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觉情书 第一篇 与自己对话 - 调伏与转化
圣严法师:觉情书 第一篇 与自己对话 - 调伏与转化
问:情绪没有了,便能产生智能和慈悲,能不能说有了智能和慈悲,就懂得如何控制和安抚情绪?
答:要安抚自己的情绪很不容易,如果情绪已经升起,要再设法安抚下来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候,只有想办法赶快脱离使自己产生情绪的环境,远离不舒服的状况,让心安静下来,保持头脑冷静,慢慢地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如果不赶快回避,就不容易按捺住已升起的情绪。
面对不同于平常的状况,如果会使自己痛苦、兴奋或是忿怒,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当下的情况。若与人发生争执,正在气头上的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而继续争吵,此时劝架的人无论如何得要拉开双方,让彼此听不到叫骂声、看不到表情,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情绪就安定了。
所以,冲突发生的时候,最好有第三者来劝一劝,如果自己有智能,不妨先道歉,说声:「对不起,我相信你有理,不过我也有点不高兴,现在我们都在生气,有理也说不清,能不能等一会儿彼此冷静下来之后,大家再好好谈。」如果能这样处理问题,会比较好。
问:一般人并不懂得管理、控制情绪的方法,请法师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情绪管理。
答:对于情绪,最好能够化解、融化,我们讲消融情绪,而不要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是指有情绪却不让它发出来,拚命地别住,别久了就会爆炸,爆炸的时候可能发疯、发狂,发生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事。这就好象锅子里面装满了水,在下面加热让整锅水沸腾,上面却还用盖子紧紧盖起来,这样不让热气散发出来,锅炉可能会爆炸。所以,一定要采用疏导的方式,让它有发泄的地方。
而消融情绪的方法有二种,一是发泄情绪,另一是疏导情绪。疏导是让情绪有个柔和的出口,而这个出口是用来化解情绪,并不是让情绪爆发出来。
至于怎么化解呢?我经常告诉大家,不要只是眼睛老是看着、耳朵老是听着、心里老是想着,而要赶快脱离让自己产生情绪的情境,然后藉由念佛、数息或打坐、拜佛来分散、移开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就是在化解情绪,而不是控制情绪。
问:许多人因事情不能如愿,压力得不到纾解,情绪一升上来便走向不理智的绝路,遇到这样的人该如何劝解?
答:在情绪快爆发的当下要赶紧转念,退一步海阔天空,应理性的看待与解决眼前的困境。我经常说:「山不转路要转,路不转人要转,人不能转则心念要转。」也就是说,心里不要老觉得某桩事非得怎么样不可,如此一来,心就能转变了。
譬如说失恋的人中,为什么会有人自杀、杀人,做出如此激烈的手段?就是因为心里想着:「非得到对方不可,得不到我就死。」或者是自己得不到对方,天下人休想得到,把对方毁掉以后也自毁。这就是玉石俱焚,完全没有转寰的余地。
如果能转过念头来,才能自利利人、自救救人,也就能海阔天空!大家都会讲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可是当情绪真正来的时候,悬崖勒马的很少,回头是岸的也很少,没有回头的想法,一直往前走,那就是走死路!
因此,情绪来的时候,最好有朋友帮忙,要是朋友不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情绪,最好平常自己多下一点工夫。「做工夫」的意思就是,平常对任何事都要往好处去解读,做个阿Q也不错。虽然阿Q心态是愚痴的、是不好的,但是让自己有历练的机会,并把经验、教训,当作是缴学费。
缴了学费以后,下次会更有智能,让自己能够解决或处理类似的麻烦问题,或是又遇到这种问题时,自己不会再陷进去。这么做就是退一步想,也是转念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的时候,只要心转过来,那胜路就在面前了。
问:只要时常以好的念头取代坏的念头,就可以把情绪管理得更加圆满吗?
