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疑问解答:智海法师智悲答疑(因果篇)
佛学疑问解答:智海法师智悲答疑(因果篇)
目录:
1、怎么理解一切皆有定数?
2、我们一切行为都随着业流转,那有没有可能跳出业力的支配?
3、佛陀有法眼、天眼,能知过去、能知未来,那么岂不是一切都是注定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固定的吗?岂不是人生只是在演排练好的话剧啊?
4、因果空不空?
5、怎么运用唯识所现的观点来看待因果真实不虚呢?
6、为什么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7、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现在所受的果到底是什么因造成的,但是可以随因果的道理而思惟,形成决定的因果胜解,这是不是我们学习因果的主要目的?
8、有人说对那些有因果病的人不易于帮助,应该让他们自己了业,这种说法对吗?
9、无始劫来众生都是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一个杀生业就可以让我们永无安乐。用什么样方法才能让我们放下业障的包袱,放下自卑和恐惧。
10、我修学佛法时间不长,也听过几节《因果明镜论》课,反思自己以往所犯过错,觉得罪业深重,所造的都是十不善业,是个地狱人,内心压力很大,不知该如何转变?
11、请问师父,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异熟果是引业,等流果和增上果是满业?
12、从异熟果来说,得人身是因为修三皈五戒,那为什么从造作等流来看,却没有多少人能持不杀生。是为什么呢?
13、生而为人,我们的整个生命状态皆由自己的满业所至,然而在每个家庭里,我们的性格以及像貌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像,应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14、请问业障是需要念佛念经忏悔,并且承受业报来消除呢,还是需要证悟无相空性来消除。人的一切痛苦,包括生病都是因为业障的原因吗?
15、当某一人做恶事时,有一佛友为其念阿弥陀佛,那这人的果报会是如何?
16、大修行人和一般真修佛弟子,发了世俗菩提心,就会代众生受苦吗,众生的罪业,会给发菩提心的弟子,带来痛苦吗,能有助于证悟空性吗?
17、没有能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都叫学佛没成绩,没入佛门,还有可能出现三世怨的情形吗?
18、安全感在哪里?人们如何才能真正有安全感?
19、在修学过程中,由于脾气不好,控制不住和爱人吵架了,虽知道因果的厉害,但一时气不过一点没有悔过和忏悔的心意,这样修持还能有用吗?
20、为什么古人思惟十二因缘就能证果,我们却不能呢?
21、请问十二因缘中的‘六入’与‘生’的差别是什么?
22、佛陀在哪些经里曾经开示十二因缘?学习十二因缘还可以参照学习哪些经论?
23、在四善根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为什么越到上上观的内容越少?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初学都要广闻,然后要越学越专呢?
24、学了十二因缘,观想到由于贪执淫欲而进入父精母血中投胎,就像让你投入到粪坑一样,真的很恶心,对自己都感到厌恶。如此观想对不对呢?
25、四善根的暖、顶、忍,是不是修学的智慧产生善根来依次修这暖、顶、忍,这里的善根是否指世间的行善积德?
