± pi dukkh±, appiyehi sampayogo pi dukkho, piyehi vippayogo pi dukkho, yampiccha½ na labhati ta½ pi dukkha½, saªkhittena pañcup±d±nakkhandh± dukkh±.

  以上用了许多的同义字,来解释苦dukkha的呈现。

  生J±ti 是指出生在任何一生存界。老Jar±年老,体衰,感官官能的退化。病By±dhi 疾病或患病。死Maraºa 是在任何生存界的死亡,以及五蕴的消融。愁Soka 是忧愁,由于失去心爱的东西而心生悲伤,而叹parideva 是由悲伤而导致的哭泣和悲叹。苦Dukkha 是身体上的疼痛和不愉悦的感受。忧Domanassa 是心理上的不愉悦。恼Up±y±sa 是由损失或不幸而产生的心理苦恼和折磨。所有这些都是苦dukkha。

  在这里和在其他地方的解释,苦dukkha 是用于不愉悦或疼痛的身体感受,而忧domanassa (源自mana,心) 则用于心理的不愉悦。它可能是一个念头,记忆,恐惧。同样地,乐sukha是用于愉悦的身体感受,而喜somanassa 则用于心理上的愉悦感觉。在受念住里,使用了苦、乐受dukkha、sukha vedan±这些字,这也就是为什么本传承极力强调,以身体的感受作为禅修对象的原因。

  在较细致的层次上,怨憎会苦appiyehi sampayogo 是与任何不愉悦的事物的交往:色r³pa,一个景象,颜色或光;声sadda,声响;香gandha,气味;味rasa,滋味;可触体phoµµhabba;或法dhamma,一个念头。爱别离苦Piyehi vippayogo 是和任何喜欢的事物分离。和至亲的人,如朋友和家人分离,是苦。

  还有更细致的是求不得苦iccha½ ma labhati:得不到想要的事物。如果有人欲求逃脱生命的轮回,但达不到这个阶段,它是没能如愿na pattabba½。这是苦。同样地,欲望生起要脱离老、病、死,和心理及生理的悲伤和痛苦,然而无法如愿。

  总括的来说 Saªkhittena,而且在更深的层面,五取蕴 pañcup±d±nakkhandha,对五蕴 (pañca khandha)---色、受、想、行、识--- 的执取 (up±d±na) 是苦。

  信仰上或逻辑上接受第一圣谛是没用的:它必须被体验 (yath±bh³ta½ paj±n±ti) 至其极限。这要修习戒和定,而且以专注的心你修习观察五蕴和六感官根门运作的细致实相。这就是八正道整个的过程。

  起始的坚硬、强烈和疼痛的感受是明显的苦,但它们必得要以平等心来观察,因为对它们起习性反应会增长痛苦。藉由平等心,它们就被分离、剖析、离散和消融,而且就连疼还在,也能在其中感觉到有一股波动的暗流。当这些微细波动粉碎后,疼痛似乎不再是痛苦了。当疼痛消退了,只有一股非常微细的波动引致喜p²ti 的生起。这仍然是苦的范畴,还少了真正的快乐,因为它是无常,生灭的。第一次消融bhaªga的体验很重要,可以让人体认到整个身体结构只不过是次原子微粒的实相。但如果就此认为痛苦已经解除,那么苦dukkha 的范畴还没完全被照应到。不愉悦的感受还是会来的:部分是由于旧业习的浮现,部分由于坐姿、疾病等等的。每个愉悦的体验,因为是无常之故,都含固有的苦dukkha 的性质。

  下一个阶段是轻安passaddhi,寜静,没有不悦感,而且明显地无苦感,但仍有生灭现前。然而诸行无常sabbe saªkh±r± anicc± ---任何因缘和合的事物,早晚都会毁壊。粗重的体验还是会来临,因为这种轻安仍是过渡的体验而已,还在身心的范畴内。整个苦dukkha的领域还不完备。只有当苦被超越了,而到了没有生起或造作的境界时,才能说已完全探究了苦。

  因此,在粗略的层面了解苦并不能说是个圣谛。完全的了知(应遍知) Parij±n±ti 是指以直接的体验来探究整个领域的意思。只有当它是了知至其极限(已遍知) pariññ±ta½时,它才成为一个圣谛。

  苦集圣谛Samudayasacca½

  duddhasamudaya½ ariyasacca½

  第二圣谛是苦的生起。

  Y±ya½ taºh± ponobbhavik± nand²r±gasahagat±tatratar±bhinandin²,

  seyyathida½, k±mataºh± bhavataºh± vibbhavataºh±.

