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著述文集:感受的众多路径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著述文集:感受的众多路径

 

  斯里兰卡佩瑞迪尼亚大学

  巴利文暨佛学研究学系

  维坦纳持著

  我是这样听说的(如是我闻)

  屹立在生死轮回广场通道旁,像个哨兵似的就是高耸的感受之树。由于它生长在道路右侧,遮盖极大面积,所有旅人必须在大树的茂盛枝叶下走过,并因此受到大树的影响。然而当感受之树的风貌随季节转变,它对旅人或树下休憩的人产生的影响,也会每季不同。

  夏季时,疲惫旅人光看见大树深绿茂盛的枝叶,以及身体触及树荫之时,便喜出望外。清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和在叶间栖息的鸟儿鸣声,听在耳里都是音乐。成熟甘美果实的香气与美味,满足旅人的嗅觉与味觉。这些清爽宜人的身心感受,重燃旅人寻找更大享乐胜地的欲望。而且,这些愉悦感受没入旅人心底,在内心深处形成对感官享受的执着。

  随着时光荏苒,夏季渐褪至秋季,最终到了冬天,感受之树的风貌亦随之转变。严寒气候使来到该处的旅人精疲力尽,树枝下却找不到舒适的栖身之所。大大小小的枝丫如今树叶落尽,被霜雪染成灰白,望之令人却步。刺骨寒风在秃枝间呼号,大树无法提供温暖庇护。没有了花朵芳香。甘美果实全不见踪影。疲惫旅人如今只嗅到身上冬衣的难闻气味,而干裂的嘴唇只剩鼻子下沾着数滴露水滋润的味道。受种种痛苦感受影响的旅人,心里充满反感。他开始憎恨感受之树并想逃离,心里渴求失去的愉悦感受。

  然而,冬装有如夏裳都非永恒。它也逐渐改变,而感受之树现已换上春天的装束。穿着浅绿衣袍,处处绽放花蕾,感受之树在静谧的环境中几乎伫立不动。整个氛围既宁静又安逸,使人的身心陷入慵懒得意之中。气候温和,旅人赶路不感疲惫,途经感受之树却对它的斑驳绿荫全不在意。旅人没注意感受之树,因此也不大能欣赏它的平静效应。由此产生的无知深深没入旅人的心,留下无明的取向。旅人用同样的心态面对三个季节里的感受之树;不管这棵树吸引他们、令他们反感或受他们忽视,旅人均无法在每一季节客观地估量感受之树在本质上的变化。

  感受之树左方延伸出许许多多的路径。好些聪明的旅人不时向同道指出,某些路径乃逃离广场通道的康庄大道,以及通向永恒寂静的途径。这些人要不天性好奇,因而想要找出在通道行走的目的,又或旅途劳顿想要歇息,再不然就是受到对其他疲惫旅人的同情心驱使。但不幸地,他们发现的路径没有一条能引领任何人出离生死轮回广场。这些路径几乎都与通道「平行」,还是会将走过的人们引回广场通道。所有这些从左方延伸的路径,通通都在生死轮回广场内蜿蜒,并通向与通道交汇之处,而从来没有人能从此走出生死轮回广场。

  然而有一回,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基于上述三种原因,将他所有的精力用于发现出离广场的道路。他从经验中发现,所有由别人指出的路径,那些奇怪地从感受之树左边延伸出去的小路,均不能引领他出离生死轮回广场。他无法看见树的右方是否有任何路径,因为右边完全被树遮蔽。因此,他决定绕过感受之树,而非沿树下通过。他必须清出一条路径绕树而行以抵达另一边,而他在绕行途中,更对感受之树的所有面向进行研究。他的研究既科学又客观。如此夏季的愉悦感受与冬天的艰苦感受都难以击倒他。当他遇上春天气候,便已对感受之树的短暂本质有深刻了解。如此他便能抵御春天里曾征服旅人们的慵懒自得。他对春季的平静效应保持清醒,并了解它的本质。现在他明了感受之树,而令他高兴的是一直在找寻的道路竟在面前敞开。那是唯一的道路,平直而清晰,引领他出离生死轮回广场,到达解脱山头阳光普照之颠。他转身一窥生死轮回广场的全貌,以及在广场上走动的众生,和蜿蜒于广场中的众多错误路径。出于对那些无知、旅途困顿众生的悲悯,他于是宣说─

  为他们开启的正是涅槃之门

  让那些有耳(听闻)的人们放弃他们的(盲目)信仰!

