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到「中央标准局同济会」这里来作演讲。我要讲的题目是:「佛教的财富观」。我想先把这个题目的来龙去脉说明一下。我们佛教对于财富的看法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属于小乘对财富的看法;另外一种则是大乘对财富的看法,这两种观点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先谈第一种看法。第一种佛教的看法是在面对财富的时候,要我们不贪,主张不要有贪心。为什么不要有贪心呢?因为财富像粪土一样,都是虚假的,不必去贪着。像这种态度,人不会有钱,不会变成富翁。
以这种态度来面对财富的,大概都是一些相当安贫乐道的人,他们实践这种主张,以致生活形态看起来像是苦行僧。他们身上既没有钱,也不去存钱,不会考虑这类问题。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庞居士,家里相当富有。他成道的时候,不但自己成道,全家人也都一起成道。他成道之后,就做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他把财宝全收了起来,考虑是不是要送给人家,因为他已经不重视这些东西了。但究竟要不要送人呢?结果他想不能送,因为送了人以后,别人得到他的好处想要回报,就会结下来生轮回的因缘,所以他决定不送人。
那他要怎么办呢?考虑之后,他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财宝装在船上,然后把船开到江心(河的中间),凿了一个洞后,把船沈掉——财宝自己既不用,也不送给人家,这种态度是标准的小乘佛教对财富的看法。但这种看法是没有办法处理财富的问题,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更是不可能去面对复杂的财富问题。
再来谈谈大乘佛教对财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大乘经典里面所说的一些事情了解大乘和小乘的态度迥然不同。
比如说西方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各种宝树庄严,是非常华丽、非常富有的景观。而从大、小乘画像的不同也可以窥见一些端倪:大乘的佛菩萨都是宝像庄严的,浑身戴了很多的璎珞珠宝;而小乘罗汉,都是一些苦行像,身上没有什么装饰。在大乘佛法的经典里面这种非常富裕、丰富的图像都出来了;同时大乘的佛法也非常讲究要救度众生,但救度不能光是嘴巴讲讲,也不能只是用想象的,或者入定观想观想,只观想也帮不了实质,所以在大乘佛法里面就要实际去救度。
救度就要布施一些财物,也就是你要拿出一些众生所需要的东西和财宝,这就是所谓「财施」——把财物拿来布施。在这种情况下,大乘佛法是要考虑财富的。
可是一直到现在,在实践上大乘佛法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生财。既然我们的庙宇需要信徒的供养,把它庄严得金璧辉煌;救济贫苦众生的时候,也需要财物去布施,所以财富对大乘行者来说就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佛教并没有教我们怎么去生财,如何让我们的财富增加;对可以做的事情,也没有做很清楚的交代。
在密宗里面,则多了一样东西,就是财神法。所谓「财神法」,就是让大家修一种法,照着法本修持。
一般人相信学了财神法,做生意时就比较能发财,生活也会比较富裕,不致贫乏。但这个层次还是没有教我们怎么去做生意,只是给一个法本,上面有些咒语,有些观想,有些手印,还有一些偈子。
偈子的意思大概是说:要供养诸佛,要救度众生,要去帮助别人——所提出的是这种观点,可是并没有告诉人怎么去生财。所以严格来讲,佛经里面有关财富的事情讲得并不多,无法在精神和行为上给人一个清楚的指导原则;只是告诉我们不能贪心,会有因果报应,所以在获取财富的时候,不该拿的就不要拿,也不要去偷,不要去抢,不要去骗,也不要去赌——会告诉你这些原则。
也就是若想生财,最好不贪,要在不贪的状况下去发财,大概只有这些简单的规则。
这些规则在几百年前,或一、两千年前可能还不致于不够用。可是到了我们这个工商发达的时代,情况非常复杂,以致生财的过程和以前的时代极端不同。面对这么复杂的社会状况,我们现在的佛教徒,想要凭借佛教过去传统的简单原则,就很难适应,所以常常会有一些问题。
尤其在佛教里面又有大乘的想法,又有小乘的想法,而目前佛教里面小乘的想法其实是满盛行的。弄到后来,就变成我们到底可不可以赚钱?很多佛教徒都会产生这种困扰,认为最好不要碰钱,才能修行;一旦碰到钱,就不能修行了。可是佛又教人要供养,但我们不去赚钱,又怎么有钱去供养庙里的师父?又如何去赞助救济贫苦的慈善事业?所以各位想要加入「慈济功德会」,还是得去赚钱,这是很矛盾的。
在这里我想再说明一下现代工商文明的复杂性。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更能够了解了。
我前一阵子看了黄仁宇先生写的一本书:《万历十五年》,里面就介绍了明朝商人的情况。那个时候离现在还不太远,大概是四、五百年以前,商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呢?当时商人出门身上要带钱,带什么钱呢?就是带一些碎银子。这些银子都是很重的,要带的话,一个人也带不了太多,大都是包在一个布兜里面,然后捆在腰上。一次带五、六斤就已经很重了,就这样辛辛苦苦地去旅行。一路上还要财不露白,所以衣服要宽大一点,人家才不知道他腰间捆有银子。
他们常常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买货,光是买货就不简单,得一家一家地收购;不像现在,到一个批发市场去,一下子全买好了。他们没有这么简单,每一家有多少就收购起来;把钱付了以后,就装起来,然后自己押着货,运到目的地去卖。而且一下子也卖不掉,要慢慢卖,当然卖价是很贵的。
