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28菩萨的慈悲与忍辱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28菩萨的慈悲与忍辱
菩萨的慈悲与忍辱—一 海涛 辑
◎《大方等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法语选辑
1.尔时无尽意菩萨复语:舍利弗!菩萨修慈亦不可尽。何以故?菩萨之慈无量无边,是修慈者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菩萨修慈发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虚空无不普覆,是菩萨慈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无不覆者。
2.舍利弗!如众生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菩萨修慈亦复如是,菩萨慈心悉能遍覆如是众生。
3.是虚空性尚可得尽,菩萨慈心不可尽也!若有菩萨闻作是说不生惊怖,当知是人得无尽慈。
4.菩萨的慈悲:
一、是慈能自拥护己身,是慈亦能利益他人,
二、是慈无诤,是慈能断一切瞋恚荒秽系缚,
三、是慈不见一切众生破戒之过,是慈无热身心受乐,
四、是慈远离一切恼害,是慈能离一切怖畏,
五、是慈能顺众圣人道,是慈能令瞋者欢喜,
六、是慈能胜一切鬪诤,是慈能生利养称叹,
七、是慈庄严释梵威德,是慈常为智人所赞,
八、是慈常护凡夫愚人,是慈常能随顺梵道,
九、是慈长养一切功德,是慈过诸无作功德,
十、是慈悉能庄严相好,是慈能离下劣钝根,
十一、是慈能开天人涅槃诸善正道,是慈能离三恶、八难,
十二、是慈正向持戒之门,是慈能护诸犯禁者,
十三、是慈定伴离魔结伴,是慈常与欢喜同止,
十四、是慈善为心之所使,是慈坚持威仪戒法,
十五、是慈善香惭愧涂身,是慈能除烦恼臭气。
5.夫修慈者,悉能拥护一切众生,能舍己乐与他众生,声闻修慈齐为己身,菩萨之慈悉为一切无量众生。
6.夫修慈者能度诸流,慈所及处有缘众生、又缘于法、又无所缘:缘众生者初发心也;缘法缘者已习行也;缘无缘者得深法忍也。是名菩萨修行大慈而不可尽。
菩萨的慈悲与忍辱—二 海涛 辑
1.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亦不可尽。何以故?
一、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为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本;
二、如转轮圣王,以轮宝为本,菩萨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为本;
三、如大长者唯有一子,愍爱情重,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
四、如是大悲我已行已,如是大悲作己利已,
五、如是大悲不假他事,如是大悲己心所作出不谄曲,
六、如是大悲所作毕竟出正决定,如是大悲种性所作出于直道,
七、如是大悲心无邪曲出生正直,如是大悲无有憍慢出众生境,
八、如是大悲捐舍己身出如来身,如是大悲不贪寿命出不作恶,
九、如是大悲拥护众生出于菩提,如是大悲护真实法出心清净,
十、如是大悲见诸穷厄出拔济事,如是大悲本誓坚固出不动心,
十一、如是大悲不欺己身、人、天、贤圣出不虚诳,
十二、如是大悲其行清净出于善业,如是大悲自舍己乐出与他乐,
十三、如是大悲不与他苦出不焦热,如是大悲能令众生舍于重担出坚精进,
十四、如是大悲有忍势力出护无力,如是大悲不厌可污出瞻病者,
十五、如是大悲得法自在出教化钝根,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显他功业,
十六、如是大悲出离诸苦,如是大悲出求无漏乐,
十七、如是大悲出舍所爱物,如是大悲出作众善业无所娆恼,
十八、如是大悲出善持禁不舍毁戒,如是大悲出教化众生,
十九、如是大悲出不惜身命,如是大悲出舍自支节,
二十、如是大悲出生他善根,如是大悲出自利益善根,
二十一、如是大悲出无味诸禅,如是大悲出不厌欲界,
二十二、如是大慈(悲)出于观慧,如是大悲出不污善根,
二十三、如是大悲出诸众生如所愿成,如是大悲出有为无为,
菩萨的慈悲与忍辱—三 海涛 辑
二十四、如是大悲出不证无为,如是大悲出知众生性同无为而能教化,
二十五、如是大悲出护毁戒者,如是大悲出赞叹佛戒。
二十六、如是大乘诸悲出于大悲,以是因缘故名大悲。
◎谓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诸助道法,为得自然无师智能,营他众生所作事业,精勤专着如修己务,以是因缘故名大悲。是名菩萨修行大悲而不可尽。
1.菩萨所怀慈心,等如虚空;大悲坚固,拯济众生;常行喜心,令彼同欢;所有舍心,善灭憎爱。
2.菩萨摩诃萨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
一、菩萨心行无尽,二、法施无尽,
三、教化无尽,四、善根无尽。是为菩萨四行无尽。
3.菩萨于余菩萨常行诱导,以柔软语而演教诲。乐在空处,修行善法;离诸利养,不惜身命。
4.菩萨无有邪念,心寂灭故;言无邪谄,摄口过故。不以邪业而求利益。
5.菩萨其心少欲,常知足故;心调柔和,无垢秽故;回在生死,具善根故;能忍诸苦,为众生故。
(以上讲义内容整理自《大方等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6.佛告海慧菩萨:若修行菩萨具智能故,闻他恶口、骂詈、毁辱,不堪闻说,菩萨乃能安忍受故,行愿圆满成就,波罗蜜定不离大乘,则能成就口恼忍辱。
7.海慧!当知:如是发起菩提心宝,既能发起忍辱波罗蜜,复能不退精进波罗蜜,圆满二行,则是菩萨忍辱意恼。
8.复次修行菩萨有四种相应善行。何者为四?
