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一 积功累德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0日
来源:   作者:陈义孝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一 积功累德

 

(十一) 积功累德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①,超出世间深乐寂灭②。
   (这是释尊总叹法藏比丘依愿起修)
   本师释迦牟尼佛对法藏比丘的发愿和修行,都十分赞叹地说:“法藏比丘的的确确说了就做、依愿起修,使到他所发的48大愿一一都得到圆满成就。他那种深切志求寂灭(大涅槃境界)的意志,实在超出世间所有一切的人。”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⑥。
   接着本师又对阿难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及诸天人、魔梵和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了上面旷古未有的弘深誓愿之后,又以偈颂来发誓勉励自己,随即专心致志,精进不懈地以功德耒庄严他所要建立的净妙国土。
附记1:本经说法藏比丘:“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华严经》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维摩经》更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在在说明,十方佛国净土,是可以由人的心力和愿力去创造、去实现的。随众生心之清净,其国土亦必清净,同时亦因其愿力庄严,故其所成就的国土亦必庄严。所以,庄严佛土,成熟众生,是一切菩萨修行学佛的两大目标。
附记2:诸佛成佛之后,法身常住常寂光境,原自无为,但是为了大悲心切,势须摄土度生,以完成大愿。摄土度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如释迦世尊,降生秽土,示现成佛,说十二部经,这是属于“往教”之一类;另一种则如阿弥陀佛,自摄净土,度众往生,然后为其说法,使成佛道,这是属于“来学”之一类。
附记3:净土是佛教的理想国,这种理想国是可以根据菩萨的愿力功德而实现的,不同一般文学家或哲学家所说的理想国,永远是假想,难以成为事实。例如:(一)中国东晋时代有位文学家及诗人,名叫陶渊明,作了一篇《桃花源记》,反映他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充满太平、和乐、美丽的地方,但世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升平美丽的国土吗?谁都知道那是子虚乌有的假设。(二)希腊哲学家鼻祖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也写了一本书叫做《理想国》,描写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把小孩子初生时就付之公养,长大了对一切老人视之如父母,少者视之如兄弟姐妹,好像一家人一样没有亲疏的分别。这种理想固然很好,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从来未曾实现过,只不过是一种理想而已。佛教所说的净土,绝对不是永远只是憧憬中的理想,而是凭着诸菩萨的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就像本经所介绍的“极乐世界”,便是由法藏比丘发了48大愿,经过了无量数劫的积功累德,然后以不思议的愿力、功德去庄严才成就的,这里面有因有果,极其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⑧,建立常然⑨,无衰无变⑩。
   (这是说法藏比丘修行庄严妙土)
   法藏比丘所欲建立的,是一个开旷无碍、广大无边、殊胜超越一切佛国、美妙亦是独一无二,和其之一切所有都是不衰不坏、永恒不变的佛国净土。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11),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12),不起欲想瞋想害想(13),不著色声香味触法(14)。?
   (这是说法藏比丘庄严法身)
   他在不可思议的无量劫中,积累培植了菩萨应有的无量德行。这些德行就是心中不生欲觉、瞋觉和害觉,也不起欲想、瞋想和害想,乃至不执著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
附记1:欲觉、瞋觉、害觉和欲想、瞋想、害想之分别是“觉”是感觉、感受,是约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而言;“想”是思想分别,乃指第六之意识而言。至于色、声、香、味、触、法,那是指六根所对之六尘。对于这些,经文说不生、不起、不著,那是说法藏比丘已离根、尘、识而修行。这也是提醒学佛的人,要离根(六根要清净)、离尘(不染六尘)、离识(控制意念),修行才会有成就。
附记2: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叫做“十八界”。十八界中,六根是六种工具,六尘是六种外境,工具是被动的,外境是无知的。至于六识,前五识对于外境,只是现量,不加分别,对外境起分别、爱憎和如何取舍,完全由意识决定,所以意识是十八界之首脑。修行佛法,如坐禅、念佛、诵经,乃至一切顺逆环境,只要懂得控制这一个意识,您便可以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才算是得学佛之箇中三昧了。
附记3:佛经上有一个“藏六如龟”的故事,说明修行要都摄六根,才能证道。那是释迦佛住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12年间,贪想不除,整日目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身心没有一刻的宁静。佛知此道人可度,便变化作一个普通的沙门,来到树下与他共宿一宵。当天晚上,月色很好,有一只龟从河里爬上岸来,走到树下。恰巧此时,另有一兽也来到树下,与龟相遇,便想食龟。龟见兽来,立刻把头、尾和四只脚都缩进壳里,兽没有办法食牠,便舍之而去。道人见此情景,便说:“这只龟幸好有铠甲护命,否则不堪设想。”沙门即对道人说:“龟有铠甲护命,幸免一死;许多世人都不如此龟,世人不知无常之将至,终日放纵六根入六尘,使外魔得便,转眼命终,轮回六道,苦恼万千。修道的人,应‘藏六如龟’,亦即都摄六根,诫除欲念,一心追求涅槃之安乐,这才可以保证永无后患。”道人听了,顿悟前非,贪断淫止,立刻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注释
①诚谛不虚 是真实不虚的意思。
②深乐寂灭 “深乐”是至深信乐,“寂灭”是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③诸天魔梵 “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魔”指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天,“梵”指色界之大梵天。
④龙神八部 又叫做天龙八部,即:一、天,即三界二十八天中之天众;二、龙神,指水中之八大龙王;三、夜叉 ,就是恶鬼,有地行和空行之二类;四、乾闼婆,意译为香神,是帝释天的音乐神;五、阿修罗,华译为非天,即有天人之福,而无天人之德,男丑女美,常瞋好斗;六、迦楼罗,华译为金翅鸟,以龙为食;七、紧那罗,华译为非人,似人而头有角,是帝释天的法乐神;八、摩睺罗迦,华译为大蟒蛇,或大腹行地龙。由于人类的眼睛见不到这些八部众,所以又叫做“冥众八部”。
⑤一向专志 心志专一,一往直前。
⑥庄严妙土 以修行的功德来庄美严饰美妙的国土。
⑦开廓 空旷广大的意思。
⑧超胜独妙 指极乐国土的殊胜超过诸佛国土,其美妙亦独一无二。
⑨常然 自然永恒常在。
⑩无衰无变 没有衰坏和变化,也就是永恒的意思。
(11)兆载永劫 无量的劫数的意思。
(12)欲觉、瞋觉、害觉 “欲觉”是思财色名食睡之五欲,“瞋觉”是思五欲不得而瞋恕他人,“害觉”是于他人所,念欲加害。
(13)欲想、瞋想、害想 “欲”即贪欲,“瞋”即瞋恚,“害”即愚痴。
(14)不著色声香味触法 “不著”是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它是我们的六根所接触的外面境界。眼所见的叫色尘,耳所听的叫声尘,鼻所闻的叫香尘,舌所尝的叫味尘,身所感觉的叫触尘,意所分别的叫法尘。因为这些外境能污染我们的清净心,所以喻之为“尘”。