譬如说原来一块钱的东西,大概会以二、三十块钱卖出去。他们那么辛苦,当然需要如此。但是虽然单价差异很大,赚得好像很多,实际上能够做的量却很少,所以赚的还是少得很,这和现在的贸易商简直是不能比。
现在的贸易商身上哪里有钱呢?钱都看不见。现在的钱都已经变成电脑里面的资讯,银行把你要用钱的数目,在电脑里面打几个符号,钱就电汇出去了。现在的贸易商,哪里一定要人跑去买货?他只要用电话或是传真机联络,轻轻松松就把生意完成了。像我认识的一个贸易商朋友,他根本没有看过货是什么,但是货就已经从美国或台湾运来运去,而他只在办公室里坐着。他赚的差价很少,但是数量很大,结果还是很好赚。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经商的复杂性和过去不一样,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在这个时代,我们对财富到底要怎么想?怎么看?都是问题。
前一阵子有所谓投资公司的问题。像这类公司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到底可不可以?而现有的这个社会里,其他人都这么做,而且法律上也不认为有问题,那么如果投资公司同样也做了,我们就看不出他有什么不对。当然后来很多投资公司都出了毛病,因为政府不能接受。可是若从他们的作法,与其他商人的行径来比较,实在没有办法认定他们一定是错的。
可是这些投资公司后来都变成不对了,那为什么他们是不对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同时我们也晓得其中有一家最大的投资公司,最后还是一样出了毛病,而它的主持人是一个虔诚的密宗行者,难道佛教没给他什么指导吗?至少看起来好像没有办法给他指导。
我想原因是现在的工商业文化,其经营的方式已经复杂到一个程度,传统佛教的一些行为准则已经没有办法施上力了。在这种情形下,想找明确的条文,来解决问题,就很困难。
经典或是法师,都没有办法给我们一个确切的指导。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佛法没有为我们现在这个科学、工业、商业这么发达的世界,预先准备好一套教导的原则,我们不能够这样要求。因为他们以前发展出来的方法、原则,是针对他们当时社会状况的需要,然后依照本有的佛性来做判断和抉择而订下的。他们没有遇到我们现在这种复杂的环境,所以不会去订这些规则。
我们现在既然遇到了这些问题,前人又没有留下现成好用的法则可以依循,就必须自己去面对,自己想办法解决。为了这个问题,我要求自己深入去检讨,第一步就是如实观察,如实地观察财富的本质,认真反省所谓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我运用佛法里面的禅定和般若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得到了三个原则,我现在觉得这是财富很重要的三个原则,我现在逐一说明:
第一、财富并非只是物质,凡是能够改善生活品质的,就是财富。
第二、个人的财富包含在社会整体的财富中。
第三、未做贡献,不收报酬;做了贡献,才收报酬。
第一个原则:「财富并非只是物质」。我们一般都会有一个观念,认为财富是物质。我在这里就要说明财富不是物质。
我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大概都知道,所谓的IC就是「积体电路」。这种半导体主要的物质是什么呢?就是硅(silicon)。IC就是silicon这种物质做出来的。而 silicon 又是什么?就是大家看见的地上的砂。我们看见砂的时候,不会觉得它是财富;可是看见IC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是财富。
这中间的差别在哪里?差别不在物质,物质都是一样的;差别在IC。科学家把砂(氧化硅)中的氧去掉,从中提炼出硅来;但这样还不够,还要把这个硅做成 singlecrystal ,做成大家所知的硅晶片,一个一个圆的硅晶片;然后在这个硅晶片上面做一些微小的结构,就成了IC。
就物质的角度来看,砂跟「积体电路」并没有什么差别;可是就财富的角度来看,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有财富,一个没有财富。原因在哪里?原因在这个「积体电路」加上了人的智慧,也就是把人的心力与才智放进去了,才变成财富。如果这些物质,人没有把心智放进去,就不会变成「积体电路」,也就没有办法变成财富。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积体电路」当中的线路如果有一个地方断裂了,就没有用了,其所带来财富也就不见了,可是它的物质部份并没有减少。那为什么一个有财富,一个没财富?这就要看它的功能是否能发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情——财富并不是物质。如果财富是物质,非洲那些落后国家和美国应该是一样富足,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元素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美国是一样多。
可是美国是富有的,而非洲很多国家则是很贫穷的,由此可知财富并不是物质,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经常都误以为追求财富,就是在追求物质。因此很多人要买房地产,就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看的。我这里要特别声明,我们要用佛法所教的定慧观点来如实地观察:财富究竟是什么?是不是物质?各位只要听了我刚才的分析,就可以了解:财富并非只是物质。
