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方伦:净法概述 第三章 净土修行途径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来源:   作者:方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方伦:净法概述 第三章 净土修行途径

 

第一节 集信愿行三资粮

净土一法,易行难信,《佛说阿弥陀经》里,释尊亦承认念佛法门是世间难信之法,所以此一法门的骨干,完全是靠信心来建立,靠信心来撑持,有了信心,才会生起举动,才会因圆果满,否则佛门虽大,不能度不信之人。信、愿、行,称为净土三资粮。资粮者,譬如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若缺此二事,则绝难到达,而这三资粮中,复有其连带关系,这次序是由信生愿,由愿生行,信若不具,则愿行皆不成立。

修行人一、要信净土三经是释尊真实语,绝非虚诳;二、要信除吾人所居秽土之外,另外确有净土世界;三、要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建立净土之事,是千真万确,其佛其国,今皆现在;四、要信生净土,生秽土,皆自心所能操纵,皆是种净因,得净果,种秽因,得秽果,并非碰运气;五、要信念佛号时之正念,确能与彼佛心念凝合,发生感应,临终蒙其接引往生;六、要信吾人恶业虽多,然生于彼国后,因环境优良,及佛菩萨的不断教诲,恶念永不再起,恶报永不成熟;七、要信自力及佛力,皆不可思议,而佛力之大,超过吾人百千万亿倍,故自力虽微,亦能往生;八、要信佛有不思议解脱法门,能于一微尘中,建立世界,假令十方众生悉生其中,一切房屋及器具,皆不拥挤缺乏;九、要信每念一声佛,彼佛皆能听闻,皆能摄受;十、要信念佛人临命终时,彼佛必来接引往生极乐国,绝不再落六道轮回。总之,此事说不能尽,凡佛所说经,皆真实语,皆当深信,绝不可生疑心,疑能碍道,使愿行皆无法生起。若是有了信心,则自然愿意生其国土;愿意生其国土,则自然会依法起行了。

世人因根器不同之故,所以见解也不同,有人以为净土是子虚乌有而不信。有人以为人死即一切俱无,安有后世而不信。有人以为生东生西,受苦受乐,都是偶然得来,那有修因得果之事而不信。有人以为念佛生西,是骗愚人劝之行善,其实那有此事,释迦骗尽亿万人,单单骗不得我而不信。

有人以为西方佛国纵使是有,也绝非单凭念几声佛,便会往生而不信。有人以为人类贪嗔痴和利己心太重,若生极乐,依然还是旧性不改,绝不会立即变成善人而不信。有人以为此间人类,作恶多端,理应一一受报,今言生极乐国后,便一概不算,一律取消,这与因果律不合,绝无此理而不信。有人以为十念必生,全属胡说,这样只要所有众生都念十念,就都会往生,地狱也空了,世界也没人类了,世间那有这样容易事而不信。

有人以为极乐国国土及一切房舍器具数量有限度,而往生人数则源源而来,毫无限度,如此若说不会发生地荒、房荒、物荒、物资荒,便是自相矛盾而不信。有人以为思衣便得衣,思食便得食,思什么便得什么,不假人力,天然成功,这无异说梦话,骗小孩子而不信。有人以为极乐国金地莲池,七宝楼台,不经设计营造,不需工料,便得成就,这是上古神话,太不合科学而不信。

像这类疑问,在人类脑海中,真是太多,不能尽写,这里为篇幅所限,也不能一一详加解释。总而言之,若执此土的成见,来比拟如来神变,和众生净识所综合生起的极乐世界,就好像蚂蚁在推测人类的国家社会中,种种的复杂的组织和行动,就让它推测一万年,也还是从头错到底。这因为蚂蚁不是人的缘故。反回来说,吾人也不是佛,如何会明白佛的智慧神通呢?既是不明白,就勿庸瞎推测,只要大家相信佛的话去实行,就绝不会错,不会落空。若是自以为我是绝顶聪明,绝不受骗,这在智者看起来,完全是愚笨,是福慧浅薄,所以不能消受这最难得最简捷的法门了。

上面多就信的方面而说,并没有多说愿和行,理由是能信自起愿行,无须更加劝赞,如信床前入地一尺处有黄金,未有不愿发掘者,倘无举动,仍是未知未信。

第二节 修十善作基本

十善者,即是身三善:不杀,不盗,不淫(出家当断淫,在家戒邪淫)。口四善: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三善:不贪,不嗔,不痴。此十善,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一切善法的基础,修法而不修十善,如建百尺高楼于烂泥上,绝无成功之望。