一者、精进修习六波罗蜜;二者、以大悲心成熟众生;
三者、坚持功德成就圆满;四者、无量劫时守护三界,亦无疲倦,积集一切功德资粮。若修行菩萨能成如是四种功德,则为决定菩萨行业。《海慧菩萨所说经》
菩萨的慈悲与忍辱—四 海涛 辑
1.云何为菩萨之忍?
一、若见骂者默受不报,善知音声如响相故;
二、见有呵责默而受之,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
三、见有瞋者心不怀恨,善知心法如幻相故;
四、忿不报忿,心清净故;
五、闻有称名心不生爱,不自高故;
六、闻不称名,心不生碍功德具足故;
七、若遇荣利不生喜悦,善自调故;
八、若遇衰耗不生罣碍,心寂灭故;
九、见有称者心不惊动,善知分别故;
十、见有毁者心不缩没,其心广大故;
十一、见有讥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
十二、见有誉者其心不高,不倾动故;
十三、时若遇乐事心不欢逸,观有为法无常相故;
十四、若遇苦事心不疲恼,为众生故;
十五、世法不染,不依止故;
十六、忍受诸苦见危逼者,以身代故;
十七、忍节节支解,具足觉支故;
十八、众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
十九、忍他过患,善作业力故;
二十、示现烧热修诸苦行,伏外道故;
二十一、现入诸道,出过释、梵、护世诸天故。
2.菩萨具三十二事,修行忍辱亦不可尽。何等三十二?
一、断诸结故,当知是忍;二:不生害故,当知是忍;
三、无有缠故,当知是忍;四、无有恼故,当知是忍;
五、无覆蔽故,当知是忍;六、无有瞋故,当知是忍;
七、无忿诤故,当知是忍;八、无鬪讼故,当知是忍;
九、于诸尘界心不异故,当知是忍;十、护自他故,当知是忍;
十一、顺菩提心故,当知是忍;十二、善思惟故,当知是忍;
菩萨的慈悲与忍辱—五 海涛 辑
十三、无二想故,当知是忍;十四、识业报故,当知是忍;
十五、庄严身故,当知是忍;十六、口演净言故,当知是忍;
十七、心清净故,当知是忍;十八、心坚牢故,当知是忍;
十九、言语自在故,当知是忍;二十、不忆想故,当知是忍;
二十一、善分别心故,当知是忍;二十二、护他心故,当知是忍;
二十三、修梵世行故,当知是忍;二十四、受人、天报故,当知是忍;
二十五、身相胜故,当知是忍;二十六、具妙梵音故,当知是忍;
二十七、除诸过患故,当知是忍;二十八、断诸荒秽故,当知是忍;
二十九、断一切不善根故,当知是忍;
三十、杀诸结贼故,当知是忍;
三十一、于恼害众生得超越故,当知是忍;
三十二、具足一切佛法故,当知是忍。
◎是名菩萨三十二事修行忍辱而不可尽。
3.何故名曰菩萨净心?
一、其净心者能断悭惜,亦化他人令断悭惜;
二、其净心者能断破戒,亦化他人令断破戒;
三、其净心者能断瞋恚,亦化他人令断瞋恚;
四、其净心者能断懈怠,亦化他人令断懈怠;
五、其净心者能断乱心,亦化他人令断乱心;
六、其净心者能断愚痴,亦化他人令断愚痴。
◎净心如是能断一切诸不善法,安诸众生于善法中,是故名曰菩萨净心。
4.菩萨何以具足成就六波罗蜜?
一、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罗蜜,
二、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罗蜜,
三、若观色尽即是具足羼提波罗蜜,
四、若见色寂灭即是具足毗梨耶波罗蜜,
五、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禅波罗蜜,
六、若不戏论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罗蜜。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