  感受的重要性

  上述这则短篇寓言故事,是对受(vedana)即「感受」或「感觉」的重要现象某些运作层面的譬喻,在博大精深的佛法义理中,受是一关键词。这个词屡屡出现于对正法的著名阐述,由此可见它在佛法的重要性。在蜜丸经(Madhupindika Sutta)(注一)里,马哈咖咤亚那阿罗汉(大迦旃延尊者, Arahant Mahakaccayana)将感受放在感官知觉过程中极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受是五蕴(pancakkhandha)中的第二蕴,组成人的身、心本性。受同时是十二缘起(十二因缘)因果链的第六环(支),十二缘起可资解释生死流转的过程。有些开示亦指出,倘若对三种基本感受缺乏适当了解,会令沈睡于内心深处的烦恼(anusaya)加深,这些烦恼是产生业力导致再生(轮回)的重要因素。我们正是透过体验到的感受,接受业力对自身的报应。(注二)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受(受念住)乃四念住禅修的第二个要领,受念住(观察感受)称为众生净化的独特途径。(注三)更有甚者,我们也注意到一项较少人知的说法「一切心理状态以受为交汇处。」(注四)

  在佛经里,感受有好几种分类方法,数目由二到一百零八种之多。(注五)而其中最常被讨论的分类为将感受分成乐(sukha)、苦(dukkha)与中性(不苦不乐)(adukkhamasukha)三种,可称之为感受现象最基本的显现方法。如此,我们将于以下讨论中,只使用这种分类方法。在大方广经(Mahavedalla Sutta)(注六)里,舍利弗阿罗汉(Arahant Sariputta)回答马哈果提答阿罗汉(大拘絺罗尊者, Arahant Mahakotthita)的提问时,以动词语法「他感觉到」(vedeti)来解释感受这个词。「他感觉到的感受,同修,因此,它才叫做感受」(vedeti vedeti kho avuso, tasma vedanati vuccati)。而他有些甚么感受,「他感觉到快乐,他感觉到痛苦,他感觉到不快乐也不痛苦」(sukhampi vedeti, dukkhampi vedeti adukkhamasukhampi vedeti)。

  感受起作用

  仔细审视感受在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就能明了佛教重视感受的原因。当一个神志清醒的人透过五种感官与外在世界的物质、声音、味道等接触时,而心与精神元素如记忆接触时,身体或心自然生起的反应会透过感受(vedana)展现。透过这些感受,人会将相关的感官对象视作好或坏、愉悦或不愉悦、喜爱或不喜爱、吸引或反感、美或丑,诸如此类。假使感官接触没有产生任何感受,人对所有感官对象的看法很可能千篇一律。感受在我们的知觉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佛陀曾说即使是「我是」的意义(我见)(aham asmi)亦由感受而来。因此,他说在完全缺乏感受的情况下,人无法说「我是」。(注七)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感受这种现象的运作为每个人创造了各自喜欢及不喜欢、愉悦及痛苦的大千世界。我们的知觉(看法)自然要视感觉而定。(注八)如果人由观看视觉对象而来的感受是愉悦的,在知觉上那个对象会被辨认为可取(想要)的。与此相反,由声音而来的痛苦感觉,便会被辨认为不可取(不想要)的。对感知对象的一切思考推理(yam sanjanati tam vitakketi)和以感知对象为核心所形成的思想概念(yam vitakketi tam papanceti)也将因此受到与感官对象接触时体验的感受影响。按照以上引自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注九)有关「我」的概念,这些观念自然会对人的思想、言语及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人的今生以及来生的生命主要受其影响。

