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2010普贤云供法会开示(网络开示)
索达吉堪布:2010普贤云供法会开示(网络开示)
索达吉上师仁波切2010年7月10日菩提讲堂开示
7月12日,学院要举行普贤云供大法会。普贤云供法会是法王如意宝在世时要求举行的四大法会之一。为什么要举行普贤云供法会呢?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六月初四,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鹿野苑对五比丘为主的众生初转四谛*轮。从那时起,世界上有了佛陀、有了世尊的甘露妙法。这一个月中,无论行持善法、恶法,它的倍数都相当高。为了纪念佛陀初转*轮日,学院每年都召开普贤云供法会。
普贤云供法会的主要念诵内容有二:一是地藏菩萨的名号和咒语,二是《普贤行愿品》。在法会的八天中,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都念诵这两个内容。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佛友珍惜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发殊胜大愿的机会。在这样的吉祥日,所发的殊胜善愿必能实现。我等大智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说,在其他时间发愿、念经不如在特别殊胜的日子发愿、念诵所积累的功德大。
上师如意宝说,六月初四那天,不论你在何地,不能忘记发菩提心。法王给大家传授过一个发菩提心的仪轨,要求每年都要发愿。在座的各位以前不一定知道在这样的转*轮日发愿的殊胜功德。
大家一定要念诵《普贤行愿品》。我这里不广说《普贤行愿品》每一偈颂的功德及念诵《普贤行愿品》不可思议的利益。在这么殊胜的日子中,一定要按照具有这么殊胜功德的愿文发愿。佛陀无量无边的大愿可以包括在十大愿王中,十大愿王也可以涵括在两大愿中,就像上师如意宝在《愿海精髓》所说,就是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
我们发愿时,不要说让我过得快乐、让我健康、让我发财、升官……,当然诸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到了一定的时候,一定会满足你的愿望。对于一个大乘行者来讲,要让众生获得快乐和幸福,一定要以佛法来饶益他们。除此,世间的财富、地位、其他任何希欲和子女不能让他们断除轮回的痛苦、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无上果位。所以,发愿时,大家要高瞻远瞩,不能目光短浅,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发特别下等的愿。
各位道友如果有时间参加法会,能参加一两天也是好的,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释迦牟尼佛的转*轮日,藏历六月初四,公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放生功德也非常大。你们放生时,要回向给所有可怜的众生,愿他们获得幸福;回向给所有没有机缘听闻佛法的众生,愿他们早日得到佛法的甘露;回向给所有诸佛菩萨化现的高僧大德、为利益有情的十方大德和善知识,愿他们长久驻世、常转*轮。
放生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一定要了解你买的飞禽、鱼类有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生。前一段时间,云南和东北等个别地方,有些居士很虔诚,买得特别多,没有考虑所放的众生能不能在水里存活、在山里面生存,结果千千万万的生命死去,引起了环保部门的重视。各大新闻媒体说我们放生者对社会不负责,对生命不负责。所以,我希望各地居士、佛教徒,你所放的众生如果不能生存、不一定在六月初四那天放,可以再过一段时间。因为那天如果放得太多,不能保全它们的性命,我们也会有一定的过失。我希望有些地方的放生能做的更成熟,更完满。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不仅是人的生命,小至蚊虫、蚂蚁以上的众生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哪怕救一个生命,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如果能够,释迦牟尼佛转*轮的那天,以小组为单位,各个佛学小组应该相聚在道场中,在佛像、佛塔、佛经前供花、供水,一起发愿。《喇荣课诵集》里有的发愿文,应该念一遍,然后念几遍《普贤行愿品》。那天,哪怕能空出一个小时也可以。这是我们对普贤云供法会的要求。
我相信道友们来学院的目的是和僧众共同发愿,并不是照一个像,或者见某某人。共同发愿的内容就是弘法佛法和利益众生。来学院的道友一定要把自己的目的搞清楚。莲花生大士说,在别的地方修行百年,不如在寂静的地方修一日。只要我们的发心连在一起,人在何处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如果你们和学院僧众共同念诵,功德同样能够得到。
公历7月12日有日全食,那一天做任何善事的功德无量无边。在座的道友如果各方面的因缘具备,这八天的时间中,可以在家里供灯、供水、闭关,如果因缘条件不具足,多念《普贤行愿品》。
我们不能放弃佛教的一些仪式和行为,但最关键的就是闻思修行。各位佛友一定要认识到学习佛法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很好地学习,通达佛法是相当困难的。我不管去哪里,强调的就是闻思修行。参加开光仪式,参加这样那样的仪式,我没有兴趣。最关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懂得佛教的教义。
