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方伦:净法概述 第七章 余义随谈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来源:   作者:方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方伦:净法概述 第七章 余义随谈

 

不生佛国,必堕恶道

十方世界只有两个分野:一是佛国,一是三界,生佛国是已了分段生死,生三界是未了分段生死。世人若单修世间五戒十善而不念佛,则与佛无缘,因与佛无缘之故,八识田中的出世间无漏净种子便无由引发,所以至多只能生于天道,绝不会生于佛国。但因天寿是有等差有限量的缘故,终有福尽报了之时,当福尽报了时,便是一度生死已毕,也就是赖以生天的善性种子业经衰谢。尔后次一成熟种子,若仍属上品十善,则仍生天中;若属中品十善,则生人中;若属下品十善,则生修罗中;若属上品十恶,则生地狱中;若属中品十恶,则生饿鬼中;若属下品十恶,则生畜生中。因为这些六道种子,均具轮回性,互相成熟的缘故,所以六道必须遍历。但是为了一切众生的思想和行为,悉以身见我执为出发点起见,所以总是恶多善少,而生于三恶道的期间,也总比三善道为长久,佛说:“众生以三恶道为故乡。”就是这个缘故。这样吾人便可以下断语说:“一切有情若不生佛国,则必堕恶道,若欲稳生佛国,则必须念佛,这道理是颠扑不破的。”

净土宗将独步末法

在昔如来虽灭,正法尚隆,众生障轻福重,故任修一法,皆得成就。降及像法时代,去圣渐遥,人心便渐渐不古,思虑也渐渐庞杂,十人修行,便罕有一人得道,再降及末法的今日,风俗愈薄,至于极点。能真正修道的人,已是罕见,更谈不上证果了。因为末法时代,人心愈坏,思虑愈杂的缘故,修繁难而专靠自力的其他法门,均不能成就,所以末法时代,赖以支撑法运的,就只有简单而兼具自他二力的念佛一门了。《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可知在各宗寥落之后,赖以绵延法运,救度众生的,就只有净土宗了,所有禅教律等各宗,均将降为助缘,不能单独生效。《无量寿经》中,释尊也说过:“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可知末法已完,经道灭尽之后,如来以慈悲哀愍,特为净土一法多延一百年,留度有缘。如来有甚深智慧,为什么不留其他法门,而单留净土,是具有深意的,是知道在末法时代的众生,惟修净土法,才能度脱生死。这样看起来,净土法确是今后最契机的佛法,而独步末法时代了。

不断惑业,便预圣流

一切众生的堕落生死,皆是无始惑业所致,根本和枝末两种无明就会驱使三界有情遍经六道,受种种苦,这便是流转门。若照普通修行途径,惟有断惑,才能证真,要破一分无明,才能证一分法身,这便是还灭门。行人自开始断惑,以至究竟证真的中间,即令所择路径,属绝对正确,并无偏差,亦须单凭自力,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之久,然后乃得无上正觉。即使仅证阿罗汉果,也必须全凭自力,破尽三界一百十二品见惑和八十一品思惑,方乃成办,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今若修净土法则不然,不问生前作何行业,但须能念,即得往生,但须能生,便登不退,这便是不断惑业便预圣流的大便宜处。并且往生之后,仗环境优良,自然而然会障消慧朗,功满果圆,如飘木橛于大江之上,不需费力,自入大海,这便是假借他力的便宜处,也就是净土法门特优之点,具眼行人,自能体认实行,无烦多予介绍也。

学佛念佛,不要怕人笑

世间有许多人,很想修学佛法,但又怕被人耻笑,怕人家说是消极腐败,说是效法斋公斋婆的迷信举动,因此不敢公然学佛,只把佛经在无人处偷偷的看。若是念佛,惟恐被人听闻,只敢背着人偷念,把声音低到惟有自己才听得见的程度,这实在是大错误。

