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久旱逢甘露(释传道 式叉尼)
久旱逢甘露 ——学习《口业之过》体会
◎释传道式叉尼
《四十二章经》云:“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其中口业就占了四条,可见这个“口”对修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妙融师父一直叮嘱大众要善护口业,常住在这方面有几项明确规定,一、不许在寮房内讲话;二、不许高声语;三、不许散心杂话;四、僧众不可和白衣唠嗑等诸多要求。那时心里很欢喜常住的安排,也努力地守口业,可总是反复,心里为之烦恼不已。就在这时,常住发了《口业之过》,是上妙下祥恩师讲述的。我迫不及待地一次看了大部分,虽未细品,但也受益匪浅。师父慈悲,又安排每天拿出一小时专门学习《口业之过》,平时干活时也根据情况,由一人为大众念,所以大家都在蒙受法益。
记得第一次听传了师读,每句都针对我的毛病,可谓一针见血。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毛病所在,知道太多烦恼皆来于口业。发愿先从口业改,再尽量不起心动念,尽量别看人过失。看了开示,我才知看见人有过,那些都是自己的过。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多次亲身体验过,可这个毛病很难去除,理上知道事上难改。记得大众师讨论怎样才能守住不犯口业,传弥师提议首先得把眼睛看住。的确,眼睛要是不回收,看见了必定要起念,心起念,这个嘴就要说,你想不说也不好忍。有时是张嘴就出去了,想起时已经晚了,正如恩师开示的。
有一次,传道为大众师念《口业之过》,念完后起念,问快慢怎样,而引来多人称赞。忏悔刚刚才学的法,这会儿却不会用,在磕大头时才回过味来,师父叮嘱口业难守,不说才是真好,好的亦不该起心动念。可这嘴说惯了,张嘴就来,由于自己的起念,又招引别人的言说,当时根本没意识到。
最近很少说话,却发现自己的心念纷飞。一次上山采菜归来,快到寺院时,在路边又采上了,传弥师问是什么菜。本不想说话,可还是说了,“辣椒秧”。避免了不吱声触人恼,却令自己懊恼,这一上午的止语也不圆满。学《口业之过》才知是自己的起念招来的外缘,如果当时不动那一念直接回寺,这一上午自然也就不会开口,她也无从问我。明理就不外怨了,要想无事,守好口业,唯有从心念上下功夫才究竟。
学法贵在实践,少语后,少了很多麻烦,心里偶尔也感受到了一份清净。有时不说话心里也很闷,很想说,但如师开示,忍过了是很好的。有好多次我止语,没说出我的意见,而过了不久发现,哎呀!多亏没说出来,一则是自己的知见;二则出声了必定会触恼人。实践中我体会到语言有时真是多余的,影响大家,也影响自己的清净心。其实有很多时候无需语言同样能办事,做你需要做的。人心是相通的,有时可以意会,有趣的是人和动物无需语言也可以交流,我曾亲身体验。
那次恩师让大家讨论,心里强烈的欲望被引发,心念纷飞,打着种种美其名曰的妄想,而但终没叫我。冷静后才知自己的表现心、名利心太盛,还有顽固的嫉妒心、我慢心,总认为别人读的有这个那个不足之处。由于自己愚痴,以前不明法的真相,常见人过,遇事第一念总是恶多善少,通过恩师反复开示,现在知见才算转正过来。
最后,传道诚心感谢上妙下祥恩师的开示如甘露一般,感谢常住,感谢师父、大众师,自己能改毛病,若非他们,自己也无法进步。愿与大众合和去毛病习气。
惭愧弟子:释传道式叉尼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久旱逢甘露(释传道 式叉尼)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