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书题解:瑜伽师地论 解题
佛书题解:瑜伽师地论 解题
论名:瑜伽师地论
著译者: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100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册,经号1579。
《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yabhūmi,全百卷,,旧名《十七地论》,略称《瑜伽论》。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题名「瑜伽师地」,瑜伽为相应,并有一致、和合等义。本论系统阐述大乘佛教唯识学,贯穿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观的境、所修的行、所证的果位。主张世间万物乃人类根本心识之阿赖耶识假现之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之观念,并以禅观所历的精神境界和修持瑜伽所达到的各种果位,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唯识宗)的根本经典。
本论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论系统阐述唯识学的基本理论,为我国佛教史上之重要论书。
二、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唯识宗)的根本经典。
三、本论以禅观所历的精神境界和修持瑜伽所达到的各种果位,为研究佛教思想的丰富资源。
四、本论开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修行,将由凡转圣的过程、条件及方法做完整详细的说明,完备介绍修行的次第。
五、本论涉及《阿含经》、《法句经》、《经集》等部派佛教的教义,和佛教以外的宗教和印度、中国的种种文化现象,因之在当时被称为「佛教的百科全书」。
六、瑜伽有十支末论,都是依据本论撰写的。后人称为一本十支。
六、最近学术考证,本论「摄事分」为《杂阿含经》的本母,深具原始佛教的精髓。
七、本论中的菩萨戒,自古以来就以「菩萨戒本」单独流通。于中对于菩萨精神之戒行是以六度四摄为纲领;亦含有受戒、自誓受、忏悔等羯磨法;对于戒行之开遮持犯之分别甚为清晰。
八、本论记载瑜伽师们丰富的禅定教学,可以了解到大乘瑜伽师与部派佛教瑜伽师间的关系。
本论的大意:
《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是包含有被叫做《十七地论》的十七个阶梯。其中,最初的两个(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是写著通常的意识构造(结构),其次的七地(有寻有伺地乃至无心地)是禅定的诸阶段,以上前半九地,是瑜伽行者所观的内容(境)。其次的三地,是相应于三学,这是相当于修行的准备阶段(加行)。其后是随应于修行者根机的三乘的阶位(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和得果的二种涅槃地(有余依和无余依),如此完结了十七地的阶段。这个后半八地,如此,可认为是包含「行」和「果」的诸阶位与路线(道)。
本论分为五分:一、本地分,一至五十卷,说明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为本论之主体。二、摄决择分,五十一卷至八十卷,显扬十七地之不易明白精要之义。三、摄释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即解释《阿含经》内容。四、摄异门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阐释《阿含经》内不同的名,表达相同的内容之解说。五、摄事分,八十五卷至一百卷,解释《杂阿含经》之经律论。第一本地分为全论的基本理论,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区分十七地,来说明三乘观行的根本事相,后四分是释论,解释论本经律的要义,各分简介如下:
一、本地分
依〈本地分〉立名,内容是说明三乘瑜伽行者必备的条件与知识,最初的两个(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为意识结构,其次的七地(有寻有伺地至无心地)是禅定的诸阶段,这九地,是瑜伽行者所观的内容(境)。其次的三地,相应于戒定慧三学,相当于修行的准备阶段(行)。其后是随应于修行者根机的三乘的阶位(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和得果的二种涅槃地(有余依和无余依),分为十七地的阶段。
(一)五识身相应地,就前五识以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方面说明:
(1) 自性: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
(2) 所依:五根与意根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3) 所缘:五境。
(4) 助伴:俱有相应的心所。
(5) 作业:了别自境。
(二)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等三识以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方面说明:
(1) 自性:心、意、识。
(2) 所依:意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3) 所缘:一切法如其所应。
(4) 助伴:具有相应的五十三种心所。
(5) 作业:有共不共业;和前五识相同的是共业,特殊的是不共业。
由此更用色聚、相应品等十门以解释其义用。这是因为一切诸法依识而起,以识为体,识法最胜,故先建立以上二地。
(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以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杂染等起五门以说明,并分别阐明这三地的有漏、无漏诸法。
(1) 界:界、处、量、寿、受用、生、自体、因缘果,八相组成。
(2) 相:寻伺体性、行相、等起、差别、抉择、流转,七相组成。
(3) 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事、求、受用、正行、声闻乘资粮方便、独觉乘资粮方便、波罗密多引发方便,八相组成。
(4) 不如理作意:广辩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差别。
(5) 杂染:明三种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六)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说,从五方面说明
(1) 总标:四静虑、八解脱、三等持(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定等等至)等四种三摩呬多。
(2) 安立:此等四种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内。
(3) 作意差别:了相作意等七种根本作意及缘法作意等四十种作意。
(4) 相差别:所缘相、因缘相、应远离相、应修习相四种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
(5) 略释诸经宗要:依经总释解脱等三种定义。
(七)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乱,自性不定,有十二种相。这两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