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②。
   (这是说法藏比丘成就了六度中之忍辱与精进)
   法藏比丘已成就了六波罗蜜中之忍辱波罗蜜。他在逆境中,不计较众苦,难忍能忍;在顺境中,少欲知足,难行能行。
附记1:“不计众苦”是指在困苦的逆境中,不计较众苦,难忍能忍,诸如:要将一切世人对你的无礼、诽谤、漫骂和加害,皆要逆来顺受,而且还要对来自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饥渴、寒热等等,一概忍而受之。尤其发心度众生的菩萨,更要重视忍辱,因为众生大都刚强难化,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会以恶口劣行来对你,为了度众生,你不得不实行忍辱,你要受得苦、看得透、站得稳,以无限的悲愿,行无限的忍辱。并且还要做到:内不见有能忍所忍,外不见有能辱所辱,中间不见有恶口劣行相加等事,三轮体空,一心清净。“少欲知足”是指处在顺境富贵之中,要少欲知足,虽然在富贵场中,少欲知足,是一件难事,但要难行能行,诸如:把日常生活尽量淡泊、视世间之荣华富贵有如敝屣,和对既得的财物常感满足,认为我有这些已经足够了。
附记2:本师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时常教导世人:“有荣誉的时候,不可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可使心生恨。”他希望一切世人,荣辱皆忘,一心坦然。他本身便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提婆达多一生害佛,但佛一点也不恼恨他,反而怜惜他、爱护他。所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诗赞佛:“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中所说的“八风”,就是:一、利,令人得益的事;二、衰,令人失意的事;三、毁,背后被人毁谤;四、誉,背后被人称誉;五、称,当面被人称誉;六、讥,当面被人讥讽;七、苦,身心的各种痛苦;八、乐、身心的各种快乐。佛“八风吹不动”,就是这里所说的“忍力成就”。
附记3:学佛人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呢?须知:一个修行人的最大志愿,是性灵的升华,和智慧的提升,决不是物质上的欲求。佛便时常告诫世人:“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证诸事实,的确如此,像中国古代孔门弟子之一的颜回,他一生孜孜于做学问,虽然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亦不减其乐。佛法要人“少欲知足”,决不是要人抛弃一切的物质生活,而是要人做到“精神重于物质”。因为,一个人若能克制欲念,少欲知足,做到精神重于物质,便能避开名砝锏健靶淖扯槐痪乘敝车兀獠攀且桓龀就阉缀捅吵竞暇醯拇笳煞颍�

无染恚痴③,三昧常寂④,智慧无碍⑤。
   (这是说法藏比丘定慧具足)
   法藏比丘心中,已无贪、瞋、痴之烦恼,恒常如如不动,住于寂静之定中。由定而发慧,获得佛之四无碍智。
附记:唐朝玄奘大师说:“观有不住于有,观空不住于空,闻名不惑于名,见相不执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即无碍大智也。”他前面所说的不住空有、不执名相,是慧;后面所说的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是定。原来止观不二、定慧均等,才是所谓的“智慧无碍”。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⑧,先意承问⑨。
   (这是说法藏比丘之三业毫无过失)
   法藏比丘常以真诚待人,丝毫没有虚情假意,或是谄媚巴结及歪曲事实的心。对一切人和颜悦色,所说的都是爱护人家的话,且又能先行向人问讯顶礼,恭敬如佛。
附记:“先意承问”是表示尊重一切众生。普贤十愿中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意思是我们要时常以无比虔诚的心,来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之诸佛,在未来诸佛里面,又包括了一切未来佛之一切众生。所以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不但礼敬过去诸佛、现在诸佛,还要礼敬未来佛之一切众生。过去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不管见到谁,他都十分虔诚的先向人家问讯顶礼,恭敬如佛,还心口一致地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皆当作佛,所以他的名字叫做“常不轻菩萨”。

勇猛精进志愿无倦⑩,专求清白之法(11),以惠利群生(12)。
   (这是说法藏比丘诲人不倦)
   他全力以赴,志愿教化一切众生,从不言倦,而且一心专求善法,以便能惠予众生最真实的利益。
附记1:菩萨教化众生,都是“勇猛精进,志愿无倦”的,最著名的例子,如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普贤菩萨“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他们都太慈悲、太伟大了!令人感激涕零,也令人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附记2:什么是最真实的利益呢?前面说过,就是:向世人推介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教导世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以便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
◎注释
①忍力 六度中忍辱的力用。
②少欲知足 “少欲”是不多求,“知足”是知道满足。
③无染恚痴 “染”是贪染,“恚”是瞋恚,“痴”是愚痴。无染恚痴,就是没有贪、瞋、痴。
④三昧常寂 “三昧”是正定,“常寂”是恒常寂静。这是说恒常如如不动,住于寂静之定中。
⑤智慧无碍 指修行证得四无碍智,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智。
⑥无有虚伪 没有虚情假意。
⑦谄曲 “谄”是谄媚讨好人家,“曲”是歪曲事实。
⑧和颜爱语 “和颜”就是和颜悦色,“爱语”是说关怀爱护人家的话。
⑨先意承问 先行向人家诚意的问讯顶礼。
⑩志愿无倦 志愿教化众生,从不言倦。
(11)清白之法 指善法。白指善,黑指恶。
(12)惠利群生 惠予众生大利益。