  这是taºha渴爱;ponobbhavik±导致生命不停地流转,nand²-r±ga-sahagat±,为喜乐、贪爱所束缚;tatra-tatr±bhinandin²,到处不忘寻求喜乐;seyyath²da½,即是:

  K±ma-taºh±欲爱是感官的享乐。很小的欲望很快就转变成渴爱,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性欲。

  Bhava-taºh±有爱是生存的欲望,那怕身体和整个宇宙都持续地毁壊。由于这种自我意识,由于对「存有」的渴爱,信奉永生的哲学似乎就得到了青睐。

  Vibhava-taºh±无有爱是两个对立的渴爱。一个是渴望停止生死轮回,然而这种错乱的贪爱是达不到斯境的。第二个是拒绝接受死后痛苦还有延续,然而由于此生的不善业报而生的恐惧,saªkh±ras 业习仍在。「这是唯一的存在」这种哲学,就存有错乱的贪爱和执取。

  这三种渴爱导致苦dukkha。

  那么这渴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呢?

  Ya½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uppajjam±n± uppajjati, ettha nivisam±n± nivisati.

  在 (身心) 世间,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就有渴爱的生起 (uppajjati) 和建立 (nivisati)。Piya 和s±ta两者都是「令人喜悦的」、「诱人的」意思。Loka 的一个意思是「生存的界」,但在此处的意思是「身心世间。」一位叫罗伊塔 (Rohita) 的天人,有一次经过一个精舍前,而佛陀正坐在那里,他边走边唱:Caraiveti, caraiveti, 「继续走呀,继续走呀。」佛陀问他怎么回事,罗伊塔答说,他要走路来探索整个世间,然后超越它。佛陀微笑着跟他解释说,整个宇宙的集、灭、和灭道都在身体的架构内。

  在字意上,luñjati paluñjat²ti loko是:这个世间是不停地在毁壊。它生起又灭去。它是整个的身心领域,而且被理解为在身体的架构内。好比你种下某一生存界的种子,你就会体验到它。一个很不好的业习saªkh±ra,当果报来临时,就会在此时和将来在内心产生炼狱之火。种下一个天界的种子,你就感觉到愉悦;种下的是梵天的种子,此时和将来,你都感觉到宁静。涅槃的境界,无有生灭,也是一样要在身体之内体验。

  因此在身心的架构内,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渴爱的生起。

  现在详细的述说渴爱从哪里生起。

  Cakkhu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uppajjam±n± uppajjati,

  ettha nivisam±n± nivisati… Sota½… Gh±na½… Jivh±… K±yo… Mano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uppajjam±n± uppajjati, ettha nivisam±n± nivisati.

  眼根 cakkhu 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渴爱就在那里生起和建立。同样的过程出现在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或意根。

  R³pa… Sadd±… Gandh±… Ras±… Phoµµhabb±… Dhamm±… nivisati.

  六尘中,诸如色、声、香、味、触、法,任何地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渴爱就在那里生起和建立。

  Cakkhu-viññ±ºa½… Sota-viññ±ºa½… Gh±na-viññ±ºa½…

  Jivh±-viññ±ºa½… K±ya-viññ±ºa½… Mano-viññ±ºa½…

  nivisati.

  在六根的任何六识 (viññ±ºas) 中渴爱生起。在描述心时,通常识viññ±ºa、想s±ñña、受vedan±、行saªkh±ra 四蕴就足够了。更深的内观则将它们细加分别。然而还没到达这个阶段之前,各样的哲学就发韧了,因为尽管体验了生灭,但这个观察者---即心识-viññ±ºa --似乎一直存在,而没被分离或剖析。它被视为是永恒的灵魂:je viññ±ya te ±ya ye ±ya te viññ±ya (任何识即是灵魂,而任何灵魂即是识)。然而在较深的层面,识是有分别的:眼识不能听,耳识不能看,任何或所有的这些识都能停止作用,而当心识也停止作用时,涅槃nibb±na 即来临。

  佛陀更进一步详加说明:

  Cakkhu-damphasso…

  Cakkhu-damphassaj± vedan±…

  R³pa-saññ±…

  R³pa-sañcetan±…

  R³pa-taºh±…

  R³pa-vitkko…

  R³pa-vic±ro…nivisati.

