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书题解:大毘婆沙论 解题
佛书题解:大毘婆沙论 解题
论名:大毘婆沙论
著译者: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大毘婆沙论》,梵文Abhidharmamahāvibhāsā-śāstra,全称《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略名《大毘婆沙论》、《婆沙》,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共二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七册。Abhidharma即「阿毘达磨」意指「对法」「无比法」「大法」,mahāvibhāsā即「毘婆娑」意指「广泛的解说」。故本论收集「说一切有部」诸论师,以《发智论》為基本架构,参考《发智论》的各种註释,同时摄取六足论中的教义等广大结集,并对当时其他部派及外道等观点破他显自,系统地说明「说一切有部」的主张。由於本论的集成,部派佛教教义因而广為传扬,对大乘佛教亦產生极大影响。
本论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论為说一切有部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
二、本论為集大成部派佛教教理,部派佛教教义因此广為传扬。
三、本论当时提高了说一切有部在印度佛教界的地位。
四、本论对大乘佛教產生极大影响。
五、因本论的集成,有部学者因此而被称為「毘婆沙师」。
六、本论对是部派佛教的研究丰富的宝藏。
七、本论的集成,在当时形成研究的热潮,出现了不少有关此论的著作和有名的学者。
八、世亲著《俱舍论》是本论的纲要书,在印度、西藏、中国、日本均广受研究,註释书亦多。
本论的大意:
本论共二百卷,内容可分為序说、正说、结说。第一卷為序说,第二卷至第二百卷為正说即本论共分八个大要,第二百卷最后的偈颂為结说。
一、序说,第一卷:先说明造论者是谁,及本论分杂蕴、结蕴、智蕴、业蕴、大种蕴、根蕴、定蕴、见蕴等八个项度论说。说明经、律、论等三藏,何谓阿毘达磨及解释本论所依据的《发智论》,最后附中译经序。
贰、正说:本论共分八大项即杂蕴:种种异相论道、结蕴:集结论道、智蕴:集智论道、业蕴:集业论道、大种蕴:集大种论道、根蕴:集根论道、定蕴:集定论道、见蕴:集见论道,再依此八大项再详细论说。
一、杂蕴:论说种种异相论道,分為世第一法、智、补特伽罗、爱敬、惭愧、相、无义、思等八个角度探讨。
(一)第一法,第二卷至第九卷:以世第一法為题问,没世第一法不能入正性离生及得预流等四果。并对本蕴為作一次第说明,因為异生身中杂染品法,要成就世第一法即无我智,即一智知一切法。而此无我智何由而生,即从补特伽罗此生十二支缘起。此缘起觉何由而起,谓爱及敬。如是爱敬何因而生,谓惭及愧。如是惭愧何由而有,為解法相,色法生老无常。此解法相何由而得,谓捨无义修习有义,诸修劣苦行当知无义俱。谁捨无义修习有义,谓能正思正思惟者。从各部经的经义不同的角度著从色法及心所法及三界广泛的解释,从煖、顶、忍善根等顺抉择分、顺解脱分、四諦十六行相等成就圣果,及说明种种萨迦耶见。
(二)智,第九卷至二十三卷:从各部派学说广释智和识,一切法非我的行相、二心展转相因相缘、等无间缘、圣凡不同的作意、各种心及心所。何缘能忆本所作事,忘而復忆等记忆事、说明六根与境识的关係、阿罗汉诸结已尽不受后有、欲分别契经义故便有名句句身施设令疑者能解、為止无因恶因故说明相应俱有同类遍行异熟能作等六因、由因说缘苦集的随眠、由智断随眠等。
(三)补特伽罗,第二十三卷至第二十九卷:补特伽罗生十二支缘起,故广释十二缘起的流转和还灭等性相关係,依三学增上為去无明勤修戒,广说出入息持息念等定力的修持,由四諦十六行相慧观断离灭而得解脱。
(四)爱敬,第二十九卷至三十四卷:欲有修习惭愧圆满,先决条件爱敬亦得圆满。於佛法僧亲教轨范及餘随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爱乐心悦恭敬而住,若於是处有爱及敬。次说佛法僧的殊妙,广说财法供养及恭敬。然佛世尊法身功德极圆满故定不於他受法供养,但生身必待衣食等资故有於他受财供养而广说身力及佛的十力、四无畏、為拔济有情增上苦难大悲行、佛说法时三念住、成就七妙法及五圣智和三摩地等,择灭、非择灭,从择灭说明有餘及无餘二种涅槃,及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无学成就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等出离圣道法,唯一究竟,智遍知及断遍知二种遍知、以五取蕴通二遍知、最后以过去释迦菩萨度化多求王说明三归依等。
