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论学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游有维)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4日
来源:   作者:游有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学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游有维)

 

  (一)

  《涅槃经》说:“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这说明福慧二种庄严是菩萨必须修习的两种行门,菩萨修习这两种行门,则能圆成佛道,亲证佛性,所以福慧二种庄严是菩萨修行成佛的总持法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义译觉有情。菩提是觉义,萨埵是有情义,合言之,就是具大智慧,上求无上觉(佛)道,发大悲心,利乐一切有情,具有这种悲智双修自觉觉他的修行人,是名菩萨。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时,从广修六度万行,以至圆成佛果,化度众生,都不出福和慧二种庄严,所以佛称为“两足尊”者,就是说他福慧二种庄严都圆满具足了。因此,我们更体会到《涅槃经》特别指出菩萨必须“具足如是二庄严”,这也充分说明菩萨修行成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

  (二)

  菩萨是怎样的福慧双修呢?菩萨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行,就是福慧双修的具体实践。波罗蜜是梵语,随顺中国的语法,译为到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说,此岸是生死轮回之地,彼岸是圣人涅槃安乐之境。波罗蜜又古译为度,即济渡的意思,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众生,从生死苦海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如《解深密经》中佛告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到彼岸”。六度的意义很多,诸大乘经论中广有解说,兹略说要义如下。

  一、布施,菩萨化度众生,必先行布施,使生欢喜,乃能摄化。菩萨度生的四摄行,首先实行布施,也是这个意思。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谓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布施一切财物,利益有情的根身。法施是为有情宣讲佛法,俾知止恶修善,断染修净,资益有情的慧命。无畏施是救护有情一切患难,使他们脱离危险怖畏。

  二、持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摄律仪戒即菩萨所受的防非止恶的戒法,包括五戒、十戒、乃至具足戒等的别解脱戒,无恶不断。摄善法戒,即菩萨摄持一切善法以为戒,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又称摄众生戒,无众生不度。此大乘戒,不独制止身口恶业,并须摄心断除恶念。

  三、忍辱,有迫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耐迫害忍,即菩萨为贯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对一切迫害的危难,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安受苦忍,即菩萨自己修行道法时,于所遭受的饥渴寒热障碍等苦痛,能安然忍受,修道不退。谛察法忍,即菩萨对于甚深难解的法义,能以坚忍的意志,审谛观察思维,以求悟入。

  四、精进,有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种。披甲精进,即于所修善行,发起大誓意乐,勇悍不退,如古人入阵打仗,先行披着铠甲,即有威力,不生怯弱。摄善法精进,即正修行善法时,进趣不息。饶益有情精进,即为利乐一切作诸事业,勇猛策进。

  五、静虑,即禅定,梵语禅那,译为静虑,此虑非思虑,即正思维。初修静即是止,虑即是观。修成静即是定,虑即是慧。《普劝坐禅仪》说:“禅那者,定慧均等之义,以不偏止,不偏观,寂静审虑,平等住故,名为静虑。”这说明止观即是定学,修禅定以修止观为下手,必须注意止观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掉举,是二种禅病,故修禅定必须止观调和均等,昏沉则以观救之,掉举则以止制之。修止而后得定,修观而后发慧,止观双行,定慧均等,这是修习禅定的要道。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世间禅定,即凡夫禅,谓三界之内凡夫厌下地(指欲界六天及余五道)苦、粗、障之境,欣上地(指上色界四禅天)静、妙、离之境,依此欣厌之愿力,乃修四禅天、四空天的八种世间禅定,虽然渐次增进,修至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总属有漏禅定、凡夫境界,未出三界,不成圣果。无色界天人寿长八万大劫,八万劫满,天报已尽,即当堕落,而入轮回,随其宿业,依然流转五道生死苦海,即所谓“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出世间禅,有小乘禅、大乘禅等。从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小乘禅,他们深厌身为生死苦果,视三界如火宅,见生死如冤家,专修习我空观,破见思惑,出离三界生死苦海,证小乘圣果。但他们抱厌世态度,趣向偏空,耽着寂定,闭居化城,不达宝所。《楞严经》批评他们“由不勤求无上觉道(佛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维摩经》呵斥他们为“败种”,不肯回小向大,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余愿当今研究《阿含经》者,应作为鉴戒,提高警觉!从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菩萨的大乘禅,他们虽观我空法空而不住于空相,从空观入假观,空假双照,发大悲心,修六度行,入世度生,《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包括度一切众生苦厄)菩萨虽不舍尘劳而作佛事,然时时摄心在定,不染一尘,而常以观照之功,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以期达到破无明、证法身的究竟成佛的目的。佛教修习禅定,就是要借修禅定之功,来启发性上无漏智慧,破除烦恼,息妄归真。佛教修习禅定既以启发智慧破除烦恼为主,所以由禅定所发六种神通也以漏尽通为主。六通就是(一)天眼通——作用自在无碍名通。观色无碍,名天眼通。(二)天耳通——闻声无碍,(三)他心通——知他心事无碍,(四)宿命通一一知过去事无碍,(五)神足通——身能飞行如鸟,一念能至十方世界,(六)漏尽通——漏是烦恼,就是由戒定慧三学齐修,将烦恼结使断尽,断尽烦恼障碍,则能使前五通神力更加强大。又自能尽漏,复能知一切众生漏(烦恼),尽不尽等,故名漏尽通。例如佛涅槃后结集三藏时,得漏尽通的迦叶尊者,知阿难漏(烦恼)犹未尽,不允许阿难参加,阿难遂出而策励禅修,于后夜即廓然得悟,证阿罗汉果,其夜阿难叩门而呼,迦叶说,你由门的钥孔中进来,阿难即由钥孔中进去(钥孔即门锁的钥匙孔)。这只有得漏尽通的人才能在钥孔中进出无碍,也是迦叶对阿难的考验(见《大智度论》二)。