佛学固是宗教,但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深的哲学,这一门学问,既可研究,复可实践,实在是统摄理与事,而达到最高峰,任你当作理研也好,当作事行也好,当作理事齐资也好,都可以令人满意。简直是由人生日用之肤浅,以至惑尽觉圆之奥邃,莫不包括无遗。像这样微妙的学问,若说它是迷信,是消极,是腐败,那就有如盲人评字画,闭着眼睛瞎说了。人家不懂佛法,不曾虚心去深入研究,只看见老太婆也会念佛,因此就批评念佛是肤浅,是迷信,他们是门外汉,却也难怪。我们既是佛徒,实不应跟他们一样见地,曾不思:老太婆固会念佛,但是大势至、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世亲等诸大菩萨,雷次宗、白居易、文彦博、王日休等诸大居士,何以也都会念佛?如此看来,念佛法门实在是由凡愚以至贤圣,由目不识丁之俗子,以至学富五车之文人,都可以修行的普门大法。修这样下逮含灵,上达至圣,横罗八教,圆摄五宗的净土法,为什么不敢告人,怕被耻笑?耻笑者,固是不懂教义的瞎子,怕耻笑者,当然也是不懂教义的瞎子,他们那里晓得佛子事佛,不论烧香、跪拜、磕头、念经、诵忏,乃至宣扬佛号,一举一动,皆含有甚深微妙的作用在内。它是借净境,一心念,行在六根,功渗八识,所以能破无始惑业,能种出世种子,看来件件在外,实是件件都在内。所以我敢奉劝学者行佛事时,不特不必怕人耻笑,并且还要劝人修持,千万莫把美瑜看作顽石,以致失之交臂,永作贫子。

散心念佛,亦有功效

口念佛,心亦思佛,此名定心念;口念佛,心不思佛,而思其他物事,此名散心念。散心念,其效力较定心差得多,并且也不足为法,所以历来大德都是教人定心念佛,绝无人同情散心念法。其实外面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里面的第八识,若说散心念全没功效的话,那这口里的六个字从何而来?既然会喊出这六个字:第一、来源系由内而外;第二、回熏力一样的再由外到内。所以不能说全没功效,不过其功效较定心低得多,因之古德便不予提倡。虽是不提倡,但其涵理,其功用,却不能否认。所以前人留有一偈云:“弥陀一句法中王,杂念纷纷也不妨,万里浮云遮赤日,人间处处有余光。”这偈说得非常恰当,缘八识净种成熟,熏习六识,发生净念,再由六识导使前五识,生起现行。但净念于透过六识时,因为尘习甚深,心波炽盛的缘故,致为染念所剥夺,虽然突出重围,而所余有限,有如浮云翳日,人间处处但有余辉,此际纵未能浮云散尽,阳光大来,然即此余辉,便见功效。

所以我平常偶亦散心念佛,是时不管杂念如毛,只要佛声不绝,追顶得紧密,其余便随他去。念了一刻,自然会意马归槽,心猿入洞,再念一刻,则正念分明,佛心在抱,用不着取舍调摄,而自然纯熟。所以,我近来二六时中,只贵能念,不大忌散心,就是这个缘故。古人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念,彼若悉用定心的话,则行路时即有撞跌之危,即如穿衣写字等,亦不成事,可知有时亦用散心念也。

我这并不是提倡散心,不过是说明:能定心念佛,固是最好,并且照理也要定心念才对,但是散心也自有其功效。第一理由是:散心念也是由种子生现行,由现行再回熏八识,不过熏力比定心弱,所以比不念总好。第二理由是:散心紧念之后,自然会变为定心,不至自始至终都是散心。根据这两种理由,所以不反对散心念佛。