  蜜丸经(Madhupindika Sutta)述说感受在人类心灵产生观念纠结盘绕的重要性。按照马哈咖咤亚那阿罗汉(大迦旃延尊者)在经里的解释,感官知觉过程可分成三部分。在第一部份,一种客观论调显示,从感官与对象接触生起感受的知觉过程,是自然而自发的(例如:缘触,所以受生,phassa-paccaya vedana)。从此,在第二部份,我们看到人积极和蓄意参与觉知过程。因此,解说方法以主动语态表达:「感觉到的,加以认知;认知到的,加以思考;思考到的,不断加以概念化」(yam vedeti tam sanjanati, yam sanjanati tam vitakketi yam vitakketi tam papanceti)。从此,在第三部份,我们看到不断积极思考形成概念的人被概念的洪流淹没。他被自己造作的观念纠结盘绕。清晰可见的是,在这个最终造成观念纠结盘绕的感官知觉过程里,感受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有人能了知感受的真面目,而不让知觉受其摆布,那么此人或许能控制自己的思考过程,并拯救自己不致坠入观念的罗网中。

  大象迹喻经(Mahahatthipadopama Sutta)(注十)述说感官知觉如何导致五蕴执取聚集(五取蕴)(panca upadanakkhandha),其中包括感受(受蕴),从而形成我们的本性。该部经典对视觉的开示为,「然而,同修,当眼睛的内在(眼根)是健全的,而外界形体出现在眼睛的视线范围内,就会产生相应作用,此时与之相应部份的识(眼识)就会生起。由此而来的任何形象(色),属于色蕴执取聚集(色取蕴)(rupupadanakkhandhe)。由此而来的任何感受,属于受蕴执取聚集(受取蕴)(vedanupadanakkhande)。他明了 ─「如此就是,如是说,五类执取的范畴(sangaho)、聚合(sannipato)、混然和合为一群(samavayo)。」大象迹喻经亦对其他感官的五蕴聚合,重复同样的描述。

  缘起说好比感官知觉过程往来世的延伸。按注释者所述,十二缘起(因果链)说涵盖三世,即过去生、今生与来生。此说的要旨在于轮回与苦果的累积,而不在于感官知觉本身。如此,缘起说不讨论想(sanna),而直接谈论由感官接触而来的感受(vedana)所起的贪爱(tanha)。按顺序,贪爱招致取(upadana)、有(bhava)以及生(jati)。

  佛陀被问及有(bhave)的意义时,解释说假使形成(有, bhava)三界的业果无一成熟,三界便不能存在。佛陀继续说,业(kamma)是识(vinnana)的种子以贪爱为滋养所生长的田地,使得再有招致再生(punabbhavabhinibbatti)。有就是业,因此与感受有重大关联。我们将于稍后看到更深入的证据。

  感受与沈睡于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随眠烦恼)

  在许多开示当中(注十一),佛陀解释对三种基本感受缺乏了解如何导致沈睡于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anusaya),即贪欲(raga)、嗔恚(patigha)及无明(愚痴)(avijja)烦恼的增强。本论文开端的寓言故事,就是针对感受此种面向所作的描述。如此,当没有受过正法训练的一般人受到肉体痛苦经验折磨时,他的心同时受到折磨。由于他对这种经验缺乏了解,因此而来的嗔恚烦恼便沈睡于内心深处。由于他看不见出离痛苦的方法,只好藉由感官享受来逃避痛苦,贪欲烦恼因此亦沈睡于他的内心。他对体验到的感受并不了解,造成中性感受的无明烦恼沈睡在他的内心。(注十二)有另一种说法直接指出,对中性感受的真实本质缺乏了解,造成无明烦恼沈睡在人的内心深处。(注十三)蜜丸经(Madhupindika Sutta)也明确地说,人对于心中排山倒海的概念思考洪流的根源,只要不相应、不欣然接受,也不沈湎其中,便能使所有沈睡于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随眠烦恼)终结。

