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来源:   作者:自立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前面的五章,虽然所讲的有‘顿’、‘渐’不同的修持层次,但认真讲起来,都是阐述有关世间的现象,属于俗谛法门。本章所讲的‘念、行、言、修’四种,本来都是当体即空的,空,指诸法的实相,也就是诸法本来的面目,这是就真如本体上,一切本来平等来讲的,属于真谛法门。

  俗谛法门类似现代哲学的现象论,是讲‘有’的,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森罗万象,有关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都在这个范畴里面。而真谛法门类似现代哲学的本体论,是讲‘空’的,关于真心的道理,属于形而上的思想领域,不可以看到,因此,本章的内容,道理比较深奥,我们必须仔细去思维,才能够领会。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本来没有讲法,可是为了度众生,才讲了好多佛法,但是,他所讲的佛法是‘念无念念’。这里,念,就是忆念,可以分为能念与所念两方面来作解释:

  (一)能念:有身念、口念、意念三种。譬如说,我们念佛,手上拿了一串念珠,叫身念。我们口头上念佛,叫口念。我们不但手上拿念珠,口头称佛名,同时心里也观想和注意我们所念的佛号,身、口、意都是能念的。

  (二)所念:能所是相对待的,我们能念的是身、口、意,所念的物件是什么?是念佛、念法、念僧。譬如说,我们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所念的是佛号,叫念佛。不但念佛,我们也要念法,好像你每天要诵一部《弥陀经》,或者念一本《普门品》、《药师经》,都是念法。念僧,僧,就是出家人,指现代住世、代表佛宣扬佛法的。我们常怀念他的德行,足以当我们的楷模,这就是念僧。这三宝,我们对他恭敬忆念,是我们所念的物件。

  经文的‘念无念念’,第一个念是动词,好像念佛、念经。第二个念是形容词,念,有的是有念,有的是无念。第三个念是名词,就是‘念于无念之间’,虽然是念了,念而不念,到最后是一心不乱的,也就是我们念佛,要无念而念,不要说我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念药师佛,我要到西方去。或者说我不要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不吉祥,我不要到西方去,我是专念药师佛的。这种念,就是有所为而念了。所以‘念无念念’,是说我们虽然是念,而不执著,无念,应该是指不执著。

  有的人说:‘我一天要念一千声佛号。’有的人说:‘我今天要念一万声、或者三万、五万、十万声佛号。’很多的祖师,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但是他并没有说:‘我一天念十万声。’这就是不执著。

  但是一般人,认为念佛有功德,他每天可以念个一千、一万声,是很了不起,而看轻没有念佛的人,这就是执著了。有的人诵经,认为《地藏经》不能在家里念,不然鬼会跑到家里来。也有的认为在家里不能诵《弥陀经》,念《弥陀经》要到西方去了,这不但是执著,而且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更有的说,他每天要念几部经,一本都不能少的,甚至于连初一、十五、廿三,要到寺里来共修,他都赶不上,为什么?因为他规定要念的经咒,太多太多了,又是《金刚经》,《普门品》、《药师经》、《普贤行愿品》,又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有的时候,整个上午也念不完,他认为念不完就没有功德,同时心里也有罪过感。这样念,是‘念有念念’了,有所念,少念了就放不下,起烦恼。所以,我告诉这些善友:

  ‘你这样的学佛、这样的修持态度,太痛苦了。我们念佛也好,诵经也好,目的是要去除烦恼,你这样反而增加烦恼,实在没有意思!’

  因此,讲到‘念无念念’,无论是念佛、诵经,都不要执著,无念而念,连念的这个念头都应该舍弃,专心致意地念,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这是念佛的三昧。你的心不动,这个时候,也不知念了多少遍,总之,就是很至诚地念就对了。

  有一天,一位善友打电话给我,说:‘师父,我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人家说念佛,念珠拨到了珠头,不能跨越过去,必须把它倒转过来念,是不是要这样呢?’