阿字若在,余字俱在

学者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若恐心念驰散,则可用第四章第二节里的记十念法,每念十声,拨一念珠,如此则一边既要念佛,一边还要记数,心力用尽,便无能再攀缘别的事物了。其次,若不记十,但须一句句把“阿”字牢牢擒住,不令忘记,则余字自亦俱在,若当念阿字时,心已不觉,则余字便也都跑了。假如行者心已得定,若再紧念下去,则惟觉心境俱化,成为浑然一片,量等虚空,此时无佛无我,连山河大地都不知抛向何处去,当然若句若字,一切都不复存在,到此际,阿字便也消归乌有,无复存在。但先时的不在,是字跑心早跑,此时的不在,是字化心常定,是得念佛三昧,心境双亡的好现象,又不能与初念佛,心着杂境而不在时相提并论了。

 

得念佛,且念佛,莫待衰老

世人对于念佛,应视为最紧念事,得行即行,佛说人命在呼吸间,可知吾人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有死的可能,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他自己的寿命会延长多久。古人说:“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确是实事,并非危言耸听。为了提防死的忽然降临,所以时时刻刻都当念佛,如此,则最后一刹那方不至手忙脚乱。切莫以为我今尚健,来日方长,且等到衰老时再行念佛,尚未为晚,此种打算,往往误事。

从前有人到其友张祖留家,劝其念佛,张言:“我今有三头大事未了,不暇修行:一者、父母未葬;二者、儿子尚未结婚;三者、女儿未出嫁。且待此三事了时,再行念佛未迟。”其人遂告别而去。过了数月,再到张家,方知祖留已死,乃喟然长叹,赋诗云:“吾友名为张祖留,劝伊念佛说三头,却恨阎公无分晓,三头未了便来勾。”其意以为:你说俗事了时再念佛,但阎王偏不能待你。世上任何人都不敢保证他自己不会做张祖留第二,所以有志修行者,是应当得念佛时且念佛,方不至重蹈前人之覆辙,而遗恨千秋。

兜率净土之我见

十方世界中,秽土无数,净土也无数。释尊说法时,每有介绍他方净土,普劝往生情事,其中介绍得特别详细的,就要算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和兜率天内院的弥勒净土了。介绍兜率净土的意思,是要行者先跟弥勒菩萨学习,将来再跟他下生而得度,做了他龙华三会中的声闻弟子。因为释尊曾说过《弥勒上生经》、《下生经》,所以兜率净土实为佛所劝赞,当然是对的,因此学佛人有的是修兜率净土。尤其弥勒是唯识导师,曾说过《瑜伽师地论》,故此土修学唯识者,多发往生兜率愿,俾近事弥勒,以求深造。

我对于此事,只有赞叹释尊悲心无量,多开方便之门,赞叹愿生者,好学不厌,和重来秽土之精诚。但是,一者、鉴于师子觉菩萨之沉迷五欲,流连忘返,自觉我并不比他高明,恐更危险;二者、最后归宿,不如极乐国之佳;三者、弥勒不曾发临终接引之愿,将来病危神昏时,全凭自力,恐无把握。有此三大原因,所以我是弃兜率而愿生极乐。假如有人问我:“生极乐净土和生兜率净土,二者孰善?”我也只能答以:“生极乐可以万修万成,所以比较有把握,生兜率则不敢断定。”我的意见,如是而已,若违经教,说此优彼劣,则决然不敢。

念佛的作用,包括禅、律、教、密

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禅心不能着境,一有所著,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悉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

现在再来说律,戒律的作用能防范身口意三业,使之生善去恶,但是修净土法时,身礼佛,口念佛,意思佛,这样三业既已集中,六根自然都摄,若说生善,是极生善之致,若说去恶,试问三业既已集中在佛,此外还有什么闲家具可以把来造恶?这样看起来,说净即是律,有何不可?

至于教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若论文字,只有六字,若论作用,可以说三藏十二分教理都在里许。也可以说,释迦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也一字不遗的,都在里许,这样还有什么教义能在这六字之外?并且研教之目的在于生信解,启行证,而念佛的作用,正所以息妄心,得正念,实已超过信解,而直达行证的阶段。所以学者若能念佛,则无需研教,而一切教义,已是具足,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教,有何不可?

