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伦:净话
方伦:净话
一、引言
我在第十二期至第十五期《觉生月刊》中,发表了一篇《禅话》,里面是拉杂的说着禅,因为不成禅法,所以只好叫做话。现在又鼓余勇,来写这一篇《净话》。原因是觉得禅净不可分,而这二门又是我生平的嗜好,已成痼癖,终不能有所偏重偏轻,所以写禅之后,又来写净。只因在《禅话》里说了净,所以在《净话》里也说了禅,这是调剂轻重,如挑担子,要两头均衡。净土法经古人说过的,有汗牛充栋之多,我又何必来添这蛇足。但是此中也有我的不得已处,并且恐怕有人没机缘,或没工夫看那汗牛充栋的,而此时看了我的《净话》,或许也可以作个外缘,引发里面已熟的种子。再不然也种种新净种,留作将来宿粮,如人积谷,饥时可食。且理虽一贯,说自万殊,天下有雷同之题目,无雷同之文章,文章不同,亦如锁匙不同,有的锁须用那一种匙开,有的锁须用这一种匙开,说不定有一把锁等了无量阿僧祇劫,时节因缘,应该需要我这一把既锈且钝的匙才开得起来,那末我就不能不动手了。
二、净土释义
“净土”两字,其意义为洁净之土,既有洁净之土名为净土,则当然亦有污秽之土名为秽土。在佛教里面,通常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为净土,称吾人所居之娑婆世界为秽土。既有土,必有人,凡事不离因果,谁人应生灿烂庄严之净土?谁人应生恶浊困苦之秽土?这都不是偶然的事,而是有其前因后果的,既有因果方法,则自可修种而得。生前循此种方法熏修,死后便可离开此方秽土,生于彼方净土,这方法在佛门名为净土法。净土法门所根据的经论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和《往生论》,称为三经一论。此外如善导大师之《观经疏》、《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往生礼赞》、《法事赞》、《般舟赞》、《观念法门》;昙鸾大师之《往生论注》;道绰禅师之《安乐集》,以及《华严》、《法华》等经,《起信》、《宝性》等论,亦为所据之书,皆属净土典籍。佛经既为佛所亲说,释迦且曾说过“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可知佛所说法是极可信受,佛语若再不信,还要相信谁的语呢?但世间明明还有许多人还不相信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更不信念佛号便可以往生。这如夏虫不信有冬,井蛙不信有海,总是福薄慧浅,故无能承受此最便捷之法门也。
三、念佛原理
念佛人死后便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这在近代科学家或专讲现实人的眼光看起来,似乎亦如华胥国(1)、桃源洞,只是一个渺茫而无法证实的理想,只是宗教里面所标榜的一个类似希望式的目标。因此对他们说念佛会往生极乐国,或是念佛会成佛,即使不加反驳,大多数也都是笑了一笑,表示并无其事,不妨姑妄听之的态度。修净土法,第一个条件是信,信若不立,则当然不会发愿往生,更不会立志修行了。信、愿、行三者,是净土三资粮,资粮不具,则法不得生,功不得成。反之,若深信不疑,则自然会发愿,自然会修行,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以信为第一个条件。
信分理信、事信两种,愚夫愚妇不知法理,但相信念佛往生实有此事,因而如法修行,结果亦会成功,此名事信。如病人不知药性医理,但信良医所开的方决定可以愈病,服之而病果愈。但是少数知识阶级则不然,此一类人绝不愿盲从附和,必须先说出理由来,使他们认为确有至理,确是十分满意,然后才心悦诚服,不再动摇信念,才肯发起行动,此名理信。如病人先自研究病情药性,然后服药,则决不至为庸医所误。因为此一类人明理之后,其信心至为坚定,永不动摇,且能发起种种愿行,所以是法门中中坚份子,至可宝贵。但是念佛法虽极简单,然而含理则甚深广,至心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功用是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而了无剩义。但是其中实在有多少涵义,惟佛与佛乃能知之究竟,除佛之外,即使十地菩萨,也无法遍知,我辈凡夫,更不足道。所以此一段的标题,虽然写的是念佛原理,但是究竟能说出原理的百分之几,就不得而知,恐怕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并且平时记得的道理,到了把笔时,又忘记了一部份。但是少虽少,也不能不写,所有阙略的地方,只好留待别人去补充了。
(一)弥陀愿力以愿引愿
据《无量寿经》所载,久远劫前,现在的阿弥陀佛在那时是一个由国王出家的和尚,名曰法藏。因发心成佛,在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这三愿范围最广,于一切众生最为贴切得用。第十八愿说:“设我成佛,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惟除五逆谤法之人。”这是说称其名号,十念必生。第十九愿说:“设我成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誓不成佛。”这是说凡曾发愿愿生其国之人,到了死时,他必来迎接往生。第二十愿说:“设我成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誓不成佛。”这是说凡作功德之人,若愿把所应得之福报回向求生彼国,必得往生。