  六、般若,义为智慧。佛与众生同具实相理体,亦称实相般若。理体本具正智,是为观照般若。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本来一如,故皆名般若。此般若正智,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即此般若正智,众生迷此,而成烦恼,诸佛悟此,而证菩提。此般若正智,能起观照般若妙用,有我空智、法空智、俱空智三种。以我空智,修我空观,是为出世的小乘法门,只证得我空慧眼,已破我执,而法执未除,般若工夫犹浅,其成效极果,只成就阿罗汉、辟支佛的二乘小果。以法空智,修法空观,是为大乘菩萨修的深般若观,虽深知一切诸法皆空,已破法执,然而无明犹未破净,即是微细的法执犹未化除,故但分证法身,而未究竟。俱空智,即见一切法空,并连空见亦俱空之,亦即破微细的法执,已达空空,破空执矣。这就是《金刚经》所说不取(着)我相、法相、非法相,照见我空、法空、空空,三执(我执法执空执)全消,三空彻证,是为如来最上乘的甚深般若。《金刚经》所说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达我空,无我执也。无法相,即达法空,无法执也。无非法相,即达空空,无空执也。非法相即是空相,若住在空相之中,非真离相,不契无住真心,依然还是法执未尽,故最后并空相亦当空之。我法二执的烦恼病,为九界众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的苦因,故佛教修出世法的三乘众生(即声闻、缘觉、菩萨),修观照般若之功,用我法二空观的药对治之,空本是药,可以对治我法二执,若取着于空,药亦成病,反成空病,空病乃执药所成,病愈而药亦当除之,故当以空舍空,是名空空。般若真空正智,离一切相,不仅离我相法相,并空相亦复当离,至离无可离,则诸妄既尽,实相般若的法身理体彻底显现,即名诸佛。故《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实相般若,即佛与众生同具本有离相无住的真心,众生未明实相般若,不知修观照般若之功,故处处着相,我法二执烦恼深重,恒住生死此岸,不到涅槃彼岸。佛陀教菩萨修般若行时,必须“远离颠倒梦想”的分别妄念,则与俱空智相应,般若离一切相,不但不可着有相,而亦不可滞空相。观照般若工夫,由浅至深,步步深入,自修我空智,达到法空智,以至最后达到俱空智的甚深般若境界,才能到达三执全消、三空彻证的圆满佛果的究竟涅槃彼岸。亦即《心经》所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修般若妙行为十方三世诸佛共由之路,无有何佛不依此般若修行而成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道之名。因六凡众生不觉,外道邪觉,不能称为正觉。二乘之人,悟明真谛之理,虽称正觉,未悟平等理性,不能称正等正觉。菩萨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然无明未尽,纵到等觉菩萨地位,还有一分无明未尽,尚且去佛一等,只称有上士,不能称无上正等正觉,足当此名称者,惟佛一人,因佛所证之果为究竟极果,超九界以独尊,故云无上,佛在十种名号中称为“无上士”者,也是这个道理。