既然财富不是物质,那它又是什么?我认为凡是能改善生活品质的即是财富,也是贡献。关于贡献这一点,我们等一下再说。像刚才举的IC,当它中间的线路断了一条,功能不能发挥出来,就没有财富了,也就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这些所谓财富的东西,其实都是在满足生活上的需要。
最早的时候,人最迫切的是生存问题,所以想尽办法要活下来。现在活下来已经不觉得困难了,反而「要生活得更好」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财富也就是「能改善我们生活品质的任何东西」,它不一定要是物品,只要符合这个定义,那么就是财富。
所以第一个原则的全文是:「财富并非只是物质!凡是能够改善我们生活品质的,就是财富。」如果我们能够提供财富,就是做了贡献。我们能够帮助别人解决一些问题,满足别人的一些需要,这就是我们的贡献,而这个贡献也就是财富,是和财富相同的东西。由此衍生下来,我们就可以晓得:财富并不是金钱的多少。
一般人一讲到财富,就说自己有多少台币,有多少美金,就只讲金钱的数量。现在我们可以从这里了解,财富不是指金钱的数量。那么金钱又是什么东西呢?金钱只是换取财富的单据。
换句话说,也就是换取别人对自己做一些服务,换取别人供给一些需要的凭据,这就是金钱。如果把金钱解释成我刚才讲的话,那财富是金钱还是说得通的。
可是我知道我们现在有很多人一看到金钱,心里想的只是那个数目,然而数目就不一定是财富,因为它不一定能够改善生活。我们知道很多有钱人,他们的财产很多,但却生活得很不好,非常烦恼、痛苦,也非常忙碌,而且还把身体健康弄得很差。像这种情形金钱并不能改善他的生活,那么也就不是财富。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很多人很会赚钱,但并没有对人提供服务,没有帮助别人,也没有贡献。譬如说我们这个社会就有很多人,在把股价炒得很高的时候卖出去,一卖以后股价就跌了下来,跌到很低时又再把它买回来,这种差价使他们赚到很多钱;可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并没有因此增加,只是钱从一些人的口袋变到另一些人的口袋中,如此而已。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认为这就是财富;然而由新的观点来看,用这种手段赚来的钱都不是财富,所以我认为他们是穷人。以上第一个原则是我在探讨财富的本质时所发现的。
第二:「个人的财富包含在社会整体的财富中。」一旦个人的财富脱离了整体财富时,比如说脱离了市场系统,立刻不成为财富,这也是现有的财富所具备的特质。
我们个人有个人的财富;而整个国家、社会,或整个地球的人类,也有其整体的财富。个人的财富一定要包含在整体财富之中,无法脱离整体财富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一定是整体的一部份。
这话怎么讲呢?比如说,我们认为收音机是财富,但是如果你的收音机和社会脱离了关系,对你就没有用。因一脱离关系,电台播放的,你就收不到。譬如在没有电力供应的穷乡僻壤,电池一旦用完了,没有新的可以补充,收音机马上就变成废物。
汽车也是,如果脱离了社会,汽车对你就没有用。没有路,没有汽油,汽车只是废铁一堆。若在荒山野地,四周没有人烟,身上即使有再多的钞票也没有用。它对你的生活没有一点帮助,反而可能是个累赘,所以财富无法脱离群体。
还有,如果有一个人在荒野中捡到一块钻石,这块钻石对他来讲,只不过是一个比较亮的石头而已,并不是财富;可是他如果把这块钻石拿到我们这个世界里,比如说苏世比拍卖会场或是珠宝店,就立刻变成财富了。
所以我们想要得到财富,是没有办法脱离社会的。换句话说,这个社会整体如果不健康,个人的财富也就不健康;整个社会贫困,个人也就变得贫困。如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做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只让自己个人的财富增加,却使整体的财富越来越少。
我们应该努力做的是:使社会整体的财富增加,也使个人的财富增加,也就是个人财富的增加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一致的,这种做法才是正确的。而前面举的炒股票的例子,虽可以让个人财富增加,但整个社会的财富并未相对增加。这种活动等于在自杀,但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所以我们一旦有这种体认,在追求财富时,就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一定要考虑整体的利益,因为个人的财富是负载在整体财富之上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未做贡献,不收报酬;做了贡献,才收报酬。」这是第三个原则。当然,这个贡献包含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也包含对社会中某些个人的贡献。如果只对社会中某些人做贡献,而对整体没有贡献,这也是有问题的。
以上三个原则相互间都有关联。这第三个原则,我是从唐朝百丈禅师的事迹得来的灵感。唐朝百丈禅师建立丛林制度,同时定下了丛林制度的规矩,我们现在称之为「百丈清规」。
丛林制度是个什么样的制度呢?它是从中国佛教里发展出来的。因为当时中国是农业社会,所以出家人就开辟一些田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然后集体在那里修行这个方式是不同于印度的。印度是托钵乞食,拿碗去要饭,这样过日子的。可是在中国这个办法行不通,所以就发展出丛林制度。
在丛林中,出家人自己耕作,自食其力,空余时间就修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当百丈禅师年纪很大时,他还是照样下田耕作,他的徒弟不忍心见他那么辛苦,就劝他说:「师父,您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好好休息,让我们来耕种吧!」但他不肯,还是执意要亲自下田耕种。徒弟拿他没办法,就把他的锄头藏起来,心想:「这下师父就没办法工作了。」虽然老禅师没有了锄头,无法去耕田,但他也有自己的办法,就整天打坐,不肯吃饭。这一不吃饭,徒弟就没办法了,只好把锄头拿出来还给他,这样他又可以下田了。