  由于任何根门的接触,于是渴爱生起和建立。因为这个接触就会有感受产生(samphassaj± vedan±),而渴爱又再次生起和建立。然后这个感官对象接着就有评估或辨别(想s±ñña),而渴爱于是生起和建立。Sañcetan± (心理的习性反应) 是 saªkh±ra 的同义字:此处渴爱又再生起和建立。那么渴爱的生起和建立就关连着任何的感官对象。念头对其所缘的最初作意 (寻vitakko) 随之而来。最后就卷入了念头里 (伺vic±ro)。在每一个情况下,这整个过程都同样发生在六根中的每一个根门。

  第二个圣谛称为苦集 (dukkha-samudaya)。在一般的了解里,渴爱是痛苦的成因。然而,集samudaya 的意思是「生起」,因为痛苦是与渴爱同时生起的,没有时间上的落差。

  苦灭圣谛Nirodhasacca½

  dukkhnirodha½ ariyasacca½

  第三个圣谛是渴爱的完全根除,使其根本不再生起。「它是这渴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着。」

  Yo tass±yeva taºh±ya asesavir±ganirodho c±go paµinissaggo mutti an±layo.

  何处息灭渴爱呢?

  Ya½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pah²yam±n± pah²yati,

  ettha nirujjham±n± nirujjhati.

  任何渴爱 (taºh±) 在世间---身心的范围---生起和建立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 (pah²yam±n± pah²yati) 和息灭 (nirujjham±n± nirujjhati) 渴爱的地方。它必须在眼、耳、鼻、舌、身、和意这些根门上用功并完全地根除。现在详述细节:

  Cakkhu… Sota½… Gh±na½… Jivh±… K±yo… Mano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pah²yam±n± pah²yati, ettha nirujjham±n± nirujjhati.

  R³pa… Sadd±… Gandh±… Ras±… Phoµµhabb±… Dhamm±… nirujjhati.

  Cakkhu-viññ±ºa½…

  Cakkhu-samphasso…

  Cakkhu-samphassaj± vedan±…

  R³p±-saññ±…

  R³p±-sañcetan±…

  R³p±-taºh±…

  R³p±-vitakko…

  R³p±-vic±ro… nirujjhati.

  苦灭必须是完整的,应同时在六根和它们相应的对象上着手。再者,六识先于接触和其导致的感受而生。然后接着是评估感受的六想 (s±ñña)。再来是六行 sañcetan±s (意志行为),也可称为习性反应saªkh±ras。渴爱 taºh±随之而来。寻Vitakko 是因所缘和六根的接触而生习性反应的最初作意,或因接触而开始回忆或思索未来。寻之后是伺vic±ro,是对所缘的系念。

  这就是苦灭圣谛。在课程中,如此详尽、细琐的分析,在体验的层次上是完全做不到的,但此经文是完整的教导。其听众可能包括已在涅槃的第三或第四阶段 (从阿那含an±g±m²到阿罗汉arahant) 用功的人。在这些高阶里,每个细节都加以离析,并且平铺出来。你了知每个生起的微细感受,它与特定的根门,和根门的所缘有如何的关连。你现在能理解它的生起如何涉及到想saññ±,意志行为sañcetan±,和习性反应saªkh±ra;你也理解它的止息如何牵扯这牵扯那的。在这样的高阶里,每一个都可以巨细靡遗地被分离、剖析。现在,就连在须陀洹的阶段,实相虽然深,但不那么深;因此要观察是否有因某些感受而导致的贪爱或瞋恚,同时也要了知无常,这样够了。

  道圣谛Maggasacca½

  dukkhanirodhag±min² paµipad± ariyasacca½

  第四个圣谛是导致苦灭的道路。

  ariyo aµµhaªgiko maggo, seyyathida½, samm±diµµhi, samm±saªkappo,

  samm±v±c±, samm±kammanto, samm±±j²vo, samm±v±y±mo, samm±sati,

  samm±sam±dhi.