(五)惭愧,第三十四卷至三十八卷:无惭无愧,破坏世间故显其相令速厌断。先广释无惭无愧和惭愧,為求无惭无愧以犹有微俱行不善根未断為捨离欲故应退增上不善根。犹有微俱行善根未断,从此有餘善法当起清净,明无漏善根。说明掉举和恶作,惛沉和睡眠诸种变坏心,见所梦事為心心所法於所缘转。无明盖摄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
(六)相,第三十八卷至三十九卷:為了解有為无為法广释老、死、无常,有為、无為相法。
(七)无义,第三十九卷至四十二卷:佛陀审观察苦行,毕竟不能断诸烦恼得真义利故广论苦行无义及诸有情為欲超越老死海故修有义苦行。结加趺坐的威仪,念令心现瞩定境,无倒明了住对面念观行,修不净观入五现见等至,第六无相住功德,佛转*轮憍陈那等苾芻见法,佛对摩揭陀国诸辅佐臣化法调伏或是法随法行。说明多欲不喜足,难满和难养易满易养等。
(八)思,第四十二卷至四十五卷:為明有执思虑与心的种种,广释思和虑、闻思修所成慧,寻和伺,掉举和心乱,十大地法、大烦恼地法、小烦恼地法、大善地法、大不善地法等诸心所及有无覆记。三摩地所缘行相。论说种种无明如不正知、生疑、妄语、憍和慢,增上慢,為除诸无明所缘四諦情形。说明种种慢、种种寻、识与智差别,有漏行和无漏行、有為法和无為法等;行圆满、护圆满,异生性,邪见、邪思惟之相应法等。
二、结蕴:杂蕴之觉要由明浄诸结(烦恼)故广释身见、戒禁取、疑等三结及九十八随眠。分為不善纳息、一行、有情、十门等四个角度探讨。
(一)不善,第四十六卷至五十五卷:广释三结、八支圣道、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四軛、四身繫、五盖、五结、五顺下分结、五顺上分结、五见、六爱身、七随眠、九结、欲界繫三十六随眠,色无色界繫各三十一随眠共九十八随眠、见所断修所断、五补特伽罗,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
(二)一行,第五十六卷至六十三卷:广释九结五事中的繫结不繫之行,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的相互关係以及它们三有三世因结繫相续乃至四静虑下三无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断烦恼。诸结的已繫、当繫、今繫和退道时的结繫,九遍知成就等。
(三)有情,第六十三卷至七十卷:欲显三界各二部结令诸有情受种种苦,故广释三界见、世俗无间及解脱道行相所缘;诸结断尽沙门果摄以及四沙门果相、学、无学信胜解转根等;三有的投生;广说各种中有等。
(四)十门,第七十一卷至九十二卷:本章节共分三类,二十二根至见修所断无断法名境界类;四圣諦乃至三重三摩地名功德类;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名过失类。广释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五取蕴、蕴与五取蕴差别、六界、有色无色法、有见无见法、有对无对法、有漏无漏法、有為无為法、过去未来现在等三世、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繫、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见断修断无断法。苦集灭道四諦、四静虑、一慈二悲三喜四捨等四无量、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苦集灭道修五部随眠随增、所缘缚、相应缚、所缘、能缘、缘识、缘缘识、十六心、成就、不成就。
三、智蕴:断结由诸智证故次第说三智蕴。分為学支、五种、他心智、修智、七圣等五个角度探讨。
(一)学支,第九十三卷至九十七卷:说明有学八学支及阿罗汉十学支。广释见乃至正定八学支的成就、苦迟苦速乐迟乐速四种通行及捨断、无学正见乃至正定及无学正解脱正智十学支的成就,见、智、慧的性相和相互关係和成就;八道支和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法、世俗正见和正智、无漏正见和正智性相和相互关係。
(二)五种,第九十七卷至九十九卷:诸邪见所见起身语业,能招不可爱乐等事故广释邪见邪智、正见正智、诸种左慧、释左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的见、智、慧、梵天恶见,大天五事恶见等。