以上三愿的末尾,都有若使做不到,誓不成佛的誓词,但是现在法藏和尚已是成佛了,佛号阿弥陀,国名极乐。因他究竟成佛,可知以上三愿,业已完全实现,若不实现,他是绝不成佛的。这是后世念南无阿弥陀佛之由来,回向功德之由来,发愿往生之由来。
愿是发自衷心,有不可思议之力量,佛以大悲愿接引众生,其效力不可思议,众生以恳切心愿愿生彼国,其效力亦不可思议。一是愿接,一是愿往,两不思议合而为一,其决定程度便如水就海,不达目的终不止也。
(二)二忆功深感应道交
佛发愿,其愿心生出一种力量,此种力量,专门吸引十方世界念佛众生。吾人念佛愿生极乐国,其愿亦生出一种力量,与佛愿相应,此即感应道交。《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载,释迦佛问诸大菩萨云:“你等当初修行时,以何因缘,修何方便,以致今日成为大菩萨?请大家当众述出,以便在会诸众及后世众生作为法则。”于是大势至菩萨与其同伦二十五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是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二忆功深,发生感应,故其力量不可思议。今请以一事为证明:《二十四孝》书中说过:“曾参事母至孝,因家贫,时往山中砍柴。某日参往山中,家中适有客至,其母欲参回家,乃暗自啮指。曾参在山,即觉心痛,遂急还家。其法屡试皆验。”观此一段记载,知母是慈母,时念其子;子是孝子,亦时念其母。形体虽异,心念凝合,故母啮指而子心痛。世人母慈未必子孝,子孝未必母慈,或母子俱不慈孝,故不生感应。凡夫心念互摄尚且如此,何况佛之心愿如月印万川,有水皆现,所以净土是自力兼他力,为他宗所不及,此理超过物质,非科学家和现实浅见之流所能了解。
(三)偏重则堕偏多则倾
偏重则堕,偏多则倾,这是物理的现象,但在心理上也是一样。吾人的思想和行为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行,或爱、取、有,所以生平那一种思想或行为的偏重或偏多,其回熏力都会引发八识田中已熟之同类种子,使之生起现行,而决定未来受生受报的动向。譬如杀生之思想和行为偏重偏多,则会堕畜生道,世世被杀。更厉害点,则堕地狱道,经极长时间,宰割不停。如邪淫之思想和行为偏重偏多,则会堕雀、鸽、鸳鸯中,或膀胱、阴道及花柳病中之微生虫。更厉害点,则堕地狱道,经极长时间,泡在粪尿中。凡作恶心浊,则现秽境;作善心清,则现净境。根据此种理由,可知念佛人时时刻刻念佛忆佛,亲近佛,综其一生之思想和行为,所偏重处在佛,所偏多处亦在佛,将来舍报之后,不到佛境界,还到何处?这是至理,凡夫肉眼虽看不到,但是凡有心识,都可以推想得到的。
(四)欣则神往厌则心离
念佛人对吾人之娑婆世界,应作种种秽浊痛苦想,使之厌恶。照心理说,厌则欲离,离则出此世界。相反的,对阿弥陀佛之极乐世界则应作庄严安乐想,使之欣慕。照心理说,欣则欲往,往则生彼世界。今日一欣一厌,心理既成,则将来形体一脱,离此生彼,自如箭离弦,顷刻即到。譬如拉车者,前挽后推,则进趣自速矣。
(五)借一遣万以净破染
照学理说,有念则有生处,无念则无生处。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其心中总是念念不停,故亦生生不已。缘时间太久,积染太深,习惯已成自然,所以这心波的一起一伏现状,很难使其停息,心波不停,则轮回终不止。佛知其如是,故采用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的方法,索性把自己的名字,借一切众生去念,一切众生当念佛时,既一佛念先在,万念自然都无法掺入,要等到佛念走了,然后万念才能楔进去,此是借一遣万。又一切众生当念佛时,既净念先在,染念自然都无法掺入,要等到佛念走了,然后染念才能楔进去,此是以净破染。佛念是见佛的正因,净念是往生净土的正因,因若深种,果自完满,虽有念必有生,有生必有苦,但生于佛国,领略自性庄严,实证唯心净土,与生于据业受报的秽土,是不能混为一谈了。
(六)引发佛种压抑异类
吾人八识田中,十法界种子俱备,不特俱备,并且亦都俱熟,专待自类外缘引发,才会生起现行。今兹念念向佛,则引发识田中佛种子,使之显现佛国境界,享受佛国生活,既到佛国,因净缘偏胜,环境优良,故善业时时增上,惑业时时退减。愈增上便日益昌炽,愈退减便日趋淡萎,所以自往生以后,第八识中的杂染种子,始终没机会出头,没机会生起现行,既始终没机会出头,即等于无杂染。直到第八地,俱生法执之现行,遂已永伏不起,十地过后,入金刚喻定,以金刚后心破俱生法执,尽转所知障为菩提,成大圆镜智;尽转烦恼障为涅槃,成无垢识。到此时,不论善恶种子,都一律转智,举异熟而空之。异熟既空,果报亦尽,尽未来际,惟受涅槃第一义乐。《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二十五卷云:“佛告善现:‘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下至一称南无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穷生死际,善根无尽,于天人中,恒受富乐,乃至最后得般涅槃。’”所以一句弥陀,其效力空前彻后,直护送行者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位,历时三大阿僧祇劫,至于成佛,安乐自在,无灾无难,佛号之不可思议如此。