  这是八正道。现在解释每一部分。

  正见 (samm±diµµhi) 是:

  dukkhe ñ±ºa½, dukkhasamudaye ñ±ºa½, dukkhanirodhe

  ñ±ºa½, dukkhanirodhag±miniy± paµipad±ya ñ±ºa½.

  它是对于苦,苦之集,苦之灭,和导致苦灭之道完全体验的智慧:yath±-bh³ta½ paj±n±ti, 实相的如实正智。

  正思惟 (samm±saªkappo) 是:

  nekkhammasaªkappo, aby±p±dasaªkappo, avihi½s±saªkappo.

  它们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离瞋恚的思惟,无害心的思惟。

  正语 (samm±v±c±) 是:

  mus±v±d± veramaº², pisuº±y± v±c±ya veramaº², pharus±ya v±c±ya veramaº², samphappal±pa veramaº².

  它是不妄语或中伤。它是不背后诽谤或造谣。要再了解,这必须是实相的如实正智yath±-bh³ta½ paj±n±ti。它必须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它必须被体验并且了知你是在过戒绝妄语、恶口、两舌、或造谣的生活。除非你实践,除非你体验,除非你如是的生活,否则就不是正samm±,而是邪micch±,只不过是个智力或情感上的花招而已。它必须是如实的yath±-bh³ta。

  正业 (samm±kammanto) 是:

  p±º±tip±t± veramaº², adinn±d±n± veramaº², k±mesumicch±c±r± veramaº².

  它是在身体的层面上戒绝杀生 (p±º±tip±t±),偷盗 (adinn±d±n±),或邪淫 (k±mesumicch±c±r±)。这也必须被体验,必须出现在生活中。只有当你能说你是过着一个戒杀生、偷盗、和邪淫的生活时,它才是如其本然地体验到了paj±n±ti。

  正命 (samm±-±j²vo) 是:

  ariyas±vako micch±-±j²va½ pah±ya samm±-±j²vena j²vita½ kappeti.

  扬弃 (pah±ya) 不正当的 (micch±) 营生方式,再者适用相同的情况:在生活中一定要体验以正当的方式营生。

  正精进 (samm±v±y±mo) 是:

  anuppann±na½ p±pak±na½ akusal±na½ dhamm±na½ anupp±d±ya…

  uppann±na½ p±pak±na½ akusal±na½ dhamm±na½ pah±n±ya…

  anuppann±na½ kusal±na½ dhamm±na½ upp±d±ya…

  uppann±na½ kusal±na½ dhamm±na½ µhitiy± asammos±ya

  bhiyyobh±v±ya vepull±ya bh±van±ya p±rip³riy±…

  …chanda½ janeti v±yamati viriya½ ±rabhati citta½ paggaºh±ti padahati.

  防止未生 (anuppann±na½) 的恶行、不善之心念 (p±pak±na½ akusl±na½ dhamm±na½) 的生起。去除已生起 (uppann±na½) 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 (kusal±na½ dhamm±na½)。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 (bh±van±ya p±rip³riy±)。

  在每一个情况下,禅修者都「下定决心 (chanda½ janeti v±yamati)、精进努力 (viriya½±rabhati)、振奋心志 (citta½ paggaºh±ti)、全力以赴 (padahati)。」

  正念 (samm±sati) 是:

  kaye k±y±nupass² viharati…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佛陀无论在什么地方阐释念sati 时,都重复地叙述四念住 satipaµµh±na:

  那就是,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感受生灭的体验必须现前。否则所修习的就不是正念samm±sati,而是马戏团演员的一般觉知。

  正定 (samm±sam±dhi) 是四种禅定的修习:

  vivicceva k±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½ savic±ra½ vivekaja½ p²tisukha½…

  vitakkavic±r±na½ v³pasam± ajjhatta½ sampas±dana½ cetaso ekodibh±va½ avitakka½ avic±ra½ sam±dhija½ p²tisukha½…

  p²tiy± ca vir±g±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no sukhañca k±yena paµisa½vedeti ya½ ta½ ariy± ±cikkhanti ‘upekkhako satim± sukhavih±r²’ti…

  sukhassa ca pah±n± dukkhassa ca pah±n± pubbeva somanassa-domanass±na½ atthaªgam± adukkhamasukha½ upekkh±satip±risuddhim…