这件事情给后人立下了一个典范,就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天不做事,就一天不吃饭。这句话如果用在以前的时代,是非常好的经济生活的指导;可是要用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必须变一变,也就是要变成:「未做贡献,不收报酬;做了贡献,才收报酬。」这句话是我从「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这个事迹衍生出来的。
这第三个原则在我们处理财富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以为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好的。但我现在不想用「不劳而获」这句话,因为会让人误解,认为只要做得很辛苦,就应该有收获。所以我改成「要有贡献,才收报酬」。
因为像炒股票的人,也炒得很辛苦,如果说他不劳而获,他会说:「我也很辛劳啊!」所以要改从有没有贡献来谈。没有贡献,就不能够收获,也就是不收报酬;做了贡献,才可收取报酬。如果我们是以这种态度来面对所想获取的财富,比如说我们想要拿薪水,或者商人想要赚取利益,或者开工厂的想要赚钱,也就是想得到报酬,只要是做了贡献才得到报酬,那都是心安理得、很有尊严的,不会觉得对不起别人,因为这是应得的。
这个原则还有一个好处——不会产生不平。因为许多社会现象常使人觉得不公平,都是源自看到别人没有什么贡献,但却得到很多报酬——也许是因为他的运气好,也许是因为他知道偷鸡摸狗,也许是他投胎投对了地方,种种因素使他的金钱变得很多。当社会有这种现象的时候,其他没有这种机会的人,心理就会不平。
我记得有次参加一个会议,有个人对主席说:「你把我们请来开会,应给我们出席费,不然我们不要来。像国大代表都有出席费,我们为什么没有?」因为他看到别人没有贡献,在那里胡闹,就有钱拿,心中就会不平。
如果我们的报酬都是因为做了贡献而得到的,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人不平,认为你不该得。因为别人贡献了那么多,当然该得;而你做得那么少,当然不该得。所以用这第三个天律做为「分配」的原则,是比较不会产生问题的,大家很自然会认同这个原则。
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当报酬或金钱都是因为贡献而来的,而且金钱的数量和贡献的多少成正比,是一致的关系时,那么金钱愈多,就表示贡献愈多。此时一个有钱人,会是一个很有尊严的人,能让人家尊敬。因为他的贡献多,所以他的金钱才多。
如果金钱的数量与贡献的多寡并不一致,就会让人产生不平,社会上就容易发生打架、抢劫、勒索的事。很多这类案件都是歹徒看到人家赚得太离谱,心里痒痒的,才加入劫财的行列。如果人家的钱财根本是因为有所贡献才得到的,那就没有什么好抢的,多去贡献嘛,自然就会得到。这是一种状况。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前一阵子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那个机关核发薪水,不是用贡献或功劳来做衡量的基准,而以什么呢?以学历来衡量。所以在他的机关里,博士的薪水就是比硕士高,而洋博士的薪水又要比土博士的薪水高,不管你做多大的贡献,就是这样子,这是一个规则。
所以他们机关里面有很多硕士,虽然做得非常好,很有贡献,比洋博士贡献多很多,可是加薪时只加一点,比没有贡献的洋博士加得还少,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都看得到的现象。开始的时候那些年轻的硕士还会努力工作,但过了一阵子以后也就不做了,大家一起混。
这道理太简单了嘛!「贡献」本身就是「财富」,但是这个机关却不给他们应得的报酬,而只看学历——有什么学历,给什么报酬。那大家一看,情况不对,原来游戏规则是这样订的,所以就磨尖了头,想办法去拿一个学位。拿学位很努力,可是做贡献就没有人了——演变成这种局面,这个机构还能做什么呢?一定做不出什么象样的事,大家心中想的就是怎样多分一点报酬,没有人想要多贡献。
民营的机关应该不致如此,情形会比较好一点,但还是有问题。因为现在所谓公司的规则都是资本主义所订下来的。
大家会想,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民主国家,他们重视人权。那么我们来看看一般公司是不是重视人权。我可以告诉大家,一般公司其实并不重视人权,他们重视的是股权,重视的是资本。只有股权才有发言权,才可以做决定,才有权力,人权在那里面没有什么力量。
然而员工对公司通常都有很多的贡献,没有他们,东西可能做不成,做不好;可是,成品一旦做出来以后,最大的利益还是老板得去了,而不是那些我所谓的真正有贡献的人得到。
如此一来,就使得很多公司员工不肯真正尽心尽力去做事,原因是即使他们的贡献再多,公司却没有相对增加报酬。如果他们做了贡献,能给予适当的报酬,就不会产生这种结果,所以我觉得以上三点是财富真正的原则。这些规则并不是我订的,而是财富的本质就是如此。我甚至觉得这三条规则非常近似自然律,虽然它们是在解释人类社会的现象,而不是解释自然现象,但确实近乎自然律。
我现在就用这三条规则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
有些经济现象乍看好像很复杂,但是用这三个原则一看,就很简单。是一些什么现象呢?像资本主义社会都有所谓的「景气循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一定会有景气循环?