(七)自性功德现庄严境
佛及一切众生之自性,等无差别,自性本是一无所有,但这是就真谛的方面而说,就体的方面而说。若就俗谛的方面而说,若就用的方面而说,则能现境界,起行为,六祖所谓“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也。凡夫所生万法是缘无明垢染行,故发为境界时,是充满恶浊,这是来路。行人所生万法是缘智慧德相行,故发为境界时,是无限庄严,这是归路。世人念佛时,即心是佛,心既系佛心,在理境亦佛境,但以色身尚未衰谢,娑婆业力尚牵,故功德未能开显,直至世寿告终,此方果报已无复牵缠,一方面佛力及自心定慧力开始发为净妙境界,因是六根所接触的,悉为可意法乐。所谓七宝行树、四色莲花、金地宝池,皆自性中本有物事,非从外来。即整个极乐世界也都是我们因性中所固有,说生说离,其实是未尝生未尝离,如梦中旅行,总是不曾来去,故古德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即是此理。但若不借重一句佛号,则自性宝藏,亘亿万劫,始终沉埋在业识重重之下,无法开展,恐怕多数总是在三恶道中讨生活,所以说佛智难及,佛恩难报,而佛号之不可思议亦可概见。
(八)心秽土秽心净土净
十方世界既有秽净之分,然则谁应生净土?谁应生秽土?一切法既不离因果,此事当然也在因果之内,并非偶然。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知秽心所缘起之报土为秽土,净心所缘起之报土为净土。吾人之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凡圣同居秽土,所以除佛菩萨垂迹度人外,余者皆秽心所生。至于沟中之蚊、粪中之蛆、肠胃中之蛔虫、脓血中之生物,便悉为至浊心所显现,故云“业不重不生娑婆”,此即心秽土秽之义。反之,此土人若一心念佛,心既由秽转净,土自亦随之由秽转净。加之佛以愿力慈光摄引,则当此一期无常结束,报体死亡之时,此方秽心业报甫尽,秽土隐没,彼方净心业报便立予瓜代,显现自性中一尘不着之净土,此时极乐世界便全部涌现,此即心净土净之义也。
四、净土与禅之关系
隋唐以降,禅宗和净土宗始终立在相反的地位,甚至有如冰炭,互不相容。赵州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一声,要漱口三日。”照禅门规矩,谁念佛一声,要罚挑水洗禅堂。硬把释尊所赐给的醍醐指为毒药,这并不是一个个禅师都不懂教义,硬死板地仇视金口亲宣的净土三经,度其用意,无非恐怕禅和子心虑不纯,见异思迁,以致两俱无成,故不得不抵排异己,存其本宗,此种举动谓为苦心则可,谓为狭窄则并不是禅门的知己。直至宋永明延寿禅师以法眼宗第三代祖师的资格,竟打破旧例,毅然地正式提倡禅净双修,以身作则,并且作禅净四料简,对于有禅无净则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对于有净无禅则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竟公然扬净抑禅,但这也是实话,惟其如是,愈见得他的见地是以全佛法为立场,廓然大公,曾无丝毫门户之见芥蒂其间。因为他的学问道德为时人所景仰,故不特无人反对,而且学禅的僧众也都跟着兼行念佛,把以往的成规彻底推翻。其后如楚石、中峰、天如、憨山、彻悟等诸大禅师,率皆禅净兼修,一直沿至今日,佛门的早晚功课便成为有禅有净的道场,造成禅净合流,化一往的冰炭为水乳,永明禅师的功德真是不小。
世人闻说净土法是从有门入道,禅法是从无门入道,因是便以净为有,以禅为无,这是绝大错误,是忽略了“入”字的意义,以致横生边见。譬如甲乙二人同往城中公园,甲从东门入城,乙从西门入城,照二人的行踪,是相反的,但是结果则同到公园,不得以其从东西两门入,遂指甲为东,指乙为西。学道的目的是在明心见性,彻悟本来际地。禅是平空万法,万法空时,真体自见,因其一开始即单刀直入,无有万法,故谓之从无门入也。净是先统万念为一念,然后再就一念观其生起之处,并此一念而化之,即能了悟真如,立见一法不生之自体,因其先有念故,故谓之从有门入也。其实二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会合在一起,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修净土人,最终若不能化此一念,则自始至终,只抱定一尊外间佛,不见自性佛,如何能打开自家宝藏,坐十方道场耶?
禅门因推崇见性,排斥念佛,留有一偈云:“一句弥陀五十年,分明掘地讨青天,而今好个真消息,夜半钟声到客船。”首二句言念阿弥陀佛五十年,一向有所取舍,有所欣厌,深着佛见法见,以贪欲心修有为法,若要见自家真性,悟无生宗旨,就好像掘地寻天,永不可得。下二句言现在有个真正的好消息,那便是古诗所说的,夜半钟声到客船了。这原是借用前人夜泊姑苏诗的断句,全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六尘中的声尘,客耳是六根中的耳根,声尘和耳根都是死物,中间有个六识中的耳识,才是真正有感觉者,有了他,才能听。有了这能听的耳识,自然就有了能了别的意识,有了能了别的意识,自然也就有了他的大本营,所谓总识体的阿赖耶识,有了阿赖耶识,就有了他的根源真如自性。悟到了自家本源自性,见本来面目之后,便觉得这里一些儿物事也没有,所有耳根、声尘,乃至耳识,尽属妄起法。自无始以来,一向流转生死,那是为了迷一性而成八识,将觉海翻成情浪,因之妄见根身器界,生种种法,作茧自缚。现在好了,为了这一下古寺清钟震撼到心源深处,一霎那间呵呵大笑,直会拈花微旨去,此时觅心,心不可得,觅境,境不可得,大事既明,如丧考妣。耳根如是,他根亦如是,但能从一根悟道归本,他根也就同时归本。