26、四善根的顶法说忍位只观欲界苦谛一行相,其与世第一法相邻接,这里的第一法相是指什么法相,又说世第一法相,是一刹那观一刹那,我也不懂,请师父慈悲开示。
1、怎么理解一切皆有定数,请师父慈悲开示。
如是因如是果,就是定数。万事万法虽然无自性,但是有规律。在一切有定数当中,也有不定数——只要你有相应对治力量,就有不定。所以,定数当中有不定,要辩证看待。
2、我们一切行为都随着业流转,那有没有可能跳出业力的支配?请师父慈悲开示。
可以跳出业力支配。我们这段时间正在讲业的积集之理,见道之前的凡夫,由于没有因果观念,没有解脱心、菩提心摄持,更重要没有空性慧摄持,所做一切都是生死流转的业。怎么跳出业力的支配呢?那就是从我们现在皈依三宝,明了因果道理,以解脱心、菩提心、空性慧支持我们身口意三业。由解脱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些来摄持,我们所摄集的善业虽然还是集谛范畴,但是能让我们跳出生死轮回约束,将来达到自由自在。所以说是可以跳出业力支配的。
怎么跳出,还是要从我们现在修行来看看。世间所说,三分命七分运,命与运是两回事。往昔时的业力可以决定一些事情,也许我们大部分事情都被它决定了。但是我们今天能不能起出离心,起皈依三宝心,起解脱自在的心,能不能起般若空慧的心,能不能够发菩提心呢?从我们现在亲近善知识与修学佛法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当下我们的行为,就主宰着我们能否出离业力支配。如果不能发起出离心、解脱心、菩提心,不能生起根本的空性慧,那么,我们在凡夫的善善恶恶中,基本上都是积集生死染着的业,生死轮回的业,要想跳出业力支配就很艰难。
3、佛陀有法眼、天眼,能知过去、能知未来,那么岂不是一切都是注定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固定的吗?岂不是人生只是在演排练好的话剧啊?请法师慈悲开示。
对于一般众生来说,的确这样,因为你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自己命运是往昔时业力的呈现,业就是导演与主人公。
佛陀是一切智,他的法眼能够将过去、未来、现在都能看清。其实,我们一般众生,能够洞察,也能看清楚。比如,高超的射击手,能够动态把握目标。
佛有法眼、天眼,并不表示一切都是注定的,众生的动态、变化佛陀也能预知。如佛法所讲,命运也能改变,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好好把握自己心情,连自己身口意三业都没有把握,我们能把握命运吗?只有当我们能够真实自主自心,自主身口意三业,我们的生命境界才能有另外一番自由自在的境界。
4、因果空不空?请师父慈悲开示。
从胜义谛来说,哪里有真实的因哪里有究竟的果呢?但是,从名言来说,我们还要承认因果真实存在。因为法性的空不是断灭空,它也显现在如是因如是果上,这是因果的世俗显现。从我们现实来说,空性就显现在因果过程当中。所以,我们要好好做善因、做出离心的因、做菩提心的因。如是因必定感生如是结果。从胜义上来说,因果的显现是没有自性的,这样的因果是可以改变的。从究竟胜义谛来说,因果是可以改变的。
5、怎么运用唯识所现的观点来看待因果真实不虚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如果心不虚妄,然何能够起虚妄分别?然何能够起贪嗔痴?一切都不超出我们心识显现。因果就是我们自己心识显现的。你内心如是思维就有如是因果显现。虽然因果真实不虚,但还是从我们自心显现、造作的。
我们强调现前一念心识的改变。如果造就了因,没有对治,果是一定要显现的,不能拨无因果。从胜义谛来看,因果和唯识空性之理是无二无别的。心性本来空寂圆明,但是一念背离心性本然,那么,造就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十恶业的因,在名言当中就必然产生这样的果。所以,整个名言世间不离我们心识所在。
6、为什么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请师父慈悲开示。
觉悟是觉悟世出世间真理,觉悟之后,有正确方法,掌握正确因果规律之后,就能有求必应。有求必应,就是要正确掌握因果规律。
我们世间人好多就在想有求必应,但是又违背因果规律,所以,有求就不能应。我们的行为要不成为业障,就是要按照真理来运作。否则,就不能满愿。要真正想达到有求必应、称心如意,就是要掌握因果规律。具足条件,就能显现结果。
7、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现在所受的果到底是什么因造成的,但是可以随因果的道理而思惟,形成决定的因果胜解,这是不是我们学习因果的主要目的?请师父慈悲开示。
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现在时不知因,果不知因,还有很多我们不明白的。如果不学习,要从我们所受结果,知道是什么因造成,明显是强人所难。所以,我们大多是从我们能生清净信心的三宝中来了解因果道理。我们听闻佛法,听闻圣言量,了解因果道理,然后,如理思维,通过如理思维,对于经上因果道理要发生决定胜解。如果决定胜解生起,那就是正知正见。我们就依此正知正见修行,这就是我们学习因果之理的目的。所以说,一个是定解,对于因果定解,你的听闻圆满吗?理解吗?深入吗?深广吗?能够发生决定不再怀疑吗?能够不被其他力量改转就是胜解,正是我们学习因果法则的主要目的。