我不是学经济的,只是在报上看见这些问题。当我想到这些原则之后,就用这些原则来看这个问题,发现满简单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办法免除一些经济活动,哪一类的经济活动呢?比如说炒股票啦,炒房地产啦,炒地皮啦,把外汇买来买去啦,这种金融性的操作活动没办法免除,也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吸引了很多人来做这类事。
我们想想看,这些活动对整体的财富并没有一点贡献,许多人却赚了钱,也就是他们从这个社会吸取了资源,可是他们不提供任何贡献,像这一类的活动就会让经济衰退。这类活动一旦很多,整体的社会财富就一定会下降,反应在经济上面,就是经济衰退。
当经济衰退以后,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从事这些活动的人。这些人一旦损失了弄来的金钱,就会稍加收敛,并且反省原因,然后又开始做一些对实质有贡献的经济活动,这个社会整体的实质财富又开始慢慢增加,所以经济又开始复苏,道理就这么简单。
资本主义因为没有办法免除这些活动,所以一直在那里摆来摆去,几年后就有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这是我用这三个原则一眼就看出来的,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我们再从这件事来看看投资公司的问题。
像国内最大一家投资公司的主持人被法院判刑的时候,他说了一番话,意思是说他到底什么地方错了,请告诉他。他自己也讲了一番理由,看看他的理由,似乎也找不出错。可是法律上就是要判他的罪,政府就是要取缔他。那是不是政府和法院要跟他过不去,要找他麻烦?也不是。
我不认为政府有这种意图,他们也是身不由己。那么他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现在从这里(指图表)可以知道,原来他是被这三条自然律所判罪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被政府或者是法院判了罪,其实是司法单位或者政府不知不觉受了这三条自然律的影响。
投资公司真正的错误在哪里呢?他们给投资人很高的利息,也就是投资公司本身没有放高利贷,放高利贷的是投资人,所以它的错误并不在放高利贷。那么它的错误在哪里呢?它的错误就是因为投资人未做贡献,但公司给了他们报酬,错在这里。那些投资人统统没有做什么贡献,它却给他报酬。
当公司很小的时候,还不是问题。当它扩大以后,就要拼命去赚钱,再把利息付给投资人,做得十分辛苦。因为要付那么高的利息,所以没有办法用「有贡献,才得报酬」的作法来赚钱。它最大的办法就是炒股票。这个社会大家都在炒股票,也不是犯法的事情。它去炒股票,赚到的钱就给投资人。公司自己做得很辛苦,但对社会整体来讲,并没有贡献什么。
它把报酬送给那些投资人,就养了一大帮没有贡献的人。如果这些人为数不多,这个社会还承受得了,没有人会去管;但后来人数太多了,社会就承受不了。尤其多到其他很多很多投资公司也群起效尤,整个社会就更承受不住了,就要制止它。政府就是受到压力,而不得不去制止。
所以严格说来,投资公司不是被法律所制裁的,真正制裁它的是这三个原则。所以我想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原则其实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然律。无论是政府也好,法律也好,都没有办法逃出它的影响。
我们如果能够了解、体会财富的这三个律则,并且确实遵守,再去从事生财的事业、生财的活动,就不会发生问题;也不会羡慕别人赌博赢了大钱,或是签六合彩签中发了大财,因为你不要这种钱,只接受因有贡献才得到的报酬。
所以从投资公司的这个例子,大家就要注意,好人是不能乱做的。把钱无缘无故送给别人,是不可以的;要给别人,也得要他有贡献。如果当时投资公司能够让那些投资人做一些事情,一旦有贡献以后,看他们贡献了多少,然后再给他们报酬,今天就不会出问题;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所以出了问题。
至于前面提到的三个原则和佛法的关系是什么?我开头提到这三个原则是从禅定及般若智慧里面反省得来的。反省的方式是从「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特性是什么」这个方式找出来的。
我可以这么说,这三个原则可以对应到佛法里面的三种情况:第一,「财富不是物质」对应到佛法中一直讲的「三界唯心造」。财富也是三界内的东西,当然也是心所造的。第一个原则中又提到能够改善生活品质的就是财富,就是贡献。「改善生活品质」即是佛法里面所主张的要「普济众生」。
第二个原则讲到了个人和整体的关系,佛法里面讲到佛性的本质是无分别的,法性的本质也是无分别的;然而一旦入了世间就有分别,也就有了个人,这二者是相关的。个人并不能够脱离整体,也就是「分别」是从「无分别」而生的,相互间关系非常密切。这一点我在另一个地方曾经有更详细的说明。而「无分别」就是没有差别,就是一样,也就是「同体」,这是大乘佛法菩萨道所强调的「同体大悲心」。
第三个原则是从唐朝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演变成「没有贡献,不收报酬;有了贡献,才收报酬」。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在没有贪心的状况下得到财富,是一种无贪的生财法则。
我们大家都晓得,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要有欲望,没有欲望,经济就没有动力了。其实欲望是什么?欲望就是贪欲。可是我们佛教徒不愿意这样去赚钱。现在如果用了第三个原则,是可以在没有贪欲的情况下,去获得财富,这对我们佛教徒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徒一直说要去贪、嗔、痴三毒,去了半天,赚钱的时候还是要贪,这不是背道而驰吗?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生财而不用贪心,这是修行人积极寻找的方法。
说到这里,我要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做个批判。资本主义的缺点,刚才已经说了一些,就是它没有办法免除贪,没有办法免除一些既没有贡献却又要赚钱的经济活动;但是它也有优点,了解财富不是物质。
像「中央标准局」就是专门审查专利的,「专利」就是「智慧财产权」。智慧也者,不是物质。他们了解这一点,所以仍然能够生财,但是并不能免除贪。共产主义是为消除资本主义的缺点而创造出来的,可惜他们革命革过了头,把企业家的贡献也视为剥削,因此很多人靠智慧创造的所谓的财富、所谓的知识、所谓的这些贡献,在他们那个制度下却不被承认。所以就没有人朝这个方向去做,财富自然生不出来,错误就在这里。
如果哪一天,他们能够省悟这一点,才可能有财富,可是他们看不清楚。事实上他们很想发财,却又要认为财富就是物质。他们应该真正去检讨自己的心,既然主张唯物,不承认有「心」,以为物质就是财富,那么他们已经有很多物质了,不比美国少,为什么又会觉得贫穷呢?显然心中并不认为物质是财富。若不检讨这点,那又如何富有?