  沈睡于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也是再生的重要成因。「人所决意的、所计画的、所造成沈睡于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就是建立意识所需的对象。只要有对象,意识就会被建立。此意识一旦增长,就会透过再有招致再生。」(注十五)开示继续说明,即使缺乏决意(cetana)与计画(pakappana),仅仅是沈睡在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anusaya)便足以使意识建立。因此,人便能明了对感受的不正确了知如何造成再生。

  感受与业报的体验

  人透过感受体验业报在狗行者经(Kukkuravatika Sutta)(注十六)里有清楚述说。根据所述,人造作了身、语及意方面的恶行(sabbabajjham),因而再生于恶世并受有害的感官作用蹂躏。受到这些蹂躏,人体验到有害的、必定痛苦的感受(sabbavajjham vedananam vedeti ekantadukkham)。「如此」,佛陀说,「众生是所造诸业的继承者。」然而,佛陀明确拒绝当时一些宗教如耆那教的观点,认为所有感受皆是过往业的果。(注十七)业只是感受生起的众多原因之一。(注十八)

  我们亦知道行为的结果决定于伴随行为的意志(动机, cetana)而不仅仅是行为本身(cetana aham bhikkhave kammam vadami意志即是业)。有许多因素可制约意志。(注十九)。然而很难将感受与意志分开看待。我们已从蜜丸经看到感受如何导致观念的形成。不难了解的是观念的形成、意志(cetana)与计画(pakappana),和沈睡于内心深处的不凈染污(anusaya)之间有所关联。

  经典本身并不直接将感受与造作业行连接在一起。但至少有一部经典仿佛在提出此一连接。根据这篇开示所述,(注二十)一个内在烦恼与痛苦均已止息、已证得涅槃的人(paccattam parinibbayati),体验感受却不卷入其中。「体验感受随身体终结,禅修者如此了知;体验感受随生命终结,禅修者如是了知。当肉身解体时、生命终结时,所有不曾相应的感受(anabhinanditani)将自动平息。他了知剩余的只有遗体。」这显示阿罗汉体验的感受不会被带往新的一生。它们随身体与生命而终。尽管如此,一般人的感受却会被带往新的一生。

  有一种说法很明显优先于此,对已体证涅槃者的感受的阐述,那就是造作善行、不善行或不动行(anenjabhisankhara)的人,其意识与行为结合(punnupago hoti vinnanam),因此导致再生。然而,当无明去除而智慧生起,就不再有任何行。「不造作,不决意,禅修者不执着世间一切;不执着就不会焦虑不安;不焦虑不安,(内在)烦恼与痛苦就会止息。」这样烦恼与痛苦止息的人被认为不会与体验到的任何感受相应。由此可推测此人亦曾因无明造作业行,并于当时与那些感受相应。如此,在造作业行时体验的感受,可导致业力跨越死亡的鸿沟,在新的一生受报。也许正因如此,开示中强调不相应的感受会止息。它们会失去制造任何受报的生命力。如此,可见感受在体验业力果报与造作强大业行皆发挥重大作用。

  感受的路径

  以上讨论的多半是与生死轮回主通道有关,此处最迫人的力量就是感受之树。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所有由感受之树往外延伸的路径,除了仅有的一条外,其余几乎都与主通道平行,最终绕回生死轮回广场。

  当中最广为旅人熟知的路径,就是佛陀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中记述的物质追求路径。「如是,阿难,」佛陀说:「因感受(vedana)而有贪爱,因贪爱(tanha)而有追求(pariyesana),因追求而有所获(名闻利养)(labha)...」依序流转如下:分别(vinicchaya)、欲望(chandaraga)、执着(ajjhosana)、占有(pariggaha)、悭贪(macchariya)、守护(arakkha),并因此造作许多不善业(akusala dhamma),如械斗(dandadana, satthadana)、冲突(kalaha)、对立(viggaha)、争辩(vivada)、口角(tuvantuva)、离间(pesunna)与撒谎(musavada)。佛陀说这两条贪爱的路径交汇于感受。「如此,阿难,此(贪爱的)双重面向透过(制约它们的)感受合而为一。」(注二十一)注释者将这两个面向(dve dhamma二法)解释为「造成生死流转的基本贪爱(vattamulabhuta-purima-tanha)和显现于世俗行为的贪爱。」(注二十二)在此物质追求的路径里,我们看到最常提倡此路径的是物质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根本没有精神价值可言。然而,佛陀称之为「不崇高的追求」(anariya-pariyesana),最终招致生、衰(老)、病、死、痛苦及染污不凈。(注二十三)由追求非物质所造成的不圆满(不善)境况,将招致同样结果:就是返回生死轮回广场。