8、有人说对那些有因果病的人不易于帮助,应该让他们自己了业,这种说法对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不对,这是一种偏颇。
如果是这样,我们干嘛起慈悲心,一切苦乐感受都是我们的业,自己转变就行了。我们诸佛虽然了解这些是众生自己的业,但是我们还是要修学慈悲。我们的业与业是相互影响的。
你要仅仅认为是他的因果,你就不会起慈悲心去帮助他。我们今天好像都沉沦于这种思想包袱中。他固然在偿还他的业报,但是,我们的慈悲心却一点都修不起来。
我们不发心帮助众生,我们自己的业一点都不能改变。我们要从自己发心上、主动修善的角度上,主动积聚善法资粮。我们的自利圆满了,哪怕是众生的业,你也能够帮助他。
人与人之间,没有人我之分,人我对待是所知障,我们处在多元对待之中,这就是所知障。
如来就是如其本来。你认为众生是各自的业报,那么,我们自己也不会得到救助,这样的等流之果,会回到我们的身上,你给世间什么,世间会回馈什么。众生与我本为一体,我们因为人我虚妄分别,帮众生与我割裂,所以,自己也得不到救助。
因为诸法是空性,没有自性,众生与我也没有自性,所以是想通的。如果你非得把它割裂,我们自己的个业也得不到改变、救度。我们今天要以同情、理解、慈悲、仁爱来帮助,积累我们自己的善业,众生也能增上,众生增上反过来又能来帮助我们。
建立和谐关系,人世之间就温馨很多!把我们自心转变过来,有能力了,那也就是帮助众生转业。
9、无始劫来众生都是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一个杀生业就可以让我们永无安乐。用什么样方法才能让我们放下业障的包袱,放下自卑和恐惧。请师父慈悲开示。
其实没什么,就是觉悟、忏悔、修行。往昔时业力很强,但是,我们善业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我们认识到往昔时杀生恶业,要通过四力忏悔放下包袱,进一步通过善业积累福德资粮。福德资粮积累了,自卑和恐惧就可以对治。
10、我修学佛法时间不长,也听过几节《因果明镜论》课,反思自己以往所犯过错,觉得罪业深重,所造的都是十不善业,是个地狱人,内心压力很大,不知该如何转变,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问题我们在最初听因果课时,也许都很容易出现负方面积累,就是太给自己压力了。我们对照《因果明镜论》一检查,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啊,基本上要找出善业的机会,少之又少。按照因果原则,决定生于三恶道。从因果上看,没错。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承受能力时,我们要反省:“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没有自信心而来学佛吗?”我们讲《因果明镜论》是让自己对业因果引起警觉,与此同时,我们修学,随时随地要把压力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经律上有这样的故事,有些阿罗汉开了天眼通,看见过去世恶业超过四大海,就因为恐惧而自杀了。如果我们承受不了自己多生累世乃至今生的业障,往往把自己压垮。众生处在愚痴中,今生不知前世事,相对说,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比如有人有他心通,看到别人内心都是染污,就不再想看到,慢慢自己这种能力就消失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用在我们自己修行上也是这样。比如自己不想看到什么,就祈祷三宝关闭这些功能,这样,也能保护自己。
我们今天看到业力了,产生很大压力,是很必要的。不要轻易把这种压力拿掉。要把压力转变为动力。从什么地方转变呢?因为我们往昔时造作恶业,是我们内心映现,我们认识善恶业没有自性,只是一念心性显现,所有恶业,我们能从自心真诚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就是要把压力转变为动力,才有积极作用。否则我们被压垮了,自杀了,业力依然是业力。万万千千的恶业抵不过一个悔字,当我们真正能够认识业的本身时,相当于点亮一盏光明灯。过去的恶业,相当于一亿年的黑暗,一亿年的黑暗,当下生起忏悔心发露心对治心——这盏明灯,就能照亮。在忏悔时要明白,能够从万物本性来认识的话,因果无自性,所以“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由于虚妄分别心造作的恶业,是不可与我们今天造作善业等量而观的。一个方面是不知不觉造作,一个方面是真诚忏悔;一个方面是不知不觉流于造恶,一个方面是事理圆融地对治。从业果规律来比对,我们为善的发心,认识清楚没有?我们认识清楚了,以强烈的发心,就有强烈的对治作用。我们造作恶业,尽管也有强烈的时候,但更多是不自觉的,没有我们为善的意乐强烈。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的业力是可以转变的。
这仅仅是我个人根据自己的想法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很智慧、善巧,都可以依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找转换的方法。自己主动、积极、多元化寻找转变方法本身就是最好的对治。就看我们乐意不乐意转换它,有多强的意乐!