至于密呢,注重三密加持,强调即身成佛,获得六种无畏,是密宗的特色。但净土法门的三业集中,实际上和身口意三密加持,无甚分别;而念佛的作用,能使我心佛心融合为一,而当三昧现前时,但觉性光交错,凝成一片,实不能分别何者为佛,何者为我。故当念阿弥陀佛时,念者自身即是一尊阿弥陀佛,这样就说即身成佛,有何不可?即使未得三昧,而当念佛时,为了感应道交,佛光摄受故,行者当前,即为佛神通力用所加被,如是当何所畏?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密,有何不可?

综观以上诸义,就可以恍然悟到:为什么古今来许多名师大德、高人达士之修学佛法者,都提倡修净土。而范古农居士也说过:“学在唯识,行在净土。”可知愈深入经藏,就愈赞叹净土,只有门外汉,这才鄙视净土,不知和氏璧,辄指为顽石,这也无怪其然。

净法涵义,惟佛遍知

净土三经不大讲高深理论,所以就给人误会为:念佛是无学理,只是哄愚夫愚妇的勾当,不是高明之士所宜修的。还有人认为:我若念佛,就是愚夫愚妇,马上会给人瞧不起,或者讥笑,这都是绝大误会。净土经书所以不说理论,而单劝实行者,并非无义理,而是义理太多,不能尽说,既然说了此,遗了彼,说了一,遗了万,倒不如索性不说,这便是不说理论,单劝修持之理由。若能修持,则一切理论,自都包含在内,譬如浴大海者,即是已用百川之水。

若论起念佛法的涵义和境界,会高深广大到如何地步,惟有佛才知之究竟,就是文殊、普贤、大势至之类的大菩萨都不能十足的知道。试思持名念佛法,若不是实有不可思议功德,为什么《阿弥陀经》里,释尊会说此经为六方诸佛所称赞护念呢?今释迦、弥陀既立此法门,六方诸佛既称赞护念此法门,则此法门独特微妙,功效宏大,也就可想而知。并且经中既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接着便说:“七日执持名号,即得往生。”可知执持名号的善根福德因缘,确是非少了。

勿误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理论

重理轻事之行人,往往泥于自性弥陀和唯心净土之理论,由是便说:“净土即在心中,何处更有西方净土?”把弥陀的四十八愿和整个极乐世界都加以否认。这种错误,是直将真谛的现象和俗谛的现象混在一起,是将全部说体的见解套在说用上,所以才生出这真俗悉寂,体用俱空的怪调。

学佛人皆读过《般若心经》,经中明明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等字句,但是接着便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便是依真谛说无得,依俗谛说得,若混为一谈,便成矛盾。他经中亦常有此类文字,这悉是就真俗二谛不同的说法,学者幸勿疑误,致失经意。六祖之否定西方,亦是依常住真心立说,后人万勿执着祖语,抹煞极乐,则可谓善读古人书矣!

于此可知,若就真谛说,则一法不立,佛尚无著落处,又那有极乐国,和念佛往生这一回事?所以才说自性弥陀,性外无弥陀,唯心净土,心外无净土。这是第一义空的究竟境界,所以敛用归体,无一法可得。但若内证工夫尚未至这样程度的行人,就不能心境皆空,想受俱寂,如是则能所宛然,依正并在,此时整个极乐的一色一香、一花一叶,便都是追求的对象,推拨不去。像这样,怎好不度德量力,妄跟人家唱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高调,变为尚未渡河,先行弃筏呢?试看净土三经中,说佛身的相好处,毫发光色,无不入微,说世界庄严处,花果池网,无不入妙,便可知一人一物都是实有,并非凭空虚构,何得一味拨无,堕入空见。

理事必须并重,否则宁可重事

在修行途中,理与事是相表里的,相配合的,相资相成的。有了理,做事才有根据,才有纲领,才有目标,才会起作用。有了事,才会实现理论,才会证实理解的正确性,才会得效果。有理有事,如既知路线,而又会行;有理无事,如既知路线而不肯行;有事无理,如会行而不知路线。照理只有既知路线,而又会行之有理有事人,才会成功,其余二类,皆无成功之望。