  不仅世俗物质的追求是由感受激起。即使宗教及哲学思维与实践似乎也有相同起源。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因很多社会问题而厌倦世俗生活的人,会渴求出离痛苦生活的方法。无法在此世享受感官快乐及舒适生活的人,期望在天堂重生,以享受今生欠缺的快乐。许多宗教藉由向信徒昭示,此生作恶使得来生承受苦果,或此生遵守道德规范使得来生享福,企图将纪律融入个人及社会生活。只有体验过痛苦与快乐的人,才能形成这些观点或愿意遵守这些信条。如此,我们顺理成章作出结论:感受在这一切信条里起着重要作用。

  透过禅修对较深层意识的体验,以及偶尔由深度禅修练习引发的超感官(神通)(abhinna)经验,可形成多种哲学及宗教推论的基础。大业分别经(Mahakammavibhanga Sutta)述说一些隐士与婆罗门基于对过去生的局限回忆而对业的法则作出错误结论。(注二十四)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列举并讨论六十二种有关此世界及其众生的外道(非究竟解脱)见解,多半基于此类禅修体验,但当中有几种纯属逻辑论证。

  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每一种非究竟解脱见解,都成了某个宗派的教旨基础,以作为人们从世俗生活困难解脱的道路,或对世俗生活的诠释。就这每一种见解,佛陀说,「那也是基于感官接触。」(注二十五)然而,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感官接触生起感受这个事实。相应部经典(Samyutta Nikaya)(注二十六)述说三种感受均由接触(phassa)产生,以接触为基础、起源,同时取决于接触。经典着重陈述感受对形成各类非究竟解脱见解所起的关键作用,以下是针对恒常主张的陈述。「同修,那些持恒常见解的隐士与婆罗门,以四种方法坚称灵魂与世界是永恒的,他们的见解仅基于个人感受(vedayitam)以及由此而来的忧虑及翻腾。那些受敬重的隐士与婆罗门,由于缺乏觉知与了悟,成了各种各样贪爱的俘虏。」(注二十七)这种见解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注二十八)有关人看待自我的态度的述说,获得进一步巩固。根据经典所述,一个人对「感受」的用词仅为「我觉得」或与之相反的「我不觉得,那是感知不到的」,要不就是「我有感觉,那有感知的特质」。藉由不认同此三种见解,因而不执着于世间一切,人不会颤抖。不颤抖,烦恼与痛苦就止息(paccattanneva parinibbayati自证涅槃)。由此可见对自我的推论如何以感受为根据,以及怎样避免这些推论才能走向解脱。

  在梵网经里,佛陀教导从各个面向理解非究竟解脱见解,以及完整了知感受对体证涅槃极为重要。「此等主张,同修们,觉悟的人了知,此等非究竟解脱见解的来龙去脉,若对之坚持,将产生此种结果,以及对信仰者的未来处境产生如此影响。觉悟的人如是了知,甚至了知更深更远的事物,而有了此种了知,觉悟的人不会自以为是,而因此不受染污,在他心里已证悟出离此等邪见之道,并已如实了解它们,生起又灭去的感受,它们的甘美况味、险境,并由此出离,而不执着于一切,觉悟的人彻底自在。」(注二十九)

  出离生死轮回广场的路径

  根据前文所述,佛陀了知依非究竟解脱见解修行的结果,以及此种见解对执持者未来处境的影响(evam gatika bhavissanti evam abhisamparayanti)。如此令人信服地证明,所有路径终究将旅人牵引回生死轮回广场。当中只有一条路径能出离生死轮回广场,正如我们在寓言所见,人必须绕着感受之树才能找到出路。