 恭敬三宝①,奉事师长②,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这是说法藏比丘修福行)
   身为佛门弟子,法藏比丘非常恭敬佛、法、僧三宝;对老师世自在王佛,也十分虔诚,侍奉承事,依教奉行。他即以此功德来庄严他的48大愿和无量妙行。法藏比丘这样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人人都以他为榜样,所以一切众生也都跟他一样,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附记1:恭敬三宝的最佳表示,就是皈依三宝。皈依是皈顺、依靠的意思。初学佛的人,信仰未坚定,力量又不充足,必须皈依三宝,以便得到三宝的匡扶、加持,才能成就道业,这是皈依的意义和功效。
附记2: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是我依靠佛的教诲而得进入正道;皈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
附记3:佛门常说: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这已经说明了皈依三宝的无量功德了。一个人受三皈时,发誓永以佛为师,再不皈依天魔外道;发誓永以法为师,再不皈依外道邪教;发誓永以僧为师,再不皈依异教徒众。若此誓言,永受不渝,则尽未来际,常得为人,亲近三宝,住于正道,故尔永不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附记4:关于皈依三宝,有人说信佛就好,何必皈依?佛教是佛所创,佛法是佛所说,出家人是佛的门徒,一个人若学佛所说的法,读佛所说的经,而不愿皈依佛,不尊敬出家人,于情于理是说不过去的,只有桀骜不驯、刚愎自用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须知,不皈依三宝,则学佛无可依靠,难望有何成就。天台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说:“初心菩萨,要须常不离佛。”又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缠枝。”学佛而不愿皈依三宝,就如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便想高飞远走,未免太不自量了,十地菩萨都不敢离佛,何况我们这些愚痴凡夫。
附记5:还常听人说,皈依只是一种仪式,何足重视?这也是似是而非的戏论,如果说仪式不重要,那么男女可以效法禽兽,随时随地进行苟合就行,又何必举行隆重的婚礼呢?须知,仪式有仪式的作用,其作用是:一个人皈依了三宝,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否则尽管你满腹经论,也只是一个对佛教同情、羡慕的人罢了,此其一;经过此仪式之后,你才会常常提醒自己,身为高贵的佛教徒,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其二;其三是经过此仪式之后,你才会有很深刻的印象,留在阿赖耶识中,使种子起变化,也就是说三皈之后,一面仰仗三宝加被之力,一面是自己锐意向善之力,如此自他二力,便能压伏恶业种子,使其不得发为现行,使您得到“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的不堕落三恶道的绝大利益。所以,有志学佛的人,不可不受三皈。
附记6:所谓“奉敬师长”,师长是指导我们正信佛法的出家人,能增长我们的法身慧命,对之奉养承事,可得无量的福报。可惜今时今日,许多人入寺不拜佛,见到出家人也不顶礼、供养,平白错失了许多修福修慧的大好机会,太可惜了!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③,无作无起④,观法如化⑤。
   (这是说法藏比丘修慧行)
   法藏比丘既修福且修慧,福慧双修。所以他今天已经明心见性,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之三昧中。他所修之慧,与般若相应,得证诸法空性,能彻了诸法缘生无性,无作者,亦无所生之法,一切皆如幻如化,虚而不实。
附记1:古德常说:“第一次看山是山,第二次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又是山。”这三句话很富有哲理,也说明了学佛人智慧的进阶和方向。第一次看山是山,是说没有智慧的凡夫们,执著众缘和合而成之山的假相为实“有”;第二次看山不是山,是说听了佛法之后,或尚未究竟的有道之士如小乘人,明白山是缘起的、性空的,已不执著其假相,但还执著一个“空”;最后看山又是山,是说已真正证道的圣者如菩萨,彻底明白山虽然是缘成的、性空的,但其假相宛然存在,因而证悟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真空妙有的“实相”境界。学佛的人务必明白一件事,就是宇宙万有,都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的,这才是一切万有的“实相”,包括众生的佛性,和一切法的法性,都是法尔如是,都是不生不灭的,不生即非有,不灭即非空,所以我们一定要悟入非空非有之实相,才可以见性而成佛。
附记2:《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它明确的告诉世人,一切因缘生之法,皆:如梦,如梦痕之不可捉摸;如幻,如幻术之暂有还无;如泡,如水泡之迅速破灭;如影,如影子之虚幻不实;如露,如朝露之俄生俄灭;如电,如电光之一闪即逝。我们在此世间,生命很短暂,荣华富贵亦如过眼云烟,一切的一切,皆毫不足恋,何不放下一切万缘,一心念佛,发愿生西,你在这一生便有机会往生到快乐的、光明的和永恒的极乐世界去。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远离粗言⑥,自害害彼⑦,彼此俱害⑧。
   (这是说法藏比丘远离诸恶)
   他不但远离恶口、两舌、妄语、绮语,乃至能令人自害害人,彼此皆受害的十恶,全都不作。
附记1:经文所说的“粗言”,乃包括口业之四恶,即恶口、两舌、妄语、绮语。又所说的“自害害彼”,乃是总说十恶,即:一、杀生,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二、偷盗,偷拿盗取人家的财物;三、邪淫,乱搞男女关系;四、妄语,说假话骗人;五、绮语,说没有意义的花言巧语;六、恶口,说粗言秽语以及恶毒的话;七、两舌,说挑拨是非的话;八、贪欲,贪爱五欲享受;九、瞋恚,时常爱发脾气;十、愚痴,不明事理,糊糊涂涂。一个人若造作上品十恶,堕地狱,中品十恶,落饿鬼,下品十恶,作畜生。
附记2:为什么说十恶即是“自害害彼,彼此俱害”呢?举个例子:如杀生,你今世杀他,来生他杀你,冤冤相报,辗转相杀,彼此都堕落在三恶道中,无有出期。杀生如是,馀可类推。

