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张澄基:佛学今诠 泛论 第三节 佛陀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   作者:张澄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张澄基:佛学今诠 泛论 第三节 佛陀的境界

 

  大乘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自他而争取无上菩提,或简单的说为了成佛,那麽成了佛以后又怎样呢?成佛的经验究竟如何呢?这就要讨论「佛境界」的问题了。佛陀的境界其实是超乎吾人之想像,不可思议难以言说的。即以有限的众生境界来讲,其差别之悬殊亦不可以道里计:初习算术或作文的小学生比起大数学家和大文豪来,其胸襟和境界是难以比拟的。记得当年抗战期间,在成都遇见贾题韬先生,他不但精研佛学和道家,而且是擧国闻名的象棋国手。朋友们对我说他的象棋下得如何好,如何好;让双马还难得挣得一个和棋。我听了十分不服,心想:「他的棋艺再高,如果是让双马,一味拚子,也至少能够挣得一个平手呀」第一次见面,我们谈了许多佛学和道家的问题,很是投机。以后来往很多。相当熟识了以后,一天,我问他下象棋能够让双马的传说。他回答说:「这要看对方的棋艺了。」我说:「我很想试一试!」于是和他下了五盘让双马的棋,结果每盘皆轿,而且输得极快,极惨,极莫名其妙。事后,他对我叹息着说:「唉!连一个凋虫小技的象棋,都有这样不同层次的深浅境界,难怪说初地菩萨连二地的擧心动念都难摸其边缘了。十地和佛陀的境界,我们怎能梦想得到呢?」这个经验对我的启示很深,把自己的执着和偏见减少了许多,深切体会到万千境界之无量差别性和对问题要虚心及审观的重要性。

  ×××  ×××  ×××

  且说释迦牟尼佛经过数年的访道和苦行,仍不能进入大觉之门。一时,他终于来到摩竭陀国的伽耶城畔,一处有小丘陵的田野地带,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默思多日。一天,于后夜明星出现时而得大悟,成就大觉佛位,证得了无上菩提。据说,他成佛后会七日入定,不动不食,默然无语。此时如果有人到菩提道场前面,他所看见的,只是一个和尚穿着一袭破烂的粪扫衣,默然无言,静悄悄的坐在那儿而已。普通人由外面观察,只看见一个和倘穿着破烂的衣服在树下静坐。但是,这个和尚的内证境界当时又是如何呢?有些经(注5)说,佛陀在这七日中享受寂灭妙然法乐;有些经(注6)则说「尔时菩萨,一心思维,观于树王……而自念言,我在此处尽一切漏,所作已竟,本愿成满。我所得法,甚深难解,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一切众生于五浊世为贪欲、愚痴,瞋恚……之所覆障,薄福钝根,无有智慧,云何能解我所得法?今我若为转法轮者,彼必迷惑,不能信受,而生诽谤,当堕恶道,受诸苦痛,我宁默然入般涅槃……」佛陀觉得自己所证得的甚深微妙之法,众生难以了解,更难以接受,不如索性立刻涅槃了吧,这样动了退隐的念头。于是大梵天王就示现劝请佛陀,请佛陀莫要忘记多劫以来所发的本愿宏誓。现在既然已经证得大觉之位,就应该广宣法要普度众生才对。如是三请,佛陀才默然受之(注7)。佛陀又以佛眼徧观大千世界中各各众生之根器及业力,他发现这就像观看一所莲花池一样,有的莲花已经长出了水面,定会开花结果,有的莲茎沉在水面之下很深,已将败坏枯萎。有的则正在水面上下挣扎着,如果予以维护保养就会长出水面开花结果;如果弃之不顾就会败坏死亡。世上的来生亦复如是,有的根性良厚,不需开导,他们自己也会成功的趋向正觉 之道。有的则根性下劣业障深重,开导也没有什麽用处,终必堕落。还有一类众生则是属于不定性的中等根器,如果予以教化就会入佛成道,如果弃之不顾就会堕落沉沦。佛陀自念:「我若说法,这些不定聚的中等根器众生就会蒙益得度,若不说法,他们就会沉沦,为了利益这些众生,我应该转大法轮才是。(注8)」

  以上所记载的佛陀在最初成道时的两种感想是极具深义的:第一是说「专修的」佛法,是一个很深很难的宗教,很易被人误解或讥毁,亦不是多数人所能信受奉行的。所以佛陀深深的慨叹要「我欲无言」的立即趋入涅槃(注9)。但是因为过去世的本愿菩提心,他决不能捨离众生而去。所以即使工作艰钜,还是要忍辱辛苦的去弘法。第二是,认清了众生的根器和业力有着极大的差距,就此时此地讲、专修的佛法并不是对现世之所有众生都能发生效果的。只有不定性的中等根器才可能得到佛法的好处。这两点都与其他宗教的意趣极不相合,别的宗教一味鼓吹神力无限,着重宣传他们的教法是万应灵药,什麽人都能因之得度。佛教则不然,它要说明事实之真相和教法之有限性,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精神。现在我们要追问:「以上这些记载和看法是否能代表佛法之全体呢?是否能把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之内证境界全部说明了呢?任何一物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除了上述的看法外,佛经中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呢?身披粪扫衣的佛陀默然入定是惟一的真相吗?普通人所见到的只是一个身上穿着叫化衣的和尚坐在菩提树下,偶来的微风和枝头的鸟吱声伴随着他默然入定。看起来这个和尚并没有什麽特别嘛!从深一步的层次来看,他入定七日享受法乐,甚至遍观此大千世界众生根器,固属难能,但也不是什麽太稀罕的事呀!如果成佛的境界尽此而已,那又有什麽了不起呢?

  如果我们读一读华严经就会知道那一个独自坐在菩提树下的佛陀,其实正在演出一齣惊天动地的宇宙戏剧!他并非一个人寂然的坐在菩提道埸的树下,而是有万亿天神菩萨海众上下围绕,广兴种种游戏种变,演说种种法要,无边道场,无边佛事,一时顿现,那广大无碍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因此得而开显。

  华严经开头就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陀国阿兰若法菩提道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淨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瑠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其树周围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

  ×××  ×××  ×××

  此时印度摩竭陀国的菩提道场已经不是凡夫所见到的充满瓦砾石沙的荒土,而变成了无尽庄严的淨土佛刹了。经文继续说道: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相,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又如虚空普遍一切,于诸国土平等随入。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菩萨众中,威光赫奕,如日输出照明世界……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演一切法,如布大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身遍十方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覩。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尔时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诸波罗蜜,悉已圆满……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捨……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执金刚神……皆于往昔无量劫中恒发大愿,愿常亲近供养诸佛……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

  「复有佛世界徽尘数足行神……皆于过去无量劫中,亲近如来,追逐不捨。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城神……皆于无量不思议劫,严淨如来所居宫殿。……