佛说《十善业道经》时,告龙王言:“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天人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而《观无量寿经》中,佛告韦提希:“欲生极乐国者,当修三福。”其中第一福便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念佛人必当修十善作净业基本,若是道念不切,十善有亏,则佛国恐难往生。以故净土行人所当时时戒慎恐惧,守护身口意三业,勿使作恶,一面勤恳念佛,则往生一事便可操左券了。

第三节 敦伦尽分

世法与出世法相表里,尤其在家佛子,未离社会家庭,所以做长官的,应像个长官,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做僚属的,应像个僚属,忠于职守;做商贾的,应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做医师的,应悲悯贫病,尽心诊疗。其余可以类推,不及备述。

总之,应当明白:任务即是债务。惟一方面清偿苦债,积功累德,一方面修学佛法,乃有解脱之日。至于做父母的,要像个父母,做儿女的要像个儿女,做夫妇、兄弟、师生、朋友的,要像个夫妇、兄弟、师生、朋友,各各敦笃伦常,尽其本分,才能谈到出世法。若是世法已弄得一团糟,成为衣冠禽兽,出世要想成佛作祖,或念佛往生,则恐怕净业未成,孽果先熟,那便要堕入三恶道中去了。所以希望学者修出世法时,不特莫把世法抛弃,并且要把世法干得停停当当,并无亏缺,来做出世法的基本,才有成功之望。倘先时有过咎在身,则必须从今痛改,更不再作,佛门广大,许人忏悔,忏悔之后,永不再作,或者翻过来广行善事,即是没有罪过了。如贮毒之碗,既经洗涤清净,便无毒了。

第四节 广修功德回向愿生

《观无量寿经》载:“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经文中所谓之深心,即是广修功德或乐集诸善法;所谓之回向发愿心,即是将所修功德或所集善法,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而弥陀发四十八愿中的第二十愿亦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说,世人若愿将其所作功德,回向求生我国者,必得如愿。为了回向一事,在佛法上太重要了,现在且把它的意义略说一说:

佛德号不可思议,清净八识不可思议,众生心不可思议,合此三不思议,成净土法,故净土法亦不可思议。照理行人单念佛号,已够往生,但是深心行者修净土法时,除念佛外,更广修功德,回向愿生。一者、供养弥陀,庄严佛土;二者、作为助缘,增上道果;三者、发大乘心,学菩萨行。所以便不以单念佛号为满足。

凡事不离因果,世间法如是,出世法也如是,所以不论善恶的念头或善恶的行为,皆有其应得的后果。根据此种理由,可知行者修习善法,将来必得福报,此善法若属有漏的人天果,则将来报在人天,得不究竟乐,福尽仍堕。若属无漏的四圣果,则将来报在五不还天,或十方净土。

行者为了不受人天福乐,或恐退堕,而自愿将其功德作为往生极乐国的增上缘的缘故,则必须将功德搬往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去受报。如此,则人天及他方净土的福报即不成熟,而将来成熟受报的地点必在极乐国,到了那时,净业便不成自成了。因为一切法唯心,心力能种业果,亦能转移业果,所以不论行者所修善业是属于有漏或无漏,只要种因时,自己愿意将其应得福报移向佛国,即此一念,不特能使八识田中的种子立即为无漏习气所熏而变质,成为十足无漏的净法种子,并且连将来受报的地点都可以预先自由决定,这是甚深微妙的唯识学理。此回向法,在佛法上所占的地位太重要了,所以行者必须深信不疑,才会生效,万一杂一些狐疑的念头在里面,则心力便失却功用,便不能转变种子。所以若以狐疑心,修净土法,则失大利,就是这个缘故。

阿弥陀佛深知种子可使变有漏为无漏,功德可以由此土移彼土,所以才敢发第二十愿。而千百年来,佛门大德也深知其理,所以才敢撰回向发愿文,极力提倡把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国。行者不论作何功德,乃至施一钱之微,救一蚁之命,但于作完之后,先观想阿弥陀佛在我前面,然后恭敬合掌,口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念过此偈之后,则所作功德便能凭借佛我双方的心力,搬到极乐国,作往生资粮,庄严佛土。或为简单便利起见,即念下列四句,亦无不可:

谨以此功德,供养弥陀佛,

愿我命终时,即生极乐国。

经此回向后,则不论所作功德性质若何,是属于无漏或有漏,只要经过这一手续之后,均将成为十足无漏的出世间法,而阿弥陀佛为着曾发过第二十愿的关系,也不能不负责摄受了。

 