11、请问师父,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异熟果是引业,等流果和增上果是满业?请师父慈悲开示。
从异熟果来说,有很多引导我们往六道之中,是引业。引业当中异熟果的成分要多一些,异熟果一成熟,就可以引导我们往生。但又不完全这样,比如,有些同修修了一生,但临命终一念强烈嗔心,就引导到修罗道。等流果和增上果也不完全是满业范畴。这些不能截然分开。
12、从异熟果来说,得人身是因为修三皈五戒,那为什么从造作等流来看,却没有多少人能持不杀生。是为什么呢?请师父慈悲示。
三皈五戒,是得人身的根本之因了。从五戒角度看,下品十善,就是得人身之因。
不杀生戒,关键是针对人类而说,杀了人类就是犯根本杀生戒。杀生、造善,我们造善造恶的力量要有一个对比。要从自己身口意三业造作过程当中来比对。我们今天得到人身,是从三皈五戒当中来,但是我们今天很少有人持不杀生戒,这样尤其要小心了。往昔时得人身的因,从哪里来呢?从我们习惯杀生来看,我们往昔熏习不杀生,还不熟练。今生今世更要小心持不杀生戒。
一个方面是得到人身是持三皈五戒。但是,你是得上品、还是中品、下品呢?另外四条戒,我们还能持什么?具足持五戒是上品,具足持三戒是中品,如果连两戒都持不了,就是下品了。
所以要检查我们自己,究竟持戒如何?逐步反省我们今生今世为什么不能持杀生戒,如果是熏习少了,今天就还要努力熏习不杀生戒。
13、生而为人,我们的整个生命状态皆由自己的满业所至,然而在每个家庭里,我们的性格以及像貌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像,应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们生而为人,业意识是根本,是因;还需要两种辅助条件,就是父精母血。说到底,父母也是我们业因感召的缘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我们和父母有深厚的缘分,从根本上说,我们的生命是自己的造作。不过,既然与父母有相契的因缘,父母就会影响我们。从人以群分来说,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物质信息,就会影响我们的相貌、声音,乃至骨骼。
基因改变说,我们都尝到了这种果实。从心理上说,难道不能成立吗?我吃过苹果梨,有这两种水果的味道。既然两种改良可以,那么,我们业意识也离不开物理基因的辅助作用,物理基因对于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有至为关键的影响作用。
14、请问业障是需要念佛念经忏悔,并且承受业报来消除呢,还是需要证悟无相空性来消除。人的一切痛苦,包括生病都是因为业障的原因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从大的原则来说,都是业障的原因。包括今天生活中没有正确、科学、如理的习惯。比如,为什么不能针对自己身体状况吃自己该吃的呢?吃自己不该吃的,或者说做了不该做的了,或者在冷暖中没有注意保养,都是一种业。所以造业是方方面面的。
在生活环境中我们要注意怎么生活,在起心动念时我们要注意怎么起心动念,这些都在一个业的范畴之内。只要你没有选择正确范围,都在业的范围。
当然,能够从念佛念经忏悔,还是我们希望的,只要我们有信愿能力,掌握了正确方法,这样能够忏悔。如果忏悔不了的,就是定业消除不了,就需要我们承受。承受业报也是消除业障的方法。证悟空性也是消除业障的方法。
15、当某一人做恶事时,有一佛友为其念阿弥陀佛,那这人的果报会是如何?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人的果报,还是从他个人的业来说,取决于他能不能随顺人家善心的回向,断恶心不做恶业,内因外缘相加,才有很大力量。当你在做恶事时,果报将随顺你的恶业。当然,人家念佛也是有力量的。但是,你一意孤行地做恶,就不要寄希望于人家回向了。另外一个方面呢,我们念佛回向的人也不要灰心,比如你在念佛,他在做恶事,你念佛对他做恶事,还是有一定改转能力的。随着你自己能力的不同,对他影响大小也不同。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正在杀人,旁边有一个念阿弥陀佛,或者回向他的,这种劝解对于正在杀人的人,有影响。世间上能量守恒,造作善业必然有相应势力。善恶力量谁大?这个里面很复杂。我们念佛回向众生,对于众生行为处事是有影响力的,我们念佛人不要灰心!