其实穷就是穷在他们没有用心嘛!没有用智慧嘛!这个观点一弄错,以致共产主义到后来就拼不过资本主义,所以像东欧那些国家就一个接一个倒下,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虽然他们倒了,可是问题还是没有找出来。他们只晓得自己不好,要去学资本主义,可是还是没有找到解答。
而在学资本主义的时候,应该注意一点,不要学到资本主义的坏处,而把他们的贪欲学来。其实我们中国人原本不是那么贪的,甚至不晓得去贪。这些经济运作的方法都是从资本主义那里学来的,只不过是连缺点都学来了,好的地方并没有学到,却把缺点放大得很严重,所以反而被他们骂成「贪婪之岛」,这是很冤枉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深深觉得虽然经典没有明确地给我们指导,但还是可以从它所教给我们的原则,自己去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且我相信如果以这三个原则去发展经济,会做得比资本主义更好。
现在我就佛教的立场来想。原始佛教的时候,出家人是靠托钵化缘来维持生活的;到了唐朝农业时代,靠的是丛林——我称之为「农业丛林」——自耕自食,自力更生的方式来生活;现在进入了工商文明的时代,我想我们有必要建立「企业丛林」。
在这个企业里面,我们佛教徒可以修行成道,又可以生财来解决生活问题,同时多余的财力还可以救济社会。我希望在这个企业里面发展出合乎我们人类本具佛性的工商文化,而不是援用资本主义发挥贪嗔痴三毒而产生的工商文化,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发展。
我刚才提出来的三个财富的原则,还只是原则,真正要想发展出一套文化,还需要建立一个非常细密的制度。这也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在企业体中实现。这样的企业体,如果能够发展出来,我相信一定会很成功。因为在里面的员工都是修行人,他们不用贪心,而用佛的智慧在那里生财。
试想,菩萨要跟凡夫来比,怎么会输呢?这个由菩萨所组成的公司当然是很厉害的,是不是?同时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事,不仅是食、衣、住、行、育、乐,还包含了修行成道,都可以在这里面完成。如果成功了,相信其他的企业也都会来学习。
我们是大乘佛法,就怕人家不肯学;假如人家肯学,我们不会说:「这是我的专利,不告诉你。」不会如此小气,我们一定会教人。但是教也不是白教,我教你,就是表示我对你有贡献,所以你就要对我回报。我们一定要保持这个原则,不要让人家觉得占到便宜了,这种占便宜的心理就是在满足贪心。我们不能把别人的贪心养得肥肥壮壮的,这对佛教修行人没有好处。
如果这个企业文化成功了,大家都来学,不就把这个世界化成佛土了吗?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也可以「凝聚诸佛子,共建人间佛土」。这就是我对财富的看法。大家听了,也许会觉得我这些看法是新的,虽然是新的,但还是从佛法的原则中衍生出来的。谢谢各位。
问:在经典中虽然没有提到怎样去赚钱,只叫我们不要贪。但反过来讲,什么叫做贪?什么叫做欲望?大家好像认为欲望就是贪,我认为欲望可分为有智慧和无智慧的。没有智慧的欲望就是贪,那有智慧的欲望则是越大越好。佛法虽没教我们不要赚钱或是要如何去赚钱,但是教我们不要贪,就是表示我们可以赚大钱,但是要有智慧。像我们想成佛是欲望,佛要来度众生这也是欲望,但是我们要有智慧。
答:刚才这位先生提出一个观点:有智慧的欲望就没有贪的缺点。如果有贡献就是有智慧,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举些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我们要获取财物的时候,如果完全不去想有没有贡献而只一心想要那个东西,这时候就是无智慧的贪。
比如说:有些家庭几个兄弟争夺遗产,当初他们的父母在创造或赚取这些财产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什么贡献,可是照现在的法律,这些遗产规定要给他们,这时就很容易造成亲兄弟为争夺遗产而六亲不认,这种争夺遗产的心就是贪。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赌博,赌徒在赌的时候就一直想得到钱,想要赌赢。但他一点都没想到要怎么去贡献,没有自问:对别人、对整体社会,做了什么贡献?完全都没有,他一点都不反省,就只想要赢钱,这种心就是贪。