  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与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如前所述已清晰指出,根据佛陀教导,了知感受对体证解脱起首要作用。「一旦了知三种感受(tisu vedanasu parinnatesu),崇高的真理修学者不用再下更深的功夫。」(注三十)如此了知感受,以及根除因相应而导致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染污不凈,是证悟自由的关键。「同修,禅修者不根除对愉悦感受的贪爱取向,不去除对痛苦感受的嗔恨取向,不拔除对不痛苦不愉悦感受的愚痴取向,不令正知生起,而要在此时此地成为苦的终结者,简直缘木求鱼。」(注三十一)如此,了知三种感受的至关重要性得以确立。

  有甚么方法与甚么样的行为举止能达到对三种感受的完全了知?我们已了解对所有感受的生起与灭去进行观察,是如何被用作加速对感受的了知,以及感受对心强大影响的了知。在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注三十二)里,观察感受是正念的四个要领之一。在此,禅修者被教导对本身(自我)的感受及其细微变化进行客观观察,个人则不介入其中。

  对于那些想在今生体证涅槃的人,佛陀劝勉的行为模式为,于所有活动保持正念与正知(sampajanna时时彻知无常)。佛陀在某次开示时说:「同修,比丘应以正念与正知(sampajanna)度过时光(字面意义:等待时光)。这是我对你们的告诫。」在此保持正念是指练习四念住,(相应部经典译文此处仅指身念住)(注三十三)在此方面,保持正知是指于一切活动时时彻知无常。

  当一个人以此态度过活而愉悦感觉生起时,他或她了知,这是受无常的身体所制约。受制约的愉悦感觉因此也应是无常。因此以正念观照身体及感受的无常,它们的减弱、脱离、止息以及将它们放下,他摒除对身体及愉悦感受贪爱的烦恼。(注三十四)依此,他观察痛苦及中性感受的真实本质,并因此摒除由之而来的嗔恨与无明烦恼。

  练习正知与正念的整个用意在于防止三种感受;即使是最微细(panita)、寂静(santa)及中性感受,免于逃离禅修者的了知范畴。这仿佛是事物的自然规律;我们会被体验到的感受,尤其是愉悦与痛苦感受,给分散注意力却毫无觉知。大自然很可能「设计了」这项机制,总是要把我们困在生死轮回广场。佛陀因此说(注三十五)

  瞥见美好形体让清晰思维迷惑

  一旦留神于美好可恋的形象

  感受便在心中激起并占满心头,

  牢牢紧抓不放;

  由视觉产生的种种情感,

  贪爱与嗔恨,

  如此在心中滋长

  使他内心痛苦万分。

  痛苦如是堆积窝藏。

  若说此人处境:「离涅槃远矣」。

  因此,人必须时刻保持觉知,毫不疏忽任何感受。如是说(注三十六)

  当比丘勤奋地用功,能时时彻知无常,

  智者由此了知一切感受。

  成果为,仅此一生便从一切烦恼染污(asava漏)中解脱,而此生所有业报亦随之终结。

  当他了知一切感受之后,

  便能于此时此地从烦恼染污中解脱,

  智者安住于正法

  他的一切业报随肉身死亡而告终。(注三十七)

  由此清晰可见,了知三种感受对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至关重要。所幸的是,从蜜丸经(Madhupindika Sutta)的开示看到,在感官知觉过程里,只有在感受生起的一刻,人方才主观介入它的运作。假使感官知觉过程完全是自动与客观的,那么根本无法对其终极结果进行控制。但由于自动化过程以感受为终点,有智慧的人精勤、勤奋地用功,透过完全觉知并时时彻知无常,便能对心加以控制并由此控制自己的命运。(注三十八)禅修者要透过正念与正知(sato ca sampajano)的修习,训练自己达成此目标,藉由对感受的客观探讨,却不让它们影响知觉,最终便能面对体验感受的挑战。一旦禅修者能对此掌握,他在生活中便能不介入(visannutto)愉悦、痛苦或中性感受。换言之,如佛陀对玛伦嘉普塔(Malunkyaputta)(注三十九)与巴希亚(Bahiya)(注四十)的告诫,禅修者在生活中如实地看(ditthamattam),如实地听(sutamattam),如实地感觉(mutamattam),并如实地认知。此时,禅修者能看到毫无掩饰的世间实相,并从生死轮回的束缚中解脱。