释尊坐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觉,此是从眼根归本。智闲禅师闻瓦片击竹作声,豁尔大悟,此是从耳根归本。《楞严经》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因尝药辨味,悟无生旨,此是从舌根归本。“居士闻木樨香否?吾无隐乎尔?”此是从鼻根归本。天慧澈禅师因一头撞在柱上,痛极省悟,此是从身根归本。禅门教人看一念生起处,净宗教人参念佛是谁,此是从意根归本。根虽六殊,本则一致,一根既返源,六根悉解脱。不过古人从意根悟道者最多,因意根最猛利之故,其次则眼耳较多于鼻舌身,考其原因,为眼耳能离根取境,机会较多,鼻舌身则须合根取境,必待外尘碰着根,才生感觉,所以机会较少,《八识规矩颂》所谓合三离二者,此也。但世人每日自早至暮,无不以根接尘,究竟觉者是谁?所以若无佛法点破迷情,则三界人天皆在漫漫长夜中,枉受诸苦,故佛恩不可不报也。
上来一偈若就禅宗来说,的确是好极,我只有钦佩之不暇,一点也不敢道半声的不字,但是说自己的膏药灵验,就免不了要说别人的膏药不灵,这便是落门户之见。何况净土门中,大势至、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世亲等诸大菩萨,慧远、延寿、袾宏、宗赜、清了、明本、惟则、梵琦、蕅益、截流、省庵、印光等诸师又岂是掘地讨天之笨汉?不过度此偈的用意,是鼓励见性,吾人以之作严师诤友观可矣!他宗固非见性不可,但在净土宗见性固佳,若不见性,往生一事也总可把握得住。既生彼国,虽生品不高,智慧较劣,但《阿弥陀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译为无算,一阿僧祇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劫,接着又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合这两点来看,寿既无算,功夫又总是前进不退,即使成佛,也不过经三阿僧祇劫即便了事,何况见性。所以死后既能往生,此时见性不见性,和将来生品高不高,都不是问题所在。既不是问题所在,自可不必十分强求,掘地讨天,纵使多掘几下,也便何妨,横竖不久便过着安乐优裕的佛国生活,即使迟几年见道,又有什么要紧?
永明以后,所有的禅门诸师差不多都效法老太婆口中念念有词,不特尽变一向鄙视仇视念佛的态度,并且转而俯就躬行,法眼宗自永明以后,竟变成念佛道场,因而覆了宗嗣。我知道云门山为六祖嫡派,五家分灯之一的云门宗发祥地,并知道新近出版的《云门山志》内有现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的法语,为了要拜读这位老禅师的法语,所以也购了一本《山志》看看。一开始就先看他说的法要、开示、警语,都觉得非常满意,认为不愧为南方佛法所寄托。但是看到《山志》最先一幅云门祖师相片时,不知谁在他胸前挂了一串念珠,再看云公椭圆形的半身相片,他是双手捏念珠,正在念佛,次看他的方形全身相片时,也是手持念珠,合眼默坐,这些都是禅净合流的绝好暗示,而《山志》的最后一页最后一首,云公赠萧雪沧的律诗云:“弥陀一念推心头,四色莲花涌作洲,七宝地成尘秽绝,一身归计去来休。居同善友开因地,佛亦凡夫到圣流,汝自回光一返照,诞登彼岸有慈舟。”不禁哈哈大笑,一本《云门山志》,彻头彻尾都沾着净土的色彩,以一位名震中外的禅师,竟公开念佛,宣扬净土,这恐怕不是抱门户之见的缁流所肯为,而他竟毅然为之,愈见其廓然无我的真挚,非常人所及,而净土之为净土,亦并不单为老太婆所专利,而是确曾为一代禅师所青眼了。他敢于这样做,自然有他的充分理由,纵使像法眼一般,覆宗绝嗣,亦在所不顾,其理由安在?请明达者一熟思之。
莲池大师作《弥陀经疏钞》,一开头便是两扇文章,把自性与《弥陀经》并列,其文曰:“灵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性自性欤!混浊而清,反背而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佛说阿弥陀经》欤!”这是以自性为体,念佛为用,且明白指出念佛的作用,能使已混浊者再变为清,已背道者再变为向道。其下又说:“念空真念,生无入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这种说法,明明都是常著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口吻而加以发挥,完全是搬禅入净,以禅理来解释念佛法门,惟其如此,才能搔着痒处,这又是禅净合流的有力证据。
本人虽禅净兼修,并不是存心要做戴角虎,只因经过一番研究后,觉禅净两门实如秋菊春兰,并皆佳妙,因此两边都放他不下,所以只好兼修了。
或问:修禅要绝对的无相无心,修净要绝对的有相有心,这两下如何融会?
答曰:念佛至一心不乱,便是禅定,参禅至彻见自性,即是净土,这便是融会。我念中照,为有相中无相,有心中无心,这是以净会禅,生极乐净土。我照中念,为无相中有相,无心中有心,这是以禅会净,生自性净土。我亦念亦照,亦照亦念,为亦有相亦无相,亦有心亦无心,这是禅净互融,生自性中极乐净土。极乐净土和自性净土都在介尔一心中,现不可得无所有法,性相皆空,所以说来去禅净,但是假名,尽成戏论。
问曰:老太婆亦生,居士亦生,有何不同?