但是会行之人,虽自身智虑浅薄,不能找出路线,倘若肯照前贤已找出而垂示后人之指路碑而走,亦能抵达目的地。经论和古德的著述或事迹,便是指路碑,只要后人会遵照实行,绝会成功,与彼古人原无别异。所以有事无理,不足为患,所患的,就是坐谈而不肯举步之有理无事人,就让他谈了一生,也不会前进半寸。并且严格说起来,无事之人,亦必无理,如既知墙屋将倒,必会走避,坐而不动,则是未知。以故佛法能度一字不识之愚夫愚妇,而无法度世智辩聪,或不肯修行之人。此中理由很简单,就是肯行和不肯行的判别。

昔周利槃陀伽极钝,佛只得教之念扫帚二字,尚且记了扫,忘了帚,记了帚,忘了扫,但他始终坚持这两字,不稍放松,卒至情怠惑尽,证阿罗汉果。而提婆达多聪明慧黠,曾学各种神通,能诵六万法藏,不免生堕地狱。观此可知,纵具满肚皮理解,若不实地修行,则无始惑业仍是原封不动,并不曾减却丝毫,这样还有什么用处?倒不如灶下老妪,满脸烟灰,一字不识,但能时时想念彼佛,反而高坐莲台,不惊不乱。行者若终身只知在名相理论堆中求知解,想做佛学博士,而不肯下手修行,在昔佛门曾呵之为说食不饱,数他人宝不富,终无济于饥贫。归纳说起来,若人既能明理,而复能行佛事,此种人福慧俱足,解行相应,因熟果圆,定可克日成办,倘若理事不能兼有,则宁可有事无理,绝不宜有理无事。有志学佛者,不可不了解注意及之。

净土法是在家人的惟一法门

出家人无妻儿之累,衣食酬应之烦,嚣尘闹市之扰,故修法最易,只要肯下苦功,必定得有成就。在家人则不然,为了谋生这一事,已是累得终身为牛为马,透不过气来,何况住的是狭小肮脏的房屋,有时连一张佛棹,都没处安排。做生意的,要买货卖货,照顾店面,招待顾客,清理账目,已够整天忙。而当公务员的,每日八小时的板凳生涯,案牍劳形,到了晚上归来,已被累得筋疲脑涨,尚要处理私事,安有闲工夫可以息心修道?做工的人,也差不多。要想坐禅、做课、持律、学密、研经,皆有所不能。这样看起来,在家的善男信女欲在火宅中修出世法,真比登天还难。所幸如来有无边智慧,早为在家人拈出这不费时间,不碍俗务,既极简便,而效力又最大,可保有修必成的净土法门,俾修习者不论出家、在家,一齐出离三界,绝不遗漏一个。倘在家人不修此法,要想学禅、学律、学教、学密,则不特希望甚微,甚至还无办法修习。可知在家人舍念佛外,若想出世,几乎是无路可行。所以若说净土法是在家善信之惟一恩物,未尝不可,幸勿弃之不修,自陷于绝境。

极乐二字之意义

或问:《曲礼》说:“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而俗语亦说:“乐极生悲。”然则阿弥陀佛国之名为极乐世界,岂非与此相违?

答曰:所谓乐不可极,和乐极生悲者,乃指世间之不究竟乐而言,因其不究竟故,所以乐中皆含有苦的因素在内,若穷极之,则生悲矣。如以狎妓为乐,乐之极,则耗财戕身,得恶疾,促寿命,是生悲矣。如以赌博为乐,乐之极,则损神破家,失感情,犯刑法,是生悲矣。如以饮酒为乐,乐之极,则误公废事,生疾病,长过恶,是生悲矣。世间万事,大都类是,所以圣人才有乐不可极之训。至于极乐国呢?所受的只是出世间的无漏法乐,全不是欲界的五欲乐,所以虽极而无悲可生,用不着限制和儆惕。释尊说《弥陀经》时,告舍利弗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说明极乐二字之命意,是由但乐无苦而来,如此则悲又何从生呢?若能生悲,则不得称为无有众苦了。