  (三)

  又《解深密经》中,观自在菩萨请问“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佛说:“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这说明菩萨修六度行的次第密切关系,亦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的具体实践过程,所谓“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即上文说般若具有我空智、法空智、俱空智,皆是出世间断惑证真的般若慧也。若修我空智般若,即是出世间的小乘法。若修法空智般若、俱空智般若,即是出世间的大乘、最上乘法,由此观之,除般若外,便无佛法,当知大小乘一切教义皆自般若出也。故《摩诃般若经》说:“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用是般若波罗蜜,得度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又该经说:“譬如转轮圣王,若无轮宝,不得名为转轮圣王,轮宝成就故,得名为转轮圣王,五波罗蜜(指布施等五度)亦如是,若离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不离般若波罗蜜故,得波罗蜜名字”。亦即《大般若经·较量功德品》说:“由此般若波罗蜜多威神力故,布施等五亦得名为波罗蜜多,何以故?若无般若波罗蜜多,施等不能至彼岸故。”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静虑波罗蜜多,皆从般若波罗蜜多本母所生而为根本。……于生死海,以五波罗蜜多而为舟船,载功德宝,要因般若波罗蜜多无上船师,至于彼岸”。这因为般若为五度之先导,《金刚经》中佛称般若波罗蜜为第一波罗蜜,就是这个道理。般若离相无住(着)使心无所得(住),三轮清净(就布施说,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布施不着三轮之相,谓之三轮清净),才能不住三界,不堕二乘,而直趣佛道。若布施稍有住着,则人我见在,恩爱缠绵,终成有漏,何能解脱。佛在说《金刚经》时再三指出“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关系极为重要。又《解深密经》说:“由般若故,永害(灭)烦恼(惑)。”谓观照般若之功,能破烦恼重障。修五度行人,若无观照般若工夫,约因则不能破惑(烦恼),约果则难证法身。故修五度菩萨行必以般若为先导,才能破除三惑(即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破三惑则能证法身到涅槃彼岸。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中称般若波罗蜜为第一波罗蜜的重要意义所在。

  从以上菩萨修习六度胜行时,根据《大般若经》(卷549)中还有相摄相成的解说,如修习布施度时,于身口意三业防非止恶,就是持戒;能忍受诸苦困难,就是安忍;于布施勇猛无倦,就是精进;意无扰乱地专心布施,就是静虑;于布施能善了知业果相属,是为智慧。这样修行布施,即有其余诸度同时随转。若修习戒度时,远离悭吝、忿恚、懈怠、散乱、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度同时随转。修习其它诸度时,亦是如此。如有颂说:“施时无贪无犯戒,无嫉无恚起慈心,诸来求者便施与,无倦无乱无异见”。若约六度别相来说,修前五度是福德庄严,修第六一度,是为智慧庄严。若约修习六度各各相摄相成的通相来说,则修习每一度时,均具有贯通福慧双修的意义。总而言之,菩萨修六度胜行就是福慧双修的具体实践,为究竟成佛的根本法门。如《华严经》(第五卷)有法界普音菩萨赞佛位果德庄严是由因地修菩萨的六度胜因而来,其赞颂说:“佛威神力遍十方,广大示现无分别,大菩提行波罗蜜,昔所满足皆令见。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胜,能令见者生欢喜(指修布施度)。昔在无边大劫海,修治净戒波罗蜜,故获净身遍十方,普灭世间诸重苦(指修持戒度)。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普放光明照十方(指修忍辱度)。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悉现菩提树王下(指修精进度)。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故令见者心欢喜,烦恼障垢悉除灭(指修禅定度)。如来往昔诸行海,具足般若波罗蜜,是故舒光普照明,克殄一切愚痴暗(指修般若度)。”这就是赞颂佛陀因地广修六度菩萨胜行、圆满成就佛陀果位万德庄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说明菩萨修六度福慧庄严的胜因,必获成就福慧庄严“两足尊”的如来妙果。学佛者必须先学菩萨发菩提心勤修菩萨行的福慧双修做起,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佛子,也才是一个具有伟大志愿的学佛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