答曰:老太婆只知生极乐国,我是深知极乐在自性中,无有来去生死,这便是不同之点。此外,我奉劝念佛人,经教和戒律亦相当重要,不容忽视,行者要终身持五戒(出家人自有戒律在),随缘看看经论,方符合佛子正行。古人为求悟故,千里寻师,舍身求法,纵遇名师,往往随侍二三十年,不闻法要。今若从文字上,从知识处,悟得真诠,当起殷重心,生难遭想,且为报佛恩故,须行法财二施济度众生,不特度人,亦是度己,菩萨利他,方能成佛,倘不发大悲心,终不成无上道。所以行人若不发大心,虽能破尽三界见思惑,证阿罗汉果,总被呵为焦芽败种,不成法器。但是若资质鲁钝,除念佛外,不能看经行施者,则亦不必十分勉强,横竖极乐国无愚法小乘,利他一事只好俟诸将来了。
五、持名法种种
净土法本来可分为三类:一者、持名;二者、观想;三者、实相。修此三种法都可以生于净土。不过观法微细深玄,《观无量寿经》言之最详,似非末法众生所能行,觉照一法又非中下根人所行境界。所以最普通盛行的,只有持名一法了。凡心想彼佛,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即是持名,但持名复有下列种种不同方法,皆有其特殊作用,皆可随境随宜,变换使用。兹为易于明白起见,分别说明于左:
(一)高声念
高声念佛也,其效用可治昏沉,提精神,扫除杂念,且声音及远,能使闻者生起正念,但久念则喉干,音哑,伤气,故不宜久行。
(二)默念
只见动唇,不闻出声也,惟一字字亦须暗里分明,方生力用,此法可定心养神,尤其在公共场所及不便出声之处,行之最宜。
(三)金刚念
声调在高声与默念之间,一句句能耳听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
(四)追顶念
字句颇急,一声顶一声,中间不留间隙,故能使杂念无乘隙生起机会,惟久念稍嫌伤气。
(五)觉照念
一念念回光返照,向于自性,故感得心身虚灵超拔,善能生慧,在念佛方法中,惟此最近禅,但非中下根人所行境界。
(六)观想念
一面念一面观想佛身相好、佛国庄严,使之存留甚深印象,久习纯熟,则命终时,弥陀宝相、极乐胜景自然现前。但境界微细深玄,非身未历其境之凡夫所能想像。
(七)礼拜念
一面拜一面念,或一拜一念,或一拜数念皆可,因身拜佛,口念佛,意思佛,此是三业集中,六根都摄,故效力最大,惟拜久则过于疲劳,故亦不宜久行。
(八)记数念
一边念一边用念珠记数,此法系便于定课念佛,且有珠在手,自易引起念佛心。
(九)记十念
每念十声,拨一念珠,这样便要一边念佛,一边记十数,心力用尽,便不能再生妄想了。
(十)十口气念
弥陀四十八愿中,有“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之愿。据前人研究结果说:十念即是十口气,因此在念佛方法中,有所谓十口气念,其法系用追顶念,念佛号至十余声,则出气已促,势须抽吸进一口气,方能再续念时,谓之一口气,如是十次,谓之十口气。所以有一班极忙人,日夜腾不出念佛时间时,则可依照此种念法,每日合掌念完十口气后,再念下列慈云忏主《发愿文》一遍,便可算十分稳妥,计费时不及十分钟,纵使世间第一号忙人,也都可以办得到,临终也是一样能够往生。在各种念佛方法中,这可算是最方便的一种了。
持名有种种意义,其中最大者,即应佛愿心和对治杂念两点。缘无始以来,一切众生皆未尝离念,故妙明真心因习惯成自然,变为念念生灭,永无止境的状态,此即是生死根本,根深蒂固,还原不易,故虽当念佛时,其心念还是呈染净代兴的现状,所以若欲廓清染念,并非易事,这可以用两种方便来对治:一者、心念耳听,一字字能听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二者、用念珠记数,若一念分明,心不驰散,则拨过一珠;否则不论已念多少,这一串珠全都不算,从头再念起。古人偈云:“念佛切勿贪多念,且念一百心不乱,九十九声一念差,倒转数珠都不算。”果能精严如此,必有奇效,又每念十声拨一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或用三二三二制,皆在第十声毕,拨一念珠,如此既要念佛,还要记数,心力用尽,不能再起杂念了,这便是前面说的“记十心”,请一试之。
上列法则皆可采用,不过有几种有他的长处,也有短处,这总在行者善于运用,或随宜更换而用,不宜死守一种法,以致蹈其弊病,有害身心。此外,须知念佛与修禅迥异,修禅是不得有心有境,有能有所,有之则成为毒药;修净是不得无心无境,无能无所,无之则成为毒药,与禅相反。所以念佛时要心境相对,能念之我与所念之佛要历历分明,丝毫含糊不得,心中尽管厌此土之秽浊痛苦,欣极乐国之清净安乐,尽管舍弃此方,乐取彼土,尽管执我执法,并且愈恳切愈有心则愈妙。二六时中要把欣厌取舍之心发挥到愈高度,则其效力便愈强大,不这样便敌不过多生惑染和此方的业力牵缠、环境引诱。这时便是佛力与魔力交战关头,若不能做到倾佛的这一念,绝对强大,结果便被魔牵,依然落在生死苦恼圈中,不得解脱,此中并不是佛力不够强大,只是我的心念不纯切,配合不上,所以便落伍了。
念佛人要咬定一句佛,至死不放,养成习惯,临终才有把握。甚至要做到睡中会梦见佛像,或得恶梦,如被猛兽追逐,恶人打杀时,会念佛而醒,这才见得念佛力已渗透到意识深处,一旦四大将离,万念交攻时,这佛念才会特别强盛,压倒一切,迥然独露,而完成临终的正念。
或问:行人要破我法二执才能成佛,净土法门反教人执我执法,岂非背道而驰?