要懂得佛教的教义,首先要在上师那里听受,然后自己思维,思维以后在相续当中串习。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对佛教会有新的认识,佛法的道理在自己的相续中也能扎根。这样一来,你会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前一段时间我去北京,在清华科技园、北大哲学系和个别知识分子做了一些交流。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的伟大思想远远超过科学。个别知识分子一定要谴除自己对佛教的误解、怀疑和错误的判断,建立一个纯洁的观点,也就是见解。我们纯洁、纯真的信心或见解很容易被外境迷惑、染污。我相信网上交流的佛教徒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知识分子,老菩萨和一些没有智慧的文盲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他也不一定对佛法有兴趣。
我个人确实愿意和知识分子交流。一方面,和他们沟通任何一个道理都很容易;另一方面,佛教是智慧、理性的教育,对这种教育,智者与智者之间是非常容易沟通的。如果佛教是不可告人的知识,我们都可能担心,不愿意面对现代科技知识,但是绝对不是的。
佛教是经得起科学的考验、历史的考验、经得起每一个人修行体验的考验。在座的每一个知识分子、每一个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我希望你们站在公正的立场,擦净自己的慧眼,认认真真、详详细细观察佛教的相关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得到无与伦比的佛教的无上智慧和无等的大悲心。这两者是佛教的醍醐。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圆满得到这两者,如果圆满得到,就已经脱离了凡夫的身心,已经超凡入圣,获得了圣者的果位。即使没有圆满地得到“智悲”,如果在心中得到部分的庄严、部分的境界,对社会、对个人乃至对你的生生世世都有无穷的利益和无限的光芒。
我今天作为一个平凡的僧人,以恭敬心、双手合掌请求十方各位智者,你们一定要站在特别公平正直的立场,要以自己的智慧或者以逻辑的推理,分析佛教里面所讲到的宏观、微观的真理,更重要的是,获得佛教中所宣说的心的奥秘。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真正揭开心的奥秘。一个人如果完全通达了心的本性,外在的一切风光、一切的精彩、包罗万象的一切景象都可以一览无余。那时候你得到的快乐、安宁、幸福无法用语言表示。希望各位知识分子以自己的信心、善心来对待佛教的真理。
两千五百年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佛教的真理并没有因时间的流转而毁坏,没有被其他人的邪知邪见染污,一直就象提炼的纯金一般,在人类世间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在众生前,它发出的光芒是多么地耀眼。在座的各位一定要重新认识佛教!
对时间特别匆忙的学佛人,我建议,你不得不看的一本书就是《入菩萨行论》,这本书如果从头到尾学一遍,你的人生会有新的改变。有些人曾经学过、看过,如果你再学一遍,也许你的生活会有新的调整。这是我今天建议学习的第一本书。
还有一本书就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藏传佛教特别珍贵的一部论典。这两本书,各位道友如果以前没有阅读过,希望阅读;阅读过的道友两三年中能不能看一遍,学一遍?作为凡夫人,如果没有随时充电,曾经听过一部法,不一定能解决你一生中所有的问题,不一定能调伏你的五毒烦恼。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我向各位提出:
第一,法会期间,大家精进念诵《普贤行愿品》;
第二,以自己的清净智慧来观察,学习前面提出的以两部论典为主的一切佛教真理。
第三,智慧特别敏锐的人如果对佛教的空性观不太了解,要学习龙猛菩萨造的《中观根本慧论》。学习《中论》,你们会对佛陀和龙猛菩萨的智慧生起更大的信心。
无论你处于何处,哪一个国土,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祈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佛陀的智慧;我们利益众生的发心是一致的,我们行持六度万行积累两种资粮是相同的。当不可思议的佛陀和传承上师们的加持、自己的善缘和各方面殊胜的因缘聚合的时候,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发愿。这样,我们解脱不会很遥远。
每当节日,拜佛的人成千上万,但是真正懂佛理的人不多。佛教徒们不能徒有其表,一定要内心懂得佛法。那时你会生起不退转的信心,你的行为不会改变。我经常遇见一些人,在学习佛法以后,认识到自己没有系统学佛之前是多么盲目、多么可笑,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很多的佛友要求皈依,我在这里给愿意皈依的人念一个皈依偈,你们在心里观想已经得到了皈依戒。以前皈依过的人不用再次皈依,如果想再次皈依也可以。我们皈依的是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人。皈依的涵义是:从现在起我已经成了佛教徒,从现在起我要学习佛陀的妙法,从现在起我的同行道友就是佛教徒,不是世间的屠夫、渔夫、搞非法的人……三皈依其实是一种决心,这种决心什么时侯在你的心相续中生起,依靠我们念诵的皈依偈颂,在那时得到了皈依戒。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