行人何以必须往生极乐国

行者生到极乐国,不过是换了一个永远安全的修道场所,并不是立即成佛之谓,杨仁山先生说:“西方净土是极大学堂,弥陀接引十方众生往彼就学,供给饮食、衣服,不需学费,不定人数,不限年时,其地界廓彻无边,其建立长远无极。入其校者,无论何等根器,至证入无生忍时,为初次毕业,或在彼土进修,或往他方教化,均随其愿。自此以后,历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满,将入初地时,为二次毕业。再从初地以去,至等觉后心,证入妙觉果海,为第三次毕业。此论次第门,若论圆顿门,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圆顿次第,互摄互融。极而言之,十方三世,种种教法,无一不备,是故一切诸佛莫不赞叹,奈何世人流浪生死,头出头没,不求出离耶。”可知行者生彼国后,还是要修道,才会成佛。不过那里环境优越,所有阻碍,悉已排除,故修道极易。如无轮回恶道怖;如寿命无量;如以弥陀、观音、势至为师;如水声、风声、鸟声,皆说妙法;如无须谋生,衣食住行,一切自足;如人皆上善等。所有修道必需的良好条件,无不具备,所以有志行人,必须往生彼国也。

净土是自度度人的大乘法

有人说:“我不愿往生极乐,只愿永在此土救度众生。”这确是菩萨的大愿,但是就菩萨所修的十波罗蜜来说,愿波罗蜜要配之以方便波罗蜜、智波罗蜜等,才会圆满执行愿的任务。如人意欲拯溺,但若自身未学会游泳本领,亦终将与落水人同归于尽,此名有仁心,无仁术,所以终不免演出人我俱溺的惨剧。请问发上述大愿人,是否已断惑业,具诸神通智慧?若是不曾的话,则如自身尚不会游泳,何能入水救人?还是从速求生极乐,俟破尽惑业,学会了菩萨的神通智慧后,再回来度生,尚未为晚。亦有人说:“净土是小乘法,我不愿学。”我今胪陈七种理由于下,证明净土是大乘法。这七种理由都有经书可考,若是不蒙察核,但一味毁谤大法,就有如闭着眼睛,硬说孔夫子不识字,便成为不值一驳的谰言了。

1.佛教到中国后,演成十宗,其中惟俱舍、成实二宗判属小乘,而律、三论、法相、华严、天台、真言、禅、净土,则皆属大乘宗,千百年来为学者所公认。

2.佛灭度后,印度所盛行之佛法,偏于小乘,直至六百年顷,马鸣菩萨宗百部大乘经典,造了一部《大乘起信论》,发挥大乘奥义,以为提倡,其中所言皆是大乘法,且特于篇末郑重介绍念佛法门,劝生西方极乐世界。马鸣既造论弘扬大乘,则其中所介绍的,不应是小乘法。

3.从来对于极乐净土,曾发愿愿生其国者,多属大心深智之大乘行人。其见于经传中者,有大势至、普贤、龙树、世亲等诸菩萨,昙鸾、慧远、智顗、道绰、善导、清凉、永明、莲池、蕅益、截流、省庵等诸师,无一不是净土宗匠,也无一不是大乘行者。

4.《无量寿经》首特别强调佛与不可称计诸大菩萨俱,其中关于叙述菩萨功行之文字,竟达一千余字,为诸经中所罕见。经末佛且亲嘱一生补处之弥勒菩萨,教其专心信受,持诵说行。这些举动,都有深意存乎其间,为的惟有极大乘行人才能了达、负荷、弘扬此极大乘之净土法也。