  在初禅里,舍离了感官的贪欲 (k±mehi) 和心中的不净染污 (不善之心念)。它是 savitakka½ savic±ra½:伴随着对禅修所缘的专注 (寻),和对这所缘的系念 (伺)。有离欲之心 (vivekaja½) 并充满喜和乐 (p²tisukha½)---心中充满了喜而身上则有乐受。心很专注。在二禅里,vitakka-vic±r±na½ v³pasam±:禅修的所缘退失 (无寻无伺),充满喜和乐。在三禅里,心理的喜 (p²ti) 消失:只有从心的专注而来的身体乐受 (sukha)。但现在具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na,了知生起灭去的实相了。

  要理解,就是佛陀还未成佛之前,印度已有各种禅定jh±nas。他也从两位以前的老师学习了第七和第八禅定。然而这儿只教四个禅定。理由是,他以前所学的禅定缺少了sampajañña (时时彻知无常)。其结果只能去除表层或稍许再深一些的不净染污。不具sampajañña,它们不可能达到深层并把根植在心中的不净染污清除。不净染污依在,则生命之流延续。现在以四个jh±nas禅定来修习时,在第三禅中生起和灭去被观察了。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 出现了。

  在第四禅定里,乐sukha 或苦dukkha 已舍断。喜Somanassa 和忧 domanassa 已消失。心中只有即非愉悦亦非不愉悦的感觉。只有宁静,不苦不乐adukkha½asukha½留住,并具足平等心、觉知和完全清净 upekkh±-sati-p±risuddhi½。此时sampaj±no 已用不上,因为这是涅槃的境界。第四禅定与阿罗汉的第四涅槃境界同时到来。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 是佛陀给当时禅定修习的贡献,藉此方法才能超越整个的身心范畴。

  这就是第四圣谛。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atthi dhamma’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相同的站一一重现:觉知只建立在法而非其他上,于是不再贪着任何事物。

  这整个的解释是要去体验和理解的。我们能阅读,但只有深入的体验,佛陀教说的真正意义才会变得清晰。在阿罗汉的境界里,每样事物都是由体验而得清晰的。

  修行念住的结果Satipaµµh±nabh±van±nisa½so

  依此方法修习,就可达成两种果位中的一个。

  diµµheva dhamme aññ±, sati v± up±disese an±g±mit±.

  在七年中diµµheva dhamme añña 得最上智慧---阿罗汉的完全了知---,或得不还果an±g±m²。

  有些人已修习超过了七年,问为什么还未成就阿罗汉。必要的条件是eva½ bh±veyya 要依正确的方式修行。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在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你现在就正为这个境界做准备,练习在做任何事时觉知身体上的感受,并了知生起和灭去。当你依此方法修习时,你就获得了佛陀的成果保证。

  佛陀更说,不用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甚至不用到一年;然后七个月,六个月,不用到一个月,甚至半个月,或只要七天也够了。连无时无刻都在修习sampajañña,也还要看以往积存的业习有多少而定。可能要七年,但修习同样的方法也有人只在几分钟内就体验涅槃的,就如从孟买来的隐士,只教几句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 「看的时候只是看」就成了。

  有些禅修者以步行开始练习,甚至在心中默念「走路」,「痒」,或什么的。虽说其中没有智慧,但起码有练习心的专注。那些有强烈的性欲的人就去坟场---或时下的尸体解剖---多少平衡一下他们的心。不论是什么样的起点,禅修者一定要体验生起和灭去的感受。在目前你的sampajañña 可能只是几秒钟,然后就忘失几分钟或数小时。持续的练习之后,你就只会短暂地忘失sampajañña,然后甚至只忘失几个剎那而已。到达这种境地可能得花很长时间,但之后的期限就只有七年了。

  接下来是结语:

  ‘Ek±yano aya½, bhikkhave, maggo satt±na½ visuddhiy±,

  sokaparidev±na½ samatikkam±ya, dukkhadomanass±na½ atthaªgam±ya,

  ñ±yassa adhigam±ya, nibb±nassa sacchikiriy±ya yadida½ catt±ro

  satipaµµh±n±’ti. Iti ya½ ta½ vutta½, idameta½ paµicca vutta½ ti.