  「复有无量主山神……其数无量,皆于诸法,得清淨眼,……复有无量主药神……其数无量,性皆离垢,仁慈祐物。

  「复有无量主稼神……复有无量主河神……主海神……主风神……主方神……主夜神……主昼神……复有无量阿修罗王……紧那罗王……无量诸大龙王……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复有无量月天子……日天子……卅三天王……兜率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其数无量……

  「复有不可数大梵天王……观世言音自在天王……不可称数,皆具大慈,怜愍众生,舒光普照,令其快乐……

  「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形色部从各各差别,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

  ×××  ×××  ×××

  上面所引经文是说,佛陀在菩提道场初成正觉时,于其内证境界中此娑婆世界立即转成宝刹庄严的淨土,无量无边的菩萨和万千差别的神祇都来围绕亲近佛陀,所谓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此时舞台已经佈置完毕。观众亦皆到齐,华严法界的戏剧即将上演了。

  ×××  ×××  ×××

  「……尔时,时分天王承佛威力,普现一切时分天众及诸天王,各各皆能差别悟入佛境界门,总摄其义而说颂言:

  佛于无量久远劫,    已竭世界忧恼海,

  广闢离尘清淨道,    永耀众生智慧灯,

  如来法身甚广大,    十方边际不可得,

  一切方便无限量,    妙光明天智能入。

  生老病死忧悲苦,    逼迫世界无暂歇,

  大师哀愍誓悉除,    无尽慧光能觉了。

  佛如幻智无所碍,    于三世法悉明达,

  普入众生心行中,    此善化天之境界……

  总持边际不可得,    辩才大海亦无尽,

  能转清淨妙法轮,    此是大光之解脱。

  业性广大无穷尽,    智慧觉了善开示,

  一切方便不思议,    如是慧天之所入。

  转不思议妙法轮,    显示修习菩提道,

  永灭一切众生苦,    此是轮脐方便地。

  如来真身本无二,    应物随形满世间,

  众生各见在其前,    此是焰天之境界。

  若有众生一见佛,    必使淨除诸业障,

  离诸魔业永无馀,    光照天王所行道。

  一切众会广如海,    佛在其中最威耀,

  普雨法雨润众生,    此解脱门名称入……

  世间所有安乐事,    一切皆由见佛兴,

  导师利益诸众生,    普作救护归依处,

  出生一切诸喜乐,    世间咸得无有尽,

  能令见者不唐捐……  诸佛神通无间歇,

  十方大地恒震动,    一切众生莫能知……

  佛眼广大无边际,    普见十方诸国土,

  其中众生不可量,    现大神通悉调伏……

  如来一一毛孔中,    一念普现无边行。

  如是难思佛境界,    不退庄严悉明睹,

  佛行广大不思议,    一切众生莫能测……

  如来无量智慧光,    能灭众生痴惑网。

  一切世间咸救护……  一切诸佛一法身,

  真如平等无分别,    佛以此力常安住……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以自功德,复承如来威神之力,普观一切众生海会已,即说颂言:

  佛所庄严广大刹,    等于一切微尘数,

  清淨佛子悉满中,    雨不思议最妙法。

  如于此会见佛坐,    一切尘中悉如是。

  佛身无去亦无来,    所有国土皆明现,

  颢示菩萨所修行。    无量趣地诸方便,

  及说难思真实理,    令诸佛子入法界。

  出生化佛如尘数,    普应羣生心所欲,

  入深法界方便门,    广大无边悉开演……

  三世所有广大劫,    佛念念中皆示现。

  彼诸成坏一切事,    不思议智无不了……

  如来境界无边际,    一念法界悉充满。

  一一尘中建道场,    悉证菩提起神变……

  佛神通力无限量,    充满无边一切劫,

  假使经于无量劫,    念念观察无疲厌。

  汝应观佛神通境,    十方国土皆严淨,

  一切于此悉现前……

  如来出现遍十方,    一一尘中无量土,

  其中境界皆无量,    悉住无边无尽劫……

  佛住真如法界观,    无相无形离诸垢,

  众生观见种种身,    一切苦难皆消灭……

  「尔时华藏庄严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普遍动;起、遍起、普遍起:涌、遍涌、普遍涌;震、遍震、普遍震;吼、遍吼、普遍吼;击、遍击、普遍击。此诸世主,,一一皆现不思议诸供养云……其数无量不可思议……雨于如来道场众海,靡不周遍。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欢喜如是供养,其华藏庄严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为供养。其一切世界中皆有如来坐于道场。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缘,各各三昧方便门,各各修习助道场,各各成就,各各欢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诸法门,各各入如来神通境界,各各入如来境界,各各入如来解脱门。如于此华藏世界海,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维:云何是诸佛地?云何是诸佛境界?云何是诸佛加持?云何是诸佛所行?云何是诸佛力?云何是诸佛无所畏?云何是诸佛三昧?云何是诸佛无能摄取?云何是诸佛眼?云何是诸佛耳?云何是诸佛鼻?云何是诸佛舌?云何是诸佛身?云何是诸佛慧?云何是诸佛身光?云何是诸佛光明?云何是诸佛声?云何是诸佛智?惟愿世尊,哀愍我等,开示演说。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诸佛,皆为诸菩萨说世界海,众生海,佛海,佛波罗蜜海、佛解脱海、佛变化海、佛演说海,佛名号海、佛寿量海及一切菩萨誓愿海,一切菩萨发趣海,一切菩萨助道海、一切菩萨乘海、一切菩萨行海、一切菩萨出离海、一切菩萨神通海、一切菩萨波罗蜜海、一切菩萨地海,一切菩萨智海。愿佛世尊,亦为我等,如是而说……」

  ×××  ×××  ×××

  这一连串的问题,华严经如来现相品中虽然提出,但在该品中并未一一予以解答。我想,整个华严经的旨趣,大概就是要解答这些关于佛境界的问题。欲知其详,读者应阅全部华严经,本书篇幅有限,不能详引。但下面仍要引述一些阐讲如来广大境界的文字,介绍给初入佛法的读者。

  华严经尝试着用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佛陀和菩萨的境界。这原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因为人和佛之间的境界差别毕竟太悬殊。解释者无论用怎样的善巧方式去传达佛的境界,但人要想了达佛境界毕竟是非常困难的。佛教徒想知道佛的境界;基督徒、回教徒、犹太教徒又何尝不好奇的想知道神的境界呢?但神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是造世主,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去了解神的境界。佛教则略不相同,它说人人皆可成佛,既然有一天大家都会成佛,当然有必要知道成了佛以后,究竟会怎麽样?成佛的感觉究竟如何呢?在解释此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检讨一下,「发问 」和「解答」的基本性质。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时,我们的心理状况就会暴露出来。当我们要解答一个问题时,就意味着要想把自己的所知和经验与问者共享。例如:

  「你想今年夏天会不会发生乾旱啊?」

  老农同答道:「 据我看来,今年夏天不会有旱灾,倒是蝗患和瘟疫却恐怕要发生呢?」

  但,假如问者与答者之间的境界相差太大,或双方无共同之经验基础就会变成无法交谈的情况。例如前面所说,向一个生盲解释什麽是白色时,所遭遇到的不可克服之困难;或者是一个物理学家向一个原始森林中的初民,解释原子物理学一样。

  人与人之间的境界如果相差太大,彼此无共同经验之基础,交谈与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人如果想了解佛境界或任何超越的宗教境界,但他自己如果丝毫没有这种经验则无论觉者如何善巧的去解释,也是很难使他洞晓的。虽然我们被这先天的限制所局限,但华严经中的解说,对如来的广大境界已经描述得有一相当的轮廓。我们虽然不能现量的看见那极广大、极无限的如来境界,但通过我们的意想,这不可思议的广大境界,仍能依稀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简单的说,如来的境界或者可以用两个主要的观念来代表:一是全体,一是无碍。全体是指那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真如佛性。无碍是指那从一切限制和执着中解放出来的绝对自由。从哲理上来说,因为有了本具的全体,所以才有达成无碍的可能。从宗教体验来说,则是因为证得了无碍,全体才能透露开显。无碍和全体是大乘佛学的两个重要基石,其意趣及哲学基础将在后面讨论,现在让我们来读几段华严经中,描述如来广大境界的文字:

  「佛子,假使有人以亿那由他佛刹碎为微尘,一尘一刹。复以尔许徽尘数佛刹碎为微尘,如是微尘悉置左手,持以东行,过尔诸微尘数世界,乃下一尘,如此东行尽此微尘,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如是十方所有世界,若着微尘若不着者,悉以集成一佛国土。宝手!于汝慧云何?如是佛土广大无量可思议不?答曰:不也。如是佛土广大无量,希有奇特不可思议……

  「宝手!设复有人以千亿佛刹徽尘数,如上所说广大佛土末为徽尘,以此微尘以前譬喻,一一下尽乃至集成一佛国土,复末为尘,如是次第,展转乃至经八十返。如是一切广大佛土,所有微尘,菩萨业报,清淨肉眼,于一念中悉能明见,亦见百亿广大佛刹微尘数佛,如玻璃镜清淨光明,照佛刹微尘数世界……」

  ×××  ×××  ×××

  上述经文,以譬暸的说法来描述佛陀境界的广大,如果我们用意想来思拟这样广大的境界,会觉得意想这种「广大」到了一个限度后,就模煳不清了。这样广大的境界是直接的现量境,不是意想所能比拟于万一的,这就像是我们对一个蚂蚁讲说,在晴朗无云的明空下,坐在喜马拉雅山上观看亚洲大陆的境界一样。

  又,上引经文只是描述空间的广大而已,空间的广大或微小即使是无限的,如数学上的无限大或无限小,仍旧是有规范性的概念,不是华严所说的佛陀之无限境界。佛陀境界之无限不仅是大小的无限,而是无碍和交融的无限,是现量直接的无限,不是比量或观念性的无限。这是由通过般若空性而证入的全体无限(Totalistic Infinity),与一切数学、哲学及其他宗教所讲的无限大不相同,是佛教的不共法,这一点在下面当详细讨论。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段华严经中描述佛陀广大境界的文字:

  「尔时心王菩萨(注10)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演说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耶?

  「佛告心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为余诸世间入佛所知数量之义,而问如来应等正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时心王菩萨唯然受教。

  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一千万),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波罗(这已经是一个75位的数字了!)频波罗频波罗为一矜羯罗,矜羯罗矜羯罗为……(如是以几何级数的计算来自乘12次或频波罗的124次方,其数名为不可说不可说转。)尔时世尊为心王菩萨而说颂曰:

  不可言说不可说,    充满一切不可说,

  不可言说诸劫中,    说不可说不可尽,

  不可言说诸佛刹,    皆悉碎末为微尘,

  一尘中刹不可说,    如一一切皆如是……

  此尘有刹不可说,    此刹为尘说更难,

  以不可说算数法,    不可说劫如是数,

  以此诸尘数诸劫……  尔劫称讚一普贤,

  无能尽其功德量。    于一微细毛端处,

  有不可说诸普贤;    一切毛端悉亦尔,

  如是乃至遍法界,    一毛端处所有刹,

  其数无量不可说;    尽虚空量诸毛端,

  一一处刹悉如是,    彼毛端处诸国土……

  种种庄严不可说,    种种奇妙不可说,

  于彼一一毛端处,    演不可说诸佛名,

  一一名有诸如来,    皆不可说不可说……

  于彼一一毛孔中,    现众色相不可说……

  此不可说色相中,    一一现光不可说……

  光中妙色不可说,    色中淨光不可说……

  光中现佛不可说,    佛所说法不可说……

  于彼一一法门中,    又说诸法不可说,

  于彼一一诸法中,    调伏众生不可说……

  其心无碍不可说,    变化诸佛不可说,

  一切变化诸如来,    复现于化不可说,

  彼佛化身不可说,    彼佛分身不可说,

  庄严无量不可说,    往诣十方不可说,

  周行国土不可说,    观察 众生不可说,

  清淨众生不可说,    调伏众生不可说,

  彼诸庄严不可说,    彼诸神力不可说,

  彼诸自在不可说,    彼诸神变不可说,

  所有神通不可说,    所有境界不可说,

  所有加持不可说,    所住世间不可说,

  清淨实相不可说……  念念于诸所行处,

  调伏众生不可说,    所有神变不可说,

  所有示现不可说,    于中时劫不可说,

  于中差别不可说,    菩萨悉能分别说,

  诸明算者莫能辨……  于一微细毛孔中,

  不可说刹次第入,    毛孔能变彼诸刹,

  诸刹不能遍毛孔,    入时劫数不可说,

  受时劫数不可说,    于此行列安住时,

  一切诸劫无能说……  所有思维不可说,

  所有大愿不可说,    所有境界不可说,

  一切通达不可说,    身业清淨不可说,

  语业清淨不可说,    意业清淨不可说,

  信解清淨不可说,    妙智清淨不可说,

  妙慧清淨不可说,    了诸实相不可说,

  断诸疑惑不可说,    出离生死不可说,

  起升正位不可说,    甚深三昧不可说,

  了达一切不可说,    一切众生不可说,

  一切佛刹不可说,    知来生身不可说,

  知其心乐不可说,    知其业果不可说,

  知其慧解不可说,    知其品类不可说,

  知其种性不可说,    知其受生不可说,

  知其生处不可说……  知其解了不可说,

  知其趣向不可说,    知其言语不可说,

  知其作业不可说,    菩萨如是大慈悲,

  利益一切诸世间,    普现其身不可说……

  彼诸神力不可说,    彼诸方便不可说,

  入空寂智不可说,    念念相续不可说,

  无量行门不可说……  诸佛刹海不可说,

  悉能往诣不可说,    诸刹差别不可说,

  种种清淨不可说,    差别庄严不可说,

  无边色相不可说……  三世如空不可说,

  三世智慧不可说……  长时修习不可说,

  一念悟解不可说,    诸佛自在不可说,

  广演正法不可说……  种种开演不可说,

  哀愍世间不可说,    不可言说一切劫,

  证不可说诸功德,    不可说劫犹可尽,

  不可说德不可尽……  十方所有诸众生,

  一切同时成正觉,    于中一佛普能现。

  菩萨如是大慈悲,    利益一切诸世间,

  普现其身不可说……  彼诸方便不可说,

  入空寂智不可说……  三世如空不可说,

  三世智慧不可说……  长时修习不可说,

  一念悟解不可说……  种种开演不可说,

  哀愍世间不可说……  十方所有诸众生’

