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生活实用: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在家居士应如何修行?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活实用: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在家居士应如何修行?

 

  在家居士应如何修行?

  曾经有一位信众对我说:「师父啊!我好羡慕那些没有家累的师兄们,他们可以专心修行,而且都好象很有道行的样子!」

  他的弦外之音不外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不知他家里那本难念的经,究竟是婆婆妈妈经,还是丈夫儿女经?总之,有家就有经。那么,如何让这部难念的经变得容易一些呢?其实,在浩瀚的佛经当中,是有一部《六方礼经》,专门指导在家居士,如何谨守自己的分际,如何修行。

  (一)在家应知《六方礼经》

  《六方礼经》全名叫作《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这是一部指导在家居士如何持家和修行的经书。何谓六方呢?经中指出: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执事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这六方实际上便包括了人生各方面的人际网。经文

  中把每一个人所应该扮演的角色,规画得非常清楚,例如做父母的应该为儿女尽什么责任,儿女又应该为父母尽什么责任;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员工及老板之间,彼此所应尽的义务等。

  针对夫妻相处之道,经中指出,丈夫对妻子应该注意五点:1.相待以礼,2.威严不嬖,3.衣食随喜,4.庄敬以时,5.委付内家。

  而妻子对丈夫也有五项要注意:1.先起,2.后坐,3.和言,4.敬顺,5.先承意旨。虽然由于时空背景的差异,未必适用于当前社会,但其所传达互敬、互信的原则,仍是值得遵守的。

  这部经的内文相当丰富,可惜流通不广。不过,看不到这部经没有关系,法鼓山出版的《佛化家庭手册》、《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以及拙著《怎样做一位居士》这三本手册,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位在家居士,非常实用。

  (二)正常的生活作息

  作为一名在家居士,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暴饮暴食、狂嫖烂赌、酗酒吸毒。

  (三)结交善知识

  如果一个人所交往的尽是酒肉朋友,想拥有健康正常的生活态度也难。儒家主张:友直、友谅、友多闻。结交朋友要选择直心肠的人,不用心机盘算你的人;但是「直心」未必是「心直口快」的人,心直的人,口不一定快,口快的人常惹是非。友谅是结交能够谅解你的人,宽容你的人。友多闻是与有丰富知识学养的人做朋友。

  佛教中有个名词叫「善知识」,释迦牟尼佛鼓励我们应该多亲近善知识而远离恶知识,等于儒家所说的「近君子而远小人」。但是谁是善知识呢?益友、诤友都是善知识。至于我们自己,即使现在尚不是善知识,也要学着做他人的善知识。

  (四)但尽义务,不问权利

  常听许多人彼此抱怨,说自己的太太不贤慧、

  先生不忠实、婆婆不体谅、媳妇不乖巧、儿女不孝顺⋯⋯,究竟是谁不好呢?我认为,凡是抱怨的人都不好。其实只要把家里的人都当成菩萨看,善尽自己的责任,至少你已问心无愧了,又何必抱怨。

  之所以会闹家务事,甚至闹家变的原因,都是当事人的内心有问题;不是把家人当作敌人看,就是把家人当作财产来支配。

  曾经有一对男女来找我,一见面他们就说:「师父啊!我们准备要结婚了。」

  我说:「恭喜!恭喜!」

  他们说:「将来我们要是吵了架,要请师父来评理。」

  我说:「请你们千万不要自找麻烦,还没有结婚,就准备吵架。」

  听了我的话之后,男的就对女的说:「听到了吗?以后你要听我的话,不可以和我吵架!」

  女的却对男的说:「不!是你要听我的话,不要和我争,这样子,我们才不必麻烦师父!」

  事实上,这对青年男女还没有结婚,就已经开始吵架了。

  人间就是这样,想要夫妻不吵架,真的很难。《六方礼经》还有前述的三本小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尽自己的义务,对家人应当要负什么责任,做父母的有什么义务?为人子女的又该如何?如果人人都知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什么样的责任,彼此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了。

  (五)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曾经有两位法鼓山的护法居士,因为公司不景气而被解雇了,我问其中的一位居士说:「你的工作怎么样了?」

  他很平和地回答:「师父,您不必担心啦!」

  其实我是关怀倒不是担心,而他是如此的心平气和,如果换作其他人,大概就免不了要抱怨一番了。

  第二位居士的际遇更令人不平,他在被辞退前的连续几个月当中,老板不停的要他加班,因为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而加班又不给加班费。

  大家都以为他大概要升官了,没想到工作赶完了之后,就被解雇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概会忿忿不平,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学习和成长。反倒是许多人为他击鼓鸣冤,认为这位老板真是岂有此理。

  这件事过了几个月,我问他:「你的工作有着落了吗?」

  他答道:「师父,我已找到工作了!」

  我说:「那是因为你心平气和,所以能够很快又找到工作了。」

  像遇到这种情形,事实摆在眼前,光是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生气?不如接受现况,勇于面对与改善,这个就是将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的好例子。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讲于美国纽泽西州,游贞玲居士整理,本文现收录于《平安的人间》)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