  这是由于此原因而这么说:「比丘们!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唯一的道路」Ek±yano maggo可不是宗派的主张,而是自然的法则。这条道路不但帮助自称是佛教徒或有明确信心的人:它是人人皆可体验,以之修习而超越感受的道路。有无佛陀出世,宇宙的法则依在。地球是圆的;有无伽利略或牛顿的发现,万有引力依在。同样地,痛苦的生起和灭除是一个法则。就如二氢一氧结合成水一样:否则,当在深沈的无明中而有贪爱和瞋恚的习性反应时,痛苦必然产生。这不是印度教、佛教或基督教的律法,而是简单的法则。相同地,如果有完全的觉知及sampajañña,了知整个的实相,就有解脱。智力的理解只能提供激励和指引。连这个都没有的话,不同见解的人就无法探究及体验真理。有人可能宣称地球是平的,或引力不存在,但丝毫改变不了它们。

  火会烧伤你的手。这是能体验的真理。要免于烧伤,就要使你的手远离火。跟这完全一样,对感受起习性反应会致苦。如果你不起习性反应而只观察其生灭,自然地,你的修习就会止息痛苦、贪瞋之火,就如水熄灭火一样。这就是唯一的道路ek±yano maggo ---是全部人类的法则、真理、或本质。

  问与答

  当你修习而且到达了最终目标时,经文的每一句话都会变得很清楚。在现阶段,问题仍旧源源不断地来。纵使老师的解答在智力上满足了你,疑惑还可能把它们冲走。你只是在想象,而非亲见。要实修。在每一个课程中,当你持续体验正法时,你听一样的开示,相同的话,但每次都有新发现。真正清晰而无疑惑的理解来自你自己的体验。

  问:你提过要注意到不同心态的生起。你该如何处理,比方说,生气或幻想呢?

  答:注意到生气、恐惧、情欲、自我或任何种的不净染污,不是意指要在心中默念它们。注意可以稍许帮助你的专注和了解,但却没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只要接受心中内容,心了知,就说是生气吧---sadosa½ v± citta½ paj±n±ti 正确了知心有愤怒---然后以生起灭去的了知观察任何显著的感受。那时的任何感受都与愤怒相关。

  问:次原子微粒Kal±pas从何处生起,消失时又成什么模样?不能无中生有吧?

  答:宇宙从何时开始,如何造出来的?这是臆测,所有哲学之所由生。佛陀都称它们为无关紧要的问题。它们对苦、苦之集、苦之灭、及苦灭之道一点关系都没有。时时刻刻创造都在发生:次原子微粒生起,它们生起又灭去,而对此生灭的无知导致痛苦。其余的都是无意义的。人的生命苦短,而你却有极大的工作要去从深处来改变心的习惯模式,并得到完全的解脱。别浪费时间了,用功吧,你所体验到的实相,日后将揭示一切。

  问:身心世间的存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无明产生saªkh±ras 行,而sankh±ras 繁衍无明。整个宇宙就是由这相互的支援所产生的,没有别的。

  问:无明如何开始的呢?它不可能与爱、智慧,和知识共存的。

  答:当然,但比较重要的是能看见此刻的无明,而让清净来临。否则它就成为一个哲学问题,没有用的。

  问:佛陀在印度之外,在缅甸行化吗?

  答:没有证据显示他在北印度恒河-雅姆纳河流域之外的地方行化。

  问:没有不敬的意思。佛陀在一位过去佛前许愿并得到方法,那么我们怎么可以说他重新发现了已失的方法呢?

  答:有很多人遇见佛陀后会变得有所启示而发愿:不但要解脱自己,也要成为无上正等正觉者来协助更多的人解脱。表示了这种愿望之后,那时的佛陀会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已修行了有无数劫,如果现在授以内观是否很快就能成就阿罗汉:而且甚至他们都知道了,是否仍旧还许愿必要花更长远的无数劫时间去开发他们的波罗密。如是,他们不但会得到祝福,也会得到授记。后来出生成为乔达摩的这位隐士,那时有成就阿罗汉的能力,但没受习内观。

  在他最后的一生,到处充肆着黑暗。虽然在古老的黎俱吠陀经典中仍旧对内观有高度的赞美,但只是唱诵而已。修行的方法已失。由于他过去所累积的波罗蜜,他往深处探讨而发现了内观。他说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½ udap±di:「我的眼睛在正法中张开了,那是我未曾听过的。」后来他称它为古仙人道pur±ºo maggo,他重新发现并且传扬一条潜伏长久而被人遗忘的道路。

  问:一个带业 (saªkh±ras) 的个体往生时有任何选择吗,或者悉由过去的业所决定?