(三)他心智,第九十九卷至一○五卷:广释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本性念生智,时爱心解脱、不动心解脱与尽智、无生智互相关係,学无学与尽智、无生智、明和智、六通和明、由諦现观时所得佛法僧戒等四证净、预流者断四颠倒、空无愿无相三解脱门,三摩地与三解脱门差别,在三世诸界的修习得果等。
(四)修智,第一○五卷至一○八卷:法智乃至道智等智摄诸智尽故广释八智的性相、相摄、相互成就,离欲及未离欲之异生的修得、断结、结灭作证,起无常想修七处善三义观等。
(五)七圣,第一○九卷至一一一卷:随信行乃至俱解脱等七种圣人之修道。广释七圣者的八智、三三摩地相互关係及成就、相应的无漏根、觉支、道支现前时所现起的智数、五德相互关係及成就,三三摩地、三无漏根相应法,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一一智、八智和三世互关係及成就等。
四、业蕴,无业障补特伽罗才能起断结诸智故说明行及业的种种关係。分為恶行、邪语、害生、表无表、自业等五个角度探讨。
(一)恶行,第一一二卷至一一六卷:说明三恶行、三不善根及善行、善根和业等相摄之关係。广释三恶行、三不善根、三妙行、三善根、十不善业道、十善业道、三业、四种异熟业等等诸业、业感的身心受、三障、五无间业、恶行最大破僧罪及其业果等。
(二)邪语,第一一六卷至一一八卷:诸语等由贪所起名邪命的关係。广释十不善道由贪瞋痴生、律仪和不律仪、三恶行和三曲、由瞋起秽、由贪起浊、发身语业的二种等起,三妙行摄三清净行三寂默及其差别、三恶行和非理所引的三业,三妙行和如理所引的三业等异熟因果等。
(三)害生,第一一八卷至一二一卷:杀生的异熟果报等,广释四种害生及其异熟果、无间业加行感异熟和造作增长二业、於一切有情防护、四种律仪、别解脱律仪从何得、身和身业的成就、异生命终时忍法捨、不捨、四生、身和身语意业的成就关係,业和异熟果的关係,不善业的颠倒不颠倒、三界繫不繫等。
(四)表无表,第一二二卷至一二四卷:说明表业及无表业等。广释表、无表业、身表无表业、三世身语表无表业等,三界不繫业不繫法,有漏无漏业和有漏无漏法,三学业和三学果,身戒心慧的修和不修,过去现在未来戒类关係,七眾别解脱律仪的建立,近事和五学处、三归及诸别解脱律仪等。
(五)自业,第一二四卷至一二六卷:有情皆由自业,皆从业生业為所依。广释自业、业成就当不当受异熟分别、预流者不堕恶趣和所得智、诸学的谋害、留多寿行和捨寿行、心狂乱、无惭无愧相应法皆不善、佛教的法体善无记、世间种种工巧业处、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戒的成就等。
五、大种蕴:诸业依四大种而生故明四大种,分為大种、缘、具见、执受等五个角度探讨。
(一)大种,第一二七卷至一三一卷:诸所有色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广释大种所造色以及它的相和业,触处实事十一种,大种所造处的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為无為、三世、三性、三界繫、三学,大种和所造色及善等造色、善不善无记等相互关係,四大种之定灭,住於何果等;四食的粗细、界、趣、生等分别乃至布施饮食功德等。
(二)缘,第一三一卷至一三四卷:说明大种与大种為几缘。广释大种蕴、大种各自相缘关係,和所造色、心心所法、十二处、二十二根的相缘关係以及它的不相应、增减、恆不相离性等,三世大种和所造色、欲色界繫大种和所造色、四大种特性、十二处能牵所牵等,世界成住坏空等。
(三)具见,第一三四卷至一三七卷:广释已具见諦的圣者所成身语业色的界繫大种所造,上界下生者初得诸根的大种為因,於诸界化身和化事,中有有无大种,世、劫和心起、住、灭、剎那,有為法的时色名三分齐,四缘乃至二缘生法,因相应不相应、缘有缘无缘法等分别,内无色想观外色法,除色想、四识住七识住、九有情居等。
(四)执受,第一三七卷至一四一卷:广释有执受无执受和大种及所造色的相互相缘,因相应不相应、有所缘无所缘乃至有為无為等法的相缘、诸种欲有色有诸根、大种和彼心心所法相缘、有执受无执受、顺求顺取、顺结非顺结、见处非见处等,法内外和内外处摄分别,身心受至百八诸受相互相摄、十八意近行、三十六师句、诸圣者过去现在未来修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静虑、四无色、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八智、三等持,证四沙门果、五通等。