至于刚才这位先生所说的我们想要修成佛菩萨,这个愿望是不是贪呢?当然不是,贪正如这位先生所说的是「有智慧的欲望」。原因是要修成佛菩萨不是能够贪来的,而是要去努力修行,要做贡献,才能够成就的,想贪是贪不到的。
即使我们打坐,想要得到一点特殊的静坐经验,都不可能贪来的。譬如:有人在教打坐,你去听一下。听一下还是没有用啊!一定要自己去努力、去实践、去摸索、去修行,才能够得到。所以这些成就全都是因为你有所贡献而获得的报酬,没有一样是能不劳而获或是不做贡献所能够获得的,因此这里头没有贪。
而想要不贪就只有一条路——努力去贡献,那么所达到的欲望就不是贪。假如佛菩萨的果位是可以贪来的话,那像什么呢?就像是王位或是衣钵,一旦抢到手就以为是成就了,这就是贪。因此去抢王位、抢衣钵、抢名位等等,通通都是贪心在运转。如果是自己修来的或贡献来的,人家要抢也抢不走,你想送人也没办法送,靠自己努力才得到的,就不是贪。
问:佛教徒有很多人认为有欲望就是贪,就是错。但我觉得有欲望是好的,不是不好的,但是那要有智慧,否则没有智慧的欲望就变成贪了。比如我们想要成佛道、想要救度众生的欲望也是要有智慧来判断,我这样子做是不是对的?我该怎么做才能救济众生?该怎么样做才能成佛道?欲望并不都是错的。
答:对的,我想你的欲望已经是愿望了。
问:当然,也可以这么讲。过去常说不能有欲望或愿望,这是不可以的。
答:人应该要有愿望。
问:过去往往有人会说:啊!你这样子贪了。像有些人讲:我想要赚钱。人家就说:啊!你在贪了。这是不对的。
答:刚才这位先生所说的是对的。我们一般人常说人家有点欲望、有点愿望,就是贪;那我们肚子饿想吃饭,难道也是贪吗?这样说是不适当的。
问:我想请教所谓的贪心,这个「贪」的本质是什么?它最基本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贪」?还有,我们的贪心起来后,要如何观照?
答:贪心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贪心是从「无明」生出来的。那无明又从哪里生出来的呢?无明就是从「佛性」生出来的。所以讲到贪心的源头,它还是从佛性出来的;只不过在生出来的过程中稍微这么卡了一下,被什么卡了一下呢?就是被「无明」卡了一下。
这种情况一般人很难省察得到,因为一定要先省察到佛性、省察到「本明」了;再从「本明」那里走下来,通过「无明」,然后才生出贪心。把这整个过程一观照,就很清楚它的源头。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省察能力,那么根本就省察不到,不知道它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只觉得这个贪心原来就在这里了。现在我提出来的财富三原则中的第三个原则,就是想要帮助大家,当禅定的能力没有那么深的时候也可以自我检查:自己所以获得报酬是否因做了贡献,如果是,就不是贪——这是一个很简单、不需要禅定功夫的检查方法,即使禅定功夫不够,也可以自我检查了。
问:抱歉,我打扰一下。刚才您讲到:先要有贡献,然后就可以得到报酬。万一我们所期望的报酬和所做的贡献并不平衡,那就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贪了。
答:一点也不错!如果我们得到的报酬超过了贡献,那还是有一些贪。
问:但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希望得到的已经超过了贡献。
答:可以知道!不过这就更要下功夫了。我现在这些原则当然可以用得更精细而且数量化,但是开始我只想时找出一些原则,只是定性上面这么说,还没有办法定量,要定量还有些困难,以后大概可以用自由经济市场来定量。
问:我们平常在行善时,会受到心力的干扰,尤其在动中。您所说财富观的报酬,对这个社会有影响时,别人的心力也会来干扰,会产生互相的影响。那个心念,心的力量,互相会干扰。此时,观照的力量若还不够,会被它拖走。在学习财富时,最高的原则已经说出来了,但那不是我们原有的东西,那是知识而不是智慧。所以我们在行善时,要如何慢慢透视这一点?
答:我还不太懂你的问题,是不是能再说一遍?
问:我们平日在行善的时候在定中比较容易观照,而在动中为了生活,还要兼顾什么财富的原则,并不容易。因为每个人有他的业力,有时候行事会受到业力的牵连,一般人很不容易达到这三个原则,那要如何改善?