  ‘的确好多人都这样说,甚至杂志上好多文章也这样写。不过,我认为这种念法就是有所念(执著)。你想想,我们念佛念得很好的,为了不能跨过珠头,就必须分心去留意,快到了,应该把它转过来,反而形成了一种心理负担,心老是挂意在珠头上,这样念,实在太麻烦了,那里能够专心呢?’

  所以,我认为‘念无念念’,是很有意思的。

  以下‘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三句,和‘念无念念’的句法是同样的。

  ‘行无行行’,行,就是行动、实践。我们学佛,必须‘信、解、行’,光说而不去做,是没有用的,因此,要知行合一,行解相应,行,也是非常重要的。童子军的铭言:‘日行一善’,每天都做一件好事,但是,你不要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给叫化子二十元。’或者‘我布施人家一件衣服。’‘我捐了施诊所一千元。’如果执著说我布施了多少,这样布施的功德,不能说没有,但不大。

  依佛教说,布施要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我是布施的人,你接受我的布施,甚至于我布施你的东西,这三样称为三轮,真正讲起来,我是所施的人,你是受施的人,还有我所施的东西,都不要执著,送过以后,根本就不把它放在心里面,当体不存著施、受、物的事情,称为三轮体空。要这样做,才叫做‘行无行行’。

  我们平常所修行的戒、定、慧三学,以至于一切的行持,都必须是无行的,不要执著而行,称为无功行道,不要记挂著修持的功德。才是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言,就是说话,在说话方面,我们也不要执著。世尊成正觉以后,到处宏法度众生,一代时教,说了三藏十二部教法,可是《金刚经》却讲:‘如来无所说。’佛认为自己未曾说过一个字。因为释迦牟尼佛说法,好像‘标月指’呀!月亮在天空,不知在那里,你用手指头去指月亮,主要的目的是要让人家知道月亮在什么地方,而不是要知道手指头;手指头,只不过是一个标指月亮的工具而已。同样的道理,佛说法,只是为了指引我们如何去度脱生死苦海,因此佛说他一个字也没有讲。

  有一首偈颂说: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了这许多的佛法呢?为什么有时候说‘空’?有时候又说‘有’呢?他说了种种的佛法,目的就是为了度脱一切人的心病,他观机逗教,依著什么样根机的众生,说什么样的佛法,要是众生没有各种心病的话,佛何必多此一举呢?

  儒家的圣人孔夫子,曾经说:你们不要以为我说了好多话,教了你们很多,‘余欲无言’,我实在不想讲,是不得已而讲啊!譬如说,很多学生来问‘孝’,对每个学生,他讲的内容都不一样,都是针对那个学生的个性而谈。那个学生不听话,就教他听从父母的话;那个学生常常害病,孔夫子就告诉他,为免使父母对你有健康之忧,把身体照顾好了,就是孝。

  孔夫子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他也不想多说,是不得已才开口的,所以孔夫子说:‘天何言哉!’你们看看苍天,它有讲话吗?没有!天根本是不讲话的。但是,天虽然没有讲话,春、夏、秋、冬,四季很有规律地在运转,使大地万物各得其宜。

  老子也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谈政治,或者是处世,主张无为而治,他也是行不言之教,就是以身教,让你自动地去做,去实践。行,是一种不言之教。

  可见,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言无言言’的。

  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最少有一千两百五十个弟子跟随著他。有一天,他不讲话,只是手中拈了一朵花,来表达他心里所要讲的,在座上千上万世出世间的听众,看到了佛这个举动,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只有大迦叶一个人微微地笑,这个典故叫‘拈花微笑’。

  释迦牟尼佛拿了一朵花,在那么多人当中,为什么只有大迦叶一个人微笑?他领会了,他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意思,而那许多沉默的大众,并没有领会,可见‘言无言言’,程度不够,是不容易了解的,所以,这也是种无言之教,以心印心的方法。