  一切同时成正觉,    于中一佛普能现……

  不可说劫犹可尽,    叹佛功德无能尽……

  一微尘处无边际,    无量诸刹普来入,

  十方差别不可说,    刹海分布不可说,

  一一刹中有如来,    寿命劫数不可说,

  诸佛所行不可说,    甚深妙法不可说,

  神通大力不可说,    无障碍智不可说,

  入于毛孔不可说,    毛孔因缘不可说,

  成就十力不可说,    觉悟菩提不可说,

  入淨法界不可说,    获深智藏不可说,

  种种数量不可说,    如其一切悉了知……

  于不可说诸佛法,    一一了知不可说……

  国土众生及诸佛,    体性差别不可说,

  如是三世无有边,    菩萨一切皆明见。」

  ×××  ×××  ×××

  经文所说的不可说不可说和不可说不可说转,应该皆是一个数目字,亦即含有75位数字的频波罗之123及124次方(注11)。因为原文所戴,达成此数字之累进次第计算法实在太冗长,只有省略。有兴趣的是最后的几个数目字,虽然皆由确定的数目自乘而来,但依序号称为无量、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转乃至最后进至不可说及不可说不可说转。有些读者一定会奇怪,为什废一个数目字会用含有感情及惊歎性的字句「不可说不可说转」来代表呢?华严经中所说的境界及可惊的数字,虽然颊似近代天文学上的庞大数字。但二者毕竟有一根本的不同处,科学上的数字无论怎样庞大,仍是一个有定量的,或是有确定规范的一个概念,因此也是可以用符号来代表的。但佛境界的广大则毕竟是不能用数字来确定的。不可说不可说转只是个方便的名词,导引我们去意想那难思的广大而已。佛在同答心王菩萨问如来之无量(阿僧祇)境界时,先从一千万(俱祇)说起,然后累进自乘此数,一连说了一百三十几个数目名称的自乘方,说到后来还是用慨歎性的形容言词:不说称,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转……来发洩其心中难以描述的广大境界。所以,「不可说不可说转」。我想并不是一个有定量的数目字,不能概念化或用符号来代表,因为佛陀的境界是唯一现量,他没有思维过程及比量的概念,所以用有限的语言及概念来解释纯现量的如来广大境界,是极端困难的。讲到后来,只得用「不可说不可说转」来方便一下了。极大和极小的数字,甚至无限大和无限小,都可以用符号来代表。但是我们用眼睛来看或用头脑来想这些符号时,例如∞,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无限的概念而已,并不能亲自见到或切身体验到那无限的境界。数学上的无限只是观念的运筹和符号的游戏,不是华严所说的活跃有力的现量直接境界。前者是比量的间接思维,后者是现量的直接觉证。数学和哲学的无限,可以使我们想到无限,但不能使我们「看见」或「嚐到」无限。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去思想一万、一亿,一兆……甚至无限,但我们很难看见或直接体验那万、亿、兆或无限的境界。概念和符号的世界是和感官及直觉的世界大不相同的。根据唯识的说法,佛陀只有现量而无比量境界。佛陀是不用符号去寻求任何答桉的,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慧眼下,一览无馀了。本身不需符号及语言的心,却能够利用符号及语言来说法,处于超离语言的境界而能利用语言来解释各种问题,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难怪讲到最后,只有用不可说不可说来说了。

  托尔斯泰的笔可以把波若的诺战役活生生的描绘出来,但一枝笔充其量只能描写一个战役,甚麽笔能移在同一时间来描绘淝水,垓下、滑铁卢、凡尔登,诺曼第、琉璜岛和那千千万万起战役呢?一切智者的慧眼于一刹那能洞见十方三世,无边世界的种种事件。这叫他怎样用一张嘴来说明呢?淼小及有限的人类语言,怎能去描绘这麽庞大的境界呢?不可说不可说转词句的出现,实在是无可奈何而又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如果设身替一切智者的佛陀想一想,就能十分谅解佛对众生说法是如何的艰难!华严经虽然十分繁複和冗长,但它能够把如来广大境界,描述得如此,已经是甚难希有了!

  ×××  ×××  ×××

  佛告心王菩萨的「不可说」偈颂,最好是能反复朗诵、深思,默观,自然就会对如来的广大境界,能略有领会。因为各人的经验和学识很不一样,所以悟解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这些偈颂原来是不能解释的,或不必解释的;因为它已经声明是「不可说」的了。其所说的境界及内含深义,皆远超常人所能了解之领域。但有些句子亦极易了解,因为吾人亦曾实地的有此种经验。例如「了诸实相不可说,断诸疑惑不可说」,这句话凡是曾经对任何问题下过一番功夫的人,我想都能了解。当我们深入的去研究一个问题时,都会发生许多疑问,有些疑问更是问题之症结所在,此疑不除,问题永远解决不了。此疑萦绕于心,驱之不去,日以继夜,月以继年,一旦豁然贯通,惑疑尽除,心境立刻进入另一境界,一何快哉!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乃至侦探人土之办桉皆有此相同之经验!断疑之时亦即了达某种真理之时。这种经验极令人兴奋、愉快,其感受亦实在是「不可说」的。如果凡人对某一项问题的解决都能发生这样超越的快感,产生革命性的转变及成果,试想如来境界,在证得一切智时,把宇宙间一切所有问题全部都解决了,其感受会如何呢?其境界又会如何呢?千万亿兆何能形容其广大及深邃?所以只好用不可说不可来说了!

  偈颂中,有句曰「一切众生不可说……知其业果不可说,知其意解不可说,知其种性不可说,知其习气不可说」。生于廿世纪的人,我想都能对这几句话深切的体会,因为空间的缩小和智识的扩大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现代人对各种众生之忌解,种性、品类、习气等万千差别,都应该此前人了解更多,对各种众生的万千差别之业果亦比前人看得更为深切广大。我们闭目深思自己和亲友们的一生遭遇和业力,再想想自己的国家和其他国家种族,乃至全世界人类之各种经历及业果,实在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大万花筒!我们有限的心识用比量思维去想一个淼小地球上的事,尚且能出现这样一个巨大无朋的大神秘业力交织网,试想一切智者眼下的全体法界中之无量众生之心性、习气、意解、种性乃至业报,一时顿现眼前,那是怎样的一个令人战傈的广大境象呢!