六、根蕴:根為大种所造胜者故释之。分為根、有、触、等心、一心、鱼、因缘等七个角度探讨。
(一)根,第一四二卷至一四六卷:二十二根的几学、几无学、几非学非无学。广释二十二根的因缘、实体数、一一增上处等,建立胜义根的异说、女男二根、三无漏根、二十二根的学无学非学非无学、善不善无记、有无异熟、见修所断、不断乃至三界繫不繫、因相应等、缘有缘等分别和它们的意义,蕴、处、界所摄的根,根非根相缘相生、二十二根的相互因缘等。
(二)有,第一四七卷至一四八卷:欲有相续最初得几业所生根,广释三界最初所生根数、三界繫法思惟和遍知关係,得四沙门果的根数、遍知根数、成就不成就、断何界结、何果所摄,诸根无漏缘三界繫和法类智相应关係以及法类智的自性乃至所缘等分别,时心解脱和不动心解脱的学无学根分别,以无间道证四沙门果时相应等五门分别,证四沙门果时所永断灭起的根数等。
(三)触,第一四九卷至一五○卷:广释十六触的性相以及和根的相应关係,眼等五根和身根成就关係,天眼和天耳,地狱乃至俱解脱者成就的根数,眼等乃至慧根得遍知时,灭作证时的根数等。
(四)等心,第一五一卷至一五五卷:一切有情心的等起、等住、等灭。广释心的等起等灭,寿的问题,无想定、灭尽定入出时灭起的根数和灭起的心心所界繫分别等,生无想天时以及无想有情的想和食等。二十二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八智、三三摩地所摄的根数和相应的根数,三界死生时灭起的根数和灭起的心心所界繫分别、阿罗汉涅槃时最后灭的根数等。
(五)一心,第一五五卷至一五六卷:广释诸法与心一起一住一灭和心的相应关係,六根的修不修,不成就学根得学根。捨无漏根得无漏根,诸未知当知根能否现观四諦,以及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等性相、所缘相应等。
(六)鱼,第一五六卷:广释二十二根随一成就不成就等,善不善无让诸根各以善不善无记根為因。
(七)因缘,第一五六卷:广释根因缘和所缘缘的三世、三性乃至四諦断、八智断分别,以及根因缘和所缘缘的四諦断、八智断相互关係。
七、定蕴:诸根清净由定势,分為得、缘、摄、不还、一行等五个角度探讨。
(一)得,第一五七卷至一六二卷:广释得、非得的三世、三性、三界繫、三学、三断分别等,见、修、无学道所起的得和四諦的得以及离繫得等,与三性心、三界心、三学心、三断心俱起的三性、界繫、三学、三断分别,染静虑支、味相应静虑入出等,入静虑次第乃至不入彼静虑而生其处、得下静虑未得上静虑生处、诸静虑心捨、得和灭起等,四无量心和等无间缘的行相、无量、净定、解脱、胜处、遍处、八智、三三摩地的断结和受异熟果处等。
(二)缘,第一六二卷至一六五卷:广释八等至和三等至、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三等至的得、捨、退、净。初静虑四顺分、诸种修法,净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的修无漏,味相应、净、无漏静虑和无色的相缘,定的顺次顺超、逆次逆超以及超定的加行和成满等。
(三)摄,第一六六卷至一七三卷:广释十想和它的界地、所依、行相乃至有為无為、自性断所缘断、转随转等诸门分别,十想和四静虑、四无量乃至八智、三三摩地的相摄、相应,成就初二三四静虑者对於四静虑乃至三三摩地等的成就数限分别,味相应、净、无漏和四静虑四无色相互成就不成就,得、捨、退等分别,六十五等至的缘处和在三乘中的成就,等至随以八等至為因缘和等无间缘、所缘缘的关係以及為等无间缘和所缘缘的关係,味相应、净、无漏八等至的顿得顿捨和渐得渐捨,身语表、无表、三恶行、三妙行、三善不善根、四圣非圣语、四生、四入胎、四识住五蕴、五取蕴、五趣、五妙欲、五学处、六内处、七识住、八世法、九有情居、十业道、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他心智、世俗智等灭所依的定等。
(四)不还,第一七四卷至一八三卷:广释五种不还、七善士趣、杂修静虑、五净居天、学无学和為得未得而学不学分别,顺流、逆流和自住义,得极禁和得极跡者的关係,菩萨相异熟业,三十二相和百福庄严,菩萨修行经三大阿僧企九十一劫,菩萨修四波罗蜜举释迦佛补处菩萨生睹史多天下生,慈氏受记当来作佛、以及苾芻於现法当办圣旨的智与智用,愿智、无諍,举释迦佛诸弟子之修行、四圣种、法随法行、*轮自性、转*轮、正法的住灭等。