(八)有心地(九)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等五门建立。
(1) 五识身相应、意、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
(2) 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
(3) 依第一义建立,只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
(十)闻所成地,于五明处听闻了解:
(1) 内明处: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等四种相。
(2) 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断灭善巧、已断病后更不生善巧等四种方便。
(3) 因明处:有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种。
(4) 声明处:法施设建立相、义施设建立相、补特迦罗施设建立相、时施设建立相、数施设建立相、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六种。
(5) 工业明处:营农工、商估、事王、书算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生成、防邪、和合、成熟、音乐十二种类。
(十一)思所成地,是于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
(1) 自性清净:审谛思惟所闻诸法的道理等,有九种相。
(2) 思择所知:思惟决择一切所应知的法义,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
(3) 思择诸法:思惟决择经文和偈颂的法义
(十二)修所成地,修道中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
(1) 四处:修处所、修因缘、修瑜伽和修果。
(2) 七支相应善巧:生圆满、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成熟解脱慧、修习对治、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
(十三)声闻地,阐明声闻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
(1) 四瑜伽处︰初种姓瑜伽,第二数取趣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
(十四)独觉地,由五相说明:1. 独觉种姓 2. 独觉道(修行的方法) 3. 独觉习(证果的方法) 4. 独觉住(身心安住处) 5. 独觉行(自利利他的行为)。
(十五)菩萨地,阐明菩萨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处︰
(1) 初持瑜伽处:《种姓》等十八品,总明菩萨所学之法,说明菩萨的种姓、发心、具备的七种知识1. 自利 2. 利他的途径 3. 世间出世间的真理 4. 请佛菩萨的威力 5. 成就有情的方法 6. 自我圆成佛果的道路 7. 无上佛果的妙境、修学法门1. 六度 2. 四摄 3. 供养三宝 4. 亲近善知识 5. 修四无量 6. 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种种利乐有情功德事。
(2)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相品》、《分品》、《增上意乐品》、《住品》等四品,随初持所学法而起修。
(3)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摄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等五品,由修习而圆满。
(4)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正发菩提心品》一品,重明以前诸品次第的意义。
(十六)有余依地:阐明有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十七)无余依地:阐明无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二、第二摄抉择分,对于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并抉发本地分所没有详述的深隐要义。分十二大段︰
(一)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先以略义十门建立阿赖耶,阐明唯识的道理;后以广义六门解说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相善巧等六种善巧,阐明法相的道理。
(二)抉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先分辨焰摩因饶益众生而称为法王以及大海水咸等因缘。后说明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
(三)抉择三摩呬多地:解释《随身念经》、二解脱1. 心解脱 2. 慧解脱、眠缠、五种与定相违法1. 犯戒 2. 无无间加行 3. 无殷重加行 4. 有沉没 5. 他所扰恼、三种远离1. 住处远离 2. 见远离 3. 闻远离、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1. 忿 2. 慢 3. 欲贪 4. 萨迦耶见 5. 不能堪忍。
(四)抉择非三摩呬多地:阐明十二种不定地和十二种不定地的对治法。
(五)抉择有心地:言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1. 世俗道理 2. 胜义道理 3. 所依(阿赖耶识)能依(七转识) 4. 俱有 5. 染净建立,并加以解释。
(六)抉择无心地:说明七种因缘,1. 在缘缺 2. 作意缺 3. 未得 4. 相违 5. 断故6. 灭故 7. 已生故,七种情况下心不得生。
(七)抉择闻所成慧地:初释归依,次释沙门、婆罗门的差别,次释欲、有、梵行三求,次释内明,次杂抉择闻所成慧地的义理。
(1) 广辩皈依:考察所归的物件,皈依的种类,能皈依者的资格,皈依者应具的正行,皈依者所能获得功德。
(2) 六种理门略释圣教:真义理门、证得理门、教导理门、远离三边理门、不可思议理门、意趣理门。
(3) 造论六因:欲令法义当广流布、欲令种种信解有情,由此因缘能入正法、为令失设种种义门重开显故、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为欲显发甚深义故、欲以种种美妙言词生净信故。
(八)抉择思所成慧地:初就事思议、有非有思议、因果思议、乘思议等四种思议,次说明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二十九门分别。
(九)抉择修所成慧地:阐明声闻乘相应的作意和大乘相应的作意等十六种修。
(十)抉择声闻地及独觉地:只抉择声闻地,初就成立无种姓等七门分别,次辨声闻种类,次辨四圣谛等,次分别律仪,次声闻行果,后杂抉择。
(十一)抉择菩萨地:一切菩萨行果等。
(1) 说明菩萨的十种发心,四种恒常随护心,九种正行,对五种有情众起邪行名无哀愍,五种无堪任性有情。
(2) 五法三自性:相、名、分别、真如、正智等五法。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等三自性。以释名,辩体,差别,三性与五法关系,三性与三无性,依止,作用,有无,染净等方面分别三性。
(3) 以五因缘说明菩萨威德不可思议,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自性、功能、加行、转、还大菩提五种相,圆满、无垢、不动、无等、能作有情利益事业、功能六相略摄如来功德。
(4) 以施、戒、见、心、语、智、垢七种清净,说明菩萨惠施乃能清净。
(5) 抉择三聚净戒等。