  华严经第三十一寿量品说:

  「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刹为一日一夜……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  ×××  ×××

  早在第一世主妙严品中,经文就说释迦牟尼最初在菩提道场始成正觉之时,普贤普萨与其他无量圣众即来参加佛陀的法会,但此处则说普贤菩萨同时又在胜莲华世界中出现,该世间之一分一刻却等于娑婆世界若干亿万年!同时出现在时间差距如斯庞大的两个世界中的唯一可能是:菩萨证得了无碍的境界 ,彻底脱离了时间的束缚,时空的限制一旦打破,即得趣入大解脱自在的华严境界。十定品云: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云何入?云何起?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内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内身起;同身入异身起,异身入同身起……人身入龙身起……天身入梵王身起……一身入千身起……天中入地狱起,地狱入人间起……杂染众生身中入,清淨众生中起……一微尘中入,无数世界微尘中起,无数世界微尘中入,一微尘中起……自身入佛身起,佛身入自身起,一念入亿劫起,亿劫入一念起……前际入后际起,后际入前际起……三世入刹那起,刹那入三世起…真如入言说起,言说入真如起……

  ……菩萨若得十种智慧,即能示现十种普入。何等为十?令一切世界入一毛孔,令一毛孔入一切世界,使一切众生身入一身,使一身入一切众生身,以不思议劫入一念,以一念入不思议劫,摄一切佛法入一法,以一法遍一切佛法,令不可说处入一处,令一处入不可说处……以一切诸念为一念,以一念遍一切诸念,使一切语言音声为一语言音声,使一语言音声为一切语言音声,令一切三世为一世,令一世为一切三世……」

  上面两段经文说明佛陀及菩萨境界之无碍性。令一切入一,令一入一切,大入小,小入大,此入彼,彼入此,前入后,后入前。所以佛境界的无限不只限于广大和微小的无限?而是无碍的无限(Non-obstructive Infinity) 。华严经中所说,无量诸佛世界入一微尘,世界不因之缩小,微尘亦不因之扩大。把未来世投入过去世,过去世投入未来世,而因果次序不乱不坏,这种无限是与西洋的科学、哲学讲的无限极不一样的,这是无碍和圆通的无限,是空性和全体的无限,这一点,下面论华严哲学时再详谈。

  ×××  ×××  ×××

  现在再引一段经文说明佛境界之无碍性及无尽包容性,最后再引述菩萨问明品的问答来总摄佛境界之要点。

  「佛所庄严广大刹,    等于一切微尘数,

  清淨佛子悉满中,    雨不思议最妙法,

  如于此会见佛坐,    一切尘中悉如是。

  佛身无去亦无来,    所有国土皆明现,

  显示菩萨所修行。    无量趣地诸方便,

  及说难思真实理,    令诸佛子入法界,

  出生化佛如尘数,    普应羣生心所欲,

  入深法界方便门,    广大无边悉开演……

  如来境界无边际,    一念法界悉充满,

  一一尘中建道场,    悉证菩提起神变……

  如来出现遍十方,    一一尘中无量土,

  其中境界皆无量,    悉住无边无尽劫……

  普尽十方诸刹海,    所有一切众生界,

  佛智平等如虚空,    悉能显现毛孔中,

  一切处行佛尽知,    一念三世毕无馀,

  十方刹劫众生时,    悉能开示命显了……

  佛智无碍包三世,    刹那悉现毛孔中,

  佛法国土及众生,    所现皆由随念力……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如?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如来深境界,  其量等虚空,  一切众生入,  而实无所入。

  如来深境界,  所有胜妙因,  亿劫常宣说,  亦复不能尽。

  随其心智慧,  诱进咸令益,  如是度众生,  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  一切皆随入,  智身无有色,  非彼所能见。

  诸佛智自在,  三世无所碍,  如是慧境界,  平等如虚空。

  法界众生界,  究竟无差别,  一切悉了知,  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间中,  所有诸音声,  佛智皆随了,  亦无有分别。

  非识所能识,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淨,  开示诸羣生。

  非业非烦恼,  无物无住处,  无照无所行,  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  普在三世中,  如来于一念,  一切悉明达。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别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注12)」

  ×××  ×××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佛陀之不思议境界或华严法界的主要特徵,可用四个术语来代表,即:同时互起、同时互入、同时互摄和同时互即。前面所引华严经文中,所讲之大小无碍、前后无碍以及其他超乎吾人常识之种种不思议境,皆可以此四句摄之。互入、互摄和互即的道理当在下面华严法界之哲学基础中讨论。现在为了使读者较易了解互摄互入的佛境界起见,我想先讲一个故事来参考。

  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我想莫过于盛唐之世了,此时不但四海昇平,人民生活康乐富足,而且宗教、文化、艺术,无不蓬蓬勃勃,蔚为大观。自魏晋以还从印度所输入的佛 教文明,此时已浸润在中国文明及社会中,发生了深钜的影响,也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最光辉、最有成就的时期。第七世纪下叶,唐高宗时出了一个武则天。她实在是一个奇人,在那种时代里,能以一个弱女人的身份,不经大规模的战争而取得了王位,掌政廿年,无论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都可称为是第一流的。后人对她的褒贬极不一致,她实在是一个成为问题争论的人物。她在政治上的功过兹置不论,但她对佛教的维护、提倡和研究却是不遗馀力的。她曾一度为尼,深受佛法的影响,对佛学的认识亦必有相当的深度,现在佛教讲经时所唱的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据说就是她的作品。此倡有极丰富的宗教感情和意义,文辞自然而优美,若无深厚的宗教体验是写不出来的。她的「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一文中,也可清楚的看出她对佛法有真诚的热心和深入的认识。过去华严经只有晋朝的译本,卷帙不全。她听说于阗国中有华严经之广本,乃遣使奉迎,并请梵僧实叉难陀主其译事。她以国主之尊亲作供施,护法译场,八十卷华严,乃得问世。

  不久,武后恭请法藏大师根据此新译本,宣讲华严之妙旨义蕴。据说讲至华藏世界品时,大地震动,瑞兆频显,后心大悦焉。途宣召法藏入宫,谘询华严妙义,如十玄门、因陀罗网、海印三味、六相圆融、无限境界等义。法藏以广博的学识和敏捷的口才为武后解说诸义。但是这些道理乍闻之下极不易懂,以武后之聪慧亦难立即通晓,法藏当时即以殿中之金师子为喻,析解华严教义,这就是有名的「金师子章」一文的来源了。

  一天,武后对法藏说道:

  「法师啊!我知道智识之来源有二,一是由直接的现量经验而获得,二是由比量的推理思维而获得。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和第八识是只有现量而无比量的。七识是一味的错觉。第六意识则有经验和推理的两种功能,它是诸识的枢纽,上证菩提或下堕三涂都是由它而起的。但意识虽然如此重要,其推理和所见却不尽是可靠的。佛典中一再强调现量的准确性是远胜过比量的。你所讲的华严的大道理实在是很清楚、很精微了。有时我闭目臆思,依稀彷彿亦能见到那广大法界的模煳轮廓,对全体和无碍的境界也试着去东捉摸、西捉摸一下。但是我自己知道,这最多也只是一种比拟的臆想而已,在没有大彻大悟以前,众生是很难现量的看见那互入互摄的广大全体法界的!以你的智慧,不知是否能够想出一个方法,把一切入一,一入一切,同时互起,同时互摄,时空无碍……等,圆融法界的景象显示一下,不知可以办得到吗?」

  法藏默思了一下说道:「我去试试看,请陛下稍候数日。」

  过了些时,法藏来对武后说道:「陛下!我已经准备好了,请随我来吧!」于是法藏就带武后到了一个特製的大厅里,在这间厅室的天花板上和地面上,以及四牆、四角处都装上了多面巨大的镜子,彼此相对。

  于是法藏就拿出一个佛像置于厅室之中央,佛像之旁燃烧着一个火炬。当武后看见各镜中相互反射的无尽火炬和佛像蔚为奇观时,不禁叹道:「啊哟!太伟大了!太奇妙了!」

  法藏慢慢地说道:

  「陛下啊!这是对全体法界的一个权宜示范而已。在每一个牆上的每一面镜子中,陛下可以看见所有其他镜中所反射出来的佛像,同时在每一面镜子中的每一个映像中,也可以看见所有其他各镜中的映像,无一或缺,无一漏置;同时互入和同时互摄的原则已经很清楚的显示出来了。

  由这个景象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一切入一,和一入一切的实际例子。镜和镜的相互反照,其映像也是无穷的,所以重重无尽的境界也明显的看见了。至于各层面的映象同时互起亦至为显明,无庸解释。这些重重无尽的相互反映,自然任运的生起,交融无碍,毫不费力,这正象徵着圆通法界是任运的,不假功用的,法尔如是的……。关于空间之大小无碍,可以由另一个示范来说明。」说着,法藏就从袖子里取出一颗水晶球放在手掌中,说道:

  「陛下!现在我们可以看见所有的镜子。和所有的映象都包藏在这颗水晶球内,在四壁的镜中亦有这个水晶球的出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摄小及小亦能摄大的实例,至于时间无碍的示范——使过去入未来,未来入过去等,则不能由此示范中见到,因为这个示范的本质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所以不能显示出万象迁流的无碍动态来。更进一步的时空无碍之交融,当然就更加困难。我们的心境必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见到,但由这一次的示范,希望陛下能对华严之无碍境界能有进一步的体会。」

  说到法藏用镜殿的示范来说明佛境界之‘重重无尽’性和‘互入互摄’性,使人想到十七世纪法国的天才科学家和哲学家巴斯德(Pascal)。他在沉思录(Pens'ees)一书中,对无限的看法颇为精闢,与华严之无限有若干相似之处。沉思录云:

  「现在且让他来观察整个大宇宙之全体及其宏伟庄严。让他暂时忘记四週那些无价值的一切事物,把眼界扩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去。

  于是他就能够看见那灿烂的光明,像一盏永恆的明灯,把整个宇宙都照亮了!此时,整个地球就淼小得像一个小点,一个在太阳运转轨迹中的小点,他会忽然奇妙的发觉,这太阳轨迹所划出的大空,比起万千众星的硕大轨迹来,亦不过是一个小点而已!如果他再进一步去扩大视界,他的心意就会感到不胜负荷,对这大自然的无尽伟大和奇妙难以捉摸。这整个的世界只是虚空中飘盪在大宇宙的怀抱中的一个淼小微尘而已。这实在是难以比喻的一种情境!儘管此人把意念扩张到不可思议的大空去,他所能达成的,亦不过是真实宇宙中的一个小微尘而已。在无限的大空中,每一处都是圆的中心,但圆的周线却是看不见的。简言之,这就是全能的神所示现给人的最伟大的标志;吾人之想像至此已山穷水尽了。

  他再反省自观,把自己和宇宙之万象作一个比较,立刻他会感觉到他实际是生活在一个极不足道的角落里。他一向所重视的世界、国家、城市和自身之真正价值究竟有几何呢?人在那大无限中又算得了什麽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却又发现另一个奇蹟!让他把自己能想像到的极微作成一个单位,这个单位立刻再分割成不同的部门及组合,然后再把这些组成的每一份子再加分割,这样一直分割下去,直至他的心意已经难以捉摸此极微之极微时为止。他也许会想,此极微之极微是世界上最小的东西了。此时,我却要对他指出另一个深不可测的境界,我要向他描述在这样的极微之极微中,不仅包含了可见到的宇宙,那些他可以意想到的硕大宇宙也会在此极微之中。让他去观想在这极微之极微中又有无限的宇宙;每一个宇宙都有自己的天空、行星、地球,就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这世界中的各种动物身上的极微单位中,也包含了无限的广大宇宙,这样一直下去,无有边际,也无有止境。

  这样去沉思观察,他怎能不感叹这无限大和无限小之奇妙呢?我们的这个身体,在那无限大的宇宙中,在前一刹那只是一个不可见的小点;可是现在对内而言,却变成了一个硕大无朋的世界、宇宙,甚至于全体了!谁能对这奇蹟不感到惊歎呢?

  一个人如果这样去思维,就必然会战慄的感到自然所给他的这个身体是处在无限大和无限小之间的一个奇蹟!我想,他就会从好奇的心理状况变成欣赏和感佩!

  唉!人在大自然中,实际上是个什麽东西呢?他和无限比较起来是一个「空无」,但他和「空无」(Nothing)比较起来,却又成为全体!他是全体和空无(Everything and Nothing)之间的一个中间点。

  因为他永远见不到那‘各种无限’极端,所以事物之源起和终了的秘密,他也永远无法知道,他既不能见到那构成他身体的「淼小」之「空无」,亦不能见到那个吞噬他的大无限!

  人能够作什麽呢?他只能看到一些中间的事物表面而已!这些事物的源起和终了,他是无法知道的,这个永恆的悲哀,他也是无法解脱的!

