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荣:在生活中禅修 请无需把苦膨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荣:在生活中禅修 请无需把苦膨胀

 

  “ Learn how to recover from suffering.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如何可以从苦复原过来。”    - 葛荣居士

  (四十六)请无需把苦膨胀     路

  人生有如四季一样,必然有和暖的时候,也有寒冷的季节。没有永远的?暖,也没有永远的寒冷。因此,我们需要明白到现前的毋论是喜或是悲,是顺还是逆,都只是事物在现阶段所呈现的一个状况,而这状况是必然会改变的,没有一个状况是永恒不变的,每一个状况都是在无常变化(impermanent)。有了这对无常转变的明白,还需学习当面对人生的起落(the vicissitudes of life)时,如何可以把痛苦减至最低,把事物的损害或损失减至最少,然后静待环境的转变。

  两个中箭的士兵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话说从前有两个士兵,他们在边境巡逻的时候,突然间每人都中了一支冷箭。其中一人,中箭后,依然站着并破口大?对方无耻,不公平,在没有宣战或警告之下放冷箭,不英雄,是懦夫的行为。在他情绪非常激动并破口大?的时候,他就像一个站着的活靶,敌人继续向他放箭,继而他中了第二、三、四......一百支箭,终墬地死亡,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他的国民。另一名士兵,中箭后,立刻躲开,避免继续中箭,继而尽快回到军营,一方面通知他的同僚应战,另一方面也让他自己有机会把伤势治疗,减低他中箭的痛苦,也减低了敌方偷袭的伤害,救活了他自己,也救活了他的国民。

  人遇到不如意境况的时候,就尤如上述两位士兵。若然只顾抱怨、指责或激动,只会令自己的痛苦增加,不利己,也不利周边的人,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扩散到自己的家人或关心自己的人身上,使他们也痛苦或担忧,最终也不利整件事情,于是无补。相反,若然不抱怨、不指责或激动,只是如实处理与回应面前的事情,需然不能避免已中的箭的痛苦,但起码也没有制造更多的痛苦,利益自己,也利益周边的人,使亲人或关心自己的人不会受无谓的痛苦或担忧,最终对整件事情的发展也有正面的影响。

  惟心所造的箭

  人生中有时候会受痛苦是在所难免的,就像近日经济萧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减薪、失业、负资产、甚至破产的影响。当然,人是要学习尽量避免受到这些痛苦,例如不过量投资,顺境时会积谷防饥等等。同样重要的是当不如意的境况呈现,避无可避时,学习如何可以不去增加痛苦,利己利他利事情。换句说话,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中第一支箭之后,如何不中第二、三、四......支箭。

  有人说,人生中的痛苦有时候就像万箭穿心这么厉害。禅修者却会明白到,在人生的无常旅途里,有时候像受到中一支箭的痛苦是在所难免;但是,他也会知道第二支箭的痛苦其实不是外境带来的,是惟心所造的,是自己对外境的抱怨、指责或情绪反应所带来的。若然放纵情绪,任由情绪膨胀,不培育戒定慧,不训练心如何正面回应与处理事情的话,心的痛苦便会倍增(multiply)和膨胀(expand),尤如中第二、三、四........百、千、万支箭一样。换句说话,所谓的万箭穿心,除了第一支箭的痛苦之外,剩下的9999支箭的痛苦都是惟心所造的。若然人只受一支箭的痛苦,不受其余惟心所造的箭的痛苦,这痛苦其实是很有限的,并不真的是那么苦,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经历和渡过它。

  近期有一位同修就遇到因公司削减开支而被裁退。他叙述接到大信封后的一个星期,故然是不愉快与担忧,但禅修让他明白到抱怨与一切负面情绪都于事无补,唯有一方面积极找工作做,人工少也没问题,另一方面便是省却不必要的开支。到了第二个星期之后,不快与激动依然存在,但没有倍增或膨胀,还有所减退,尤如只中了一支箭,然后便把伤痕治理、渐渐复原。这位同修还明白到不快乐与担忧就像一堆火,它的延续是需要燃料的。若然心不断地抱怨或逃避事情,不想正面回应,就像把燃料加添予火堆之上,火势便会加剧。相反,不抱怨、不逃避,只是处理,这堆火便像缺乏燃料,渐渐转弱。

  《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燃料才会有火,没有燃料便没有火;火本身不可以生火,有燃料才可以生火。同样,有抱怨、逃避或抗拒才会有苦,没有抱怨、逃避或抗拒便没有苦;苦本身不以生苦,有抱怨、逃避或抗拒才可以生苦。

  祝愿各位都会习如何可以做一个有智慧的士兵,不中惟心所造的箭。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