答曰:修净土法,目的是往生,不是成佛,要往生佛国就要修到佛念特别强盛,才会见佛,到了身死往生,可谓目的已达。至于历三贤十地,断惑证真,那是往生以后的事,所以往生以前,修诸善法,发起种种愿行,多多益善,其符号是加的(若就一念破万念,一行统万行来说,可算明加暗减)。到了极乐国之后,则须先作我法二空观,断分别我法二执,然后登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要将俱生我法二执破个罄尽,方始成佛,其符号是减的。所以在此时不妨生心生法,愈生便愈稳固,愈稳固便愈决定,横竖将来有个成佛的保证在后面,还怕什么执,此即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
六、发愿往生
发愿是不可思议的事,愿是心里发出来的,是一种意志动向的表示,所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修行人必须发愿,愿即是自动决定行为的目标,有了这目标,便有下手着力处。菩萨若不发愿,不能成佛,弥陀的四十八愿、药师的十二愿、普贤的十愿,都是先例。吾人离发愿度生的时候尚远,现在排在目前的天字第一号的当务之急,便是修往生净土法,修往生法就必须发往生愿,才能成功。《华严经》对于发愿往生的效力,曾这样的说过:“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均皆退失,惟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发愿有这样的效力,所以《阿弥陀经》里曾三劝发愿,一曰:“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是说:彼国人皆上善,所以当发愿往生,与之俱会一处。二曰:“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说:念佛人若一心不乱,临终佛必来迎,所以当发往生愿。三曰:“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说:今生若发愿,今生即往生,决不待来生,所以应当发愿。
综以上三段看来,发愿是非常重要之事,非做不可。古人愿文至多,大抵各人有各人之志愿,故亦有各人之愿文,但总不外表示愿生之意。兹略举数则于左,作为例子,吾人发愿时,或全用其文,或增减其文,或另制愿文皆可,但总须明白恳切,表示愿于命终时,即生极乐国之意。至于发愿仪式,可以不拘,或到寺庵中,跪在佛像前,将愿文读了一遍,再拜了佛即可,或在家中自设之佛堂或佛像前行之亦可。再不然,即用红纸条写了“南无十方三世佛菩萨”贴在壁上,对之点一根香,磕三个头,即可发愿。但是无论对泥像、纸像或纸条,总须与对真佛活佛一般,才会生效,这是借假佛种自心中大愿种子,外面佛像佛名字不过作个缘起,作个引子,作个证明,其实发愿时,自心知之,十方诸佛正遍知海,亦俱知之,自能证明、随喜、摄受、加被,阿弥陀佛是愿王,当然更是责无旁贷了。念愿文之前,当先念佛号若干,念佛号毕,便可以念:“某年某月某日,众生某某,今在某某地方,发愿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恳诸佛菩萨垂慈加被,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慈悲摄受,使我心不退转,愿不唐捐。”接着便可以念发愿文,念完愿文之后,再念“我今发愿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已毕”,再念佛若干声,便可算已发愿了,今生命终之后,便决定可以往生。以下是各种愿文,可作参考。
其一、莲池大师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终前,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其二、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众圣,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其三、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其四、回向发愿文(作每一功德毕,回向发愿之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其五、简单回向发愿文(作每一功德毕,回向发愿之用)
谨以此功德,供养弥陀佛,愿我命终时,即生极乐国。
其六、白话简单发愿文
南无阿弥陀佛,我现在发愿,愿我死了之后,即生极乐世界,求佛到那时来迎接我。
七、临终正念
临终正念是念佛人所应有的,临终最后一念,其力量会决定来世投生的所在。世人临终一念不离六道,念佛人一心念佛,且有佛力吸引,必落佛道。在念佛工夫纯熟之人,当然临终会起佛念,但若平日工夫未至纯熟程度者,临终为世念所缠,为妻子家人爱情所牵,不免净念为染念所盖,不得发露,一口气不来,据业受报,就不免落六道中去了。所以病危神昏时,很需要他人在旁助念,助念人当为病人焚香立佛像,击动法器,助其念佛,并劝其将一切世念放下,单提一句佛,自然可以往生。复须慰嘱其家眷属,勿得哭泣,乱病人心,助念人数如有数人,则可以轮流值念,务使佛声不断,直至病人气绝身冷,方可停止。这在居士林或莲友间,都可成立助念会,立好会规,凡会友中任何人若届病危,大众当往其家中助念,助其往生净土。
八、篇后随笔