5.小乘行者分为二类:一是愚法小乘,此类人以小乘解脱为满足,不了解大乘,亦不思进趣大乘。二是不愚法小乘,此类人是以小乘为大乘之过程,并非永远安于小乘。如今日之小学生,即将来之大学生,其读小学者,是以小学为梯阶,并非一辈子读小学,所以这一类并不是真正小乘。《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阿鞞跋致,译义为不退转,其国众生工夫既不退,不断向前进展,其中进至将补佛位之大菩萨,竟有上述无量无边之多。这样看来,极乐国除菩萨外,虽有小乘,也绝不是愚法一类,而是大乘的前奏。

6.小乘和大乘,是心的差别,与法无关。行者修法时,若心存自利,则不论修学何法,皆为小乘;反之,若心兼利他,则不论修学何法,皆为大乘。此土修净学人,多发大乘心,所以净土是大乘法,例如回向偈中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明明愿生极乐,也必说上报四恩,下济三涂,说见闻者发成佛心,说愿与大众同生乐国,请问这些那一句是小乘?

又前人愿文中云:“……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说重入此土,方便度生,这愿又岂是小乘人所能发?又大慈菩萨发愿偈中云:“……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因求生极乐,而发菩萨之四弘誓愿,这岂是小乘法?

又遵式法师发愿偈末段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说广度众生,满菩提愿,这岂是小乘人所发的愿?又莲池发愿文说:“……一切功德,悉皆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像这样重回秽土,分身十方,度脱众生,同生极乐,若再说是小乘,我真不解:大乘法是怎么样?

7.《观经》中,佛告韦提希:上品上生人,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其中第三福为: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既是发成佛心,读大乘经典,劝进行者,则菩萨行俱备,何能说是小乘?现在上品上生且不论,即其下各品,亦多读诵大乘经典,发无上道心者;乃至最低层的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辈,皆生前广造众罪,应堕地狱之逆恶凡夫,但该经载:下品中生人,生彼国后,观音、势至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人生彼国后,观音、势至为说诸法实相,闻已,发菩提心。以上所称的大乘经典、无上道心、诸法实相、发菩提心,这都是大乘极则,绝非小乘根器所能办。九品中最末的下中、下下品尚且如此,以上各品,更可知矣。由此看来,五逆十恶人生其国后,都会变为极大乘行者,谁说净土是小乘法呢?

念佛法门是易行法

净土法门,尤其持名念佛,是易行道,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易行有种种义,则未必人人皆知。

第一、修其他法门,若从教入,则经典浩繁,蕴理湛深,须从领略一义,乃至会合诸义,而融通之。然后撷其精英,辟修行途径,终身由之,这非数十年苦功不办。若从律入,则当出家,而戒相繁琐,须有耐苦毅力,坚忍精神,乃有成效。若从禅入,不论见性,止观,倘夙慧未修,根器不对,欲以劣机妄希胜法,终没有分灯之望。独此持名法,除平心念佛号外,一切无须,这是易行义。

第二、他途全凭自力,念佛则兼具他力,而他力之大,超过具缚凡夫的自力无数倍。故念佛时,实际上只是印合佛愿,得以往生,恶人临终十念,便是好例子。前人把步行喻他途,把坐车喻念佛,实至确当,这是易行义。

第三、生极乐后,在环境优越,佛愿支荫下,不论修何种法,证何种果,皆极易成就。有似弱羽缠枝,婴儿傍母,深资得力,所以在彼土历声闻乃至成佛,如转木石于千仞之山,势不可遏,这是易行义。

综上三义来看,所谓易行者,第一、是容易下手,谓之易行;第二、是容易往生,谓之易行;第三、是容易成佛,谓之易行。圆具此三义,所以念佛法门称为易行道。职是之故,这易行二字,其历程实如金声玉振,是由头到底,由凡夫以至成佛的,这中间亦有阶段,亦无阶段,所以往生即是了生死,念佛即是成佛,如蚕、蛹、蛾之不可分,吾人若说蚕即是蛾,实无不可。

返回目录

----------------------------------------------------------------------------------------------------------------

更多方伦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