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张慈田文集:悲心的修习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张慈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张慈田文集:悲心的修习

 

  悲心是悲悯、同情、救苦救难之心。悲心通常是由眼睛见到痛苦情境或耳朵听闻到痛苦的声音而引起的心情,由心意的拟想也能发动悲心。若自己陷苦难时,不当过于自责、懊恼或自暴自弃,当正观此刻正在苦恼的身心(特别是感受),而萌生拔苦之心及拔苦之行动,若见他人陷身苦难(包括犯罪)时,亦当有感同身受,及萌生拔苦之心力,不应有冷漠、苛责或舍离不顾,更不应有落井下石的行为。

  一切众生皆在苦与乐中沉浮,有乐事,较多人来分享,有苦事,则较少人来分担忧苦,这是众生趋乐避苦的本性。因此,受苦难时,若无援助,除默默承受外,也应对众生起谅解心,这也是一种悲心;若得到援助,当思念感恩,永志不忘。缺乏悲心就会多些冷漠、硬心肠、自我中心,少些人间温情及解脱资粮。为了消除自己逃避救苦难的本性和引发大悲心,当多多观察、思考、救援我们周遭亲友、道侣及众生的苦难。

  面对强烈的苦难,要做到完全的无怨结、无瞋恚,是高难度的修行工夫,但却能够逐步完成,并得到甜美的果实。《中阿含193经》佛陀说:「若为他人拳扠ㄔㄚ(叉刺)石掷,杖打刀斫时,心不变易,口不恶言,向捶打人缘彼起慈愍(悲、喜与舍),心行如猫皮囊,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汝等当学如是!」佛陀又说到数数观行这样的教法,将得到究竟智(阿罗汉果)或阿那含。可见修习悲心与修习慈、喜、舍心,同样能济度自他苦难,抵达涅槃彼岸。

  (《嘉义新雨杂志》第16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