16、大修行人和一般真修佛弟子,发了世俗菩提心,就会代众生受苦吗,众生的罪业,会给发菩提心的弟子,带来痛苦吗,能有助于证悟空性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发了世俗菩提心,代不代众生受苦,在于个人选择。发了世俗菩提心,愿意代众生苦,这是愿心。但是,还要看他有没有能力代众生受苦。
如果修行人消化众生业力能力很强,不仅不会带来痛苦,还很快乐,这就看修行人本身能力了。如果能力具足就不会痛苦。从修行角度,有助于帮助我们证悟空性。
比如,我有智慧我能扭转,不能扭转至少能够忍受,完全是看发心帮助众生的人能力如何。如果有能力转化,对于自己修行帮助是特别特别大。如果痛苦超过我们承受能力,因此而导致起烦恼、造恶业,就对我们形成障碍了。所以说佛法强调发心和忍辱都要在我们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如果超过自己愿力、能力,就会把我们压垮,相反不太好。
力所能及,能够起欢喜心来做,就非常好了。这样能够增长我们菩提心,增长我们善法资粮,否则,会增加我们负面因素。
17、没有能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都叫学佛没成绩,没入佛门,还有可能出现三世怨的情形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方面应该分成几个方面说,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入佛门。没有入极乐之门,没有入初果之门嘛。但是我要说的,不一定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就是没有成绩。我们可以入资粮位,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各种门嘛。我可以进入信愿之门,进入念佛之门嘛。这一生一世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一世还是可以嘛。如果把入佛门的定义放得宽泛一点,也不一定绝对没有入佛门啊。
说到三世佛怨,我们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有成就增上生,念佛发愿往生没有往生,那是力量不够,你今生今世念佛力量没有足够,信愿之心没有真正发起来。也许我们对于世间上世俗五欲没有真正出离。光想到极乐世界占便宜,世俗心很严重,也许,恶业成熟还会堕落,也许成为三世佛怨。二一种情况,我们虽然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但是,我们修行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我们无限趋近于这个方向,就不会出现三世佛怨。
18、安全感在哪里?人们如何才能真正有安全感?请师父慈悲开示。
安全感来自于善业,因为善业能够给人带来称心如意的果报。我们有愿皆成,是善业的结果。光做恶法,就不能满愿,只会让我们在苦法当中经历这样、那样。我们在不如意的环境当中,往往没有安全感。
善业是根本,有了善业,最起码我们得到人天善报,增上生的果报。在现实过程当中称心如意,还能有不安全感吗?
安全感很多程度来自自己的取舍标准。如果你认为人只有这一生,就只局限于这一生的取舍标准。如果知道三世因果,就知道增上生果报还不够,就能知道善恶无常,一旦这些东西变化了,我们得到的究竟在哪里呢?所以,三界之内,都是无常的,都是变化的,能够给我们带来真实安全感吗?
