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内观系列: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6 陆、心清净的剎那定
佛法与内观系列: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6 陆、心清净的剎那定
1. 让我们解释有关「纯观行者」在获得「心清净」阶段的剎那定,以及其后在真正修习内观时的剎那定。
2. 「止行者」(或止观行者)是已经证得禅那之一的人,所以已经圆满了心清净。当他想要圆满「见清净」,他要先进入任何一个禅那(非想非非想处除外),从禅那出定后,他要辨识从寻开始的诸禅支,以及所有与禅那之心相应的诸心所。要辨识它们每一个的相、味(作用)、现起与足处(近因)。而后,应它们整体视为「名法」,因为它们皆有朝向对象(所缘)的特相。
3. 接着,他要辨识那些名法所住的「心所依色」、心所依色所依靠的四界,以及那儿的其他所造色。也要辨识它们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清净道论》第十八章)
4. 然而,如果「止行者」想先辨识色法,而不想辨识色法,那么,他要完全依照「纯观行者」所采用的相同方法进习。纯观行者培养见清净的方法如下:
「纯观行者,或想先辨识色法而不想先辨识名法的止行者,要以简略法、详尽法、不同法之一辨识四界。」(《清净道论》第十八章)
5. 根据《清净道论》的这些指导,一位不具禅那基础而欲直修内观的人,或一位已证得八种或其中一种禅那,但想要先辨识色法来修内观的人,都必须开始简略地,或详尽地,或简略与详尽兼修来辨识四界。
6. 「内观」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审察色法」和「审察名法」。这二者也分别称为「色摄受」与「非色摄受」。
7. 《中部注》与《阿毗达摩论注》中说:
「在这两者之中,色摄受是指简略地或详尽地确定四界。」
8. 在注释里的这些指导,对内观时如何辨识色法,显示佛陀教导一位纯观行者及或一位想以辨识色法为先的止行者,都要开始简略地或详尽地辨识四界。如果禅修者依照佛陀的教导练习,就会得到最有益的成果。
9. 《清净道论》很清楚地提到,四十业处之一的「四界分别观」,是属于能够到达近行定的禅修主题之一。这意思是它是一个必须修到近行定的一个禅修主题(业处)。
10. 本书第二部份已详尽地描写修习四界分别观的方法。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教导出简略法:
「诸比丘,比丘从界审察此身置于何处、任何姿势,了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11. 《清净道论》进一步说,禅修者要以智慧辨识骨、腱、肉与皮每一部分里的四界,并且重复地辨识它们一百次、一千次、甚至十万次。
12. 《清净道论》第十一章进一步说:
「当他以这方式精进时,不久他就获得定,在智的加强下,照见诸界类别。此定只是近行定,而非安止定,因为它是以自性法为对象。」
13. 我们必须注意《清净道论》已清楚地说,修四界分别观可达到近行定的这个事实。
14. 《清净道论疏钞》说:
「没有近行定与安止定的止行者,或没有剎那定的纯观行者,以及没有解脱门 (无常智、苦智及无我智),是不可能证得出世间的。」
15. 此处疏钞使用「剎那定」一词来描写纯观行者的定,而《清净道论》则用「近行定」一词,我们应该理解用法上的差异。
16. 关于这用法,《疏钞》解释说:
「所谓『近行定』者,由惯用义言,当作如是知。行者已近行于安止故,于此并无近行定与安止定,于如是定之『相似』而作如是言」。
这意义是说,「当论上用近行定来定义四界分别观的最高定时,它只是以比较或相似的意味来使用。只有接近禅那的定,才名为近行定,而修四界分别观是不能证得禅那的,因为它是以自相为对象。然而,由于修四界分别观所获得的定力是与近行定相似,所以论师称它为近行定。」
17. 由此可见疏钞的作者认为只有具有一个寂止对象的最高欲界定并且接近禅那的定,才是真正可称为近行定。他相信论师把修四界分别观所获得的最高欲界定称为近行定是因为它的相似,但是他认为它应被称为剎那定,因为在这个禅修主题(四界分别观)里并没有「禅那」,因而不能说有一个定「接近禅那」。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