  作者注:(翻译巴利文经文时,大多数沿用巴利圣典学会的英译本。但某些情况下,曾对部份巴利文名词的英译作出更动,或自行翻译相关段落。括弧中的参考资料则源自内观研究所版本)

  1. Majjhima Nikaya中部经典PTS巴利圣典学会 1.108 [VRI 内观研究所1.199]

  2. Ibid. 同上PTS 1.389 [VRI 2.80-81]

  3. Ekayano ayam, bhikkhave, maggo sattanam visuddhiya, 此路径,诸比丘,为有情众生之清净道路Ibid.同上 p. 55f [VRI 1.106]

  4. 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 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Anguttara Nikaya 增支部经典PTS 339 [VRI 3.8.83]

  5. Majjhima Nikaya中部经典 PTS 1.397f [VRI 2.88]

  6. Ibid. 同上292f [VRI 1.449]

  7. Yattha panavuso sabbaso vedayitam natthi api nu kho, tattha Ayamahamasmi? No hetam Bhante. Digha Nikaya长部经典 PTS 2.67 [VRI 2.124]

  8. Yam vedeti tam sanjanati,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111f [VRI 1.204]

  9. Digha Nikaya长部经典 PTS 2 [VRI 2.95]

  10. Majjhima Nikaya中部经典 PTS 184f [VRI 1.300]

  11.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3.285;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4.204 [VRI 2.4.249 Adayo]

  12. Suttanipata经集 PTS 208f [VRI 1085 Adayo]

  13.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3.285 [VRI 3.424-425]

  14. Ibid. 同上PTS 1.109 [VRI 1.199]

  15. Samyutta Nikaya相应部经典 PTS 2.65 [VRI 1.2.38]

  16. Majjhima Nikaya中部经典 PTS 1.389f [VRI 2.78]

  17. Ibid. 同上PTS 2. 214 [VRI 3.1 Adayo]

  18.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4.230 [VRI 2.4.270]

  19. Anguttara Nikaya 增支部经典PTS 1.249 [VRI 1.3.101]

  20.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2.82f [VRI 1.2.51]

  21.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佛陀对话录PTS 2.58f

  22. Samudacara-tanha, Digha Nikaya Atthakatha 长部经典注释PTS 2.500 [VRI 2.112]

  23.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1. 161f [VRI 1.274]

  24.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3.210 [VRI 3.298]

  25. Tadapi phassa-paccaya, Digha Nikaya 长部经典PTS 1.42 [VRI 1.118 Adayo]

  26.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4. 215 [VRI 2.4.258]

  27.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佛陀对话录PTS 1.52

  28. Digha Nikaya 长部经典PTS 2.66 [VRI 2.95 Adayo]

  29. Dialogues of the Buddha佛陀对话录 PTS 1. 44

  30.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2.99 [VRI 1.2.63]

  31. Middle Length Sayings 中部格言PTS 3.334

  32.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1.59 f [VRI 1.113]; Digha Nikaya 长部经典PTS 2.290 f [VRI 2.373]

  33. Kindred Sayings 亲属格言PTS 5.211

  34.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4.211f [VRI 2.4.255]

  35. Kindred Sayings 亲属格言4.43

  36.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4.206 [VRI 2.4.252]

  37. Ibid. 同上

  38. Bhikkhu cittam vasam vatteti, no ca bhikkhu cittassa vasena vattati. Majjhima Nikaya 中部经典PTS 1. 214 [VRI 1. 338]

  39. Samyutta Nikaya 相应部经典PTS 4. 73 [VRI 2. 4. 95]

  40. Udana 自说经PTS 1. 10 [VRI 10]

返回目录

标签:著述文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