  ×××  ×××  ×××

  华严和巴斯德的无限或全体观念,在某一方面说,实有许多类似处。就像一个太阳系内包括了许多行星,每一个行星之内又包括了难以计数的原子或微尘,原子内又有数不清的宇宙……这就是说,一个大的宇宙内总是包藏着许多小宇宙,这个大宇宙同时也被包括在另一个不成比例的硕大宇宙内。同时此小宇宙内也包藏着难以数计的其他宇宙。向上延伸是大的无限,向下延伸是小的无限,一层包一层,两端皆无有终极。所以任一宇宙皆可视为无限大或无限小,其差异惟观点之不同耳。用华严哲学的术语讲,这就是所谓的「重重无尽」。

  迄此,吾人并未发觉华严所讲之全体及巴斯德之全体有太大之不相同处。亦即是说,从无限层次的「重重无尽」观点来看,二者是相同的。但如果进一步读华严就发现大乘佛教所讲的无限和全体毕竟与西方哲学家,包括天才如巴斯德者,所讲的无限有着重大的差异。我们试比较前面所引阿僧祇品之种种「不可说」之描述,就能发觉华严与巴斯德之不相同处。

   例如:

  「……若菩萨获此十智,则能示现十种普入,何等为十?令一切世界入一毛孔,令一毛孔入一切世界,令一切众生入一身,令一身入一切众生身,令不可思议劫成一念,令一念成不可思议劫,令一切佛法成一法,令一法成一切佛法,令不可思议处所成一处所,令一处所成不可思议处所……令一切语言成一语言,令一语言成一切语言,令(去、来、今)三世成一时,令一时成(去、来、今)三 世……

  一切诸佛悉能于一微尘中示现众刹与一切世界微尘数等。具足种种上妙庄严,恆于其中转妙法轮教化众生,而微尘不大,世界不小……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国土……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诸世界种……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众生。」

  「一毛端处大小刹,    杂染清淨粗细刹,

  如是一切不可说。    一一明了可分别。

  以一国土碎为尘,    其尘无量不可说,

  如是尘数无边刹,    俱来共集一毛端。

  此诸国土不可说,    共集毛端无迫隘,

  不使毛端有增大,    而彼国土俱来集;

  于中所有诸国土,    形相如本无杂乱,

  如一国土不乱馀,    一切国土皆如是。

  虚空境界无边际,    悉布毛端使充满,

  如是毛端诸国土,    菩萨一念皆能说。

  于一微细毛孔中,    不可说刹次第入,

  毛孔能受彼诸刹,    诸刹不能遍毛孔。

  入时劫数不可说,    受时劫数不可说,

  于此行列安住时,    一切诸劫无能说……」

  巴斯德与华严所说之无限好像有两个共同点:

  ①因观察立场之不同,一个宇宙可以被视做为无限大或无限小。

  ②一个「大」的宇宙内包藏着许多小宇宙,就像太阳系包括了许多行星,每一行星又包括无数的原子一样。这样高层次的宇宙包藏万千低层次之宇宙,上伸至无限大,下延至无限小,是一个「重重无尽」的模式。

  但是华严的无限却有几点与巴斯德极不相同者:

  ①一个小宇宙,如一原子,不但包含着无限的更小宇宙,它还能包含无量的比它自己更大的无限宇宙,就像一粒原子能包含一个整个的太阳系一样。这样小能含大而不损毁其本身之轨范才是华严之无碍全体境界。

  ②在华严的无碍境界中,时间已经不是一个计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工具或观念。时间至此已成为全体之一部,使过现未之事物能互入互摄,此无碍之过现未之互入和互摄都在那「永恆的当下」 (The Eternal Present)中发生。

  ③华严所显示的无尽法界,是一个无边宇宙的大舞台。难以数计的种种宗教戏剧都在其中,用不同的万千方式,在不同的万千层次中,无限期的用五花八门的各种方式向各类众生演出。

  巴斯德与华严之不同处,使人想起佛法之不共法「空性」 。

  天才如巴斯德者,亦因其未能与空性之教法接触,所以他所能悟到的无限亦只是重重无尽而已。大小无碍,过未相入,互摄互融,互起互即的境界就不能窥见了。

  华严经中所显示之无限和无碍境界,乃根据佛教之基本道理:一切因缘法皆空的原理而达成。因证入诸法皆空无有实体,所以才能打破时空之限制和实执之束缚,而证入此无限和无碍之境界。这是与一元论或一种论之根本差异处。华严法界之奇妙领域,不是由宇宙之根本大一所出生的,而是因一切法毕竟空才能引出的。这也就是说「大空」乃一切之根本,而非如一元论所说的「大一」乃一切之根本。佛法强调:「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所以「空」亦是法界之由。

  因为空性,所以才有同时俱起、同时互入、同时融摄和同时互即等华严妙境之可能。亦是由于空性,这包罗一切之全体法界,才能发起无限之妙用而无所滞碍。所以空性实在是佛教之心髓和标志。空性有时被称作「无我」,有时被称作无执、无住、无碍、无依、透脱等种种异名。因为要强调空性之无我面,于是就有原始佛教的无我教法;因为要强调诸法之亦空亦假面,所以有大乘之中观,因为要强调空性之无执和无住面,所以才产生了禅宗之解脱宗风;因为要显示空性之无碍及全体面,所以才有华严哲学之开展。

  附注:

  注1:见印顺法师之「大乘是佛说论」 P. 17.

  注2:大正1604,P. 591.

  注3:见法华经方便品、大正262,P. 7.

  注4:原文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注5:大正186,P. 524,又大正193,P. 79.190,P. 800.

  注6:大正186,P. 527,又大正189,P. 642.

  注7:大正185,P. 479,480.

  注8:大正1,P. 8,又大正187,P. 604,又Foncher氏之The life of the Buddha,

  P. 135.

  注9:这当然只是一种表法,佛陀久远以来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岂有成佛以后反而退隐之理?

  这不过是戏剧性的表扬佛法之难耳!

  注10:大正279,P. 237.

  注11:见大正279,P. 237. 238.着者把此二页之数目计算了一下,不可说不可说转应该是

  频波罗的124次方。

  注12:大正279,P. 69「尔时……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五台山真容院沙门承迁注

  金师子章 金师子者。能喻法也。究其本元即有。唐贤首法师对则天圣帝。以示大经厥旨。所谓华严理深事广文博义玄。非入理圣人无以达其奥。是以立见边之喻。晓无涯之法。金况法界体也。师子喻法界用也。今则从法就喻。略启十门分别故。得理事鎔融一多无碍矣。

  唐崇福寺贤首法师法藏述

  初明缘起 万像本空。假缘方有。

  二辨色空 幻法纷然。真空不动。

  三约三性 迷之名相。悟之即真。

  四显无相 相即无相。非相即相。

  五说无生 无生之生。生即无生。

  六论五教 根器不同。设教有异。

  七勒十玄 缘起交映。法法重重。

  八括六相 法无定相。举一即多。

  九成菩提 万行既圆。本觉露现。

  十入涅槃 智体即如。名大涅槃。

  第一明缘起者 谓万法无体。假缘成立。若无因缘。法即不生。故经云。诸法从缘起。无缘即不起。

  谓以金无自性 喻真理不变也。

  随巧匠之缘遂有师子相起 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也。

  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结真理不动动即事也。金喻一真之性。师子喻缘起事法。理本无生。随诸缘法成差别相。相起繁兴理即无生。故清凉云。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

  第二辨色空者 色者悲也。空者智也。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滞涅槃。能辩之智焕然明了。