  答:会使生命往生恶道的过去的业是非常强的,以致于在临终时其中之一会浮现并产生波动而与某个特定的生存界对上频率,这样你就被吸入更痛苦的层次去了。但如果好好修习内观的话,那怕还有这样的业,因内观的波动很强,在心识的最后一剎那,它会生起,然后就跟可以修习内观的一界对上,而不是到恶道去。因此这是一种你可以选择不下恶道的方法。

  问:如果「我」不存在,是个幻想,那「我」如何能转世呢?

  答:没有什么在转世。身心之流不停地流转:每一剎那saªkh±ra-paccay± viññ±ºa½行缘识。在死亡时,某个深沈的业力 (saªkh±ra) 一推识就在另一个身体上出现。

  问:如果成就涅槃的代价是身体的死亡,干嘛要修行死亡?

  答:它不是灭绝,而是美妙的死亡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脱离不净染污而过健康的生活。当你体验涅槃时,是有些像死亡:感官停止作用,但你在内里是非常地清醒。体验它吧。问题会自动有答案的。

  问:一个解脱了的人没有再生了,他住到那儿去呢?

  答:有很多这类的问题问佛陀。阿罗汉死后会发生的事情就是阿罗汉在生时所体验到的。在体验到第四个涅槃境界时,他们就知道这是究竟的境界了,死后也是一样的了。它不能用言语来解释,因为它是超越身心的。超越感官范畴的东西是无法用五官来表达的。第四维次的体验是不能以三度空间来陈述的。饼的滋味只有吃了才知道。

  问:一个觉悟的已婚者还会去生小孩吗?

  答:当你在道上迈进时,你的情欲自然会灭弱,然而你会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干嘛烦恼这个呢?到了斯境问题就会得到答案。

  问:十个波罗蜜有比较好的排列顺序吗?

  答:开展它们比较重要:排序无关紧要。

  问:既然内观已广布开了,在今日可以找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吗?

  答:在数十亿的人口汪洋中,今日的禅修人数只是一小水滴而已,而且大多数的仍旧在幼稚园的阶段:是有禅修者体验到涅槃的情况,但非常少。

  问:没有冒犯的意思。你,葛印卡已完全觉悟了吗?

  答:我不是阿罗汉,但无疑的,是走在成就阿罗汉的道上。在这正道上比你们多走了几步,我可以胜任来教你们。要走在道上而且要达到目的地:这比检验你的老师还重要。

  问:谁是雷迪大师的老师?你常提到这个以感受为基本的传承:这个传承的名称是什么?

  答:没有历史的记载,但雷迪大师说他是在Mandalay向一位比丘学的。这传承在雷迪大师之前就在了。他的学生当中,有一些开始教,也一样重视感受。在诸多老师中Saya Thet 教了乌巴庆老师,而乌巴庆老师也有好几位学生开始教授。其中的一位就在这里,他也一样重视感受。本传承重视感受。

  问:有关唱诵…

  答:唱诵是老师的职责之一,来营造良好的波动,保护学员在用功时不受外来的不良波动所干扰。学员的工作就是修行和观察,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教唱的原因。到了某个阶段有些会教唱:在每个字之间你要以无常来了知感受,在每个停顿都要明确具足sampajañña。这会产生正法的波动,不光是唱诵而已。这变成无间的禅习时时彻知无常的一部分。否则,光是唱诵,看起来很简单,就只是一种仪式、典礼或宗教祝典罢了。

  问:如果不是自我,那么是众生的那一部分能收能送mett±呢?