修习善语⑨,自利利人人我兼利⑩。
   (这是说法藏比丘众善奉行)
   同时,法藏比丘口中所说的不仅仅是对人有益的善语,乃至能令人自利又利他,自他兼利的十善,他都一一奉行。
附记1:这里所说的“善语”,是指与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相反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
附记2:又这里所说的“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是指修十善业的利益。其实修十善业不但人我兼利,而且是做好人和成佛作祖的根本。太虚大师曾说:“欲作佛祖,先做好人。”可见修十善业对一个修行人的重要。修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为人,下品作阿修罗。
附记3:经文之所以谈离恶和修善,先提“粗言”和“善语”,因为众生的身语意三业,口业最易造恶,也最容易修善,例如未修佛法之前,喜欢妄语、绮语、恶口、两舌,那是造恶业;修行佛法之后,一改过去的坏习惯,专说对人有益的好话,尤其是念“阿弥陀佛”,可令念者闻者,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最终皆因斯而得度,这不正是“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吗?所以修行佛法的人,尤其修净土法门的人,更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才是。

弃国捐王(11),绝去财色(12),自行六波罗蜜(13),教人令行(14)。
   (这是说法藏比丘舍家弃欲)
   古来一切诸佛,莫不由出家而成正觉,因此法藏比丘亦循例的弃国捐王,绝去财色,做一个梵行清净的出家菩萨。为了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法藏比丘自从发菩提心的那一天开始,不但自己修行六波罗蜜(六度),同时也教人务必这样修行。
附记1:法藏比丘效法古圣先贤,出家学道,绝去财色,做一个梵行清净的出家菩萨。所谓“绝去财色”,是说他杜绝了财富和色欲的贪爱。一般而言,财乃身外物,去之较易,杜绝色欲较难,因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属于欲界范围,所以从人类一直到鸟兽虫鱼,都有色欲,这都是众生的业太重的缘故。这种色欲的心,乃欲界众生所独有,然而此心若不除,连欲界都出不了,何况色界、无色界。所以下决心出三界的修行人,必须下决心杜绝色欲。
附记2:佛教对于在家二众弟子,不禁正淫(夫妻之间的淫事),这只是方便之法,如果说到究竟,《楞严经》就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由此可知,淫欲是众生轮回的根本,修道的障碍。修行佛法的人,知道淫欲的害处,而欲对治爱欲,当修七种的不净观,和九想观,那么其淫念就会平息,乃至于无。
附记3:关于淫欲,佛学大家方伦老师有一篇文字,分析得很彻底,兹录于下以飨读者:“有人以为:淫欲是身体上构造如是,也可以说为需要,也是人及一切动物的来源,若断淫则人畜皆灭绝,禁之似不合理,我今就此问题,分作6点解答于下:
   (一)淫欲是苦不是乐,众生觉其为乐者,是业重使然,究竟有欲是累,无欲则心身两方面,俱轻松得多,要晓得:初禅天离欲界,名为梵天,梵者净也,可知色欲是极不净矣。在三界九地中,初禅天名离生喜乐地,他们因离欲界色欲,而生喜乐。可知男女之事,惟欲界众生,视之为乐,圣者视之,则以为苦,故以离为乐也。
   (二)淫欲确是身体上构造如此,然而此并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思想行动所生起的。《起世经》说:“彼时众生,食粳米已,身分即有脂髓皮肉,筋骨脓血,众脉流布,及男女根相貌彰显,根相既生,染心即起,数相视瞻,遂生爱欲,便于屏处,行不净欲法。”可知人类最初从光音天下来,是没有男女的,后来才有此相,今若除此心,则相亦灭。故禅天无男女相,如来虽现男身,而生殖器如马阴藏,外表不见,无欲心则欲具亦泯也。