所以,进一步的安全感就要建立在我们出离心的基础上。我们如质如量修学因果,对治恶业,取得三界之外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更深入、细致、究竟。光是自己出离三界,还不是究竟的安全感。分段生死之外,还有变异生死,递递增上,直到成佛。究竟圆满的安全感,就是究竟成佛。以菩提心,修六度万行,积累福慧资粮,究竟涅槃的圆满境界,是最圆满的安全感。
19、在修学过程中,由于脾气不好,控制不住和爱人吵架了,虽知道因果的厉害,但一时气不过一点没有悔过和忏悔的心意,这样修持还能有用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只要修行的话,应该就有用,从因果不虚角度来讲,任何付出都有回报。这个是原则性的道理。
二一个,假如你控制不了,嗔恨作意也是因果不虚的,对往昔时修行,对善业积累也有损伤作用,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是有漏之门。
两种道理结合来看,修行一定有用,但是嗔恨心如果不能对治,会对修行力量有损减。这个里面损减程度如何,就要看我们修行功德大小,往昔时积累如何,嗔心大小了,这是一个综合因素。
如果把你往昔时功德完全抵消,你的修行就不能显现作用了。如果你修行积累很大,但是嗔心不太大,也许对你修行影响就不太大,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有这种可能的。具体情况可以具体讨论。
20、为什么古人思惟十二因缘就能证果,我们却不能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也不能说我们不能吧。古人思维十二因缘就能证果,古人外在的引诱更少,我们今天更多。古人用功办道很专一,我们今天很多时候不能专一;古人求道道心非常坚固;古人非常投入;古人知道检查自己的障碍,对治障碍。也许我们自己不投入时,对于障碍十二因缘不能很好对治。其实,就是从忏悔不忏悔,身心投入不投入,专一不专一,清净不清净,办道之心坚固不坚固,思维强不强烈,乃至办道之心相不相续等等方面来检查我们自己,就更能知道我们今天能不能证果。我们今天的障碍从何而来呢?就是从虚妄分别习气而来。
如果我们能像古人一样用功,一样能证道。
21、十二因缘中的‘六入’与‘生’的差别是什么,请师父慈悲开示。
六入就是六根,六根进入六尘境界,眼根与色尘交接就能看见。生往往是从无到有,最初有这样的业,决定有这样的势力,从潜势力显现出有形有相,这个叫生,有生之后,名色、六入逐渐强盛,六根就越来越明显。
最初隐微的状态仅仅是一个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形成名色,再长养为六根,最后才生。有生才有这些东西。
生呢是有这样的业力,从潜隐状态显现显化状态,从无到有,是名为生。
22、佛陀在哪些经里曾经开示十二因缘?学习十二因缘还可以参照学习哪些经论?请师父慈悲开示。
在声闻缘觉乘的法里面,讲十二因缘很多,特别是网络版本的大藏经形成后,可以方便我们检索。
一个是输入“十二因缘”在电脑里检索,看看哪部经典里有显现;二一个如果是不会电脑,可以在大藏经索引里查找,看看在哪部经典里出现多。
23、在四善根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为什么越到上上观的内容越少?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初学都要广闻,然后要越学越专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的确是这样。我们今天修学佛法时,最初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比如,第一印象,我们看一个树,看大概的情形。然后,有个实实在在的总体把握之后,再进入其他支分就更好。因为我们最初观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往往都是在止观双运的基础上来修四谛十六行观,而对四谛十六行观最起码,我们对概论、要略要掌握。最初的观修力量很小,不能很精到地投入,往往内容越多,越有吸引力。开头就很专,不容易做到。比如小学生,一开始就研究一个课题,不太可能,要慢慢培养。
一般的众生,叫他停止下来,不要东想西想,他做不到,因为他眼耳鼻舌身意已经形成自然的放逸,六根门头要收摄好,要有定力的人才能做好。一开始就要专,没有经过锻炼,做不到。所以说,在止观双运的前提下,暖法与顶法的修行里都是俱观四谛十六行相,就是对于四谛十六行相反反复复地掌握,就如打拳需要把套路都过一遍,通过这种锻炼,心力会越来越集中。最初俱观四谛十六行相时,观心往往是浮漫的,不能专心一意。到最后,我们智慧要深进的时候,往往要减少所观,越专越好,要具备越专越好的能力,这样智慧才能越深入。