  答:内观带领你到究竟的实相,但佛陀要你觉知这个和表面的实相两者。这道墙和我的头在究竟上都是波动,但在表层上是坚实的。如撞击的话,墙还是会敲破我的头!在究竟上是没有众生的,但你仍要拼弃不善的行为---诸如憎恨、瞋恚、恶念、和敌意---因为这些会伤害你。产生mett±、爱,悲悯和善念,使你的心更善良,而且协助你到达最终目标。

  问:似乎你对经文的解释并不全然依其字面的意思。你怎么知道你的解释就如同佛陀所要表达的一样正确呢?

  答:这个语言已经有二十五个世纪之久了,而且意思也变了。纵使没变,佛陀以其体验所说出来的东西,就非得要以那种体验才能理解。有很多翻译的人从未修行过。我们不在此来争辩或指责他人对佛陀教说的阐释。当你修行时,就会了解佛陀的意思;而现在你一定要接受你所体验到的东西。

  对佛陀教说的注释书,一些是在他入灭的一千年后写的,然而我们的研究显示,纯净的内观在佛陀入灭的五百年后就失传了。其他的是在五百年间写的,但除在斯里兰卡之外的都绝迹了:它们又再度翻成巴利文,但却加上了译者的解释。他们清楚地勾勒出佛陀时代的印度风貌:整个社会、政治、教育、文化、宗教和哲学背景的面面观。他们常以同义字来阐明一些含糊不明的字。纵然他们很有帮助,如果他们的话与我们的体验有别,而且如果我们发现在佛陀的教说内有清楚而直接的说明时,那我们不谴责这些注释,但我们要以我们的体验来接受佛陀的解释。

  比如说,有个翻译将vedan±感受用在心理上。没错,受是心的一个蕴,而且vedan±nupassan±受念住必是心理上的。但在好些地方佛陀是以sukha 和 dukkha vedan± (苦受和乐受) 来指身上的感受,好比在念住经Satipaµµh±na Sutta 中,somanassa 和domanassa vedan± (喜受和忧受) 是用来表示心理的。

  有些英文的翻译将 sampajañña 译成「清楚的理解」就造成了很大的混淆。这就意指没有时时彻知无常的觉知,不具圆满智慧的了知。在佛陀的教说里,vidit± vedan± uppajjati 是说你感觉生起的感受。在开始的时候只是觉知还可以:比方说,感知到了痒并且标识它,没有了知无常---但这就不是sampajañña时时彻知无常。

  相同的状况,sati parimukha½译成「把注意力摆在前面。」人们就开始想象把他们的注意力摆在前面,在身体外,但k±ye k±y±nupass², vedan±su vedan±nupass²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 ---在身体中,在感受中---就尽失了。当我们的体验与其他传承的信念有出入时,我们要以佛陀的教说为庇护。

  The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内观研究所) 已经成立,用电脑来检视所有的佛陀教说;文献的份量庞大。就比方说要在四、五十册,每册三、四百页的经藏中回想vedan±或sampaj±no 使用的场合,就用电脑来搜寻检测其用法。如果有差异,我们爱莫能助,但也不坚持「这是唯一的真理」ida½ sacca½。没有执着。我从自己直接的体验来了解佛陀的教说,也从传承体系里,包括已有很高境界的老师中,了解佛陀的教说。他们的体验是一致的。同样地,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禅修者也有同样的体验。因此我有信心认为这方法是正确的,是佛陀的方法。如果有疑惑,就修习:只有修习才能解惑。如果这个方法在智力上跟你不契合,就用其他的方法修习,但不要一再地掺和,跑这跑那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法有成效,就进深些,那么你的所有疑问就会得到答案。哪怕只懂得一点点巴利文,有时佛陀的话也会变得很清楚。你会觉得他在指导你。与其从事智力上的活动,或争论和辩论,倒不如去体验会澄清一切。

  ***

  你们来参加四念住的课程为的是来体验,而不只是来听听佛陀的教说,或某位特定老师的解释。在来之前,你们就已参加过多于三次的课程了,现在要持续地走得更深入,这样佛陀的话会因体验而变得更清楚。要从所有这些业习中解放出来并开始体验真正的解脱。愿你们都到达圆满涅槃的最终目标。

  你们正在正道上迈出正确步伐:虽然长路漫漫,但无所谓。迈出第一步,第二步,这样一步一步你一定会到达最终的目标的。愿你们都享有真正的解脱之乐和安详。

  愿一切众生快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