十方佛国,无非净土,《无量寿经》中,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阿弥陀佛为比丘时之号)现二百一十亿诸佛严净国土,皆是净土。《观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显现的十方诸佛净妙国土,亦皆净土。故实际上,十方佛土皆可谓之净土,但是佛门所称之净土,则系专指阿弥陀佛极乐国而言,此为习惯使然。十方佛土,其数无量,有土必有人,凡法不离因果,并非偶然,彼土之人能生其国,必有其往生之原因,彼既修此原因,得生彼国,我若亦照其条件而修,则同样亦可往生,所以十方佛土皆可随意往生,不单是极乐国如此。但是释迦及诸佛皆赞叹介绍极乐国者,一因弥陀曾发十念接引之愿,其条件较其他佛国轻省,可以万修万成。二因单指一土,使行者心得专一,容易系念,《佛说灌顶经》中有云:‘普广菩萨白佛言:“既十方净土均可随意往生,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佛国独多?”佛言:“普广!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心乱无志,为令趣向归一,易于成就,故偏赞一佛土耳。”这两点便是介绍往生极乐国的最大理由。
利根人往往重理轻事,钝根人又往往重事轻理,其实两者都是偏见,都是不合中道。但利根人不行佛事,是不为,非不能,而钝根人不能看经论,则是不能,非不为,当加原谅。倘若权其轻重,则执理废事人,其弊害较大于执事废理人。譬甲乙二病人:甲为病故,精研医学,但不肯服药;乙不知医学,但肯服良医药。结果甲死而乙愈。又如甲乙二女皆欲生儿:甲入大学产科,深究生育法,但不肯嫁人;乙则出嫁,而不知生理,结果乙已为祖母,儿孙满前,而甲则尚是老处女。有理无事之弊,一至于此。
莲池大师疏《弥陀经》云:“执事而迷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迷事,比贫士护豪家之券。然执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说得很透彻。禅宗以见性为成佛,不错,但这是名字即佛,不是究竟即佛,是因中涅槃,不是果上涅槃,因该果海,初心即菩提,依因约果,谓之为成佛也。若见性即成佛者,印度二十七祖、东土六祖以及禅门诸师,当然皆已见性,但不闻佛号为何?释迦之后,要一直到第十小劫的减劫,人寿八万岁时,才有弥勒佛出世,这中间纵使见性者如麻,总没有一个能证无上正觉。所以见性尽管见性,若未历满五十一位,若未经三大阿僧祇劫,若未修六度万行,终不能成佛,这就是说徒有理而无事,是决不会成果上佛的。
《法华》龙女、《涅槃》屠儿,他们都曾经过三祇炼行,百劫修因的,一示女身,一示屠夫,这只是一个表示,一个作用。如释尊亦曾示为夜睹明星,顿悟成佛相,表面看来,似乎与事无涉,但他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曾自说往昔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事实;又曾在《大般涅槃经》中,自说为半偈舍身之事实;又在《金刚经》中,自说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及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又说过去于燃灯佛前,供养承事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之事实,这些难道都不是事吗?若没有当初旷劫修行,安有此日之顿悟?这样看起来,像龙女、屠儿之类,都是从前行过无数佛事,今生才现顿悟相。所以若论其果,有顿有渐;若论其因,则惟渐无顿。亦如不耕便不得谷,行者幸勿执理废事,欲不劳而获无因之果,想作龙女、屠儿辈也。
昔周利槃陀伽性钝,学诸法皆不成,佛教之念“扫帚”二字,尚且记扫忘帚,记帚忘扫,但他坚持此两字不稍懈,终至情忘惑尽,成阿罗汉,而阿难博学强记,多闻第一,佛呵其若不学道,滴水难消,而他亦直到佛灭度后,迦叶结集时,才成阿罗汉。吾人观于有事无理之周利槃陀伽,其证果却在有理无事之阿难前,则事之重要于理,可以概见。
学禅人惟冀一生了道,自信力太强,万不肯修净土,结果自是者反而自误。杨仁山先生注《佛教初学课本》,有云:“佛学之高,莫如禅宗;佛学之广,莫如净土。禅宗拣根器,净土则普摄。今时尚禅宗者,轻视净土,岂知马鸣、龙树现身说法,早已双轮齐运矣?盖禅宗所最难处,在不受后有一着,倘死生不能自由,则隔阴之迷决不能免。就生平所见所闻确有证据,从僧中来者,历历可数。上焉者,定境时时现前,眼中静夜发光,读书过目不忘,作文倚马可待,而劝其学佛,决不肯从,此何故也?盖前生参禅有得,一味扫除佛见法见,扫得净尽,自以为超佛越祖矣。仅转一世,已至于此,再转几世,何堪设想?下焉者,当用功时,强制妄念,遏捺其心,如石压草,根芽潜萌,及至来世,杂染习气一时顿发,贪财好色之心,倚修行势力,过人百倍,庸福享尽,死入三涂,岂修因时所逆料哉?亦有不受人身而生天道者,美则美矣,其如报尽何?是等皆由未谙教义,发长劫修行之愿,欲以一生了事,自谓舍报之后,常住涅槃,而不知刹那之间已受后有矣。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是在随根授法耳。利根上智,方可学教外别传之法,至彻悟心源后,仍须看教念佛,求生净土,以免退堕,追随永明、楚石诸公,岂不伟欤!中下之机,惟应依教勤修,不可妄希顿悟,法不投机,徒劳无益,欲习禅定,有天台止观可学,次第禅、圆顿禅,行之均能获益,究极而言,必以净土为归,所谓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也。”金石之言,深堪猛省,愿天下后世学禅人三复斯语!
