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伦:净法概述 第六章 以观想辅助持名
方伦:净法概述 第六章 以观想辅助持名
第一节 观想较持名为难
观想一法,原极重要,净土行人若不念佛名号,单凭观想,亦可往生。《观无量寿经》中十六种观法,说得甚详,皆可依之修观,若修得成功,当然是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即修《往生论》内所列的二十九种观法,亦能赞助往生。惟是:一者、境界广阔微细,不易观想忆持;二者、身未历其境,印象渺茫,全凭臆构,未免失真;三者、末法众生,障重智劣,心杂事繁,思虑不能集中。有此三因,故观法较难。若专修观,不修他法,恐无成功之望,所以净土行人一向罕修观法,多事持名。
但是观想是净土法门中一大作用,它的效力会直达第八识,发挥抑染扶净之功能,促使净种子早熟,见佛成办。倘若用志不分,观心明利,能立转娑婆为极乐,所以若予放弃,极为可惜。现在最好最适宜的办法,就是以持名为主,观想为辅,因为有了持名作根本,所以观想的成功或不成功,已是不成问题。若能成功,固大佳事;即使不成功,对于持名多少,总得作增上缘。
如此,吾人就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楚的结论,那便是:
1.专修观想,不兼修他法,则很难成功;2.若把观想辅助持名,则可使净业增上,而又毫无流弊。这样看起来,以观想辅助念佛的是妙法,大可实行。兹谨录《观无量寿经》中十六种观法,及《往生论》中二十九种观法于后,请行者如法作观,功德无量。若不能作观者,则弃而不用,单用持名,亦是千稳万当,可以保证往生。
行者修以下第二节和第三节观法时,若感于境界广大繁琐,不能遍观,或观之未能真切时,则只作一观两观皆可。或在一观中,仅观及其一小部份,或今日作此观,明日作彼观,均无不可。修法时,不作空观,不怕法执,贪多务得,皆所不忌,此是净土法门特色。为着有十念必生,万修万成之持名念佛法,作中坚,作后劲的缘故,所以修观可以作为辅助净业之用。为了仅使观法立在辅助的地位故,成功和不成功,便不成问题。譬如制一张棹子,务将持名法作为木材,观想法作为油漆,木制棹子既已成功,则油漆之成功与否,便不是重大问题。又如纺纱织布,务将持名法作为经纬,观想法作为印花,纱织布疋既已成功,则印花之成功与否,便不是重大问题。若明此义,则可算是善于运用了。
假如有人驳斥我说:“《观无量寿经》是释尊为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特开观想法门,今何得妄加贬抑,仅许作为净土法的佐助之用?”此种谴责,我当认罪。但是从释尊开净土法门起算,此土众生由持名而生彼国者若干人?由观想而生彼国者若干人?这两类数量的悬殊,是两土果人所非常清楚的,由于数目的相差太远,而此时又值末法,所以我才敢普劝以持名为主,以观想为辅。如此,若两法俱成,固是最好,若一成一不成,有了任何一边,亦够往生。只为持名法易成故,权以为主,观想法难成故,权以为辅,我这样的决定,自认为并无违背经教之处。昔善导大师虽着《观念阿弥陀佛相好功德法门》,说及观想念佛之修法,但他却教人专持佛名,不须作观,其所持理由是:“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可知其说观想者,乃为利根上智备此一格,而为普通人说法,则专指持名,这便是古德接引后进的方便善巧处。
第二节 依《观无量寿经》作观
日想初观正坐向西,观日没处,想见日欲没状,有如悬鼓,红圆光辉,在地平线上,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水想第二观次作水想,意不分散,见水澄清;既见水已,再作水结冰想;既见冰已,再作琉璃想。此观成已,再以之观极乐国琉璃地,映彻通明,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花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地想第三观水想成时,闭目开目,不令散失,惟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此观成已,舍身他世,必生净国。
树想第四观观七重行树,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花,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轮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旛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花果,皆令分明。
八功德水想第五观次观极乐国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一一莲花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宝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总观想第六观观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妓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若见此者,除无量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花座想第七观于七宝池上作莲花想,令其莲花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花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花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花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若欲念彼阿弥陀佛者,当先作此花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像想第八观见花座已,次当想佛,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花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花在佛左边,如前莲花,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花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花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花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花,诸莲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遍观一切色身想第九观前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佛身金色,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有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现前授记。
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第十观见无量寿佛已,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光中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菩萨面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数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花色,手十指端各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惟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若有观此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第十一观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花,一一花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土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花,一一宝花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音、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畟塞空中,坐莲花座,演说妙法。作是观者,除无数劫生死之罪,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
普观想第十二观当思自身生于极乐世界,于莲花中趺坐,作花合想,作花开想。花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时,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所出音声,并水、鸟、树林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名见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音、势至常来至此人之所。
杂观想第十三观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今当先观一丈六像在池水上,身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花如上所说。观音、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