答:情绪不一定是坏念头,有的时候它只是希望达成某个目标,本来是好念头,但因为遇到阻碍和不顺心的事,所以产生了情绪、变得不快乐。这种情绪产生以后,多半的人还觉得自己是对的,如果自认为是错的,它不会变成情绪,就因为自认为是对的,所以才没办法压抑情绪。
在这种状况下,只有这么想:自己做的事情虽然是对的,但因缘不具足。自己虽有能力掌控自我不受伤害,但是没有办法掌控外在因缘所产生的变化,此时只好继续往另外一个方向去努力。既然这条路已经走不通,那就改走别条路。如果能这样转念,情绪就能够安定下来。
所以,不要认为情绪就是坏念头,引发情绪的念头不一定全是不好的。动机不见得是坏的,只是遇到外在状况发生了其它现象,让自己没有办法接受,于是坏情绪就出现了。这时候,刚开始的好念头,也就会连带受到影响而无法持续下去。此时,只有让自己转一个念吧!
问:在生活和工作上,经常为了竞争和比较而感到不公平,当自我无法抚平情绪时,要如何调整自己?
答:不公平是当下的感觉,想找到原因并不容易。在现实上,不平的事情太多了!
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连十个手指头也不会一样长,同在一个屋檐下吃大锅饭,有人吃得多、有人吃得少,而食量大的人工作量不一定大,工作品质也不一定好。同一个团体里,工作时数多的人工作品质不见得好,表现好的人也不见得受到老板的重视或欢喜,甚至升官发财都可能是工作效率差的人,这些都是不公平的现象。
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待孩子们也没有办法完全平等,因为孩子各有各的需求,父母应该恰到好处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没有需求的小孩给了他,有需求的小孩却不给他,这就不对。譬如有的小孩常生病,有的小孩身体很好,父母对于身体较弱的小孩,照顾的时间一定比较多、疼惜也比较多,对于身体健康的小孩,则照顾得比较少。
这样会不会不公平?事实上,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平等。因此,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不公平自有它的原因,当从事情的原委来看整件事的时候,它本身其实是公平的。譬如有病的人多吃药,健保公司就多花点钱,没有病的人少吃药、少看病,享受健保的福利少了,但是照样要出钱。请问,哪一个是公平,哪一个是不公平?看看自己是愿意生病,还是希望健康一点好呢?
所以,公平与不公平之间很难说得清楚,不公平多是从主观的立场来看,我们若能看到各别个体的本身,并从他们的立场来看,就是公平的。
问:情绪会造成集体激动的行为,当大众情绪不断酝酿到爆发的时候,沸腾的情势往往使人失去理智。针对这种现象,法师有什么建议?
答:群众的情绪跟婴儿的情绪差不多,这个时候只会有一种现象:大家跟着激动的情绪转,转着、转着,情绪也跟着沸腾,没有停下来给自己深思熟虑的机会。
群众运动中,大家的情绪都是一窝蜂的,当下大家都说好,自己也跟着叫好,如果大家都说不好,自己想也不想就跟着说不好。这样做,不仅没有个人思考的空间,也没办法冷静下来理性分析。
所以,站在安定情绪的立场来讲,若能够不参加群众运动,最好不要参加。不过,有的时候为了改变社会,是需要有群众运动,否则不容易改变。但是在参加群众运动的时候,为了要掌控自己的情绪,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说:「我的情绪不要被群众运动所笼罩、所困扰;我只是参与这个活动,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至于自己还是要保持清醒,不会被群众的情绪所干扰。」能够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
问:对一般人来说,要怎么做,才能让情绪对生命产生正面的利益?
答:这需要反省的能力。假如有反省的能力,可以看到自己有情绪,然后觉得惭愧,就要马上忏悔。
然而,要有反省的能力需要先有观照的能力,而观照的能力一定要以静坐或禅修的工夫作为基础。有了静坐、禅修的功夫之后,才能观照到自己有情绪。但仅仅是这样,工夫还不够深,还是会有情绪,只是在脾气爆发时可以马上说:「对不起!很惭愧。」但能做到这样,就已经有观照和反省的能力了。
譬如父母对待子女,时常按捺不住情绪就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反省自己,便对孩子说:「对不起,孩子,我这个做妈妈的很愚痴,不应该生气,请你原谅!」因心情不好而开口骂人的家长,如果有反省能力,孩子也不会痛苦。
可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即使打骂了孩子以后说「对不起」,仍然是没有自制的能力,也就是没有修养了。他道歉的目的,只是在打过以后希望孩子不要生气,但是家长自己仍气得要命,这并不可取。老是发脾气,在道歉后却不知反省改过,这个人还是没有观照能力的。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