《大宝积经》第九十二卷,佛告弥勒菩萨言:“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乐意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由此可知,行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极乐国者,即得成就,于净土法门又别开生面矣。但文中有“专念向于阿弥陀佛:一语,大堪注意,可见总不出一心系念法也。
憨山大师每戒人:“切勿一边念佛,一边增长生死根。“何谓生死根?如十使、五盖、十恶业等,皆生死根。佛与魔不两立,道心与尘虑不两立,行人若不证四圣,即堕六凡,换句话说,即是念佛与生死根不两立。念佛是出世法,而增长生死根则是入世法,假今当念佛时,佛心与尘心平衡,互相抵消,但以有无始惑业,牢不可拔,故结果便依然堕在世网中,此一着是念佛人的生死对头,须痛下决心,方能收效。
念佛人若平时想如何如何的升官发财、娇妻美妾、延年益寿,买良田,营华屋,快恩仇,逞意气,纵五欲乐,自私自利,皆增长生死根也。庞蕴居士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这两句话真是修行人对症药,一切众生常住真心,原无一法,乃自迷真成妄以来,妄见境界,生诸有法,若不空尽,难复本来,有既当空,无安可实?若更将本无者再实之而成为有,则依然走的是原始堕落的路线,今后这葛藤将愈益纠缠,如何能了?所以说慎勿实诸所无。空诸所有,是收拾既往,勿实所无,是截断未来,这两头一堵塞,中间的法身无有覆盖,便摆脱尘网,出离三界,而生死了矣。他这两句话都是指心里的思想,即使指行为,也是先有思想,然后有行为,行人念佛,即是空诸所有,不增长生死根,即是不实所无。由憨师和庞居士的语气看来,他们两人的见解是一致的,都是主张远离无明与爱,不作取有,佛说:“不燃火者,是则无烟。”
释尊在世时,有人踵门,求收留剃度,出家学道,知客弟子有宿命通,看其人前五百世中并无丝毫善根,没福入佛门修道,不准所请,其人不信,欲再请其他佛弟子看看,究竟有无善根福德,堪入佛门,结果五百弟子都看过,所说皆与知客僧同,并劝其离此他就。其人闻已,号啕大哭,坚不肯去,释迦佛闻声,自后踱出,一见面,便对诸弟子说:“汝等智慧短浅,不能远见,此人若干劫前系一樵夫,一日入山,砍柴遇虎,急爬升树上,其树并不高大,虎于树下咆哮跳跃,几及其身,渠为之惊晕,但仍紧抱树枝不放。良久,虎始他去。渠苏醒时,见虎已去,念方才危险,几至丧命,不禁冲口念了一句‘南无佛’,为了念此一句佛,其种子留在八识田中,至今成熟,理合见佛得度,故今日踵门求道,可予收留。”自是日起,此人即在释迦门下为弟子,终成罗汉。观此故事,可知念一声佛都会发生效果,其种子藏在识田中熏习,历时多劫,经过无数生死,终不磨灭,卒至成熟,遇佛得度。吾人往往见山间林下崖石上,或佛寺围墙上,大书“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其意即欲行路人见而念之,种植种子,为将来遇佛得度正因。念一句佛,其效力尚且如此,何况终身念佛之人。所以奉劝大家多多念佛,此中每一句都有着落,决不落空,若不实行,真是可惜!
念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口念,一种是心念。口念者,心中有念,口中亦有声,如小儿忆母,心中一面忆,口中便一面喊。心念者,心中有念,口中并无声,如贞妇思夫,心中尽管思,口中却并不喊出。念佛而有声者,是属于前一类,念佛而无声者,是属于后一类,无声的念法,其效用与有声同,此即所谓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者,上一念字是指心,下一念字是指口,即是说:心念而口不念。不念而念者,上一念字是指口,下一念字是指心,即是说:口不念而心念。行人若单是口念佛时才起正念,口不念佛时则全是世念,这样便形成以少数的正念敌多数的世念,力量殊感薄弱不够,好似以一滴朱砂倾入一大缸墨汁中,依然还是黑,结果虽有正念,仍不免为染念所包围,未能生效。待到临终,四大将离,风刀解体,家属环泣,万感攒心时,便完全没有把握,平时纵有净业,只因不够分量,此时便不能一心不乱,做不得往生资粮,只好留一粒净种子在八识田中,不知何年何世再生净用。所以行人在平时,除定课念佛之外,对于阿弥陀佛和极乐国还须时时系念,刻刻关心,不特要像小儿忆母,亦想亦呼,更须效法贞妇思夫,离言离相。至于处境上,不论是顺是逆,是乐受是苦受,都应当念及诸法无常,转眼即灭,不值得十分认真。当理会此世界是旅馆,我身是住客,今日住了,不知明日还住不住,今年住了,不知明年还住不住。
昔人有花园被达官侵占,乃作诗讥之,其下半首云:“兰亭禊事今非晋,桃洞仙人昔笑秦,园是主人身是客,问君还有几年春?”正是这个意思。行人如果能这样旷达,对于娑婆自然无所贪恋,对娑婆贪恋淡薄了一分,对极乐希望自然便浓厚了一分。如将嫁贫女,闻夫家富贵,但思过几日便作彼家之人,享受一切,是身未往生,心先往生,虽竭九牛之力,更挽不住,自力已是如此,何况更加佛愿力千百亿倍,摄受吸引,安有不生之理?此种情景,名为心搬家。心搬家确已契合净土门大道理,念佛时念念生向往心,向往即是搬法。
复次,当思昔时与我同其堕落,但今已成佛者,无量无数,先觉诸众虽未成佛,但已往生十方清净佛国及极乐世界者亦是无量无数。叹息我身尚未脱血肉之躯,五浊之世,嗜欲炎炽,心浪不停,来日大难,何堪设想?瞻望彼岸,安乐庄严,而我尚未得到,如何不努力?回顾地狱大火烧到脚跟,如何不恐怖?皈命娑婆说法主,西方接引大慈尊,我今念佛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敬请读者诸君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拘声数,多多益善。
(1)华胥国:古代道家传说的和平安乐之国。
《净话》,系方伦居士于民国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继《禅话》发表之后,所撰有关净土法门的文章。其内容分别阐释净土意义;念佛原理;并论及净土与禅的关系,说明禅净一致;持名法种种;发愿往生;临终正念;篇后随笔,陈述念佛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今收录于《净土丛书》第十四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第三十八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