我们修学也是这样。最初修学,给你讲佛法概论,让我们了解整体的修学概念,我们从理论上掌握一个又一个修法。掌握修法之后,不一定你都能专心的修,但是,能够培养我们整体的好乐心。好乐心培养起来后,我们再针对一个专门法门来修学。修学时我们也要注意这个方法。
24、学了十二因缘,观想到由于贪执淫欲而进入父精母血中投胎,就像让你投入到粪坑一样,真的很恶心,对自己都感到厌恶。如此观想对不对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当然很对了。你有厌恶投生时,你见到父母交欢就不再欢喜了。我们讲十二因缘时提到,当你喜欢生处才能趋向于生处了。观想进入父精母血时,就是进入欲界时,假如你不欢喜,将来你就可以避免欲界的投生。这种观修要联系在一起,把厌恶心上升到从根本上厌恶三界六道的投生心。要想到我们投生了,不仅仅是不净,还要引生人生各种各样的苦难。
25、四善根的暖、顶、忍,是不是修学的智慧产生善根来依次修这暖、顶、忍,这里的善根是否指世间的行善积德,请师父慈悲开示。
当然,也是依修学智慧产生暖、顶、忍的善根。
这和世间的行善积德是不一样的。四善根的修行与平时的行善积德是不同的,往往我们要在五停心观、自相念住、共相念住基础上,观修四谛十六行相,观修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生起四善根。
当然,广义上说,也是世间行善。因为在世第一法之前,都是世间善法。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都是在无间地让我们趋向于出世间善法——见道。只是,在修行这种善法时,它是在世间修行。但是,世间善法与出世间善法不同,修世间善法没有出离心,仅仅积累世间功德。而我们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往往就是要成就这种出离心,它的发心,就是为了出离世间,与世间善法不同。
26、四善根的顶法说忍位只观欲界苦谛一行相,其与世第一法相邻接,这里的第一法相是指什么法相,又说世第一法相,是一刹那观一刹那,我也不懂,请师父慈悲开示。
应该是:其与“世第一法”相邻接。
暖法与顶法是俱观四谛十六行相,下忍位也是俱观四谛十六行相。到了中忍位就是减缘减行的观法了,就是四谛十六行相一个行相一个行相的减。到了上品忍位就减到只观苦谛,集、灭、道三谛都不观了,苦谛有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四种行相还嫌多,就只观其中一个,就看你自己适合观哪一种,选一种来观,上品忍位就只观欲界苦谛四个行相当中的一个行相,通过一种行相观智深入,在那一刹那,观智非常猛利,他能从上品忍位进入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就是世间最殊胜的,再从世第一法观智深入,引入我们到达见道。观慧非常猛利时,力量突飞猛进,就能于一刹那进入见道位。
一刹那一刹那就是说时间非常快。
5、如果无意或不知道的情况下伤害了菩萨、圣者,虽属于作而不积,是不定业,但这个果报会不会也是很大的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那一定是很大的。这个不属于作而不积,面对殊胜对境,上师三宝、见道、修道的圣者,哪怕我们不知道对境是何人,哪怕稍微做一点损伤或是利益的事情,都会感得很大的果报。它是现法受报的范畴,是定业,不是不定业了。也许你在造作时心里并不欢喜,但是,因为对境殊胜,属于定业。
以前我们举过例子,比如面对自行车或者宇宙飞船加以损害,那么后果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对宇宙飞船误操作,仍然会引起果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理解上面的道理。
6、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怎么来看待自身所受的一切果报呢?为什么有的大德故意要去被别人杀来消业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们看自己的果报,如是因则有如是果,因果是逃不掉的。我们很多众生害怕受这个结果,就有逃避之心,很恐惧。我们不愿意承受恶业之果,原因是很恐惧。大德善知识认清因果规律了——是我们自心造作,才会出现这种果;而且,大德善知识在能力上又比我们具足,见地也高超,他不看重自己身体,因为明白身体不是哪一天生下来才有,也不是哪一天死后才没有。故意让别人杀,是大德善知识看到业果成熟了,主动承受业果。从因果观念上看,就是不逃避,积极面对。