(五)一行,第一八三卷至一八六卷:广释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之成就,空无愿无相相修和断结、思惟何繫行入正性离生,尽智、无生智的念住、无漏初静虑的乐和轻安等觉支的乐、有顶圣者依无所有处定得罗汉果,入定者不应闻声,性定和不定、邪正性定不定三聚,觉支和正漏法的成就、得、捨、退、未断已断和未遍知已遍知,生盲生聋引发天眼天耳,异生圣者的退不退,上界下生时所得法的曾未曾之得分别,五通的能限,金刚喻三摩地时六智及其所缘等。
八、见蕴:虽有得定但邪见引生诸恶见趣為令诸识相速断故说见蕴。分為念住、三有、想、智、见等五个角度探讨。
(一)念住,第一八七卷至一九二卷:广释三种四念住、念住的种类、四念住相关之断烦恼数,闻思修所成念住、念住的加行和生起次第、圣者三念住、一趣道、四念住的习修、得修和相修以及其自性、地、相应、行相、所缘等分别,如实知三受以及它的身心受、有无昧受、受耽嗜依、出离依受、有贪心乃至解脱心、五盖、六结、七觉支等等的智,贪瞋痴增减的等随观、死边际受、举佛圣弟子阿罗汉般涅槃及佛般涅槃為例,四有、三有和五行等。
(二)三有,第一九二卷至一九五卷:欲有等相续及捨灭等种种探讨。广释诸有和五种相续、三有捨而相续、灭而法现前等,三界死生的捨、得、灭、起诸蕴,随眠不於他界法随增,三界的建立,修无常想乃至灭想等十想、得修和思惟所缘,起善染无记寻伺的思惟,诸法因、缘无明等。
(三)想,第一九五卷至一九六卷:诸法无常想生彼法无常想相应,广释十想生法和十想相应及所缘,由心引起的身语业差别,所通达、所遍知、所断、所修、所作证法、四有為相和见疑相应、不相应的受的随眠随增,因、道、缘起等的界、处、蕴、所摄等。
(四)智,第一九六卷至一九七卷:通达彼事能遍知,广释能通达、能遍知以及能厌、能离、修厌等,法与法作四缘或时不作的问题,意触和三事与合触,慢和自执与不寂静,业和不律仪与律仪,不净观乃至无学道等的得及成就相互关係,苦圣諦法处,蕴处界和色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无為等一切法关係。
(五)见,第一九八卷至二百卷:广释无施与、无爱乐等各种邪见、常见、断见、戒禁取见、见取见等及其对治道,九慢和七慢,我作、他作二种外道见,外道诸见的五种分类,六十二见,断常二见等。
参、结说:三藏法师玄奘译斯论讫说颂言明造论时地人及回向。佛涅槃后四百年,迦腻色加王赡部,召集五百应真士,迦湿弥罗释三藏。其中对法毘婆沙,具获本文今译讫。愿此等润诸含识,速证圆寂妙菩提。
本论的传译
本论的生成,相传為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对佛教护持,有感於当时部派佛教眾说纷紜,便请胁尊者在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建立寺院,召集五百位有名论师,以世友為上座,费时十二年,以《发智论》為基本架构,参考《发智论》的各种註释,同时摄取六足论中的教义等广大结集,并对当时其他部派及外道等观点破他显自,造十万颂有广说、胜说、异说等三义。本论主要的传译為《大毘婆沙论》原梵本十万颂係由玄奘亲自从印度带回中国,二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七册。这是本论最详尽正确的汉文译本也是现存的唯一完整论本,唐译本论译出后不久,此论的梵文在印度佚失。
另有二异译
一、《鞞婆沙论》,苻秦.僧伽跋澄口诵该国罗汉尸陀槃尼节抄的《大毘婆沙论》加以翻译,跋澄口诵经本,外国沙门曇摩难提笔受写成梵文,佛图罗剎為之宣译,苻秦沙门敏智笔受写成汉文,更由道安加以校对。十四卷,十五万餘字,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因纯凭跋澄闇诵,先写為梵文,再从梵文译汉;两次口授,两次笔受,故翻译的不尽完善,据道安序说︰「经本甚多,其人忘失。」全论内容的四十二处,仅相当於唐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第二编结蕴的一部分。
二、《阿毘曇毘婆沙论》,北凉.浮陀跋摩、道泰译,六十卷,五十八万餘字,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册。译文似较简明畅达,而正确性不如唐译,文义次序也有前后出入之处,但大体是一致的。其内容仅存《杂犍度》、《使犍度》、《智犍度》三篇,仅相当於唐译本论杂、结、智三蕴部分。
日本.木村泰贤、西义雄、阪本幸男三人也於1929年依据唐译本共同加以日译,收於《国译一切经》。又西元1944年沙门法尊曾据唐.玄奘译本译成藏文,於1948年全文翻毕。
(香光尼眾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