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荣:在生活中禅修 请培育内心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荣:在生活中禅修 请培育内心的快乐

 

  “Learn to rejoice in our own goodness can bring about lots of joy and lightness.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对自己的美德欢欣可带来很多愉快与轻松。” - 葛荣居士

  ﹙十七﹚请培育内心的快乐     路

  你知道如何使你自己快乐吗?你知道如何使别人快乐吗?

  对禅修所付出的努力欢欣

  葛荣居士曾说,喜心(sympathetic joy)即见到某人快乐时,自己亦快乐。喜心的相反便是妒忌与羡慕。培育喜心亦须由自己开始,当我们越来越认识与欣赏自己更多的正面行为时,我们自然会越来越认识与欣赏别人更多的正面行为。我们可以学习欣赏与欢欣自己为禅修所付出的努力与承担,向任何顺境逆境学习。当我们的心常开怀与欢欣,心自然会知道如可开怀地对待与关怀别人。这话听来浅易,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只会对自己说:「我很沮丧,我不值得被关怀,我怎能原谅自己,快乐不是属于我的……。」佛陀却说,每一个人都有从苦解脱的潜能,自由的质素就在心中。

  葛荣居士建议我们可以为对修行所付出的承诺与付出的努力而欢欣(rejoice),欢欣所过的修行生活是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无害自己,无害他人,过着无害众生的生活。亦欢欣在禅修中,不是去求顺境或舒适的感觉,也不是去抗拒逆境或不舒适的感觉,而是向顺境、逆境、舒适与不舒适的感觉同样学习,学习如何不执着它们,不反应它们,如何友善地、耐性地回应它们,亦学习知道哪些是心所虚构的故事,哪些才是需要处理的实况。世上有多少人准备承担这个觉知与舍心的训练呢?当你诚意地承担了这个训练不就是一件值得欢欣的事情吗?

  以欣赏所付出的努力为快乐的根本

  当我的心烦躁时很容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周边的人烦躁。当我的心快乐时亦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周边的人快乐。

  未禅修前,只认识到物质层面的快乐。往往会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如买车买楼,或升职加薪,或要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认同。辛辛苦苦,不眠不休,左思右想,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达到后便有短暂的雀跃与快乐。跟着便是设立新一个更高的目标,继续追,一个又一个目标,一直追至筋疲力竭,期间还会为了得到这些短暂的物质快乐,自觉或不自觉地不顾自己的情绪或健康,亦不顾别人的感受,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但求为了达到目标。不能达到目标时,便沮丧、失望与烦躁,继而将这些负面情绪发泄予周边的人。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最后无论成败得失,都离不开老、病、死的自然过程。

  多年的禅修中,渐渐从实际的经验层面了解到物质层面的快乐的短暂、弊端与无实质。亦即「三法印」所指的无常,无完美与无我所。亦渐渐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是在心的层面,这并不是指宁静与愉悦这些适舒的感觉感受,而是指觉知、耐性、弹性、慈悲与舍心的「内心质素」。当心内这几种质素强而清晰时,便自然会「明白」到任何环境都是学习与付出努力的正面机会,心不受环境的起落变化所操控,心便自然会变得自由与轻松。当心境变得自由与轻松时,自然就不会做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行为,「无害」自己或别人。真正的快乐便是源于这些内心质素(定),明白(慧)与过着无害的生活(戒)。

  现在工作于繁忙的商业社会中,不再着重目标的追逐,这并不是说不执着目标便放弃一切,而是着重学习与付出的努力(因)。事实证明升职加薪(果)是会因应所付出的努力自然而来。换句说话,现所着重的是把因种好,让成果自然而来。以往却倒果为因,只着重达到目标,忘记先问自己究竟付出的努力有几多。在这不断付出的过程中,既可认识到学习与付出努力的欢欣,也可明白到佛法(如三法印、戒定慧、因果法则等等)在实际层面的运作,亦了解到修行与物质之间如何可以平衡。道场就在工作与生活中。

  祝愿各位明白,若要有真正的快乐,先需问自己有没有付出努力培育戒、定、慧呢?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