  谓以师子相虚 喻色空也。  唯是真金 喻性实也。

  师子不有 喻缘起幻色不是实有。  金体不无 喻真空常存。

  故云色空。又复空无自性。约色以明不碍幻存故名色空 真空无形。假色相以明。法本亡言。就言诠而显道。故清凉云。虽空空绝迹。而义天星像璨然。

  第三约三性者 迷心所执计有相生以为实者。谓之偏计性也。不了缘生依他性也。依他无性即是圆成。随举一法三性具矣。

  谓以师子情有名为遍计 谓一切众生无始已来烦恼业习痴迷不了。周遍计度心外有法。颠倒取捨。随情起惑。自缠自缚。枉受轮迴。

  师子似有名为依他 谓一切众生依真起妄。似有之法妄执依他内外不实。故论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圆而不减。成而不增。师子虽则相殊。金且不随殊变。释曰。法与自心为缘。心法方起。今了缘无体。依心方现。无自体性。是为依他无自生性。由二义现前。乃为圆成胜义性也。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第四显无相者 不了诸法而无相迷心为有者生死也。观察即虚相即无相出世法也。

  谓以金收师子尽 喻理夺事。

  金外更无师子可得 喻缘起事法当体本虚。

  故名无相 释曰。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故。此则水存以坏波令尽。故经云。所见不可见。所闻不可闻。了知诸世间。是名为无相。

  第五说无生者 法本无生。从缘有故。既无自体。生而无生。

  谓以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 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

  金外更无一物 离真理之外无别事相。染淨之法因缘有。故体性本虚无生生也。

  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 无生之理本无生灭。缘起集成生本无生。

  故曰无生 释曰。今由缘生。非生方得名生。了生死性乃是无生。论云。因不自生。缘生故。缘不自生。因生故。然生与无生互成互夺。夺则无生。成乃缘生。由即成即夺。是故生时无生。如是了者名达无生。

  第六论五教一声闻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大乘顿教五一乘圆教第一声闻教谓此师子虽是缘生之法念念生灭 喻一切事法从缘有。故各无自性。无有停息。

  实无师子可得故名声闻教 横计一切境界实有自体。但证人空不了法空。

  第二大乘始教者谓此师子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故名大乘始教 喻师子无体。全假真金成工匠缘师子相显。

  第三大乘终教者谓此师子虽然彻底唯空不碍幻法宛然 虽则真金纯一。不碍师子相存。

  缘生假有二相双存 真俗二谛历然可观。师子与金两法齐现。

  故名大乘终教。

  第四大乘顿教者谓即此二相互夺两亡 以理夺事。事隐理显。

  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 直辩真性本空。无一法可当情者。喻金与师子二相俱泯。内外无寄。

  故名大乘顿教。

  第五一乘圆教者谓即此师子情尽体露之法浑成一块 喻师子相尽真金现前。

  繁兴大用起必全真 喻师子功用事事皆金。

  万像纷纭参而不杂 虽四像迁移。各住自位。

  一切即一皆同无性 摄末归本。不碍末也。

  一即一切因果历然 依本起末。不碍本也。

  力用相收卷舒自在 力显性起圆融法门无碍。

  故名一乘圆教。

  第七勒十玄门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一多相容不同门 三祕密隐显俱成门 四因陀罗网境界门 五诸藏纯杂具德门 六诸法相即自在门 七微细相容安立门 八十世隔法异成门 九由心转成门 十託事显法生解门。

  第一同时具足门谓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 喻依法界体起诸事法。随举一法具一切法。别有差别。非造玄也。

  故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第二一多相容不同门者谓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多各住自位 如称理之行一一各容一切诸法。亦一一各具一切诸行。虽相容本不动也。

  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第三祕密隐显俱成门者谓若看师子唯见师子无金则师子显金隐 喻事能隐理。

  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则金显师子隐 喻理能隐事也。

  若两处看俱显俱显隐则祕密显则显着故名祕密隐显俱成门。

  第四因陀罗网境界门者谓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 小法中含大法。

  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茎毛中各各显露皆有无边师子 一事中含多事。一多顿现。

  一一毛头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茎毛中如是重重无尽 多入一无碍。

  若帝网之天珠故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第五诸藏纯杂具德门者谓若以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 如以布施一行收尽一切行总名布施故。号曰纯也。

  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若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一一皆纯一一皆杂是圆满藏 万行同时。更互庄严。纯杂无碍。

  故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第六诸法相即自在门者谓即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各以金收师子尽 喻法界缘起一切诸法皆互相即相遍也。

  一一皆彻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无碍无障 喻布施即九度。多行即一行也。

  故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第七微细相容安立门者谓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散同时 经云。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俱时历然。

  即此即彼有力无力主伴交辉理事齐现 所现万法海印炳然。悉皆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 以理成事。事法不定互相容摄安立同时。

  故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第八十世隔法异成门者谓此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 喻真理随缘成诸事法各各不实也。

  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有过去未来现在三际 总相之中分限不同。  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 一即多多不坏则束为一段法门 一法门中无量门种种脩短各各不同。  虽则九世有隔不同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 摄末归本。

  故号十世隔法异成门。

  第九由心迴转善成门者谓金与师子或显或隐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迴转 法无定法。随心转变。

  说理说事有成立 法本具足。随机隐显。

  故名由心迴转善成门。

  第十託事显法生解门者谓说师子用表无明论此金体具彰真性 覩万法相用显真理。

  若理事合论况阿赖耶识令生正解 即染而淨。动淨俱泯方为正解。

  故名託事显法生解门。

  第八括六相者 谓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一缘起是同相眼耳各不相到是为异相诸根合会是成相诸缘各住自位是坏相 显法界中无孤单法。随举一相。具此六相缘起。集成各无自性。一一相中含无尽相。一一法中具无尽法。

  第九成菩提者此云道也觉也 略说唐言。有此二义。

  眼见师子之时一切有为诸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 喻师子相不实。当体是金不可坏也。

  离诸取捨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也 诸法无生。毕竟空寂。包含无外。不拒众流。大道无边。悟则斯在。是故覩此师子相。便入一切智海。更无异路。萨婆若者此云无生智也。

  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实有名之为觉 妄起诸颠倒。都无有实体。正觉若现前。如空皆寂灭。即外无纤尘。内无识念也。

  毕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 一悟永悟。一成永成。大智现前更无馀物即成菩提也。

  第十入涅槃者谓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 喻也。

  烦恼不生好丑现前 身心相尽烦恼不生。即大涅槃究竟玄寂。

  心安如海 经云。若能安心如海。中好丑皆空无所住。

  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离苦源名为入涅槃也 妄尽全真。无诸逼迫。任逍遥出缠。魔恼不相侵夺。离障法门无无滞碍湛然寂静常安乐。利益群生出苦源。我今稽首获无馀。一切有情同解脱。肇公云。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箦修途託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杇故也。然三乘之教有次第故。圆顿之理浑融无碍。一法之上了一切法。一行之中具一切行。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果是即因之果。因是即果之因。平等无二相也。经云。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一卷

返回目录

----------------------------------------------------------------------------------------------------------

更多张澄基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