(6) 十种颠倒道能证得一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十二)抉择有余依、无余依二地,分别二种涅槃界中离系、寿行、转依、住等多门差别。
三、第三摄释分,解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解释的仪则。
(一)契经体,文、义二种
(二)五法释经:1. 法要 2. 等起 3. 义 4. 释难 5. 次第。
(三)六种契经文:1. 名身 2. 句身 3. 字身 4. 语 5. 行相 6. 机请。
(四)十种契经义:1. 地义 2. 相义 3. 作意等义 4. 依处义 5. 过患义 6. 胜利义7. 所治义8. 能治义9略义10. 广义。
(五)十二经教:1. 契经 2. 应颂 3. 记别 4. 讽颂 5. 自觉 6. 缘起 7. 譬喻 8. 本事 9. 本生 10. 方广 11. 未曾有 12. 论议。
(六)三种等起:1. 事 2. 时 3. 补特伽罗依处。
(七)二种义:1. 总义 2. 别义。
(八)二种释难:1. 自设难 2. 他设难。
(九)三次第:1. 圆满次第 2. 解释次第 3. 能成次第。
(十)法师十相:1. 善于法义 2. 能广宣说 3. 具足无畏 4. 言语善巧 5. 善方便说 6. 具足成就法随法行 7. 威仪具足 8. 勇猛精进 9. 无有厌倦 10. 具足忍力。
(十一)说者与听众:处五众中宣说八种言。
(十二)安住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
(十三)略广赞佛:讲经前必先称扬佛德。
四、第四摄异门分,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分为白品与黑品。
(一)白品(善法)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师等八门,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门,第三偈有如来等十门,第四偈有欲等九门。
(二)黑品(不善法)用一偈说明:有生老死等十一门。
五、第五摄事分,略摄十七地有关的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事义。
(一)经:用1. 行 2. 十二处 3. 缘起 4. 四食 5. 四谛 6. 十八界 7. 四念住 8. 四正断 9. 四神足 10. 五相 11. 五力 12. 七觉支 13. 八正道 14. 出入息念 15. 三增上学 16证净等说明。
(二)律:用利聚等十门说明。
(三)论:先叙述流转杂染二十二事,还灭清净十九事;接着广辩以异门等四门广辩其相。后聚等六门,又十八门等说明。
本论的传译如下:
一、中国的传译
(一)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
(二)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相当于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
(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戒本》,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相当于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
(四)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九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相当于〈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大同,但另有〈序品〉。
(五)刘宋.求那跋摩译《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菩萨戒本》的异译。
(六)梁.真谛译《十七地论》,五卷(已佚),相当于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
(七)梁.真谛译,《决定藏论》,三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相当于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八)唐.玄奘译《王法正理论》,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相当于第六十一卷。
(九)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事分与决择分取自本论中的本地分与摄决择分。
二、藏文的传译
(一)无著造《瑜伽行地》,区分前十二地(二十六卷)、声闻地(二十卷)、菩萨地(二十二卷)、摄决择(四十三卷)、摄事(二十二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都不分卷),共八部份。收于《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
三、梵文的传译
(一)1930~1936年间日本荻原云来将在尼泊尔发现而收藏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之《菩萨地》梵本,罗马字化并且校订刊行。1966年N. Dutt亦以别种梵文写本来刊行校订本。1973年K. Shukla亦将「声闻地」的梵本校订出版。
(二)西藏被发现的《瑜伽师地论》全部梵文写本,1957年V. Bhattacharya已经将第一地至第五地作为第一册出版。
本论的注疏如下:
一、中国的注疏
(一)最胜子造;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说原书有六百卷之多,玄奘法师只译一卷。
(二)唐.窥基著《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为本论卷一~卷六六之略释本。
(三)唐.窥基著《瑜伽师地论劫章颂》,一卷,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五册,仅是将卷二中关于劫之名目、次第与七言四句颂摄之,共三十六颂半。
(四)唐.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四十八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
(五)日本增贺造《瑜伽论问答》,七卷,收于《大正藏》第六十五册。
(六)唐.法成撰;智慧山记《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六卷,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存有「本地分」与「摄决择分」详细科判。
(七)唐.法成述;福慧记《瑜伽师地论手记》,四卷,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八)韩清净等编《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共三册,会集相关的注疏与论典而将论本科判与注释。
(九)太虚大师讲《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太虚大师全书全书第七。
(十)太虚大师讲《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太虚大师全书全书第七。
(十一)欧阳渐撰《瑜伽师地论叙》,二卷。
二、藏译注疏:
(一)最胜子等造;旧录或作胜友译,《瑜伽师地论释》,即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
(二)德光造;燃灯吉祥智、戒胜同译《菩萨地释》。
(三)德光造;慧铠、智军同译《菩萨戒品释》。
(四)胜子造;胜友、慧铠、智军译《菩萨戒品广释》。
(五)海云造;寂贤、戒胜同译《菩萨地释》。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