  当大迦叶会意地微笑以后,释迦牟尼佛才讲: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一段,说明佛有一个正法眼藏,就是他的心要,佛法的宝藏,也就是真心,这真心或是称为实相,或者叫真如、大圆镜智……名称太多了,它是无相,没有相状的,而且这种法门非常的微妙,任凭你说得舌敝唇焦,也说不清,你用文字来表达,也是难以达意,那是不立文字,是教外别传的,在言教之外,把它传给下一代。这一种心法,只有大迦叶微笑,他领会了我的意思,能够接受我的付托,传承衣钵。

  这是以心传心,用通俗的话说,是心灵的默契,心与心的交接,大迦叶能够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心意,所以,他能够把衣钵传下去。

  我曾经听过林清玄的录音带,讲到这件事,还加了一个问号,他认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拿这一朵花,在座的弟子,假如连大迦叶都没有笑,怎么办呢?大家都沉默著,岂不是让释迦牟尼佛好失望?反过来说,要是释迦牟尼佛拿著这一朵花,全场弟子都哄起,大家都笑了,又怎么办呢?

  事实上,只有大迦叶一人领会了,在那一种庄严肃穆的场合当中,没有那一种程度,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修无修修’,我们修持,念佛也好,持咒,或者诵经、拜佛也好,必须无功用道,无所谓修的。

  过去有一位祖师,他每天用功修持,看大藏经,大家都称赞他好用功喔,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在用功,看藏经,只是遮遮眼睛,不然眼睛要多看东西,而不去修行的。

  另有一位祖师,他用功的时候,看到一只苍蝇在窗子里飞不出去,心中有所感触,写了〈咏苍蝇〉四句: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空门不肯出’:这个门很大很大的,你不要飞出去。‘投窗也太痴’,古时候,中国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苍蝇看到亮光,就不停地向那儿闯,把头都闯昏了,也没有办法出去,未免太愚痴了。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你一百年都在窗口那儿钻,都没有办法钻出去,你那一天才能出头呢?

  这位祖师的意思,是说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在书本、藏经里面钻,钻,钻,最后也钻不出来,修行要是这样有所为而修的话,那是没有用的,因此,修无修修,修行不要执著!

  佛教为什么讲‘空’呢?就是叫你不要执著。因此,这个地方,佛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是: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迷者远乎’,你能够领会、觉悟,不执著于念、行、言、修的话,很快地,在一反掌之间,就能够契入真理了。你要是执迷不悟,对道理一点都不了解,糊里糊涂的,那离开真理就太远了。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仁王般若经》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本来圣道,不是用言语所讲得清楚的,也不是思想所能想得透的,我们修行,证真如、佛性,用语言讲,这个管道,这条路断了,是没有办法通的,完全在于我们的力行、体会,因为我们的真如本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它,把它拘束的。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修行下功夫,应该非常慎重啊!有时,所相差的分量,只有一毫一厘那么一点点,时间的差别,也只是须臾,一瞬之间而已,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因此,我们修行,不要太执著,必须放下,一切不要去计较。

  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教徒,拿了花来供养佛。当他走到释迦牟尼佛的跟前,佛说:

  ‘放下!’

  婆罗门教徒赶快把左手的花放下来。

  ‘放下!’释迦牟尼佛又说。

  婆罗门教徒想到右手还拿著花,于是,又放了下来。

  ‘再放下!’

  婆罗门教徒听了,看看两手空空的,佛怎么又叫他再放下呢?他感到非常莫名其妙。

  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有好多的放不下,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放下,不仅是有形的要放下,连无形的‘放下’这个观念,都不要去执著它,才是真正的放下。因为念、行、言、修,都是当体本空的,没有什么言语可以说明,也不是用我们的思想可以想像的,唯有修行到了家,自然水到渠成,可以体会到了。希望诸位善友,在这一方面也能够多下功夫。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