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护法法师:清净道论导读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五节:行道智见清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   作者:护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护法法师:清净道论导读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五节:行道智见清净

 

  第五清净是道非道智见清净,已舍离非道,走上正道。进一步的第六清净是行道智见清净,以八种观智在行道上远离一切,进而以第九的随顺智随顺于菩提分法。行道智见清净就包含八种观智和第九的随顺智。

  1:生灭随观智。上一节的生灭随观智是弱的、未成熟的,这阶段是强的、已成熟的。再次修习是为了使无常、苦、无我的三相清楚显了。然而,为什三相不能现起呢?因为不注意观照五蕴的生灭,被相续的假相所覆盖,故不现起无常相。因为不注意观照生灭的苦迫,稍有不适即改变姿势,就不能注意到苦相的现起。因不注意观照种种的界差别,为坚实所覆盖,就不现起无我相。

  2:坏随观智。观察无常苦无我的三相已经非常锐利,诸行轻快速速现起,犹如未生、未住,就已灭去。坏随观就是观察诸行唯是灭尽、衰灭、破坏。如同看脆弱的器皿一下子就粉粹了。修坏随观智可以成就八种功德,(1)断除有见,(2)不执着生命,(3)持续如理用功修行,(4)获取生命必需品的方法清净(就是戒品中的活命遍净),(5)不再忧虑、担心,(6)远离恐怖,(7)忍辱与柔和,(8)超越乐与不乐。

  3:怖畏现起智。观察过去的诸行已灭,现在的诸行正灭,未来的诸行也将如是灭去。对于一切有情的正在坏去起大怖畏,正如胆怯而贪求快乐生活的人,看到毒蛇猛兽。又如,母亲有三个儿子犯了砍头罪,跟他们一起到刑场,大儿子被砍头之后,正看着二儿子将被砍头。诸行灭去的布畏犹如母亲看见二儿子的头必将被砍下。

  4:过患随观智。看到一切处所都充满危险,没有避难处。三界就像火坑,身体的四大种就像毒蛇,五蕴像举剑的杀人魔,一切行如箭、如针、如病,无喜无乐,只是一大堆过患险难的现起。又如走到将崩落的断崖边,一切都是险难,毛骨悚然。

  5:厌离随观智。看到三界像焚化炉,令人讨厌,一心只想离开。就像天鹅,不下脏乱的水池,只喜欢干净的水池。上来三智的意义是相同的,怖畏现起智是见一切诸行的怖畏,过患随观智是见诸行生起过患,厌离随观智是对诸行起厌离。

  6:欲解脱智。一点也不执着世间,唯愿解脱出离一切行。好像不会游泳的人落水,落网的鱼,陷于泥沼的大象,一心只想解脱。

  图十六:大象陷于泥沼

  7:审察随观智。欲从坏灭苦难的三界火宅中解脱出来,为使解脱力干净俐落,再以审察随观智把握三相。一切诸行是无常的,暂时的,坏灭的;屡屡逼迫,令人苦恼,是苦根,是苦果,是过患,是险难,唯只是苦;不可爱的,可厌的,可恶的,丑陋的,充满不净的;不自主,不自由,没有我可主宰。好像渔夫捉住一条蛇,高兴地误以为捉住一条鱼,看到蛇头上的三根花纹,知道是毒蛇。快快捉住蛇的尾端,速速甩三圈,用力丢开。再观三相就像看到蛇头上的三条花纹,速速甩开毒蛇。

  8:行舍智。

  8.1:行舍智与前二智有相同的意义,此智舍离的力量最强,是舍离诸行的智,于诸行成为无关心的中立,不执着它们为我或我所。它的修法是以种种方法把握诸行空,我空我所空。

  8.2:由行舍智而生起三解脱门。随观无常而生起无相解脱门,随观苦而生起无愿解脱门,随观无我而生起空解脱门。

  9:随顺智:是随顺于前八观智的作用,又随顺于后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随顺智能除去覆盖谛理的烦恼,心不住、不着于一切行,接着生起以涅槃为所缘的种姓智。它的过程就像行者想藉由河旁大树上的绳子渡河,他快跑过来,捉住绳子,荡到对岸,手乃持绳子站在彼岸上。手捉住绳子,犹如随顺智,手持绳子站在彼岸上就如种姓智。

  10:解脱开悟的过程。前五清净已确定走上解脱的正道,行道智见清净以九种观智走到世间的尽头,智见清净才开始登上出世间。行道智见清净的前二观是以无常为主,三到五是以苦观为主,六到八是以无我观为主。第八的行舍智则是以无常苦无我的空智照亮三解脱门,随顺智则进入三解脱门(捉度到彼岸的绳子),下一节的种姓智则攀住度绳站上彼岸,智见清道的道智则是弃舍世间的绳子走上彼岸。这就是解脱开悟的历程。

  图十七:解脱的过程

返回目录

----------------------------------------------------------------------------------------------------------------

更多护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