真正的修行人都能看到,既然是往昔时做下的业,受报不就没有了吗?而且积极受报的态度,很容易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从阿赖耶缘起的角度,来论述无欺出现根身器界的原因和规律,这怎么理解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阿赖耶识是种子识,通过前六识的造作,来策动我们身语意三业。
阿赖耶识含藏无量种子,我们随便一个行为,都在阿赖耶识里种下种子了。比如,我们诽谤佛,就会造下地狱之因,成熟之后,业识种子就会变现地狱器界。这些都是我们业识变现,对于我们自己是存在的,但是,别人没有这种业,他就见不到啊。如果造作了饿鬼的业,饿鬼的根身器界也是从这种业识里造作出来的。
种子发生现行,变现根身器界,比如,牡丹花种子种下去,将来就是开牡丹花。睡莲、菩提树种都会成熟其枝叶花果。种子就是这样,如是因如是果,这是法界法尔显现的真理。一落入因果窠臼,种子遇缘成熟,就会显现成物质的、形而下的根身器界。
8、定业不可以转。那为何袁了凡可以转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定业是决定感果,在未感果之前,我们祈祷三宝,努力做对治,就可以转。如果你没有对治,忏悔发露等对治力量没有用上,定业决定感果。在感果之前或感果之际,你对治力量很小,也会感果。如果定业有自性,决定不能改变,就不能转变了。但是没有感果之前,只要你相应对治,一定能转。因为,定业没有自性。
命是自己造作的,当然自己也能改变。只要我们身口意三业一改,我们依靠三宝殊胜对境来发愿,造作善业相续不间断,是能转的。依照定业三条件,一是故意思维,二一个故意思维之后有造作,三一个是造作之后内心里面还很欢喜,这就是在积集业,就是定业了,就决定感果了。但是什么时间感果,又有现法受、顺生受、顺后受种种不同。即使是现法受,时间也不定。
既然留给我们足够时间,我们想没有想过改变、挽救?假如你起了智慧之心,发强烈善心来对治,你念念都在消减它,定业的力量就会慢慢减少。到我们善业积集能够克制恶业时,定业就能转变了。
定业是从名言上来安立的,有相应决定力量。但是世间万法都没有自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看我们自己能不能忏悔对治了。
比如有一个人结下冤家对头了,人家没有及时报复。那么,你是消极等待还是积极对治呢?没有积极对治,没有及时交流沟通,果报就会到来。假如你内心里认为他是冤家对头,还有嗔恨之心,也许,定业感果就会从三年提前到三月。
11、由于多生累劫的习气,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造下当现世受报的业,我们应当怎样及时消业,现世能消尽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看我们自己了。由于多生累劫的习气种子,我们习惯做恶法,可以说往昔时就有愚痴的业种,今天造业就发生现行了。而现行又成为业种子,反熏到阿赖耶识里。我们要把觉照功夫培养起来,不怕念起,只怕觉起。觉照就能知道是对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道错了,马上依照四力对治,来忏悔对治。
现在世能不能消尽呢?罪从心起将心忏,我们要从根本上扭转心态。比如以自我为核心,依照什么对治?以无我、菩提心来对治。只要如理思维这些法理,就能从自我圈子里逐步突破,这是从根本上讲。从枝末上看,我们一面忏悔一面发愿,尽未来际不再犯同样过错,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贰过。重复犯错说明我们觉照功夫太少,修行能力太弱。今生能不能消尽,就看我们修行能力能不能提到百分百!如果提到百分百,这样,也很容易消尽。
2、在众多的善恶业中,哪些业可以成为引业,哪些业可以成为满业?请师父慈悲开示。
善恶业都可以成为引业、满业。就看你在临命终时什么业引导你投生,这就是引业。满业也是善恶业都可以成为的。引导自己投生在哪一道,和我们临命终心念哪个强烈非常有关。还有,我们多生累劫的业,在临命终这个临界点如何显现,也非常重要。
11、只有人道有修行佛法的机会,那么地狱畜生等道众生不是永不得超生,这和六道轮回是否矛盾呢?如何理解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不矛盾。我们人道是往昔业所致,同样,六道众生不是说一变成畜生就永远是畜生,它可以出此生彼。包括无间地狱,虽然时间相当长,但他把业力受完,也就从无间地狱中解脱出来了。
六道众生也是相应业力感至,业力受完,就会投生他处。
地狱、饿鬼众生,苦太厉害,修行不容易上道。畜生也是如此。而人是苦乐参半,故人道修行佛法相应具足。也不是说三恶道众生就没有超生机会,受完业力,可以一生一生,慢慢好转,所以和六道轮回不矛盾。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