   (三)“生”是祸不是福,老子说:“吾之患在于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涅槃经》说:“诸苦皆自生而有,是故智者,住于不生。”《金刚经》说:“胎生卵生泾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可知生皆是苦,惟不生不灭的涅槃,才有乐可得。然则世界无人无动物,大家都入无余涅槃,这乃是天大的好事,不应反虑其灭绝,望其投?生也。??(四)当知一切众生,淫欲炽盛,是自身业重,也是下一代子孙业重,急于出世,偿受苦报,故感得父母有色欲,乃得生也。例如公猪母猪的交媾,是小猪孽重,须生身被杀,感而为此,欲界众生,悉皆如是,代代相承,循环不已,诚可悲痛。
   (五)色界天人是化生,不须父母,佛国众生亦然,可知假使一切众生都绝欲,当生者,自会改变方式,成为化生,不一定要待男女交媾也。衣上第一个虱子,屉内第一个蟑螂,屋中第一个蜘蛛,水里第一个鱼,皆是化生,不待孵卵,可为明证。
   (六)若不能断淫,则在家作居士,便可以娶妻生子,并不犯戒。若能修行念佛,也一样地可以借佛力,出三界、生佛国、了生死。色欲问题,但节约些就行了,这是佛所许可的,并不成大问题。
附记4:法藏比丘为什么自己修行六度,同时也教人务必这样修行?在前面的“附记”里,我们曾经说过,六度能令人克服人性上的六大缺点毛病。人生的意义,在于使此短暂的生命,尽量的发出光和热。倘你矢志修行佛法,勤修“六度”,则生命将显得非常地多彩多姿,无比的光辉和灿烂,因为:六度中的布施使你乐善好施,去除悭贪;持戒使你奉公守法,去除毁犯;忍辱使你宽大待人,去除瞋恚;精进使你力求进步,去除懈怠;禅定使你心情宁静,去除散乱;般若使你洞澈一切,去除愚痴。当你哪一天完全克服了人性上的六大缺点毛病之后,你便是一个“自我革命”成功的人,你便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人,从此跻身于菩萨圣贤之林矣!
附记5:六波罗蜜就是“六度”,也就是谁依这六大法门去修,谁就能由凡夫生死痛苦的此岸,得度到圣人的涅槃快乐彼岸去。但是修六度是否真能得度,则胥视行者的修行是否如法了,所以修习六度法门的人要特别注意一件事,那就是要同时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法相,才能真正的得度,否则只得人天之福报而已,那就美中不足了。至于修六度为什么一定要以“三轮体空”来作观呢?因为佛法的最高理趣,在于我空法空,扫荡情执,不留渣滓,有如天空,如有些微浮云,便难见太空之清明真境。要以“三轮体空”作观,就是要行者做到“能所俱遣”,也就是说要您对所作所为的善事,随做随忘,丝毫不存于心,达到不著“人、我、法相”之无相境界。这也就是《金刚经》所强调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能乎此,谓之“理修”,否则叫做“事修”。事修不能度彼岸,理修才能度彼岸。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
   (这是说法藏比丘长期修积功德)
   法藏比丘就是这样的自利利他,福慧双修,在无央数劫的长时中,成功积累了无量无边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注释
①三宝 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佛灭后,以土木纸像为佛宝,经律论为法宝,受具足戒之比丘为僧宝。
②奉事师长 奉养承事教导众生修行佛法之出家人。
③住空无相无愿之法 住于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昧中。
④无作无起 是说万法缘生性空,没有作者,也没有所生之万法。
⑤观法如化 观一切缘生之法,如幻如化,皆是虚妄。
⑥粗言 即恶口,在这里是指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属于口方面的4种恶业。
⑦自害害彼 害了自己,也害了人家。这里是指十恶业而言。
⑧彼此俱害 大家都受害。
⑨善语 说对人家有益的话。
⑩自利利人 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这里是指修十善业的利益。
(11)弃国捐王 舍弃国家和王位。
(12)绝去财色 杜绝财富和色欲的贪爱。
(13)六波罗蜜 华译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苦之六大法门。
(14)教人令行 教人也这么做。