答: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想要修行,又想要做得很好,不受到干扰,当然是不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有所改善,能做得更好,我想第一个禅定的功夫必须加强。如果禅定的功夫强到某一个程度,在平常的时候也能观照,就不会受到业力或他人心念的干扰;如果这一步工夫还不够,那么我们就要自我反省,看看自己心中是不是没有其他的企图,是不是很单纯地在行善助人。
如果是,我想你不要太担忧,并没有什么大错;如果不是,你心里面还有其他的企图,比如说表面上你是在行善,但是心里面却有个计划,想要沽名钓誉,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反省了。如果连这种心理也没有,那你就可以放心,大概不会有问题。
问:贡献与报酬之间,我认为并不一定完全成正比。因为每个人有他的业力,修行的境界与福报也各有不同。我想在每个人的经历中,往往有许多见证:同样的努力,但是不同的人所得到的回报并不同。所以我们的贡献与报酬不必强求一定要平衡,而更应以一个平常心去看:我就是这样子做,能够得到的就是我该得的。是否可以用这种态度来看这个问题?
答:对的!就是这种态度。我们没有办法数量化这个贡献与报酬,我只是想发展出一个合乎佛性的工商文化,想要在一个企业里面去发展,希望贡献与报酬之间能有一个比较数量化的关系,但这还是未来的构想,而且是限制在那个企业里面。如果从一般的情况来讲,这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只是定性地讲——「要有贡献,才取报酬」,没有必要把它数量化到那种程度,不过将来也许可以用自由市场的机能来给贡献与报酬一个数量化的关系。
问:请问梁教授:高雄有佛光山,花莲也有「慈济功德会」这些企业——我称它为企业恐怕有点不太妥当吧?
答:是的,这些是慈善事业。
问:他们算不算符合您心里所想的佛性化的工商文化呢?
答:我觉得他们做得很好,尤其是「慈济功德会」。他们把社会上很多有心行善的人的力量都集合起来,然后去做很多具体的慈善事业,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证严法师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她自己生活所需要的资源,并不从那些捐款中去获得、去挪用。「静思精舍」中那些出家人的生活所需,还是用她们做些手工、蜡烛这样子辛苦赚取的微薄利润来维持的,这种做法让人家很信任他们。
至于说到那样子做,是否就是我所想要做的事情?答案是否定的。我想要做的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是什么层面呢?是他们所没有做的层面。他们什么地方没有做呢?比如说:他们行善的来源是要靠社会大众或者是佛教徒的捐献,而这些钱是怎么得来的?是贪来的,还是不贪来的?这个问题她没有去涉猎,也就是没有管,所以就等于是如果有人去炒地皮、炒股票,赚了一大笔钱,然后分一点钱给「慈济功德会」,就算聊表寸心了,而且还安慰自己说:我也做了善事!但是他在那里贪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天地的事情了。
「慈济」目前做的时候,这个问题是不考虑的。但我不是,我的理想是——在大家开始赚钱的时候,同时就在修行了,就没有贪心了。
问:刚才梁教授曾说过:如果想要不被干扰,禅定的功夫就要加强。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禅定的训练,不知道应该要怎样去学习?
答:喔!如果以前完全没有接触,第一步就是要持咒,先把心中的杂念安静下来;以后要打坐,才能达到禅定的境界,这个步骤是要慢慢来的;同时也要多读一些佛经、多了解一些佛法,才能够入门。
问:这也就是说假若还没有禅定工夫,就无法实现您所提的佛性的工商文化?
答:我所提出来的财富的三个原则,已经可以让没有禅定经验的人去做了。我设计这三个原则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这三个原则你只要懂,即使没有禅定,也没什么大影响,只须遵照原则去做,就已经接近了。
问:照那三项原则去做,是不是能达到禅定呢?
答:照这三个原则去做并不能达到禅定,禅定是要去练习的。但是照这三个原则去做,就可以不贪,可以不造业,可以使整个社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大家的生活品质也就会愈来愈高;而对修行人也仍然是有帮助,因为修行也要有一个好的环境。
问:那您的意思是说:财富也包含了物质,它不是单纯的物质而已?
答:是的!「财富不是物质」的意思是说:单单只是物质的话,就不是财富;但整体的财富当然包含物质。
问:往往一个人的行为是内心的展现。禅定工夫如果不够,观照力量就一定不够;观照力量一不够,稍微不小心,就会被无明拉走;一拉走,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为已经造了业,这个因到最后一定会有果报出来。
答:我们不必担忧到这个程度。你在做的时候,如果禅定工夫不够,但是你懂得运用这些原则,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好像一个人了解法律,虽然道德并不怎么好,心也不见得有多好,可是他很了解法律,就可以不犯法。这三个原则我觉得已经接近自然律了,你了解它,就不易做错。
问:我谈的不只是这样。从这三点里面,它包含了全部人性的自然法则,所以我问的不是只有财的问题,本身我们行、住、坐、卧的各种问题都出来了,我说观照也是在问这个问题,不是只有包含财富而已。
答:噢!那是另外的问题,不是今天的题目所能涵盖的了。
问:这三个原则可以延伸到那里吗?
答:可以延伸,不过不那么简单。要延伸的话,还要再经过一番努力的,也就是「建立合乎佛法的工商文化」的工作了。好!谢谢各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