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圣严法师:明日的佛教 家家禅堂户户莲社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6日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严法师:明日的佛教 家家禅堂户户莲社

 

  近几年来,台湾的佛教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气象,这是由于新生一代的僧俗四众佛教徒素质普遍提高,想法和作法也求配合社会、适应时代的缘故。因此佛教的活动以及佛教徒的人数日渐增加,并且使得原属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逐渐提升为理性和正信的佛教信仰。

  过去,佛教的弘法及修行活动多限于寺院之内,目前则扩展到社会各公私团体的集会场所,乃至监狱、管训队等也举办精进佛七或禅修。的确,为了佛教的普及和深入民间,是需要把弘法的活动从寺院推展到社会的每一角落,才能达到目的。

  多少年来,佛教徒们对于弘法的认识多半不够明确。不但不主动向生人劝导以信佛学佛,即使对经常接触的亲友乃至自己的配偶、子女,也抱着所谓「信仰是个人自由,由个人自己选择」的心态而不加以指引。以致在一个家庭之内,造成家长学佛,儿女信其他宗教,丈夫进佛寺,太太上教堂的情形。这看起来是自由精神的表现,其实却也因而造成家庭的分离意识。

  佛法主张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的实践,否则不易产生真正和乐的气氛。所以从教主释迦世尊开始,虽不排斥外道,甚至容许佛教徒继续供养曾经信仰过的外道,但是亦极力主张三宝弟子应促成佛化社会和佛化家庭的实现。近世纪以来,有识的佛教大德也无不主张佛化家庭的重要。可见凡是已经信佛学佛的居士,都应设法使家人成为三宝的弟子。从儿童解事开始,就应灌输佛菩萨慈悲济世的精神,使之日后不至成为问题青少年,并且奠定他们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基础。

  我们不但不能放弃劝导家人亲友信佛学佛的责任,还要尽可能地运用各种因缘时机,透过种种方式,使已信佛教的人认识更多,未信佛教的人萌发信心。不过,信仰的力量必须从实际的利益产生。为得这种利益,除应具备基本的佛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修持的活动,唯有修持才能得到身心的反应和感应。此时,佛法的好处会在个人、家庭、事业等方面显现出来,信心也就渐浓,亦能助长他弘法利生的愿心。因此,我们主张把禅堂和莲社在每一个佛教家庭里建立起来。

  所谓家家禅堂、户户莲社,并不是否定寺院的存在,也不是把寺院的弘化活动转变为家庭的型态,而是每一村、每一邻或每一里之内的佛教家庭,互相联系,彼此鼓励,轮流在各家庭定期打坐、念佛或举办佛学讨论会,由资深的莲友轮流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每周至少一次到两次,越频繁越好。提供集会场所的莲友不需张罗饮食,准备茶水即可。如果你家房间不够宽敞,就举行少数人的集会;如果你家根本没有可敷使用的房间,可以不提供场所,参加活动即可。这样可使每一家庭都融入修学佛学的气氛中。

  起初可能有些家庭会不太习惯,甚至觉得很不方便,因而引起家人的责怪或反感。这时要避免以激烈的行动或语言激怒家人,应以委婉的商量、和善的祈求等方式,先让家人接受你,然后让他们逐渐亲近佛法而接受三宝,如此才能达到佛化家庭的理想。否则个人信佛之后,只到寺院听闻佛法、念佛参禅、诵经拜忏,家人无法了解你在做些什么,甚至引起误会。因此,如果在每一个佛教家里建立佛堂、禅堂,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家庭式的禅堂或莲社,普遍成立之后,依然需要到寺院亲近出家的法师,做集体的修行,听更多的义理,接受更多的指导,或者参加定期的一天至七天的禅坐、念佛等修行活动。这也就是把家庭作为修学佛法、佛化人间的基础,而以寺院作为进修佛法的道场。

  今后的时代环境势必使得出家修行的人数越来越少,佛教如果不能普及到每一户人家,可能会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越来越受外人歧视。因此我们提倡家家禅堂、户户莲社,把佛法的修学活动从寺院扩展到每一个家庭。

  (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五日《人生》六六期)

返回目录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