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2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来源:   作者:果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2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22)

  第二讲  ⑾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对这一点,佛也一再地教诫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如果我们这一生失去了人身,如果下堕到恶道里,想再要获得人身就很困难了。佛用比喻告诉我们,这种再得人身的机会就像“盲龟遇浮木”一样。

  这个小乘法师在蛇道里挺可怜的,就一直当蛇。那么在有一世,很有意思,他遇到的蛇妈妈对它非常地慈爱,每次大蛇都跑出去捕食,捕食回来饲养这条小蛇,蛇妈妈根本不要小蛇出去,害怕小蛇被别的大动物吃掉。因为这种慈爱,小蛇对它的母亲非常地感恩,很感谢它的母亲,当然是这条蛇母亲了。

  但是,非常不幸,有一天这条小蛇跑出去游玩的时候,被砍柴的农夫一刀就砍死掉了,在小蛇临死的时候,它发了这样一念善心:“哎啊我死了,如果我的妈妈老了,谁来饲养她呢?”就因为小蛇当时有这样的一念善心,结果就往生到了人道。

  从因果来说,如果要从恶道往生善道的话,一定是因为造了善因。这条蛇的一念善心是它临终时发起的,因为这个善念,这条蛇转生到了人道。虽然转生到人道,但由于余业未尽,他仍然很可怜,投身成了首陀罗──下贱人。

  这个首陀罗,他的父亲是做什么的呢?是国王的刽子手。在当时的印度,儿子要继承父亲的种性和职业,因为父亲是首陀罗,而且是国王执行死刑的施刑者,所以当儿子的也只能是首陀罗,只能从事刽子手职业。但首陀罗的父亲认为,当刽子手这个职业太残忍了,如果谁犯罪要被砍头,这个刽子手就要把他的头砍掉。于是首陀罗的父亲希望:我的下一代不要再干这样的事情。

  因为首陀罗的父亲发了这样的誓言,父亲死了以后,首陀罗的家族不希望这个孩子再来继承作施刑者,结果国王监狱里的死囚犯越来越多。国王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因为现在没有施刑的人了。国王就把首陀罗找来说,“为什么你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呢?”首陀罗就说,“不是我不愿意,是我的家族不让我做呀。”国王就说,“那你自己的意思呢?”首陀罗说,“如果国王需要,我当然要做。没关系的,如果家族反对我,我宁可把他们全都杀死,我也要从事这个职业。”可见他本性有多残忍。

  结果国王一听很高兴,让首陀罗从事刽子手。因为首陀罗有无始劫以来变蛇的习气,他在执刑的时候根本不用刀,他可以一口就把犯人的脖子咬断,非常地残酷。但是就是这样的人,那一次却遇到佛来讲经说法,也因为他过去生中曾长于三藏经典,所以能在法会中即刻开悟。

  在我们讲到因果的时候,还有在前面讲到忏悔罪业的时候,都有讲到只要我们过去造有恶业,哪怕是经过百千万劫,如果不忏悔的话,同样要偿还恶业的果报。同样的,我们无始劫以来,所种植的善根,它也不会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都在受罪,都在轮回而消失。在某一刻当我们遇到善因缘时,就会引发自己过去的善根,让自己走上觉悟之路。所以当这个首陀罗去参加佛陀讲经的法会,因听经的善因缘,引发了他曾经做三藏法师的深厚善根,哦!首陀罗突然就开悟了。

  细想这个故事有很多的道理啊!首先一个,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别人的行为,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别人的发心是什么,而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如果只看表面而去诽谤一个菩萨的发心,这个过失是很大的。佛曾在经中说,如果对一位菩萨起嗔心,所感得的果报,随这个众生起恶心的刹那念头有多少个,就将堕入多少劫时间的地狱。起念头的时间以佛教最小的时间单位“刹那”来计算,而堕入地狱的时间却是以佛教最大的时间单位“劫”来计算,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如《入菩萨行论》里所说:“如是佛子大施主,若谁于彼起恶心,佛言随其心念数,当堕泥犁尔许劫。”

  这是修行人应该要铭记的。我们修的首先应该是自己,而不是自以为我现在掌握了很多的标准,把这些标准就像照妖镜一样去照别人,看到这个人不如法,那个人也是有问题。假如我们是这样地在修行的话,只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烦恼,我们的内心只会变得越来越不清净。因为我们修行的方向错了。

返回目录

----------------------------------------------------------------------------------------------------------------

更多果平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