随其生处①,在意所欲②,无量宝藏自然发应③。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⑤。
   (这是说法藏比丘的依报很殊胜)
   法藏比丘既然成就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不管他生在何处,是天上还是人间,自然而然就有无量的宝藏,随心所欲地显发出来,应其所需,用以上供三宝,下施众生。由于财施、法施、无畏施的结果,无数的众生在他的教化之下,都发无上的菩提心,安住于真正的成佛之道上。

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⑦,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⑨。或为六欲天主⑩,乃至梵王(11)。常以四事(12),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这是说法藏比丘受生尊贵)
   在无量数劫的长时中,他有时生作长者居士,有时生作豪门贵族,或作国王大臣、转轮圣王、六欲天王,乃至大梵天王。他时常都以四事(衣服、卧具、饮食、医药)和最虔诚的恭敬心,来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和众生,所以他福上加福,辗转增胜,其功德之大,简直不可称说。
◎注释
①随其生处 随著他所生之处。
②在意所欲 都是他心中所想要的。
③自然发应 自自然然的就发生感应了。
④教化安立 教化众生使安立于正道。
⑤无上正真之道 指成佛之道。
⑥长者居士 “长者”指年岁大道德高且有财富的人。“居士”是在家学佛之士。
⑦豪姓尊贵 豪门贵族。
⑧刹利国君 “刹利”又称“刹帝利”,是王族之通称;“国君”是一国之王。
⑨转轮圣帝 又叫做“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⑩六欲天主 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的天王。
(11)梵王 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
(12)四事 指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口气香洁①,如优钵罗华②;身诸毛孔③,出栴檀香④,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⑤,相好殊妙⑥;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⑦,庄严之具⑧。如是等事超诸天人
(这是说法藏比丘的正报很殊胜)
   法藏比丘的口气很洁净,常发有如青莲华那样芬芳的香味;其全身的毛孔也发出栴檀之香,其香气普熏无量世界;他的色相端正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双手则时常现出种种的珍宝和供具,诸如美妙的衣服、饮食、香华、缯盖、幢幡等等,用以供养诸佛,饶益众生。如上所说种种殊胜美妙的事,都超过了一切天上的人。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这是说法藏比丘的智慧很殊胜)
   法藏比丘,由本愿力,起诸胜行,无量劫中,福慧双修,位已等觉,能如法王,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智慧广大,无量无边!
附记:以上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详细叙述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时,发了48大愿之后,如何说了就做,依愿起修的种种胜行。这些胜行使他成功积累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也使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一位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的佛,和十方众生都注目的佛,以及成就了一个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
◎注释
①口气香洁 口气洁净,常有香味。
②优钵罗华 即青色的莲花。
③身诸毛孔 身上的一切毛孔。
④栴檀香 栴檀木的香味。
⑤容色端正 这里是指具足三十二相。
⑥相好殊妙 这里是指“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廷、骨际如钩锁、身一时迥旋如象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象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
⑦缯盖幢幡 由丝织成的装饰在佛堂的长形旗子。
⑧庄严之具 指用来作庄严的供具。

返回目录

----------------------------------------------------------------------------------------------------------

更多陈义孝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