上辈生想第十四观上品上生者:生前应发三种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勇猛精进故,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无数化佛、百千声闻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现在其前,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赞叹劝进。行者欢喜,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已,见佛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悟无生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无量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说已,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赞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池中。莲花经宿则开,行者身紫金色,足下有七宝莲花,佛光照身,目即开明,普闻众声,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七日赞佛,于无上正觉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今迎汝。’见此事时,即见自身坐金莲花,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中辈生想第十五观中品上生者:若人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临终阿弥陀佛与诸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闻众音赞叹四谛,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中品中生者:若人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极乐世界,在宝池中七日莲花乃开,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成阿罗汉。
中品下生者:若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如屈伸臂顷,即生极乐世界。经七日,遇观音、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下辈生想第十六观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诸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十五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音、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行者即见化佛,光明满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花开,观音、势至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如此罪人,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六劫花开,观音、势至以梵音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发无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此人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花开,观音、势至以大悲声,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发菩提心。
第三节 依《往生论》作观
世亲菩萨着《往生净土论》,亦名《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内将极乐国之众生世间清净,分为属于佛功德成就者,有八种;属于菩萨功德成就者,有四种;而于器世间清净中之国土功德成就,则分为十七种:共二十九种,教读者分别观察,所以亦是一种观想。不过此种观想,属于应认识之成份为多,属于应思维之成份为少,与《观经》十六观法,又有不同。兹将其列表于左,行者若能依照作观,则对于极乐国,亦必多留印象,可以赞助往生。
一、众生世间清净
?(一)八种观佛功德成就
种序 |
功德成就类 |
偈 语 |
意 义 |
1 |
座庄严 |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花台。 |
观佛以无量大宝花王所成之微妙清净莲花台为座。 |
2 |
身庄严 |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
弥陀身光无量,难于观想,今姑依此土众生观释迦例,以身光一寻为标准,一寻合八尺,如来既相好,而又有光,所以超过群生。 |
3 |
口庄严 |
如来微妙音,梵响闻十方。 |
佛语言声音微妙,有如梵天,声响能普闻十方。 |
4 |
心庄严 |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
佛以平等心普度众生,不生分别,如世间万物,不论精粗美恶,地皆能载,水皆能漂,火皆能烧,风皆能吹,虚空皆能容。 |
5 |
众庄严 |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
极乐国若天若人,若不动业诸众,皆由佛之清净智慧功德海力,令得往生。 |
6 |
上首庄严 |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
上首指大乘不退大菩萨,功德巍巍,如须弥山王,无能过者。 |
7 |
主庄严 |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
此从上首诸大菩萨中,显出以佛为主,此主为众所敬绕瞻仰。 |
8 |
不虚作住持庄严 |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
生极乐国遇阿弥陀佛者,无有空过,其本愿力,能令众生速满足功德宝海,圆证菩提。 |
?(二)四种观菩萨功德成就
种序 |
功德成就类 |
偈语 |
意义 |
1 |
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
菩萨依极乐国清净,常转无垢法轮,使一切众生离烦恼垢染,虽化佛化菩萨,然其报身则安住不动,如须弥住持也。 |
2 |
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 |
无垢庄严光,一念一时,普照诸佛会,及利益诸群生。 |
无垢光能于一念间,或一时间,普照诸佛国,利益群生,灭除苦恼。 |
3 |
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 |
雨天乐花衣,妙香等供养,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 |
彼等悉能雨一切庄严供具,如乐、花、衣、香类,供养赞叹诸佛。 |
4 |
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 |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 |
彼能以慧眼观察:何处无佛宝法宝之世界,而愿往生其处,建立佛法,如佛无异。 |
二、器世间清净
十七种观国土功德成就
种序 |
功德成就类 |
偈语 |
意义 |
1 |
清净功德成就 |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
观极乐国是出世间无漏清净善根之所成就,胜过三界六道。 |
2 |
量功德成就 |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
极乐世界,量等虚空,广大而无边际,假使十方一切众生悉皆往生,亦能容纳。 |
3 |
性功德成就 |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
性即种子,即因性,彼国三乘同修之八正道,及大乘不共法之慈悲心,皆为种子因性所生起,显因果皆清净无漏。 |
4 |
形相功德成就 |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
国内种种形色,皆悉光明满足,映照十方,如镜之澈,亦如日月之辉。 |
5 |
种种事功德成就 |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
事物皆具珍宝性,具足美妙庄严。 |
6 |
妙色功德成就 |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
极乐国种种显色,皆晶洁无垢,光明炽盛,照曜一切世间。 |
7 |
触功德成就 |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
宝性功德之草,极为柔软,能令触者,生快乐感,过于印度极微细柔软之迦旃邻陀草。 |
8 |
庄严功德成就 |
一、水庄严,偈曰:宝花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花叶,交错光乱转。 |
庄严分为三类: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如上所述。 |
9 |
雨功德成就 |
雨花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
彼土从空所雨者,有花衣等各庄严具,皆有香气,普熏其国。 |
10 |
光明功德成就 |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
佛智慧之光,能破众生之痴心暗冥,犹如日光明净,能破世间色法之昏暗。 |
11 |
声功德成就 |
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 |
极乐国佛声、菩萨声、声闻声,乃至风声水声,一一皆如梵声清净,十方普闻。 |
12 |
主功德成就 |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
阿弥陀是乐国之主,如是法王,能善住持彼土,此是主功德成就。 |
13 |
眷属功德成就 |
如来净花众,正觉花化生。 |
极乐诸众皆从净莲花化生,为佛眷属,故说为正觉花化生。 |
14 |
受用功德成就 |
受乐法中味,禅三昧为食。 |
彼土众生,以佛法味、禅及诸三昧为食,与此土众生不同。 |
15 |
无诸难功德成就 |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
衣食自然,供具充足,远离身恼,无贪瞋痴忧愁等,远离心恼,故受乐常无间断。 |
16 |
大义门功德成就 |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
皆大乘善根境界,平等一相,无有二乘、女人、根缺人,离体讥嫌;无二乘名、女人名、根缺名,离名讥嫌。彼国虽有小乘,然乃大乘之梯阶,故非二乘种性可比。 |
17 |
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
由佛本愿力故,凡彼国众生所愿乐者,一切皆能满足,无所匮乏。 |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