第五节 慎终

人生的最后一念,其力量会决定来世投生的所在,照道理说,念佛人临终应得佛念,才会生于佛国,根据《阿弥陀经》所说:“若人念佛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佛及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经文所说,当然绝对可靠,惟是若净业不够精进之人,恐怕万一临终佛不来接引,则心便不能不颠倒。心若颠倒,则不能生极乐国,如此则在临危之际,极需要他人在旁助念,方能引发病人念佛之心,这便是助念会所根据之原理。其法应在平时集道友若干人,成立助念会,约定会友中无论何人,若于病危神昏时,得由其家属通知各会友,到病人房中,焚香念佛,如此则病人眼见佛像,耳闻佛声,鼻闻旃檀香味,自易引起净念,资助生西。兹将行者慎终办法,分段缮述于左,俾便参考。

一、病重临危时

行人当病重时,得由家属通知各会友到家助念,若会友到家时,见病人神识尚未昏迷,则当一面劝其家属勿得哭泣,勿得对病人言及家事,询及遗嘱,致引起世念。一面嘱病人将心身一切放下,单持一句佛名,并为说极乐国极其可乐,你今舍弃一切,生彼国中,至可欣贺。所有病痛,当知此乃多生宿业所招感,当暂忍之。病人若有关心之事,或放不下的念头,当设法排解,以软语、好语、方便语,安慰其心;更当针对其平时嘉言懿德,修行功行,加以赞叹,使之欢喜,俾其自信仗此功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若是病人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则助念者但当持念佛名号,或轻敲法器,惟其音不宜嘈浊沉重为要。倘时间太长,则可用数人轮流值念,务使佛声不断,直达气绝身冷时为止。

二、命终之后

行人当命终时,除助念人仍应保持佛声不断外,并须劝止其眷属勿得哭泣,勿得搬动尸身,勿即为其涤体穿衣,勿发生巨大声响或震动,致恼惊亡者。因常人呼吸停止,心脏不跳,即谓之死,其实此时第八识尚未离去,若有哭泣声,或移动时触及尸身,则仍有感觉,恐生嗔恨,致堕恶道。经载:阿耆达王死时,因守尸人持扇驱蝇,误触王面,致王生恼怒,堕入蛇身。所以这一事极当慎重,最好有人在旁,为之继续念佛,使其正念不断。

此外尚有一事,极宜注意,那便是家属或道友,往往好面子,不顾事实,以为修道人必须坐化,由是急于将死人扶起,为之盘腿叠掌,作趺坐姿势。殊不知死者此时第八识尚在,必感极端痛苦而起嗔心。是欲慕无谓之虚名,反使亡人堕入三恶道。彼等独不思及:释迦世尊昔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于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实系卧化,难道释迦佛尚有道力不够之处,尚不足为法吗?如此看来,坐化卧化,只好顺其自然,不宜为图面子好看之故,致使亡人蒙受实祸也。

三、救度中阴

吾人之身体为五蕴合成,五蕴亦称五阴,所以生时之身体名为前阴,死后名为后阴,在已死而尚未投生之中间阶段,名为中阴。已死之人,当八识离体之时,即是中阴身的开始。欲界中阴身,大如五六岁小儿,诸根明利,有通力、记忆力,比生前强九倍。人死之后,虽然神识离开躯壳,成为中阴身,但此时中阴身尚留恋尸身附近,凡生人为尸身洗涤,脱穿衣服,以及眷属哭泣等,彼皆见之,每向生人询问,奈生人不知不见,无一作答,彼乃懊丧万状,废然欲离去,旋又惊惧,中心无主。所以死者虽身体冷透,生人仍可向之说法,劝彼悉除贪嗔痴爱之心,一意求生净土。并可高声念佛,使中阴身得闻,生起净念,彼若生前曾有念佛,则此时极易度脱,生于净土。若生前不曾念佛,此时中心无主,环境上感凄凉无依,一闻佛名,必然借此一念,往生佛国。故生人若于此时高声念佛,对于亡人,不论其生前信不信佛法,或有无净土经验,均极为有益,此即救度中阴之法,大可行之。

四、荐亡

尸身收敛既毕,丧事已告段落,此时孝子贤孙应建佛事,超荐亡灵。不论亡人已否生西,若照忠厚报恩设想,均应为修建佛事,以资助之。若已生西,更增福慧;若未生西,可消灭宿孽,生于善道。荐亡法事最好是专念佛号,如家属能自加念《金刚经》、《弥陀经》,或大悲咒等,念后回向亡人,作为生西资粮,固是大佳,若不能念经,则只念佛号亦可。至于亡人之遗物及财产等,如能将其卖却,将款布施贫病残疾人,或生产妇女,或造寺建塔,翻印经书,供养僧众,更将此功德,为其消除宿孽,回向佛国,则存者亡者均获钜益。

返回目录

----------------------------------------------------------------------------------------------------------------

更多方伦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